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的建构_一个未圆但可圆的_梦_解读吕俊教授的_建构的翻译学_
谈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_吕俊
谈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吕 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摘 要:本文讨论了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问题。
指出翻译批评的哲学基础是价值哲学而不是认识论哲学,阐释了翻译活动的评价结构和特点,认为翻译批评的标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它是一个有序的体系,它以评价主体的目的性为主导,以评价参照体系为限制条件。
关键词:翻译批评;价值哲学;评价论;翻译批评标准体系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 ses th e criticism system of translation,pointing out that the phil osophical basi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not epistemolo -gy but axiology.T he author also illustrates the structure and the features of evaluation,argui ng that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 on cri ticism is not a monistic system but a plurali stic one,and a specific criteri on is usually dominated by the purpose of th e evaluative subject and restricted by the evaluative frame of references.Key Words:translation cri ticism;axiology;evaluation;cri terion system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3-0052-041.翻译批评标准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在翻译研究的争论中,可能没有比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争议更多、分歧更大的了。
一元还是多元?——谈翻译批评标准兼与吕俊商榷
当成是事实判断 ,以认识论 的真理符合论作为指导 ,把原文文本作为模仿的对象与唯一参照 。这种客观主
义 的做 法必 然会 导致 一切 标 准都是 一 元性 的 ,也是 绝 对性 的 。 ”…看 到这 里笔 者有 些不 明 白:为什 么把 “ 原
文文 本作 为模 仿对 象 与唯 一参 照 … …必 然 导致 一切标 准 都是 一元 性 的 ,也是 绝对 性 的 ”?接下来 吕俊老 师
是个 什么概 念?难 道是说 象照镜 子一样 把原 文文本 完全 “ 毫厘不 爽 、一模 一样 ”的 照出来 ,可是这 又怎么
第2 3卷 第 3期 21 0 0年 6月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un l fN nigUnvri f cec n eh oo y o ra o aj iesyo ineadT cn lg n t S
Vb . 1 23N o. 3 J n.2 0 u 01
为两个 层次 的对等 即最高 理想与 最低现 实对 等 ,可见奈 达并 没有把 自己的翻译 标准 绝对化 、一元化 ,而 吕 俊 老师却有 把这些 翻译标 准绝对 化 、一 元化 的倾 向。也许有 人会指 责说 ,吕俊 老师是 从哲学 层面上 “ 把原 文文本 作为理 想 的标 准 ”的情 况来谈 问题 的 ,你 这是换 了概念 ,可是 我们从 这篇 文章来 看 ,吕俊 老师谈 着 谈着就 从 “ 原文 文本作 为理想 的标 准 ”到 了 “ 翻译 标准 ” 也许 吕俊 老师 在这里 应该用 “ 。( 理想 的参 照”更 为恰 当 ,否则此 “ 标准 ”与彼 “ 翻译标 准 ”就 混 同了 ,有偷 换概 念之嫌 ,可是 我们从 文章 的阅读 中得到 的 印象就有换 了概 念 的感 觉 ,否则 是推 导不下 去 的。 )退一 步来讲 ,我们不 明 白 “ 原文 文本作 为理想 的标准 ”
论价值学视域下的翻译批评标准——以《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为例
一
引 言
季 羡林 曾指 出 : “ 翻 译 事 业要 发 展 , 要 健康 地 发
二 翻译 批 评 与 翻译 批 评 学
吕俊教授 在 《 翻译批评学引论》 一 书 中首 次 区
分 了翻译 批评 和 翻译批 评学 。他 认 为翻译 批评 与翻
展, 真 正起 到促 进 中华 文 睨 发展 的作 用 , 就 不 能没有
— —
以《 红楼 梦》 两个 英译 本 为例
杜 阳
( 河南 大学 外语 学 院 河 南 开 封
摘
4 7 5 0 0 1 )
要: 翻 译 批 评 研 究 作 为 翻 译 研 究 的重 要 部 分 , 吸 引了译 界学者 的广泛兴 趣 , 但针对 翻译批评 的标 准问题 , 学 界
仍 莫 衷 一 是 。虽 然 从 最 初 单 一 闭 合 的 语 文 学 范 式 发 展 到 如 今 动 态 多 元 的标 准 , 但标准 的统一性 和公认 度仍较低 , 这 对 于 翻 译 批 评 研 究 的 发 展 较 为 不 利 。笔 者 在 吕俊 教 授 的 《 翻译批评学引论》 一书的基础上 , 反 思 翻 译 批 评 研 究 的
D e l i g h t s ) 的 翻译 差 别 很 大 。针 对 这 种 情 况 , 仅 以 某
作者简介 : 杜 阳 ( 1 9 8 9一) , 女, 硕士 , 研究方 向: 翻译 理 论 与 实 践 。E・ ma i l : d u y a n s 6 8 @1 2 6 . t o n i
本体 , 分析 当前 翻译 批评研究存在 的问题 , 提 出了以价值学评价 体系为基础的具体 的具 有操作性 的翻译批评标 准。
同时结合《 红楼 梦》 两 个 英 译 本 的对 比分 析 , 指 出该 标 准 的优 越 性 。 关键词 : 翻译 批 评 ; 翻译 批 评 的标 准 ; 价值 ; 评价体系 ; 红 楼 梦
翻译学的名词解释
翻译学的名词解释翻译学是一门关注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学科,旨在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之间的翻译过程和现象。
它涉及翻译的理论、实践和方法,并探讨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意义。
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本翻译、口译、笔译、文化翻译等多个方面。
一. 翻译的概念和历史渊源对于翻译这个词,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然而,翻译远不止于此。
它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流工具,承载着不同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和理解。
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古希腊时期的翻译家亚历山大·大希普利和埃及托勒密朝时期的翻译家克莱门提(Clement),他们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 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翻译学的理论体系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功能对等理论,它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相同的功能效果。
这可以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目的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对原文理解的需求,这在广告翻译和政府文件翻译等领域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 翻译的技巧与实践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来保证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是知识储备与背景阅历。
翻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例如历史、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背景。
此外,翻译者还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确保翻译文本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 文本翻译与口译的区别与联系文本翻译和口译是翻译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文本翻译是指将书面文本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而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译为另一种语言。
尽管两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同时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沟通能力。
五. 翻译的文化意义翻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实现不同文化间信息传递的媒介,更是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人类之间理解的桥梁。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马梦琪一、什么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
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
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
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
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
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
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
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
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
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
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
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
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
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哲学研究范式)解构主义翻译观
Jacques Derrida (德里达)
以解构主义思想为武器来反思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和语音中心主义(phonocentralism)。他认为翻 译是不断修改原文以置换原文的过程,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 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调节的转换。
“在场” “忠实”
