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记录和分析4到6岁儿童对不同类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通用5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通用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1在没有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前,我对幼儿各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也是不够清楚的,了解最多的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的幼儿发展目标。
但是纲要上的目标是经过提炼和总结的,教师只能去领会,在实践中还需要教师去解读纲要的内涵。
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我感到指南中的目标、理论和见解对我们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因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实际工作中也易于教师把握和操作。
我仔细研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感触颇多。
我感到我们要对孩子付出更多的教育。
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内容十分广泛。
而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可能没有考虑到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可能对幼儿的关注还不够细致。
比如:有时候,我们会对幼儿缺乏了解。
有时候,没有发现孩子能力上的优缺点。
我感到身为教师,就要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负责,我们不但要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且要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作为我们实际教育工作的指南。
由指南我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工作,我有以下一些体会:一、老师要愛孩子,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情况,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当前,并为孩子制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同时,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
比如,为幼儿制定每月成长档案,教师要细致观察孩子,记录孩子的特点、优点和不足,真正去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且运用多种途径与幼儿家长进行及时地沟通,对家长提出教育指导意见。
教师要把班级中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倾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孩子的个体差异是很明显的,所以,教师在照顾到绝大多数孩子发展的同时,还要对班级中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逐步提高幼儿的能力的自信心。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班杜拉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来进行动物实验,以此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
他们观察动物是如何走迷津或逃出迷津的,这对于研究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班杜拉强调要以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而不是从动物那裡获得第一手材料。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裡研究人的行为。
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透过过观察和模仿学到很多行为。
(施良方,民90)在班杜拉看来,任何一种合适的学习理论,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个体是怎样在社会情境中习得一种新的反应的?」行为主义者,如赫尔(Hull)与斯金纳(Skinner)认为,是由于个体在作出反应时得到了奖励。
儘管证据表明,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塑造程序,可以形成各种社会行为,但研究也表明,个体也可以只是透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反应。
用班杜拉的术语来说,这些他人即楷模(models)或称榜样,透过这种观察而习得反应,即称为楷模作用(modeling)。
为了说明楷模作用效果,班杜拉和他助手们进行一系列实验。
在一项典型观察学习的实验中(Bandura,et al.,1963),班杜拉分别就现实、电影和卡通片中,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所有这三类成人榜样都同样会导致儿童模仿这种攻击性行为。
在另一项实验中(Bandura,1965),班杜拉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步延伸。
他要了解两个主要问题:(1)儿童是否不管榜样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总是会从榜样那裡习得攻击性行为?(2)儿童看到榜样受到奖励是否比看到榜样受到惩罚,会更多地自发模仿所看到的攻击性行为?在实验中,把4至6岁的儿童分成两组。
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攻击性行为,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那个人说:「你是一个强壮冠军。
」);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另一个成人说:「喂,住手!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
有关3到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解心得与反思5篇
有关3到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解心得与反思5篇3到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解心得与反思(精选篇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的,主要是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而对幼儿能健康、快乐成长有个合理的目标与规划。
通过学习,发现《指南》非常贴近幼儿的生理、心理、习惯等等,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于之前学习的《纲要》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有了更详细、具体的认识。
它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分别按对3~4岁、4~5岁、5~6岁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指南》对同一个领域做出了很多细小的目标。
如语言领域下对听与说、阅读和书写准备两个方面分别作了说明,听与说方面下又有三个小目标。
比如语言领域听与说中的目标一: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中,就对不同的年龄段作了不同的目标。
3~4岁:别人对自己说话时恩能够注意听并作出回应;能听懂日常用语;4~5岁: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识;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5~6岁: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目标要求,教师在设计语言领域教学目标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参考。
比如针对小班的孩子,可以把重点放在听的方面,引导幼儿仔细听,别人讲的时候能不打断别人的话,能做出适当的回应。
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6岁幼儿正处于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身心发展迅速。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表现出以下心理发展特征:1.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6岁幼儿的记忆力逐渐增强,可以记住更多的事情,对过去发生的事件有了更加清晰的记忆。
