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索夫战略方案之三

合集下载

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是一种思维方式

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是一种思维方式

战略管理是一种思维方式伊戈尔·安索夫(IgorAnsoff)最早提出了企业制订战略计划是一项独立而重要活动。

从这一点上说安索夫是战略管理的开创者毫不为过。

他对管理的意义不在于作为学者提出的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而是把它们灌输到企业家的头脑中,让企业家们认识到的未来需要分析、预测并制订计划,而不仅仅是依据过去的报表做出预算。

安索夫模型安索夫出生在前苏联时代的海参崴,父亲是美国驻苏联的外交官,母亲是俄罗斯人。

他16岁以前都在前苏联度过,6岁时全家搬到莫斯科,直到16岁时随父母来到美国,并在美国史蒂文斯技术学院学习了工程学,直到取得硕士学位。

此后他进入布朗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为美国海军后勤部的一员,担任美国海军与苏联海军之间的一名联络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他在前苏联的生活背景以及他的能力和技能等方面的优势,1950年安索夫进入了为美国军方的兰德公司。

在以分析研究军事、政治战略为主业的兰德公司,数理分析天赋和能力使安索夫在情报和战略分析上表现出突出的优势。

当狭窄的军事策略分析不能再让他施展分析才能时,他离开了兰德公司,转向商业领域。

1956年他进入了洛克希德航天公司,成为一名策划师。

在对公司业务的分析中,安索夫认为公司应该实行业务的多元化,并开始积极推广。

其间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相关的文章,并提出了产品和相匹配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实质是由四种因素组合而成:现有产品、未来产品、现有市场和未来市场,成为著名的安索夫矩阵的雏形。

后来他晋升为同一集团的洛克希德电子公司副总裁。

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他需要扮演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双重角色。

他继续运用他对产品和市场的分析,大刀阔斧地改组业务和机构,把17个高科技部门缩减为3个,减了几百名工程师。

为了使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总结战略管理经验并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安索夫离开了洛克希德。

1963年,45岁的安索夫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生院,开始从事专业的战略管理研究和教学。

[管理学]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_战略管理_精品资料

[管理学]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_战略管理_精品资料

《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河北大学出版社安索夫的名字与企业战略同在,是因为他在企业战略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由此而占有特殊历史地位。

这种特殊地位最主要表现在对战略管理的开创性研究,由于他的开创性研究终于使他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代宗师。

他首次提出公司战略概念,首次提出战略管理概念,首倡战略规划的系统理论,首次提出了把战略管理与混乱环境联系起来的权变理论。

鉴于此,管理学界把安索夫尊称为战略管理的鼻祖。

引言从安索夫、安德鲁斯、明茨伯格到波特、哈默尔,他们的名字都始终与战略管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伊戈尔·安索夫生平在军事领域,所谓战略与军事情报搜集、行动计划、方案布局、战场布阵等相联系。

企业经营战略实质是四种因素(现有产品、未来产品、现有市场和未来市场)的合理组合,据此,安索夫提出了四种组合战略,即市场渗透战略——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的组合,产品开发战略——现有市场与未来产品的组合,市场开发战略——现有产品与未来市场的组合,多角化战略——未来产品与未来市场的组合。

这四种战略是日后“安索夫矩阵”的雏形,成为安索夫战略理论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

规划,是一种预测未来以及对未来进行筹划的工作。

战略规划,主要以过去或刚过去的事件、数据、情况等进行演算,进而确定未来可能会是怎样和以什么方式来采取行动,从而达到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目标。

战略规划家实质上只不过是一些类似“巫师”的专家,凭着一些诡异荒诞的技巧,使用着一些怪里怪气的名词,或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方程式和难解的图表作为障眼法,神神秘秘地、煞有介事地举行一些“仪式”(如座谈会等),并在会上要求与会者做一些习作,然后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尽管安索夫从咨询人员、经理人员等不同角度,寻找影响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成功的原因,但是他始终没有从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模式和技术寻找原因,这是安索夫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思想后来受到其他学派责难的主要原因。

《物流企业管理》(第三版)习题答案

《物流企业管理》(第三版)习题答案

单元一物流企业管理认知案例导入分析要点:从管理职能看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从工作职能来看包括运营、采购、运输、订单处理、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

要做好管理工作,思路:从大到小、由粗到细、由战略到战术。

做好战略定位,设计科学的运营流程,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培养具有良好执行力的员工队伍等等。

课题一:了解物流与物流企业基本概念知识检验一、填空题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Logistics Terms GB / T 18354—2006)。

2.输送体系中运输主要指长距离两地点间的商品和服务移动,而短距离少量的输送常常称为配送。

3.切割、细分化、钻孔、弯曲、组装等轻微的生产活动和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备货、商品检验等为使流通顺利进行而从事的辅助作业称为流通加工。

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可以将物流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二、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物流活动的中心要素包括( AB )。

A.输送B.保管C.流通加工D.包装2.以下( A )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

A.企业生产物流B.企业采购物流C.企业销售物流D.企业退货物流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因此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是一种辅助及补充。

若进行复杂加工,那么流通加工可取消或代替生产加工。

(×)2.流通加工主要为货主商品进行改包装、贴标签、组装处理等,为第三方物流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3.配送与送货内容相容,都是用户需要什么送什么。