由于文本是用来记录主体的“思”书写是对现场缺席的补充,因 和“言”的,主体的“不在场”,为 其 固 定 性 和 具 有 生 命 活 力
会导致“思”和“言”的误解。 而成为在场的一部分,也是语 言存在并产生意义的基本前
一部作品具有可译性意味着它能够保证自身在被翻译之后,其原 版的本质思想与固有意蕴仍然能被传递。
从这种可译性出发,译者的任务不是对原文内容和信息的简单复 制与传达,翻译的使命是充分挖掘两种语言的差异,把作品内部那 些固有的特殊意蕴转换过来。这种特殊意蕴就是语言文化的融合, 通过纯语言(pure language)达到意义上的统一。
理论介绍
解 构 主 义 ( Deconstruction ) : 也 称 “ 后 结 构 主 义 ” ( Poststructuralism),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否定了结构主义关于意义确 定、中心和结构的思想。其核心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系统、突破封 闭的结构、排除中心和本原,消解二元对立,产生无限可能的意义 网络”。 解构主义翻译观:翻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使已知或所 言与其他意义结构的不间断的联系过程,并以此生产出新的意义。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THEORY
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以《红楼梦》的两英译本为例
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以《红楼梦》的两英译本为例The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its RecreationIn Literary Translation----Taking the Two English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ABSTRACTReception aesthetics with fresh viewpoints exerts a unique influence upon literature as well as literary translation circle. The striking feature of this theory is that it is a study focusing on reader. As a leading scholar of this theory, Wolfgang Iser builds all his theori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ader and text. He places greater stress on the reader‘s creative 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text. His many articles about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reader‘s aesthetic response made sensations throughout the theoretic circles among scholars and students as soon as they were born. His appealing structure holds that there are ―gaps‖ and“indeterminacies ‖ in the meaning of text,which will stimulate reader to fill in the gaps, and decode the indeterminacy with hi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he basic structure composed of gaps and indeterminacy in a text is called an appealing structure,which exposes an ultimately open scope and attracts every reader to explore and create the deep meaning of a text according to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knowledge and values. Coincidentally,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has also been cherished by Chinese authors inlong literary history. Zhu Liyuan has made a thorough research on Iser‘s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extended his theory. He takes the view that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should cover a broader area. According to their opinion,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eals with the recreation of appealing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Literature, an aesthetic reflection on real life, first and foremost must live up to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as an art is in line with this standard, the ultimate aim of which is to satisfy readers‘aesthetic requirements. Literary translation entails a translator to cope with all kinds of questions arising from language, culture, author, text, reader, and so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n actual recreation of aesthetic art, which is not only the wisdom of ancient translators, but also the common view of contemporary translators. Of course, the recreation is a limited creation fettered by the faithfulness to text and reader. Recreation covers a variety of areas and concerns many factors. Here, this dissertation, taking the two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the language in literary writings and in the meaning of a literary text for the purpose of reader reception.Firstly,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in literary language. Undoubtedly, literary language is very significant, as it is the root of all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such as mea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n art of language, namely the art of reproduction and recreation in another language. When the original is translated, the appeal of source language will be lost to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 Only when target language appeal is reproduced, can i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ppealing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 In doing so, a translator should use the pure target language to substitute the pure source language, and strive to preserve the beauties of source language including its rhythm, fuzziness, indeterminacy and connotation. This doesn‘t exclude foreignized language, for it owns its appealing traits by breaking reader‘s habitual expectation horizon. Personall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domesticated language should be a main body, and the foreignized language, a supplement.The emph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laid on the recreation of textual meaning‘s appealing structure. Translation is to translate mean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to treat meaning. Different from non-literary works, literary works are rich in gap, fuzziness, multi-meaning and indeterminacy. A translator is expected to recreate the original appealing structure in his translation. He, above all, should recreate the corresponding context and appealing open space in the chosen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meanwhile guard against the over-loaded translation and under-loaded translation. However, owing to the limitation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or himself, perhaps a translator can‘t identify the original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therefore make it lost or distort in his translation. Moreover, as one of the readers, a translator is likely narrow the appealing open space of the original, who will translate the indirect into the direct, the implicit into the explicit, and so on. If so,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would not appreciate the beauty hidden