同时,他们的想象力也在进一步发展,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角色扮演游戏。
2.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升:6岁幼儿的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正确的语法构造句子,并且能够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他们开始懂得倾听和交流,喜欢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3.社交能力的进一步发展:6岁幼儿对别人的意见和感受更加敏感,开始懂得分享和合作。
他们渴望与其他人建立友谊关系,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观点,并在互动中学会应对冲突。
4.动手能力的提高:6岁幼儿的手指灵活度增加,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手工制作活动。
他们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和理解世界,可以用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如剪、粘贴等。
5.性格心理的逐渐稳定:6岁幼儿的性格心理逐渐稳定,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
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针对6岁幼儿的心理特征,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教育要点: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材料,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语言经验的积累:通过读书、讲故事等方式,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者可以利用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提高沟通能力。
3.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鼓励他们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团体游戏和小组活动。
教育者要关注幼儿之间的冲突,引导他们学会妥善处理矛盾,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供丰富多样的动手活动: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进行手工制作和操作活动。
教育者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学习。
5.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教育者应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并为他们提供适应和发展的机会。
3-6岁儿童发展指南解读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发展指南解读心得体会一、引言3-6岁是儿童成长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在快速发育和学习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儿童的发展,家长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3-6岁儿童发展的指南。
本文将对3-6岁儿童发展指南进行解读,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二、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心理特点在3-6岁这个阶段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他们通常会表现出好奇、活泼、喜欢模仿和学习的特点。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在3-6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兴趣爱好开始逐渐形成。
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兴趣,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儿童多参与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四、关注儿童的情绪管理3-6岁的儿童情绪多变,对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家长要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也要教会儿童尊重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五、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儿童3-6岁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家长们要注重儿童的饮食、睡眠和运动。
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鼓励他们参与适合的运动活动,以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
六、教育儿童积极向上作为家长,我们要鼓励儿童积极向上,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在日常教育中,要给予儿童足够的鼓励和认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七、总结通过对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这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作为家长,我们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情绪管理、注重身体健康,教育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每个儿童都能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收获快乐和成长!。
3至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心得体会笔记
3至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心得体会笔记一、认知发展在3至6岁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思维逐渐变得更加灵活。
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家长们可以通过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二、情感发展在情感方面,3至6岁的儿童正处于感情世界脆弱的时期。
他们可能会经常发生情绪波动,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理解。
家长们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情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三、社交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3至6岁的儿童开始逐渐融入社会,接触到更多的朋友和陌生人。
在这个阶段,家长们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四、身体发展3至6岁是儿童身体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
家长们需要注重儿童的营养均衡和生活习惯养成,保证他们每天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
父母可以通过陪伴儿童参加户外活动,鼓励他们尝试各种运动项目,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团队精神,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心理健康在3至6岁这个关键阶段,家长们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父母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度过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3至6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阶段,家长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认知、情感、社交、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全面培养,让儿童在这个阶段建立坚实的成长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父母教养因素及教育建议
