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马原,第三章 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三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三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word文档良心出品)
9.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 )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 )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 )
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在于:() 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 ( ) B.它有相对独立性 ( ) 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 ( ) 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1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A.自然界 ( ) B.人口因素 ( ) C.地理环境 ( )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
18.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 (√) 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 ) 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 ( )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 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 )
22.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 C.科学技术水平 ( ) D.国家政权的性质 ( )
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A.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 ) B.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C.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 ) D.是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 )
7.群体意识是:() A.集体主义的产物 ( ) B.个体意识的总汇 ( ) C.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 ( ) D.群体实践的产物 (√)
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 (√) B.社会发展史与自然界的发展史完全相同 ( ) 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 ) 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 )

马原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这次革命的实质是()。

A. 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B. 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C. 从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的转变D. 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转变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

A.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C. 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它第一次实现了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在于()。

A. 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B. 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C. 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目的D. 它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唯一标准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

A. 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B. 它正确地揭示了精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C. 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D. 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是()。

A. 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B.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C.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D.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条件,其中不包括()。

A.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 自然科学基础C.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源D. 社会历史条件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中不包括()。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古希腊哲学答案:D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实践基础,其中不包括()。

A.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 资本主义的发展C. 无产阶级的斗争D. 封建主义的衰落答案:D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中不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及答案

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社会各阶级利益关系的反映D、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单选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前者比后者更为根本B、后者比前者更为根本C、两者是同等的D、视国情不同而不同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0.4分3【单选题】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0.4分4【单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0.4分5【单选题】“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0.4分6【单选题】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D、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0.4分7【单选题】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0.4分8【单选题】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0.4分9【单选题】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0【单选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1【单选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0.4分12【单选题】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3【单选题】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4【单选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5【单选题】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6【单选题】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A、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B、从事体力劳动的人C、从事脑力劳动的人D、经济上不占统治地位的人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0.4分17【单选题】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合理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C、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D、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8【单选题】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经营管理形式D、劳动者的素质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0.4分19【单选题】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A、领导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B、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D、劳动对象的深度和广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0.4分20【单选题】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表明()A、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B、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形态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1【单选题】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涵义在于()A、它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过程B、它揭示了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这一飞跃过程C、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过程D、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2【单选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阶级阶层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B)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3.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 A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5.“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A)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6."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表明( A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B )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D实践活动9.“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A)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1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规律的反映11.社会意识根源于(A )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12.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B)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思想的上层建筑13.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 C )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说明(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15.社会进步的内涵是(D)A物质文明的进步B精神文明的进步C政治文明的进步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16.资产积极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阶级阶层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B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A创造社会发展规律B消灭社会发展规律C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唯物史观观点(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A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B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D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B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C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D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交换和消费关系(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文学艺术B国家政权C政党结构D哲学思想(20)经济基础是指()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21)国家是代表(D)A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B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C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D统治阶级利益的(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A人口多少B领土的大小C国体D政体(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规律的反映(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思想的上层建筑(25)社会意识根源于()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D实践活动(27)生产方式是()A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28)社会形态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A已不存在B越来越激烈C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只存在于人民内部E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30)国家的实质是()A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 B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C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D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3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完整word版)马原,第三章 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马原,第三章  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D .科技的进步11 .社会革命根源于()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原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马原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11
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D ) 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C.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021/4/4
12
13、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C )
A. 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 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直接动力
2021/4/4
20
第三章 பைடு நூலகம்选题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BCD )
A.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 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2021/4/4
22
3、不能因为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 用就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BC )
A.社会规律无需人参与而自发起作用
B.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 件决定的,其实现程度也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4/4
9
10、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的觉悟
2021/4/4
10
11、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D ) A.客观世界 B.主观思维 C.个人的活动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021/4/4
2021/4/4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有机体 阶级 精神文明 英雄史观
二、单项选择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A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经济结构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B)
A 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D 诡辩论
B 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D 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
B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D 思想的上层建筑
A 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 抽象的人性论 C 利己主义 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说明(D)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1.社会意识根源于(A )
A 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C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12.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B )
A 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C 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13.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 C )
C 经济基础 D 实践活动
C 唯物史观
B 科学文化的反映
D 社会规律的反映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马原第三章习题

马原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辨析题1、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

正确。

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

这是因为:第一,构成生产力主要要素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都是物质性的要素,是作为客观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生产力是现实的物质力量,它存在于人们的物质性活动中,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三,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有着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

因此,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

2、时势造英雄。

正确。

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的。

英雄人物是适应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斗争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的,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错误。

