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教案7章_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学教案
控制测量学教案理论(实习)课授课教案周次或序号:第一周20XX年9 月 2 日复习授课要点:*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分类*大地控制测量的任务和作用*工程控制测量的任务和作用授课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控制测量的任务和作用新课内容:1、控制测量概念及控制网的分类2、大地测量的三个主要科学任务及作用3、工程控制测量的三个主要科学任务及作用目的要求:(1)掌握控制测量的概念,对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有一定的了解(2)了解大地测量在地形测图和大型工程测量及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其他科学问题及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之中作用(3)了解工程控制测量在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建立服务于施工放样的施工控制网、建立服务于变形监测的变形监测网中的作用新课重点、难点及采取措施:(1)大地测量在地形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提供基本控制中的作用(2)工程控制测量在建立各种控制网任务及作用(1)直观展示(2)观看有关视频教具:作业:1.控制测量的概念及控制网的分类。
2.大地测量在地形图和大型工程测量中作用体现。
3.工程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让同学们对控制测量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了解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理论(实习)课授课教案周次或序号:第一周20XX年9 月 2 日复习授课要点:*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卫星定位测量授课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建立控制网的基本方法新课内容:1、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法、边角同测法2、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法3、卫星定位测量目的要求:(1)掌握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特别是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法(2)了解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常规地面测量方法: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3)了解卫星定位测量新课重点、难点及采取措施:(1)三角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原理及优缺点(2)几何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原理及优缺点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2)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控制测量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测量仪器的能力;(3)学会分析测量数据,提高测量精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应用(1)控制测量的定义;(2)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3)控制测量的应用领域。
2. 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1)测量原理;(2)误差理论;(3)数据处理。
3. 控制测量的方法(1)地面测量;(2)卫星测量;(3)无人机测量。
4. 常见测量仪器与工具(1)全站仪;(2)水准仪;(3)经纬仪;(4)测距仪;(5)GPS定位仪。
5. 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1)数据采集;(2)数据传输;(3)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应用;(2)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常见测量仪器与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误差理论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2)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3)测量仪器的操作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实践操作法;(4)小组讨论法。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测量仪器演示;(3)实际操作演练;(4)在线资源共享。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通过工程案例,引入控制测量的概念;(2)展示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2)介绍常见测量仪器与工具;(3)阐述控制测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演练;(2)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测量仪器;(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工程测量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小,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
类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中表示地物中心位置
的点,叫定位点。
3、线形符号
线形符号是指长度依地形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 线形符号的中心线即为实际地物的中心线。
4、地物注记 这种称为地物注记。分为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记 三种,如居民地、山脉、河流名称,河流的流速、深度, 房屋的层数、控制点高程、植被的种类。
补充概念
3S技术 RS: Remote Sensing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4D产品 数字线划图 DLG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栅格图 DRG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测图一般过程 明确任务,调查测区 编写技术设计书 地形控制测量 地形测图 检查与验收 图的清绘与整饰 编写技术总结,提交有关资料
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与数字测图。