己的语言结构中,促进他们的发展。
以上谈了1~3岁幼儿动态垂直图式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建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每个幼儿具有个体差异,家长一定要多观察和思考,不能生搬硬套。
另外,要注意提供一些相关的经验,通过满足幼儿动态垂直的心理拓展他们的经验和能力。
比如,家长在给幼儿提供梯子和滑梯等活动让幼儿探索高度时,在活动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还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用来增加高度?怎么做能使物体从一个高度向另外一个高度移动?并提供相应的环境,发展与此相关的经验,比如长度、平衡、距离、对称、速度等,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为他们以后接触数概念以及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1]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 ].商务印书馆,1980.5.[2]Key Concepts -Schemas.[EB/OL ].http://childrenscentre./about -pen -green/curriculum/key -concepts/.2014-04-12.[3][英]卡西·纳特布朗著.刘焱,刘丽湘译.读懂幼儿的思维:幼儿学习及幼儿教育的作用[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12.[4][英]克莉丝·艾希著.潘月娟,刘焱译.扩展幼儿的思维:父母与教师的合作[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122.理论天地一、问题提出亲社会行为作为问题行为的对立面,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Eisenberg (1972)最早提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本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为学龄前阶段的儿童,研究者倾向于突出亲社会行为的结果,将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定义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安慰,捐赠、谦让等[1]。
有研究表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益于儿童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2][3]。
故为了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对影响亲社会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给予了很多的探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心得(精选8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心得(精选8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心得(精选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篇一前几天,幼儿园给家长们分享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导读宣传册,接下来我想深入了解《指南》以便更好学习,现就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孩子幸福的童年,努力做懂孩子的父母。
作为家长,首先一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生相同的。
人”,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性;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允许孩子按照自身的方式学习和发展。
另外,在家庭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同时,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及适宜的锻炼来保证健康的体魄;创设温馨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保护能力;也应突出父亲的角色,父亲带给孩子勇气、力量和自信,让孩子人格更加积极健全。
较后,《指南》也有告诉家长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例如不可有攀比之心,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可陷入超前教育的内卷”之中等等。
这些不仅缓解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焦虑情绪,更是为家长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方向。
以后的生活中,我将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与幼儿园老师一起让孩子能够得到真正健康、全面的发展。
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篇二《指南》颁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幼儿园暑期讲座、平时业务学习及教研组活动中都进行了相关的学习、通读。
寒假中利用空余时间也翻看、品读了一番。
幼儿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通用14篇)
幼儿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通用14篇)幼儿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通用14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篇1工作之余认真了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后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深深地体会了作为家长在孩子一生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明白了幼儿园和家庭相互支持与配合,才能把《指南》中各项理念与方法贯彻并实施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家长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建议。
《指南》中提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这个观点我个人就比较赞同的,我家孩子不知什么原因,舌尖音dtnlzcs与舌根音gkh总是分不清楚,如“多少”她会说成“多搞”,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听到同样的问题:“你家孩子舌头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你们带孩子出去看了没有?”“看人家孩子说得多好!”而我自己知道,孩子舌头没有问题,刻意纠正也能说得清楚,只是语言比别同龄孩子发展慢些罢了。
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很淡定了,基本不会拿孩子与他人来横向对比,也不会强化这些书面知识让孩子自卑。
我是想着三年很快就过完了,再过三年就得开始辛苦的求学道路了,我想珍惜好这三年的时间,让他尽情地玩,尽情地耍。
即使他现在很多方面不如同龄的孩子,比如认字、算术和绘画,但我还是有理由相信他现在的不作为并不能代表今后会比同龄人落后多少。
让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很重要,同时在游戏和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比书本知识更牢固,而幼儿时期只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待他玩够了自然就会去找东西学习的,同时有兴趣的学习会比被逼的用功更加事半功倍。
4-6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4-6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4-6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十分丰富多样,且变化显著,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了解这些特征并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教育至关重要。
一、认知发展的特征1.思维能力的提升4-6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他们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概念,进行逻辑推理,解决一些抽象问题。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他们不再仅仅依赖于实物的操作来理解加减法,而是能够通过符号运算来解决问题。
