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i a r n . h sa t l e iws t e r c n r g e s i h sfed. mp ime t T i r c e r ve h e e tp o r s n t i l i i
【 yw r s T a s n sh m catc ; o nt ei ar n; na ds ra cs Reerh Ke o d 】 rn i t c e i t k C g iv e i a i mp i me tMe tl it b n e; sac u
评价 认 知功 能损 害 的状 况 。 冯 东 泽 [l 采 用 E P 对 5 1曾 O R s 0例 T A 发 作 的 患 者 进 行 研 I 究 发 现 . 对 照 组 相 比 ,I 组 的 P 与 TA 3潜 伏 期 显 著 地 延 长 了 , 而 波 幅 则 无 明 显 的 差 异 。 表 明 ,I 患 者 虽 然 不 留 下 神 经 系 TA
【] 宋 玉 成 . 暂 性脑 缺 血 发 作 的认 知 功 能 研 究 『. 国 全 科 医学 ,0 14 2 短 J中 】 2 0 ,
受试 者 辨 认靶 刺 激 信 息 进 行信 息加 工 时在 其 头 皮 电 极记 录 到 的长 潜 伏 期 电位 。包 括 N1 P 、 2 N P S 等 成 分 , 、 1P 、 2、3、W 其 中N P 2、3是 E P R S的 晚期 成 分 . 们 是 否 出现 取决 于 作业 要 他 求 和 受试 者 的心 理 状 态 , 不受 刺激 的物 理性 质 的影 响 , 于 属 内源性 成 分 (n oe 0 o oe t) 3的潜 伏 期 可 以用 来 e d g nu cmp n ns 。P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是一种短暂性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短期神经功能缺失,通常持续不到24小时。
虽然TIAs的症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它们往往是中风的前兆,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治疗。
近年来,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进展的重要成果和新趋势。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直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手段之一。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近年来,一些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如布洛芬等也被证实对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中风具有显著的效果。
除了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也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中风风险,特别是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来说,降脂药物更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
除了以上药物治疗,最近一些临床试验还发现,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对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中风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
这些新的药物治疗手段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
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对于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供应,降低再发中风的风险。
对于一些心脏病引起的血栓形成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瓣膜手术和心脏封堵术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介入性手术治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手术选择,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康复和心理治疗等多个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神经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如不能获得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至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完善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的深入及相关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
本文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如下。
标签: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因颅内血管病變引起的不伴有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局灶性脑功能、脊髓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可在1~24 h缓解,由于患者恢复后不会遗留任何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或体征,因此以往人们低估了该病的危险性,随后的研究发现TIA频繁发作者48 h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率50%,其病情复杂性和风险性极大,被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的预警信号,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早期干预治疗[1]。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TI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TIA的危险因素1.1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状态可造成动脉壁内皮细胞损害、脑血管内皮细胞多种功能紊乱如渗透性增高、白细胞黏附增多、血管活性物释放等,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高血压状态及血压控制不良是导致TIA的独立危险因素[2]。
血压不稳定性及变异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血压过高可使血栓脱落阻塞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血压过低又会引起灌注压下降导致缺血缺氧,均可诱发TIA的发生,研究认为血压变异性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预测指标及TIA降压目标的参考指标,减少血压变异性有助于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3]。
最近有研究发现50岁以下中青年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可通过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溃疡斑块破裂或脱落来诱发TIA的发生发展[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二尖瓣发育不全和口服避孕药。年轻人发生TIA主要是非栓塞 性良性血管异常所致,仅15%有动脉硬化。TIA发作特点、
预后及可能机制与有先兆性偏头痛难于鉴别。
(一)脑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某一支或数支狭窄或闭塞,在静 止状态时,病灶侧脑组织可依靠侧枝循环勉强从对侧得 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临床上不出现症状,当血压降低时, 脑灌流压下降,即可出现代偿不足,发生短暂的脑局部 缺血。局部动脉狭窄可在生理血压和血流上产生“收缩 期壁塌陷”。这一现象在理论上解释了动脉硬化斑块引
3.腔隙或小的穿通动脉TIA。
美国研究发现,TIA发作期限5分钟内占24%, 15分钟内39%,半小时内50%,一小时内60%,若 一次发作持续1-2小时以上可能留下神经损害,CT 显示梗塞现象。有学者(Julien 1984)将TIA分真 正TIA和短暂体征性脑梗塞。随着CT和MRI的普 及,对TIA可能会有新的认识。
TIA可因各种各样病因所致,为预防其真的成 为脑梗塞,须进行病因诊断。作为是否为TIA的 诊断,最低限度必须检查的有:尿常规、血常规、 血清生化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胸部X线,为 了除外脑出血须进行CT检查。相当多的TIA病例, CT及MRI上可见小梗塞灶。心脏超声、颈动脉多 普勒、脑血管造影等病因学基础疾病诊断中不可 缺少的检查项.
