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整理第一章: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1.1 角的概念复习角度的定义和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介绍弧度和度的转换关系。
1.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复习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
解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复习30°、45°、6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第二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1 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复习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性、对称性、奇偶性、最大值和最小值。
2.2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复习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性、对称性、奇偶性、最大值和最小值。
2.3 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复习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性、对称性、奇偶性、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三章:三角函数的运算3.1 三角函数的加减法复习三角函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2 三角函数的乘除法复习三角函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3.3 三角函数的复合复习三角函数的复合运算规则,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复合。
第四章:三角函数的应用4.1 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复习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4.2 三角函数在三角形测量中的应用复习三角函数在三角形测量中的应用,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3 三角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复习三角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包括振动、波动、声音等。
第五章:三角函数的进一步研究5.1 三角函数的导数复习三角函数的导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导数。
5.2 三角函数的积分复习三角函数的积分,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积分。
5.3 三角函数的限制条件和极端值复习三角函数的限制条件和极端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临界点。
第六章:三角恒等式6.1 三角恒等式的基本形式复习基本的三角恒等式,如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
6.2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学习并证明一些基本的三角恒等式,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整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熟练运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2)通过例题解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几何问题的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三角函数的奇偶性;(4)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2)三角函数的值域;(3)三角函数的零点与极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三角函数的图像分析;(2)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3)复杂三角函数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3. 通过例题解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探索;5.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疑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2. 讲解:讲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3. 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4. 例题解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三角函数的应用;6. 提问与解答: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及时巩固知识点;7. 总结:对本节课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8.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复习成果。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3篇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3篇角函数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
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内容与已学#39;相似三角形#39;#39;勾股定理#39;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
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A、cosA、tanA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2.难点与关键: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老师三角函数讲课教案
老师三角函数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在给定角度范围内,求解三角函数的值;(3)能够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应用三角函数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在给定角度范围内,求解三角函数的值;(3)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1)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解决这些问题,引出三角函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回顾角度的概念,并介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如周期性、奇偶性等;(3)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3. 解题方法。
(1)讲解如何在给定角度范围内,求解三角函数的值;(2)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求解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4. 实际问题解决。
(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2)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拓展与应用。
(1)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拓展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解、举例、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三角函数教案5篇最新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三角函数教案5篇最新三角形中的恒等式是我们经常在考试中遇到的题型,教师需要好的教案范围去教导学生,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三角函数教案5篇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三角函数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本章所要解决的新问题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元素(一边或一锐角),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
2,使学生了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取固定值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一个固定值。
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正弦的概念。
2,难点:正弦的概念。
3,关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2,如果直角三角形ABC中∠C为直角,它的直角边是什么?斜边是什么?这个直角三角形可用什么记号来表示?二、新授1,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一页上的插图和引例,然后回答问题:(1)这个有关测量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点?(有一个重要的测量点不可能到达)(2)把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后,其图形是什么图形?(直角三角形)(3)显然本例不能用勾股定理求解,那么能不能根据已知条件,在地面上或纸上画出另一个与它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在这个全等图形上进行测量?(不一定能,因为斜边即水管的长度是一个较大的数值,这样做就需要较大面积的平地或纸张,再说画图也不方便。
)(4)这个实际问题可归结为怎样的数学问题?(在Rt△ABC中,已知锐角A和斜边求∠A的对边BC。
)但由于∠A不一定是特殊角,难以运用学过的定理来证明BC的长度,因此考虑能否通过式子变形和计算来求得BC的值。
2,在RT△ABC中,∠C=900,∠A=300,不管三角尺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1/2,根据这个比值,已知斜边AB的长,就能算出∠A的对边BC的长。
类似地,在所有等腰的那块三角尺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的对边/斜边=BC/AB=BC/=1/=/2 这就是说,当∠A=450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等于/2,根据这个比值,已知斜边AB的长,就能算出∠A 的对边BC的长。
