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2024-2025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o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蝉”“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斗笠”“高邈”“冷冽”“池畦”等。
o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雨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o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雨的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o通过仿写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描写自然景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o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感知四季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如何将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o展示一些与雨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春雨滋润大地、夏雨倾盆而下、秋雨淅淅沥沥、冬雨清冷寂静等,让学生观察并感受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o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四季分明的世界里,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湛秋先生的《雨的四季》,一起去感受雨在四季中的不同姿态和韵味。
2.学生发言o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后,发言分享自己对雨的感受和印象。
o生1:我觉得雨很神奇,它可以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
o生2:我喜欢夏天的雨,因为它很凉爽,可以驱散炎热。
(二)作者介绍1.介绍作者o师: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
1.3理解课文描绘的雨的四季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雨的美。
2.2学会通过描绘雨的四季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3理解课文描绘的雨的四季特点。
2.教学难点:2.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雨的美。
2.2如何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雨的四季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1.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创作背景。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习生字词3.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理解课文内容4.1学生分享朗读感受,讨论课文描绘的雨的四季特点。
5.欣赏雨的美5.1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雨的美,如形态、色彩、声音等。
5.2学生分享欣赏心得,互相交流。
6.抒发情感6.1学生通过描绘雨的四季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6.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7.2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写一篇关于雨的作文。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
2.以“雨的四季”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的四季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雨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抒发情感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需在课堂组织和拓展活动方面进行改进。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3课 雨的四季 教案03
《雨的四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地描摹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体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感受四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2.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细致地描摹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雨所表达的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命。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雨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的关于雨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去感受他笔下的雨的魅力。
(二)作者介绍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著有《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遥远的吉他》等,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选》等。
(三)字音字形1.展示字音:o花苞(bāo)棱镜(léng)粗犷(guǎng)睫毛(jié)o静谧(mì)莅临(lì)干涩(sè)高邈(miǎo)o池畦(qí)吝啬(lìn sè)淅沥(xī lì)咄咄逼人(duō)2.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让学生朗读并书写。
(四)整体感知1.学生听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o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o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总结:o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表达“我”对雨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二部分(2 - 5)文章的主体,生动细致地描绘出各个季节的雨的形象和特点;第三部分(6 - 7)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雨的赞美、喜爱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教案5篇《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细心之作,也是新时期的散文名篇,篇幅不长,内容不深,语言规范美丽,四季雨的情态在文章里表现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画意美和抒情美,它给人以清爽、深刻的印象,是同学学习语言的典范。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七班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对雨寄予的思想情感2、让同学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3、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同学的鉴赏力量。
教学重点:指导同学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教学难点:观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用笔之细腻,培育同学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力量。
教学方法1、自读法:将老师点拨与同学自读相结合,体会的思想感情。
2、诵读法:配乐朗诵,将老师范读与同学诵读结合起来,留意朗诵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3、探究法:调动同学乐观性,引导他们自己绽开联想与想象,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优美,夏雨猛烈,秋雨凉爽,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文章,领会文章语言的美、意境的美。
二、基础学问:1、:刘湛【zhàn】秋,当代诗人。
1935年10月生。
安徽省芜湖市人。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暖和的情思》、《生命的欢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
2、字词积累三、整体感知、鉴赏分析:1、同学们依据课前预习的内容【自读课文】畅谈感受,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生1:我读这篇文章完全被她的漂亮感染了,这是雨吗?更像是个翩翩走来的美少女,轻柔、热闹、奔放、含蓄,我爱雨,像一样,爱的肤浅!生2:以雨为原料,以情为酵母,在心的酒窖中酿出了一坛美酒,刚一开封,那芳香就扑面而来,醉倒了我们的苍白而干枯的生命,沉淀诞生命醇香而迷人的的味道,这种美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需要我们专心灵去感悟……师:在这个匆忙的世界里,还有谁能摒弃尘世的杂念?我们无须等待四季的轮回,即使窗外寒风凛冽,我们可以搭车到心海去看雨,去那里不需要车票,但需要你带着真诚、乐观的背囊和一双纯洁的眼镜,心海的雨很漂亮:那里有春雨的飘飘,那里有夏雨的潇潇,那里有秋雨的潺潺,那里有冬雨的纷纷,那是雨的极致,当然也是人生的极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雨的四季》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雨的四季》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会欣赏和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文章中对四季雨的描写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激发学生将个人感受与文中描写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表达。
作者简介:刘湛秋: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其清新、细腻的文风著称。
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雨的四季》课文PPT课件,包含刘湛秋的生平简介和作品特点。
四季雨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刘湛秋的生平和作品特点,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
2. 通过四季雨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二、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刘湛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生字新词,如“淅沥”、“滂沱”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作者对四季雨的描写和感受。
三、深入探讨(15分钟)1. 描写手法: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如使用比喻、拟人等,举例说明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 情感表达:讨论作者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对四季雨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四、互动活动(20分钟)1.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窗外的雨景或提供的图片,描述自己看到的雨的特点,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文中的一个季节的雨进行角色扮演,表达对雨的感受和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
1.分析课文中的季节特点。
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引导: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课文中四季的雨分别有什么特点。春天,作者怎样描述雨?
