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差序格局_礼与社会人格_再读_乡土中国_
《乡土中国》-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专题复习之《乡土中国》重要知识点问答1、《乡土本色》中作者把中国社会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乡土性”体现在哪里?这些特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特点:(1)以农耕为主,“土”具有崇高地位(2)不流动性。
定居,村村之间孤立和隔膜。
(3)熟人社会、礼俗社会。
乡村生活富于“地方性”,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杜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4)淳朴、信用。
联系: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神圣的,人们在思想上安土重迁。
因此人口不具有流动性,世代定居,这又导致了村落间对外交流有限,相对封闭孤立。
由于环境封闭,人口有限,因此人们彼此期悉,构成了熟人社会。
在熟人社会,由熟悉而得到被此信任,构成了乡土社会品格的淳朴、信用。
2、作者眼中,乡下人的“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1)乡下人的谋生方式-----种地,与土地紧密联系;(2)农业区占据着中国绝大地区;即使远离农业区,人们也往往懂得如何种地;(3)土地对乡下人意识上的束缚;“土地”是最近于人性的神,最信奉的是土地神;“土”是消除水土不服,在外思家的良药;(4)扎根土中,粘在土上,流动甚微,“土气”因为不流动而产生。
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3、作者为什么认为乡下人不识字并不能判断他们的“愚”?①乡土社会的人生活在熟人环境中,他们可以面对面地用语言交流。
②乡下人生活中用文字的机会少,所以不识字也不太会影响他们相互间的交流。
③文字在乡下不太重要,乡下人识字的机会不多,不能说他们没有识字的能力。
所以不能因乡下人不识字而判断他们的“愚”。
4、一二三章之间有何逻辑关系?第1章: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
第2章:乡土社会是熟悉的面对面社群,从空间格局上看不需要文字。
第3章: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会、安定社会,从时间格局上看不需要文字。
《乡土中 国》读后感——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尤其是其中关于“差序格局”的论述,真的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编织得错综复杂。
这可不是那种简单的横竖线条,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一圈地往外推。
以“己”为中心,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激起的涟漪就是和自己关系远近不同的人。
我想起了老家村里的那些事儿,那可真是差序格局的生动体现。
我们村有个张大爷,他可是村里的“万事通”。
谁家有点啥事,都爱找他说道说道。
张大爷自己家里有几亩地,农忙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是叫自己的儿子、儿媳回来帮忙。
这是最里层的那圈“波纹”,血浓于水的亲情,没得说。
然后呢,他会喊上住得近的侄子侄女们来搭把手。
这就算是第二圈的“波纹”了,虽然比不上亲儿子亲儿媳,但也是自家人,帮忙也不含糊。
等到人手还不够的时候,张大爷就得去村里找其他邻居帮忙了。
这时候,他就得挨家挨户去说好话,送点自己家种的蔬菜啥的,算是表示感谢。
这一圈圈的关系,可不就是差序格局嘛!帮了忙的邻居,张大爷心里也记着这份情,等人家有事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去搭把手。
再说村里分地的时候,那也是差序格局在起作用。
村支书在决定怎么分地的时候,首先得考虑自己家族的利益,毕竟那是最亲近的一群人。
然后再平衡一下其他家族的情况,尽量做到大家都能接受。
要是谁家因为分地的事儿闹了矛盾,那也是先找自己家族里有威望的长辈出来调解。
调解不了,再去找村支书。
这里面的关系,细细琢磨,真的是差序格局的真实写照。
还有村里办喜事的时候,那场面更是把差序格局体现得淋漓尽致。
主家会先请自己的近亲来帮忙操持,比如准备酒席、招呼客人。
然后再请一些关系稍远但平时也有来往的邻居来帮忙打杂。
酒席上的座位安排也有讲究,近亲肯定是坐在最重要的位置,关系远一点的就往后排。
送礼的金额也不一样,近亲送得多,远亲或者邻居就送得相对少一些。
但这并不代表关系就不好,只是在差序格局里,亲疏有别,表达的方式也不同。
看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差序格局”——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体 头 体” 个 , ” ` 的 影 响力 不 同 , 也 就 是” 石 的 `
大小 不同 , 投入 到 水面 形 成 的波 纹大小、 圆圈 范围 也 随 之改 变。 这 种伸 缩 能 力淡 化了群己 关系 的 对立 性 和 边 界 性 , 如 此 一 来 , 所 谓” 家 庭“ 的 界 限 也
相 对 较高 , 反之 则 会 门可 罗傲 在 这 样 的次 序 中 ,
传统 中 国 乡 土社 会 中 的人 际 关 系 随 着 与 ” 己“ 利
益 的相 关 程度 由“
己”
到 家 ”
’ .、
由“ 家 ” 到“
国”
与“ 夭 下” 。
乡土 社 会 中 的 权力 中 心 是“ 长 老 统 治 ” 长 , 老 统 治实 际 上是 三种 权力 结构 的整 合体。 这 三种 存
关 系 的建 立 , 是 在 于 自己 充分 衡量 了利益 得 失之 后
这 一概 念 立 足 于 中 国 传统 社 会 的实 际 , 特别 是 基 层的 实 际。 在 书 中作者认 为 , 中国 乡土 社 会里 团体意识 并 不坚 强 , 所 以 并没 有 一个 笼 统 的共 同遵 循的 道德 观 念的 产 生条 件 , 其 所 生成 的 道德 都是 由 私人组成 的 ,“ 是 一 根根 私人联系 所构 成 的 网络” 。 但是 , 为 什么 私人联 系所 构 成 的 是 差 序 式 的 网 络 呢 ? 费孝 通 先生 用儒家 的伦理 去加 以解释 , 可 以 当 做是 对于 “ 差 序 格局 ” 概念 的补 充 说 明 : ’` 我 们 儒家 最讲 究 的 就是 人伦 , 伦是什么 呢 ? 我 的 解释就 是 从 自 己推 出去 和 自 己发 生社 会 关系 的 那 一群人里 所 发 生的 一 轮轮 波 纹 的差序 ” 。 儒家 所 反 复强 调的 伦理 , 就 在 于它 对 于社 会 建构 的 最基本 的理 念 , 即 为对 于人 的 设 计。 在 中 国 社 会 中 , ’ ` 人 ” 这 个 个 体是 所有 社 会角色 的总和 , 中国人更 倾 向于 通 过角 色 关 系来 进 行 自我 定 义。
乡土中国读后感—论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通过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对我国的乡土社会有了新的理解,虽然说自己生活在所谓的“城市”,但我依旧能从自己、身边人、城市看到那些农村人、农村社会特性的影子。
对于我国这特有的“土”的、乡土性的社会,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并为此自豪。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乡村及乡村人民,避免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偏见。
正如费孝通先生反驳城里人认为农村人“私”一样,这种原始的根源的一些特性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只是我们看到了或听信或者本来就抱有偏见而带选择性找“证据”说明农村人自私。