起动脉高度狭窄(超过70%),从而使TIA和卒中发生率 升高。
常见的原因有 ① 动脉粥样硬化症,多数TIA都以动脉硬化病变为主要原因,
粥样斑块多发生大血管分叉处,致使管腔狭窄,甚至可完全阻断某 枝动脉,再者因血管内膜粗糙(管壁不完全、溃疡、狭窄)可使血 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形成凝集块,脱落后流向血管末端,使血管 栓塞导致短暂性脑缺血。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 e od】 I hmc tc , r s n; rn n co;Rs r r e K yw rs s e i a k Ta i t Ba f tn e a h o s e t a ne i ia i r ecp g s r
1 短 暂 脑缺 血 发 作 (rnin i hm c t c ,TA) 的定 义 t s ts e i at k I a e c a
死的预警信号和前 兆,如不及 时治疗 ,有 2 % - 0 5 4 %患者在 5年 内将产 生严重的脑梗 死而威胁 患者生命 ,及 时诊 断与
治疗 TA是预防缺 血性卒 中的重要措施 。不断完善对本病的认 识具有重要临床 意义。随着神经影像 学的发展 及 临床研 I 究的深入 ,人们对 TA的认识有 了新进展。近年 来,对 TA的研究集 中在对其概念的重新认识 、影像 学检查 、与卒 中 I I
R n rge i eerho rni tshmi A tc Z A in— u.Dp r etfIt n dcl TiaH s  ̄e t or ̄ nR sa c nT a s n ce c t k H OLa ha eat n o n ra Mei a o— P e i a m el a d
有学者发现高纤维蛋 白血症 、高 C一反应蛋 白水平也是 TA独 I
TA是 1 5 I 9 1年由美 国学者 Fse 首 次提 出,国内 自 18 i r h 96 年起 也基本认可该定义 :临床症状不超 2 h 4 ,反复脑局部供 血
一
立危险因素。R t e 等 最近提 出了 6点 “ B D”评面。TA的研 究对 于卒中的预 防和治疗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I
【 关键词 】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梗死 ; 究进展 ‘ 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南昌330003 E2mail:l ouxiaol@ 综 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楼小亮【文章编号】1005-2194(2007)24-1965-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进展Keywords Ische m ic attrack;Transient;Pr ogress 20世纪,人们对脑梗死之前出现的短暂一过性局部神经功能缺损发作症状冠以不同命名,如“小卒中”、“短暂性脑功能不全”、“大脑性间歇性跛行”等。
1951年美国神经病理学家Fisher将暂时性神经定位体征命名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 ic attack,TI A)。
在1965年第四届Princet on会议上以不超过24h为标准,将TI A定义为由于大脑局灶性或区域性缺血产生相应区域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在24h内症状完全消失。
1974年美国用此标准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于1975年将此标准纳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 I H)疾病分类中[1]。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TI A的发病年龄为50~70岁,约40%的TI A伴有高血压,50%伴有缺血性心脏病,20%伴有糖尿病。
TI A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所累及的血管,大约90%的TI A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7%发生在椎2基底动脉系统,3%二者均有。
颈内动脉系统TI A表现包括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失用和(或)意识模糊(主侧半球受累),同侧眼一过性视物模糊或失明(一过性黑矇),同侧血管性头痛。
椎2基底动脉系统TI A表现包括肢体麻木、无力或瘫痪(跌倒发作)、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枕部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及急性耳聋,意识模糊或昏迷、复视,视野缺损、皮层盲、健忘症(如双侧受损)等。
理论上讲有多少脑神经功能就有多少种TI A,患者会突然意识到一个神经功能缺失,然而,由于动脉解剖的关系,更常出现的是一些综合征。
202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演变、临床表现、诊断评估及治疗策略(全文)
202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演变、临床表现、诊断评估及治疗策略(全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信号。
大量硏究显示,TIA患者在近期有很高的卒中发生风险。
相关荟萃分析指出,TIA患者发病后第2天、第7天、第30天和第90天内的卒中发生风险分别为3.5%、5.2%、8.0%和9.2%。
对TIA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减轻卒中疾病负担。
TIA定义的演变1958年,著名神经病学教授Miller Fisher提出了TIA概念的雏形,首次提出了TIA的临床特征:症状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但大多数发作5~ 10 min。
1965年第四届普林斯顿会议以及1975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发布的《脑血管病分类大纲》确定了传统的基于〃时间・症状〃的TIA定义:突然出现的局灶性或全脑的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24 h ,且除外非血管源性原因。
2002年,美国TIA工作小组提出了新的定义: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典型临床症状持续不超过1 h ,且在影像学上无急性脑梗死的证据。
2009年,美国卒中协会(ASA )再次更新了TIA的定义: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
TIA定义的演变过程,体现出人们对TIA 这一疾病认识的逐步深入。
在影像学检查尚不发达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更多的是依靠症状以及症状持续时间来定义TIA ,但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DWI等磁共振检查技术的逐渐普及,对传统〃时间- 症状"TIA的定义提出了挑战。
研究显示,在由传统〃时间-症状〃定义诊断下的TIA患者中,30%〜50%在DWI出现了新发脑梗死,鉴于此,2009年新TIA定义认为有无梗死病灶是鉴别诊断TIA和脑梗死的唯一依据,而不考虑症状持续时间,新的定义淡化了“时间-症状" 的概念,强调了〃组织学损害"。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摘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预防卒中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进展。