三角函数的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的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三角函数的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强化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图像、周期、幅值和相位的掌握。
3. 提高学生解决与三角函数相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包括相关章节的教科书和练习册。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白板、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个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应用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兴趣,并与他们讨论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概念复习:2. 回顾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3.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复习三角函数的图像、周期、幅值和相位的概念。
4. 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
图像练习:5. 在白板上绘制不同的三角函数图像,并要求学生根据图像确定函数的周期、幅值和相位。
6.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要求他们根据函数的图像绘制出函数的表达式。
计算与问题解决:7. 给学生提供一些计算题和问题,要求他们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8. 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步骤,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
拓展应用:9. 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高度、角度等。
10.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引导他们发现三角函数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的应用。
总结:1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三角函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三角函数的更多应用和性质。
作业布置:13.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巩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4.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问题和困惑,并在下节课中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案评估:15.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16. 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对三角函数的掌握程度。
17.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三角函数的计算教案
三角函数的计算教案【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和常用的三角函数公式;2. 掌握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定义;2. 常用的三角函数公式;3. 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4.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介绍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解释三角函数的含义及其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常用公式介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常用公式,如和差化积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
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进行具体的计算演示。
3. 计算方法分别讲解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角度计算和边长计算。
以具体的例题为例,详细讲解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应用实例列举一些实际问题,并结合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例如,计算船与岸边的夹角、计算建筑物的高度等。
通过实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要点:1. 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定义;2. 常用的三角函数公式;3. 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4. 三角函数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计算器等。
六、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程度;2. 作业批改: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的计算能力;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评价小组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应用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三角函数的概念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正弦、余弦、正切等。
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
1.2 三角函数的图像复习三角函数的图像特点,如正弦函数的波浪形状、余弦函数的波动形状等。
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变换。
第二章: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1 正弦函数的图像复习正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如周期性、振幅等。
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变换。
2.2 正弦函数的性质复习正弦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极值和拐点。
第三章: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1 余弦函数的图像复习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如周期性、振幅等。
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变换。
3.2 余弦函数的性质复习余弦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极值和拐点。
第四章: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1 正切函数的图像复习正切函数的图像特点,如周期性、振幅等。
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变换。
4.2 正切函数的性质复习正切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极值和拐点。
第五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综合应用5.1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如周期性、奇偶性等。
举例讲解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6.1 图像的平移讲解如何通过平移变换得到不同三角函数的图像。
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图像的影响。
6.2 图像的伸缩讲解如何通过伸缩变换得到不同三角函数的图像。
引导学生理解伸缩的比例和对称性对图像的影响。
第七章: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7.1 周期性复习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包括基本周期和周期函数的性质。
引导学生理解周期性在图像上的表现。
7.2 对称性复习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包括奇偶性和对称轴。
引导学生理解对称性在图像上的表现。
第八章:三角函数的极值和拐点8.1 极值讲解如何确定三角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总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2. 提高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 复习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 复习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 复习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5. 复习三角函数的奇偶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回忆和巩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复习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a. 引导学生回忆正弦函数的定义和图像。
b. 讲解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
c. 通过例子,让学生应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复习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a. 引导学生回忆余弦函数的定义和图像。
b. 讲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
c. 通过例子,让学生应用余弦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复习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a. 引导学生回忆正切函数的定义和图像。
b. 讲解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
c. 通过例子,让学生应用正切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复习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a. 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定义。
b. 讲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性质。
c. 通过例子,让学生应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5. 复习三角函数的奇偶性。
a. 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b. 讲解三角函数的奇偶性性质。