(一)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 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1、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其形 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依比例符号。如一 般房屋、简易房屋等符号。
2、非比例符号
消火栓等,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测图的比例尺缩绘到图 纸上。但这些地物又很重要,必须在图上表示出来,则不 管地物的实际尺寸大小,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这
(2)山脊和山谷 山顶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凸棱部分称为山脊。山脊的最高 点连线称为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山脊等高线表现 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相邻山脊之间的凹部是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 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
测量教案7章_控制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
青藏高原导线
§7.2 导线测量
(1) 导线的布设
将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构成的折线——导线, 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导线边的水平距离与两相邻导线边的 水平夹角,(注意相邻导线点之间要保证通视) 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方位角,求出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水平角用经纬仪测量,边长用光电测距仪或钢尺丈量, 也可使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角与边长。 适用范围较广:地物分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多的隐蔽 区和带状区, 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
二、闭合导线数据
已知数据:A1,XA,YA
导线转折角A ,1 ,4; 边长DA1,D12,……,D4A。
测 量
f 测 理
理
n 2) 180 (
f f允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点 转折角 改正后 方向角 边 长 坐 标 增量(米) 号 (右) D 转折角 (米) X Y ⁰ ′ ″ ⁰ ′ ″⁰ ′ ″
第7章 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一.目的和作用: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累计,应该遵循三个
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这几个 基本原则说明我们的测量工作是首先建立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然后 在控制网的基础上再进行施工测量、碎部测量等工作。另外这几个基本 原则还有一层含义: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一个大范围、大区域的高 等级控制网,然后由高等级控制网逐级加密,直至最低等级的图根控制 网,控制网的范围也会一级一级的减小。
导线的布设形式
1) 闭合导线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 从已知高级控制点A,已知方向AB出发, 经过1,2,3,4点,返回到起点A,形成闭 合多边形。3个检核条件——1个多边形内角
测量教案7章_控制测量
• αBC=135o27'52.7"+100o47'53"−180o
• =56o15'45.7"
• 3) 根据坐标方位角αBC与水平距离DBC计算C点坐标 • xC= xB+DBCcos αBC,yC=yB+DBCsinαBC • xC=2547188.043+66.085×cos56o15'45.7" • =2547224.746m
当字母变量B存储了复数时
Abs(B)——计算复数变量B的模
按
键,或按
键输入Abs(
Arg(B)——计算复数变量B的辐角
按
键输入Arg(
辐角θ取值范围——0o~±180o
• 使用复数计算AB边的平距与方位角
fx-5800P坐标反算程序P7-1
执行fx-5800P程序P7-1反算平距与方位角
• 2) 由已知坐标方位角αAB推算αBC
青 藏 高 原 三 角 测 量
三 角 测 量 观 测 觇 标
青藏高原导线
• 《工程测量规范》规定—— • 城市或工矿区,在国家等级控制点基础上 • 布设不同等级城市平面控制网 • 供地形测图和测设建、构筑物用 • GNSS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
2) 高程控制测量 • 水准测量——一、二、三、四等 • 三角高程测量——四等、五等及以下 • GNSS拟合高程测量——五等及以下 • 全国范围,按国家统一规范测定高程水准点构成网 • 水准点上设有固定标志,以便长期保存 • 国家水准网按逐级控制、分级布设原则 • 分——一、二、三、四等 • 一等水准——国家高程控制骨干 • 沿地质构造稳定和坡度平缓交通线布满全国构成网。 • 二等水准——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 沿铁路、公路和河流布设 • 二等水准环线布设在一等水准环内。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
4. 能够独立进行控制测量操作,并处理测量数据。
5.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的定义和分类2. 控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3. 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4. 控制测量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5. 控制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控制测量的概念、作用、意义、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控制测量的原理、仪器使用、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所:实验室或教室。
2. 教学设备:控制测量仪器、工具、示教板、投影仪等。
3. 教学材料:教案、PPT、实验指导书、测量数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控制测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控制测量的定义、分类、原理和方法,结合示教板和PPT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控制测量的相关概念。
3. 仪器演示:展示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测量仪器的外观和功能。