在药物治疗方面,利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有效控制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包括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和颅内血栓清除手术,提高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性手术和血管内治疗减少了患者的发作次数。
康复治疗通过物理康复和心理康复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综合治疗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提高了疗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的进展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效降低了患者的风险,提高了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康复治疗、综合治疗、进展、综合治疗的进展、神经保护、预防复发、症状缓解、患者康复、全面治疗。
1. 引言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是一种短暂性、可逆的急性脑血管事件,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
虽然症状可能很轻微,但TIAs仍然是脑卒中的强烈预警信号,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近年来,药物治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被广泛用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患者再发脑卒中的风险。
抗凝血药物和脂质调节药物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选择。
对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可以有效改善血流,降低再发卒中的风险。
介入治疗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式,通过血管内介入手术修复血管狭窄或阻塞的部位,恢复血流通畅,有助于防止脑血管事件的再发。
康复治疗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物理康复、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等多方面的内容,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后遗症。
综合治疗则强调多种治疗手段结合运用,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短暂性的脑血管病变,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虽然TIA症状通常会在24小时内消失,但它们预示着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脑卒中。
及时治疗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界在TIA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进展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有效地治疗这种疾病。
1. 早期诊断和评估:"时间就是大脑",这句话对于TIA来说尤为重要。
早期诊断和评估是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的关键。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TIA进行早期的诊断和评估变得更加容易。
医生可以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检查患者的脑部情况,以确定TIA的原因和可能的并发症。
还可以利用颅内和颅外动脉超声检查(Doppler ultrasound)来检查颅内和颅外动脉的血流情况,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TIA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风险。
2.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TIA。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来减少血栓形成,防止TIA再次发作。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能比单独使用一种药物更有效,但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但它们也被发现对TIA患者具有益处。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动脉壁的弹性,减少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降低TIA再发作的风险。
4. 胆固醇调节药物:TIA患者往往面临高胆固醇水平的风险,因此胆固醇调节药物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TIA。
常见的胆固醇调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和贝特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降低TIA再发作的风险。
尤瑞克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探讨
尤瑞克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探讨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方法整群2012年10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91例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5%,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效率为7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尤瑞克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标签:尤瑞克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良反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是指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的短暂的一系列功能障碍,不留任何后遗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34~65岁之间,65岁以上占25.3%,男性多于女性[1-2]。
调查显示[3],我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病例,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般临床症状不重,然而其继发卒中的预后不容乐观。
