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
从汉维语语序的对比看汉维语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特点
21 0 0年 3月
喀什 师范学 院学报 Ju1l f ala ecesC lg oIa o sgr ahr o ee 1 K l T l
V0. 1 N . I3 o 2 Ma .2 1 r 理 论 分 析 。 ( )汉维 语 正 常语 序 的 异 同 一
汉语属 S O型语 言 , 常语 序是 主语在 谓语之 前 , V 正 动 词在宾语之前 , “ 即 主—谓一 宾” 格式 , 定语 和状语 均在 中
尔语语 序是灵 活多 变的 , 并非可 以随意排列 , : xT 但 如 Uj J a o ̄ t . q j 这句话是由三个词组 成的 , 达“ - i 表 他是 好学生 ” 的
收稿 日期 :0 81-7 2 0 —22
作者简介 : 林
青( 9 4 , , 17 .) 女 喀什师范学院汉教部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汉维语对 比和双语教育与教学研究 。
・
6 ・ 5
哥)
i ̄mz j j i 'j . l
(1 1 )定一 中 如 :lu v t 伟 大 的祖 国 ) m 咖 uu ec n( e
生) .
深入对 比 , 弄清汉维语 语序在结构 、 功能等方面 的异 同, 进
而从语 言类型学的高度去认识汉维语 的语言类型特点 。
一
、
汉维语 语序对 比
为构建汉维语语 序对 比研究 的基础平 台 , 笔者 把汉维
(0 1 )宾一动 如 :i pou( 书) aat qr 叫 大 k a q ・ 看 t k ai ( f -
林
摘
青
( 喀什 师范学 院 汉教部 , 新疆 喀什 84 0 ) 40 8 要: 以语言类型学和语法化理论为背景 , 以汉维语语序为对 比材料 , 在发 掘汉维语语 言共 性的基础 上 , 对汉
汉维名词重叠式对比分析
汉维名词重叠式对比分析作者:王鑫木丽德尔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9期摘要:汉维中都存在名词的重叠形式,而且二者有着相同与不同。
本文对汉语和维语中名词重叠进行了梳理对比,有重叠形式、语法意义等方面。
并突出了名词重叠在教学基础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名词;重叠式;对比一、维吾尔语名词重叠概况名词的重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整词名词重叠;一种是谐音名词重叠。
整词重叠的情况讲的是指通过相应的语法变化手段来实施名词重叠的情况下,词汇的本身不会有所改动,只是形式有所变化;谐音名词重叠这种情况是指在名词重叠的时候通过语法变化手段使词汇中的语音发生改变,这样的变化大多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同时也是可寻。
(一)整词重叠(R有名词重叠词,F有附加成分)(1)R+R式,如:有“路,一条条路,一行一行的”之意,有“各自位置”之意。
(2)R(-F)+R式,如:有“每一座山”之意,有“每一个果园”之意。
(3)R(-F)+R(-F)式(有“传说,口耳相传的”之意,有“田间,很多的土地”之意。
(二)谐音重叠(1)原词干以辅音开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词干以辅音字母开始,将辅音字母改为字母,如:(有“婚礼礼仪一类的东西”之意。
②词干以字母开头,将字母改为字母,如:有“汽车什么的”之意。
③词干以其他辅音开头的,多将开始的辅音改为字母,有的改为字母,有的两种形式都可以用,还有少数谐音名词的名词重叠比较特殊,如:有“媳妇,儿媳妇什么的”之意:有“老弱”之意。
(2)词干以元音开头,通常在元音后加字母。
有“事情什么的”之意二、汉语名词重叠概况名词重叠在現代汉中存在许多的争议,有许多观点,但都大致认为汉的名词一般是不能重叠,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重叠,在现在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高等教材中提出有两种情况下可以发生名词重叠。
一种是名词量化时会出现名词重叠的情况;还有一种是部分名词对比举例的时候发生名词的重叠。
表现形式(1)AA式是由A词量化得来,为最基础的名词重叠,是其他名词重叠形式的基础。
浅谈汉语介词与维吾尔语后置词的对应关系
浅谈汉语介词与维吾尔语后置词的对应关系作者:排日代姆·艾合麦提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摘要:汉语和维吾尔语是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而且彼此之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这两种不同语言的语法成分很少能够简单地对应,只有对汉语和维吾尔语进行细致的比较,找出彼此的异同,明确语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做好第二语言学习、翻译和教学工作。
本文着重探讨汉语介词与维吾尔语后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汉语介词维吾尔语后置词对应引言汉语介词和维吾尔语后置词从语法角度看,二者都是特别重要的虚词,而且二者都是置于名词。
汉语语法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主要是通过词序和虚词中的介词体现语义格。
维吾尔语的语法形态变化比较丰富,主要用黏着于名词后面的词形变化表现语义格,维吾尔语虚词中的后置词是语义格的语法表现形式。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没有注意到汉语介词结构与维吾尔语的关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相当多的问题。
一、汉语介词现代汉语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的虚词,不能单独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只能置于名词前与之组成介词短语,才能进入句子的语法结构。
介词的主要语法作用是引进跟谓词有关的对象,和名词组合成介词短语,主要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
汉语中的介词在古汉语中大部分都是具有动词功能的词。
这些动词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其动词的属性,向表示抽象关系概念词的方向演变,演变的结果成为现今的介词。
介词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介词演变的比较彻底,但也有一些介词意义还没有完全抽象化,仍然保留着较明显的词汇意义,维吾尔语译文中用动词形式表示介词就是根据其保留的词汇意义译出的。
汉语由于词序不同,同样的介词结构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状语,出现在动词、形容词之后就成为补语。
如:维吾尔语没有补语,这种句子在维吾尔语中一般都用状语表示。
凡是介词都能跟名词直接结合,这是介词区别于副词、连词的重要特点。
汉维语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
汉维语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修辞格是修辞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在特定的语境里,创造性的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具有特殊修辞效果的言语形式”。
或者说是在某一方面,在语义或句法上,修辞格的使用是对日常语言常规的具有特定意图的偏离。
汉语的语系和维吾尔语的语系不同,从语法层面来看,语词的构成和改变、词序的排列以及句子的形态结构上可以发现明显不同。
而着落于修辞手法来看,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均有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方式。
形式相同的修辞格有比拟、夸张、双关、排比;形式相似的修辞格有比喻、对偶、借代、反复。