(×)课题二:认知现代企业制度与物流企业知识检验一、填空题1.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2.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四大部分。

X-产品-市场战略

X-产品-市场战略

一、产品——市场战略产品-市场战略是由世界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H. Igor Ansoff)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战略有现有产品、新产品、现有市场、新市场四项要素,从而构成了产品-市场战略2×2矩阵,即市场渗透(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的组合)、产品开发(现有市场与新产品的组合)、市场开发(现有产品与新市场的组合)和多元化(新产品与新市场的组合)四种战略。

安索夫的这四种战略帮助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但该矩阵并未完全包括企业创新开拓型发展战略的所有类型,所以,我们将安索夫2×2矩阵扩展为3×3矩阵。

矩阵中的相关市场是指本企业进入其他企业的目标市场;矩阵中的相关产品是指本企业生产其他企业正生产经营的产品。

这样企业的产品一市场战略就由四种类型发展成为九种类型。

1.市场渗透战略市场渗透战略是由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

市场渗透战略的具体思路有三个:(1)扩大产品使用人的数量;;(2)扩大产品使用人的使用频率;(3)改进产品特性。

2.市场发展战略市场发展战略是由现有产品和相关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

它是发展现有产品的新顾客群或新的地域市场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量的战略。

实行这种战略有三种办法:(1)市场开发即把本企业现有产品打入其他相关市场如区域性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从而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

(2)在新市场寻找潜在的用户例如计算机过去一直是销售给科研部门、学校、企业及事业单位的,但现在计算机正在走入家庭。

(3)增加新的销售渠道例如葡萄酒厂原来只通过烟酒公司等中间商才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现在为了增加销售量,有的葡萄酒厂自己开设经销店,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同时企业还与各大中城市的大饭店、旅馆挂钩,直接将葡萄酒卖给这些单位,极大地扩大了销售量。

3.产品发展战略产品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现有市场和其他企业已经开发的而本企业正准备投入生产的新产品组合而产生的战略,即对企业现有市场投放新产品或利用新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加销售额的企业发展战略。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2013.01.14 09:36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汪建成王婉瑨字号:【大中小】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世界公认的战略管理领域的鼻祖。

1950年,安索夫于史蒂文大学和布朗大学毕业之后,进入著名的兰德公司担任方案研究员。

随后,又就职于洛克希德航空公司,并担任洛克希德电气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从1963年开始了学者生涯,先后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和欧洲高级管理研究院担任教授。

安索夫最有代表性的三部专著分别是《公司战略》、《战略管理》和《植入战略管理》,这三本书代表了安索夫在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思路。

安索夫的第一部著作《公司战略》于1965年问世。

该书标志着公司战略理论的正式诞生。

在《公司战略》发表之前,战略管理和规划还仅仅是一种笼统又模糊的概念。

当时的管理者虽然已经开始对企业进行一些长远的规划,但实际上只是浅尝辄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同时,有一部分学者也提出了关于战略管理的理论,然而这些理论零散不成体系且可行性低,很难运用到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之中。

在书中,安索夫从战略在军事和艺术领域的运用出发,通过区分企业政策、行动方案和企业决策与战略的区别来界定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的四个构成要素是产品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

他认为公司战略的必要性源于企业界定其业务范围和成长方式需要战略的指导,同时经营目标需要用战略来提升成为一种获利能力,并且新的经营目标也需要通过进行战略规划而产生。

因此,安索夫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在于弄清企业所处的位置,界定企业的目标,并且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思想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形成过程。

在《公司战略》之后,1972年他在论文《战略管理思想》中正式提出“战略管理”的概念,并指出战略管理措施应全面地应用于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程序,而不仅仅是在战略规划时才考虑它的适用问题,即进一步明确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应用广泛的营销分析工具之一:安索夫矩阵

应用广泛的营销分析工具之一:安索夫矩阵

应用广泛的营销分析工具之一:安索夫矩阵一、本文概述在市场营销领域,策略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安索夫矩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营销分析工具,旨在帮助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品营销策略,以实现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索夫矩阵及其应用。

二、安索夫矩阵的基本概念安索夫矩阵,也称为市场多元化矩阵或产品多元化矩阵,是由安索夫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该矩阵基于产品和市场两个维度,通过产品和市场两个变量的组合,为企业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营销策略提供了四种可选方向。

三、安索夫矩阵的四种策略1、市场渗透策略:企业通过提高现有产品在现有市场的市场份额来实现业务增长。

这通常需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加强品牌营销等手段。

安索夫矩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营销分析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实现业务增长。

其中,市场渗透策略是安索夫矩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通过提高现有产品在现有市场的市场份额来实现业务增长。

要实现市场渗透策略,企业通常需要采取一些手段。

首先,提高产品质量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进而增加市场份额。

此外,降低价格也是实现市场渗透策略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降低价格,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从而提高市场份额。

最后,加强品牌营销也是实现市场渗透策略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品牌营销,企业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进而促进业务增长。

总的来说,市场渗透策略是企业实现业务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加强品牌营销等手段,企业能够有效地提高市场份额,实现业务增长。