因此,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积极治疗,以减少发生脑卒中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尤瑞克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最新药物。
为了探讨其疗效,对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182例患者分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整群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1例,男52例,女39例;年龄32~88岁,平均年龄(48.4±2.5)岁。
对照组91例,男50例,女41例;年龄34~86岁,平均年龄(50.1±2.3)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4]。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改善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化降脂等常规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30 s,国药准字:J20080078,产品批号:091105),用法用量:100 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舒血宁20 mL,溶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1次/d,静脉滴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研究报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属部位:头就诊科室:神经内科病症体征:脑缺血,复视,偏盲疾病介绍: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每次犯病的时间持续不久,通常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等,最长不超过24小时,往往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症状体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什么症状?1、病史及症状:颈内动脉系统TIA可表现为突发的意识模糊、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肢体麻木、单瘫、偏瘫、同向偏盲、失语、失用、交叉性黑朦偏瘫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表现为眩晕、晕厥、猝倒、黑朦、复视、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平衡障碍、球麻痹、遗忘、失认等。
常有诱因,每次发作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H,发作间期不留后遗症状。
病史应询问起病急缓,症状的特点,有何诱因,既往有无类似发作,症状持续的时间及发作间期的症状。
2、体检发现:发作期体征如上述,发作间期部分病人可有轻偏瘫、眼震、角膜、咽壁和腱反射不对称、调视、辐辏反射障碍等轻微体征。
化验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查方法有哪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查可从以下六种进行检查:1、血尿常规、血沉、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2、脑脊液。
3、脑血管造影。
4、头颅CT扫描。
5、磁共振(MRI)。
6、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鉴别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方法有哪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需与局灶性癫痫、有先兆的偏头痛、内耳眩晕症、昏厥、颅内占位病变、眼科病及短暂性全脑遗忘症进行鉴别。
1、局灶性癫痫:癫痫发作常为刺激性症状,如抽搐、发麻症状,常按皮质的功能区扩展。
老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常为症状性,脑内常可查到器质性病灶。
过去有癫痫病史或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如癫痫波等),有助鉴别。
2、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先兆期易与TIA混淆,但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
表现为双下肢发作性无力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报告
表现为双下肢发作性无力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报告发布时间:2022-04-19T01:53:12.9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期作者:胡珍珠1 张尊胜2[导读] 探讨表现为双下肢发作性无力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特胡珍珠1 张尊胜2(1.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广安638001;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摘要:目的探讨表现为双下肢发作性无力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 2例均为老年患者,均有高血压病病史,头颅CTA均可见责任血管严重狭窄,1例为大脑前动脉双干且其A1段狭窄,1例为基底动脉严重狭窄。
1例患者完全康复,1例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
此类患者的鉴别诊断主要有脊髓短暂性缺血发作、癫痫、桥本脑病、间歇性跛行等。
结论老年患者出现双下肢发作性无力应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应及时完善脑血管检查。
关键词:双下肢无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诊断Key words: weakness of both lower limbs,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differential diagnosis.TIA常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的各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发作性双下肢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TIA临床较少见,易被误诊、漏诊。
现将我院收治的两例病例报告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
1.临床资料例一:女,64岁,主因“发作性双下肢无力5天”入院。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双下肢无伴双腿颤抖,以左下肢为重,约5-6分钟可完全恢复,每天发作3-4次,每次发作症状类似,发作时意识清楚,无尿便障碍。