可见汉维两个民族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形成的亲密关系,也深深地体现在修辞中,即内容和形式上都留有痕迹。
当然其中也存在部分稍有不同的修辞方式,但绝不是主流。
说明汉维两个民族的修辞思维和表达形式相同或者相似。
从另一视角来看,由于汉维两个民族语言文字相异,地理环境不同,美学观念也有差别,所以在表达同一概念时,需要使用不同的修辞格。
并且两个民族在使用语言时有自己独特的词汇搭配方式,使得多重含义的词语不能交相呼应,语言读起来的韵律节奏差异甚大。
所以即使某些修辞格在性质上有相似的地方,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难发现它们在构成和使用范围之中的不一致。
由此可见,一种具有广泛使用特点的修辞格在两个极为不同的语言产生了类似的情况,其中分别有各自的特性。
还可以发现,汉维两种语言词汇使用时所涉及到的搭配范围不同,于是多义词不能相对应,语言的音韵节拍差之甚远。
因此,一些性质相同的修辞格,在结构上和运用范围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那么对其加以对比,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内容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是汉语和维吾尔语修辞格概述,对两种语言常用修辞格进行分类归纳。
第二部分是关于汉语和维吾尔语修辞格分类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语言在类型上的异同之处。
第三部分则是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八种修辞格进行形式对比。
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
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摘要:本文探讨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
首先,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定语位置相似,即定语在名词性词语的前方。
其次,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定语顺序也相似,通常按照“性质+大小+年龄+形状+颜色”的顺序排列。
最后,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定语数量也相似,一个名词通常可以被多个定语修饰。
关键词:汉语;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共性特点引言;汉语和维吾尔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是两种语言的共性特点反映了这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的某种相似性,学习研究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有助于更加完整准确的将汉语句子翻译成维吾尔语。
本文阐述了汉语多重定语语序的特点、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特点,以及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一、汉语多重定语语序的特点汉语多重定语语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定语的位置,修饰词在前,定语在后。
在汉语中,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词的前面。
多重定语也遵循这个规律,即多个定语依次位于被修饰词之前。
例如,美丽的花园(修饰词“美丽”在前,定语“花园”在后)。
第二,定语的顺序,顺序由主次到次要。
在汉语中,多个定语的顺序通常是从近到远、从主次到次要的顺序排列。
例如,“红色的大苹果”中,红色是离被修饰词最近的定语,大是次要的定语。
这种顺序也适用于多重定语,即越靠近被修饰词的定语越重要。
第三,定语的数量。
汉语中多重定语的数量没有固定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
因此,可以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定语修饰一个词。
需要注意的是,汉语中的多重定语语序可能会受到语境和修辞需要的影响,有时也可能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此外,不同的修辞手法和风格也可能导致一些变化。
因此,在具体分析多重定语语序时,还需要考虑实际的语言使用情况。
[1]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特点在维吾尔语中,多重定语的语序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定语的位置。
维吾ىچۇغۇقوئ(意为“聪明的学生”)。
浅谈维吾尔语和汉语中定语的表达
例 如:东 边 的 房 子、中 华 文 化、石 头 房 子……等等。
由上可以看出,汉语和维吾尔语中 的定语分类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但汉 语和维吾尔语不同的是,汉语很少用句 法和词法的形态变化来表达定语,而维 吾尔语除了和汉语相同的一些表达方 式以外还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来做定 语。 除 此 外 维 语 中 还 有 一 种 特 殊 的 定 语不同于汉语,那就是注解定语。
(3)定 语 和 中 心 语 的 关 系 复 杂 多 样,但都可归入描写性定语和限定性定 语 之 中。 定 语 对 中 心 语 起 修 饰 和 限 定 的作用。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概要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概要一、词汇特点:1.汉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涵盖面广,具有丰富多样的词汇表达方式。
2.汉语的词汇具有音形义的统一,即一个字的发音和形状与其义项相关联。
二、句法特点:1.汉语是一种主谓宾语的语序,即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的句法结构。
2.汉语的句子结构相对简单,不像一些其他语言那样需要明确的主语和动词变位形式。
3.汉语中的状语和定语的位置较为灵活,可以放在句子的任何位置。
4.汉语中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需要通过时间状语等来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
三、语序特点:1.汉语是一种顺序语言,即语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基本的语序是主谓宾结构,但可以通过调整词语的顺序来强调一些成分。
2.汉语中可以使用倒装句、把字句等语序结构,来表达特定的语义和修辞效果。
四、句子成分特点:1.汉语中的名词和代词没有性、数的变化,但可以通过量词和数量词来表示数量和单位。
2.汉语中的动词具有不完全地动/非动的特点,即有些动词可以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与其他语言相比更灵活。
五、修辞特点:1.汉语中使用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使得表达更加地生动有趣,同时也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2.汉语中重视对称、反复的修辞方式,可以通过重复使用词语或句式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
六、语气和语态特点:1.汉语中的语气很丰富,可以通过语气词、助词等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语气。
2.汉语中的语态相对简单,通常是使用主动语态,而被动语态需要借助助词或谓词来表示。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语法具有词汇丰富、句法结构简单、语序灵活、修辞多样等特点。