4. 操作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控制测量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测量操作步骤和技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讲解控制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测量数据进行工程计算和分析。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兴趣。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控制测量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b. 控制测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评价方法:a. 课堂问答、讨论和练习。
b. 实验操作考核和数据准确性。
c. 实验报告和成果展示。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工程测量控制测量的方案
工程测量控制测量的方案一、引言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量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指的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控制测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都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测量控制测量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测量控制测量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测量控制测量的意义和目的测量控制测量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的意义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于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数据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2、节约资源和减少浪费:通过测量控制测量,可以避免重复测量和测量误差的发生,从而节约资源和减少浪费,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3、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测量控制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测量数据的问题,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测量数据错误而导致的施工延误和问题。
4、为工程验收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测量控制测量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验收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三、测量控制测量的内容和方法测量控制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测量数据的检查、测量数据的控制和测量数据的审核。
测量控制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查、数据对比、质量控制和审核等方法。
1、测量数据的检查测量数据的检查是测量控制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和数据对比两个方面。
现场检查主要是对测量过程中的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测量工具的使用情况、测量操作的符合情况等。
数据对比主要是将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并处理测量数据中存在的问题。
2、测量数据的控制测量数据的控制是测量控制测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两个方面。
测量教案7章_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测量并计算控制点x,y,H坐标——控制测量。 测量并计算控制点x,y坐标——平面控制测量。 测量并计算控制点H坐标——高程控制测量。 由高级→低级,按一、二、三、四等布设。
(1)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用三角测量法布设, 西部困难地区采用导线测量法。 一等三角锁沿经、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 锁长200~250km,构成120个锁环; 一等三角锁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30km。
3) 导线转折角测量 导线转折角——在导线点上 由相邻导线边构成的水平角。 导线转折角分为左角和右角, 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称为左角, 右侧的水平角称为右角。 若观测无误差, 在同一个导线点测得的左角与右角之和应等于360°。 图根导线的转折角用DJ6级经纬仪测回法观测一测回。
青藏高原导线
城市或厂矿地区, 应在国家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 根据测区的大小、城市规划或施工测量的要求, 布设不同等级的城市平面控制网, 供地形测图和测设建、构筑物时使用。 建立城市平面控制网可采用GPS测量、 三角测量、各种形式边角组合测量和导线测量方法。
(2) 高程控制测量
2) 导线边长测量 图根导线边长——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 或检定过的光电测距仪测量。 钢尺量距宜采用双次丈量法, 较差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3000。 钢尺的尺长改正数大于1/10000时,应加尺长改正; 量距时,平均尺温与检定时温度相差大于±10℃时, 应进行温度改正; 尺面倾斜大于1.5%时,应进行倾斜改正。
(2) 侧方交会
已知点A点,待定点P安置经纬仪 观测水平角α,β,γ,检查角θ。 先算出β=180°-(α+γ) 按余切公式计算点坐标。
建筑工程测量第7章控制测量2PPT课件
测角交会原理
P rε
α A
C B
建筑工程测量
侧方交会检查
P rε
测角交会原理
P′
△ε= ε′- ε
ε′
e "SPC0.1Mmm
α A
C B
建筑工程测量
3.单三角形
测角交会原理 P r
三角形闭合差 W
W 1 8 ( 0 b )
α
β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误差配赋:① 平均分配
② 大误差给大角,小误差给小角
导线观测值粗差的定位
二、单个边长粗差的定位
1.计算导线坐标闭合差
2.计算点位误差方位角
3.判断: i
f x 、f y
tan -1 f y
fx
建筑工程测量
测角交会原理
已知:A (XA , YA) , B ( XB , YB )
P
观测:,b
求: XP , YP
A
b
B
交会边:交会三角形中已知点和待求点之间的边
E
建筑工程测量
测角交会原理
B
XEXAco c to XC tcco o bb ttYC YA
b
YEYAco c tY o Cc tco bo btX tA XC
C
180º-
P
A
180º-b
E
建筑工程测量
测角交会原理
bb ta B n P X Y E E Y X B B ( ( X Y A A Y X B B ) ) c co o ( Y ( C X C t t Y B X ) c B ) c o X o C Y t A X t Y A C