入院当日患者症状发作后数小时未恢复。
既往高血压病史。
体格检查:血压185/ 85mmHg,神志清楚,颅神经(-),双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左侧巴氏征(+),余查体未见异常。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研究进展
( 收稿 日期 :0 1— 7— 9 21 0 0)
短暂 性 脑 缺 血发 作 预 后 研 究进 展
王 普, 曾宪容
[ 关键词 ] 短暂性脑缺 血发 作 ; 险预测 ; 风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文章编号 R7 3 9 4 . 文献标识码 A d i1 .99 ji n 10 — 182 1 .20 8 o:0 3 6 /.s .0 s 4 0 8 .0 20 . 4
1 3 0.
[ 1 顾 明标 . 2] 胸片在早期诊断急性胸主动脉夹层 中的应用 [ ] 河 J. 北 医学 ,04,0 1 ) 16 20 1 ( 2 :0 5—16 . 07
sreyJ . hs, 9 , 420— 9 . ugr[]C et1 31 : 9 0 9 21 [ ] 沙立娜 , 8 崔俊山 , 李楠 , 以消 化系统 症状 为主 的腹主 动脉 等. 夹层动脉瘤 临床 2例 报 道 [ ] 临 床 消化 病 杂 志 ,0 8 2 J. 2 0 ,0
(0 6 — 5 1 ): 4 6.
[ ] 陈灏 珠. 9 心脏病 学 [ . M] 5版.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0 1 人 20 :
1 0 .1 7. 4 8 4l
[0 Ga lC, er hW , b uh FJ Ne rlgc lsmpo na ri 1] u Diti Er g t . u oo ia y tmsi ot c c
Ⅱ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价值 [ ] 医学影 像学 杂志 ,0 7 J. 20 ,
1 8):0 ・8 5 7( 82 0.
arcdset n J . i uai ,0 83 S6 S7 . o i i ci [ ] Cr l o 20 ,0:17一 10 t s o c tn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4-05-07T14:58:21.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3期供稿作者:党战[导读] 如果发作性偏瘫伴有瘫痪对侧的短暂性单眼失明或视觉障碍,则可诊断为失明侧颈内动脉TIA发作。
党战(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 537400)【摘要】目的总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以及影响,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阐述性分析。
结果 28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正确有效治疗,26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较重,伴有并发症出现,病情好转较慢,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
结论提高和加强我院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神经内治疗【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52-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009年6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提出新的定义为: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
在此定义下,症状持续的时间不再是关键,是否存在梗死才是TIA与脑卒中的区别所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认识上还存在分歧和争论,但绝大多数患者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有关。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38~6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2.4岁。
主任医师可通过患者临床表现进行鉴别例如:部分性癫痫,单纯部分发作,常表现为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的肢体抽搐,从身体的一处开始,并向周围扩散,多有EEG异常。
头颅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内局灶性病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与进展性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与进展性研究作者:杜官林吴丹荣根满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纤酶和尼达尔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发作控制率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方法 11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降纤酶+尼达尔及普通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发作控制率均明显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血粘度下降。
结论 TIA时早期使用降纤酶、钙离子拮抗剂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早控制发作,减少完全性卒中的可能性。
【关键词】 TIA;降纤酶;钙离子拮抗剂;疗效分析TIA是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的一过性的供血不足,其特点为突然发病,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一般不超过 24 h,但可反复发作。
因其发作时间短暂,不留后遗症,常不易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从而延误早期治疗时机,使 TIA 反复发作,最终导致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生。
本文118例 TIA 患者经降纤酶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发作控制率明显提高,且减少了完全性卒中的发生。
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118例TIA患者均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入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 TIA 标准[1]。
①突发的言语障碍及运动、感觉障碍或眩晕;②发作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24 h症状完全消失;③反复发作。