这些特点都使得现代汉语成为一种表达力强、灵活多样的语言。
同时,汉语的语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使用的变迁,汉语的语法也在逐渐演变和形成新的特点。
汉维语名词在多重定语中的分布顺序及其理据
因为所指 明确 , 无需附加其他限定语 , 以通常置 于多重定语的最外层。 所
关键 词 :名词 ;多重定语 ;分布 ; 理据 中酚 类号 :H 5 殂.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01陇2 删 1 3 6o 10— 3 ) —5 ( O
1名词充当属性定语时的情况 。 名 词作 定语 分 为属 性 定语和 领 属性 定语 。 我们 首先讨 论名词 作属性 定语 时 的情 况 。 斌璃 宦  ̄n k d r e j e ei z
纪念品
x t" b jmi ai uu l e
语 文教 师
e eO touqts db a q tu i  ̄i
舞蹈演员
石 油 工人
usl rs s ti u a i
n f ii e t i s i
教育专家 m ’ i muees i aa p t s s r x i 阿克苏苹 果 as l s qu a i mi 青岛啤酒 f dvp i i a i s  ̄ vi 以上 充 当定 语 的名 词分 别 表 示 核 心词 事 物 在
识 世 界 的过 程 中 , 以作 为给 事 物 分类 、 行 范 畴 可 进
词 , 表层结 构 上用 的正 是粘合 性 较强 的 方式 编 的 在
码 , 中表 示材 料 质 地 的更 是 如 此 。 其 因为 汉 语 形态 不 丰 富 , 以我们 用 维 语 来进 行 说 明 。 维 语 中 当 所 在
质 料 、 能用 途 、 业 身份 、 源 等 方面 的属性 。 功 职 来 这
些 属 性 比 较 稳 定 , 含 主 观 色 彩 。 玻 璃 窗 户 ” 不 如“ 、 “ 墨水 瓶 ”“ 、 语文 教 师 ”“ 克苏苹 果 ” 、阿 中的“ 玻璃 ” 、 “ 墨水 ” “ 文 ”“ 克 苏 ” 、语 、阿 等都 是 对客 观现 实 的描 述 , 带有 主 观评 价 。 不 而稳 定 、 客观 的属 性在 人们 认
从汉语的重音谈语言的共性与特性
从汉语的重音谈语言的共性与特性端木三美国密西根大学语言有共性, 也有特性. 可是共性多还是特性多, 看法很不一样. 有人认为共性是主要的, 所以着重找语言的普遍规律. 有人认为个性是主要的, 所以着重找不同语言的特殊现象.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 说明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同语言差别很大, 可是经过仔细分析以后, 往往会发现语言的共性不仅超过最初的想象, 而且还能解释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先从汉语的双音节问题说起. 汉语基本上是单音节语言,可是也有很多双音节词. 双音节词又分两种. 一种只有双音节,没有单音节. 这类大多数是新词, 后面再谈. 另一种双音节词同时有个单音节形式, 两者基本同义. 请看下面的例子(1) 单: 煤 蒜 店 种 学双: 煤碳 大蒜 商店 种植 学习这类词多数是先有单音节后有双音节, 也有先有双音节后有单音节的. 这个现象不少人注意到过. 一般认为, 从单音节到双音节, 是由于汉语音节太少, 以致同音字太多. 使用双音节词可以避免歧义. 从双音节到单音节呢, 也许是因为在没有歧义 时,可以省掉一个字. 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一定的道理 (下面还会 讨论).可是有些问 题并不能由此解释. 请看下面的例子(2) a. 种植大蒜b. * 种植蒜c. 种大蒜d. 种蒜 (* 表示不好的结构)如果一个词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两个形式, 两个词放在一起应该有四种可能: [2 2], [2 1], [1 2] 和 [1 1], 分别列于(2a-d). 可是 [2 1] 并不好. 如果使用双音节词是为了区别歧义,很难解释为什么 (2b) 不好 . 也许是节奏问题?我们知道两字一组节奏最 好. [2 1] 当然不太好. 可是 [1 2] 为什么又可以呢?再看下面的例子(3) a. 煤碳商店b. 煤碳店c. * 煤商店d. 煤店[2 2] 和 [1 1] 仍然没什么问题. 可 [2 1] 却可以了,而 [1 2] 却 不行了.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2) 和 (3) 所体现的不是个别现象. 总的说, [2 2] 和 [1 1] 一般都比较好. [2 1] 和 [1 2] 好不好要看句法结构. 动宾结构中,[1 2] 比 [2 1] 好. 不带 "的" 的偏正结构中, [2 1] 比 [1 2] 好.这个现象已 经有人注意到过 (如, 吕叔湘 1963, 陆丙甫 1989). 当然不是说没 有例外. 比如, "鬼故事" 和 "研究鬼" 都可以说. "鬼故事" 是偏正又是 [1 2], "研究鬼" 是动宾又是 [2 1]. 但这种例外也许另有原因. "鬼"没有双音节形式, "故事" 和 "研究" 也没有单音节形式. 所以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只有一种方式, 没有选择, 合不合节奏都只好用它.还有两个现象也一直没有很好的解释. 一个是当名词的修饰语带 "的" 时, 名词用双音节比单音节好. 比如, 李宁定先生 (19 90)注意到下面一类例子(4) 敌人的进攻 坏人的欺骗*敌人的攻 *坏人的骗另一个现象是, 如果名词有两个不带 "的" 的修饰语, 而一个修饰语是单音节, 另一个是双音节时, 双音节的修饰语最好放在 前面.这类例子, 也有人注意到过 (如吕叔湘 1979). 比如, (5b) 比 (5a)更符合汉语的习惯.(5) a. 北四川路 新汉语词典 大牛津词典b. 四川北路 汉语新词典 牛津大词典以上这些例子说明, 双音节词的产生和使用, 恐怕不光是因为同音词太多, 一定还有别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呢?Lu and Duanmu (1991) 提出了一个解释.他们的基本观点是, 选用单音节还是双音节与重音有关. 在有重音的位置上, 用双音节比较好. 为什么是这样呢?也许重音与长度有关. 有重音的地方往往读得长一点, 选用双音节词, 正好与这个倾向符合.可是汉语到底有没有重音呢?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看法. 即使汉语有重音, 重音的位置又是怎样决定的呢?这两个问题牵涉到语言的共性. 最近对重音的研究发现, 很多语言都有重音系统, 而且重音出现的位置往往很有规律. 简单说, 如果一个结构 由中心词和辅助词构成, 在一般情况下, 重音是在辅助词上 (详 见 Cinque 1993). 既然重音的规律这么一致, 汉语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呢?我们先看看汉语的例子符不符合这个规律. (2) 是动宾结构, 动词是中心词, 宾语是辅助词, 重音应该在宾语上. [2 1] 是动词长宾语短, 所以不好. (3) 中辅助词在左边, 中心词在右边, 所以左边不应该短于右边, 因此 [1 2] 不好. (5) 的中心词也在右边, 左边两个都是辅助词. 哪个重呢?这种情况一般作两步分析, 如下(6) [北 [ 四川 路]]首先, "四川" 和 "路" 之间, "四川" 是辅助词, 该重. 其次, "北" 和 "四川路" 之间, "北" 是 "四川路" 的辅助词, "北" 更重. 因此主重 音是在第一个词上, 第一个词用双音节比较好.现在来看(4). (4) 的中心词是什么呢?以前一般都认为是 "的" 字后面的名词. 可是近来的句法研究表明, 并非实词才能是中心词, 英语的 "the", 汉语的 "的", "了", 都可以是中心词. 如果(4) 的中心词是 "的", 那么 "的" 后的名词就不是中心词而是辅助词,是个重 音位置, 因 此这里用双音节比较好.最后再看一组例子. 吕叔湘先生 (1963, 13页) 注意到, 有不少单音节词可以当量词, 也可以当量词后的名词. 当量词后的名词时, 加个 "子" 字比较好. 当量词时, 一 般不加 "子" 比较好.所以, 下面的 (7a) 比 (7b) 好, (8a) 比 (8b) 好.(7) a. 一杯牛奶 b. 一杯子牛奶(8) a. 一个杯子 b. 一个杯从重音的角度看, 这个现象很自然. 在量词结构中, 量词是中心词, 不该重, 所以用单音节比较好. 量词后的名词是辅助词, 该重,所以用双音节比较好.吕叔湘先生 (1963) 所列举的大量双音节现象, 都可以用重音规律解释. 