4.计算导线点的最后坐标 X YiiX YA Ac sio ns cso insX Yii''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2)让学生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让学生学会使用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控制测量的实际应用;(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巧;(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1)介绍控制测量的定义;(2)解释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2. 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1)介绍测量的基本原理;(2)讲解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3. 控制测量的步骤(1)制定测量方案;(2)设置控制点;(3)进行测量;(4)数据处理;(5)成果提交。
4. 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1)介绍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2)讲解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 控制测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2)讨论案例中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2)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控制测量的原理和技巧;(2)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控制测量的作用;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控制测量的技巧;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控制测量仪器和工具;3. 实际应用案例资料;4. 教学课件或黑板。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控制测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土木工程测量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讲解
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
城市和工程高程控制网
城市和工程高程控制网是以国家水准网为基础建 立的,其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以此为二、 三、四、五等。
各等均可采用水准测量法,四等以下可采用电磁 波测距和三角高程法,五等还可采用GPS拟合高程 测量法。
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 导
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 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 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 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 电磁波测距导线。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地物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 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根据测区 的不同情况和要求, 导线可布设成下列三种形式: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三种。
对于独立地区周围无高级控制点时,可假定某点坐标,用罗盘仪 测定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回顾)
前 后 左 180 或: 前 后 右 180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测量 最传统,它是将各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一系列三角形,这些三 角形构成的控制网称为三角锁,是三角网的一种类型。所有三角 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测量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全部三角形内角, 根据起算点的坐标与起算边的方位角,推算全部边长与方位角, 从而计算出各点的坐标,这项工作称为三角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将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这种图形构成的 控制网称为导线网,也称导线,转折点(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相邻导线边之间的水平角与导线边长,根据起算点的平面坐 标和起算边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坐标,这项工作称为导线测量。
第七章控制测量ppt课件全
Rb Rc
R R
c a
Ra
Rb
二、后方交会
通常观测四个已知点,组成两组后方交会,分别计算P点的两 组坐标值,求其较差。若较差在限差之内,即可取两组坐标的平均 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
过三个已知点构成的圆称为危险圆。
待定点P 不能位于危险圆的圆周上,否 则P点将不能惟一确定。
若接近危险圆(待定点P至危险圆圆周 的距离小于危险圆半径的五分之一),确 定P点的可靠性将很低,
导线全长闭合差
fD fx2fy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 k
D/ fD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分配
当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容许值时,可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符 号按边长成正比例地改正它们的坐标增量,其改正数为:
v x ij
fx D
D
ij
v y ij
fy D
D
ij
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xij xij vxij
一、前方交会
三点前方交会
为了避免错误并提高待定点的精度,一般 测量中都要求布设有三个已知点的前方交会。
计算时,分两组利用余切公式计算P点坐 标。若两组坐标的较差在允许限差内,则取两 组坐标的平均值作为P 点的最后坐标。
由未知点至两相邻已知点方向间的夹角称 为交会角(γ)。
前方交会测量中,要求交会角一般应大于 30°并小于150°。
yij
yij
vyij
2.附合导线计算
(5)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坐标及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
标。 由推算而得的B 点的坐标应与已知值完全相符,以此作为计算
检核。
3.闭合导线的计算
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与附合导线完 全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 合差的计算上有所不同。
控制测量学教案范文