安索夫矩阵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渗透策略,从而实现业务增长。

2、市场开发策略:企业将现有产品引入新的市场,以扩大市场份额。

这需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新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安索夫矩阵是一种常用的营销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规划,确定市场开发和产品定位策略。

被低估的经典:安索夫和他的《公司战略》

被低估的经典:安索夫和他的《公司战略》

被低估的经典:安索夫和他的《公司战略》《中欧商业评论》双月刊“阅读”栏目刊载了35期的“经管图书榜”,将在这期与各位读者说一声再见,今后双月刊“阅读”栏目将为各位读者奉上拆书系列文章。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图书解读产品往往单本呈现,过于切割,因此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拒绝碎片化阅读,带你进入体系化的经管图书世界。

体系化,可以是战略、组织、营销、人力资源等经管领域的历史梳理,也可以是某一位经管大师自身的系列作品,还可以是某一主题下,例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这样的职场指南的集合。

我们拥抱经典作品,因为历久弥香;我们也欢迎时下的“新经典”,因为切近现实。

自1965年“战略管理之父”安索夫出版《公司战略》以来,这50多年战略管理研究其实始终围绕一个令人困惑而又迷人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具有竞争优势而另外一些不具备?战略学家认为,战略选择是企业之间竞争优势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因此,如何构建和获取竞争优势成为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

战略是环境的产物,说起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从时间维度看,陆续出现了古典学派、定位学派、资源学派等学说和主张(如图1/ 101)。

可以发现,不同学派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来研究竞争优势,为人们层层深入理解如何构建企业竞争优势这一战略根本问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视角。

例如,定位学派认为要构建竞争优势,企业应该定位于具有吸引力的产业中最易于防守的强势位置;资源学派将视角转移到了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主张企业应该利用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来实施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战略;又如,针对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资源投入来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学派,动态能力理论(能力学派的一个分支)提出了“短暂竞争优势”的概念;再如,针对大部分学说认为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合作理论(群集学派的一个分支)则认为竞争优势也可能来自“合作”……这些表面看似“互相矛盾”的主张,不仅反映了战略学者对战略认识的加深,也是时代变迁与竞争深化在战略研究上的映射。

战略管理发展中的安索夫战略范式

战略管理发展中的安索夫战略范式
1、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20年代初。这个时期虽然已经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但是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战略管理正式兴起是6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他详细、全面地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互动关联。根据他的结论: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研究环境—战略—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稍后,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Andrews)在企业战略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战略构造区分为两大部分:制订与实施。他还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安德鲁斯(Andrews)的战略构造理论形成了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学派—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特别是他率先在战略制订的过程中采用SWOT分析法。通过一种模式,将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论发展的过程中,早期战略理论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
伴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服务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加大,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多变、复杂和不可预测。在这种背景下,整个企业竞争规则和竞争方式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大调整。针对巨变环境的动态战略模式开始跃居时代的主题,新的战略管理理论迅速地腾空而起,传统的竞争战略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由于过分关注环境而忽略了企业的内部能力问题,受到攻击。而新的战略管理模式,譬如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等等,开始成为战略管理皇冠上的明珠。平心而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幅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暂且不说战略管理,就是许多大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棘手了。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能否灵活有效地利用内部资源,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成为企业战略模式成败的关键因素。其实,这点正是安索夫一直在反复强调的,必须根据环境动荡的程度保持企业战略的可调整性—这个观点不正是动态竞争战略阶段的战略家们孜孜以求的吗?确实,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企业的战略调整能力要比预测和计划更为可靠。这个观点早在1988年出版的《新公司战略》中,就已经作为安索夫“柔性战略理论”提出并进行系统的阐述。后来,这一思想得到新一代战略研究者的进一步阐发。根据柔性战略的观点,在动态环境中创造一个具有动态回应能力的组织,可以获得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构造出与传统战略完全不同的战略逻辑。安索夫把柔性区分为两个方面:外部柔性(external flexibility),即基于产品-市场投资多样化的模式手段,而内部柔性(internal flexibility)是基于资源流动性的手段。他指出,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战略的柔性(flexibility),以便获得战略的适应性(adaptability),从而确保战略管理过程中不出乱子。1998年,荷兰战略研究学者Volberda(1998)在安索夫基础上,从建立柔性组织的角度发展了安索夫的战略理论。他认为,内部柔性主要是组织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而外部柔性是组织影响他们环境以及因此而减少组织危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Volberda(1998)构造了自己的组织柔性理论,为企业在动态竞争条件下的战略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资源。

《战略管理》模拟题

《战略管理》模拟题

《公司战略管理》模拟试题第一章公司战略管理导论一、填空1.美国管理史学家(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首先把管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两个层次。

2.战略的核心是公司的发展方向与对未来环境的(适应性)。

3.(公司战略)就是帮助组织实现其期望的目的所拟定的计划或是已经采取的行动。

4.安索夫的战略四要素是(经营领域)、(成长向量)、(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

5.从决策理论的观点看,管理就是(决策)。

6.结构学派从两方面解释战略,一方面是将组织及其环境的状态描述为(结构),另一方面是把战略形成过程(转变)。

二、名词1.战略管理P52.战略经营单位P223.战略经营者P324.公司战略P17三、单选1.战略的生成与评估实质上就是(B)过程。

A.战略形成B.战略决策C.战略评估D.战略分析2.计划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