in the original as the source language readers do.In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the literary language and textual meaning, a translator should bear the notion of reader need in mind, which would influence his adoption of words, and make his version different. The immediate aim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o endow reader with aesthetic enjoyment by enabling him to decode the text through read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reception aesthetics, literary works are created by both author and reader. Comparatively, reader more than plays a crucial part in literary recreation; he is an actual pivot of the whole recreation. It is unimaginable for a literary work to survive without reader participation. So, when reader need clashes with the original, a translator should translate flexibly to cater to reader. It is no exaggeration that the importance of reader overrides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ranslation. However, t his doesn‘t deny the fact that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 limited recreation on the condition that it should be faithful both to reader and author. Undoubtedly, reader reception is so important that the focu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21st century will be shifted to reader.Hong Lou Meng is known to every household with universal praise, whose glamour and popularity lie in its limitless appealingness. In this dissertation, takingthe two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 the author made a tentative pursuit into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literary language and textual meaning for the sake of the reception of rea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o summarize, in this dissertation, ―recreation‖ is the focus, and ―reader reception‖is the target, with the ―translator subjectivity‖as a prerequisite and the ―faithfulness‖as a constraint. These aspects are correlated intrinsically and integrated into an organic whole unit.Key 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reception aesthetics; recreation appealing structure; expectation horizon;appealingness内容摘要接受美学一产生,就在国内外文艺理论界激起巨大的反响。
关于吕俊的翻译研究综述
以求更好揭示当今译者的研究方向,为翻译发展和实践提供理性指导。
关键词:吕俊;综述;翻译学发展;翻译研究方向;翻译批评标准
中图分类号: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6-0042-02
吕俊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 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曾出版《英 汉翻译的理论与方法》等三部著作以及《金色的耶 路撒冷》等五部译著,其多年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 的研究工作为中国翻译界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解构主义的反思。建构主义旨在通过各主体之间 的交流协商达成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由理性制约 且摒弃任何所谓的绝对真理。建构主义认为,原作 是作者对复杂世界有选择性的重构,而读者或译者 又在认知环境及原文的制约下结合自身理解对原文 本进行再次重构,从而实现了认知功能。“建构主 义翻译学秉承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把翻译 活动定位在对文化之间互动与交流。”[2]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兼具科学性和艺术 性,其虽拥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但作为一门学科 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积淀和理化。成为一门学科恰恰 证明了翻译的系统化和理性化是值得探讨的,但其各 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评判标准种类繁多且各学者观点不 尽相同,因此,本文对吕俊教授在翻译学、翻译研究 及翻译批评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梳理,希望能对 把握当今翻译研究的大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文化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主体,那么翻译这门学科 批评标准,即尊重知识的客观性,保证理解的合理
就成为文化、政治、历史等学科的附属品,没有其 性与解释的普遍可接受性和尊重原作品的定向功能。
独立的学科意义存在了,因此,文化研究只是整体 类似的底限标准的提出打破了单一的理想化追求,
翻译研究中的一个角度,翻译的持续发展最终需要 为更具体、更多元、更实际的翻译批评标准的产生
翻译伦理视角下《女勇士》汉译本的对比分析
082《名家名作》·翻译[摘 要]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改写和重构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之一,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 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翻译伦理选择的重要材料。
虽然各翻译伦理模式是有机关联的,但是不同的译者在伦理模式产生冲突时取舍不同,因此翻译结果也会因人而异。
从章节标题、词汇和句子翻译等方面对比分析李剑波、陆承毅合译本和王爱燕译本背后的翻译伦理选择及翻译方法。
[关 键 词] 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伦理;《女勇士》;对比翻译伦理视角下《女勇士》汉译本的对比分析田双银“伦理”所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而翻译涉及译者、原文作者、委托者和译入语读者等不同的主体,在此过程中自然要受到不同伦理的约束[1]。
译本是忠于原文或读者的,是服务于源语文化或译入语文化的,因此可以从翻译伦理的维度来讨论。
目前,国内认可度较高的《女勇士》是1998年出版的李剑波、陆承毅合译本和王爱燕译本,李陆合译本肩负着向国内读者介绍美国华裔文学的重任,多忠于原文,保留了华裔文学作品的特性;王译本以译入语文化的接受度为导向,在语言学层面上更符合汉语的原则和表达方式,也规避了一些语言禁忌。
一、《女勇士》汉译及研究1976年,汤亭亭的《女勇士》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并荣获《时代》杂志评选的非小说类奖。
作为一本充满异国情调的书,《女勇士》赢得了主流评论家的赞誉,但是也出现很多质疑。
一些美国学者对《女勇士》的研究一开始主要集中在少数族裔作品猎奇式的解读上,而一些同样需要美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华裔美国作家斥责其作品毫无华裔风度,是对中国经典和传说的亵渎性改写[2]。
面对质疑,汤亭亭希望读者从女性解放的角度去阅读此书。
笔者以“《女勇士》汉译研究”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到12篇论文,其中有2篇从“中国形象重构”和“文化身份的再建构”方面对李陆合译本和王爱燕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吕俊教授翻译研究综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9年10月20日Oct.20 2019第39卷第10期Vol.39 No.10doi : 10.3969/j.issn 」008-9640.2019.10.025吕俊教授翻译研究综述余思佳(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 要:吕俊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翻译研究,研究成果颇丰,在国内译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笔者根据 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对吕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期刊文献进行研读与归纳,从翻译学、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 三个层面划分类别,形成翻译研究综述,以期为相关翻译研究提供概括性的研究资料。
关键词:吕俊;翻译;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 ( 2019 ) 10-0057-02一、中国知网数据分析吕俊是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翻译 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尤其对建构主义翻译学颇有造 诣,可称得上翻译领域研究的领军者。
其翻译研究成果颇丰,所著论文高质高量,在国内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前,国内还未有学者对其翻译研究作出综述性论述, 因此,基于吕俊的翻译研究而形成的文献综述具有一定 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截至目 前,吕俊参与发表的期刊文献共72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献有60篇,其总体趋势如图1所示。
图1吕俊发表期刊文献总体趋势分析图1显示,吕俊在1999—2008年间发表论文数量 较多,尤其2001和2007年是其论文的多产期,均高达7篇。
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3篇)、外语与外语教学(12篇)、中国翻译(8 篇)和上海翻译(6篇)等核心期刊上。
