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教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详解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课前: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如古代皇帝和丞相的故事,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元世祖等)为课堂作准备。
2、课内:(1)教师应注重将知识灌输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模拟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的现场摸拟,并对学生参与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恰当的评价,如学生扮演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
(2)通过学生角色体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3)注重加强学生合作探究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合作探究主要解决:(1)君权与相权演化的趋势?(2)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演变过程。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三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
(4)汉至元明清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3、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查找资料,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在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成就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
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
【教学重点】: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
【教学难点】:历朝官制十分繁复纷乱,要全面详尽地掌握是十分困难的,应当要求学生了解其中与课本内容有关。
【教学方法】:注重情景设置下的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朗读: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
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
初中新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从这首打油诗中可以看出皇帝的烦恼有什么?他担心奸臣乱国、贪污腐败、地方造反,那么怎样可以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手里有绝对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时候就有人会问了,皇帝不就拥有绝对的权力么?怎么还会有如此多的烦恼呢?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皇帝的权力并没有那么大,而且还要受很多限制,自从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历代王朝为了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对君主专制制度不断进行加以强化,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王朝君主专制政体是如何演进与强化的。
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记》“法令出一”指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别黑白而定一尊”判定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就在一个人皇帝。
“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大小事务不管轻重都由皇帝来决策。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
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
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莫服。
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在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时,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通过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君主专制下,1、皇权具有什么特点:独断性、随意性,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这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2、“皇帝”制度有何作用和弊端?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是皇权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
国家变成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
3、皇帝制度下的君臣关系实质是什么?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公”与“奴才”的关系。
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秦始皇建立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这种皇帝制度在中国维持了千年之久,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才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君主专制政体的基本概念。
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
3. 探究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方式。
二、教学重点1.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
2. 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方式。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简要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基本概念。
Step 2:知识讲解(10分钟)1.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包括起源、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了解君主专制政体的主要特点,如君主的绝对权力、地位的世袭性和权威性等。
Step 3: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改革。
2. 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Step 4:知识拓展(10分钟)1.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方式,包括君主的宣传与教育、军事力量的控制和法律制度的改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方式对社会的影响。
Step 5: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方式在历史上的具体案例,如法国的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和中国的清朝时期等。
2. 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方式以及结果。
Step 6: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方式的重要性。
2. 展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成果。
五、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文章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方式,字数不少于500字。
六、板书设计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演进过程:起源、发展、衰落- 主要特点:君主的绝对权力、地位的世袭性、权威性- 强化方式:宣传与教育、军事力量的控制、法律制度的改革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这一政体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布置了作业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经典教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知识点一 君主专制的演进 1.法令出一(1)创立: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弊端: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2.君权和相权(1)调整原因⎩⎨⎧①防范宰相擅权。
②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③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调整措施①西汉: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朝”权力。
②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
③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散宰相权力。
知识点二 古代的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 1.监察体制(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汉代: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3)发展:汉代以后各朝均有设置,如唐代有御史台、宋代有提点刑狱司、元代有御史台等。
(4)作用⎩⎨⎧①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②局限: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2.选官制度(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汉武帝时创立,自下而上推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做官。
魏晋南北朝时演化为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3)科举制⎩⎪⎨⎪⎧①实施:隋代创立以考试选官的制度,明清时期演化为八股取士。
