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2 李白诗四首》课件2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 2李白诗四首
二 写作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 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 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 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 希望,在给妻子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 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一是他一身傲骨,不肯 贵同流合污;二是玄宗仅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三是受到权贵 挤,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 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 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 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已是他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这 就是他行前写的。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 愤之作”。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2 李白诗四首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
哲思品悟
只识背影
北宋时,宰相王旦有个马夫,为他赶了五年马车,服役期满向王旦告
旦竟不认识他。等马夫转身走时,王旦却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并念他赶
《越女词五首(其三)》:诗人李白在很年轻时就立下了“安 济苍生”的宏愿,为了实现理想,诗人远游求仕。本诗就是作者 中见闻写下的一首诗,是一首反映江南采莲少女的诗,表现了少 年轻多情、善良美丽。
三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渌水荡漾清猿啼( lù ) (2)熊咆龙吟殷岩泉( yǐn ) (3)水澹澹兮生烟( dàn ) (4)忽魂悸以魄动( jì ) (5)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fēi )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79张PPT
微课二: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3.《丁都护歌》采用白描手法,形成了李诗的另一种 风格,请具体分析白描手法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明确】李白正是以质朴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辛 酸的河工拉纤图,透过诗句读者仿佛看见了当时两岸 众多的富商、瘦骨伶仃的船工、浑浊成土的壶水、拉 不尽的巨大磐石;仿佛听到了河工的劳动号子,伤心 的歌声,催人泪下的呻吟。正是这种白描手法形成本 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4.有人说“佯羞” 二字是本诗写得最传神的字眼,请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明确】“佯羞”二字极精彩,将少女欲看青年男子 又羞涩不好意思的心理与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透过这两个字,仿佛可以看到在密密层层的荷花丛 中,那位采莲的姑娘正从荷花荷叶的缝隙中偷偷地窥 视着客人。鲜艳的花朵与美人的脸庞相互映衬,这和 谐美妙的景象真令人魂梦心醉。
相传太湖盛产观赏石,中原官府纷纷用来建造园 林,而太湖石开采之后要用人力转运到江边,再靠水 路运输,船工触热拖船,就饮浊水,辛苦异常。诗人 目睹此景,因用当地古曲题目写下这首《丁都护歌》, 可谓落笔沉痛,含意深远。
【作品简介】 1.梦游仙界明心志 从表面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
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 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游仙之念绝不同于 那种完全置身于事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这个世 界,是因为他厌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 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 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表现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 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 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
【备选要点】 1.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描绘梦游之境的?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ppt课件2
艺术特点:
(1)此诗奇谲而变幻莫测,运用夸张 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抛开现 实时空的牵制,任意驰骋想象。 (2)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 间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 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 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
思考探究一:
诗中描写神仙世界的诗句寄寓了诗人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描写了一个自由、快乐、无忧 的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冷酷、黑暗 形成了强烈对比,在此寄寓了诗人怀才 不遇的苦闷,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 现实黑暗的强烈不满。
思考探究二:
说说诗句中数量词的表意效果。
• 这四句都用了夸张手法。 • “天台四万八千丈”,极言天台山之高,但如此之高仍 对天姥山“欲倒东南倾”,衬托天姥山高耸之势。 • “金樽清酒斗十千”:极言所饮之酒名贵,一斗值十千 钱。见出诗人怀才不遇,前途迷茫,不惜用名贵之酒浇 愁而愁思难消的痛苦心声。 • “白发三千丈”:极言愁思之深重。诗人感慨时光流逝 之快,不知不觉已是白发丛生而功业难成,令人伤感不 已。 • “飞流直下三千尺”:极言瀑布之高和奔腾直下的气势。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于别人的 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 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 做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 合污,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 生活了三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 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 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 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李白诗四首 课件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 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 姥山别东鲁诸公》
写作背景简介
• 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 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天 宝三载,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 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 继续寻求进身之机。他曾与高适、杜 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 开始吴越之游。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怎样层层深入地表现 纤夫之苦的? 1.与富商对照、时令 衬托、细节表现、心 理描写、夸张渲染。 处处以形象的画面来 具体展示纤夫之苦。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2.本诗在描写上全用 白描