这是不公平的,也是站不住脚根的。
除此之外,在农村“愚”的问题上,我以前只觉得是教育设施、资源和机会等的缺失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悬殊,而费孝通先生指出了另一个思考方向,他提出面对面社群,用切实的例子向我们阐述了口头交流在乡村社会的实用性和文字交流的不必要性,这让我对“文盲”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现在再重新思考为什么我们对农村人民有或多或少的偏见,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把自己优势的事物当成理所当然的评判标准,以此寻求优越感。
当然,我们始终心存他们的优良品德,他们真诚、勤劳、智慧,他们拥有很多我们在自己生活环境得不到的种种,就像千百年来都总有追求宁静、归隐山林的人。
于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放大那些我们内心认为的他们的“好”,平等看待我们都有的“坏”。
其次,要正确看待西方的“个人主义”,认真理解中国人自己的“自我主义”,学会借助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看待事物。
费孝通先生在文中以一捆捆的柴来比喻西方的团体格局,以一颗石头丢进水里“推”开的一圈圈同心圆波纹来比喻中国的差序格局。
而“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我们是以“己”为中心的,同时被一圈圈的关系围绕着。
费孝通先生在此引出三个观点:一、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
二、孔子注重这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
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
《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序列指导(思维导图图+渐进式阅读+深度阅读)
《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序列指导(思维导图图+渐进式阅读+深度阅读)XXX《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XXX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其中收录的14篇论文,是根据XXX20世纪40年代在XXX和XXX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的,曾在当时的《世纪评论》期刊分期连载过。
作者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
在XXX眼中,“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
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
作为中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具体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面貌,深入地理解中国乡村文化的特性;可以通过研读文本,研究作者观察社会、透视社会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可以通过研读文本,研究作者缜密的思维、生动的表达、严密的论证,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中学生浏览《乡土中国》,不仅要读懂这本书,还要通过浏览这一本书来学会如何浏览学术著作,掌握研读学术著作的基本方法,建立浏览学术著作的基本规范。
在梳理传统浏览履历的根蒂根基上,联合“学术著作浏览与研讨”的特点,浏览《乡土中国》,发起中学生采纳“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五步浏览法。
第一步是浏览。
阅读封面、作者简介,记住本书的作者与书名;阅读目录、前言、后记、内容摘要,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对全书进行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大致了解本书的基本结构;跳读部分章节或段落,了解本书的内容体系,用几个关键词语概括本书的内容。
第二步是略读。
快速地通读全书,圈出各篇的核心概念,勾画出各篇的主要观点;联合原文,对文章的核心概念作出解释;联合原文,理解文中的主要观点的寄义;找出每章节的枢纽词语,用本人的语言写出全书梗概。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论文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论文摘要:在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里,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
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
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
引言:《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全书主要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礼治秩序、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等篇章,通过此来探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读完了《乡土中国》有很多感触。
笔者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深有体会。
费孝通描写的乡土社会,距今已有了六十多年的历史,六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乡土社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乡土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在中国农村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存在着很多的“特色”依然使个体的存在感到很多的迷茫。
一、现代性实现的困境书中关于“文字下乡”的部分,阐述了费孝通先生对当时政府推行的“文字下乡”的看法。
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他认为不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不足,乡下人不是愚,这是乡土社会的本质。
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也不是传达情谊的唯一体系。
文字的产生是因为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
中国社会乡土的基层性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在现代的农村,依然是乡土社会,但不识字是可怕的,没文化也是可怕的。