2.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广度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且注意的范围也在扩大。
这使得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接收和处理信息。
3.记忆能力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学生记忆能力不断增强,不仅记忆容量增加,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也在提高。
他们开始学会运用一些记忆策略,如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来提高记忆效果。
二、情感发展的特征1.自我意识的增强4-6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
他们会在意自己的形象、能力和成就,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2.情绪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在这一阶段有了显著进步。
他们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像低年级时那样容易冲动和失控。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情绪。
3.友谊观念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友谊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多元。
他们开始重视朋友间的共同兴趣和价值观,而不仅仅是玩耍的伙伴。
此外,他们也开始学会处理友谊中的冲突和分歧。
三、社会性发展的特征1.社交技能的提高4-6年级的学生在社交方面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
2.竞争与合作意识的萌芽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一、本文概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助人和安慰行为的发展特点。
我们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这些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我们将对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阐述。
分享行为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体现了儿童对资源的分配和对他人的关心。
我们将探讨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内外因素,如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
我们将关注合作行为的发展。
合作是儿童社会互动中的核心行为之一,对于培养儿童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分析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训练来促进其合作能力的发展。
接着,我们将探讨助人行为的发展。
助人行为体现了儿童的同情心和利他精神,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体现。
我们将研究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轨迹,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
我们将关注安慰行为的发展。
安慰行为是儿童在面对他人痛苦时的一种情感支持行为,对于培养儿童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将探讨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引导来促进其情感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全面分析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以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二、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分享行为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儿童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情感或经验。
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自我中心到逐渐社会化:儿童早期的分享行为往往受到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他们可能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交经验的积累,儿童逐渐意识到分享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愿意主动分享。
幼儿园早期教育:4-6岁综合发展教学案例
幼儿园早期教育:4-6岁综合发展教学案例1. 导言幼儿园的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4-6岁这一阶段,对于孩子的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一套针对这个芳龄段孩子的综合发展教学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
2. 設置教学目标我们需要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在幼儿园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情感、社交能力都在快速发展之中,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习认知能力的培养,也包括情感态度和社交行为的塑造。
我们可以设立一些小目标,比如“提高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具体的目标来开展综合发展教学。
3. 教学内容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我们需要针对这些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在认知能力培养方面,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启发游戏,比如“找不同”、“颜色识别”等,通过这些游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社交能力培养方面,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游戏,比如“合作搭积木”、“角色扮演”等,让孩子学会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
4. 教学方法在实施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引导、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
在教学中要注重孩子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学到知识和技能。
5. 评估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评估和反馈。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估,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指导,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6. 总结通过这样一套有针对性的综合发展教学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4-6岁的孩子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7. 个人观点对我个人而言,幼儿园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4-6岁这个阶段。
通过针对性的综合发展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多方面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喜悦和满足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是对于幼儿园早期教育:4-6岁综合发展教学案例的一些思考和探讨。
写在教案上:帮助幼儿6岁时获取更深刻的认知
写在教案上:帮助幼儿6岁时获取更深刻的认知引言儿童时期是一个生命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成长经历将会在日后的人生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们必须积极地促进儿童智力、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逐渐认识和理解世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具体介绍如何帮助幼儿在6岁时获取更深刻的认知。