• 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 作。
信: 确实 语: 谈到、说起。 或: 有时
瀛洲 虚 陪衬
天姥山 实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国为山上
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 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境解读2
隐喻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就是对 他 42岁入朝为官的两年多生活的经历。 这是对自己从年轻时代就开始了的“愿 为辅弼”的政治理想幻灭的一个概括。
艺术手法
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 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 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 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 权贵的反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 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 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通 俗平易,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 缚。
学高中语文 李白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题解:《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 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 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 鲁诸公》
听朗读思考:
•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 虚(梦)?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 渡性语句。
• ⑤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 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水。
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 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 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 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 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 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 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 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仙”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
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
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
点并对其内涵。 4、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
• ②“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是诗人向东鲁诸公表示决心,与当时 的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
• ③最后一句——是“诗眼”,“卒章显志”,显示 了诗人的反抗精神,表现李白追求个性自由、蔑视 权贵的傲岸性格和豪迈气概。
粤教版选修一 《李白诗四首》 课件 (共35张)
自学
根据课文注解读懂诗歌 本身.
• 晁卿衡: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 (又作安陪仲麻吕),《旧唐书·东夷·日本国 传》音译作仲满。公元717年(日本灵龟二年, 唐开元五年),来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朝衡。 朝通“晁”。卿:尊称。 帝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在唐代中日交往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日本 的阿倍仲麻吕和中国的鉴真。阿倍仲麻吕,汉 名晁衡,唐玄宗时来中国留学,在中国五十多 年,担任过唐朝的高级官员,工诗文,与王维、 李白等是密友,后逝于长安。鉴真和尚俗姓淳 于,扬州人,曾主持扬州大明寺。唐玄宗时, 应日僧之请前往日本传授戒律。十多年间,五 次东渡都失败了,第六次东渡方获成功,此时 他双目已失明。
李白
丁都护歌
•
李白
•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
•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背景
看课文注解。补充:“丁都护”的来历。
《丁都护歌》是乐府旧题,属《清商 曲辞·吴声歌曲》。据传刘宋高祖(裕) 的女婿徐逵之为鲁轨所杀,府内直督护丁 旿奉旨料理丧事,其后徐妻(刘裕之长女) 向丁询问殓送情况,每发问辄哀叹一声 ‘丁都护“,至为凄切。后人依声制曲, 故定名如此。(见《宋书·乐志》)李白 以此题写悲苦时事,可谓“未成曲调先有 情”了。
提示:明月象征晁衡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 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 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 暗含了高度评价。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 连天地也仿佛愁容满面,拟人手法。层层 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 哀悼晁衡的仙逝。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 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现自己的愁,使 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 染得更加浓厚。
粤教版选修一 《李白诗四首》 课件 (共35张)
探究
•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代京 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 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 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 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 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 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
探究
•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 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 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 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 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 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 “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 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 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扣合晁衡 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 应。同时,“征帆一片”,飘泊远航, 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
• 作者对商贾之描写不多,只一句, 一句中只着了一个“饶”字,就写 出了两岸商业之繁荣,商贾之多, 富人生活之富。“饶”者多也,但 “多”字替代不得。下面大量的笔 墨而是写船工生活。“吴牛”两句 形容活之累。《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曰:‘臣犹吴牛,见月 而喘。’”吴牛即用此典。此典既 写出了天气的异常炎热,又含蓄地 告诉人们,船工也像吴牛一样在累 死累活地干,因此用典之后,诗人 满怀感叹地说“拖船一何苦”, “一何”二字下得好,既体现了拖 船之苦,又饱含了诗人的无限同情
他除在日本传授戒律外,还将大量佛教经 典、建筑技术、雕塑艺术以及医药书籍等传入 日本,对日本的医学、雕塑、美术和建筑的发 展做出了贡献。后逝于奈良唐招提寺。
自学
根据课文注解读懂诗歌 本身.