所有的青年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都上了大学,我们学到的都是与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知识,在现代的大学里,例如农业大学,是否有一套与乡土社会相适应的知识,他们学成之后,是否会回归乡土,致富乡里?青年人全都涌向城里,将来农村生产的发展靠什么?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第一产业,粮食的生产是一切经济生活的保障。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与序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与序【作品简介】《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旧中国农村的作品。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差序格局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本文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生动的例子和清晰的结构梳理来细读《差序格局》这一章,从而理解差序格局的概念,把握作者的逻辑思路。
本文节选自《乡土中国》第四章。
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的组成部分;费孝通所讲的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 包含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 也包含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
①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
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
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
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
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
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
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
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费孝通先生用“捆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西洋社会的“团体结构”,即团体界限清晰,团体内部关系相同。
例如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得给父母膳宿费,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成年了就得走出“家”这个团体;学生加入学生社团后,社团的成员和非社员的学生是明确区分开的,所有成员的行为都是按照社团纪律来行动的,他们在社团这个团体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②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国家统编语文教材高一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一、必做题1. 【答案示例】《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方面,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展现了20世纪中叶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2. 答案部分 1314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练习部分3. 本书14篇文章的逻辑框架图示:乡土社会外在结构内在规则1. 乡土本色2. 文字下乡3. 再论文字下乡4. 差序格局5.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6. 家族7. 男女有别9. 无讼10. 无为而治11. 长老统治12. 血缘和地缘13. 名实的分离14. 从欲望到需要8. 礼治秩序选做题4. 答题略。
提示:以“比较中国乡镇与城市小区的养老模式”为例(研究的问题),列出比较的细则,再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梳理后形成自己的结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二、必做题1. 【答案示例】“乡土社会”是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社会空间存在,既包括乡村也包括城镇。
其特征有三点:人们依赖土地而缺乏流动性;富于地方性的熟人社会;尊崇礼俗(规矩)而不重“法理”。
2. 【答案示例】第1篇: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第2篇:乡土社会是熟悉的面对面社群,从空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第3篇: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会、是安定社会,从时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
前三篇之间的关联:乡土社会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它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第1篇与第2、3篇构成总分关系、因果关系。
3. 【答案示例】同样是小学生,乡下孩子捉蚱蜢的能力高于教授的孩子,以此现象来支撑作者的观点,即乡下人不识字看起来“愚”,是因为他们没机会识字,是否识字并不能作为判断愚智的标准;这一现象也反映了“面对面”的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特点。
4. 【答案示例】在第2、3篇中,作者从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这一特征,从空间维度阐释了熟人社会不需要借助文字交流,并对比解析了“语言”和“文字”的不同作用,特别强调“文字是个不太完善”的交流工具;再从时间维度阐释了在安定的乡土社会,“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因而“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
乡土中国考试重点知识
乡土中国考试重点知识一、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1.乡土本色:o乡土社会以农为生,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o孤立和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
o地方性:活动范围受地域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独立的社会圈子。
o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
2.人格本位与伦理本位:o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强调人情味和道德情感。
o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高于法律,社会控制依赖于传统习俗和乡规民约。
3.乡土观念与集体主义:o强烈的地方认同感,对本乡本土的人和事有着深厚的感情。