限于篇幅, 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以上的分析说明, 重音规律可以推出什么地方用双音节比较好. 也许有人会说, 这样的分析是不是把重音的概念推得太广了? "重" 音好象总应该读得重一点才名符其实, 而汉语除了轻声字以外, 一般情况下好象并不觉得有的字比别的字重多少. 有没有其它的事实证明重音不一定非要重读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重音的表现方式的确是多样的, 有时是音强, 有时是音长,有时是高调出现的位置, 有时是元音的变化, 等等. 只要能体现重音的位置, 各种方式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重音也许还有一种表现方式, 就是划分变调域的界限. 比如上海话两字以上常常变调. 只要知道变调域的界限, 就知道域内的调怎么变. 可是变调域的界限怎么定一直没有很好的解释. 比如,Selkirk and Shen (1990) 提出, 上海话的变调域是词以上的单位. 合成词算一个词, 只构成一个域. 请看下面的例子 (变调域用括号 表示)(9) a. (加里)(佛尼亚)b. (南加里)(佛尼亚) *(南加)(里佛)(尼亚)c. (加里)(佛尼亚人) (加里)(佛尼亚)(人)*(加里佛)(尼亚人) *(加里)(佛尼)(亚人)(9a) 是一个词, 但可以分成两个变调域. (9b) 是两个词,但 "南" 不能自成一域. 如果 (9b) 是合成词, 也应该只有一域, 为什么 (9b) 是两域, 而又不以词界划分呢? 也许有节奏问题? 我们知道两音节一组节奏最好, 可是 (9b) 不能用[2 2 2]. 也许 [3 3] 也是 好节奏?可是 (9c) 既不能用 [3 3], 也不能用 [2 2 2], 只能用 [2 4] 或者 [2 3 1].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现在我们看看用重音怎么分析 (详见 Duanmu 1993, 1995).先简单谈一下重音理论 (详见 Halle and Vergnaud 1987, Hayes 1994). 重音的基本单位, 暂且叫 "音步 (foot)". 音步有三个要素, 暂且叫 "音拍", "界", "首". 下面是两个例子(10) x xa. (X X)b. (X X) X = 音拍, () = 界, x = 首.首的位置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重音的位置. (10a) 叫 "左首" 音 步, 因为首在 左边. (10b) 叫 "右首" 音步, 因为首在右边. 一般的音 步有两个音拍, 轻重交替. 只有一个音拍的音步叫短音步, 一般不好, 往往并入别的音步 (或加个音拍而变成长音步, 这里不谈).一个多音节的词可以分成两音节一组的几个音步. 例如(11)a. (波多)(尼哥)b. (加里)(佛尼亚)c. (捷克)(斯罗)(法克)(11) 中所分的音步与上海话的变调域是一致的. 音节是单数时, 末一音节并入前一音步, 所以 (11b) 的第二音步有三个音节. (说话快时, 多音节词也可只用一个音步, 这里不谈.)汉语词的音步是左首还是右首呢? 由于双音节词有很多左重右轻的, 却没有左轻右重的, 汉语词的音步看来是左首.现在看看 (9a-c) 的音步结构, 分析如下.(12)a. x x(加里)(佛尼亚)b. x x x x x(南) (加里)(佛尼亚) ==> (南加里)(佛尼亚)c. x x x x x(加里)(佛尼亚) (人) --> (加里)(佛尼亚人)(==> 表示必须变, --> 表示可以变, 见下文.)(12a) 只有一词, 如前所说, 可建两个左首音步. (12b) 有两词, 分别建音步. "南" 建一音步, "加里佛尼亚" 建两音步, 共三音步. 同样, (12c) 也建三音步.音步建好后, 一般要近行两项调整. 一是看有没有短音步,有的话可以并入另一音步, 也可以不并. 二是看有没有 "重音冲突" (stres clash). 重音冲突是指两个音步首出现在相邻的音节上.如有这种情况, 一般要去掉一个音步首. 由于首是音步的必要因素, 无首的音步随之也得并入别的音步.(12a) 没有短音步, 也没有重音冲突, 所以原音步不变.(12b) 的前两音节都是音步首, 有重音冲突, 必须去掉一首. 一般说是去掉较弱的一首. 这两首谁弱呢? 前面说过, 辅助词比中心词重. 因为 "南" 是辅助词, 比 "加" 重, 所以得去掉 "加" 的重音. "加" 的 重音一去, 第二音步无首, 得归入第一音步, 结果是 [3 3]两音步. (12c) 没有重音冲 突, 却有一个短音步, 可并可不并.如果不并, 就是 [2 3 1] 三音步. 如果并, 就是 [2 4] 两音步.上面的例子说明, 用重音分析上海话的变调域, 十分简单明确. 更复杂的结构也能同样分析, 这里就不细说了(详见 Duanmu 1995).还可以看出, 平常所说的节奏问题, 其实也是重音问题. 不过重音理论把话说得更清楚. 调整短音步和重音冲突, 其结果是达到轻重交替, 也就是最佳的节奏.再回到双音节的问题上来. 我们看到, 重音结构是一个普遍规律. 双音节词的选用, 要受到重音的影响. 我们进一步问, 双音节词的产生, 会不会也在某种程度上受了重音的影响? 换句话说, 因为重音位置用双音节比较好, 人们会不会因此而造出了一 些双音节词呢?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理论, "同音字论" 和 "重音论". 我们已经看到, 同音字论不能解释什么地方用双音节好, 什么地方不用双音节好. 下面看看别的证据. 同音字论认为, 汉语音节数多时,双音节词少, 音节数少时, 双音节词多. 我门知道, 广州话和厦门话的音节数比北京话多, 那么广州话和厦门话的双音节词是不是比北京话少呢?虽然有人这么说 (吕叔湘 1963, 21页), 但没有看到具体统计, 恐怕还不能肯定. 还有一个办法, 就是查一下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种形式的词, 单音节的形式是不是已经和别的字同音了. 比如说普通话的 "店" 和 "电" 同音, 也许因此而造出了 "商店", 同时又造出个 "电气". "蒜" 也许因为和 "算" 同音, 所以就造了 "大蒜", 再造个 "计算". 可是 "宠" 不与别的字同音, 为什么造出个 "宠爱" 呢?"筛" 也不与别的字同音, 为什么造出个 "筛子" 呢?这样的讨论也许有点简单化. 严格讲, 我们应该弄清楚一个双音节词是什么年代产生的, 而且在当时这个年代, 它的单音节词是不是和别的字同音. 这样的工作可惜还没有人做过.我们知到, 同音词引起歧义的机会是有限的. 比如, "算"和 "蒜" 同音, 可是放到句子里以后, 产生歧义的情况就很少. 而且, 在语音的变化上, 同音词很少起什么作用, 既不推动语音变化, 也不防碍语音变化. 如果同音词会影响语音变化, 汉语的音节数为什么会减少呢?不能否认, 现代汉语的音节数比古代汉语少, 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又比古代汉语多. 可正如吕叔湘先生 (1963, 21页) 指出, 很多双音节词都是近百年增加的新词, 而北方话的音节数在最近几百年没有大的变化, 所以, 双音节词的增加, 不能说是同音字的原因.新词的确有很多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 这也不难理解. 比如说人名, 地名, 物名, 外语是多音节的, 汉语一般也用多音节,古今中外多如此. 又比如说 "电视" 这个词, 英语本来就是两个语素 (tele-vision), 译成汉语用两个语素当然也很自然. 要把"电视" 译成一个字才难呢. 每个汉字早有它的意义, 而 "电视" 是个新东 西, 选哪个字好呢?再比如英语的 car 是个单音节, 要是只译成 "卡" 或 "咯", 就会莫名其妙, 除非造个新字, 比如 "车" 字旁再加个 "卡" 的声部. 不造新字, 在 "卡" 后加个 "车" 字, 也是个好办法. 这 种情况, 恐怕不能说是真正的双音节现象. "吉普" 和 "香槟" 已经是双 音节了, 后面不也经常加个表义的 "车" 和 "酒" 吗?周有光先生 (1961, 245页, 引于吕叔湘 1963, 13页) 说, 汉语 双音节现象主要由节奏引起. 这个说法比同音字论有道理. 前面讲了, 节奏实际上就是重音, 因此节奏论就是重音论. 重音论不仅能解释把单音节词补充 成双音节的情况, 还能解释把超过两音节的词缩减为双音节的情况, 以及把双音节词变成单音节的情况.重音和节奏问题, 恐怕每个语言都有, 而且恐怕自古就有.换句话说, 不光现代汉语有双音节问题, 古代汉语也应该有. 要比较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现象, 不应该只看双音节词的数量多少. 