• 晁卿衡: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 (又作安陪仲麻吕),《旧唐书·东夷·日本国 传》音译作仲满。公元717年(日本灵龟二年, 唐开元五年),来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朝衡。 朝通“晁”。卿:尊称。 帝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1.2 李白诗四首 课件2 (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赐金放还 • 42岁的李白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 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但唐玄宗只让他供 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 宗“赐金放还”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 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 “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 再次远行 •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 到了洛阳,结识了诗人杜甫、高适。求仙访 道,拜访高人,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 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 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 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 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 南一带,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不久即病逝。
訇然 hōng
悸 jì
怳huǎng惊起
文章脉络
①梦因—— 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梦境——
从“我欲因之梦吴越” 到“仙之人兮列如麻”。
③梦醒——
从“忽魂悸以魄动”到 “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姥仙山----拨云尖
天姥仙山----拨云尖
云海漫漫
天姥远眺
仙雾弥漫
千姿百态
天姥连天
迷 花 倚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别人 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 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 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 流合污,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 只生活了三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 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 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正音,辩字,诵读全诗。
思考
全诗按何顺序进行? 作者的梦境象征什么?体现了他的什么性 格?
字
天姥山 剡溪 殷岩泉 瀛洲 渌水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第2课《李白诗四首》ppt导学课件(含答案)
第 一 单 元
第 2 课
鉴赏 文本研读 应用 体验之旅
美文品读
第2课
李白诗四首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生于中亚 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 后随家人一 起迁居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李白自言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 作赋凌相如”。 青年时期出蜀漫游, 天宝元年(742)奉诏入长安, 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
4.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_______________。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6.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_______________。 7.笑入荷花去 ___________,佯羞不出来。
温馨提示: 不要把“度”写为“渡”,不要把“暝”写为“冥”,不 要把“事”写为“侍”,不要把“苍”写为“沧”等。
2.瀛 洲( yíng ) .
3.剡 溪(sh àn) . 6.殷 岩泉(yǐn ) . 9.晁 卿(ch áo) . 12.江浒 (h ǔ) . 15.佯 (yáng ) .
ī) 5.木屐 (j .
8.訇 然( h ōng ) . 11.磐 石(p án) . 14.棹 歌(zh ào) .
1.烟涛微茫信 难求 . . 2.天姥连天向天横 . 3.势拔 五岳掩 赤城 . . 4.脚著 谢公屐 . .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1.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送我至剡溪 。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 2. 千岩万转路不定,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 第2课 李白诗四首
第2课李白诗四首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
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被后人誉为“诗仙”,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李太白集》。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玄宗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
他本以为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词臣,并不重用。
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一年后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本诗是李白将离开东鲁南下吴越时所作。
《哭晁卿衡》晁卿衡,即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日本人。
唐开元五年(717),日本国遣使来朝。
使臣在长安期间,主要研习儒家经典。
晁衡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但学成后并未立即回国,而是留唐做官,与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
天宝十二载,晁衡返日途中遇大风,传言被溺死。
李白作此诗哀悼他。
《丁都护歌》云阳(今江苏丹阳)地近太湖,太湖盛产观赏石,官吏驱民把开采的石料由运河经云阳运到长江口再转运到中原各地供建造园林之用。
由于逆水运行,船工拖船而上的艰苦可想而知。
李白目睹实际情景,写下了这首诗。
《越女词五首(其三)》诗人年轻时就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为了实现理想,诗人远游求仕。
作者根据途中见闻,写下了这首诗。
古体诗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的诗体,产生较早。
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各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的较多。
用字没有一定的平仄要求,押韵比较自由,可以句句押韵,可以隔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一换韵,从使用对仗来说,可以全句用,可以半句用,也可以全不用。
2016春高中语文 第2课《李白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白云愁色满苍梧”这句,白 云会愁吗?白云愁什么?