o注重群体利益,个人的行为受群体舆论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4.《乡土中国》揭示了乡土社会的一系列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农村社会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5.首先,乡土社会以农为生,农民世代定居在同一片土地上,形成了稳定而封闭的社会结构。
这种稳定性使得乡土社会的人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导致了他们对外界的陌生感和不信任。
他们更倾向于依赖传统的习俗和规则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而不是依赖于法律和制度。
6.其次,乡土社会强调血缘关系和家族观念。
家族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成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同的利益。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家族的影响和制约,家族荣誉和利益高于个人。
7.此外,乡土社会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情怀。
人们对自己生长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地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使得乡土社会的人们在面对外来文化和价值观时,往往表现出一种保守和排斥的态度。
8.最后,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人们的行为和关系更多地受到道德和习俗的约束。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注重人情味和道德情感,强调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这种道德观念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1.血缘关系:o宗族制度发达,家族关系紧密,血缘成为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纽带。
2.地缘关系:o人们生活在共同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地缘群体,邻里关系密切。
《差序格局》-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
任务六:探究差序格局原因
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 每个人可以在乡村土地上自食 其力的生活时, 只在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态中才感觉到伙 伴的需要。在他们, 和别人发生关系是后起和次要的, 而 且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下需要不同程度的结合, 并不显著的 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因之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 呈现出差序格局。
14.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孟子 说他“善推而已矣”。
15.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 “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1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 之。”这是很好的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 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
导入 刘姥姥凭借亲属(干的)关系进入贾府
书中称呼“刘姥姥”,从板儿、巧姐之称。是知当初 连宗时约定的名义辈分忽略不计,只认实际辈分。图示 如下:
第一代:无——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 第二代:王成之父(认了王夫人父亲作侄儿)——王 夫人、凤姐之父以及王子腾等 第二代:王成,亲家刘姥姥——凤姐 第三代:王狗儿,嫡妻刘氏——巧姐 第四代:王板儿,王青儿——无
要求: 1.要将同类内容进行归类; 2.思维导图的上下、前后要有逻辑关系; 3.文字精炼; 4.图示讲究形象生动。
13.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使人们注重“克己”,不 会“克群”,而西洋社会注重“克群”。
任务五:检测巩固
11.在差序格局中怎么做?孔子强调“推”,杨朱也是 如此。×
12.差序格局与团体结构的不同在于对群己界限的不同 态度,一个是相对的,另一个是明确的。√
13.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使人们注重“克己”,不 会“克群”,而西洋社会注重“克群”。√
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2025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乡土中国》学案 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核心概念,理解迁移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把握新闻事件的内容,分析人物的行为。新闻中 的主要人物是刘女士,主要讲述她在对待自己儿子和他人态度方面的 差别:刘女士的儿子搅扰乘客休息,刘女士认为“孩子活泼好动是好 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而当刘女士儿子睡觉时,她却“指责 邻座乘客看手机视频吵到孩子,要求大家戴上耳机”。从中可以看出 刘女士以自己为中心画了一个圈子,儿子与自己的关系近,而邻座乘 客与自己的关系远,所以她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人。
答案 (示例)“土气”来自“泥土”,即乡土社会中人与土地之间存在 不可分割的关系。土地孕育了乡村文化,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是乡村文化 的基础。材料中的维和部队警卫分队官兵,即便迁徙到别处,也会想到 种地。这就是乡土社会中乡下人的“土气”,表现出对土地无法割舍的 情感。
根据《乡土中国》第一章相关内容可知,中国人的“土气”是与生俱 来的,仿佛我们从一出生就沾染上了这股“土气”似的。它通过亲子 之间的经验传授和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来传递,我们不过是去接受它, 安于其位,维持它罢了。具体来说,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一路传承 下来,使得“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成了我们民族血液 的一部分,这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土气”。尽管我们说当今中国 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土社会的一些特质也相应地发生了改