生:春天,雨是温柔的,滋润的。
师:很好。那么夏天呢?
生:夏天的雨是热烈的,粗犷的。
师:秋天呢?
生:秋天的雨是慈祥的,丰收的象征。
师:冬天呢?
生:冬天的雨是沉静的,孕育新生命的。
生2:夏天的雨,“热烈而又粗犷”,这个描述让我感受到夏天的雨有一种释放活力的感觉。
师:很好,大家都能从文中找到自己喜爱的句子。作者通过对雨的描绘,表达了对雨的喜爱和赞美。我们来齐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怀。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作者在描述四季的雨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课文中的季节特点。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中的季节特点。
(2)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雨的声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雨声。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为什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淅沥、缠绵、润泽”等。这些词语在描述四季雨的特点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应通过举例、解释、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作者观察四季雨的方法和视角。例如,作者如何通过描绘雨的声音、形态、气息等方面来表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雨的四季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四季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学会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雨的四季》这一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于四季雨的特点和描绘方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们观察和体验自然现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雨的四季》,提升学生对汉语词汇的敏感度,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描述四季雨的特点,表达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雨的四季变化,发现自然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雨的四季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花苞”“娇媚”“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等字词。
(2)理解并学习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圈点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的写景顺序,学会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感受雨的四季之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领会作者抓住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细致描绘的方法,理解文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在描写雨时所蕴含的情感。
(2)理解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与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春雨滋润大地、夏雨倾盆而下、秋雨淅淅沥沥、冬雨寂静无声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雨的不同形态。
(2)提问学生:雨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你们喜欢哪个季节的雨?为什么?(3)引出课题《雨的四季》,介绍作者刘湛秋。
2.检查预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准确。
(2)提问学生对“造访”“吝啬”“静谧”“莅临”“咄咄逼人”等词语的理解,检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掌握情况。
3.整体感知(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雨在哪些季节的特点,以及作者对雨的情感。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概括雨在四季特点的句子,如“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2024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新人教版
3.句型练习:总结课文中的常用句型,如“无论...还是...都...”等,让学生通过朗读、模仿和练习等方式,掌握这些句型的结构和用法。
4.情感和主题把握: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讨论雨的象征意义。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5.请简要概括文章中对夏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答案:文章中对夏雨的描绘是热烈丰收,欢乐热烈,给人一种热情、丰收的感觉。作者对夏雨的情感表达是喜爱和赞美。
反思改进措施
十、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句型练习(10分钟)
目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常用句型。
过程:
讲解常用句型的定义和结构。
5.情感和主题把握(10分钟)
目标:让学生理解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并讨论雨的象征意义。
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表达方式。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雨的四季》的重要性和意义。
3.请用“无论...还是...都...”这个句型造一个句子。
答案:无论你喜欢什么季节的雨,雨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4.请谈谈你对雨的四季的理解和感受。
答案: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我了解到雨的四季分别展现了不同的特点和情感。春雨给人带来清新、舒适的感觉,夏雨给人带来热情、丰收的感觉,秋雨给人带来清凉滋润的感觉,冬雨给人带来寒冷、萧瑟的感觉。每种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雨的四季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七年级语文《雨的四季》教案(12篇)
七年级语文《雨的四季》教案(12篇)七年级语文《雨的四季》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积存丰富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有感情并精确的朗读课文。
2、体会笔下四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总—分—总”的构造,学习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写景散文中的运用。
4、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妙,感悟自然与生命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体会笔下四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总——分——总”的构造,学习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写景散文中的运用。
【教学设想】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画面美,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的根底上,调动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画面美,并领悟抓住特征写景时用笔之细腻,同时领悟、体会外露的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当代的“抒情诗之王”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字词预习检查(以小组为单位争论预习的字词,弄清字词读音、字形以及含义。
组内练写,相互检查。
)注①读准字音。
静谧( mì) 莅临( lì) 吝啬( lìn )( sè)咄咄逼人(duō) 粗暴(guǎng ) 干涩(sè)②把握以下词语静谧:宁静。
谧,安静、安静。
莅临:来到、降临(多指贵宾)。
吝啬:过分疼惜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淅淅沥沥:形容稍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概汹汹,盛气凌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雨的四季的基本特点、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修辞手法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雨的四季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感悟生活,用所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写作。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雨的四季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春雨和夏雨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雨的特质。