一、发展语言和沟通技能语言和沟通是孩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获得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核心能力。
我们应该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交流,并注意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和感受。
适时提供试题、拟定问题、指导孩子描述事物、总结所学等方式可以增强孩子思考能力并拓展孩子的语言体系,这也有助于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考。
二、多角度让孩子体验世界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在得到充分的感官体验之后孩子将会有机会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我们鼓励孩子尽可能多的接触世界,去尝试和体验。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去户外探险,观察自然风光,体验不同的文化,会让孩子拓展知识面和视野,激发对世界的探究。
三、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学习不是重点,关键是思考。
现今世界对于未来人才的要求早已经从学习成绩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并逐步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让孩子自己思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动脑筋想问题的乐趣。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或者让孩子参与思考式的小活动,例如俄罗斯方块、迷宫、解谜游戏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还可以开发他们的思考的潜力和其他技巧。
四、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难以避免地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
而学会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已经成为了未来人才发展的重要能力。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像大人一样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获取信息、阅读文章等等,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获取加以利用。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去学习、去思考,提高孩子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
结语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到6岁儿童指南小班五大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班(3-4岁)的儿童被引导在五个主要领域内发展,这些领域分别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
在健康领域,目标是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例如,他们应该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快速适应,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以及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
语言领域着重于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发展。
通过各种互动和游戏,孩子们被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学习和理解日常用语。
在社会领域,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和日常生活经验来培养社交技能和对自己及他人文化的认识。
这个阶段是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认知的重要时期。
在科学领域,小班儿童通过观察、探索和实验来了解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对科学现象的基本理解。
艺术领域鼓励儿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和其他艺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这个领域的活动旨在提升孩子的审美感觉和艺术表现力。
《指南》中强调,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兴趣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要,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引导。
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活动,孩子们在快乐和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2024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答案】 C2、具有代谢解毒功能的系统是()。
A.生殖系统B.运动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答案】 D3、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所以,幼儿园教育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经验,为幼儿的一生成长奠定根基。
这体现的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A.启蒙性B.游戏性C.潜在性D.活动性【答案】 A4、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A.1岁以前B.1.5~3岁C.3~4.5岁D.4.5~6岁【答案】 B5、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石磨。
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求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答案】 D6、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答案】 A7、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发生的标志。
A.最初诱发性微笑B.最初社会性微笑C.最初生理性微笑D.最初自发性微笑【答案】 B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
A.领导B.伙伴C.监督D.从属【答案】 B9、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答案】 A10、鹏鹏是个胖嘟嘟的小孩,他妈妈总是怕他在幼儿园吃不饱。
老师在与鹏鹏妈妈交流时,要特别注意提到以下几项内容,除了( )A.食物烹调以清蒸、水煮为主B.孩子不吃饭时,强迫喂饭C.孩子主动锻炼时,要给予鼓励D.经常督促孩子运动【答案】 B11、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学前儿童,观察与评价
学前儿童的观察与评价1. 介绍学前儿童是指3至6岁之间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发展关键期,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快速发展。
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的表现是了解他们发展状况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和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儿童的智力、语言、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2. 观察与评价内容2.1 智力发展观察与评价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基础。
在观察和评价智力发展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认知能力:观察儿童在解决问题、思考和创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记忆力:观察儿童对事物的记忆、回忆和联想能力,评价他们的记忆力发展情况。
