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最新整理版)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2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
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1980年,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
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
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
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
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
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状元大课堂】2016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 新人教版
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
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一万多立方
米”。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
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 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三、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 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示例:我今年整整100岁了,小时候,家就住在
拓展延伸
说说我们生活周围环境被破坏的 事例,谈谈你的想法。
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 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
2.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 洪灾,其原因之一,就是与湖争地乱砍乱伐森林、不 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一沉痛的教训,我们一 定要牢记。
结构梳理
曾经的罗布泊: 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
生命绿洲 科考失败 神秘的沙漠 生命禁地
今日的罗布泊
消亡的原因 河流改道 “四盲”
今日的荒漠 胡杨林大面积死亡 巨大的黄色沙地 今日的青海湖: 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 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 今日的月牙泉: 涸之势
课堂小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 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 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 的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 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第12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R 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 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 绿洲;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 加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那 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 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 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 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 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
预习检测
sè
萧瑟
xù
和煦
hé
干涸
shì
吞噬
luǒ
裸露
gē
戈壁滩 近在咫尺
bì 庇护所
zhǐ
析题 1、 这个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罗布泊曾经是一个仙湖,但后来消逝了
请你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的? 2、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 3、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呢?
让明天 更美好
明确:这样推而广之,说明悲剧仍在继续,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 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 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
美丽的罗布泊消逝了,青海湖月牙湖也 即将沦为沙漠,在这些惨痛的现实面前我们 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 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 设.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发展经济的同
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拓展
假如你是一个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
的百年 沧桑,你将向人们说些什么? 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美丽的罗布泊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青海
湖和月牙泉离我们还很近,我们要保护他们,不
要让罗布泊的悲剧重演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
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小结: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 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个美丽 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它吞 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 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 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 的呼吁。
死寂的荒漠 令人恐怖
4、面对罗布泊由昔我感到:
“泊”字左边是三点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罗布泊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直观地展示环境变化,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 网络教学: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开展在线学习和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深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开展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行动。
4.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 邀请环保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讲座或指导,让学生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示。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与同学互动的情况等方面,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思考深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罗布泊历史变迁、消逝原因、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5. 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交流学习。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美情感:通过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图片,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破坏,激发他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A. 河流干涸
B. 农业生产减少
C. 空气质量下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 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昔日: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 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 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 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 ‚被斯文· 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 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 的地方。‛
“马上”—变化速度快 “全部枯死”、“成片死亡”---受破 坏程度大
6、在这巨大的吸水鬼面前罗布泊承受了一种怎样的折
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看着这时的罗布泊心情如何?
1、70°C高温煎熬的痛苦 2、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又像是向谁伸出求助之手 -----拟人、赋予胡杨以人的情感 “挣扎与痛苦”表明作者为 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心不已的感情。 3、 站在罗布泊的边沿……你会感到着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 无奈 ----反复强调站在罗布泊的边沿,突出了目睹的惨状令人沉痛 “ 裸露的胸膛”、“脱尽外衣 ”, 指大地的植被被彻底破 坏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赋予罗布泊以人的生命与情感,我们仿 佛能听到罗布泊痛苦的呻呤,会感到它胸膛里深藏的痛苦与 无奈
品味语言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兼 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既有真 实性又有生动性,请到文中找 出相应的语句。
(提示:注意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修辞。)
例句: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 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 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 救之手!”
【分析】这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
小结: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 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 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 怖的沙漠,它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 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 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 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精品教案目标定向1.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
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
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自学生疑1.正确识读、理解文中生字: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裸露(luǒ)戈壁(gē)荡漾(y4ng)娱乐(yú)2.词语释义: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温暖,多指阳光、风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吞噬:蚕食、并吞。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滩:蒙古或新疆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也说桑田沧海。
3.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
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
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
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
第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
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
4.内容提要: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①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②过去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山西李清华
作者 吴刚
授课者: 授课者:太原三十七中 李清华
速读课文,思考: 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写的真实事件是什么? 、本文写的真实事件是什么? 2、本文标题是编者加上的,编者 、本文标题是编者加上的, 为什么称“罗布泊” 仙湖” 为什么称“罗布泊”为“仙湖”? 你认为“ 字有几层含义? 你认为“仙”字有几层含义?
1、有明确的观点。 、有明确的观点。 2、有支撑观点的材料。 、有支撑观点的材料。 3、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 选自《善待家园 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 选自 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
三、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 机吗? 机吗?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资料,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资料, 或自己所了解的新闻事实, 或自己所了解的新闻事实,用文学 手法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字左右。 手法写一个片段 字左右 要求: 要求:
昔日罗布泊——仙湖 仙湖 昔日罗布泊
二、“仙湖”现在是什么 仙湖” 样子? 样子?