在小组讨论后,学生们分享了他们的成果,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但从学生的分享中,我发现他们在表达观点时,有时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思维。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还不够深入。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和提炼知识点,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努力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他们感受到雨的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们对文学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兴趣不足或自信心不足。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设置更多元化的讨论主题,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雨的形象及其特点。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雨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征进行描述的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于学生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情感。
(2)学习作者描写雨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2. 教学难点
(1)理解雨在不同季节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PPT上展示雨,展示不同季节的雨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雨的特点,例如雨的颜色、形状、声音等。
同时,播放一段轻柔的雨声音乐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
“同学们,你们听,这雨声多么美妙!它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我们忘却尘世的烦恼。
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雨声中,一同走进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去感受他笔下那独特的雨的世界。
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
雨的四季。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通用7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通用7篇)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课文原文及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语言欣赏和写作手法的学习。
教法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学生回顾有关于“雨”的诗句。
2、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1、生简介作者。
2、多媒体出示词语,生读。
(三)整体感知1、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齐读课文。
2、生思考:(1)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师生交流。
4、真情诵读,感悟情感。
(生找相关语句,多媒体出示语句,生读。
)5、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任选一句话作开头,用欣赏的眼光,说说从文中发现的雨的美。
(多媒体出示)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四)品悟赏评1、合作讨论,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段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析作者的表达。
我认为最妙的词语……我认为最美的句子……我认为最巧的修辞……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我认为描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2、生自由发表见解探讨写作方法,师生共同总结。
3、欣赏刘湛秋的《微笑》、《中国的土地》。
(五)学以致用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写景方法,以“ ”的四季(如草、花、风等)为题,完成150字左右的习作片段。
附:板书设计雨的四季刘湛秋美丽喜欢春雨:新鲜、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沉静、端庄冬雨:自然、平静爱恋赞美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丰富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有感情并准确的朗读课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雨的四季变化的描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课文主题。
(2)学会欣赏散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雨的四季变化的描绘。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主题,体会作者对雨的情感。
(2)学会欣赏散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雨声,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雨声,想象雨的景象。
(2)学生分享自己对雨的感受。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节奏、语气。
(2)学生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单阐述原因。
3.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2)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雨的四季变化的描绘。
5.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词语描述雨的四季变化。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对方的描述。
6.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合作创作一首关于雨的诗歌。
(2)每组选代表朗诵创作的诗歌。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雨的四季变化的短文。
2.课后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雨,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与同学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与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课堂练习、小组活动等环节,使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雨的四季》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如“静谧”“高邈”“莅临”等。
- 了解散文的特点,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
-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雨的不同情感,提高朗读能力和语感。
-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提升写作技巧。
- 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 感受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学会从自然中感悟人生。
##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景技巧。
- 理解作者通过雨的描写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雨的独特感受,理解雨在不同季节所象征的意义。
-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临其境般感受雨的四季之美。
3.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天气变化多样,有阳光明媚的晴天,有阴云密布的阴天,还有细雨绵绵的雨天。
那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呢?为什么?”请几位同学回答,分享他们对雨的感受。
2.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季节雨景的图片(春雨的轻柔细密、夏雨的热烈奔放、秋雨的缠绵清冷、冬雨的寂静冷峻),同时播放一段轻柔的雨声背景音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3.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刘湛秋的脚步,一起去领略《雨的四季》的独特魅力,看看他笔下的雨又有着怎样的韵味。
”### (二)知识讲解(7 分钟)1. 作者介绍- 刘湛秋,1935 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诗意,常常表达对自然、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上第3课《雨的四季》01《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3、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提升鉴赏品位。
4、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欣赏文章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教学设想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画面美,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画面美,并领会作者抓住特征写景时用笔之细腻,同时领悟、体会作者外露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分析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多媒体展示雨丝画面,配乐)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
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2作者简介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字音词义花苞bāo:文中指没开放的花骨朵儿。
娇媚mèi:形容撒娇献媚的样子。
彩棱léng镜:以透明材料制成的多面体,能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
粗犷guǎng:粗野豪放。
端庄:端正庄重静谧mì:安静。
谧,安宁、平静。
高邈miǎo:高而远。
邈,遥远。
莅lì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多用于书面。
莅,到。
造访:拜访。
多用于书面。