c. 通过例子,让学生应用三角函数的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巩固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记忆和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复习教案函数的知识是高中里面比较重要的知识,教师需要好的教案来教诲学生,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高三数学三角函数复习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三数学三角函数复习教案1“函数的单调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从形与数两方面知道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学会利用函数图像知道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初步掌控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定、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视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德育目标】通过知识的探究进程培养学生仔细视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别到一样,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进程.【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定及证明.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用严格的逻辑语言证明函数的性质,并在今后解决初等函数的性质、求函数的值域、不等式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方面有广泛的实际运用,【教学难点】归纳抽象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以及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由于判定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常常要综合运用一些知识(如不等式、因式分解、配方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所以判定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把自变量的变化方向和函数值的变化方向定性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以下(1)函数的单调性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初中数学的许多内容在解决函数的某些问题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前一节内容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知识的延续有密切的联系;函数的单调性一节中的知识是它和后面的函数奇偶性,合称为函数的简单性质,是今后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及其他函数单调性的理论基础。
(2)函数的单调性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这节课通过对具体函数图像的归纳和抽象,概括出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的准肯定义,明确指出函数的增减性是相对于某个区间来说的。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提高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图像。
3.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图像。
4.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图像。
5. 三角函数的极值及其图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图像。
2.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图像。
3.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图像。
4. 三角函数的极值及其图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和极值的图像特点。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图像,引导学生理解周期性的含义和周期函数的图像特点。
3. 分析:分析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图像,引导学生理解奇偶性的含义和奇偶函数的图像特点。
4. 讲解:讲解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图像,引导学生理解单调性的含义和单调函数的图像特点。
5. 分析:分析三角函数的极值及其图像,引导学生理解极值的含义和极值函数的图像特点。
6.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高他们对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程度。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整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熟练运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和性质;(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
2. 三角函数公式(1)和差化积公式;(2)积化和差公式;(3)倍角公式;(4)半角公式。
3.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角度与弧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三角函数公式的运用;(3)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难点:(1)三角函数公式的灵活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时,三角函数的转化与运用。
四、教学措施1. 采用讲解、例题、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 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新课内容:讲解三角函数的公式,并通过例题展示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点。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初二数学复习教案三角函数的运算
初二数学复习教案三角函数的运算初二数学复习教案三角函数的运算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三角函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2. 理解三角函数运算的基本规律;3. 熟练运用三角函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加减运算;2. 三角函数的乘除运算;3. 三角函数运算的基本公式;4. 应用题训练。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引入(5分钟)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基本三角函数知识,如正弦、余弦、正切等;2. 提问学生,三角函数的运算有哪些?学生回答:加减乘除运算;3. 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三角函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步骤二:三角函数的加减运算(15分钟)1. 提示学生回顾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记作sin,余弦函数记作cos,正切函数记作tan;2. 介绍三角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 正弦函数的加减运算: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 余弦函数的加减运算: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 正切函数的加减运算:tan(A ± B) = (tanA ± tanB) / (1 ∓tanA*tanB);3. 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加减运算的具体步骤;4. 学生进行练习,提供足够的练习题,巩固加减运算的方法。
步骤三:三角函数的乘除运算(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的乘除运算规则是什么?提示学生先回忆乘法公式和除法公式;2. 介绍三角函数的乘法公式:- 正弦函数的乘法:sin(A)*sin(B) = (1/2)*(cos(A-B) - cos(A+B));- 余弦函数的乘法:cos(A)*cos(B) = (1/2)*(cos(A-B) + cos(A+B));- 正切函数的乘法:tan(A)*tan(B) = (1 - tanA*tanB) / (1 +tanA*tanB);3. 介绍三角函数的除法公式:- 正弦函数的除法:sin(A) / sin(B) = (2*cos((A-B)/2)) / sin(B);- 余弦函数的除法:cos(A) / cos(B) = (2*cos((A+B)/2)) / cos(B);- 正切函数的除法:tan(A) / tan(B) = tan(A-B) / (1 - tanA*tanB);4. 通过示例演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乘除运算方法。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整理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
2. 提高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图像与性质2. 三角函数的公式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3. 三角函数的应用角度与弧度的互化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公式。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实际应用场景。
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复习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
2. 分析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并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应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3. 讲解三角函数的公式,包括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并通过例题展示公式的应用。
4.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讲解三角函数在几何和物理中的应用,巩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和应用三角函数的知识。