•注意力:观察儿童在集中注意力、分配注意力和注意力持久性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注意力发展情况。
2.2 语言发展观察与评价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他们与他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
在观察和评价语言发展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语音表达:观察儿童的语音发音和发音准确性,评价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
•词汇量:观察儿童的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评价他们的词汇发展情况。
•语法和句子构造:观察儿童的语法运用和句子构造能力,评价他们的语法发展情况。
2.3 社交与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学前儿童的社交与情感发展是他们适应幼儿园和社会环境的基础。
在观察和评价社交与情感发展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合作能力:观察儿童在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
•情绪管理:观察儿童在处理情绪和应对挫折时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感表达:观察儿童对他人的关心和情感表达的能力,评价他们的情感发展情况。
3. 观察和评价方法3.1 观察方法•自由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记录他们的兴趣、活动和交往情况。
•结构观察法:通过设定特定任务或情境,观察儿童完成任务的方式和表现。
3.2 评价方法•记录法:记录儿童的表现和行为,用文字和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便于后续回顾和评价。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生活能力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生活能力1. 角色扮演游戏在3到6岁这个年龄段,儿童开始对角色扮演游戏表现出浓厚兴趣。
通过模仿成人或动画角色,他们会尝试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从而培养出创造力和想象力。
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简单的服装和道具,引导他们进入不同的角色,例如扮演医生、老师或超级英雄等。
2. 自理能力培养在这个年龄段,家长可以逐渐教导孩子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例如穿衣服、刷牙、洗手等。
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引导孩子主动地尝试这些动作,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可以逐渐学会独立完成这些日常生活活动,提升自理能力。
3. 社交技能培养在3到6岁这个阶段,孩子处于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各种社交场景,例如让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
通过与他人互动,孩子可以学会倾听、分享、合作等社交技能,培养出良好的交往能力。
4. 生活习惯养成在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过程中,家长还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保持规律作息、良好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等。
通过建立明确的日常生活规律和制度,孩子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5. 自理自助能力培养在3到6岁这个阶段,孩子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自助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自理自助能力,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独立。
例如教导孩子自己穿脱鞋袜、自己收拾玩具等。
通过这些简单的活动,孩子可以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结语3到6岁是儿童生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引导孩子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培养自理能力、社交技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生活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茁壮成长。
年龄特征教育总结
年龄特征教育总结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身体发育和情绪特征。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来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不同年龄段的特征进行概述,并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应用这些特征。
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孩子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正在迅速发育。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观察、模仿和探索。
在这个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经验,通过游戏和互动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更喜欢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像来理解事物。
因此,在教育中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此外,幼儿对身体活动也有较高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机会让他们参与体育运动、音乐和舞蹈等活动。
学龄前期(4-6岁)学龄前期是孩子们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阶段。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社交互动。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机会,鼓励孩子们参与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
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比较强烈,因此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鼓励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阶段。
他们开始学习更多的学科知识,并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小学生开始理解和运用逻辑推理,因此在教育中可以采用更为系统和抽象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青少年期(13-18岁)青少年期是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们开始面对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自己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记录和分析4到6岁儿童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和不同强度面部表情的识别成绩和眼动数据,探讨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能力发展状况及面部表情识别的眼动模式,并在划分兴趣区的基础上,对面部表情识别过程中不同的优势部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4-6岁儿童对面孔识别的眼动轨迹有一定的规律性,注视区域主要集中在眼睛、鼻子和嘴组成的三角区,而对非面孔识别则没有规律可循;(2) 4-6岁儿童对面部表情识别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识别面部表情的先后顺序是:愉快、愤怒、惊讶、悲伤;(3) 4-6岁儿童对愤怒面部表情的识别在5岁以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且对眼部信息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4) 4-6岁儿童对不同类型面部表情识别时依赖的部位有所不同,如识别愉快和惊讶面部表情主要依赖嘴部,识别愤怒和悲伤面部表情主要依赖眼部;(5)面部表情识别的同龄效应并不是普遍存在的,本研究仅在对悲伤面部表情的识别中有所体现;(6) 4-6岁儿童对不同强度面部表情的识别成绩随着面部表情强度增加而提高,注视时间和注视点随面部表情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的反应和行为选择提供一定的线索。