通过对其作为 第一作者发表的60篇文献的研读与分析,笔者从整体观上将其按照内容划分为三类,即翻译学层次研究、翻译活动研究和翻译批评研究,以下依次细化论述。
建构主义——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
2362018年24期总第412期ENGLISH ON CAMPUS建构主义——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文/梁秀秀【摘要】翻译学是当前我国翻译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吕俊教授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在众多西方翻译理论中占据一席之地。
建构主义是对以往几种翻译研究范式的总结,分析和批判,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
本文从翻译研究范式出发,着重探讨建构主义翻译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翻译研究范式;建构主义;解构主义【作者简介】梁秀秀(1993.03- ),女,山东即墨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翻译研究已历经两次大的范式嬗变,带有神秘主义的语文学范式遭到了结构主义的冲击,而后结构主义的“工具性”又遭到了解构主义的抨击。
但这三种范式大多带有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子,很少有中国学者自己的创见。
一时间,解构主义思潮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但是解构主义的“任意性”也遭到了众多学者的批评。
不久,吕俊教授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打破了这一沉寂期,对以往的三种范式做了比较和中肯的评价,并论证了“建构主义翻译学”的合理性。
一、为何要进行建构的翻译学研究语文学范式的缺陷是依赖译者的主观直觉来理解客体,强调人的精神与灵感,在翻译上造成了神秘主义。
这种范式是一种心灵真理观,那结构主义就变成了符合论真理观。
“符合论真理观认为真理是某种负荷者与它所表达(或代表的)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相符则为真,否则则为假”,这种真理把语言视为工具。
其“封闭性”、“工具性”遭到了解构主义的否定。
建构的翻译学在反思解构主义的同时,也从解构主义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其一、解构主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前的知识结构被改变,其目的是让人们去分析这一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去发现其中有什么不合理的东西。
西方翻译学者抓住了解构主义的“重构性”(reconstruction),重构性是指完全破坏事物等表面特征,而是拆解旧的理性,发现其中的不合的逻辑因素,找出其理论上的缺陷,建立一种新的联系。
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论略
2023年11月第39卷㊀第6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Nov.,2023Vol.39㊀No.6收稿日期:2023-01-08基金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专家计划(20221105)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 (20&ZD312)的部分成果作者简介:王峰,男,山东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料库翻译学㊁‘西游记“翻译研究㊂刘伟,男,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批评㊁中国文学外译研究㊂引用格式:王峰,刘伟.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论略[J].外国语文,2023(6):101-109.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论略王峰1㊀刘伟2,3(1.山东大学翻译学院,山东威海㊀264209;2.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㊀130012;3.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㊀130018)摘㊀要:科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为应用翻译提供了广阔空间,方梦之以此为契机创立 应用翻译研究 ㊂他的 一体三环 译学体系为应用翻译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㊂本文受到他的 一分为三 理论的启发,从本体论㊁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论述了他的应用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从筹办学术会议㊁创办学术刊物㊁著书立说方面总结了他推动应用翻译研究的建立和发展付出的努力,阐释了应用翻译研究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所擘画的蓝图㊂关键词:应用翻译研究; 一体三环 ;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中图分类号:H05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3)06-0101-090㊀引言近年来,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发展迅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人才队伍,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㊂该领域的开辟和发展离不开众多学者的付出和努力㊂其中,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研究的奠基人和领航者,他的贡献当首屈一指㊂纵观其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应用翻译研究根植于翻译实践㊂方梦之大学毕业于1958年,他主修俄语,兼修德语㊂毕业后分配到工厂从事技术工作,出于对语言知识的热爱,他利用业余时间学外语,将俄语㊁德语和英语等外语知识付诸科技翻译实践㊂1964年,他调入江苏冶金研究所情报室从事专职的科技情报翻译和编辑工作㊂他 由单纯的翻译实践走向了国外科技信息开发,由科技翻译而转为科技型专家翻译 (黄忠廉等,2014:70)㊂丰富的多语种翻译实践经验一方面成为他翻译理论萌发的土壤,另一方面也确保他的理论研究并非囿于汉英互译,而是有可能适用更大范围内的多语互译㊂方梦之从事应用翻译的理论研究始于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的教学科研㊂1978年,他调入上海工业大学,角色的转变促使他对应用翻译的研究逐渐由实践转向理论,他1979年便开始撰写论文㊂他重视科技文体研究,1985年着手撰写首部专著‘科技英语实用文体“,历时四载,于1989年出版㊂彼时恰逢国家大量引入国外的科技著作,亟需相关理论指导科技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㊂该㊃101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6期㊀著作一经问世便受到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和杨自俭等业内人士及读者的广泛好评,成为当时科技英语教学与翻译的必读著作,也奠定了方梦之在科技翻译领域的学术基础(刘金龙,2012)㊂对于科技翻译而言,叙事学和文体学不仅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解构和阐释意义的工具(杨志亭,2023:137)㊂1㊀应用翻译的本体论㊁认识论㊁方法论近年来,我国翻译研究者有了学科体系自信,著书立说, XX翻译学 翻译XX学 等著作相继涌现,多达70余种,但有些论著仍存在着理论适用性较差㊁系统性缺乏㊁实践性阙略等问题(方梦之等,2020)㊂判断上述理论的价值取决于其是否 更新翻译的认知或者解决新的研究问题 (穆雷等,2020:124)㊂那么,方梦之为何不用 应用翻译学 这个术语? 应用翻译研究 又是否名副其实呢?首先, 应用翻译学 容易产生歧义,既可以是各种 翻译学 的应用(应用+翻译学),也可以是 应用翻译 这种特殊文体类型的理论研究(应用翻译+学)㊂方梦之的 应用翻译研究 并非附和某一翻译理论,而是建构应用文体翻译的理论系统(方梦之,2013:83-84),属于 应用翻译+学 ,故而称之 应用翻译研究 ㊂我们从术语命名也能看出方梦之的谦虚学风㊂第二,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建设较为完善的本体论㊁认识论和方法论㊂从这个角度说,应用翻译研究名副其实(表1)㊂汉语语境中的 应用翻译研究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翻译研究的特有产物,与中西翻译研究传统中的相关概念有较大不同㊂表1㊀应用翻译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研究本体论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包括应用翻译的概念㊁性质㊁特征㊁研究范围等方梦之(2011c/2013)界定应用翻译研究的定义㊁内涵㊁研究范围应用翻译研究认识论对研究问题的认知过程与反映机制,着重解决翻译中认知与实践的问题方梦之(2011c/2013)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分析和德国功能学派的文本类型等方法制定翻译策略;提出变译论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方梦之等,2020)应用翻译研究方法论研究的思路㊁途径㊁方式㊁程序方梦之(2013)提出翻译策略的理据㊁要素与特征1.1应用翻译研究本体论应用翻译研究并非空中楼阁,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根基是方梦之始终重视的文体研究㊂受语域理论启发,他认为科学有理论和应用之分,文本亦可分为纯理论文本和应用理论文本,因此把 纯理论文本排除在应用翻译之外 (方梦之,2003:48),采用 应用翻译 (pragmatic translation)的概念,并在内涵上予以丰富㊂ 应用翻译研究 在研究对象上与 文学翻译 相对,学科上与 应用翻译+学 范畴相应㊂ (黄忠廉,2013:94)在‘译学词典“中,他将应用翻译研究的本质定义为 主要研究如何把普通译学和特殊译学的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㊁翻译教学㊁翻译批评㊁翻译工具书的编纂和机器翻译等,从微观上对翻译的目的㊁功能㊁标准㊁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说明,以使普通译学理论和特殊译学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 (方梦之,2004:54)㊂这与霍尔姆斯(James Stratton Holmes)的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有所区别㊂㊃201㊃㊀王峰㊀刘伟㊀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论略㊀图1㊀方梦之(2014)修订的翻译研究框架霍氏应用翻译是与纯翻译相对的领域,研究范围是翻译教学㊁翻译工具和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应用,而方梦之应用翻译的研究对象为应用本体各要素及其间的关系㊁应用翻译的策略和技巧,目的在于提出应用翻译的理论,属于理论性研究(方梦之,2013)㊂同时,也许囿于霍尔姆斯诗人和文学翻译家的身份,他并没有给予应用翻译应有的地位㊂方梦之(2014)对霍氏的图谱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将纯翻译研究和描写翻译研究合并为理论(theoretical)研究与应用(applied)研究㊂修改后的翻译研究框架见图1(方梦之,2014:2)㊂方梦之修改后的翻译研究框架意义在于:纠正了 