②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知识点三 行省制度 1.历代行政区划演变(1)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制,后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导学案
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编号: 编制时间: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一课时)【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纲要求】理解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重要历史概念。
【学习目标】(课前展示,课上5分钟左右导解) 1、 理解并识记汉至元朝加强君权中重要历史概念。
(重点) 2、 正确认识行省制度的历史作用。
(重点)3、 了解汉至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难点) 【使用说明】1、课前利用20钟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案的知识结构整理。
(认真阅读教材,用双色笔划出关键词句。
)2、课堂上用10分钟左右以小组形式讨论探究案中的两个重难点问题;用15分种左右展示点评。
3、训练案利用15分钟左右当堂完成。
【预习案】(课前20分钟左右自主学习完成)一、君权与相权1、 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你说一说君权与相权为什么有矛盾?2、请结合史实说一说作为封建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二、行省制度1、 简单列举秦汉至宋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2、 简单叙述一下元代设置的行省制度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我的疑惑】【探究案】(课上10分钟左右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左右展示点评) 1、 请概括并解释秦朝至元朝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措施。
2、用史实说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存在的两对主要矛盾,并指出矛盾发展的趋势。
2014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编号:01.01.03 编制时间:2015.01.10 编制人:2号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训练案】(学生自主完成A 、B 级练习,互助完成C 级练习。
15分钟左右) 1.(A 级)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专题一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导案
拓展 提升
教师反思评价:
4
一、 法令出一 1、 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 特点(皇帝制度的特征) :①天下独尊②皇权至上(高度集权,皇权随意性、专断 性)③皇位世袭④君臣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准 备 阶 段 3、 弊端:①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特征,往往影响着国家着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 ②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发现 问题 4、 演变:历代官僚体制的变化的变化都是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君 臣关系,实质“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问题】 :阅读教材 12 页左上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答案】 : 二、 君权和相权 1、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丞相,都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帝相之 间难免产生矛盾,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往往采取限制相权的方式独揽大权。 2、 历代采取限制相权的措施: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题) 第 1
课时
【导学目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的特点。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元王朝政治制度演 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这一阶段的演进脉络与特点,培养学生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 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收集相关 资料和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鲜活的历史信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 题的答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和分析 问题,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的生活中的影响进行辨证的思考和总结。 【导学重点】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形态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 进的关系。 【导学难点】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认识政治史的主要特征。 环节 习旧 引新 学生回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 导学内容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1(人民版必修一)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要求同学掌握两汉时期的中朝与外朝、隋唐时期不断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元朝时的行省制度等重要概念,了解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加强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解,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分析中国国情的深刻历史洞察力。
本课的内容结构,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一是中央政治制度,二是地方政治制度。
在每一方面问题的论述中,又以时间纵线为线索,分别论述了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朝等在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教学中,应脉络清晰,顺序推移,步步递进,讲清其发展变化。
本课引言是由宋太祖图像与文字两部分组成,讲的是宋太祖时宰相大臣座位被撤的故事。
可向同学提出问题: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可选取某一特定场景的图示或影像片断请同学们辨析,历史剧中皇帝和大臣议事的场景与历史史实是否相符?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历史剧切不可说多,宋时坐着议事不行了,再以后就跪受君恩了。
要紧紧抓住皇权的加强这一中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中皇权至高无上的这一特点。
第一目“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这对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相权却处在不断被削弱的过程中。
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分析:①“汉承秦制”。
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
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
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第一章:君主专制政体的起源1.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1.3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在古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影响第二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2.1 介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2.2 分析各个朝代的君主专制政体特点和变化2.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演进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章: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3.1 介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措施3.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强化的原因和背景3.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强化对社会的影响第四章:君主专制政体的挑战与改革4.1 介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面临的挑战4.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改革的动力和阻力4.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改革的意义和效果第五章: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与影响5.1 介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过程5.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终结的原因和背景5.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终结对中国的影响和遗产第六章:君主专制政体的法律制度6.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下的法律制度特点6.2 分析各个朝代法律制度的演进与变化6.3 探讨法律制度在维护君主专制政体中的作用第七章:君主专制政体的官僚体系7.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官僚体系组织结构7.2 分析官僚体系在君主专制政体中的运作机制7.3 探讨官僚体系对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持与限制第八章:君主专制政体的经济政策8.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下的经济政策特点8.2 分析各个朝代经济政策的演进与变化8.3 探讨经济政策在维护君主专制政体中的作用第九章:君主专制政体的文化和教育9.