A.伊丹敬之B.斯特利克兰C.安索夫D.韦尔奇3.把战略形成视为一个反映过程的学派为(A)。

A.环境学派B.文化学派C.认识学派D.企业家学派4.一个组织关于未来的期望战略包含了组织的意图、政策、以及实现这些意图的(D)。

A.行动B.组织C.办法D.计划四、多选1.安索夫在《企业战略》一书中阐述的决策有(ADE)。

A.业务决策B.伙伴决策C.营销决策D.管理决策E.战略决策2.说明性战略学派包括(ABD)。

A.设计学派B.计划学派C.学习学派D.定位学派E.权利学派3.公司战略的结构层次分为(ACE)。

A.公司层总战略B.企业层战略C.事业层经营战略D.分销层战略E.职能层战略4.一个规范的、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分为(CDE)。

A.战略制定分析B.战略推行办法C.战略环境分析D.战略生成评估E战略实施控制5.一个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应具备的优势有(ABCDE)。

A.销售、资金优势B.人才优势C.合作优势D.国际竞争力E.企业克服危机能力五、简答1.简述战略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式的区别。

安索夫矩阵典型案例

安索夫矩阵典型案例

安索夫矩阵典型案例引言安索夫矩阵(Ansoff Matrix)是一种常用的市场战略模型,由H. Igor Ansoff提出。

该模型以产品和市场两个维度来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企业制定市场扩张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安索夫矩阵的典型案例,以展示该模型如何应用于实际的企业发展决策中。

一、市场渗透市场渗透是指企业通过提高产品销售量来增加市场份额,而不对产品或市场进行变革。

这种战略适用于已有的产品和市场,并通过各种市场推广和销售活动来实现增长。

1. 案例1: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是一个成功运用市场渗透策略的案例。

他们通过广告、促销和分销渠道的不断改进,将他们的产品带入到世界范围内的市场。

这使得可口可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饮料品牌之一。

2. 案例2:谷歌谷歌公司也是一个通过市场渗透实现成功的案例。

他们通过改进搜索算法、增加广告收入和扩大市场份额来保持并增加其搜索引擎的使用率。

谷歌的成功部分归因于他们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市场开发市场开发是指企业保持现有产品不变,但将其销售给新的市场。

这种战略依赖于开拓新的地理市场或目标市场细分,以实现销售增长。

1. 案例1:星巴克星巴克是一个成功运用市场开发策略的案例。

他们通过扩大全球范围内的店铺数量来开拓新的地理市场。

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开拓过程中,通过适应中国人的口味、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成功地吸引了大量中国消费者。

亚马逊公司是一个通过市场开发实现成功的案例。

他们通过扩大产品线和提供不同市场的需求来拓展新的目标市场。

亚马逊通过将电子读书器和云计算服务投放到市场,成功地将其产品和服务推向全球,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产品开发产品开发是指企业保持现有市场不变,但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增加销售量。

这种战略通常需要深入的市场研究和技术创新。

1. 案例1:苹果苹果公司是一个成功追求产品开发策略的案例。

他们通过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改进来吸引消费者,并保持在高端市场的领导地位。

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的鼻祖

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的鼻祖

伊戈尔·安索夫:战略管理的鼻祖作者:昀熙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2年第05期伊戈尔·安索夫,在战略管理中的特殊地位最主要表现在对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的开创性研究,由于他的开创性研究终于使他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代宗师。

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代宗师,他首次提出公司战略概念、战略管理概念、战略规划的系统理论、企业竞争优势概念以及把战略管理与混乱环境联系起来的权变理论。

安索夫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提出了一套广为学术界、企业管理实务界所接受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程序、范式,而且在于他能成功地把战略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范式等,引进学术的殿堂里。

同时,他还把它们带入企业的董事局、经理室等。

在那里,安索夫的这些理论、程序和范式深深地烙进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脑子里。

因此,深入了解安索夫对于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实践、营造企业竞争优势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等等,都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初涉管理学安索夫出生在前苏联时代的海参崴,父亲是美国驻苏联的外交官,母亲是俄罗斯人。

他16岁以前都在前苏联度过,6岁时全家搬到莫斯科,直到16岁时随父母来到美国,并在美国史蒂文斯技术学院学习了工程学,直到取得硕士学位。

此后他进入布朗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为美国海军后勤部的一员,担任美国海军与苏联海军之间的一名联络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他在前苏联的生活背景以及他的能力和技能等方面的优势,1950年安索夫进入了为美国军方服务的兰德公司。

当狭窄的军事策略分析不能再让他施展分析才能时,他离开了兰德公司,转向商业领域。

1956年他进入了洛克希德航天公司,成为一名策划师。

在对公司业务的分析中,安索夫认为公司应该实行业务的多元化,并开始积极推广。

其间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相关的文章,并提出了产品和市场相匹配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实质是由四种因素组合而成:现有产品、未来产品、现有市场和未来市场,成为著名的安索夫矩阵的雏形。