并在治疗前及病程 24~48 h后经头颅 CT 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及新鲜的缺血灶,或有陈旧性缺血灶但临床上无相应症状体征者亦可入选。
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 32~78 岁,平均(53.2±0.16)岁;病变部位在颈内动脉系统38例,椎其底动脉系统22例;平均每日TIA发作次数(2.4±1.2)次;平均持续时间(16.1±9.5)h。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效果探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式与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人。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疾病认知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相比较。
结果心理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疾病认知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TIA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患者突然出现的可逆性、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生是由局灶性脑缺血引起。
数分钟持续发作时间,在半小时内其神经功能可恢复正常,若持续发作超过2小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一般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部分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2]。
为了提高TIA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探究心理护理对TIA患者的作用,选取选取我科2016年6月-2017年12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
心理护理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52-78岁,平均(64.21±2.13)岁。
合并症:冠心病11例,高血压23例、糖尿病7例。
常规护理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1-78岁,平均(64.26±2.25)岁。
合并症:冠心病10例,高血压27例、糖尿病6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疾病康复指导,生活指导等,照料患者生活起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一种短暂性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通常持续几分钟到一小时,但不会引起脑组织死亡。
尽管TIA的症状是暂时性的,但它往往预示着有可能发生未来的脑卒中,因此需要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治疗TIA的目标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同时减少TIA的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药物治疗是TI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抗血小板药物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的形成。
抗凝药物也常用于治疗TIA,如华法林等,可以延长凝血时间,防止血栓的形成。
调节血脂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也常用于治疗TIA,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治疗是一些高危TIA患者的选择。
对于颈动脉狭窄引起的TIA,可以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术,以扩大血管并恢复正常的血流。
手术治疗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的原因来确定。
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TIA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患者应该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等。
合理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减少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的摄入。
在治疗TIA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定期的复查和随访。
复查包括进行脑血管成像、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阶段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教给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进行生活调整等。
治疗TIA的进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TIA的症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治疗TIA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护自身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危险因素。发病突然,局部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历时短暂,最长 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症状完全恢复。TIA 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 现相似。
3.2 颈内动脉系统 TIA 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分布有关。大脑中 动脉(MCA)供血区的 TIA 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三 偏症状。优势半球受损常出现言语困难和失用,非优势半球受损可 出现体象障碍。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缺血可出现人格和情感 障碍、对侧下肢无力等。颈内动脉(ICA)主干 TIA 主要表现为眼 动脉交叉瘫[病侧单眼一过性黑朦、失明和(或)对侧偏瘫及感觉障 碍],Horner 交叉瘫(病侧 Horner 征、对侧偏瘫)。
3.3 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最常见表现是眩晕、平衡障碍、眼 球运动异常和复视。可有单侧或双侧面部、口周麻木,单独出现或 伴有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呈现典型或不典型的脑干缺血综合 征。此外,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还可出现下列几种特殊表现的临床 综合征