应用翻译不值得研究 的传统偏见,规划了应用翻译研究的本体疆域,厘清了应用翻译的理论审视维度㊂方梦之认为 译学体系繁杂,但环环相扣㊁纵横相通,本体与外围学科交叉㊁照应㊂时间是催化剂,相邻学科的发展是翻译研究的助推剂,译学本体之外遂有外围学科的三环,形成 一体三环 (方梦之等,2020:1)㊂ 一体 即译学本体, 三环 则分别对应着20世纪50至90年代国内译学发展过程中与其相近㊁相关和交叉的学科研究及翻译文化和技术研究㊂ 一环 为相近的语言学研究; 二环 为相关的哲学㊁心理学㊁社会学㊁信息论及符号学等研究; 三环 为翻译文化和技术研究㊂该体系层次分明,清晰地反映出国内译学发展的脉络,同时与方梦之的学术经历有所契合, 既是其学术实践的总结,又是他建构应用翻译理论的制高点 (黄忠廉等,2014:70),也恰好描绘了目前国内外翻译学的发展轨迹,从内环向外环扩展式推进,同时反哺 一体 发展:认知翻译学㊁社会翻译学㊁翻译技术研究是时下最为热门的三个翻译研究领域(王峰等,2017),但是译学本体始终扮演 债务人 的角色,向其他学科㊁理论借用理论工具,而不是 债权人 ,为其他学科㊁理论提供理论工具㊂ 一体三环 体系不仅对翻译学的发展提出期冀,也为应用翻译研究规划了发展轨迹㊂方梦之将应用翻译研究划分为六个基本范畴:宏观研究㊁中观研究㊁微观研究㊁分类研究㊁术语研究㊁翻译的本地化与全球化㊂前三项为 体 ,后几项被认为是应用翻译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方梦之,2013)㊂宏观研究为其中的灵魂,研究内容为翻译的主客体关系㊁客观世界㊁评价体系㊃301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6期㊀及基本范畴关系㊂中观研究则关于具体的方案㊁策略㊁模式和框架,上承宏观研究,并以其为基础和依据,下启微观研究㊂微观研究即在翻译实践中所采用的技巧和方法㊂三者 是一个开放式的理论体系,吸纳和整合各种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于一体,并构成了应用翻译的本体研究 (刘金龙, 2012:5)㊂三者相辅相成,构成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的完整体系㊂1.2应用翻译研究认识论翻译的目的是翻译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尽管国内外译界对此莫衷一是,但大多认为翻译的目的为双语概念㊁形式㊁形象㊁文化等层面的意义对应转换(刘宓庆,2019)㊂本文聚焦最能体现应用翻译交流意图的语义观和语境观,阐释应用翻译研究的认识论㊂1.2.1语义观:概念意义㊁形式意义㊁形象意义㊁文化意义概念意义再现是跨语转换的首要任务,也是区分 译 与 非译 的关键㊂不同于文学翻译的概念意义,方梦之(2013)认为应用翻译中的概念主要表达方式是术语,而术语在特定的领域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译法,因此他对概念意义在应用翻译中的重视程度从其对术语翻译的研究中可窥一斑㊂在早期论文中,方梦之(1981/1983)就对科技文本词汇中的概念和术语的意义和翻译进行过研究㊂在‘应用翻译研究:原理㊁策略和技巧“(2013)中,他将术语研究置于应用翻译研究的范围,用一章的篇幅从术语与概念㊁术语的定名原则㊁术语化和术语的翻译等角度对术语亦即概念的意义和翻译技巧进行了论述㊂术语翻译要与专业语境结合㊂例如,在 The red cross has begun major cloning project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pigs for organ donors 中, organ donors 不能译成 器官捐献者 ,因为这是人的行为,句中的pigs是实验对象,因此应该译成 器官供体 才符合专业语境㊂同时,方梦之(2022)结合‘中国译学大辞典“的编撰经验,对 直译 重译 等译学术语的 一词双义 现象进行论述㊂形式意义指的是词㊁句㊁篇章等结构在形式上的特征㊂文学文本的各种修辞格㊁诗歌和押韵等方式都具有形式意义㊂尽管应用文本的形式在意义转换过程中不能引起概念意义的差别,但仍不能忽视㊂以合同翻译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叠用为例,方梦之(2013)认为英文商务合同文本中词汇叠用的形式多于汉语,例如, negligence,fault,or failure in the duties and obligations (未履行责任和义务)㊁ be null and void and of no effect (作废并无效)㊁ void and voidable (无效的和可以撤销的)等叠用词的使用是为了使意思更为完整㊁准确,从而保证不被曲解㊂形象意义研究的是修辞比喻意义,即从字面意义到比喻意义的发展和转移,其目的是达到形象化㊂因此,形象意义往往出现在广告㊁旅游指南等与公众日常生活相关的文本中㊂以广告文本为例,为了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广告文本的设计者在修辞和风格上更重视形象意义㊂方梦之(2013)认为巧用修辞格是广告文本的一大特点,隐喻㊁拟人㊁夸张㊁押韵等修辞手段常见于广告文本中,翻译时应采用直译㊁意译㊁活译等方法㊂例如,将百事可乐的广告 Pepsi-Cola hits the spot,Twelve full ounces,that a lot,Twice as much for a nickel,too,Pepsi-Cola is the drink for you 译成 百事可乐味道好,足足12盎司量不少,五分铢币买24盎,百事可乐供您享 ,既保持了原文中的押韵修辞格,又通俗易懂㊂文化意义是指 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 (刘宓庆,2019:41)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也是一种文化信息符号系统,因此,文化意义必然会参与到意义转换中㊂文化意义在旅游文本中经常出现,因为旅游文本的目的 就是要让普通游客读懂㊁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㊁地理㊁文化㊁风俗方面的知识 (方梦之,2005:274)㊂因此,文本翻译必须重视文化信息符号㊃401㊃㊀王峰㊀刘伟㊀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论略㊀的语际转换,以适应不同语言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㊂例如,将梁祝的故事转译为中国的Romeo and Juliet,能够使英语国家的人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故事情节㊂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意义对于应用翻译(实践)并非等量齐观,方梦之解决意义优先次序的方案是文本类型考察㊂显然这一理念与德国功能目的学派的 功能文本类型 认识论不谋而合㊂方梦之对按功能进行文本类型分类的认识意义和理论价值予以认可,但他认为此种文本间的区别很难做到泾渭分明,此外,应用翻译解决意义对等优先次序还要参考语境文化㊁文本正式程度和专业内容等方面(方梦之,2013)㊂应用文本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选用适当的策略进行翻译,从而达成文本的意义表征和跨文化传播㊂1.2.2语境观:语言语境㊁情景语境㊁文化语境如上所述,方梦之看待翻译等值关系并不是建立在传统的意义对等上,而是把眼光放在体现应用翻译之 用 的语境关系对等上㊂应用翻译更要服务读者需求,而文学作品可以偏向作者,不考虑读者接受能力;应用翻译注重译后效果,而文学作品更注重诗学效果,不是考虑社会影响与效用㊂因此,语境对于应用翻译制约效果更强㊂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的语境观体现了 一分为三 的认识论,他将应用翻译研究的语境分为语言语境㊁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语言语境指词㊁短语㊁句子在语篇中前后相关的内容;情景语境指与交际有关的人物㊁场合和时间;文化语境指语言所涉及的社会㊁文化㊁经济㊁宗教㊁习俗和政治背景㊂ (方梦之,2013:178)方梦之(2013)认为应用翻译的选词受到语境的制约㊂语言语境影响词的搭配㊁词性㊁数及普通名词与抽象名词的词义转变等方面㊂就文化语境而言,他认为应用翻译中对词的正确理解和翻译不能脱离文化㊂而情景语境可以从语域特征和情景特征两方面影响应用翻译中的词义选择㊂语域方面,不同语域中词的意义可能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语域不同的门类中词义也有区别;情景方面,应用文本的交际主题㊁时间㊁地点㊁人物关系㊁目的,即语场㊁语式㊁语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译者对词义的确定㊂1.3方法论1.3.1重描写,建立中国特色的功能主义翻译观方梦之十分重视对应用文本语篇特点的描写㊂在‘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 2005)㊁‘科技翻译教程“(方梦之等,2015)㊁‘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方梦之,2011b)和‘应用翻译研究:原理㊁策略和技巧“(方梦之,2013)等著作中,他都对科技㊁经贸㊁法律㊁新闻㊁广告等应用文体的语言㊁功能㊁行文及语义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将应用文本的整体语篇特点归纳为信息性㊁劝导性㊁匿名性和时效性㊂针对以上特点,他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翻译 达旨㊁循规㊁共喻 的原则㊂达旨 既是对严复翻译思想和实践的借鉴,也反映了方梦之功能主义的翻译观㊂他的 达旨 观念借鉴了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方法中的合理成分,与其不同的是,他认为如今翻译中的 达旨 应该是达 翻译委托人和译本接收者的旨 (方梦之,2013:72),而在应用翻译中,无论是信息型文本还是以功能呼唤为主的文本,翻译都不应重原文的语言形式而轻意义和精神㊂因此, 坚持达旨的原则乃至译者之根本 (方梦之,2013:73)㊂循规 受到来自图里㊁赫曼斯等翻译文化学派学者们的启示,遵循的是文化规范㊂广义上讲,翻译法令㊁标准㊁规则等都是译者应该遵守的规范㊂在应用翻译中,译语的意识形态㊁思维方式㊁规㊃501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6期㊀范制度等尤要注意,因为这些问题不可能只靠语言本身的规则予以解决㊂共喻 是在完成 达旨 和 循规 后,译文需要最终实现的目标,以为归根到底应该服务于译语读者㊂方梦之(2013)认为译文通顺是 共喻 的一般标准,而变译则是实现该标准的主要策略;适应不同读者需求是 共喻 的另一种体现,针对不同读者群体采用不同文体是解决这一目标的途径,例如同一科技内容的翻译既可以用科普性表述也可以用专业性表述㊂可见, 达旨 是应用翻译的起点, 循规 是保证, 共喻 则是归宿,三者共为一体,互相作用,成为指导应用翻译的重要原则㊂1.3.2重对策,强调翻译理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在方梦之倡导下,‘上海科技翻译“(‘上海翻译“的前身)在2003年发起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大辩论,有效地深化了学界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基本达成共识:翻译实践需要理论指导,但并不是所有的翻译理论以指导实践为归旨,而实践性则是应用翻译理论的应有之义㊂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实践,而落脚点则是对策,其中包括理论观念㊁策略手段和翻译技巧等(方梦之,2013: 67),对应翻译理论的宏观㊁中观㊁微观三分体系,应用翻译研究的翻译对策研究已经不是孤立地探讨翻译技巧,而是通达贯穿了整体翻译体系,包括宏观翻译思想理念㊁中观翻译策略系统㊁微观翻译技巧方法㊂作为应用翻译的一般理论研究,该体系既能解决应用翻译意义和形式的转换规律㊁翻译的程序㊁方法,也能关注应用翻译的可译性㊁语际交流功能和社会效用,其指导价值也在方梦之的应用翻译实践中得以验证㊂例如,方梦之早年从事的科技翻译通常仅需要汲取重要的科技㊁学术㊁新闻等方面的信息而非全部资料,针对此种情况, 变译 