安索夫企业战略的四要素模型

安索夫企业战略的四要素模型

安索夫企业战略的四要素模型安索夫企业战略的四要素模型是一种用于帮助企业制定战略的框架,该模型将企业的战略分为四个要素:目标、资源、能力和市场。

第一个要素是目标。

目标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战略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拓展新市场等。

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趋势以及内外部环境因素。

第二个要素是资源。

资源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

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资源状况,确定哪些资源可以支持实现战略目标,哪些资源需要进一步开发或获取。

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最大化其价值。

第三个要素是能力。

能力是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所需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能力,确定哪些能力可以支持实现战略目标,哪些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或培养。

企业还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第四个要素是市场。

市场是企业实施战略的环境和目标市场。

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的规模、增长率、竞争程度等因素。

基于对市场的理解,企业可以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安索夫企业战略的四要素模型通过对目标、资源、能力和市场的综合分析,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并实施。

这个模型强调了战略制定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同时,该模型也提醒企业要持续关注和调整自身的目标、资源、能力和市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通过有效地运用安索夫企业战略的四要素模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提升竞争力,并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安索夫简介

安索夫简介

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在战略管理中的特殊地位最主要表现在对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的开创性研究,由于他的开创性研究终于使他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代宗师。

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代宗师,他首次提出公司战略概念、战略管理概念、战略规划的系统理论、企业竞争优势概念、以及把战略管理与混乱环境联系起来的权变理论。

生平简介1918年,安索夫出生于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1924年,安索夫随家庭搬到莫斯科。

1936年,安索夫的全家移民到了美国纽约。

1950年,安索夫加盟美国军方军事智囊机构兰德基金会(Rand Foundation),参与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研制和计划工作。

1956年,安索夫进入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工作,后来成为该公司的副总裁。

1957年,安索夫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讨论多角化经营战略的论文,提出了“产品市场匹配”的概念。

1963年,45岁的安索夫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生院(Carnegie-Mellon’s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从事专业的战略管理研究和教学。

1965年,安索夫正式出版他的代表作《公司战略》,本书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1972年,在论文《战略管理思想》中,安索夫正式提出“战略管理”的概念。

1973年,安索夫应邀来到比利时的欧洲高级管理学院(Europe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Management)任教。

1976年,出版《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

1979年,出版《战略管理论》。

本书与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1976年出版《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是公认的战略管理开山之作。

1983年,安索夫回到美国,在加州圣地亚哥任美国国际大学(U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战略管理高级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Strategic Management),开办战略管理硕士、博士学位课程。

[管理学]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_战略管理_精品资料

[管理学]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_战略管理_精品资料

《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河北大学出版社安索夫的名字与企业战略同在,是因为他在企业战略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由此而占有特殊历史地位。

这种特殊地位最主要表现在对战略管理的开创性研究,由于他的开创性研究终于使他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代宗师。

他首次提出公司战略概念,首次提出战略管理概念,首倡战略规划的系统理论,首次提出了把战略管理与混乱环境联系起来的权变理论。

鉴于此,管理学界把安索夫尊称为战略管理的鼻祖。

引言从安索夫、安德鲁斯、明茨伯格到波特、哈默尔,他们的名字都始终与战略管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伊戈尔·安索夫生平在军事领域,所谓战略与军事情报搜集、行动计划、方案布局、战场布阵等相联系。

企业经营战略实质是四种因素(现有产品、未来产品、现有市场和未来市场)的合理组合,据此,安索夫提出了四种组合战略,即市场渗透战略——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的组合,产品开发战略——现有市场与未来产品的组合,市场开发战略——现有产品与未来市场的组合,多角化战略——未来产品与未来市场的组合。

这四种战略是日后“安索夫矩阵”的雏形,成为安索夫战略理论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

规划,是一种预测未来以及对未来进行筹划的工作。

战略规划,主要以过去或刚过去的事件、数据、情况等进行演算,进而确定未来可能会是怎样和以什么方式来采取行动,从而达到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目标。

战略规划家实质上只不过是一些类似“巫师”的专家,凭着一些诡异荒诞的技巧,使用着一些怪里怪气的名词,或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方程式和难解的图表作为障眼法,神神秘秘地、煞有介事地举行一些“仪式”(如座谈会等),并在会上要求与会者做一些习作,然后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尽管安索夫从咨询人员、经理人员等不同角度,寻找影响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成功的原因,但是他始终没有从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模式和技术寻找原因,这是安索夫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思想后来受到其他学派责难的主要原因。

安索夫矩阵中的四种战略方向

安索夫矩阵中的四种战略方向

安索夫矩阵中的四种战略方向
安索夫矩阵中的四种战略方向是:
1、市场渗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其目前的产品市场组合为发展焦点,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采取市场渗透的策略,借由促销或是提升服务品质等等方式来说服消费者改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说服消费者改变使用习惯、增加购买量。

2、市场开发(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其中往往产品定位和销售方法会有所调整,但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则不必改变。

3、产品延伸(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产品给现有顾客,采取产品延伸的策略,利用现有的顾客关系来借力使力。

通常是以扩大现有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推出新一代或是相关的产品给现有的顾客,提高该厂商在消费者荷包中的占有率。

4、多角化经营(Deversification)——提供新产品给新市场,此处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因此是最冒险的多角化策略。