(2)如何理解“称谓看起来没人计较,但求人办事的时候,要是搞错了, 很可能办不成事”的现象?请运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加以分析。 答案 ①在乡土社会中,称谓是依据长幼原则的。这也表示教化权力(或 长老统治)的重要性。 ②如果搞错了,则有可能被认为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即不给面子。 ③社交中需搞清楚交往对象的辈分,对年长和高位者必须恭敬、服从。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老统 治是依据长幼原则行使教化权力。所以求人办事要注重称谓,这是对 教化权力的尊重。尊重对方是办成事的前提,是给对方面子,体现了 乡土社会教化权力的重要性。长老统治要求尊重长辈,尊重行使教化 权力的人。所以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弄清对方的辈分,对年长和高 位者必须恭敬、服从。这样才容易得到认可,并办成事。
《乡土中国》第4章《差序格局》精读提纲(学生版)
《乡土中国》第4章《差序格局》精读提纲(学生版)第四章《差序格局》一、章节阅读指导继乡下人“愚”的问题后,XXX先生将关注点移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私”的现象上。
本章中,作者借助与的比较,以譬喻的方法形象阐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一核心概念,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乡土社会的根本原因。
文章开头,XXX先生列举了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因私害公”现象,揭示出由此引发的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的后果,从而引出从社会结构格局角度探讨“群己”“”界限的问题。
为了阐释乡土社会格局的特点,XXX先生引入了西方社会格局作为参照,以捆柴为喻,深入浅出地阐明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界限分明等特点。
然后以中西方对“家庭”界限界定的差异,引出乡土社会的社会格局特点。
作者以同心圆水波纹为喻,广泛关注了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及的特点。
文章先后提出“团体格局”“差序格局”“个人主义”“自我主义”等一系列概念,参照儒家经典中的相关论述,结合古代传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阐释了差序格局中有差等的次序。
群己界限模糊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得出乡土社会处理群己关系重在“”的论断。
文章末了,作者指出在差序格局中公家联系的增加构成了社会关系,因此传统社会中的社会道德只在中发生意义,引出第五章《系维着公家的道德》的论述。
2、段落大意归纳本章共二十个自然段。
各段段意如下:第一段:中国社会中的现象很普遍,岂论乡下还是城市。
第二段:中国社会中因私害公的后果。
第三段:讨论“私”的问题须从切入。
第四段:以捆柴为喻,解说。
第五段:以家庭为例,解说。
4第六段:在中国,“家”的范围。
第七段:以同心圆水波纹为喻,解说。
第八段: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是“同心圆波纹”。
第九段:乡土社会中地缘关系也是“同心圆波纹”。
第十段:西方社会中团体的界限分明,乡土社会中团体的界限模糊。
第十一段:“伦”是。
第十二段:“伦”重在分别,是中国传统社会布局中的最基本概念,是。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以《差序格局》的教学为例
教解析JIAOJIE XI 《乡土中国》是一部社科类的学术著作。
大多数学生在此前几乎没有阅读此类作品的相关经验。
它第一次进入高中语文课本,成为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来提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笔者就以书中的一个重要篇目《差序格局》为例,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
一、引导学生初读文本,抓住文章中的核心概念都说“读文先读题”。
本文的题目为“差序格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费孝通先生会写些什么。
“差序格局”是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学生猜想费孝通先生可能会阐释什么是“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有怎样的特点。
但是通读全文后,学生发现,费孝通先生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答案。
对此,教师就需要引导他们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本文由“私”开篇,接着列举了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私”的现象。
“私”的问题其实是个、群、己和人、我界限怎么划分的问题。
要想把“私”的问题讨论清楚,就要考虑社会的格局。
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到这里,“差序格局”才第一次出现在文章中。
等学生读完文章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圈点勾画出文章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
费孝通先生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是什么样的,而是用西方的“团体格局”与之进行对比。
我们要提示学生注意:阅读社会科学类作品,要注意作者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费孝通先生主要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
在西方的“团体格局”中,人人平等、界限分明,拥有宪法观念、团体中不抹杀个人权利;而我们的“差序格局”则是以己为中心,呈现出“愈推愈远,关系越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二、引导学生再读文本,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学生大致能读完《差序格局》这一章节。
之后,我们可以让他们结合目录,大体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并绘制出思维导图,真正读懂这一章节的内容。
《乡土中国》之《差序格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
1、费孝通先生在本章提出“群己关系”这一概念,请借此概念分析选文的《论语》片段。 2、与选文二中所体现的群己关系相比,本章第十九段描述的群己关系有何不同?
2、本章第十九段中描述的群己关系以一己私欲为前提,无视道德规范,亦无自身修养境界的追求,它以自我为中 心,以亲疏远近为衡量标准,来判定争取和赋予利益的多寡。因而此种群己关系是对立、争夺的关系,是一种更直 接的利益关系,“己”在害群而非利群。
我对国家的关心又复活了,我不再仅仅满足于 帮助个人,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这个目标。人们的 病痛不仅来自身体,来自社会的病痛更加重要。 所以我决心不再学医为一个一个人治病,而要学 社会科学去治疗社会的疾病。
1、①孔子认为“己”为道德体系核心,首先需要克已修身; ②孔子重视以已为中心的外推:以宽仁之心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道义之心成就别人(“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③《论语》中的群己关系是在修养自身的前提下,以己利群,以己安群,与周围人形成良性关系,是一种更完美的 道德关系。
乡土社会
