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全面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软件工程师的培养需求。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我校软件学院积极探索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

首先,我们加强了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

课程中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要理论,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我们关注当代软件工程发展的伦理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伦理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

其次,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软件工程的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同时,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如软件工程实训、软件开发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我们加强了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除了经典的理论教学外,我们还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

引入实验课程和项目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施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了解软件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和实际应用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每个学生都有一位导师负责指导他们的学业和发展规划。

导师会与学生进行定期的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导师制度,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我们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增强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我们与各大软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

学生还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与实际项目接触,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需求。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成才的需要,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思政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程思政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升,具备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课程思政可以使专业课程与国家发展需求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成功。

1.2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的必要性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也在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程应当不仅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担当精神,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是为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

专业课程与思政互融互促教学模式的探索

专业课程与思政互融互促教学模式的探索

专业课程与思政互融互促教学模式的探索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互融互促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探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互融互促的教学模式,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

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学科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为学生提供了道德、法治、文明、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思想。

二者之间的互融互促非常重要,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互融互促的理论依据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互融互促,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才能取得真理的最终认识。

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育学家强调,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互融互促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互融互促的实践探索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互融互促的模式有着多种不同的形式。

例如,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内引入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领悟思想政治理论的内涵和精神。

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也可以引入专业知识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获得专业知识的引申和延伸。

另外,还可以通过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导和影响。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在当今教育领域,“课程思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和实践方向。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举措。

然而,如何实现这一融合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同样不可或缺。

通过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目标,培养其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能够提升专业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让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和社会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者,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协同发展。

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缺乏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如何在不影响专业知识传授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使两者有机结合,也是一个难题。

有些教师在融入过程中过于生硬,导致学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反感。

为了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效融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教师要加强对思政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并能够将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

其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每一门专业课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如科学精神、创新思维、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

以医学专业为例,在讲解医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强调医生的职业操守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工程专业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质量意识和环保理念。

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隔离,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本文将对进行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1. 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分离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分离问题,思政课程往往是独立设置的,与专业课程的时间和内容很少有联系,使得学生很难将思政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这不仅导致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缺乏,还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效果。

2. 学科划分造成的隔阂传统的学科划分模式也是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障碍之一。

学科门类的划分通常是根据专业知识领域进行划分的,这导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明显,学生很难将思政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

这种学科门类划分模式难以满足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

三、存在问题分析1. 思政课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分离和学科划分的隔阂,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往往把思政课当作一门应付性过程,导致思政课的培养效果不佳。

2.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不显著思政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与专业课程的分离和学科隔阂,学生很难将思政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导致综合素质培养效果不显著。

3. 教师教学理念与方法不合理一些教师在教授思政课程时可能过于理论化,缺乏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导致学生学习思政课程时难以找到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也难以将思政课程的学习应用到实际中。

四、对策建议1. 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针对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分离问题,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把思政课程所学应用到实际中。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思政课程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氛围;③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在“教师”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关键。

教师要把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①专业素养: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把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②思政素养:教师要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教学中有意、有机、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③教育素养: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④创新素养: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在“学生”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

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具体要求如下:①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意义;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③参加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活动,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④在专业研究和实践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五、“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有实践路径的支撑。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方案,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等;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③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充分发挥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④创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⑤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⑥建立健全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和提高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课程思政”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正逐渐发展壮大。

而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成为了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理念融合,确立目标导向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理念和目标导向。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专业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思想道德素养。

二、内容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为了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我们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让思政内容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内容,例如在讲解课程知识的同时,增加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或案例分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实践、论文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形式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双融合,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一方面,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程中的思政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四、评价融合,综合考核学生综合能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需要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写作外,可以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如项目报告、团队合作、社会实践等等,以综合评价学生在思政和专业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五、师资融合,加强教师培养与交流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关键力量。

为了促进师资队伍的融合发展,需要加强师资培养与交流。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

3、课程角度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检验思政教育的效果。例如,除了 传统的考试成绩之外,还可以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贡献以及社会实 践活动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这种综合评价方式将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 政教育成果。
3、课程角度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融入《》等专业课程是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 神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明确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从学生、教师和课程三 个角度提出具体的融入方式,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检验思政教育的效果,将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还将不断 探索和完善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的方式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一、明确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目 标
一、明确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 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在《人工智能》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促使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 更加注重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内容摘要
2、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内容摘要
3、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剖析汽车行业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要求, 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他们的职业素 养。
内容摘要
1、实践效果评估
(3)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由于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 也更具竞争力,得到了更多企业的认可和赞赏。
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尽管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无法很好地将其融入到专业课中;部分学 生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存在抵触心理,难以接受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 解决方案:

