数学教案表格设计 (3)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表格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表格式)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认识乘法教时第1课时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教学过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性积累1、投影出示:2+3+6 5+5+59+1+2 2+2+2+2 4+4+42、学习要求:你能说一些这样的加法算式,并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吗?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同桌互说追问: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成两类,提问:这些算式的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呢?指名说说。

一、认识“几个几”1、投影出示主题图,提问:兔有几个2只?鸡有几个3只?2、兔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请你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3、摆圆片感受“几个几”。

(1)听要求摆圆片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2)任意摆出几个几,再说给同桌听一听,你摆了几个几。

(3)投影出示课本试一试图,提问: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学生数一数。

学生口答算式并算出结果。

听指令摆一摆。

同桌互相合作。

思考,口答算式追问:你是怎样数的?追问:这两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提问:摆了几个?要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么列式?追问:是几个几?二、在问题解决中认识乘法1、投影出示电脑图,一共有多少台?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加法算式写下来。

2、添加电脑图片为6个2,你能再把加法算式写下来吗?继续添加电脑图片为30个2,现在呢?3、读写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提问:你知道6个2相加,用乘法怎样写呢?30个2呢?4、练一练①说出6×2、2×30各部分的名称。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单元教案表格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单元教案表格版

(1)师: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①小组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 ②学生自主填写下表。

(课件出示表中内容)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③全班交流订正。

④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板书:a ∶b =a ÷b =a b (b ≠0) 教师指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如15∶10也可以写成1510,仍读作“15比10”。

(2)师:0能不能作比的后项?(不能)为什么?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会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 四、解决问题,应用“比” 1.课件展示教科书P49“做一做”第1、2题。

五、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15∶10=15÷10=32前项比号后项比值a ∶b=a ÷b=ab(b ≠0) 分层作业设计:必做: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选做:《学法》能力提升 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提高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识,引入新课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师小结:左边的题可以依据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填写,右边的题可以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写。

师: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师:我们学过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或性质? 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4《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4《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表格版)

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 1.列竖式计算。

27×3=81
412×4=1648
2.填一填。

三、巩固应用,提。

分1.完成下面的练习。

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
在计算的过程中,这两
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
里?
2.完成教材第62页“做
一做”。

1.
区别:
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
还是十位;
完加上进位数后,
高位变成了百位。

2.
四、课堂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
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

培优作业竖式中的字母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
a=5b=6c=3d=2
名师点睛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表格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观察情境图,明确双臂脚长等做单位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测量课桌的长,然后用桌的)分小组实际操作,1角硬币、曲别针等测量数统一用相同的小方块用不同的物品个物体,测量的结果不同;用相同的标准测量同一个物明确测量物体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先独立找,然后同桌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到之间的长度就是思考后明确: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然后小得出:小正方体的边长、图厘米,厘米一粒花生米的长、田字格的宽、橡皮的厚、透明胶厘米。

动手测量,验证估测结果,以小组为2.用食指的宽量一量下面实际物品的长度。

的长大约相当于()个食指的宽度。

的宽大约相当于()个食指的宽度。

自己填一填。

3.观察尺子填空。

(1)在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3”是(3)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6”是(5)厘米。

(2)在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5”是(3)厘米,从刻度“7”到刻度“4”是(3)厘米。

(3)在尺子上,从刻度(1)到刻度(4)是3厘米。

(答案不唯一)4.看一看,铅笔长几厘米?8厘米5.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P5) (1)亮亮的身高是120(厘米)。

(2)一个杯子高13(厘米)。

分钟)认识厘米课桌面3拃长课桌面5拃长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要想知道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的尺子进行测量。

1.下面这把尺子只有3个刻度,它可以直接量出哪几种长度?可以直接量出3种长度,分别是3厘米、5厘米和2厘米。

2.数学活动:想办法测量手腕一圈的长度。

可以用纸条绕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纸条的长度就行了;也可以用绳子先量手腕的长度,再量绳子的长度,就行了;还可以用皮尺量。

(方法不唯一)。

小学数学教案表

小学数学教案表

小学数学教案表
主题: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能够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数题
2. 能够理解和运用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3. 能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学习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3. 练习加法和减法算数题
4.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通过举例子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意义。

2. 学习进位和退位:教授进位和退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处理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练习算数题: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情况,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教学板书
2. 讲义
3. 练习题
4. 实际问题材料
评估方式:
1. 学生课堂表现
2. 练习题成绩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学生是否能够应用进位和退位方法解决多位数的算术题?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版)

周次时间内容节次备注完成情况一二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教学进度计划表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计划课时+机动课时+节假活动课时=课时学情分析及全册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一)学生掌握双基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

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但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分析全班学风比较浓厚,同学之间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基本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大胆质疑,认真完成作业。