差序格局 水的波纹、蜘蛛的网 伸缩自如 自家人(数不清、有差等) 以“己”为中心 自我主义 攀关系、讲交情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阅读理解练习
整本书阅读《乡⼟中国》阅读理解练习《乡⼟中国》阅读理解练习⼀、填空题(10分)1.《乡⼟中国》的作者是费孝通。
2.“我们说乡下⼈⼟⽓,虽则带着⼏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字却⽤得很好。
”这句话出⾃《乡⼟本⾊》。
3.“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性的基层发⽣了变化,也只有发⽣了变化之后,⽂字才能下乡。
”这句话出⾃《再论⽂字下乡》。
4.“缺乏变动的⽂化⾥,长幼之间发⽣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利。
”这句话出⾃《⾎缘和地缘》。
5.《差序格局》中涉及的⽂化名著有很多,如《论语》,请你再列出两个《礼记》《中庸》、《⼤学》。
⼆、内容理解题(7分)1.下列对《乡⼟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乡⼟本⾊》⼀章⼤抵是全书的总论。
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性的,这⼀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性”。
B.乡⼈不识字是智⼒问题,不是知识问题。
乡⼟社会是⾯对⾯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不⽤⾯对⾯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字的传递信息能⼒也有其限制性,需要⼀定的⽂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
所以⽂盲并⾮出于“愚”,⽽是由于乡⼟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系之⼀⽅⾯。
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在中国,⽗⼦是主轴。
在乡⼟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待在⼀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礼治秩序》⼀章认为,乡⼟社会是⼀种⽆为⽽治的社会,可以说⼀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因繁殖⽽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定的联系,⽐如⽤旧地来命名新地。
⼀个村⼦的新客很难被当作“⾃⼰⼈”,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不讲⼈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意,从⽽发展商业。
项,“乡⼈不识字是智⼒问题,不是知识问题”有误,《⽂字下乡》中认为乡⼈不识字与教授不能捕⾍是⼀样的,环境不同,⽂字对于乡⼈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问题。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二)(含答案)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二)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下面各项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中国乡土社会,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一个人的“圈子”是固定的。
()3.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4.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5.乡土社会是安稳的社会,没有社会冲突,其权力结构以同意权力为主。
()6.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7.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永远划分着人的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
()8.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更为密切,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以及经济利益。
()9.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
()10.现代社会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1.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就不同于现代,乡土社会是“”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而法律与其不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政治权力的执行,而礼靠的是无形的传统。
人们只需“学而时习之”地享受积累出的经验。
2.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是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
3. 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
“差序格局”下的乡土中国——读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思考
word版下载:免费论文查重:3亿免费文献下载:超值论文自动降重:/reduce_repetitionPPT免费模版下载:-------------------------------------------------------------------------------阅读此文的还阅读了:1. 读《乡土中国》后感2. 中国为何乡土——读《乡土中国》有感3. “差序格局”下的乡土中国——读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思考4. 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5. 差序格局、礼与社会人格——再读《乡土中国》6. 对费孝通“差序格局”的再反思7. 试论人际传播在“差序格局”中的嵌入——以中国乡土社会为考察对象8. 现代化遮不住的乡土性——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感9. 《中国乡土小说论稿》序10. 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11. 读《乡土中国》后感12. 浅谈《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认识13. 浅谈《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认识14. 浅谈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特性——读《乡土中国》有感15. 中国乡村社会文化中的“土”——读费孝通《乡土中国》16. 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17. 从《乡土中国》中窥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解读18. “乡土中国”与民间美术——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入手19. 