谋事在人,承认了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4、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正确。

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这一点决定一切。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被压迫阶级通常要经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5、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正确。

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按其作用的大小,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并能影响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

普通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小些,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中包括无数普通个人的作用。

二、论述题1、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四、判断说明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心史观长期占有统治地位是因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斗争不力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完整意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的历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历史观方面有些进步的思想家有唯物史观的思想萌芽,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唯物史观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之所以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2.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劳动发展的历史正确因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劳动不仅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与物质自然界相联系,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一切社会意识形式都是社会意识形态错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式从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另一类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只有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才是社会意识形态,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则是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最明显的特征是非意识形态部分是阶级性的,如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等。

4.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社会意识就越先进错误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说明了社会意识产生和变化的根源。

但唯物史观同时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变化,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介才能同生产力发生联系,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条件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生产力发展迅速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而生产力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5.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正确生产力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胜利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答案:B解析: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

这种依赖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地理环境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因此,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物质生产来实现。

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答案:A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答案:C解析: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政治。

4.唯物历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 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答案:D解析: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B.管理手段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答案:A解析: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答案:B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邓小平提出。

7.”谋事在天,成事在人“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唯心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 .机械决定论D.唯意志论答案:A解析: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马原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3.首要的生产力是C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劳动者 D.生产管理4.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5.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6.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理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DA. 地理条件B. 人口条件C. 资源条件D.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7.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49年增长20倍,上升到世界第6位。

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00多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100位以后。

1957-2005年48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10多倍,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却只增长3.2倍(按可比价计算)。

另外一组数字是:我国人口从1950年的55196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111026万人,增长2倍多。

这些数字表明CA.经济基础决定人口发展B.人多力量大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物质生产是人口生产的前提条件8.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D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它是否能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9.“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1-5 DCBCD 6-10 CACAA 11-13 ABD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B.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 全部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思想发展史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6.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安排它的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参考答案:1.ABC2.ABCD3.AB4.ACD5.CD6.AB7.ABD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概念?5.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6.什么是经济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内涵?简答题1、2、3、4、6参见教科书。

(完整word版)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三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三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三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0A.吃喝穿住()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物质生产活动(J)D.社会关系的形成()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I】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人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人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己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0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a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而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J) 3.“许多出情我们町以讲一「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为天’” O这说明:0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型()D.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然后才能从爭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J)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生产方式(J)B.传统意识()C•政治制度()D.阶级关系()5.卞列哪一原理町以解释“人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0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貝有决定作用()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J)C.社会心理町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6•社会意识主要是对:0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J)B.阶级斗争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忐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7.群体意识是:0A.集体主义的产物()B.个体意识的总汇()C.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D.群体实践的产物(J)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0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具规律性(J)B.社会发展史与自然界的发展史完全相同()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总志的影响()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9.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0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J)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在于:0 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J) 11.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0A.从專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J)D.«■革命阶级的联合体() 12•不同的地理坏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A.决定作用()B.加速或延缓作用(J)C•无足轻重的作用()D.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13.社会总识的本质特点在于:0A.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貝有相对独立性(J)B.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14.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0A.政治法律思想(丁)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址突出地表现是:0A.社会意识的发展貝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J)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16.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干:0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J)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D.它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1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A.自然界()B.人I [因素()C.地理坏境()D.地理环境、人H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J)18.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0 A•劳动工具的状况(J)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最和质最()19.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0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J)C.劳动者()D.1?理方式()20.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者()C.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D.生产工具(V) 21.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勺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J)D.人们Z间的分工协作关系()22•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0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J)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水平()D.国家政权的性质() 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0A.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冇制()B.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J)C•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是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24.生产关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0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J)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25.生产资料包括:0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J)D.劳动产品()26.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0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J)27.下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0A.道德()B申学()U艺术()D.语肓学3)2&道德是:0A.经济基础域集中、最直接的反映()B.最抽象的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垓心()D.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J)29.社会形态是指:0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J)D.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30.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0A.生产力中(J)B.生产方式中()C.社会形态中()D.经济基础中()31.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存在于:0A.W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切社会形态(丁)32.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0 A•经济基础(J)B.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3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0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J)34.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0A.自然规律具何客观性利普遍性,社会规律是主观的,没肴普遍性()B.自然规律冇重a性,社会规律没冇重复性()C.自然规律无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肓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J) 35.经济基础是指:0A.—定历史时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J)B.—定历史时期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U—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的所冇制关系()3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0A.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掌握在哪个阶级于•中()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J)37.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0A.人民群众()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丁)D.科技革命()38.社会基本矛盾是:0A.社会存在利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神生产的矛厉()C・生产和消费的矛质()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J)39.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Ai终原因是:0A・生产力的发展(丁)B.生产关系的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发展()4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枕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0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W互制约()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W制约,相互作用(J) 41.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0A.政治权力()B.社会生产力(J)C.天才的创造力()D.阶级斗争()4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0A.根本动力()B.惟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J) 43.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B.—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J)D.剩余产品的出现()44•划分阶级的依据是:0A.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J)B.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态度()C.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想观点()D.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4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0A.经济标准(J)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4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0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J)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47.对无产阶级革命來说,主观条件成熟的主要标志是:0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决心、勇气和毅力()B.无产阶级觉悟程度的提高()C无产阶级组织纪律性的提閒()D.冇一个敢于和善丁•领导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J)48.马克思主义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A.人的社会关系(J)B.人的自然属性()C•人类的共同利益()D.人的自身需要()49.所谓抽象人性论()A.否认人的社会性,关于人的*质的唯心主义观点(J)B.—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U—种否认人之共性的错课理论()D.-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50.在抗击“非典”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若,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S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C.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D. 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J )5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丁)B. 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C. 个人的口由选择和自由发展()D. 个人主体性的増强和摆脱社会的约束() 52•“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A. 历史唯物主义()B. 历史唯心主义(丁)C. 历史主义()D. 自然主义()53.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厉是()・ A 人民□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口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增长效率和财富分配公平Z 间的矛盾()D 个人权利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54. ()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D )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4、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的、最高的标准是(B )A、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状况D、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5、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6、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A )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7、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种观点是说(B )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B、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8、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B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质量D、运输设备的状况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明( C )A、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B、它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C、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D、离开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10、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C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D、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1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A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政治制度12、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B )A、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13、社会形态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4、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的理论前提是(D )A、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5、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B )A、血缘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6、下列各项对社会意识的理解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是(C )A、社会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错误的社会意识是纯粹的主观臆造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17、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马原第三章习题