昔 日 罗 布 泊
Hale Waihona Puke 今 日 罗 布 泊罗布泊
作者如是说: 作者如是说:
• “
……更可悲的是,这种情况至今仍时 更可悲的是, 更可悲的是 有发生。每每想及这些, 有发生。每每想及这些,我都深感到 有一种责任, 有一种责任,希冀通过手中的笔把各 种破坏环境的危害告之众人, 种破坏环境的危害告之众人,唤起民 众保护地球母亲、 众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生态环境的意 识。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绝非强 大的民族。 但愿人们能够警醒, 大的民族。……但愿人们能够警醒, 但愿人们能够警醒 没有美好的环境, 没有美好的环境,任何文明和现代化 都是虚无的。 都是虚无的。”
沪教版初中初一语文上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沪教版初中初一语文上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本说课稿是针对沪教版初中初一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进行深入解析和课堂展开的指导方案。
通过细致的分析、丰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故事情节,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沪教版初中初一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描述了一个神秘而又伤感的故事。
通过描绘罗布泊湖水的消失与湖中仙湖的命运,课文传递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了解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分析课文的意义和主题;•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词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关键词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在不涉及敏感词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学PPT;•板书工具;•课堂演示文本。
2.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清净、整洁,以便学生集中精力听讲。
3. 学生准备•提醒学生带上学习相关的教材和笔记,以便在课堂上参与互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启发学生联想:提问“你们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复述有关探索和未知事物的个人经历。
2. 文本学习第一段(引入)•学生自主阅读第一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主题:–第一段描绘了罗布泊的特点和仙湖的消失。
–通过石头裂缝和湖中的湿润痕迹,课文给人一种神秘而伤感的氛围。
–提问: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表达出神秘和伤感的感觉?第二段(故事发展)•学生自主阅读第二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发展:–第二段中,探险队员进入岩洞,发现了一个仙湖。
–描述了仙湖美丽宁静的景象,以及探险队员与仙湖之间的互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简介罗布泊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的一片内陆盐湖,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
它以其完美的湖光山色和神秘的仙湖之称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罗布泊的湖泊面积逐渐缩小,仙湖也渐渐消逝,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遗憾。
地理特点罗布泊的湖泊面积曾经约为1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泊。
它由东西两个湖盆组成,东罗布泊和西罗布泊,中间被一段盐度高达300‰的蒸发区相隔。
其湖泊底部有丰富的盐类矿物质,形成了独特的盐滩景观。
而仙湖则位于东罗布泊中,以其碧波荡漾、天山倒影的美景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导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全球变暖和降雨量的减少,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逐渐干旱。
这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罗布泊的湖泊面积已经减小了约80%。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活动也对罗布泊的消逝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农业用水和过度放牧,罗布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被大量消耗。
此外,盐湖资源的开发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也对罗布泊造成了严重污染。
这些活动导致湖泊水质恶化,湖水变得浑浊,不再透明。
生态环境的破坏除了水资源下降和水质恶化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还导致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湖泊和湿地是许多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它们依赖湖泊提供的水源和食物。
随着罗布泊面积的缩小和湖水的消失,很多鸟类和动物失去了栖息地,它们的数量也大幅减少。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罗布泊的生态环境和仙湖,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农业用水和过度放牧,确保湖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严格控制盐湖资源的开发和工业污水的排放。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罗布泊保护的关注和认识,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展望未来尽管罗布泊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仙湖消失的趋势令人担忧,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行动来保护它。
只有保护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罗布泊的影响,才能确保这片美丽的湖泊和仙湖能够延续下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在 那 里 进行 科 学考察 失踪
年后
,
探
险家余 纯 顺 又 在那 里 遇 难
添 了几 分 神 秘 色 彩
。
,
更 给 罗布 泊增
罗布 泊 棵草
布泊
一
一
,
望 无 际 的戈壁 滩
,
,
没有
℃
。
一
,
条溪
夏季 气 温 高达 7 0
一
罗
,
天 空 中不 见
。
只乌
,
没有任何 飞禽
敢 于 穿越
可是
,
从 前 的 罗布 泊 不 是 沙 漠
维普资讯
餮
鬻
戆 羹
鬟
维普资讯
罗布泊 消逝的仙潮
.