(1)幼儿对动态表情表达的情绪线索的识别能力存在年龄差异。
幼儿动态表情识别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4岁幼儿对动态面部表情和全表情表达的高兴情绪的识别能力已经基本成熟;5岁幼儿对动态姿态表情表达的高兴情绪、全表情传达的悲伤和愤怒情绪识别能力基本成熟;除动态面部表情和声调表情表达的的恐惧情绪外,6岁幼儿对其它动态表情的识别能力基本发育成熟。
(2)幼儿对动态表情表达的情绪线索的识别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
(3)幼儿对动态表情表达的情绪线索的识别能力存在情绪类型差异性。
无论哪种表情表达的恐惧情绪,幼儿对它的识别率显著低于其他情绪;动态姿态表情表达的四种情绪中,幼儿对愤怒情绪的识别率显著低于高兴和悲伤;在面部表情、声调表情、全表情表达的情绪中,幼儿对高兴、悲伤和愤怒的识别率无显著差异。
(4)幼儿对动态表情表达的情绪线索的识别能力存在表情类型差异性。
幼儿对全表情表达的情绪线索识别成绩最好;除恐惧情绪外,幼儿对全表情和动态面部表情表达的其他三种情绪识别率较高;幼儿对动态姿态表情表达的高兴和恐惧情绪的识别率显著高于声调表情;幼儿对动态面部表情和声调表情表达的恐惧情绪识别率显著低于动态姿态表情和全表情表达的恐惧情绪。
(5)本文考察了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温暖支持、惩罚控制、溺爱与幼儿对动态情绪线索识别能力发展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惩罚控制和幼儿对高兴情绪的识别成绩微弱负相关,温暖支持、溺爱与幼儿对动态情绪线索识别能力不存在相关关系。
表情是情绪活动所特有的外显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研究情绪的重要客观指标。
它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其中最引人关注,也是非常重要的表情就是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2」从新生儿期起,婴儿就具有与成人交互传递感情的能力,如通过微笑、哭声、皱眉向成人表明他们所处的生理状况;通过情绪表情吸引成人接近、拥抱、抚慰或哺育它,而婴儿的主动表情尤其是唤起母亲感情的重要线索。
母婴间的感情联结正是在这种交往中建立的,它是婴儿生存和健康成长的关键。
大量研究证明:婴儿表情所表现的这种交往能力,他们的早期情绪反应和表情的生理知觉图式是本能的,是在种族进化中固定下来的先天特性。
从新生儿六个月左右开始,婴儿对面部的认知飞速的发展。
婴儿一般在6个月后开始认知表情,表情认知对婴儿的社会交往是重要的,婴儿往往通过“阅读”父母的表情来理解事件与人交往中,认识他人是很重要的,而我们要认识一个人,除了观察其言行和外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观察其表情。
表情是一个人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个人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它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交流作用。
一个人的表情是丰富多彩的,大体卜可分为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体态表情。
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丰富的,也是最重要的无声交际手段。
有关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的各种信息中,通过言语传递的仅占7%,而通过面部表情传递的则占55%。
从新生儿期起,婴儿就具有与成人交互传递感情的能力,如通过微笑、哭声、皱眉向成人表明他们所处的生理状况;通过情绪表情吸引成人接近、拥抱、抚慰或哺育它,而婴儿的主动表情尤其是唤起母亲感情的重要线索。
母婴间的感情联结正是在这种交往中建立的,它是婴儿生存和健康成长的关键。
大量研究证明:婴儿表情所表现的这种交往能力,他们的早期情绪反应和表情的生理知觉图式是本能的,是在种族进化中固定下来的先天特性。
从新生儿六个月左右开始,婴儿对面部的认知飞速的发展。
婴儿一般在6个月后开始认知表情,表情认知对婴儿的社会交往是重要的,婴儿往往通过“阅读”父母的表情来理解事件。
所以我想了解一下儿童的面部表情的情况,就找了一些论文,发现了一篇从眼动角度对6一11岁儿童识别愉快、愤怒、悲伤和惊奇表情的过程的初步研究。
下列是对实验的简单介绍。
1、实验被试6-7岁儿童20名、8-9岁儿童24名和10-11岁儿童20名,每组被试男女比例大体相当,所有被试的视力正常。
2、实验材料从标准面部表情图片中选取愉快、悲伤、愤怒和惊奇四种面部表情的图片各五张,其中四张作为正式实验材料(共16张),另一张(共4张)作为预备实验材料,另外,选取四张中性图片作为插入材料。
3、实验程序整个实验在实验室进行。
该实验室具有隔音、隔光等功能,能保证实验在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中有两名主试,一名操作眼动仪;另一名记录被试识别表情的答案。
每次对一名被试进行施测。
具体的实验步骤是:第一步:让被试熟悉实验室环境,向被试介绍有关实验的要求。
对于儿童,采用比较通俗的表情称谓,如,将愉快用高兴代替,惊奇用吃惊代替,悲伤用难过代替,愤怒则用生气代替。
实验前,询问儿童一些简单的控制问题,如“你知道难过是什么吗?”,“你见过妈妈生气吗?”,“你有害怕的东西吗?”,对于更小的孩子,要求他们假装出某种情绪,以了解儿童是否能理解这些情绪状态。
第二步:实验开始前,要求被试坐在距离显示器60cm处的椅子上,戴上头盔,然后对被试进行头、眼校准。
让被试注视屏幕上的9个圆点,当主机上所显示的被试的眼动轨迹成比较规则的矩形时,定标便完成了,然后再进行12个圆点的校准。
第三步:向被试宣读指导语:下面我们会在这个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些叔叔阿姨的照片,看完一张后,就说出这个叔叔或阿姨是高兴、难过、生气还是害怕。
第四步:呈现预备实验材料。
(如果被试按要求识别了图片,对被试给予肯定)“对了,就这样。
”(如果被试没按要求做,则及时给他指出)“明白实验要求了吗?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如果没有问题,下面我们开始作正式实验。
”第五步:正式实验开始。
呈现表情图片,眼动仪开始记录数据。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主试掌握控制手柄。
被试说出所看图片表情时,主试按动控制键,眼动仪暂时停止记录数据。
屏幕上的内容自动清除,记录员记录答案。
主试再次按键,屏幕出现下一张图片,继续实验。
主试按控制手柄换实验材料,直到结束。
4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愉快、悲伤、愤怒和惊奇的识别上,无论是注视时间、注视次数还是注视点持续时间,6一7岁儿童都要多于8一9岁儿童,而8一9岁儿童则要多于10一11岁儿童。
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逐渐发展成熟。
5、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儿童对愉快、悲伤和愤怒的识别能力没有差异,但在惊奇表情的识别上,6一7岁儿童与其他年龄儿童存在差异。
这表明儿童对愉快、悲伤和愤怒的识别能力在6一7岁已趋成熟,而对惊奇的识别能力在8一9岁才趋成熟。
2。
对愉快、悲伤、愤怒和惊奇的识别上,只有6一7岁组存在差异,其余年龄段上差异不明显。
这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识别各种面部表情的能力都已成熟。
而对惊奇表情的识别能力发展较晚。
3.各种表情的眼眉部为表情识别的最重要的线索区域,次之为嘴部线索,再次为鼻部线索。
分别对不同年龄儿童识别愉快、愤怒、悲伤和惊奇的注视时间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儿童识别愉快、悲伤和愤怒时,各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识别惊奇表情时,各年龄之间的识别时间差异非常显著。
分别对不同年龄儿童识别愉快、愤怒、悲伤和惊奇的注视次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识别愉快、悲伤和愤怒时,各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识别惊奇表情时,各年龄之间的识别时间差异极其显著。
分别对同一年龄儿童识别愉快、惊奇、悲伤和愤怒的时间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8-9、10-11岁儿童在识别不同表情时,各表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6-7岁儿童在识别不同表情时,各表情之间差异极显著分别对同一年龄儿童识别愉快、`惊奇、悲伤和愤怒的注视次数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8-9岁、10-11岁儿童在识别不同表情时,各表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6一7岁儿童在识别不同表情时,各表情之间差异极显著。
本研究用眼动记录仪对6一7岁、8一9岁和10一11岁儿童对愉快、惊奇、悲伤和愤怒四种表情识别的眼动过程进行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