马原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辨析题1、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

正确。

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

这是因为:第一,构成生产力主要要素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都是物质性的要素,是作为客观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生产力是现实的物质力量,它存在于人们的物质性活动中,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三,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有着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

因此,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

2、时势造英雄。

正确。

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的。

英雄人物是适应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斗争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的,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错误。

谋事在人,承认了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4、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正确。

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这一点决定一切。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被压迫阶级通常要经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5、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正确。

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按其作用的大小,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并能影响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

普通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小些,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中包括无数普通个人的作用。

二、论述题1、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意义。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10.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属性和量
C.事物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12345678910 ... 下一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 3 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意的。
1.在国家社会发展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是“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这 种说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65)()
A.强调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事物发展的哲学道 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5)()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曲折发展的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9.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D.对立统一规律
7.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C.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
D.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D .科技的进步11 .社会革命根源于()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14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 .唯心主义的观点B .折中主义的观点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巧.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 .阶级斗争史B .思想发展史C .劳动发展史D .文化发展史16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 .思想范畴B .经济范畴C .政治范畴D 文化范畴17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 .占人口大多数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 .具有先进思想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19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 .经济条件B .法律制度C .传统观念D .文化水平20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 .纯粹偶然的B .纯粹必然的C .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 .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单项选择题答案〕1 . A2 . C3 . A4 . D5 . C6 . D7 . D8 .B 9 . B 10 .C 11 .D 12 . C 13 . D 14 . C 15 . C 16 .B 17 .C 18 . B 19 . A 20 . C二、多项选择题1 .社会存在包括()A .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C .经济关系D .全部社会关系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 .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D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3 . 18 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 .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 .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4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C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 .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5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6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B .它属于上层建筑C .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 .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7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8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9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 .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 .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 .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0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A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 .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C .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D .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11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B .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C .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 .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12 .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 .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13 .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A .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B .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D .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14 .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 .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 .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15 .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 .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 .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 .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16 .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 .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 .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 .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17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A .古为今用方针B .历史分析方法C .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 .阶级分析方法【多项选择题答案〕1 . ABC2 . ABCD3 . CD4 . ABCD5 . ABCD6 . ACD7 . AD8 . AB9 . ABC 10 . AB 11 . CD 12 . AB 13 . BC 14 . AB 15 . ACD 16 . ACD 17. BD三、辨析题1 .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2 .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答案要点」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如 18 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

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

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4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5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