但也有不少同学对学习不够重视,目的性还不够明确,课堂上养成了做小动作的不良习惯,作业总是拖拉、字迹模糊、个别有抄袭现象。

这学期有待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三)学生分层情况: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把全班学生中的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层,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层,目前较差的学生编为C层。

具体分层如下:A层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喜欢动脑思考,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有了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相对稳定优秀。

他们上课能够积极动脑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质疑,合作意识较强,学习态度认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他们不仅自己学习好,还乐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

B层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较一般,智力因素偏中下水平,学习态度较端正的,成绩良好。

但学习兴趣有差异,注意力不持久,参与学习意识不强,成绩还不太稳定,如果他们能克服缺点,加强自身管理,那他们的学习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目录一、观察物体(三)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 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图形的运动(三)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九、总复习一、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

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

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案(表格版)

学生根据要求用小棒摆正方形。

第一名同个正方形,第二个正方形,个正方个学生用乘法计算自己摆的正方形需要的和“几个几”的联系。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1.填一填。

(1)第一行:第二行:摆第一行的3倍。

第二行摆了(6)根。

(2)第一行:第二行:摆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了(8)根。

2.填一填。

分情境图,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纸条摆一摆题中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组织全班交流摆法。

(3)引导学生根据摆的纸条,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师指导画法:首先用直尺画出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来表示军棋的价钱,然后在下方与上一条线段的起点对齐,连续画4条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最后在图中标注好条件和所求问题。

(课件出示线段图)(5)引导学生思考并填空: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 )的( )倍是多少,也就是求( )个( )是多少。

(6)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反思,总结算法。

(1)引导学生思考:32元是8元的4倍吗?应该怎样检验? (2)总结算法。

师:首先找出题目中的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问题是求象棋的价钱。

2.)动手摆一摆,明确题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交流、展示摆法:用一张纸条的长度表示军棋的价钱,再用同样长的张纸条连接起来的长度表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尝试用线段图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在全班交流画法。

()认真倾听,明确画法,并规范自己的画法。

()思考并完成填空。

(4=,明确:因为要求倍是多少,就是求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3.)思考后汇报:要验证8元的倍,可用除法检验,32÷8=,结果是正确的。

()认真倾听教师的小结,知道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

是 苹果的4倍,梨有(12)个,列式为(4×3=12) (2)的个数是的6倍,有(24)个,列式为(4×6=24)。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

数学教案二年级上册教师: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1.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及乘法的各个元素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情境图。

教师:大家看看这个教学楼有多少个窗户?学生1:一共有27扇窗户。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我是一扇一扇数的。

学生2:我是一层一层数的。

每层有9扇,一共3层,9+9+9=27(扇)。

(按学生数的公式闪动画面)教师:同学们能列个数学算式吗?学生:能。

教师:观察以上算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1:都是加法。

学生2: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学生: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

教师: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学生:是3个9相加。

二、探索新知(一)快乐起航教师:某校二年级2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了50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个同学吗?你会列式吗?试试看。

教师:列完了吗?学生:没有。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学生1:太长了。

学生2:太麻烦了。

学生3: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教师:像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想学吗?(二)愉快探索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教师:一共植了多少棵树?学生1:一共植了32棵。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我是一棵一棵数的。

学生2: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

学生3: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

教师: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4表示,也可以用4×8表示。

教师介绍读法。

8×4读作:8乘4;4×8读作:4乘8。

数学课教案表格(模版)

数学课教案表格(模版)

数学课教案表格(模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理解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2.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单元 | 知识点 | 课时安排 |单元1 | 数的概念与运算 | 2课时 |单元2 | 几何图形 | 3课时 |单元3 | 代数与方程 | 4课时 |单元4 | 函数 | 3课时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实验法:设计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作精神;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资源1.教材:使用教材《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等;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和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3.期中考试: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评价;4.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估。

六、教学安排日期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第一周 | 单元1:数的概念与运算 | 讲授法 |第二周 | 单元1:数的概念与运算 | 实验法 |第三周 | 单元2:几何图形 | 讲授法 |第四周 | 单元2:几何图形 | 讨论法 |第五周 | 单元3:代数与方程 | 讲授法 |第六周 | 单元3:代数与方程 | 案例分析法 |第七周 | 单元4:函数 | 讲授法 |第八周 | 复与测试 | 复与测试 |七、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

考虑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案表格模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填写和调整。

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三维目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三维目标).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安排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乘法简写:省略乘号,数字在字母前面。

教学反思: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板书设计:练习十二第11 题:c=ax a=c-x x =c 宁a第13题:方法一:(a+b)c方法二:ac+bc教学反思: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流程安排二、探究新知(一)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I. 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一想,当同学们1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同学们2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想的?2•师:还可以说下去吗?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 用一个算式表示。