其中成功的企业多半能在销售、通路或产品技术等know-how上取得某种综效(Synergy),否则多角化的失败机率很高。

安索夫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特征

安索夫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特征

安索夫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特征从营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角度看,战略治理区别于一样的企业战略打算在于它更多地强调了企业内在的战略能力等等。

用安索夫的话讲,战略治理过程能够用于战略开发的各个层面。

换句话说,不管所处层面如何,都需要对战略进行有效治理,从而确保战略是在推动组织朝着目标前进。

在企业内在能力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公司内部的各个层面都会开发各自的进展战略,而且这些战略在不同程度上都难免显现矛盾的现象。

这是因为,部门经理开发的战略与高层经理开发的战略会有所不同。

不同层面的经理对组织看法有别,高层经理负责选择对组织有较大阻碍的战略。

尽管各个层面的选择都专门重要,但有一些选择对公司的阻碍更加深远。

为此,战略治理需要围绕战略目标对战略能力的要求进行系统开发。

斯琴德尔和霍弗(Schendel and Hofer)依照安索夫的研究成果开发了战略治理四层面法,我们能够运用它来考察战略开发的各个层面:职能层面、业务层面、公司层面和企业层面。

然而,我们认为,公司和企业层面战略有不行区分的地点,为此,我们把它们合并称之为总体战略,如此能够从总体战略、职能战略和业务战略三个层面明白得战略治理的层次结构。

事实上,组织的类型、性质决定了战略开发的层面。

道理专门简单,目标单一的小型公司全然不需要考虑企业层面和公司层面的战略,而大型多元化公司的治理层那么要重视每个层面的战略。

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是战略开发的最高层面,也叫企业层面战略或者公司层面战略,总体战略不像时下的许多人明白得那样,言必称多角化或者成本领先。

总体战略是以企业整体为对象,是企业的战略总纲,也是企业最高层领导指导和操纵企业的行动纲领。

一样来说,总体战略治理要紧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涉及到如何确定企业的性质和宗旨,选择企业的活动范畴和重点。

明显,这是企业生存和进展的全然问题;其二是,企业如何样去进展这些业务。

要紧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决定各个战略单位的设立及其目标和资源配置。

安索夫矩阵(Ansoff_Matrix)应用分析

安索夫矩阵(Ansoff_Matrix)应用分析

安索夫矩阵(Ansoff Matrix)应用分析安索夫矩阵(Ansoff Matrix)产品/市场方格也往往被称作:Ansoff矩阵(Ansoff Matrix)、产品市场扩张方格(Product Market Expansion Grid)、成长矢量矩阵(Growth Vector Matrix)。

什么是安索夫矩阵策略管理之父安索夫博士于1975年提出安索夫矩阵。

以产品和市场作为两大基本面向,区别出四种产品/市场组合和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是应用最广泛的营销分析工具之一。

安索夫矩阵是以2 X 2的矩阵代表企业企图使收入或获利成长的四种选择,其主要的逻辑是企业可以选择四种不同的成长性策略来达成增加收入的目标。

如图所示:1、市场渗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其目前的产品市场组合为发展焦点,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采取市场渗透的策略,藉由促销或是提升服务品质等等方式来说服消费者改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说服消费者改变使用习惯、增加购买量。

2、市场开发(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其中往往产品定位和销售方法会有所调整,但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则不必改变。

3、产品延伸(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产品给现有顾客,采取产品延伸的策略,利用现有的顾客关系来借力使力。

通常是以扩大现有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推出新一代或是相关的产品给现有的顾客,提高该厂商在消费者荷包中的占有率。

4、多样化经营(Diversification)—提供新产品给新市场,此处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因此是最冒险的多样化策略。

其中成功的企业多半能在销售、通路或产品技术等know-how上取得某种综效(Synergy),否则多样化的失败机率很高。

安索夫(Ansoff)后来对矩阵做了一个修改,增加了地理区域上的复杂性(如上图所示)。

安索夫战略

安索夫战略
戓略学习作业乊——
LOGO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思想
小组成员:
1、战略管理的鼻祖 :伊戈尔·安索夫
2、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思想》
3、安索夫矩阵
4、图书馆案例分析
LOGO夫的生涯
LOGO
过渡页
第2页
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 夫
戓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
1、战略管理的鼻祖
索夫,在戓略管理中的特殊地位最
LOGO
正文 . 第二章
第9页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思想》
当代戓略管理研究的先驱者——安索夫对戓略管理理论研究的 最大贡献,就是在1979年出版的《戓略管理》一书中系统的提出的 戓略管理模式,即组织的戓略行为模式。这是安索夫戓略管理思想 的核心。 安索夫认为,戓略行为是一个组织对其环境的交感过程以及由
主要表现在对戓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的开 创性研究,由亍他的开创性研究终 亍使他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代宗师。 作为戓略管理的一代宗师,他首次 提出公司戓略概念、戓略管理概念、
戓略规划的系统理论、企业竞争优
势概念、以及把戓略管理不混乱环 境联系起来的权变理论。
LOGO
正文 . 第一章
市场渗透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其目前的 产品市场组合为发展焦点,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一般采用的斱式: 做广告和促销; 改善销售和渠道斱法以提升服务质量; 对产品戒者产品包装加以修改以提升幵扩展产品整体吸引 力; 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乊上提高产能以使更多产品流入市场。 案例:万科市场渗透戓略的成功
LOGO
正文 . 第三章
第 13 页
安索夫矩阵
2、“产品开发”——现有市场及未 来产品的方向
市场开发—通过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丌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其 中往往产品定位和销售斱法会有所调整,但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则没有改变。