3.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了解三角函数图像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三角函数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思维深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三角函数的图像、公式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演示文稿。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用于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角函数教案
三角函数教案三角函数教案(精选4篇)三角函数教案篇11、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都属于区间,且满意不等式:即:一角的正弦大于另一个角的余弦。
2、若,则,3、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对称轴方程为。
4、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对称轴方程为。
5、及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6、常用三角公式:有理公式: ;降次公式: , ;万能公式: , , (其中)。
7、帮助角公式: ,其中。
帮助角的位置由坐标打算,即角的终边过点。
8、时, 。
9、。
其中为内切圆半径, 为外接圆半径。
特殊地:直角中,设c为斜边,则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
10、的图象的图象( 时,向左平移个单位, 时,向右平移个单位)。
11、解题时,条件中若有消失,则可设,则。
12、等腰三角形中,若且,则。
13、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则其中线长为,面积为。
14、;三角函数教案篇2二、复习要求1、三角函数的概念及象限角、弧度制等概念;2、三角公式,包括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差倍半公式等;3、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三、学习指导1、角的概念的推广。
从运动的角度,在旋转方向及旋转圈数上引进负角及大于3600的角。
这样一来,在直角坐标系中,当角的终边确定时,其大小不肯定(通常把角的始边放在x轴正半轴上,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下同)。
为了把握这些角之间的联系,引进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凡是与终边α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k·3600 α的形式,特例,终边在x 轴上的角集合{α|α=k·1800,k∈z},终边在y轴上的角集合{α|α=k·1800 900,k∈z},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900,k∈z}。
在已知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求角的大小时,通常先确定角的终边位置,然后再确定大小。
弧度制是角的度量的重要表示法,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熟记特别角的弧度制。
在弧度制下,扇形弧长公式l=|α|r,扇形面积公式,其中α为弧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
高中数学复习教案:三角函数应用
高中数学复习教案:三角函数应用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复习和掌握三角函数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航海导航等领域。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技巧。
二、基础知识回顾1. 角度与弧度制•角度制是我们常见的测量角度的方式,以360°为一个完整圆。
•弧度制是数学上使用最广泛的角度单位,以弧长比半径定义。
一个完整圆周对应的弧度为2π。
2. 三角函数定义与性质•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和正切函数(tan)是最常见的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 hypotenuse 的比值;余弦函数表示邻边与 hypotenuse 的比值;正切函数表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注意,正切函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无定义或者无意义。
3. 特殊角及其值•30度、45度和60度的三个特殊角值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记住它们在角度制和弧度制下的数值。
三、三角函数应用1. 射线问题•射线问题是三角函数应用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我们可以利用已知角的正弦、余弦或正切值求解未知长度或高度。
#### 示例:树木高度测量问题描述:一棵树与观察者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观察者站在离树10米的地方,从眼睛到顶部的角度为30°。
求该树的高度。
解题步骤:1.利用正切函数计算tan(30°) = X/10,得到 X 的值。
2.确定 X 的单位后,即可得到树木的高度。
2. 角分析问题•角分析问题包括求解已知两边长度和夹角,则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来求解第三边或第二个夹角数值。
#### 示例:桥梁高空抛物线轨道计算问题描述:一座桥梁上有一个高空抛物线轨道,其中两座桥塔相距150米,高差50米。
桥塔顶部与水平线夹角为60°,求抛物线的方程。
解题步骤:1.分析桥塔与水平线构成的三角形,并计算斜边的长度。
2.利用已知条件,使用正弦函数计算箭头发射点的高度与水平距离之间的关系。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整理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整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变化;(3)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几何意义;(4)学会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2)借助图像,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3)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三角函数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3)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三角函数的奇偶性;(4)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2.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变化(1)第一象限: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均为正;(2)第二象限:正弦函数为正,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为负;(3)第三象限: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均为负;(4)第四象限:正弦函数为负,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为正。
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几何意义(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2)三角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意义;(3)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
4. 三角函数的应用(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2)已知角度,求三角函数值;(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应用。
2. 难点: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变化,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三角板、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函数复习。
2. 知识梳理:讲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应用。
3. 课堂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角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习效果。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
2. 提高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
2. 三角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3. 三角函数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难点:三角函数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具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
3.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错误,帮助学生纠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人士进行讲座或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测量物体的高度等,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开展三角函数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涵盖了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点和难点。
3. 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九、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复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通过复习找出平时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弥补。
2、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 学 设 计
一、基础知识复习:
1、 请同学思考锐角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 如图:斜边的对边αα∠=
sin 斜边的邻边
αα∠=cos
的邻边
的对边
ααα∠∠=
tan
请同学思考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00
、450
、600
、的记忆规律: 2、 记住两个基本图形如图所示:
α
B
C
A
030
30 B
C A
045
30
B
C
A 3、 请同学思考角度变化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当锐角α在00∽900
之间变化时,正弦(切)值随着角度的增 大而增大;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少。
4、 请同学思考同角三角函数之间有哪些关系式?