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下的文化和教育政策9.2 分析文化和教育政策在君主专制政体中的作用9.3 探讨文化和教育对君主专制政体的维护与批判第十章:君主专制政体的对外关系10.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对外关系特点10.2 分析各个朝代对外关系的演进与变化10.3 探讨对外关系在维护君主专制政体中的作用第十一章:君主专制政体的社会控制11.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下的社会控制手段和机制11.2 分析社会控制在维护君主专制政体中的作用11.3 探讨社会控制对君主专制政体的影响和局限性第十二章:君主专制政体的人民生活12.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下的人民生活状况12.2 分析各个朝代人民生活的演进与变化12.3 探讨人民生活对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持和反对第十三章:君主专制政体的改革与创新13.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下的改革与创新措施13.2 分析改革与创新在君主专制政体中的作用和意义13.3 探讨改革与创新对君主专制政体的影响和结果第十四章:君主专制政体的衰落与挑战14.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面临的衰落和挑战14.2 分析衰落和挑战的原因和背景14.3 探讨衰落和挑战对君主专制政体的影响和后果第十五章:君主专制政体的历史评价与反思15.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历史评价和观点15.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优点和缺点15.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启示和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展开,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君主专制政体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第一章:君主专制政体的起源1.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定义:君主专制政体是一种政治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1.2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的起源:君主专制政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巴比伦和古希腊等。
1.3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在古代中国的演变:从周朝的封建制度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逐渐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2.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在中世纪欧洲的演进:从封建制度到绝对君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在欧洲逐渐强化。
2.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在欧洲的强化原因:经济、政治、宗教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2.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在欧洲的影响: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但也导致了人民的权力和自由受到限制。
第三章:君主专制政体的挑战与改革3.1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面临的挑战: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君主专制政体面临着挑战。
3.2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改革措施:为了应对挑战,一些君主采取了改革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改革政策等。
3.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改革的局限性:一些君主进行了改革,但由于君主专制政体的本质问题,改革往往受到限制,无法根本改变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第四章:君主专制政体的衰落与终结4.1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衰落原因:内部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外部压力等因素导致君主专制政体逐渐衰落。
4.2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在近代,君主专制政体在欧洲和美国等地逐渐被推翻,民主制度取而代之。
4.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衰落的影响:君主专制政体的衰落为民主制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也促使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第五章:君主专制政体的影响与反思5.1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影响:君主专制政体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5.2 反思君主专制政体:通过对君主专制政体的反思,我们可以认识到民主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专题一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提供的图文资料,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基本知识(重点);2、了解中国古代从汉朝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实(重点);3、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这一阶段的演进脉络与特点,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的能力。
(难点)4、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就,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教学过程:一、基础篇学生背写上一节的知识点1、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有哪些?中国现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与分封制有密切联系的有哪些?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三大特点是什么?4、秦统一中国的四大步骤是什么?5、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郡县制的实行,成为取代的重要标志。
6、三公九卿制度中,三公是指哪些人?他们各自的职责有哪些?二、升华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完成,教师适当补充。
(大概需要15分钟)1、概括秦朝至清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存在的主要矛盾,用史实加以说明,并指出矛盾发展的趋势。
3、如何评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可结合高中常考问题一本全P15解答)三、巩固篇15分钟完成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秦以后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进与强化的过程。
重点把握了两对矛盾的发展变化(即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课后反思:本节是学考前的一节复习课,重在让学生注意了解历史发展中的历史线索,从而逐步建立知识框架。
但由于学生课下预习不够到位,以至于背写和自主学习的过程较缓慢。
希望以后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精品教学设计(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精品教学设计(6页)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皇帝制度;西汉的中朝与外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元朝的行省制度。
2.理解封建皇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要求。
3.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4.了解秦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权力的目的和影响。
认识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1.从剖析秦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运用图示、引文等材料,比较古代政治发展变化特点,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有助于我国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重点:君主专制制度演进的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历朝官制十分复杂纷乱,要全面详尽地掌握是十分困难的,应当要求学生了解其中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基本知识,认识政治史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材料教学法、谈话法、图表教学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读打油诗:“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思考:高高在上的皇帝的烦恼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概括:皇帝的烦恼主要集中在权臣对皇帝权力的威胁和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在封建社会皇帝是如何应对这些威胁的。
[新课设计]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阅读)[读史感悟一]阅读材料: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第一章:君主专制政体的起源1.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定义:君主专制政体是一种政治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
1.2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的起源:君主专制政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巴比伦和古希腊等。
1.3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包括君主的绝对权力、世袭制度、中央集权和等级制度等。
