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67课程代码:00688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B)能力的一种表现。

A.污染B.自净C.氧化 D.水解2.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凝聚沉降属于(A)。

A.沉积作用 B.水解作用C.氧化还原作用 D.生物降解作用3.当研究河段的水力条件满足(C)时,可考虑应用零维水质模型。

A.非恒定非均匀,洪水波B.恒定非均匀,形成污染带C.恒定均匀,充分混合D.恒定均匀,非充分混合4.资源水利的核心是(B)。

A.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B.水资源的优化配置C.注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 D.工程的技术可行性5.一个成年人体重中含有(C)的水。

A.20%-30% B.40%-50%C.60%-70% D.80%-90%6.水利建设对环境的负效应包括(D)。

A.减轻能源污染 B.创造旅游环境C.改善生态环境D.水库移民影响7.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是(A)。

A.清单法 B.网络法C.叠图法 D.投资一效益分析法8.水体污染监测可分为水体污染现状监测和(C)监测。

A.水功能区 B.水保护区C.水污染源 D.水污染未来状况9.夏季深孔泄水时水温很低,如灌溉则影响农作物生长,下泄冷水对鱼类生长也不利,常形成所谓(A)。

A.冷害 B.热污染C.紊动 D.氧化10.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包括两大部分N-是编制评价工作大纲,二是(D)。

A.开展调查 B.编制工作计划C.编制进度计划 D.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二、判断题11.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细菌学评价的指标是大肠杆菌和BOD。

(错)12.污染物在水中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随流输移运动,一类是扩散运动。

(对) 13.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要素有:水温、流量、流速和含沙量等。

中央电大本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历年期末考试单选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历年期末考试单选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历年期末考试单选题题库说明:试卷号:1175课程代码:01433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以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或壅高水位的建筑物称为(A)。

A.挡水建筑物B.泄水建筑物C.整治建筑物D.输水建筑物2.工程中常用于均质土坝的坝坡稳定分析方法是(C)。

A.有限元法B.复式滑动法C.圆弧滑动法D.直线滑动法3.水工隧洞的工作闸门要求在(D)。

A.静水中启闭B.动水中关闭,静水中开启C.静水中关闭,动水中开启D.动水中启闭4.用水泥含量比较低的超干硬性混凝土,经碾压而成的混凝土坝,称为(D)。

A.实体重力坝B.宽缝重力坝口空腹重力坝 D.碾压式重力坝5.不透水的铺盖、板桩及底板与地基的接触线,即第一根流线,称为(A)。

A.地下轮廓线B.防渗长度C.护坦D.防渗设施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坝型相对地基的要求最低?(B)A.重力坝B. 土石坝C.拱坝D.碾压重力坝2.用以改善河流的水流条件,调整水流对河床及河岸的作用,以及为防护水库、湖泊中的波浪和水流对岸坡的冲刷的建筑物,称为(A)。

A.整治建筑物B.泄水建筑物C.挡水建筑物D.输水建筑物3.土石坝中(C)的排水体伸人坝体内部,能有效的降低浸润线,常用于下游水位较低或无水情况。

A.棱体排水B.贴坡排水C.褥垫排水D.组合式排水4.与重力坝相比,拱坝的(C)荷载必须计入,并且上升为主要荷载。

A.扬压力B.自重。

温度 D.水压力5.过堰水流约转90度后,再经泄槽泄人下游的岸边溢洪道,称为(C)。

A.竖井式溢洪道B.正槽式溢洪道C.侧槽式溢洪道D.虹吸式溢洪道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以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或壅高水位的建筑物称为(A)。

A.挡水建筑物B.泄水建筑物C.整治建筑物D.输水建筑物2.工程中常用于均质土坝的坝坡稳定分析方法是(C)。

2013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67课程代码:00688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A)。

A.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B.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C.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D.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2.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是(C)。

A.清单法 B.网络法C.叠图法 D.投资一效益分析法3.移民安置目标的评价指标中的关键指标是资源指标和(B)。

A.生活指标 B.生态指标C.生产指标 D.公共设施指标4.水体污染发生的氧化还原作用属于(B)。

A.物理作用 B.化学作用C.生物作用 D.生物化学作用5.(A)是导致湿地的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A.水 B.植物C.动物 D.人类6.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循环途径,最基本的也是与环境关系最密切的三种物质的循环是(B)。