前面说了, 现代汉语新词很多, 而新词往往只能用双音节或多音节. 更妥善的方法, 也许是比较古汉语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两个形式的词在总词汇里所占的比例, 以及现代汉语有单音节和 双音节两个形式的词在总词汇里所占的比例. 这项工作没有人做过, 所以我们还谈不上古汉语双音节问题的全貌. 不过, 根据郭绍虞先生 (1938) 的研究, 古代汉语有许多词的确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种形式, 其长短也是随着节奏而变化. 这个事实说明, 重音规律很可能从古到今都是一致的.双音节和变调域表面上看是两个独立的问题. 两者都能用重音规律来分析, 恐怕不是偶然现象. 如果我们强调不同语言的特性, 认为有的语言有重音, 有的语言可以没有重音, 就很难会想到用重音来解释双音节和变调域问题. 结果, 不但双音节问题解释不好, 变调域问题也解释不好. 不但谈不上双音节问题和变调域问题的联系, 也谈不上汉语和其它语在重音上的共性. 如果我们相信, 人类语言一定有共性, 就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当我们 从一些语言中 (特别是从不同的语言中) 发现了某个规律以后, 就会问, 别的语言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呢?即使在别的语言中 一下看不出, 也要想一想这个规律是不是有其它的表现方式. 当 然, 要找到一个普遍规律并不是简单的事儿. 可是, 我希望本文 的例子能够说明, 寻找语言的共性不但十分重要, 而且完全是可 能的.中文参考资料郭绍虞 1938. <中国语词之弹性作用>, <燕京学报> 24.李宁定 1990. <动词分类研究说略>, <中国语文> 4, 248-257.陆丙甫 1989. <结构, 节奏, 松紧, 轻重在汉语中的相互作用>, <汉 语学习> 3, 25-28. 吕叔湘 1963. <现代汉语双音节问题初探>, <中国语文> 1, 11-23.吕叔湘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北京商务印书馆.周有光 1961. <文字改革概论>, 文字改革出版社.英文参考资料Cinque, Guglielmo. 1993. A null theory of phrase and compound stress. Linguistic Inquiry 24.2: 239-297.Duanmu, San. 1993. Rime length, stress, and association domains.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1: 1-44.Duanmu, San. 1995. Metrical and tonal phonology of compounds intwo Chinese dialects. Language 71.2: 225-259.Lu, Bingfu, and San Duanmu. 1991. A case study of the relationbetween rhythm and syntax in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Third North America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May 3-5, Ithaca.Halle, Morris, and Jean-Roger Vergnaud. 1987. A Essay on Stres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Hayes, Bruce. 1994. Metrical Stress Theory: Principles and CaseStud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Selkirk, Elizabeth, and Tong Shen. 1990. Prosodic domains inShanghai Chinese. In The Phonology-Syntax Connection, ed. SharonInkelas and Draga Zec. CSLI monograp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313-337.。
《汉维多重定语语序对比研宄》
词 之 间 关 系的分 类 尚存有异议 。 在语 序 问题 上 , 注 意到 了数 量 词 、 代 词 、 形 容 词 和 核 心 词 的相 对位 置 , 但 其他 词 类或短 语 充 当 定语 时 的相 对位 置 则 少有人 论 及 , 制 约 这 种 语 序 的 动 因 更 是 无 人 研 究 。 《汉 维 多重 定 语 语 序 对 比研 究》 正 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但 这 两 大 意义 分野和 组 合 式、 粘合 式两 大形
式分 野 之 间缺 乏 对应 关 系, 致 使 在 描 述 多重 定语 语 序 时 出 现 较 多例 外 。 此 外 从 语 义 角 度
进 行 的研 究 基 本 上 是 依 据 定 语 的语 义 类 划 分 的 , 这 样 简化 了 定 语 和 核 心 词 的 关 系 , 二 者 之 间 语 义 关 系 的 揭 示 也 由 此 受 到 了 限 制 。 同 时研 究 形 容 词 连 用 现 象 的 较 多, 将组 合 式、 粘 合 式分 开 讨论 的较 多, 对语 序描 写 的研 究较 多, 解释 规 律
20 0 8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 目立项 通 知 书
在 现 代 汉 语 多重 定语 研 究 中 , 学者们 关
注 的 热 点是语 序 问题 , 并且 分 别 从 语 法 、 语
义 、 语 用 、 语 音 角度 进 行 过 论 述 。 研 究 中定
语 通 常被 分 为 限 制 性 定语 和 描 写 性 定语 两 类 ,
喀 什 师 院 重 点课 题 — — 国 家社 科 基金 西 部 项 目 简介
维汉语名词形容词的重叠之对比情况
一
、
如பைடு நூலகம்
般形式 A B C + A B C= A B C +( ) } 说) B C如: ( 柴火什 么的) 0 舅一 ( 馕 2 、汉语名词重 叠的情况 和馕 一类 的食 品) ~ 类 的事物 第一 ,从表义特 点上考察 ,汉语 词的外延上 较原词广 ,而且具有 抽象 中的名词重叠可 以分为两类 : 性,模糊性 ,界限不如原词义清 晰。 O ) t i 0 传统语法论著所说表示逐指 , 谐音名词 的生产词干 必须是 实物 含 “ 每 一”意思 。如 :男孩真羡慕 太 名词。 只要 交际需要 ,可按照一 定的 阳 ,它 能天天看到 山的那边 。属 于表 规则随时构 成所需要 的谐 音名词 ,我 有数量性 质时重叠指 全体 中的任 何一 们可 把谐音名 词看作是维 吾尔语 实物 个,意思同 “ 每” , 所 以可 以用 “ 每 天” 名 词的概指形 式,谐音音 组可用 下列 等词来 代替。 方法构 成。 ( 2 ) 为不表示逐指 , 不含 “ 每一 ” 意 ( 1 ) 原词千 以辅 音起首 ,谐音音组 思。 属于亲属称谓重叠 , 表示亲昵 , 重 只改变词干 的起 首辅 音。 叠 使用 比单用 更能显 出亲情 间无与伦 爸爸) ① 原词 干 以辅音 或 起首 ,将 比的亲昵。如:爸 ( ・ 改为 例如 : r j L ‘( 桌子 ( 3 ) 还有类词 的重叠 出现 在儿语 中 什么 的) 表 亲切 ,喜爱之 情 在汉语 中儿童语 ② 原词 干 以 起首 ,将 f - 改为 言区别语其他群 体语 言的显著特点就 例如 : — 沁 ( 汽车什么 的) 是 重叠使用名词 。当然随着 年龄的增 ③原词 干 以其他 辅音起首 的 ,多 长 , 这种 名词重叠现象逐渐减少。如 : t t 枝) 帽 ( 帽帽) 将起 首辅音 改为 ,有 的改为 有 枝 ( 的两种 形式都才采用。 例如 : 一 第 二,在可 以重叠的双音节 名词 ( 茶什 么的) , 有少数 谐音 名词的形式 比 中可以看 出,它们 的重叠形 式主 要有 AABB、 ABB 。 较特殊 。 Jj 一 如 :( 老弱) ( 1 ) 属于 A ABB型的为数最多。 如: ( 2 ) 原词干 以元音起 首 ,通常 在元 ①他 只有中庸 的天资 ,怎么 能管 音 前 添 加 ,例 如 : O 一0 j 得好锻造工段的这一百多号男男女女 。 ( 柴火什 么的) 常见 的还有 : 村庄 ( 村村庄庄)里 第二,整词重叠 外 ( 里里外外)等,以上这类 词的重叠 名词 的整 词重叠 指整个词通 过一 使用起来 比一般词语更 富有表现力 。 定的语法手段进行重叠的方式 , 此时 , ( 2 )属于 A BB型的如:山沟沟 山 词汇本身不作 任何变动 。具体有 以下 窝 窝 几种情况。( R表示重叠词 ,F表示附 ①梅梅脸蛋蛋上还有一个小酒窝。 加 成分) ( 潘保安 《 老 二黑结婚》 ) ( 1 ) R( — F ) + R式 。表示 “ 逐一 。 3 、维汉语 名词 重叠对比分析 如: -j ( 阻击 、脚 印、 一 第 一,重叠方式不同 步~步地) 维语 名 词 的重 叠 方 式有 以下 几 ( 2 ) R( 一 F )+ R( _ F )式 。表 示 一种 种 :①R C - F )+ R 式 。例 如: 动作的方式 。 如: 一 x _ ②R ( . F )+ R( - F ) 式 。例