白云愁实际上作者愁,用了拟 人的修辞方法,写作者悲痛于 晁错的死。
书面表述练习:这首诗的第三、四句既写景,又抒情。 请分析它们所写的景与情的关系。
诗人寄悲情于景物,又借景物抒悲情。 “明月不归沉碧海”是写景,写皓月沉于湛蓝 的大海,但它在诗中用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 明月,是说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月般皎洁。人品 这么好的朋友的遇难,表达作者 内心多少的痛楚!
"此诗乃天宝十三载(754)春夏间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市)遇 见魏颢,闻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的消息后所作。"
中日两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交往,到唐代形成了文化交流 的高潮。据史书记载,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 次都随带遣唐学生(留学生)多人来中国学习。晁衡是开元五 年随第九次遣唐使来中国的日本学生。他长期留居中国,结交 了李白、王维等许多朋友。 李白此诗虽因误传噩耗而作,但悲 痛之情是真实而且深挚的。全诗沉痛而不呆滞,结句尤其余韵 悠长。
小结:
这首诗诗人运用乐府旧题, 另创新意,通过写纤夫们 夏日拖船之苦,表达了诗人 对下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 全诗处处以形象画面代替叙写,由于所取 形象集中典型,写来自觉“落笔沉痛,含 意深远”,实为“李诗之近杜者”(《唐 宋诗醇》)。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点绛唇 李清照
见客棹歌回。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笑入荷花去,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佯羞不出来。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
• 思考:
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两首刻画少女形象的手法异同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李白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提示:抓住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 适当运用修辞)
再现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 而来下。
仙境之中浩浩青天深不见底,日月交辉喷 射出霞光万千,烟雾缭绕中的楼台宫阙霎那间 金银闪耀、熠熠生辉。狂风挟裹着万丈金光, 在高低起伏的山峦间呼啸而行,霞光瞬间点燃 了苍翠的山峦。风停了,缭绕的白云、疏落的 宿雾抹去了天和地的界限。一片霞光在天边燃 烧,天地之间涂成一片嫣红,各路云神身穿幻 彩的霓裳,从霞空翩然而至。
创作背景
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奉 诏到京城长安。临走之前,他给妻儿留下 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狂放之歌。在长安,他不改狂放本色, 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 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
这首诗是李白受到权贵排挤,在离开 长安后的第二年(745年)写的。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 梦的人是幸福的。
大声诵读梦境部分,要求: (1)读准确、读流畅,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 (2)这段梦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用一、两个)合作解决疑难词句; (2)找出几组(2-4句)自己最欣赏的句 子,有感情地朗读,说说美在何处。
(提示:联系诗人所见、所为、所感去品味、想象)
再现
殿
诗
上
中 诗仙——
脱
无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靴
敌
(杜甫《春日忆李白》)
江
酒
头
里 酒仙——
披
称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锦
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狂
才
名
气 谪仙——
直
公
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2 李白诗四首》课件2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
教学目标
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 影响和意义。
2、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 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 绪。
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 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教学重点
1、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 征是教学的重点。
2、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是重点。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抒情手法:
(1)寄情于物。“明月不归” (2)拟人手法。 “白云愁色”
这样,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 蓄。
3、诗歌风格: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 而又飘逸。
丁都护歌
诗眼: 苦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石扉 fēi
.
澹澹 dàn
訇然 hōng
魂悸 jì
怳 huǎng
信 确实
为何从“瀛洲”谈起?