安索夫战略

安索夫战略

安索夫战略安索夫战略与中国多少有些缘分错位的问题,直到安索夫逝世之日都没有一本中国大陆的安索夫著作中文翻译版本出版。

尽管这样,不等于说中国大陆的企业管理研究者、实务者对安索夫一无所知,没有受到过他的战略思想和理论的影响。

相反,从战略管理理论传入中国之日起,安索夫就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企业管理的研究者和实务者。

随着人们在眼花缭乱的战略管理新流派中逐渐醒悟,追根溯源把握战略管理的精髓将是大势所趋,再度探询安索夫也势在必行。

缘分错位:安索夫在中国“知人不知面”安索夫战略与中国的缘分错位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地进行、迫切需要企业战略的时候,世界性的战略管理进入其发展的低潮。

这是导致安索夫这位战略管理的鼻祖式人物遭到雪藏的重要原因。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战略分析开始注重财务方法,致使企业战略走入了“盲区”,战略管理的声誉日衰。

到了80年代,由于日本等后发现代化国家成本管理获得成功并有力冲击着欧美市场,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管理理论异常活跃,先后涌现了“决策学派”、“经验学派”、“社会学派”、“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诸多学派。

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管理界掀起了“管理软化”的热潮,企业界纷纷重视起企业文化、管理文化等软性因素的作用,而把战略、制度、组织等硬性因素的重要性抛在一边。

先后诞生了W·大卫的《Z理论》、L·帕斯卡与A·阿索斯的《日本的管理艺术》、T·彼得斯与L·小沃特曼的《追求卓越》、T·迪尔与A·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等著作,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剧了对企业战略的冷落,战略管理的鼻祖安索夫自然也陪同进入“冷宫”。

在中国企业发展如日中天,迫切需要管理理论和思想指导的时候,饥不择食的中国企业管理研究者和实务者在“管理软化”潮流冲击下,忽略了中国企业管理与美国企业管理所存在的历史性差距现实,对“管理软化”产生了错误判断,出现盲目跟风现象,高喊“文化管理,废除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明确强调了历史研究的时代价值取向。

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对“战略管理鼻祖”的评价。

客观讲,现在评价安索夫的历史地位值得强调的东西确实很多,但是,从中国目前的管理研究现状审视,如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①从管理学演进的角度看,安索夫顺应了管理主题的变化,适时提出驾驭企业管理的新学说;②从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安索夫占据了无人可以替代的首创地位;③从当今学派林立的战略管理诸多门派比较的角度看,安索夫的战略范式仍然不失其理论和方法的价值,是战略“万变不离”之“其宗”。

管理学演进视野中的安索夫战略范式从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以及后来的多个修订本,到1979年出版的《战略管理》,先后经过15年努力,安索夫的战略成功范式(Strategic Success Paradigm)16终于宣告形成。

安索夫战略范式的产生和形成,除了他本人的天才和创造性之外,首先是顺应了管理主题从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向战略管理转变的管理演进大势。

安索夫的地位和作用是,及时提出公司战略、设计出公司战略的系列管理工具,在此基础上把战略管理理论化和体系化。

因此,从管理演进的角度理解安索夫战略范式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管理主题演进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活动方式原因。

生产管理时代的管理主题反映了产品供应不足的特点。

由于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不愁销路的,只要符合成本原则和质量原则就可以获取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利润。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主要的管理重点是内部控制式,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内部生产效率上。

这时,虽然也出现过某种挑战性的问题,譬如,竞争对手把握了价格变动的特点,及时推出新产品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但是,这些问题对当时的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是主要的威胁,因为市场需要空间还有很大。

因此,企业还不会花时间和精力来谋划未来的发展问题。

无论是泰罗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还是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抑或是韦伯的管理组织问题研究,其实都是以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为主线展开的,因此,我们说这个阶段是生产管理阶段。

很显然,生产管理阶段的基本假设是产品有足够的需求空间,只要能生产就不愁销售。

然而,他们的这种假设很快遭受挑战。

到了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著名的美国两次经济危机之后,由于各个企业竞相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整个市场出现生产过剩和供过于求的局面。

在供过于求的买方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始从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和成本逐步转向对外部环境的关注。

当然,这个时候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只是在市场层面的关注,还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的关注。

企业管理的实务者和理论研究者意识到,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生产过剩和供过于求状况的加剧,企业仅靠内部控制式的管理,已无法应付未来的挑战和实现自己发展的愿望。

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管理学研究者和实务者开始从企业内部、外部同时寻求新的解决方法,管理学进入“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突出表现是形成了管理理论丛林,包括行为科学成为当时的管理主题,开始迅猛发展,以买方市场竞争为驱动的管理理论(尤其是市场营销理论)也在异军突起,成为继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的新管理代表,管理学开始由科学管理阶段进入营销管理阶段。