3•师:感觉怎样?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师:看来,像这样的式子还能写很多。

咦,那你能用一 个式子就把同学们的岁数、老师的岁数和两个岁数之间的 关系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4. 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 汇报、交流、评价。

师:这么多算式,你最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是什么。

6. 优化。

A A+22表示什么?还表示什么?7.预设:B B+22 X X +22 这三个式子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 (A 、B 、X 都表示不确定的数,A+22B+22 X +22 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这个关系)8. 师:这些算式真的可以表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吗? 让我们来试试。

9. 想一想,当A=1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当A=33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10. 师:这些算式既表示出了老师和学生岁数之间的关系,又表示出了老师的岁数。

那么,当老师 a 岁时,同学 们几岁?II. 师:用a 表示自己的岁数,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的岁 数怎么表示?(二) 教学教材第58页例4。

1. 出示教材第58页例4。

2. 通过阅读例4可知:一共有果汁1200 g ,倒了 3小 杯,每小杯的容量用x g 表示,还剩下多少克?一小杯的容量是x g ,那3小杯的容量是3x g ,还剩下 多少克呢? 列出式子:1200-3X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表格版

环节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我市的体育馆在哪里吗?有进去参观过吗?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百。

(教师相应板书)
②要想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我们还是
要亲自数一数。

和刚才比,小棒的数量
更多了,要怎样数才能数得快,还能让
人很容易地看出结果?
师:9个一百再加上1个一百是10个一
百,10个一百是一千。

“千”和我们学
过的“一”“十”“百”一样,也是一个
计数单位。

师小结:当小棒的数量特别多的时候,
我们用“百”作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
数,我们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

(教
师相应板书)
③师: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它是由很
多小正方体组成的。

你们猜一猜大约有
多少个小正方体?说一说你判断的依
据。

师小结:结合数小棒的经验,一个一个
地数,发现一列是十个小正方体。

十个
十个地数,发现一层是一百个小正方
体。

一百一百地数,发现总共有一千个
小正方体。

(出示课件)
④师:在刚才数数的过程中,9个一、9
个十、9个百,再增加一个相应的计数
单位之后,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出
示课件)
活动意图:学生先自主选择数数的单位,然后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见证了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表格式)

钟家铺乡中学教师电子教案课题位置与方向授课时间第时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准备难点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出示第2页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位置关系?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探究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边:这边是南。

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1)观察例1挂图: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

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2)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5、背儿歌: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小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1《1. 口算乘法》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1《1. 口算乘法》教案(表格版)

1. 口算乘法206个十,3汇报结果:个百乘也就是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发现规律: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就在积的末尾添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读题,理解题意。

:)先摆小棒理解算理,然后小组内讨论、汇报。

表示3和,再算=12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可以先算8×7,结果是(56),再在(56)的后面添上(1)个0就是80×7的积。

(3)500×8的积的末尾有(3)个0。

3.口算下面各题。

30×4=120300×4=12003000×3=900060×4=240800×7=56004.口算下面各题。

22×3 =6621×3=6334×2=6833×3=9942×2=8411×3=3331×3=935.买34盒需要多少钱?(P99)34×2=68(元)6.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1小时大约浪费200克水,8小时大约浪费多少克水?200×8=1600(克)相加。

1.猜猜这两朵花分别是多少。

(1)×3=1=50(2)×6=3=602. 请你写出4 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180 的乘法算式。

90×2=180 60×3=18020×9=180 30×6=180。

数学《集合》教案(表格设计)

数学《集合》教案(表格设计)
A:
代表小组发言
B:
分析图表数据
C:
观察、评价其他组的优点
D:
文字记录及资料整理
“该谁拿”
为什么
我思我想
师生总结
1.关于牵头图和引言分析
章头图是一组跳伞队员编成的图案,引言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出本章的内容无论是分析还是解决这个实际间题,必须用到集合和逻辑的知识,也就是把它数学化.一方面提高用数学的意识,一方面说明集合和简易逻辑知识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基础.
2.关于集合的概念分析
点、线、面等概念都是几何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集合则是集合论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Hale Waihona Puke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发现式教学法】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3分钟)
讲授新课:
知识点二
(3分钟)
(5分钟)
(3分钟)
讲授新课:活动一
(15分钟)
(8分钟)
(8分钟)
【情感教学法】
【归纳教学法】
【迁移教学法】
作业布置:(1分钟)
【自学法】
【练习法】
课后
总结
反思
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大团队互动活动;
2.注意发挥性格内向学员的作用
附:《学习型团队建设》任务书
《学习型团队建设》任务书
班别组别完成时间
任务
任务要求
组员姓名
任务分工
得分
发挥潜质重要性的理解
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并解决“该谁拿”、“为什么”、“我思我想”三个问题,说明发挥潜质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