A.氧、硫、氮 B.水、碳、氮C.水、硫、磷 D.氧、碳、铁7.化学物在水环境中吸收了太阳辐射波长大于290nm的光能所发生的分解反应称为 (D) A.水解反应 B.化学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 D.光解反应8.曝气作用能够使水体中(D)。

A.污染物迁移速度加快 B.污染物沉淀速度加快C.底泥的污染物释放 D.溶解氧含量提高9.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一般不应超过(B)度。

A.1 B.5C.15 D.3010.当研究河段的水力学条件满足(C)时,可考虑应用零维水质模型。

A.非恒定非均匀,洪水波 B.恒定非均匀,形成污染带C.恒定均匀,充分混合 D.恒定均匀,非充分混合二、判断题11.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是通过食物链来实现的。

(对)12.液体中除汞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由此产生毛细、润湿、吸附等一系列界面物理化学现象。

2017年电大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7年电大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分校班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使用说明本考核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水利学”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环境水利学》教材(许士国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和调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保证。

“环境水利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水利的发展过程,认识水环境干扰与变化的规律,掌握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

课程主要包括:环境水利基础知识;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水环境的修复与管理;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了解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等内容。

为从事与环境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紧密联系水利水电建设实际,同时由于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建设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课程相关内容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

另外,环境水利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除了水利工程技术,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课程内容也比较多,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开放式教育是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在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业余学习为主要方式,旨在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本形成性考核册的编写,考虑到学员的能力和环境,贯彻以“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介绍学科最新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计分作业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

全部课程要求完成4次计分作业,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1~2章、3~4章、5~6章和7~8章。

学员应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

每次计分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分数,并按4次作业的分数计算学员的计分作业总成绩。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6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6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67)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67)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所列备选项中.选1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资源水利的核心是( )。

A.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B.水资源的优化配置C.注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D.工程的技术可行性2.( )是导致湿地的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A.水B.植物C.动物D.人类3.曝气作用能够使水体中( )。

A.污染物迁移速度加快B.污染物沉淀速度加快C.底泥的污染物释放D.溶解氧含量提高4.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下,水体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因素中,____和——是内在因素,——是外在因素。

( ) A.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污染物的种类B.社会环境和污染物的特性、自然环境C.自然环境和污染物的特性、社会环境D.污染物的种类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5.不是水利建设对环境的正效应。

( )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减轻能源污染C.提供或改善航运环境D.蓄水淹没影响6.水环境一般可以分为静态水环境和动态水环境一属于静态水环境。

(.) A.水库、湖泊B.河流C.渠道中的水流D.奔腾的大海7.废水处理的方法中,____不属于物理法。

( ) A.沉淀法B.过滤法C.反渗透法D.氧化还原法8.常用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酸碱中和法、絮凝沉淀法、吸附过滤法和____。

( ) A.机械除藻B.化学除杀藻法C.人工曝气D.底泥疏浚9.水利水电工程影响评价工作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编制评价工作大纲,二是( )。

A.开展调查B.编制C.编制进度D.开展环境影响评价10.运行期环境管理的特点有系统性、____、多样性及监测与分析相结合。

( ) A.连续性B.区域性C.管理手段多样性D.时序性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1.溶解氧是反映天然水中氧的浓度指标,其值越低表明水质越好。

2017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67课程代码:00688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以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在一起的链环称为生态系统中的(C)。

A.连环链 B.水解反应C.食物链 D.降解作用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循环途径,最基本的也是与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几种物质的循环是(B)。

A.氧、硫、氮B.水、碳、氮C.水、硫、磷 D.氧、碳、铁3.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A)。

A.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B.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C.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D.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4.在水质指标中,1L水中还原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毫克数称为(B)。

A.生化需氧量B.化学耗氧量C.总需氧量 D.总有机碳5.汞的毒性很强,易透过细胞膜,进人生物体内,损害(B)。

A.心脏B.脑组织C.肝脏 D.骨骼6.曝气作用能够使水体中(D)。

A.污染物迁移速度加快 B.污染物沉淀速度加快C.底泥的污染物释放 D.溶解氧含量提高7.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的设计流量应采用(B)。