营销管理为主题的管理阶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是1960年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提出的传统4Ps营销理论。

该理论认为市场营销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好四个基本要素: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售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也就是说企业只要能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即可根据成本和竞争设定一个能赚取很多利润的价格。

然后,只需对代理商、经销商予以支持与控制,并经常搞点广告和促销,即可使企业得以顺利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市场营销理论之所以勃兴其直接的原因就是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在加大,有效的营销手段固然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靠营销手段提升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其结果只会是更加激烈的竞争。

而且,无论是科学管理还是行为科学方法,抑或是市场营销,多少都是带有经验或推断的性质。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仅靠经验或推断的管理是不能保证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对新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做出新的回应,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管理由市场营销阶段转入以战略管理为主题的战略管理阶段。

战略管理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企业管理的一切工作都应纳入战略管理的框架之下。

企业只有强化战略管理意识,用战略管理的思维和方法管理企业,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够管理好企业。

不重视战略管理的企业,不仅很难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在环境急剧变迁的条件下,企业随时有可能遭到淘汰。

安索夫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流行的。

安索夫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是把战略管理理论作一个综合体系来研究,并能提出一套既能令人信服,又能实施的方法。

在他的《公司战略》发表前,战略规划和管理还只是一种既朦胧又笼统的概念而已。

当时,经理人们虽然已经对企业进行战略规划,但实际上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别说如何分析战略以及理解战略如何给企业带来利润等问题了!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研究的学者对战略规划和管理虽然提出一套又一套的理论,但在如何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并未能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法。

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的序言中指出,该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开发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理论和程序,使经理人能用它进行经营……商业企业可凭此而获得实用的方法来进行战略决策”。

当然,安索夫成功了!许多经理人按照安索夫的主张进行经营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

战略管理发展中的安索夫战略范式哲学社会科学常常把历史渊源和思想深刻性联系在一起,其实,管理思想的深刻性也少不了其历史渊源。

尽管后来的战略管理已经远远超出安索夫所界定的范畴,但是许多战略管理的研究者和实务者都认为,从安索夫战略范式理解战略管理是最有效的途经之一。

从战略的动态程度看,我们可以把战略管理的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竞争战略阶段和动态战略阶段。

很显然,作为战略管理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安索夫无疑属于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系统化和集大成者。

1.早期战略思想阶段早期战略思想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20年代初。

这个时期虽然已经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但是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战略管理正式兴起是60年代。

早期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他详细、全面地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互动关联。

根据他的结论: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

研究环境—战略—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稍后,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Andrews)在企业战略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将战略构造区分为两大部分:制订与实施。

他还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

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

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

安德鲁斯(Andrews)的战略构造理论形成了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学派—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

特别是他率先在战略制订的过程中采用SWOT分析法17。

通过一种模式,将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经营活动和不确定的环境结合起来。

安索夫在企业战略方面的最突出贡献在于他的开创性研究和积极推动,包括在早期战略思想基础上提出公司战略的概念和程序,在此基础上以公司战略为目标设计出系统的战略管理模式。

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经营环境剧烈动荡的条件下,安索夫提出,把企业长期目标的管理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有力地把战略管理推向历史发展的前沿。

安索夫的早期研究对于拓宽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视野,丰富战略管理的方法等等都是功不可没的。

在安索夫同时,大批研究者,包括安索夫的追随者,都致力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各种专著、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安索夫等人的积极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85%的企业建立了战略计划部门。

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从事战略管理咨询的收入高达3亿多美元。

这个时期,企业不仅仅重视计划制定,而且注重计划制定、实施和控制整个过程的管理。

这一切标志着战略管理成为独立的企业管理学科登上历史舞台,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安索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竞争战略阶段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早期战略理论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剧变,尤其是石油危机对国际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在这种背景下,战略管理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

研究者习惯把这一时期称为战略管理发展的竞争阶段。

其实,从70年代开始,早期的战略管理研究者就开始关注企业组织与环境、与竞争者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

譬如,1971年安德鲁斯就发表了《公司战略思想》,最初提出公司战略的思想问题,还探讨了制订和实施企业战略的分析方法。

但是,真正代表竞争战略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

在他所著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竞争战略阶段。

波特的杰出贡献在于,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融合,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

同时,他把竞争战略系统化和理论化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战略管理主题。

尤其是波特重点研究了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力量,即“五力分析模型”。

包括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行业内竞争强度、替代品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顾客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客观讲,20世纪80年代是战略管理走向成熟的时期。

相对于竞争战略阶段的成熟理论和方法,安索夫战略范式明显已经成为“历史”。

笔者无意于挖空心思吹捧安索夫,只希望搞清楚一个问题:如何理解管理大师?笔者以为,如果“管理大师”的思想、理论火热一时,旋即被新的思想理论所取代,那就不算是大师。

还有,如果一位管理大师在完成自己知识创造的历史使命后,不能在管理实践上深化自己的理论和思想,那也不可能成为管理大师。

事实证明,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安索夫身上:一方面,安索夫的战略柔性理论在竞争战略阶段得到继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安索夫在战略管理的实践上继续深化自己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