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20. 读《乡土中国》品中国乡土21. 论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22. 浅析费孝通的"乡土中国"23. 作为“他者”的乡土动态之思——评费孝通《乡土中国》24. 读《乡土中国》有感25. 乡土中国的不变与变——关于《乡土中国》的一些思考26. 读《乡土中国》27. 中国人的关系——读《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感28. 中国国民性的乡土来源——读《乡土中国》所引发的思考29. 中国乡土社会之面貌——读《乡土中国》有感30. 费孝通与“文化自觉”——再读《乡土中国》31. 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32. 内看“公”,外看“私”:差序格局——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札记之四33.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34. 浅析《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35. 从乡土中国到生态中国的期待——以费孝通乡土中国思想研究为起点36. 内看“公”,外看“私”:差序格局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札记之四37. 读《乡土中国》品中国乡土38. 走出乡土——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札记之一39. 我们的来路与去处——读费孝通《乡土中国》40. “差序格局”下的乡土中国——读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思考41. 论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42. 伦理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以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中心43. 差序格局、礼与社会人格——再议《乡土中国》之“差序格局”(上)44.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概念探讨45. 对我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解读与反思46. “差序格局”下的乡土中国——读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思考47. 新乡土情境下的“差序格局”——评小说《马桥词典》48. 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49. 中国的乡土社会--读《乡土中国》有感50. 中国的乡土社会--读《乡土中国》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1期2010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hi na Agr i 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 i a l Sc i ences Ed iti on Vo.l 27 No .1M ar .,2010差序格局、礼与社会人格)))再读5乡土中国6潘建雷 何雯雯[摘 要] 每一类型的社会都有一整套塑造自身的社会团结与理想人格的体系,那么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0是什么呢?差序格局可以说是民国一代的学者反思乡土社会的秩序的重要概念之一。
费孝通先生试图以/差序格局0来说明传统乡村社会中的人如何组织和再生产社会关系;可以说,这个概念成为所谓的/社会学的本土化研究0的基石和范式。
文章以重新考察差序格局与/伦0的内在紧张为出发点,反思差序格局解释乡土社会的秩序的得与失,并简要讨论了差序格局的后续研究的一些偏差。
文中重新回溯了/礼0的本义,阐释了/礼0如何塑造了社会关系的伦理化和人的社会人格,以试图进一步理解礼对社会秩序的实质意义。
[关键词] 差序格局;社会人格;礼[收稿日期] 2009-01-15[作者简介] 潘建雷,北京市委党校讲师,博士,邮编:100044;何雯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100871。
费先生这一辈的学者有一种深切的忧患意识,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步入了一场巨大的变化。
这场变化不同于前人所谓的因循之变,按钱穆先生的说法,其本质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大病变,中国社会的人心秩序与社会体统的/生原0面临着全面的挑战与危机[1]25-28。
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这场危机,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中国社会的组织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类:城市、乡镇(镇与乡村)、山林、江湖,其中的乡村则是人心秩序与社会体统的发源地[2]227-236;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中国文化有形的根是乡村,无形的根就是老道理0[3]613。
然而,自20世纪前后开始,这个/有形的根0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恶劣处境,傅筑夫先生曾这样描述,/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地主商人高利贷业者的榨取,军阀官僚的强制搜刮,土豪劣绅的跋扈,民团土匪的横行,天灾的频发0[4]492,结果导致了/农民离地0、/地权集中与外流0、/社会组织解体0等情况[5]1,40,人群相处的老道理这个/无形的根0也随之瓦解,而且/有一直下去不回头0的趋势[3]606。
总而言之,乡村社会与中国文化遇到了一次未曾有过的千年变局与总体危机。
面对乡村的这种局势,当时主张社会改良与建设的学者大致有两种取向,可以总结为,/从传统的要素中去重塑中国0与/从国际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去寻找中国0。
总体而言,费先生是两种取向兼而有之。
一方面,费先生深切认识到,/中国被迫进入世界社区0[6]124,/现代工商业的势力一日千里地向内地侵入,内地的范围日渐缩小0[5]121,结果就是乡村传统手工业(尤其是织造业)的迅速衰败,进而导致农村地权流失,就靠近现代城市的沿海省份而言,/80%以上的农民已经是佃农了0[6]121,/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变为没有土地的劳动者。
他们拥挤在通商口岸,或者做工,或者当歹徒。
那些留在乡下的人挣扎着,他们面临着高压之下的苛刻的税收、租息和利息。
他们已到了穷途末路。
0[6]130土地租息经济日益破败,加之军阀、以通商口岸为依托兴起的买办、黑社会等群体的兴起,也进一步削弱了士绅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整个社会结构在发生巨变[6]130。
与此同时,费先生又说,/虽然中国的许多方面被修正,被新奇的外表所掩饰,但传统的中国并没有过去。
,,社会结构的本质还是和以前一样起作用0[6]124。
但是费先生很明白,社会结构的这种作用,如果不及时对挑战做出回应,就难免沦为历史的残渣。
他指出,总体危机需要总体改造,这不仅仅是简单提高技术、改进生产就能实现的,他认为重要的一环就是/社会再组织的问题0[7]210。
既然是/社会的再组织0,就需要重新认识社会原有的组织机制是怎么回事。