汉维量词对比分析
汉维量词对比分析作者:张云柯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9期张云柯【摘要】量词不管是在汉语还是维吾尔语中都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词类,但是由于两种语言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差别。
本文从汉语和维吾尔语在各自语言中所处的地位,句法功能,语法特征以及能否重叠,重叠后语义是否发生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汉维语量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汉语维吾尔语量词句法功能引语汉语和维吾尔语里都存在有一定数量的量词,汉语的量词十分丰富,甚至可以说量词的运用已经成为了汉语的一大特点,而维吾尔语中的量词数量相对较少。
汉语和维吾尔语在句法功能、能否重叠上等方面既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量词对比分析,有助于正确使用量词。
一、汉维语量词在各自语言中所处的地位汉维两种语言中有各自特定的语言逻辑、语言习惯和语法特点,所以在量词使用方面有诸多不同。
(一)汉语量词汉语量词是与名词、数词、动词等同等重要的一大词类,同时也是汉语中活跃而又极其普遍的一类词。
汉语量词因其数量大,种类多,使用频率高,已经成为了汉语词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对话及文学写作中的普遍运用已经成为了现代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
汉语中量词的分类较为冗杂,在诸类量词中,物量词产生的时间较早,上古时期就已有量词存在,直至近代现代汉语时期,量词逐渐从单音化向多音化发展,可重叠使用的量词也丰富了起来。
物量词大致可以分为六种:个体量词(所)集体量词(双)部分量词(块)度量衡量词(吨)容器量词(碗)临时量词(一脸不高兴)动量词产生的时间较晚,数量较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专用动量词(次)借用动量词(打一针)同形动量词(跳了几跳)(二)维吾尔语量词量词在维吾尔语中并未当成正式的词类来对待,有时甚至不用量词也不影响句子结构。
一是因为在维吾尔语中一般由数词和名词组合或者数词和动词组合来构成表示量的词组。
二是由于维吾尔语中专门用来表示量的词语并不是很多,大多是通过添加附加成分来表示量的概念。
汉哈多层定语语序对比分析
中国民族博览►Chinese national Expo汉哈多层定语语序对比分析加孜依拉•沙依兰(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伊宁835000)【摘要】多层定语是汉语和哈萨克语中都存在的一种句法结构类型。
本文在明确界定概念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哈两种语言多层定语的类型及其构成进行了分析,对比了汉语和哈萨克语的多层定语语序,梳理出汉哈多层定语语序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关键词】汉语;哈萨克语;多层定语;语序[中图分类号】H212[文献标识码】A前言汉语和哈萨克语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不长,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因而成果也不多。
现代汉语中涉及多层定语语序的相关研究较多,现代哈萨克语中多层定语语序相关研究较少,而将二者进行对比的研究则尚属鲜见。
关于定语的认知与使用,目前已经有了较多的相关研究。
黎锦熙于1921年所著的《新著国语文法》中提到现代汉语中无论是主语还是宾语或补语,只要是使用的实体词语表示,全部能够再附加形容词来加强其释义。
从这可以看出,对定语的认知以及相关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只是当时并没有涉及多层定语这个观念。
对现代汉语多层定语朱德熙、陆丙甫、刘月华等都有相关研究,首次提及多层定语相关观点的是吕叔湘和朱德熙于1951年《语法修辞讲话》第四讲中所写到的“长附加语”这个词,一直发展至今,人们对于多层定语的了解以及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字工作委员会(1983年)在《现代哈萨克语》中关于定语的部分详细地分析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和词组,就多层定语也做了初步的介绍,但对于多层定语的分类及顺序的研究较少。
陈燕燕1990年所著的《汉哈对比语法》中提到了多层定语和复杂词组充当定语的情况,就两种语言的语法进行了对比。
虽然该书中阐述了两种语言的定语和多层定语的构成成分,但没能对两种语言的多层定语做出系统的对比。
张定京先生2004年所著的《现代哈萨克语语法》中注重形态的基础上对虚词、语序、重叠、零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描写,第十七章中专就语序进行了阐述,不过这章中论及的定中关系的语序未提到多层定语语序。
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及其理据
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及其理据
李素秋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文章分析了维吾尔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短语、动词在多重定语中的语序.指出名词充任属性定语时紧邻核心词,充任领属性定语时置于多重定语的最外层;性质形容词外置于名词而内置于非性质形容词;数词以外置于形容词为优势语序;表领属的人称代词置于多重定语的最外层,指示代词外置于形容词、数词、名词;名词性短语置于多重定语的最外层,谓词性短语外置于名词、形容词、数词,并以外置于指示代词为优势语序;形动词外置于指示代词、形容词、数词而内置于领属性定语,动名词内置于数词、形容词、指示代词,与核心词距离较近.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李素秋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武汉43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15.4
【相关文献】
1.汉法多重定语语序对比 [J], 贾秀英;田宇
2.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个性差异 [J], 李素秋
3.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 [J], 李素秋
4.为英汉语言教学奠定语序基础——评《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J], 姚驰
5.《汉维多重定语语序对比研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个性差异
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个性差异
李素秋
【期刊名称】《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5
【摘要】论述了汉维多重定语语序的相异之处.指出维语中数词通常和核心词距离较近,而汉语中数词位置则比较灵活;维语中指示代词通常后置于谓词性短语,而汉语中指示代词可以位于谓词性短语之后,也可以位于谓词性短语之前.此外词语组合的紧密程度也会导致两种语言多重定语语序的不一致.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李素秋