语 谈到、说起。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或 有时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 用,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使
诗“神”的特色凸显而出。
瀛洲 虚
陪衬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天姥山 实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越女形象,活泼可爱。
语言特点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新自然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事:动词,侍奉
“梦游天姥”
留别。借“梦游天姥” 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 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 以诗明志---对黑暗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都护歌
诗眼: 苦
怎样层层深入地表现 纤夫之苦的? 与富商对照、时令衬 托、细节表现、心理 描写、夸张渲染。处 处以形象的画面来具 体展示纤夫之苦。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 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 写作手法:比较、衬托 修辞手法:夸张
极力表现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 想做好准备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一夜之间就飞过了洒满月光的镜湖。
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 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 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 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 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 友话别。
yí ng 瀛洲 m ǔ 天姥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脚著谢公屐 zhuó . 石扉 fēi 澹澹 dàn 訇然 hōng 魂悸 jì 怳 huǎng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对天 此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欲四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倒万 将进酒(节选) 东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南千 奔流到海不复回。 倾丈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非凡。
鼓: 名词作动词,弹奏
1、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 的话,这里到了哪个阶 段? 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 潮。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2、这些描写在“意”上有 何作用? 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 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 意奔驰。
jī
信 确实
为何从“瀛洲”谈起?
语 谈到、说起。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或 有时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 用,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使 诗“神”的特色凸显而出。
瀛洲
虚
陪衬 天姥山 实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赤城: 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
水波摇动的样子 澹澹:
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 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1、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 有何联系?与前文有何 联系?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 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 雄伟气势。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 动地,前者烘托后者, 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 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 神奇的背景。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中: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开: 动词,打开
夸 张 手 法
哭晁(cháo )卿衡
寄哀情于景物, 借景物以抒哀情
直接点明晁衡辞官返国 。 飘泊远航,归途凶险。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赋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比
暗喻晁衡遇难
白云愁色满苍梧。 拟人 愁云笼罩 ,心情沉痛
主旨: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 国别的真挚友情。
抒情手法: (1)寄情于物。“明月不归” (2)拟人手法。 “白云愁色” 这样,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 蓄。 3、诗歌风格: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 而又飘逸。
心惊 悸:
感叹 嗟:
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 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 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 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 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思想。这是由梦醒后 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 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 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仙” 《越女词五首》(其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
艺 术 手 法 梦 境 解 读
诗 意 理 解
题 目 解 释
关 于 李 白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 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 盛唐。” ————————台湾诗人:余光中
迷花:迷恋于花,
被花迷住。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栗: 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惊: 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1、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景象?
峰回路转,昏暗恍惚,山鸣 水啸。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2、含兮字句使用了什么 句式?有何作用?
青青:黑沉沉的。
1、为何提到“谢公”?
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 添文学色彩。
2、这段文字在全文起 何作用?
空间转移,时间推移, 景象发生变化,有声有 色地进入梦境。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1
千岩: 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一夜飞度镜湖月。
点明了“梦游”。浪漫主义手法。 湖月照我影,
1、“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送我至剡溪。 自由自在
2、“照”和“送”写出什么?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 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谢公屐:
《南史· 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 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 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教学目标 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 影响和意义。 2、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 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 绪。 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 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教学重点 1、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 征是教学的重点。 2、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是重点。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境解读1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 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 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 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 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 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 视权贵,傲岸不屈)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全诗的思路
一、梦游之
由(起)——
叙述
二、梦游之
景(观)——
描写
三、梦游之
吟(叹)—— 议论、抒情
入梦之由
(8句)
梦游历程
(8句)
目睹仙境
(10句)
梦醒神伤
(4句)
临别寄语
(7句)
越女形象,活泼可爱。
语言特点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新自然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事:动词,侍奉
“梦游天姥”
留别。借“梦游天姥” 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 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 以诗明志---对黑暗现实
的憎恶,对自由生活的向 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
笔落惊秋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写纤夫的悲苦,并寄予深切的同情。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人物形象
一群采莲姑娘,她们见有陌生 的客人过来,便唱着渔歌,掉 转船头,笑着躲进荷花丛里去, 装着怕难为情就不出来了。 棹歌: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 船之轻松欢快; 笑入:“笑”着划船钻入荷花里 面,欲出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