如果说5江村经济6与5禄村农田6主要是讨论了生产的组织化与秩序问题,那么5乡土中国6(以及5生育制度6)就紧接着讨论了社会关系如何形成体统的问题,用费先生的话说,/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0[8]序言,3。
一言以蔽之,人的/社会化0与社会秩序再生产的机制是什么?一、/差序格局0与伦的紧张费先生以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书中有如下两段直白、形象的文字:/,,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与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0/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0[8]32-34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结构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推己及人0。
费先生认为,推己及人,首先承认一个/己0,一切价值都以己作为中心来衡量,推是自我的/私人联系的增加0,因而,社会就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差序格局则是/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0。
但问题是,在这个关系网里,我们只能看到个人的简单加总,还看不到作为/自成一类0的社会及其秩序,或者说/社会体统0。
并且,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里的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0[8]38。
按此推理,乡土社会中的人似乎就成了一个表面上处处与人和善,但暗地里时时为我的/自我主义者0。
这个判断显然不足以解释乡土社会如何/成群0的问题,反倒是说明了乡土社会/非社会0与/反社会0的根源。
费先生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补充到,每一种关系就是一根绳子,而每根绳子/都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0[8]45。
可是,道德要素如何约束一切都是以私人利害为出发点的自我主义者,我与他人的关系又如何能是道德关系,而不是纯粹私人的利益关系?费先生本来试图用差序格局来说明,乡土社会中的人,人我、群己界限是异常模糊和相对的,然而我们从他的论述中似乎看到了两种矛盾的观点,到底是自我主义者、还是道德人。
费先生进一步指出,/传统社会里所有的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0[8]40。
这里,我们必须提一个问题,为什么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就是特殊的私人关系,而不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关系,是不是只有公民与公民、基督教徒与教徒之间的关系才是普遍的道德关系。
还有,能否因为某一个人对父亲的贪污讳莫如深这样一种特殊情况或者说道德关系的损坏状态,就认为乡土社会的父子关系就不是一种道德关系;反过来说,如果这个人以/为官当为公0的道德准则去痛骂他的父亲,固然是有些/大义凛然0,不过我们是不是也要说他不孝呢。
可见,以一种简单的私人联系来解释乡土社会的道德状态,并不能说明社会关系的道德性如何产生,因此也就只能说道德是外在的/绳子0了。
这种公)私的紧张,在费先生解释/伦0时体现得最为明显。
费先生认为,差序格局或者说乡土社会的人的根本在于人伦,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0[8]35。
简而言之,伦就是/有差等的次序0。
如果按照差序格局的伸缩性来推理,那么乡土社会中的人可能是包容了全部社会关系的、完成的社会人,也可能只是一个/无亲无故0的纯粹私人,于是,社会的意象就可能是有条理的、有纲纪的差等秩序,也可能是人际关系若有若无的一盘散沙。
事实上,费先生在儒家的/伦0到底是/从我从羊的义(義)我0,还是/一切自利的自我主义0这个问题上是/举棋不定0的,他一方面强调人伦的纲纪与有立体格局的社会结构,另#45#第1期 潘建雷等:差序格局、礼与社会人格一方面又特别强调自我主义、伸缩性以及网状化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难以调和的紧张状态。
可惜的是,继续研究差序格局问题的学者,几乎都沿着费先生的/自我主义0的说法来研究中国人的心性秩序。
举个例子说,金耀基先生就以/角色0、/社会关系网络0来阐释差序格局这个概念,他认为/费孝通把伦视为差序,认为它指示着一个分有差等的身份秩序。
不失其伦的意思是说,每一个角色关系在秩序中均有适当的位置,所有的角色关系都按照有关个体同自己的关系的亲疏远近程度而有差等0[9]8。
这种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完全误解了乡土人,因为在父子关系中的儿子,根本不是/角色扮演0,而是乡土人的本质,因为/为人后者为其父母0[10]194。
其实不论是港台的本土心理学派,还是大陆学者,他们的/人情与面子0、/自己人与外人0、/工具性差序格局0、/差序格局的理性化0以及/情境主义0等研究的主旨¹,大体上都可以用孙立平教授的观点来概括之:差序格局绝不仅仅是一种人伦模式,更多体现了对一种社会稀缺资源进行配置的模式与格局[15]。
简单说就是,是/利0而不是/义0构成了差序格局的轴心原理。
大体来说,这些理论模式中的中国人就是一个在/情感0、/义务0与/利益0之间变幻莫测的魔术师与算计高手。
因而,后续的研究都觉察不到费先生差序格局中的紧张状态了。
其中,沈毅先生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费先生思想中的两难状态,人伦之/义0还是在差序格局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义.对-情.与-利.均构成了某种强制性限定,但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情.常常为义所包容而不彰显,-利.则不会轻易为-义.所制0[16]。
然而,沈毅先生以义包容情、义利相争相融的观点,一方面简单化了儒家学说中/情)义0的/藏/用0关系,这一点下文要重点讨论;另一方面,义与/私利0终究不能在同一人身上调和,这一点沈毅先生低估了纯粹的私利算计对/义0的损害,在这一点上,他与上述学者刻画的人的意象与社会的意象没有实质的差别,还是不能弥合社会关系中的深层裂痕,所以还是人际关系,而不是社会关系,并不能说明乡土社会的人心与社会结构如何实现一种统合的秩序。
这些细致的/利主导差序格局0的研究是否说明与解释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本文中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如果以这种人心秩序来直接对应差序格局这个概念,那就值得商榷了。
阎云翔先生就曾严厉批评过他们的做法。
阎先生认为,水波纹的比喻没能恰当表明费先生的原意,这个比喻让亲疏关系变成了/平面的、没有纵深感的蜘蛛网似的状态0[13],这是差序格局在后续的研究中,从社会结构纯粹沦落为人际关系网的重要原因。
他指出,费先生的差序格局的主要意图是指向一个/纲纪差等的社会结构0,这是一个/立体结构0[13]。
阎云翔先生这个评论可谓到位,只是要补充一点,差序格局同时也是指向一个/纲纪差等的人心秩序0的。
不过,阎云翔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点不足:第一、他承认费先生的/自我主义0与/一切以己为中心0的观点是儒家正统的伦理观;第二、他没有深入分析这种纲纪差等如何实现的机制,只是说/差序格局的维系有赖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异的不断再生产,,,通过伦理规范、资源配置、奖惩机制以及社会流动等社会文化制度实现的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