A.河流防洪设计流量B.河流枯水期流量C.河流平滩流量 D.河流百年一遇洪水流量8.水环境容量的计算,从本质上讲就是由(A)出发,反过来推求水环境在此标准下所剩的污染物允许容纳余量。

A.水环境标准 B.水保护区C.水质模型 D.生态系统9.水利建设对环境的负效应包括(D)。

A.减轻能源污染 B.创造旅游环境C.改善生态环境 D.水库移民影响10.(C)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环境质量要求下,一个地区能够长期稳定地承受的人口数量。

A.水环境容量 B.库区容量C.人口环境容量 D.人口总量二、判断题11.水质指标都是直接用水中所含该种物质的量(即浓度)来表示。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6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6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67)2022-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67)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所列备选项中.选1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资源水利的核心是()。

A.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B.水资源的优化配置C.注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D.工程的技术可行性2.()是导致湿地的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A.水B.植物C.动物D.人类3.曝气作用能够使水体中()。

A.污染物迁移速度加快B.污染物沉淀速度加快C.底泥的污染物释放D.溶解氧含量提高4.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下,水体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因素中,____和——是内在因素,——是外在因素。

()A.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污染物的种类B.社会环境和污染物的特性、自然环境C.自然环境和污染物的特性、社会环境D.污染物的种类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5.不是水利建设对环境的正效应。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减轻能源污染C.提供或改善航运环境D.蓄水淹没影响6.水环境一般可以分为静态水环境和动态水环境一属于静态水环境。

(.)A.水库、湖泊B.河流C.渠道中的水流D.奔腾的大海7.废水处理的方法中,____不属于物理法。

()A.沉淀法B.过滤法C.反渗透法D.氧化还原法8.常用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酸碱中和法、絮凝沉淀法、吸附过滤法和____。

()A.机械除藻B.化学除杀藻法C.人工曝气D.底泥疏浚9.水利水电工程影响评价工作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编制评价工作大纲,二是()。

18.什么叫冷害?答:大型水库水深很大,造成自上而下的水温分层,夏季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冬季则相反。

夏季深孔泄水时水温很低,如灌溉则影响农作物生长,下泄冷水对鱼类生长也不利,形成所谓“冷害”。

环境水利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水利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水利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环境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一、;二、。

2、水体形成的条件:一、;二、;三、。

3、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要素有:、、、和。

4、水资源综合治理的措施:一、;二、;三、;四、。

5、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本步骤:一、;二、;三、;四、。

6.在水质指标中,1L水中还原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毫克数称为。

7.水资源要用和两个指标衡量。

8、环境水利学的研究基本内容:一、;二、;三、;四、;五、。

9、天然水体水循环的几种方式:一、;二、;三、;四、。

10、地下水污染的特征:一、;二、;三、。

11、氧化塘可以分为:、、、。

12.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河、湖、海等地表水的,植物叶面,使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 ,然后又通过或其他降水形式重返地球表面,从而完成水的循环。

13、环境水利学是研究兴建水利工程引起的水利环境问题和环境变化对、、影响的学科。

14、天然水体按照其空间赋存形态课分为、、。

15、在水体中发生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净化的种类:、、。

16、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一、;二、;三、;四、;五、。

17、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能力的一种表现。

18、生态系统的功能由、和三部分组成。

19、水资源要用和两个指标衡量。

二、选择题1.、水体污染发生的氧化还原作用属于()。

A.物理作用 B.化学作用 C.生物作用 D.生物化学作用2.、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

A. 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B. 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C. 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D. 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