【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语言系,新疆,喀什,844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H215
【相关文献】
1.汉法多重定语语序对比 [J], 贾秀英;田宇
2.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及其理据 [J], 李素秋
3.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 [J], 李素秋
4.为英汉语言教学奠定语序基础——评《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J], 姚驰
5.《汉维多重定语语序对比研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TS原则与维吾尔语语序
PTS原则与维吾尔语语序
杨卉紫
【期刊名称】《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5
【摘要】时间顺序是人类世界的一种基本现象.时间顺序原则是影响维吾尔语语序的因素之一.在维吾尔语中,复合动词、格成分的排列、动词+助动词、复合句分句等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的成分在很大程度上遵循PTS原则.此外,影响维吾尔语语序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杨卉紫
【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汉教部,新疆喀什,844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15
【相关文献】
1.论维吾尔语语序的非自由性 [J], 林青
2.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个性差异 [J], 李素秋
3.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及其理据 [J], 李素秋
4.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 [J], 李素秋
5.语言类型影响维吾尔语-汉语双语者动宾语序提取 [J], 陈栩茜;努尔比亚·卡德尔;李倩;张积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维形容词重叠形式对比研究
汉维形容词重叠形式对比研究第26卷增刊20XX年6月喀什师范学院JournalofKashgarTeachersCollegeV oI.26Sup.Jun.2005汉维形容词重叠形式对比研究阿达莱提?卡斯尔(喀什财贸学校,新疆喀什844000)摘要:汉维语中都存在汉维语的重叠形式,汉语的重叠形式更为丰富,用途更为广泛.关键词:汉维形容词I重叠中圈分类号:H1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2X(2005)Sup.一0031—01 汉维语形容词都是表示事物性质,特征,状态的实词,二者在语法特点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如都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在句中主要充当定语,谓语,状语等成分,都不能带宾语.但是,汉,维形容词在语法特点和使用上仍存在不少差异,下面我们就形容词重叠进行对比研究.一部分形容词在修饰其它词语或单独作句子的某一成分时,可以重叠,构成更为生动的形式.这种重叠,或者使形容的程度有所加强,或者含有某种感情色彩.汉语形容词,其程度的强弱一般是靠前面的程度副词来协助表达的,如:远,较远,很远,最远.但它也可以通过"程度副词(较,略微,稍微等)+形容词""程度副词(更,非常,很)+形容词"或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表达程度的加深.如:稍厚略低亮堂堂非常正确可见,形容词的重叠在语法上表现得也极为明显.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对比.汉语中绝大多数形容词都有重叠形式,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各有区别. (一)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单音节形容词A构成AA(的/地).如:(1)他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高高的个子,很多女孩都很喜欢他.(2)我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3)慢慢吃.家里还有.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为AA式以后,在口语中读音也稍有变化,第二个A一般读阴平(一声),有些还要儿化.如:(1)你走得远远的.让我再别见你.(2)她生了个胖胖的小子.2.单音节形容词A加上后辍BB构成ABB(的/ 地).如:(1)家里的馕硬梆梆的.(2)教室里乱哄哄的,没法学习.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为ABB式,BB在口语中一般也读阴平(一声).单音节形容词A与后缀BB的搭配是习惯性的,一个形容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后缀.如:白皑皑白苍苍白花花白净净有些BB可以加在较多的A后,如:喜洋洋懒洋洋活生生好生生3.单音节形容词A构成A不BB的重叠,这是一种特殊的用法,是在重叠词缀的前面加上一个"不"字.如:酸不溜溜脏不兮兮椤不叽叽(二)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双音节形容词AB构成AABB(的/地),这是大多数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如:(1)她长得大大方方.(2)他在教室里老老实实地坐着.(3)大家高高兴兴地唱了起来.在口语中,AABB中的第二个A常读轻声,BB多读为阴平,有时候,第二个B还要(下转第33页)收稿日期:2005.06—06作者简介:阿达莱提?卡斯尔(1973一),女(维吾尔族),喀什财贸学校教师. ?31?情况下可以交替使用.如:Lookatthedarkclouds.Itwill(begoingto)rain.但两者的意义侧重略有不同.Begoingto包含某种因果关系,而will则相对比较中性.所以begoingto通常不用做无端的猜测.如:Therewilladaywhen allpeopleintheworlddisappear……(而不用begoingto).除此之外,为避免意义重复,begoingto一般不用在条件句的主句里.如:Ifyouacceptthejob,youneverregretit.(而不用begoingto).2.从语义结构来看,begoingto的非情态意义是指主语的意图有待于将来实现,此时与will的"意愿"基本相同, 并可用在条件句的主句中.如:Heisgoingto/willborrow methedictionary.但是begoingto的意义强调的是事先经过考虑的将要做的事情,而will相比较中性.如:(5)Whydidyoucallhim?(6)I'mgoingtohavedinnerwithhim.(7)Oh,Iforgetmydictionaryinmydormitory.(8)Don'tworry,wewillshareone.值得注意的是,begoingto的情态意义和非情态意义均包含在将来和现在的紧密关系中,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 begoingto谈及的不是将来的事情.如:1willgoabroadin theyeartime.此句中不能用begoingto代替will.从时间结构来看,"will+不定式"与"begoingto+不定式"并无时间远近的差别.如:(9)1willsnowtonight.(10)Heisgoingtobeateacheraftergraduation.3.Begoingto的将来是必然性的,而will的将来具有偏发性.如:(11)Sheisgoingtoteachlessonten.