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浅谈文本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浅谈文本解读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陈委委
按李海林先生关于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理论,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它的原生价值,更要关注它的教学价值。

一、《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原生价值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

该书是《国土资源报》记者吴刚写的报告文学,发表于2001年第6期《啄木鸟》杂志。

作者以令人触目惊心的大量事实,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呼吁每个公民善待自己,善待家园。

本文是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

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

通过阅读文中与标题信息相关的语句,我们可以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先看文中有关语句(见下表):
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

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

后半部分则着重介绍罗布泊地区胡杨的死亡,绿色长城的倒塌,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进而写到了罗布泊的消失给予我们的思考,同时也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唤。

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教学价值
教材与教学价值取向与教材的使用形态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我运用王荣生教授的观点对此作了两个方面的理解和思考。

(一)关注报告文学的相关文体知识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本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内容:
1.感受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作者通过叙述事实、列举客观数据,体现真实性。

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

2.感受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

而运用文学手法使表达更具生动而形象。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法是为了增强它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从事实来看,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沙漠,是令人震撼的。

作者采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先是客观、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景象,并形成两者之间强烈的反差:“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

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这些内容使人对美丽的罗布泊消逝产生强烈的惋惜之情。

然后进一步剖析了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揭开盲目的人为因素是导致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这些写法,强烈引起读者的震撼,足以让人顿首疾呼。

在介绍罗布泊地区的“绿色长城”崩塌过程中,作者大量运用拟人等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胡杨林在死亡时的“挣扎、痛苦”:“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进而关注环境保护,拯救生态环境。

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而直接的抒情,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3.关注报告文学的体式。

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标题,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

本文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强调了罗布泊曾经是仙湖,现在已经消逝了。

文章开头以生动鲜明的形象,简明扼要地把主题提示给读者。

给人们展示了罗布泊的荒凉、神秘。

同时,作者精心安排好艺术结构。

依靠主题思想的论述来组合互不相关的材料。

本文作者先安排1—14段明罗布泊消逝了,接着在15—20段写胡杨林的死亡,最后谈了青海湖和月牙泉。

看似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分。

实则有联系,正是罗布泊的干涸导致了胡杨林的死亡。

继而作者说悲剧仍在上演,提醒人们关注生态环境。

结尾作者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呼吁人们保护家园。

(二)关注说明性文体的相关知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文章的第1—14段采用了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显示它作为说明文例文的教学价值。

作为例文,它可以例证和呈现说明文读写的如下知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明对象是罗布泊,说明内容是罗布泊由仙湖变成了“死地”、荒漠,以及交代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说明顺序是先介绍罗布泊的现状和过去,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接着着重介绍罗布泊地区胡杨的死亡,绿色长城的倒塌,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进而写到了罗布泊的消失给予我们的思考,同时也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唤。

将这些内容加以抽象,即得
出文章的说明顺序是“现象——原因——思考”。

作者又兼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同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例如:
1.“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

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干穿越。


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

2.“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

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20万平方公里”“1000多平方公里”,数字的列举更使人惊讶,也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足以感性显现和例证说明文的释项知识。

(三)作为“样本”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知识技能
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观点,“样本”是用于学生历练读写方法、形成熟练技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依托或凭借的篇目。

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对同类诗文中某一篇或数篇的教和学以达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自能学的目的。

1.学会信息的检索、筛选、处理
本文,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检索、筛选和处理。

检索信息的过程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多项能力的训练过程,如句意、文意的理解、概括、阐发能力,均可通过信息检索训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的标题蕴含了四层信息,从标题入手,在学生审阅标题后,得出标题中所蕴含的信息:(1)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罗布泊。

(2)罗布泊曾经很美,是“仙湖”。

(3)“已经消逝”,不存在了。

(4)逗号。

接着,再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能够反映标题信息的内容,并通过前后不同层次的比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找到信息后作出合理的诠释、得出自己的判断。

有些信息通过摘录即可获得,比如关于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以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也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要对检索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后方能获得。

进而获取需要的信息:标题的信息——文中相关语句与脉络——作者的写作意图。

2.结论解释
一般文章在布局时都会考虑详略分明,可是本文在介绍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变异的原因、胡杨林的死亡等一些类内容时,几乎都是花很重的笔墨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布局呢?
文章的布局主要看作者的写作意图。

罗布泊的过去被誉为“仙湖”,可现在成了“死亡的神秘之地”。

作者采用大量的数据和史料非常客观对此作详细介绍,旨在突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深刻揭示“仙湖”变成“死亡的神秘之地”的原因——盲目的人为因素是其中的罪魁祸首,进而达到告诫之作用。

紧接着作者用抒情的笔触,详细地介绍罗布泊地区的“绿色长城”崩塌,并生动的描写手法刻画胡杨林在死亡时的“挣扎、痛苦”,从而表现作者内心强烈的痛楚和震撼,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那些正在步罗布泊后尘的地区的忧虑、痛惜之情,发出了保护和拯救环境的呼吁。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了震撼读者,为了呼吁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作者采用步步层递的方式将这些问题非常详细、客观、生动地展现出来,也真正地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和觉悟,自然而然地产生“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关于文本解读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做到正确解读,尊重文本的自身价值取向,关注文本的人文内涵。

其次要读出文本的层次性,关注文本的语言,挖掘语言的闪光点。

窦桂梅老师这
样说过“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

触摸文本,咀嚼语言,细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同时,解读文章的内在结构,感受主题的生成。

围绕主题,将语言、细节、结构、背景等相关内容,有梯度、有逻辑地整合为一体,从而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达成人文性。

这样一来,教学的设计就可借助整体框架性的问题,把文本的内容拎起来。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解读文本语言、结构、主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关注教材的原生价值,更要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把两者统一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根据课文的特点,从“文本解读后的内容”中选择、确定甚至拓展、生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实现课标中所提出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理念,从而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语文学习2004(3)
[2]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07-08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步根海《谈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语文学习》2009年9月
[5]胡立根《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