吝啬lìn sè: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咄duō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淅xī淅沥lì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3课-雨的四季
雨的四季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各种“雨”的形象特点。
2.赏析课文优美生动的散文语言,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作风格。
3.体悟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2.巩固前两课学习朗读的成果,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的风格,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借鉴和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1.通过课文对四季的雨的描写,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体会各季节的雨的不同美感。
2.启发学生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拟人和多种角度描写的写作方法,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借鉴和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出示课件的页面,用描写四季的雨的诗句导入,也可以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说说描写“雨”的诗句。
一、知人论世【活动内容】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
二、正音释义 【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释义,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加以点拨解决。
花苞()棱镜()粗犷()睫毛()静谧()屋檐()莅临()吝啬()淅沥()干涩()草垛()咄咄逼人()粗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吝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咄咄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活动内容】教师指导朗读,可齐读、分组读、男女生分开读。
读完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掌握文章阅读重音和停连的要领;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感知课文
听录音,思考问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雨各有什么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点拨:有关键词语的要抓住关键词语,没有的要进行概括。
春雨:美丽而娇媚。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静。
冬雨:自然、平静、透明、柔和
点拨:语言是人类情感的体现。秋雨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作者因对其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之情,所以才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把这种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再者,在作者心目中,秋雨是端庄的、平静的,这一点正像一个出嫁做了母亲的妇女一样,所以,这一比喻是恰当的。
我们还可以把秋雨比作一个端庄稳重的少女,或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母亲。
2、“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写出了秋雨的什么特点?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语。莅:到来。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样子。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迫不及待:紧迫得不容等待。
讲授新课
一、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段)
齐读第1段,概括段意。
点拨:直抒胸臆,作者直接表明对雨的情感——喜欢。
思考: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提示:
从语言和画面的美丽这两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点拨:首先,作者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春雨的特点;其次,作者通过树叶、花苞、树枝、水珠、水雾和大地等一系列影象,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秀美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我们认识到了春雨的特点。
(二)抽读第三段,思考:
1、段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雨。从“秋池“一词可以看出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冬雨。从“十一月四日”“冰河”两个词可以看出来。)
不同季节的雨有不同的特征,古人用他们特有的语言特点进行的形象的描绘。我们今天来学一学刘湛(zhàn)秋先生的《雨的四季》,看看本文又是怎样来描绘四季不同的雨的。
学生做笔记。
督促学生积累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刘湛秋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理,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似如水明镜。淡化貌似严肃、正经的说教所带来的人的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他的抒情散文《雨的四季》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下所产生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课题
雨的四季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诱惑、静谧、高邈、粗犷”等词语的读音及书写。
2、分析四季的雨的特征,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画面美。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赏析文章清新明丽的语言特色,展开联想与想象,从而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点拨:交待了描写的对象,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喜欢,也交待了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同时,也高度概括了雨的总体特点:美。
二、浏览课文第二部分(2-5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抽读第2段,思考问题:
我们知道了春雨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些特点的呢?
学生听录音,并在课文中进行概括或找出关键词语。
培养学生概括和抓关键词语的能力。
知识积累
走近作者
刘湛(zhàn)秋,中国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代表作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等,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点拨:
花朵、树叶、杂草、荷叶、蝉声和蛙鼓。
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本文:①语言清、优美的特点。②景物描写、抒发情感都细腻流畅,匠心独运。③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交错运用,使所描写的景物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三)抽读第四段,思考:
1、作者将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女人,显得商讨而又沉静”,你觉得这个比喻恰当吗?如果是你,你可能会怎样比喻?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ɡuì)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春雨。从“桃花”一词可以看出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雨。从“鸣蝉”“稻花”“蛙声”三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深情,领悟大自然的美丽,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重点
1、品味文章的语言及画面的美好。
2、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难点
清新明丽的语言特点以及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读下面四首诗词,想一想它们各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拙(zhuō):笨拙
邈:高邈(miǎo)
藐:藐视(miǎo)
苞(bāo):花苞
饱(bǎo):吃饱
姿(zī):姿容
恣(zī):恣意
词语积累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语。
掩饰:遮盖修饰使人看不出真相,多用于贬义。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学生做笔记。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预习检测
生难字
诱惑(yóu huó)静谧(mì)
高邈(miǎo)莅临(lìlín)
吝啬(lìn sè)咄(duō)咄逼人
淅淅沥(xīlì)沥干涩(sè)
漾(yàng)出粗犷(guǎng)
睫(jié)毛池畦(qí)
读,并做好笔记。
扎实基础知识大关。
形似字
咄(duō):咄咄逼人
点拨:细读课文,对词语的理解和品味。
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面,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敝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2、夏雨的美,美在它的热烈与粗犷。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夏雨的美好生活的?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你体会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