塔 克拉 玛 干 沙 漠边 缘 有 个 罗布 泊
2 0 世 纪 初 瑞典探 险家 斯 文
。
自
赫定 闯入 罗
布泊
,
它才逐 渐 为人 所 知
,
。
1980 年
我 国著名 的科 学家 彭家 木
。
水 的需 求量 也 跟 着增 加
、
盲 目增 加 盲 目掘堤
耕地用 水 引水
、
盲 目修 建 水 库 截水
,
、
盲 目建 泵 站 抽水
一
使 断 了水 的 罗 布
泊成 了
个死 湖
。
这 片昔 日 美 丽 的水 域 于
,
2 0 世 纪 7 0 年 代 完全 消 失
罗布 泊从 此 成
了令 人 恐 怖 的地 方
。
那 里是 牛马成群
。 、
。
在遥
、
远 的过 去
吴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本原文
吴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本原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
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家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
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
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人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人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
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映人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
到了20世纪还有l OOO多平方公里水域。
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
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儿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
语文公布课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公布课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积存字词;二、通过朗诵与琢磨,让学生感知文章梗概。
3、讨论与练笔相结合,训练学生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可持续进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一、通过朗诵与琢磨,让学生感知文章梗概。
二、讨论与练笔相结合,训练学生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可持续进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讨论与练笔相结合,训练学生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可持续进展的意识。
四、教学预备小黑板五、教学流程设计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用意(一)导入新课家是温馨的港湾,它周围的环境那么是大伙儿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无数小“家”凝聚成咱们可爱而又强盛的大国家——中国。
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如此一个典型的地址,它的过去郁郁葱葱,鸟语啾啾,而此刻却迥然不同。
那个地址在哪里呢?它什么缘故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今天,就让咱们一路去领略吴岗笔下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板书:课题和作者)(约3分钟)学生认真聆听,想像罗布泊的今昔面貌。
尽可能用优美的语言熏陶学生,为新内容进行铺垫。
同时,也为知识的迁移作伏笔。
(二)感知文意一、分角色朗诵课文,第一大组读1~3和9~14自然段,第二大组读第4~8自然段,最末四段由全班齐读。
同时试探:罗布泊的过去和此刻的景色是如何的?请别离用一个词语归纳。
(注意:应先让学生找出有关罗布泊今昔的句段,再归纳。
板书:“前”“后”“绿洲”“沙漠”。
)(约12分钟)二、罗布泊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其缘故是什么?究竟是谁酿成了如此的悲剧?同桌讨论完成。
(约7分钟,板书:?、人)一、有情感地放声朗诵,力求尽快感悟本文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
二、找出相关段落(11~13段),同桌讨论后归纳其转变缘故。
一、重视语文阅读,培育学生爱阅读的好适应。
读完课文后,应指导学生读出最后一段三个“救救”的语气。
二、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并培育学生在相应句段隔壁作好笔记。
(三)拓展延伸一、同窗们,在生活中你们发觉有类似的破坏环境的例子吗?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味。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15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执行者:芒市法帕中学李香芝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学习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2、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动手(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带着问题和资料进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入:同学们,当我们眼见一个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为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一片死湖、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时,我们会有何感想?——对,我们会深思:是什么原因使它发生如此大的变故呢?甚至会想,这一罪魁祸首会是谁呢?是呀!这种生态的巨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探访这一地方——罗布泊。
2、出示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3、解题:从课题来看,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泊”就是湖,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如今消失了(“消逝”,消失。
“逝”,含惋惜之意。
)4、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神秘的罗布泊。
5、认知目标<二>背景简介: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世纪末、第四世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的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
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泊洼地形成湖泊。
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 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还在 不断地上演,在我们的周围,这样 的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
寸草不生 不见飞鸟 令人恐怖 死寂的荒漠
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 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 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 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 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 样子?
过去: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 澈 绿色和金黄的麦浪 野鸭、 鱼鸥、小鸟……
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泊(pō)”,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 憾、难过、悲痛ǒ 咫尺 zhǐ 庇护所 bì
释义:
和煦 干涸
“又”字表明这不是第一个悲 剧,“人”在不断地制造悲剧, 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生态 破坏者的盲目和愚昧。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 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 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 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 强生态环境建设.
全文总结
本文通过追溯罗布泊的历 史与变迁,揭示了罗布泊的消 失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指 出正是人类制造了这出环境悲 剧,警示人类重视环境问题, 不要再出现第二个罗布泊。
强调突出了罗布泊的干涸、死 寂的荒漠特征。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 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 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 了……”
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 句式,强调突出了人们目光短浅,只 顾眼前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表达 了作者的遗憾、谴责之情。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 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 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 谁伸出求救之手!”
•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青海湖 月牙泉 改道 四盲 •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与愿望来写这篇文章的? 心情:痛惜。 愿望:拯救生态环境
今日罗布泊
干枯的“木乃伊”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今天的罗布泊又是怎 罗布泊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了? 样的一幅情景?
现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没有一棵 草,一条溪……天空不见一只鸟 ……
吴
岗
你了解罗布泊吗?
关于罗布泊,《辞海》上是这样说 的: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 水之湖”,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 泑泽。在新建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 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从北面注 入。呈葫芦形,面积3006平方公里,湖 面海拔768米。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 引水,湖水逐渐枯浅褐干涸。沿岸盐泽 广布。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胡 杨林干枯后的痛苦形态,“挣扎与痛苦” 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 已的感情。
青海湖
月牙泉
罗布泊,“泊”字的左边是三点水。 罗布泊,“泊”字的左边是三点水啊。 罗布泊,“泊”字的左边是三点水啊!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干涸 戈壁 肋骨
hé gē lèi
吞噬 shì 骞 qiān 萧瑟 sè
温暖。
(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吞噬 吞食;并吞。 浑然一体 完整、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 变化很大。
阅读全文,自主学习:
•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 样子? 绿洲 仙湖 ;沙漠 神秘
充满生机 广阔美丽 生命绿洲 人间仙湖
美丽的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
1、两次改道
2、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人口激增带来水的需求量的增加。 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 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 态环境彻底破坏。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 高达70°C。罗布泊,天空中不 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