3.、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的设计流量应采用()。

A. 河流防洪设计流量B.河流枯水期流量C. 河流平滩流量D. 河流百年一遇洪水流量4.、天然河流中污染物质的基本扩散包括()A.分子扩散;B. 分子扩散与紊动扩散;C. 紊动扩散;D. 分子扩散与热扩散。

5.、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7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167
课程代码:00688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B)能力的一种表现。
A.污染 B.自净
C.氧化 D.水解
2.最容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是(B)。
A.河流 B.湖泊
C.海洋 D.地下水
3.被降雨、径流等动力因素带人河湖中,沉淀到水底,以沙粒、粘土、有机物残体为主的沉
积物,称为(D)。
A.地下水 B.有机污染物
C.重金属污染物 D.底质
4.资源水利的核心是(B)。
A.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B.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C.注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
D.工程的技术可行性
5.水体污染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属于(B)。
A.物理作用 B.化学作用
C.生物作用 D.生物化学作用
6.在生态系统中,二级消费者是(A)。
A.狐狸 B.青草
C.豹 D.兔子
7.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是(A)。
A.清单法 B.网络法
C.叠图法 D.投资一效益分析法
8.水体污染监测可分为水体污染现状监测和(C)监测。
A.水功能区 B.水保护区
2

C.水污染源 D.水污染未来状况
9.夏季深孔泄水时水温很低,如灌溉则影响农作物生长,下泄冷水对鱼类生长也不利,常形
成所谓(A)。
A.冷害 B.热污染
C.紊动 D.氧化
10.(B)是在已知(实测或预计)水质初始量(或污染来量),根据水流的运动和自净规律,
以及水中污染物的物理运动、化学反应和生化作用等演化规律,预估水体或水体中某一地点
水质未来的变化。
A.水质模型 B.水质预测
C.水环境容量 D.水环境
二、判断题
11.水质的细菌学评价指标是指水中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通过它来间接判断水质被污染
的情况。 (对)
12.河流中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排进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时的耗氧,一是
河流自身不断的复氧。 (对)
13.根据水资源质量标准,五级水质最好,最适合人类饮用。 (错)
14.液体中水的表面张力最大。 (错)
15.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弱,生化作用相对强。(对)
16.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一种表现。 (对)
17.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要素有:水温、流量、流速和含沙量等。 (对)
18.COD为生化需氧量,BOD为化学需氧量。 (错)
19.人口环境容量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环境质量要求下,一个地区能够长期稳
定地承受的人口数量。 (对)
20.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洪水流量为设计流量。 (错)
三、简答题
21.简述热污染及其危害性。
参考答案:
当大量自热电厂、核发电厂以及冶金、化工、建材、石油、机械等工业部门排出的冷却
水进入水体后,会使水温升高;若水温升高到足以使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影响
其繁殖和生长时称为热污染。
热污染严重影响水域的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水体生态平衡的破坏。当河流
3

水温超出正常过多,使一些藻类“疯狂生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同时高水温加速了水
中有机物的分解,使水中的溶解氧进一步降低,导致水质恶化,破坏鱼类的生活,引起富营
养化问题;水温升高还会加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热水还能使河面蒸发量加大,引起致病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人类健康带来影响。
22.蓄水工程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有哪些?
参考答案:
蓄水工程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诱发地震;山体滑坡;岸坡失稳;地下水上升等。
23.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出区环境的影响有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
对水量调出地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调出地区在枯水系列年,河流径流不足时,调水将影响调出地区的水资源调度使用,
可能会制约调出区经济的发展。紧邻调出口的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更可能造成下游灌溉、
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困难。
(2)调出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改变了原有河床的冲淤平衡关系,可能使河床摆动、河床淤
积加剧;流量减小使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降低、加重河流污染程度;另外也会影响河流对地下
水的补给关系。
(3)若调水过多便会减少河流注入海湾的水量,使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淡水与海水分
界线向内陆转移,影响河口区地下水水质及及河口稳定。
24.影响水体自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影响水体自净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与浓度
污染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对水体的自净作用产生影响。若污染物质容易挥发和氧化降
解,则在水体中容易被净化。污染物质的浓度也对自净作用有特殊的影响。当污染物质的浓
度超过某一限度后,水体自净速度都会迅速降低,污染物质的降解状态会突然改变。
(2)水体的水情要素
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要素有:水温、流量、流速和含沙量等。
(3)水生生物
当水中能分解污染物质的各种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时,水体的生化分解自净作用就强。
如果水体污染严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限或引起微生物大量死亡,则水中的生化分解自净
作用便降低。
4

(4)周围环境
大气的复氧条件、太阳辐射(光照条件)、不同的底质、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等周围环境
都会影响到水体的自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