第二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2.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发展:君主专制政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封建君主制、绝对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等。
2.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原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受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国家权力的加强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2.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君主专制政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如欧洲君主专制政体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的封建君主制等。
第三章: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3.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是指君主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力。
3.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强化的原因: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内部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外部威胁的增加等。
3.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强化的手段: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手段包括改革、中央集权、法制建设和军事力量强化等。
第四章:君主专制政体的影响4.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影响:君主专制政体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4.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的正面影响:君主专制政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3 探讨君主专制政体的负面影响:君主专制政体可能导致权力过于集中、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第五章: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与转型5.1 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是指君主制度被推翻或转变为其他政治制度。
5.2 分析君主专制政体终结的原因: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内部的政治动荡、经济危机和社会变革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
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
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教学设计[人民版][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汉代的“中朝”;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宋朝削弱相权的措施;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及州的设置;元朝的行省制度;汉代的刺史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理解: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特点;从汉到元地方管理制度的演进特点;运用:通过引导学生整理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师生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当今社会政治发展的借鉴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图示、引文等材料,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实及其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曾经有的政治文明,了解我国先人的政治上之精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许多优良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
通过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实及其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它也有黑暗和腐败。
二、教学重点:从汉代到元朝中央及地方政治制度演进的史实及特点三、教学难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进的史实来分析、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五、板书设计: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君权和相权1、汉朝:中朝制度2、唐朝:三省六部制3、宋朝:分相权的措施(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中央和地方的矛盾1、汉:郡国并行制2、元:行省制度(三)监察制度的演进1、西汉监察制度的概况:2、监察制度的影响(四)、选官制度的变化1、世官制:2、察举制:3、科举制:六、教学过程:导入:请大家看下面的材料:投影:“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非常好。
《君主专 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教学设计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历程,包括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内外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内阁和军机处等重要政治制度。
理解君主专制政体强化的表现和影响,分析其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历程和重要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强化的表现和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君主专制政体强化的原因和影响。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君主专制政体的基本概念、演进历程和重要政治制度,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史料分析法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比较归纳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比较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趋势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秦始皇嬴政的画像,提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2、讲授新课(1)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讲解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历史)教学设计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历史)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精品源自语文科[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帝王权力逐步强化2、了解中国古代王朝设置监察机构,而这种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3、掌握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4、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5、通过事实的学习学生掌握从西汉到宋中国的政治制度屡经变化,其中中央官制变化的趋势及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明了从西汉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涉及着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制作这一演变和发展的简表。
在制作简表的基础上采用讨论法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2、集中串讲,并解决上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和本质。
培养学生的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从西汉到宋朝1千多年,每个朝代都采取了维护中央集权的制度,从而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曾经有的政治文明,了解我国先人的政治上之精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许多优良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
学生了解现在的政治措施有一个基本基础,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2、经济发展不等于国家富强,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革新政治。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在增强经济、科技实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化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的改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精品源自语文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史地政组: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帝王权力逐步强化。
2、了解中国古代王朝设置监察机构,而这种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3、通过事实的学习学生掌握从西汉到宋中国的政治制度屡经变化,其中中央官制变化的趋势及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明了从西汉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涉及着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制作这一演变和发展的简表。
