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分香蕉》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9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 1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
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这就是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本课学习内容的特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主动投入地学习。
1、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
结合“分香蕉”的情境,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精心为学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特别是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和发现除法与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实实在在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是有用的,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
《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在进行《分香蕉》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方面的情况,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我发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寻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数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分数的初步认识:虽然二年级学生尚未学习分数,但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会隐含分数的概念,如每个小伙伴分到的是总数的一部分,这是学生需要理解的难点。
-动手操作与团队协作: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协调团队成员,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分配过程中,并学会合作完成任务。
-描述分配过程的语言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分配过程,如“每人分到两根香蕉”,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和简单平均分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均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将不同数量的香蕉平均分给小伙伴们。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香蕉模型,演示如何进行平均分。
其次,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分组讨论的环节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团队协作中不够主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对于平均分的难点内容,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我发现部分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逐步攻克这个难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教材通过香蕉这个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香蕉公平地分给每个人,从而引出除法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对于除法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数学运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运算,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从而发现和总结平均分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香蕉,用于实物操作。
2.准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香蕉,提问:“如果要把这些香蕉分给几个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呢?”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分香蕉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香蕉平均分给每个人?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平均分的问题,让学生用除法计算。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香蕉,还可以用什么物品来学习平均分呢?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成果。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写法和比较大小。
在教材中,通过猴子分香蕉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香蕉,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
但同时,他们对于分数的理解还比较表面,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分数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写法和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写法和比较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分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故事情境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
同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猴子分香蕉的故事情境,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公平地分香蕉,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数。
3.实践: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实际操作,进一步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写法和比较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5.练习:学生进行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分数的意义、写法和比较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册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并且能够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2.让学生能够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并且能够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概念;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香蕉分给小猴子的故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平均分,为什么要平均分。
3.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将平均分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平均分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5.游戏环节:设计一个香蕉分给小猴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6.总结: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点评,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请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
(4)全班交流,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根香蕉?如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呢?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香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香蕉”这一内容主要是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发现什么规律?
(1)学生观察后回答,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
(2)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3)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被除数表示要平均分的总数,总数不变,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就越少;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少,每份的数量就越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分香蕉,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同时,通过交流汇报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分一分,填一填。
(1)教师出示题目: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2)学生用小棒或画一画的方法进行分一分,然后填写除法算式。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分香蕉》教学设计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分香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是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香蕉这一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数数能力,但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难度和节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平均分的意义;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香蕉图片、平均分的情景图等。
2.香蕉道具:用于实物演示。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卡片:用于小组合作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香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香蕉平均分给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平均分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怎样才能把香蕉平均分给每个人?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张小组合作卡片,按照卡片上的要求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
《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香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分香蕉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2.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通过分一分和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初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两只可爱的小猴今天又来请同学帮忙了,它们带来了12个香蕉,想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忙吗?(出示:分香蕉)二、新授课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香蕉,请你分一分。
独立分一分。
指名说一说分的过程。
师引导:象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我们把这个分的过程也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那就是除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认识。
(出示课题:除法的认识)2.学习除法算式的书写师:这个除法算式怎么写呢?师边讲解边板书出除法算式。
12÷2=6(根)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认识除号2)读一读除法算式。
3.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那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呢?先用小棒分一分,再想一想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出示12÷3=4(根)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我们前面学的加、减、乘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除法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
讲解: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同桌互相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在算式中的什么位置?l结合除法算式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1、分一分,算一算师: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3份,还可以怎样分?同桌互相分一分,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是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等。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对简单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平均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是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等。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香蕉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香蕉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平均分是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等。
3.实践:让学生分组操作,实际进行香蕉的分配,体会平均分的方法。
4.总结: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分到的数量相等。
方法:用除法计算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册的一部分。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而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香蕉这个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运算,使得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具体。
二. 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概念,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分数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对分数的理解还比较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此外,由于年龄的特点,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际操作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香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对分数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数的运算规则;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分数的运算规则,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香蕉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分香蕉。
2.讲解与演示:讲解分数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与拓展:总结分数的运算规则,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分香蕉》(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香蕉》(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快乐的动物》中的第四节《分香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水果刀、碗、计时器等。
2. 学具:作业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些香蕉,让学生观察香蕉的特点,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 讲解平均分的意义:用水果刀将香蕉平均分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平均分的例题,如“有10个香蕉,要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香蕉?”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如“有一碗糖果,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选出代表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分香蕉》2. 板书内容: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的计算方法:用总数除以数量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七、作业设计:1. 题目:有一包饼干,要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块饼干?2. 答案:用除法计算,得出每个小朋友能分到的饼干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平均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分香蕉》。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整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理解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整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除法的概念及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香蕉模型、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香蕉分配的情景:小猴子有12根香蕉,要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根香蕉?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回忆乘法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3)讲解整数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
3.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知识运用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香蕉2. 内容:整数除法的概念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18个糖果,要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糖果?(2)小华有15块饼干,要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块饼干?2. 答案:(1)6个糖果(2)3块饼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用除法解决家庭中的实际问题。
(2)开展“我是小老师”活动,让学生教家长学习整数除法。
7.4《分香蕉》(教学课件)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8 ÷2 4
16 ÷ 4 4
达标练习
12 2 × 6 12
4 12 3 4
3 12 4 3
2 12 6 2
达标练习
3
18 6 3
6
18 3 6
达标练习
16个小朋友,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课后作业
作业:
1.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把12朵花平均送给3位老师,每位老师得到几朵花 ?