顺理成章地成为最佳策略㊂此种策略能够为读者提供简洁的㊁有针对性的信息,同时节省时间,符合社会需求(方梦之,2023:86)㊂因此,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运用变译理论便是重视翻译理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体现㊂1.3.3重语际对比研究,总结汉英双语转换规律尽管英汉对比的重要性很早就得到了翻译理论研究者的重视,但是视界和深度都有待开拓(刘宓庆,2019:7)㊂语际对比是方梦之发展应用翻译研究的方法论之一,他以科技文本为例对比了汉语与印欧语系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等特点,提出 系统的对比研究对语言教学㊁翻译以及本国语的探讨都有积极作用 (方梦之,1983:4),在其后的论著中也不乏语际对比的研究㊂方梦之(2013)从语义㊁语用和语法三个维度对比了应用文本翻译中汉英语言的特点(表2)㊂表2㊀应用文本中汉英语言三维对比对比维度对比方式对应用翻译研究的影响语义维度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语义的转换生成过程,借助交际语法中的意义层次论述翻译过程话语信息的传递影响双语转换过程中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语用维度对比语言文化㊁思维和语言转化方面的差异及这些差异所引起的句子结构重心㊁信息重心㊁含蓄程度㊁语言逻辑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翻译信息表达的准确性语法维度对比主语与主题㊁形合与意合㊁树状与竹状及静态与动态等四个较为基础方面的汉英语言结构影响译文的规范㊁合理2㊀学科发展规划方梦之数十年来致力于应用翻译研究的开拓,带领一众研究者创办刊物㊁著书立说㊁发表论文㊃601㊃㊀王峰㊀刘伟㊀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论略㊀并筹办会议,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应用翻译发展㊂2.1创办刊物改革开放之初,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各行业加大了科技引入力度,应科技翻译之需,‘科技英语学习“(现为‘当代外语研究“)㊁‘上海科技翻译“(现为‘上海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等三家以科技英语为研究对象的刊物得以创办㊂其中,由方梦之担任主编的‘上海科技翻译“成为推动应用翻译发展中坚力量和主要平台㊂‘上海科技翻译“宗旨是:探讨翻译理论,传播译事知识;总结翻译经验,促进翻译教学;切磋方法技巧,广纳微言精理;侧重应用文体,推动翻译事业㊂20世纪90年代,科技翻译发展式微,商务翻译㊁旅游翻译㊁广告翻译㊁法律翻译等逐渐兴起,应用翻译研究领域呈百花齐放之势㊂此时,科技之名已不能完全涵盖研究所需,2005年刊物更名为‘上海翻译“㊂尽管刊物更名,但是不变的是应用翻译研究的宗旨㊂30多年来,该刊物发文近3,000篇,无疑是应用翻译研究的瞭望塔和风向标,并于2015年出版了由方梦之主编的应用翻译 ‘ 上海(科技)翻译⓪30年(1986 2015)论文集“,反映和记录应用翻译发展的历程㊂他除了主编‘上海翻译“之外,也积极推动另两本刊物的发展,为应用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㊂2.2著书立说1985年,方梦之由文体学入手,历时四载完成了他的首部专著‘科技英语实用文体“(1989)㊂在应用翻译研究仍处在重实践的时代,此专著如迎春之花率先绽放,在当时堪称一时无两,受到了学界和译界广泛关注和认可㊂此后,他相继出版了多部应用翻译研究领域的专著和教材,如‘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应用“(1998)㊁‘翻译新论与实践“(1999/2002)㊁‘实用文本汉译英“(2003,合著)㊁‘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2004)㊁‘英汉翻译基础教程“(2005)㊁‘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2008)㊁‘科技翻译教程“(2008)㊁‘应用翻译研究:原理㊁策略与技巧“(2013)等不一而足㊂同时,方梦之在辞书编纂领域也堪称成绩斐然㊂20世纪80年代,出于担任‘上海科技翻译“主编的工作需要,他对编纂译学辞典产生了学术兴趣(连玉乐等,2018)㊂多年来,他共主编和参与译学辞书七部,其中主编五部,分别为我国第一部科技翻译家辞典‘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1991)㊁‘新编科技英汉辞典“(1995)㊁‘译学辞典“(2004)㊁‘中国译学大辞典“(2011)和‘翻译学辞典“(2019),占据我国译学辞书的半壁江山㊂他将 一体三环 的译学思想融入辞书编纂中,极大地推动了应用翻译(术语及术语库)研究乃至译学的整体发展㊂2.3筹办学术会议方梦之不仅著作等身,也十分重视与业内人士之间的学术交流,并积极支持本土译学理论发展㊂2003年,在他的倡导和策划下,首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被喻为应用翻译研究的里程碑㊂3㊀新时代应用翻译的增长点新形势下,语言服务㊁国际传播的发展与提升契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要求,回应了新形势下诸多关键性问题㊂方梦之(2013)认为应用翻译依托的翻译市场仍有不完善之处,与其相关联的翻译本地化㊁翻译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等方面尤需加强,也是新时代应用翻译的增长点㊂本地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翻译本地化作为本地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业务为网㊃701㊃。
结构?解构?建构?——评《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
结构?解构?建构?——评《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朱灵慧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7(000)029
【摘要】《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在对已有的几种翻译研究范式展开批评
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视角,即:以返回翻译本体为主旨,以实践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交往理性为理论基础,以共识性真理为真理观,以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学基础.本书既有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又有对国外译论的借鉴,思辨结合,有驳有立,在证实与证伪的结合中提出了新的翻译研究范式.
【总页数】2页(P185,189)
【作者】朱灵慧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
【相关文献】
1.论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建构精神——翻译学视角下的阐释 [J], 王军平;陈忠良
2.译学的反思与重建──评译学新著《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 [J], 秦文华
3.建构主义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词翻译——以《今日中国》的中国特色词为例[J], 何姗;潘缌缌
4.三种视角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到建构主义 [J], 程孟利
5.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医英译实践的解构与建构 [J], 张宏;付珊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筚路蓝缕 学而不泥——著名翻译理论家吕俊教授访谈录
作者: 潘华凌
作者机构: 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出版物刊名: 宜春学院学报
页码: 145-14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建构主义翻译学 吕俊 科学社会学 访谈
摘要:吕俊教授在提出"建构主义翻译学"这个理论时,以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所提出"科学社会学"的思想为指导,即运用"共识性真理",承认在不同时期的共识具有真理性。
他指出建构主义实质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即把知识和科学纳入社会学的领域来研究,强调知识是由社会、文化与个人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强调建构翻译学理论要关注语言问题,因为语言问题才是翻译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其他因素都通过语言才能起作用;强调哲学在"建构主义翻译学"理论建构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要注意吸收旧有范式中合理的部分,批判并摒弃其不合理的部分等等。
建构主义翻译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以外宣翻译中的中国特色表达为例
建构主义翻译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以外宣翻译中的中国特色表达为例吕红丽【摘要】建构主义翻译学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吕俊教授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翻译理论,通过吕俊教授建构主义翻译理论来探讨和分析在外宣文本中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词语和表达式的英译,指出在处理外宣翻译文本中的中国特色词语和表达时,应采用建构主义的翻译观及其翻译标准,真实准确地再现外宣文本中的中国文化和特色.【期刊名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4页(P106-109)【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外宣文本;中国特色【作者】吕红丽【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随着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地对中国的更多关注。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当今中国对外发展的座右铭。
外宣翻译在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中成为了承载文化和信息的重要桥梁,外宣翻译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世界能否对中国产生正确的客观认识。
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的翻译学理论视角来探讨和分析汉语对外宣传文本的英译。
建构主义这一翻译学理论虽然也被命名为“建构主义翻译学”,但此建构主义并非皮亚杰的心理建构。
在潘华凌教授对吕俊教授关于建构主义译学理论的访谈录《筚路蓝缕学而不泥》一文中,吕俊教授比较了这两种建构主义的不同:“皮亚杰的建构认为智力并不是先天赋予的功能,也不是后天形成的联想或记忆,而是思维结构的连续形成和改组过程,即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一种建构的过程。
但我的译学思想是以‘知识社会学’或称‘科学社会学’的思想为指导的。
建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即把知识和科学纳入社会学的领域来研究,强调知识是由社会、文化与个人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
”(潘华凌,2010)建构主义有其独特的翻译研究范式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社会性和“主干清晰,多元丰富”的研究模式等方面。
翻译标准的解构与建构
in advance;it is contrarily generated when reading takes place.