控制测量学教案范文教案:控制测量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控制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能够应用控制测量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控制测量学的概念和意义;2.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控制测量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授课导入(15分钟)1.1介绍控制测量学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该知识的兴趣;1.2列举一些控制测量学的应用场景,向学生展示控制测量学的实际应用环境。
2.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0分钟)2.1介绍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如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2.2介绍控制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如测量系统的校准、调整和维护等;2.3使用案例进行实例演示,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3.应用控制测量学解决实际问题(40分钟)3.1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讨论;3.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控制测量学的知识来解决该问题;3.3让学生自主分组,并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3.4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向全班展示。
4.总结与评价(15分钟)4.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掌握的知识;4.2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意见和建议;4.3引导学生思考控制测量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并进行讨论。
四、教学手段:1.授课讲解;2.实例演示;3.实验操作;4.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实验设备和器材;3.案例材料。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2.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分享情况;3.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反馈。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行业的实习活动,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认识和运用;2.鼓励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参与,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3.继续深入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控制测量学的概念和意义还不够了解,需要更多的实例来进行说明和讲解。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
《控制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能够运用控制测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控制测量的认识;(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掌握控制测量的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 控制点的设置与标记4. 控制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5. 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控制测量的概念和意义;(2)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2)控制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控制测量仪器、控制点标志物等;2. 教材或教学资源:《控制测量学》、《测量学基础》等;3. 教学场地:实验室、实习基地或户外教学场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控制测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介绍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3)讲解控制点的设置与标记方法。
3.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控制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练习;(2)指导学生进行控制点设置与标记的实践操作;(3)讲解控制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控制测量在工程中的作用。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控制测量实践操作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理论讲解+ 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定点P坐标
式中系数值
§7.5 三、四等水准测量
(1)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2)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1) 一站观测顺序 ① 后视水准尺黑面 旋微倾螺旋→居中管水准气泡 上、下视距丝读数;中丝读数 ② 前视水准尺黑面 旋微倾螺旋→居中管水准气泡 上、下视距丝读数;中丝读数 ③ 前视水准尺红面 旋微倾螺旋→居中管水准气泡→中丝读数 ④ 后视水准尺红面 旋微倾螺旋→居中管水准气泡→中丝读数 观测顺序三等——后→前→前→后 观测顺序四等——后→后→前→前
计算器Pol函数计算方向角θ
fx-4850P、 fx-5800P、fx-7400G 极坐标函数Pol(Δx,Δy)计算平距r,方向角θ fx-4850P、fx-5800P 平距r存储→I变量,方向角θ存储→J变量 fx-7400G 平距r存储→List Ans[1] 方向角θ存储→List Ans[2] 方向角从+x轴起算,范围——±0~±180° Ⅰ,Ⅱ象限——方位角θ>0,α=θ Ⅲ,Ⅳ象限——方位角θ<0,α=θ+360°
(3) 根据坐标方位角αBC与水平距离DBC计算C点坐标 计算公式—— xC= xB+DBCcos αBC,yC=yB+DBCsinαBC xC=1188.043+66.085×cos56°15′46″=1224.746m yC=1377.210+66.085×sin56°15′46″=1432.166m
高斯坐标系 从+x轴或-x轴顺时针或逆时针 旋转至直线AB的水平角度(0°~±90°) ——边长AB的象限角RAB,反正切函数计算
ΔyAB与ΔxAB符号相同时,RAB>0 边长方向位于Ⅰ、Ⅲ象限 ΔyAB与ΔxAB符号相反时,RAB <0 边长方向位于Ⅱ、Ⅳ象限 具体所在象限 由边长坐标增量ΔxAB,ΔyAB的正负判断
青藏高原导线
城市或厂矿区,在国家等级控制点基础上 布设不同等级城市平面控制网 供地形测图和测设建、构筑物用 建立城市平面控制网可采用GPS测量、三角测量、 各种形式边角组合测量和导线测量方法