3.3.1 跌倒发作 表现为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 失,常可很快自行站起,系
1 概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 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典型临床症状持续不超过 1h,且无急性脑 梗死的证据[4]。凡神经影像学检查有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明确病灶者 不宜称为 TIA。传统的 TIA 定义,只要临床症状在 24 小时内消失, 不遗留神经系统体征,而不管是否存在责任病灶。近来研究证实, 对于传统 TIA 患者,如果神经功能缺损超过 1 小时,绝大部分神经 影像学检查均可发现对应的脑部梗死小病灶。因此,传统的 TIA 许 多病例实质上时小卒中[5]。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TIA 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TIA 的最主要的原因)[6]、动脉狭 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 径有关,主要的发病机制有 2.1 血流动力学改变 是在各种原因所致的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血压的急剧波动导致原来靠 侧支循环维持的脑区发生的一过性缺血。血流动力型 TIA 的临床症 状较刻板,发作频繁通常密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不超 过 10 分钟。 2.2 微栓塞 主要来源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或附壁血 栓的破碎脱落、瓣膜性或非瓣膜性心源性栓子及胆固醇结晶等。微 栓子阻塞小动脉常导致其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当栓子破碎移向远 端或自发溶解时,血流恢复,症状缓解。微栓塞型 TIA 的临床症状 多变,发作频率通常稀疏,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如果持续 时间超过 30 分钟,提示微栓子较大,可能来源于心脏。 2.3 动脉壁狭窄、动脉痉挛,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 异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时,可使脑血流缓慢导致脑供血不足,此 情况更对见于有明显增生性颈椎病人,当急剧转劲造成椎动脉扭曲, 或椎体增生刺激劲交感干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痉挛,可引起椎-基底 动脉系统 TIA,高血压病人血管应激功能增高;当过度疲劳、精神 紧张或情绪激动时也可引起脑血管痉挛,产生脑局部缺血、缺氧。 2.4 血液成分的改变 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2.5 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椎动脉-锁骨下 动脉盗血,或颅内前后循环之间发生的盗血也可引起 TIA[3]。。 3 临床表现 3.1 一般特点 TIA 好发于中老年人(50-70 岁),男性多于女 性,病人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血脂等脑血管
脑干下部网状结构缺血所致。有时见于病人转头或仰头时。 3.3.2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 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 发作时对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但谈话、书写和计算能力正常,一 般症状持续数小时,然后完全好转,不遗留记忆损害。 3.3.3 双眼视力障碍发作 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导致枕 叶视皮质受累,引起暂时性皮质盲。 4 诊断 4.1 大多数 TIA 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已消失,故诊断主要依靠 病史。中老年病人突然出现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符合颈内动脉 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并在短时间内症状完全恢复(多 不超过 1 小时),应高度怀疑为 TIA。 4.2 明确病因 4.2.1 测双上肢血压 除外血流动力学原因[7]。 4.2.2 血液检查 血液流变及凝血四项的检查。 4.2.3 头颈部血管的检查 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 DSA,MRA。 4.2.4 头颅 CT 或 MRI 检查 除外颅内其他病变[7]。 4.2.5 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 除外心源性原因[7]。 4.2.6 颈椎影像学检查:除外颈部血管受压[7]。 5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8]。 5.1 病因治疗 5.1.1 高血压病人应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 因素,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9],因此控 制高血压使 BP<140/90mmHg(脑低灌注引起者除外),糖尿病病人 伴高血压者血压宜控制在更低水平(BP<130/85mmHg)。 5.1.2 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使胆固醇<5.2mmol/L, LDL<2.58mmol/L)。
The exchange of experience│经验交流
浅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小 风(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额尔敦朝鲁(导师)2 (1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2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 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致死率均较高[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脑血管潜在性疾病,一旦发作可 导致缺血区可行性区域神经功能缺损[2]。局部性、短暂性和反复发作 性的脑缺血发作是 TIA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一般在短时间 内自动缓解。随着 TIA 概念的演变、影像学检查的不断完善及 TIA 与卒中关系研究不断取得了进展,人们对 TIA 的认识已发生变化, 多数专家认为从医学方面考虑,TIA 应该常规住院治疗。应该强调, TIA 是神经科的急症,必须紧急处理,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预 防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预防卒中的发生[3]。本文针对 TIA 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