(12)Shewillteachlessonten.Begoingto限制着不定式toteach的时间意义,从而决定了将来时间的必然性,也就是说,有迹象表明toteach动作发生.而will的时间意义并不体现在时间流动的方向上. 它仅仅是对不定式toteach的预测,不能确定其必然发生. 在给别人许诺时,如果用begoingto而没有去做,会引起对方的抱怨,而用will,则很少抱怨.三,结束语笔者在多年的语法教学实践中,力图用三个平面观点解释各种语法现象,从而使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时体观,不断加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本文仅对will和begoingto主要表现手段进行了时间结构分析与语用解释.关于它们与不同时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复杂时体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上接第31页)儿化,并且是重音所在.如:慢慢腾腾m&nmant6ngt6ng干干净净gringanjingjing但是在正式场合BB没有语音的变化.2.双音节形容词AB构成不完全重叠式A里AB(的/地),这种构成较为少见,从意义说多为贬义词,含有厌恶,轻蔑的意味.常见的主要有:傻里傻气罗里罗嗦糊里糊涂慌里慌张在这些词语里,"里"读轻声,词语的重音有的放在第一个音节,像"慌里慌张";有的放在第四音节像"糊里糊涂".放在第四音节上,使语气更重些.(3)双音节形容词AB构成ABAB的,这种形容词也不太多.如:雪白雪白的冰凉冰凉的通红通红的重叠后的形容词有以下几种功能.其一,修饰名词性成分.如: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胖乎乎的小男孩干干净净的床单通红通红的脸其二,修饰动词短语.如:关关地吃一顿急冲冲地跑进来热热闹闹过年快快乐乐地玩其三,用作谓语.如:(1)眼睛大大的,像个娃娃.(2)外面黑乎乎的,你不害怕?(3)你的手怎么冰凉冰凉的?其四,在"得"字后作补语.如:(1)房子里搞得乱槽槽的.(2)书架收拾得整整齐齐的.(3)他说得罗里罗嗦的.维语形容词的重叠有两种方式:1.一一原级形容词+从格附加成分+原级形容词.如:c=Ij一.j(长长的?曹一I:—L(气乎乎的)2.原级形容词+原级形容词.一(高高的)片一片(大大的)由此可见,汉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较维语形容词更丰富多样,并且汉语形容词的这些重叠形式用途很广,几乎随处可见,而维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并不那么常用,多见.?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权利时, 两者不需在空间上邻近 ; 领有关系是长期的, 以年月来计而不是以分秒来计( 廖秋忠 19 ) 9 1 。 人称代词和专有名词属于典型的领属性定语 , 1 例( 中人称代词“l ( ) ua 他们) r ” 和形容词“a a( pk r 矮小) ” 共 同作定语时 ,ua” “ l 处于“ a a” r p kr 的外层 。 5中人称代词“ 和偏正短语“ 例( ) 我” 塑料薄膜” 共同修饰“ 窗
基金项 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 汉维多重定语语序对 比研究” (8 Y o 6阶段性成果之一。 ox y l)
作者 简介:李素秋 ( 7-, , 师范学院语言 系副教授, 1 3)女 喀什 9 博士, 主要从 事语言对 比和语言类型 学 究。 研
・
3・
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 户” , 时 也是处于“ 塑料薄膜” 的外层 。 2中专有名词“ u 9 中国)和联合词组“ 日 t qli 日 例( ) d oo( 3 ” £ ,a i £ r i ¥ k r( e 最大、 j 流传最广) ” 共现时 , 表示领属性的“5羽o 置于“r 日 t q i £ e ” ( 1 u ” e ,a iS 日k o 的外层 。 6中专 j r li 例( )
宁省)处 于状 中短语 “aai zl]常美丽)、 词 “a h ” nhj iy e( ̄ tg z ”名 sj £ 旅游)之外 。 7中“ a ” 例() 厂里 ” 是方位 短语 置
于数量词“ 一个” 和形容词“ 漂亮” 之外。 8中“ 例( ) 我们班” 是定中短语置于状中短语“ 新来” 和形容词“ 小”
(mer dd iii ie sz a o l na p u a u f r t 3 ha a i kk k n oi j g m ag v r e it ai ) b l i f k d g q u a l l f pu t . l ( 放在祭坛前小桌上的煤油灯发 出昏暗的光亮。 ) ( dl njv i o i d iaa t yes ae Sh i 4 a e l ar l s i nhji zla h tei . ) j a j k ik ig j r ( 大连是辽宁省一个非常美丽的旅游城市。 )
( 我的塑料薄膜窗户破 了。 5 ) ( 我非常感谢贵校校长的邀请 , 6 ) 使我有机会来到美国这座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学府。
() 里一 个漂 亮的女工 , 7厂 刚刚结婚 。
() 8他是 我们 班新 来的 小朋友 。
领 属关 系是 一个 边界模 糊 的语义 类 。alr 为原 型领 有关 系具有 以下一 些特 征 : 有者 是个 特指 Ty  ̄ o 领
( d rxai dn l rp k roi oy y u a i 1 ee r iiua j aa jk r n pt t . ) s mi r t
( 丛 中露 出 了他 们矮 小的房子 。 树 )
(di s d ro i r O , ri ' 日 £ b la ta r 2 sj y s j dk e 可 日 t qli k 习 o n it . ) r d ug i j a i£ J  ̄ j i ( 京剧是 中国最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个剧种。 )
的人 ; 被领有者是某个, 群特指的具体东西 ; 领有关系是排他的; 领有者有权使用被领有的东西 ; 其他人 只有在得到领有者的允许才能使用它; 领有者对被领有者的权利是通过交易 、 赠予或继承而得来的。 这 个权利一直延续到下次交易、 赠予或继承行为为止 ; 领有者对被领有者负有责任 ; 领有者对被领有者行
有名词“ 美国” 和指量词“ 这座”联合短语“ 、 古老而又现代化” 共现时 , 同样处于定语 的最外层 。 3中方 例( ) 位短语“ ha d  ̄坛前面) mer a i b l( ” 置于形容词定语“ii ie , 之外。 4中定中短语“ anro i( kJ kn( ) tk d” 例( ) l vi l s辽 j 3 ki
都是领属性定语处于最外层 , 然后是谓词性短语 、 形容词和属性名词 。 其中典型的领属性 定语 需要置于非典
型 的领属性定语之外。 而性质形容词则需置于非性质形容词之 内。
关键词 :汉语 ;维吾 尔语 ;多重定语 ; 语序 ;共性 中图分类号 :H 4.;H 1. 1 3 Z 4 6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102( O 100-4 0 —83 ) -030 o 扣1 O
汉语和维吾尔语定语都可 以由名词 、 代词、 动词 、 形容词 、 数词、 象声词 、 主谓短语 、 述宾短语、 偏正 短语 、 联合短语 、 连谓短语、 同位短语 、 方位短语、 量词短语和复句形式的短语充任。 当这些词类和短语
作定语共现时 , 汉语和维吾尔语在语序上存在着以下共同特征。 1 .人称 代词 、 名词 、 名词性 短语构 成的领属 性定语 离核心词最 远 , 于多重定语 的最 外层 。 处 例如 :
语言与翻译 ( 汉文)zl ̄ oo
1 ( 期 总第11 0期)
汉语和维吾尔语多重定语语序的共性特点
李素秋
( 喀什师范学院 语言系 喀什 8 O7 , 4 O) 4
摘要 : 本文就汉语和维吾 尔 多重定语语序进行 了对比 , 出当不 同词类和短语 共同作定语 时, 和维吾 尔 语 指 汉语 语
之外 。
方位短语、 中短语从功能上说属于名词性短语 , 定 因此人称代词 、 表领属的名词性短语 、 名词作定语
时, 一般都 处于多重 定语 的最性定语而言 , 和核心词的距离相对较近。 例如 :
( ebri n ql( qliii . 9 k e 1 a ii oi td ) n3 j i 1 『 l tr i r ( 艾克拜 尔揣在 口袋里 的手发抖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