And according to Foucault’S Power and Discourse theory,translation is
never
done in vacuum since it is always interfered with by such factors
as
history,culture,ideology and morality.Habermas’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offers much guide to find new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ommunicative action,in which
译者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忠实表达这一意义。解释哲学、接受美学都指出文本的意 义不是原先固有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解构主义则直接否认了意义的确 定性。译者表达意义的过程也并非在真空中进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和受其影 响产生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表明,翻译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译者不可能完 全忠实地表达所得到的意义。但解构主义并未提供新的标准,哈贝马斯的“交往 行动理论”为找到新的翻译标准提供了指导。翻译活动是以共同理解为目的,涉 及到三个世界的一种交往行为。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和交往合理性包括二i个层 面:主体与客观世界关系的合理性,即陈述表达的真实性;主体与社会世界的合 理性,即遵守规范的『F当性;主体与主观世界的合理性,即表达自我的真诚性。 吕俊教授遵循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和三个世界理论提出有普遍适用性的最低翻 译标准。他的标准既保证了多元化趋势又设定了必要的限制。以此为基础,笔者 提出可以作为译者追求目标的较高翻译标准:(1)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2)符 合社会规范、推动社会发展;(3)和谐表现三个翻译主体的主体性:尊重原文本 的“图式结构”、考虑读者的接受效果、适当保留译者自身的个人倾向性。这一标 准以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原文本、译者以及读者主体世界共同为参照,它提出 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多元的可能。
译学的反思与重建──评译学新著《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
译学的反思与重建──评译学新著《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
视角》
秦文华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4)003
【摘要】本文综合评述了吕俊教授所著<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该书在总结翻译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主义翻译学理念,并借鉴传播学结构框架为其机体结构模式以及言语行为理论为其语言学基础和主干框架.以实践哲学为哲学基础的建构主义翻译学是由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重大转向;而以交往关系为核心的广义认识论则确立了建构主义翻译学的认识论基础.
【总页数】4页(P141-144)
【作者】秦文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结构?解构?建构?——评《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 [J], 朱灵慧
2.中国翻译学研究的新颖视角与创新思维r——评吴钧教授新著《译易学研究》[J], 李亚舒
3.翻译学与经济学联姻——评许建忠新著《翻译经济学》 [J], 王祖友
4.反思中的理性回归:读《翻译学——个建构主义的视角》 [J], 胡洁
5.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评《生态翻译学理论应用研究》[J], 许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学的建构论文.
翻译学的建构论文2019-11-25论文关键词:翻译学建构的翻译学交往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论文摘要:本文考察了国内翻译学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对南京师大吕俊教授所构想的“建构的翻译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然后得出结论:“建构的翻译学”可以成为“翻译学”建构的理论框架,翻译学的建构并不是一场不可圆的梦。
张经浩先生1999年在《外语与教学》第十期发表了题为“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一文。
此文一出,翻译界的一些学者立即予以反驳(如刘重德,侯向群,贺微,穆雷,韩子满)。
他们从翻译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以说明“翻译学”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幻”;翻译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再来讨论翻译可不可以为“学”的问题。
我们要讨论和解决问题是:翻译学是否已经建构起来了?如果没有,如何建构?本文认为: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而完整的学科尚未完全建立,所以说“梦”未圆;但由于国内外学者的努力和不懈探索,翻译学已具“雏形”,有待成熟,所以说此“梦”可圆。
其中南京师大吕俊教授“建构的翻译学”的提出使构建翻译学的“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
一、国内翻译学构建的现状我国译学在学科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杨自俭教授认为进步有以下几点:首先,“译界部分学者的理论研究意识已经觉醒,并开始了初步的理论探索。
”据杨自俭教授统计,从黄龙的《翻译学》(1988)问世以来,国内就出版了40多种研究翻译理论的著作(包括翻译史、译论史及有影响的论文集);第二,“译学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标准已得到较多人的承认,并发挥了导向作用。
”其中刘重德、杨自俭、许钧、穆雷、刘四龙等教授对译学建设的方针和标准都有论述,且基本达成共识;第三,“对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的认识逐步加深了。
”王佐良、谭载喜两教授对翻译的对象问题进行了阐述;黄龙、刘毖庆、吕俊等教授就译学的性质也进行了探讨。
他们认为: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开放的、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第四,“翻译学的基本范畴和相关的重要范畴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学科的多种理论框架在逐步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学的建构:一个未圆但可圆的/梦0X)))解读吕俊教授的/建构的翻译学0刘彤,陈学斌(赣南师院外语系,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本文考察了国内翻译学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对南京师大吕俊教授所构想的/建构的翻译学0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然后得出结论:/建构的翻译学0可以成为/翻译学0建构的理论框架,翻译学的建构并不是一场不可圆的梦。
关键词:翻译学;建构的翻译学;交往行为;言语行为理论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28(2005)05-0012-04张经浩先生1999年在5外语与教学6第十期发表了题为/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0一文。
此文一出,翻译界的一些学者立即予以反驳(如刘重德,侯向群,贺微,穆雷,韩子满)。
他们从翻译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以说明/翻译学0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幻0;翻译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再来讨论翻译可不可以为/学0的问题。
我们要讨论和解决问题是:翻译学是否已经建构起来了?如果没有,如何建构?本文认为: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而完整的学科尚未完全建立,所以说/梦0未圆;但由于国内外学者的努力和不懈探索,翻译学已具/雏形0,有待成熟,所以说此/梦0可圆。
其中南京师大吕俊教授/建构的翻译学0的提出使构建翻译学的/梦想0越来越接近现实。
一国内翻译学构建的现状我国译学在学科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杨自俭教授认为进步有以下几点:首先,/译界部分学者的理论研究意识已经觉醒,并开始了初步的理论探索。
0据杨自俭教授统计,从黄龙的5翻译学6(1988)问世以来,国内就出版了40多种研究翻译理论的著作(包括翻译史、译论史及有影响的论文集);第二,/译学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标准已得到较多人的承认,并发挥了导向作用。
0其中刘重德、杨自俭、许钧、穆雷、刘四龙等教授对译学建设的方针和标准都有论述,且基本达成共识;第三,/对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的认识逐步加深了。
0王佐良、谭载喜两教授对翻译的对象问题进行了阐述;黄龙、刘宓庆、吕俊等教授就译学的性质也进行了探讨。
他们认为: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开放的、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第四,/翻译学的基本范畴和相关的重要范畴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学科的多种理论框架在逐步形成。
0[1]6-16杨自俭教授指出,我们不能拿学科成熟的标准来评价/初步构建0的理论框架;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初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否定它的开创性或奠基性的价值;第五,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有了较科学的认识。
张南峰倡导纯理论研究;谢天振教授分析了译学研究与翻译理论认识上的三个误区,并指出理论不光有指导作用而且还有认识作用。
我们不能要求纯理论能够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技巧问题。