平方关系:sin 2A +cos 2
A =1; 商数关系:sinA/cosA =tanA ; 倒数关系:tanA ·tan
(900-A )=1;
5、 请同学思考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有哪些关系式?
Sin (900-A )=cosA ; cos (900
-A )=sin A ;
6、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C =900
)
(1)三边之间的关系:2
22c b a =+;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0
;
(3)边角之间关系:
斜边的对边αα∠=
sin 斜边的邻边αα∠=cos 的邻边
的对边
ααα∠∠=tan
二、练习题:
1、结合右图,学生口答:什么是∠A 的正弦、余弦、正切?
2、互余两角的正弦和余弦、正切有什么关系?
(1)若coaA =
2
3
,且∠B =90º-∠A ,则sinB =______。
(2)在⊿ABC 中,∠A 、∠B 都是锐角,且sinA =cosB ,那么∠A +∠B =_____。
3、填表,写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tan30ºtan45º+cos ²30º;
(3)当tan α=3时,α=_____;当cos α=
2
1时,α=______。
(4)2sin30°-2cos60°+tan45°的结果是( )
A 、2
B 、3
C 、2
D 、1
(5)sin60°·tan60°+sin 2
45°的结果是 。
(6)计算
︒
︒
-︒60sin 60cos 45tan ·tan60°的结果是( )
A 、1
B 、3
1 C 、23-3 D 、13
3
2- 4、请学生口答:正弦、正切、余弦的变化规律。
(1)不查表,比较大小
sin 020__ __sin 51200',tan 051__ __tan 2510
',
cos 8460'___ _cos 21780'。
(2)选择题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A 、tan 5450'<1
B 、sin 95290
'>
21 C 、tan 1600'>3 D 、cos 84440'>2
2 如果∠A 为锐角,且cosA =
5
3
,那么 ( ) A 、0º<∠A ≤30º B 、30º<∠A ≤45º C 、45º<∠A ≤60º D 、60º<∠A <90º
C B
5、同角的正弦和余弦、正切和余切的关系有哪些?
(1)tan αtan54º=1,α=___ __ (2)tan15ºtan β=1,β=___ ___ (3)tan18ºtan30ºtan72º=_______
(4)sin ²35º+2tan60ºtan30º+cos ²35º; (可补充P 15 sin ²A + cos ²A =1)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复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这是学习三角函数的最基本要求,希每一位同学都要熟记;
2、求三角函数值时,要会选取恰当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3、课后还需要理解同角三角函数与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
四、分层次布置作业:见分层次补充作业。
作业:
(1)cos300·tan300+sin600·tan450·tan600
(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是斜边,且AB =13,BC =5,求∠A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3)在ΔABC 中,已知∠C =900
,tanA =4
3
,BC =9,求AC 、AB 的长;
(4)在ΔABC 中,已知∠C =900,sinA =5
2,D 为BC 上一点,∠BDC =450
,DC =6,求AB 的长;
(5)在ΔABC 中,AB =10,AC =5,∠B =600
,求BC 的长和∠C 的度数;
(6)在ΔABC 中,∠B =300
,P 为AB 上一点,且BP ∶AP =1∶2,PQ ⊥BC 于Q ,连结AQ 。
求cos ∠AQC ;
(7)如图塔AB 和楼CD 的水平距离为80米,从楼顶C 处及楼底D 处测得塔A 的仰角
分别为450,600
,求塔高与楼高(精确到0.01米)
060
30
045 80m E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