(2) 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全国范围,按国家统一规范测定高程水准点构成网 水准点上设有固定标志,以便长期保存 国家水准网按逐级控制、分级布设原则 分——一、二、三、四等 一等水准——国家高程控制骨干 沿地质构造稳定和坡度平缓交通线布满全国构成网 二等水准——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沿铁路、公路和河流布设 二等水准环线布设在一等水准环内
闭合导线数据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内角和理论值——∑β理=(n-2)×180°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β1,β2,…,βn AB边用了两次,加上B-1,1-2,2-3,3-B四条边 构成六边形,角度和理论值=(6-2)×180°=720° 水平角观测误差——∑β测≠∑β理 角度闭合差——fβ=∑β测-∑β理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限差—— 计算角度改正数Vβ
§7.2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推算
新布设平面控制网 需已知一条边方位角确定控制网方向——定向 需已知一点平面坐标确定控制网位置——定位
(1) 由A,B两点的已知坐标计算坐标方位角αAB 边长A→B的坐标增量——
水平距离—— 讨论由ΔxAB,ΔyAB计算坐标方位角αAB前 先引入象限角RAB的概念
导线点位埋设 泥土地面打木桩,桩顶钉小钉——临时性标志 碎石或沥青路面,凿十字纹大铁钉代替木桩 混凝土场地或路面,凿十字纹,涂红漆 需长期保存导线点,埋设混凝土导线点标石 应分等级统一编号,便于测量资料统一管理 为便于观测时寻找 点位附近房角或电线杆等明显地物 用红油漆标明指示导线点位置 为每个导线点绘制点之记 注记地名、路名、导线点编号 及导线点距离邻近明显地物点的距离
fx-4850P、 fx-5800P、fx-7400G 直角坐标函数——Rec(r,θ)或Rec(r,α) 计算坐标增量Δx,Δy fx-4850P、fx-5800P Δx存储→I变量,Δy存储→ J变量 fx-7400G Δx存储→List Ans[1],Δy存储→List Ans[2]
fβ≤fβ允,fβ“反号平均分配” Vβ=-fβ/n
Vβ加至各观测角βi——
2)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公式——
取“-”
取“+”
3) 坐标增量的计算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边长坐标增量——Δxij=Dijcosαij,Δyij=Dijsinαij 闭合导线x,y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值=0 ∑Δx理=0,∑Δy理=0
直读前、后视距
§7.6 三角高程测量
地形高低起伏、 两点间高差较大时 不便于水准测量 用三角高程测量 测定两点间平距或斜距 及竖直角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前者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后者山区图根高程控制
(1) 三角高程测量严密计算公式 公式——hAB=Ssinα+i-v 没有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影响 只适用于两点相距<200m的三角高程计算 地球曲率改正数(球差)—— R=6371km 地表大气层受重力影响 低层空气密度>高层空气密度 视线穿过密度不均匀介质时,形成上凸曲线 视线切线方向向上抬高,测得竖直角偏大 大气垂直折光视线——半径R/k的圆曲线 k——大气垂直折光系数
P点坐标计算公式——余切公式
适于计算器编程计算
(2) 侧方交会
已知A点,待定点P安置经纬仪 观测水平角α、β、γ、检查角θ 先算出β=180°-(α+γ) 按前方交会余切公式 计算交会点坐标
(3) 后方交会 待定点P安置经纬仪,观测水平角α,β,γ,检查角θ 危险圆——不在一直线上3点A,B,C构成的圆 P点位于危险圆上时,无法确定 选P点时,应避免使P点位于危险圆上
第7章 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测量并计算控制点x,y,H坐标——控制测量 x,y坐标——平面控制测量 H坐标——高程控制测量 高级→低级,一、二、三、四等布设 (1)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三角测量法 西部困难地区——导线测量法 一等三角锁沿经、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三角锁系 锁长200~250km,构成120个锁环 一等三角锁由近于等边三角形组成,边长20~30km
2)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导线边长坐标增量之和理论值—— ∑Δx理=xC-xA,∑Δy理=yC-yA fx理=∑Δx测-∑Δx理=∑Δx测-(xC-xA) fy理=∑Δy测-∑Δy理=∑Δy测-(yC-yA)
§7.4 交会定点的计算
测量交会点与周边已知坐标点构成三角形的水平角 计算交会点平面坐标,是加密平面控制点方法之一 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 (1) 前方交会 已知点A ,B安置经纬仪向待定点观测水平角 交会角γ为30°~120°之间,最好近于90°
2) 导线边长测量 图根导线边长——用检定过钢尺丈量 或检定过的光电测距仪测量 钢尺量距宜采用双次丈量法 较差的相对误差<1/3000 钢尺尺长改正数>1/10000时加尺长改正 量距时,平均尺温与检定时温度相差>±10℃时 应进行温度改正 尺面倾斜坡度>1.5%时,应进行倾斜改正
3) 支导线 由已知点C和已知方向CD出发 延伸出去的导线C,9,10 支导线只有必要起算数据,无检核条件 仅限于图根导线使用 支导线点数一般不应超过3个
青藏高原导线
(2) 导线测量外业 踏勘选点、建立标志、测角、量边 1)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收集测区原有地形图与高等级控制点成果资料 地形图上初步设计导线布设路线 按设计方案实地踏勘选点 ① 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测距 ② 点位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处 ③ 点位视野开阔,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地貌 ④ 导线边长应符合规范规定 最长不超过平均边长两倍,邻边长悬殊不应太大 ⑤ 导线均匀分布在测区,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布设形式
1) 闭合导线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 从高级控制点A,AB方向出发 经1,2,3,4点,返回起点A,形成闭合多边形 3个检核条件——1个多边形内角和条件 2个坐标增量条件 2) 附合导线 两个已知点间的导线 从高级点B、已知方向AB出发,经5,6,7,8点 附合到另一高级点C和已知方向CD 3个检核条件——1个坐标方位角条件 2个坐标增量条件
(2) 由αAB推算αBC 坐标方位角推算方向——A→B→C B点安置经纬仪观测水平角β左 角度方程——αAB-αBC=180°-β左 解方程——αBC=αAB +β左-180° β右=360°-β左,αBC=αAB-β右+180° 简称——左加右减 Nhomakorabea
方位角取值范围——0~360° αBC=αAB +β左±180°,αBC=αAB-β右±180° ±——αAB +β左或αAB-β右>180°取“-” αAB +β左或αAB-β右<180°取“+” αBC=135°27′53″+100°47′53″-180° =56°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