在制作简表的基础上采用讨论法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从秦到清朝两千多年,每个朝代都采取了维护中央集权的制度,从而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曾经有的政治文明,了解我国先人的政治上之精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许多优良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
2、经济发展不等于国家富强,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革新政治。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在增强经济、科技实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化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的改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种君主专制制度一直被秦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而且不断地加以强化。
那么君主专制政体到底是怎样得到强化的呢?我们今天就通过君权和相权的斗争、中央与地方,监察制度三个方面来了解和把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师:现在我们先来链接一段史料。
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
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
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
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
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问题: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师:为什么要削弱相权呢》
生: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皇权与相权矛盾加剧。
师:阅读书本第二框,联系上一节内容,梳理出汉、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学生活动:总结归纳,重在知道学生说出怎样削弱相权的?(幻灯片课件打出示意图) (1)汉武帝限制相权的措施:
汉初继承秦制,但是两汉初丞相权力比秦朝丞相权力大,他集决策、司法和行政于一身,这样导致丞相与帝王之间在处理国家政事上常发生矛盾。
汉武帝认为丞相权力过大会削弱皇权,于是他于公元前124年任命儒生公孙弘做丞相,改变了原来由贵族做丞相的做法,从而加强了对丞相的控制,以后经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起用他身边的一些侍从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国家大事决策,而让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只管执行皇帝下达的绍书、旨意和手谕等。
这样,就形成了由尚书令、待中组成的“中朝”决策机构和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执行机构。
至此,丞相被夺去了决策权,权力受到限制。
(2)唐代限制相权的措施
即唐代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与汉朝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三省主管都在行使宰相权,这样唐朝中央机构就有三个宰相,而汉朝时只有一个宰相。
可见唐代相权一分为三,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最终扩大了皇权,保证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心地位。
(3)宋代限制相权的措施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采取措施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即设中书门下,来行使宰相的行政权,后来又设“参政知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从而使相权进一步分散。
(4)明: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设立。
(5)清:设立军机处
师:可见,历代中央机构在不断调整、改革,其特点是什么呢?
生: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过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个方面。
专制主义针对的是中央的决策方式。
主要表现为皇帝的独断,随意性。
也就是说皇权不断加强。
中央集权相对的是地方分权,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历史上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
生:地方势力增强。
二、中央与地方
师:历朝历代主要表现为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边疆地区的管辖。
那么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如何?从秦到元的地方行政体制是什么?元代的行省的职能是什么?行省制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学生总结:秦:郡县制汉:州郡县唐:道州县元:行省制(行省路府州县)职能:①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②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 赋税征收调动军队需中央的诏旨意义;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师: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
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
西汉的州只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
真正的行政区域还只是郡、县两级。
东汉末年,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全国仍为13州,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级行政单位。
师:清朝还有哪些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的措施呢?
生:密折奏事。
理藩院的设置,改土归流。
师: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
相当于打小报告。
师:地方制度演变特点是什么呢?
生: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过渡:以上我们讲的是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演变,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政府是如何对地方官员是如何管理的?即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什么?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
问题:秦汉元明清都有哪些监察制度?(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的名称)作用是什么?学生总结:御史大夫、刺史、提点刑狱司、御史台、都察院
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因专制制度本质决定,实际效能有限
讨论:1、中国专制主义中央期权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明清时期的版图,京杭大运河的图片,都江堰。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观点回答问题。
)
课堂小结:简要叙述本节内容,即:君主专制政体,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在不断完善、演进及强化,其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以皇权至高无上的核心;历朝历代积极调整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总的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同时,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历代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等。
练习:
1、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地方势力的削弱
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C、决策中枢的转移
D、外戚和宦官专权
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 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 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 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 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3、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之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 )
A 大大削减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B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C 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
D 确保相权和皇权并驾齐驱
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
A 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 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 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 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课下作业:
1、通过本课学习,你能感受到哪些古代统治者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2、总结归纳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板书:
一、君相矛盾演变:
(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2)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布衣宰相;中朝
(3)唐代:三省分权;政事堂
(4)宋代: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5)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设立
(6) 清朝:设立军机处
二、中央与地方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