在肯定我国译学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我们在译学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杨自俭教授把它归纳为:严格说真正的理论研究还太少;理论研究队伍小而弱;国家有关部门对译学建设重视不够;学风译德问题。
杨教授把/真正的理论研究0放在首位表明了/真正的理论研究0对译学建设的重要性。
理论自觉性差、原创性理论研究少、新的学术范式急待建构是我国译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因此,争取理论创新、建构新的学术范式是建构翻译学的当务之急。
吕俊教授在分析、批评、吸收国内外翻译学理论的基础基础上,以新的研究范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建构的翻译学0的构想。
二建构的翻译学(一)建构的翻译学是在分析、批判、吸收以前国内外翻译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建构性0的翻译学吕俊教授认为,我们的翻译研究经历了三个阶第3卷第5期红河学院学报Vol.3No.5 2005年10月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Oct.2005X收稿日期:2004-11-04第一作者:刘彤(1972-)女,江西赣州人,江西赣南师院教师,主要从事外贸英语及翻译理论研究。
段,即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研究阶段和解构主义研究阶段。
他分别对以上三个阶段不同研究范式在哲学基础、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各自的不足。
他认为,语文学范式的缺陷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把翻译活动看成是一种灵感与悟性的表现,不注重规律性的研究与探讨,是非理性的;其哲学基础带有一定的主观主义、神秘主义色彩。
他说:/所以说翻译研究本身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仅成为靠主观知觉判断进行的活动。
那么翻译学的设想也绝不可能形成。
0[2]36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研究范式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目的)工具理性为哲学基础,是科学主义的翻译观。
但是其不足之处是:过分强调了语言的共性,忽视了差异性;增强了二元对立的思想,并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突出了其中的一元,只注重语言层面的分析从而抹杀了人的主观创造性。
解构主义提出了解释哲学,批判了结构主义工具理性与语言中心论和二元对立的观点,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觉,让人们剖析旧的理性,认识其不足。
但解构主义思潮是一种非理性的思想,它是一种怀疑主义理论,是没有建构性的,只有破坏性和消解性。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研究和解构主义研究都是非理性的。
由于/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能缺少理性的支撑,,0[2]37所以它们不能成为翻译学建构的基础。
而结构主义虽然是理性的且有语言学作为其基础,但由于它是封闭的,/把许多与翻译相关的要素,如主体要素,语境要素等排除在外,使得它的实践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0,[3]47因此它也不能成为翻译学的基础框架。
基于这一现状,寻找既可避免语言决定论的极端,又可克服主体过分张扬的极端的一种新的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的理论观念才是翻译学建立中所需的理论。
这种理论必须是理性的、具有重建性质的、回归语言学本体的,即/建构的翻译学0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的翻译学0是一个全新的翻译研究知识体系建构的翻译学是在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范式与解构主义翻译学研究范式的批评与反思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建构的翻译研究新模式。
它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论,真理观是共识性真理,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
1.哲学的实践转向对翻译研究的意义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哲学界涌现了许多新潮,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等等。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语言问题的关注,并把语言看成是人存在的形式,如海德格尔的/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0。
[4]68但我们认为,对人的存在的最本质思考只停留在语言问题上是显然不性的。
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存在的本质在于社会实践,他在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一文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0。
[5]19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在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实践哲学的思想,从而掀起了一次哲学界中新的转向,即从包括意识哲学在内的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转向。
哲学的实践转向不仅帮助了我们走出了原文与译文文本的对立关系,而且走出了观念性文本,开始从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从人类社会实际的度角来观察翻译活动,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类交往实践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文化间的互动性活动。
认识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去寻找不同文化间交往的普遍性规律以及探讨合理的交往模式。
翻译观的改变会带动语言观的改变。
实践哲学反对把语言神秘化的语言本体论倾向,而是把语言关注点放在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即言语问题上。
而翻译中的语言问题恰恰也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即言语。
我们只有研究交往过程中为达到相互理解而必须遵循的言语规则,才能正确地解释文本中的语言问题。
这种语言观的改变就使原来的语义)))句法模翻译模式改变成语义)))语用模式。
实践哲学把社会实践活动看成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实践的过程就是人对象化自身而又使对象人化的过程。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又是能动的主体,可以超越自然。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受社会塑造,但又有超越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动性。
翻译活动是一种观念性的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也同样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译者与原文作者是主体间的对话活动,他们对话所生成的意义不具有普遍有效性。
它们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因此,/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绝不是完全自由的,其译文要受社会理解的检验0。
[6]482.建构的翻译学的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种理性的构建。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但它的理性是目的)))工具理性,不适合涉及价值和情感的人文学科。
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人们都是社会的成员,共性在人们的知识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理解、沟通,社会才得以维持。
翻译既然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就应遵循社会规则和规范,既遵循理性原则。
在交往活动中理性原则是交往理性。
13刘彤,陈学斌翻译学的建构:一个未圆但可圆的/梦0交往理性就是使交往活动合理。
哈贝马斯认为: /交往的合理性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认识主体与事件的或事实的世界的关系;第二、在一个行为社会世界中,处于互动中的实践主体与其他主体的关系;第三、一个成熟而痛苦的主体(费尔巴哈意义上的)与自身的内在本质、自身的主体性、他者的主体性的关系。
0[7]57-58因此,合理的交往必须符合普遍有效性要求。
它们是:对自然实存世界的断言式陈述要真实;对社会世界成员的调节式交往内容要正确;对个体主观世界的内心感受表达话语要真诚。
另外,也要求言说者所使用的语言本身可领会,即要求句子的语义语法正确。
只有这样,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在公认规范的话语背景下,才能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相互依存。
人际交往中还要求言说者使用最得体、恰当的语言,即必须遵循语言规则之外的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社会规范,带有契约性性质,人们只有遵守这些规范与规则才能顺利的进行交往,这就是交往伦理问题。
/它不仅可以用来处理翻译中语言的施为层面与表达层面的关系,还可用来处理国际见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现象,进而有助于建立平等交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知识共享的良好翻译模式。
0[3]273.建构的翻译学的真理观)))共识性真理观语文学范式的研究是建立在心灵真理观上。
心灵真理观是心灵的产物,心灵真理只能凭直觉体验的方法去证悟。
结构主义范式的研究以符合论真理观作为基础。
/这种真理观没有把人的-缘在.转到社会实践上,而是转到语言上,从而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0。
[8]56建构的翻译学以共识性真理为基础。
共识性真理有下特点:第一,这种真理观以现实的生活世界为背景。
/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为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通过社会的结构变化整个地约束和变化0。
[9]174其次,这种真理观预设了主体际性,因为共识本身就预设了互为主体性和主体间的差异性.再次,共识性真理观把语言视作客观与现在性条件。
最后,它是一种对话性的和开放的真理观。
共识性是一种主体间性与主客间性的内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