每4根为1份。
每4根1份,可以分成3份。
探索新知
每3根为1份。
每3根1份,可以分成4份。
探索新知
每6根为1份。
每6根1份,可以分成2份。
像这样的平均分问题,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探索新知
认一认,想一想。
12 ÷
···
···
被除 除号 数2=···除源自数6 (根)···
商
12÷2读作12除以2。
探索新知
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 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探索新知
今天,猴妈妈买了12根香蕉,要分给猴哥哥和 猴弟弟,为了公平起见,猴妈妈要怎么分香蕉呢?每 份同样多,可以怎么分?
探索新知
分12根 ,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先确定份数,再按份数平均分。 平均分成2份。
其他分法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呢?
平均分成3份。
用除法算式表示为12÷3=4(根)
探索新知
平均分成4份。 用除法算式表示为12÷4=3(根)
探索新知
每4根为1份。
用除法算式表示为12÷4=3(份)
探索新知
每3根为1份。
用除法算式表示为12÷3=4(份)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分香蕉》这一主题,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表达分数,并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表达分数。
2.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数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表达分数,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模型、分数卡片、PPT。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香蕉模型,讲述小猴分香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香蕉的分配问题。
2. 讲解分数含义(10分钟)通过PPT展示,解释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表达分数,如何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5.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香蕉模型,让学生进行分数表达和计算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猴有5根香蕉,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根香蕉?(2)小猫有8根香蕉,它要把这些香蕉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根香蕉?2. 答案:(1)每个小朋友能得到5÷3=1.67(根),即每个小朋友得到1根香蕉,剩下2根香蕉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再得到2÷3=0.67(根)。
(2)每个小朋友能得到8÷4=2(根),即每个小朋友得到2根香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对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分数的存在,如食物分配、时间分配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运用。
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4篇)
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4篇)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及篇1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
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
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4、你真了不起。
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
领学生读2遍——“除号”)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
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
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 除除 除 号数 数
商
读一读
15 ÷ 5 = 3 读作:15除以5等于3。 读作:15除5等于3。
8 ÷ 2 = 4 读作:8除以2等于4。 8 ÷ 4 = 2 读作:8除以4等于2。
说一说 15 ÷ 5 = 3 8÷2=4
8÷4=2
12 ÷ 3 = 4(根)
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3
12 ÷ 2 = 6(条)
12根香蕉,每4根放 一盘,需要几个盘子?
列式对的打√
12个草莓,每4 个装一盘,需要 几个盘子?
12÷2=6(个) ( )
√ 12÷4=3(个) ( )
列式对的打√
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6只小狗。 平均每只小狗得几根骨头? 18÷2=9(根) 18÷6=3(根) ( ) (√ )
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18 ÷ 2 =
(根)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
18 ÷ 6 = 3 (根)
18 把( )根蜡烛平均分成( 2)份, 每份是(9)根。 列式:(18)÷(2)= 9 (根)
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 份是( 5 )个。 ( 15)÷( 3 )= 5(个)
列式对的打√
18 ÷ 2= 9 (个)
连一连
10个小动物,平均分成2 组,每组有几小动物? 有5个盘子,每盘放2个桃, 一共有多少个桃? 有10个苹果,每5个放一 盘,可以放几盘? 被除数是32,除数是8, 商是多少? 10 ÷ 5 32 ÷ 8 2×5 10 ÷ 2
有12条鱼
1
2
平均每个鱼缸里有几条鱼?
(根) 12 ÷ 4 = 3
(根) 12 ÷ 6 = 2
12 ÷ 2 = 6 12 ÷ 3 = 4 12 ÷ 4 = 3
12 ÷ 6 = 2
?
12根香蕉,每4根装一 盘,需要几个盘子?
12根香蕉,每4根装一盘, 需要几个盘子?
12 ÷ 4 = 3 (个)
17世纪,瑞士学者哈纳在算 账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平均分成 几份的问题。他用一条横线分开 两个圆点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 便产生了除号“÷”。
12÷2=6(个) ( )
√ 12÷3=4(个) ( )
(1)16÷ 2=8,被除数是(16 ),
除数是( 2 ),商是( 8 )。
(2)14 ÷ 7=2,读作(14)除以( 7)
等于( 2 )。
(3)被除数是12,除数是4,
商是3。 列式( 12÷4=3 )
填一填
1、算式6÷3=2
读作:( 6除以3等于2 ),表示 把(6 )平均分成( 3 )份,每 份是( 2)。
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小宝
12根
大宝
把12根香蕉平 均分成2份,每 份6根。 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
12 ÷ 2 = 6(根)
被 除除 除 号数 数
商
12根香蕉每4 根放一盘,需 要3个盘子。
12÷4=3(个) “12÷4”读作:12除以4
12 ÷ 4 = 3(个)
酒泉市南关小学 谢金贤
学习目标
• 掌握除法的简单运算; • 把除法应用于具体的场景中去; • 会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复习
1、补充口诀
二六(十二 ) ( 三四 )十二 三六( 十八 ) ( 二九)十八
( 3 )×5=15 ( 4 )×4=16 ( 1 )×9=9
2、填空
3×( 4 )=12 5×( 6 )=30 ( 3 )×6=1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木材
18根
(1)平均分成2份, 每份几根?
(2)每6根一份,可 以分成几份?
分木材
18根
(1)平均分成2份, 每份几根?
18 ÷ 2 = 9(根)
(2)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18根
18 18 ÷ 6 = 3(份)
分南瓜
(1)把南瓜平均装在3个筐 里,每筐有 6 个。 18 ÷ 3 = 6(个) (2)每筐装2个南瓜,需要 9 个筐。
还可以表示有( 6 )个,每 ( 3 )个一份,可以分成( 2 ) 份。
填一填
3、算式8÷4=2
表示把( 8 )平均分 成( 4 )份,每份是(2 )。
算式 中被除数是( 8 ),
除数是(4 ),商是( 2 )。
一共有 10 架飞机。
平均编成5组,每组有 2 架飞机。
每5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 成 2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