高校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以“电子器件基础”为例

高校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以“电子器件基础”为例

高校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 ——以“电子器件基础”为例发布时间:2022-03-03T06:13:09.528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1期6月作者:叶镭彭追日黄鑫宇童磊姜胜林[导读] 高校专业课程老师作为学生课堂讲学的一线队伍,应当不仅满头只讲专业知识,叶镭彭追日黄鑫宇童磊姜胜林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摘要:高校专业课程老师作为学生课堂讲学的一线队伍,应当不仅满头只讲专业知识,更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从思想角度、专业知识角度上共同培养时代新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电子器件基础;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高校教育中需要重视全方位育人,以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合理科学设计思政教育内容。

大学课堂的思政教育多在政治课上开展,相关教学方式涉及理论知识和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高校专业课程在课堂上更多的重点是针对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以及发展前沿开展,从而忽视思政教育相关内容。

然而,课堂教学是教导学生的主渠道,而且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在重视专业教学的同时,还要兼顾思政教育,并将两者有机融合,是最为关键和最难实施的部分。

[1] 本文以电子器件基础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堂上课程思政的融合,为其他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一、电子器件基础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电子器件基础这门专业课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电介质器件、半导体敏感器件、磁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电子器件。

该课程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电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方向。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电子器件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发展前景等,并思考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该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极好的契合度,比如:近两年来,中兴、华为等代表我国在电子、微电子领域具有高新科技的公司,被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不正当手段实施“卡脖子”,使得我国整个芯片、集成电路领域被完全限制。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引言一、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二、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1. 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 专业素养专业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只有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3. 教育改革当前,全国各级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推行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各高校、各学科都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也在于推动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1. 确定教育目标在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育和教学目标,包括明确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等。

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

2. 融入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需要充分融入思政元素,通过选取相关的教材、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 创新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效果。

4. 强化实践环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结合。

5. 建立评价体系以某高校的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例,该专业课程结合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开展了系列的思政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引言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现状与挑战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contents
目录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教育领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激发兴趣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能力
强化教师素质,发挥引领作用
04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路径与方法
确定融入方式
采用多种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确保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实现自然融入。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教学能力,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团队建设。
深入研究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总结提炼更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
开展更多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高校的调研和案例研究,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指导。
案例一
在市场营销课程中,通过分析成功企业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
实践案例与效果
案例四:在英语课程中,通过阅读和分析英文原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还可以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政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课程思政教育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让学科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旨在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也能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核心是“思维”和“能力”,即发挥学科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具备发展潜力和责任担当。

二、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做法1.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通常都是与实践工作紧密相关的,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选取一些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社会发展和现实需求,同时也深入思考社会和个人的责任和担当,培养学生应对未来职场挑战的能力。

2.注重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程设计方面,老师可以加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做到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借鉴现代技术手段,优化课程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学生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拓展自身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教育是培育人才的过程,也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因此,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和推广,是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优势,注重教育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健康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要充分挖掘产业与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大批可靠接班人。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此,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切实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

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掘具有不同专业课程特点的“思政资源”,深度拓展教学内容。

例如在机械专业数控加工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①形成自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②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③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在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确定了教学内容:①诚信:诚实守信;说老实话,做老实事;②友善:同学之间团结、包容,互助、合作;③爱岗:热爱自己的专业;④敬业: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立德树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一文,聚焦于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探讨当前高校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及具体实践案例,深度剖析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挑战,并提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定位与功能,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深入研究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提炼出一套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再次,结合实例对一系列已取得显著成效的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项目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反思,以此为借鉴,探讨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工作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总体而言,本文致力于构建一种全面、系统的高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实际的教育实践探索,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二、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探析在“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探析”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将其有效融入到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思政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它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与人格培养,使他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体现了教育的一体化要求。

它要求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再者,课程思政构建了课程内容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联结机制。

教师需要依据不同学科特点,将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法治精神、科学伦理、人文素养等思政要素巧妙地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应急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应急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10.3969/j.issn.1671-489X.2019.22.086应急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李海君 郭继东 安毓琪 刘京会摘 要 课程思政通过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协同思政育人,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下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手段。

以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类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专业、课程建设等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与可行性,并探讨该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改革、师资思政素养提升与学校政策制度保障方面的课程思政教改措施,为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应急管理;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2-0086-03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Re -lated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 -tical Education //LI Haijun, GUO Jidong, AN Yuqi, LIU Jinghui Abstract The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the critical initiative to make ensur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the orientation in education provis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aking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s a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and feasibility of specialty and courses construction, discusses the course designing and teaching reforming measures of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nd relevant policy-systems ensu-rance.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 for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imilar majors.Key words emergency management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1 引言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下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责任感核心素养引导下兼顾专业*基金项目:2019年防灾科技学院“思政教育”研究项目(2019SZJY09);2018年防灾科技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3S 技术(2)”;2018年防灾科技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应急管理教学团队。

体格检查实训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体格检查实训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体格检查实训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体格检查实训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的能力。

传统的体格检查实训课程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为了使体格检查实训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才目标的实现,我们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我们重新设计了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

传统的体格检查实训课程注重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对体格检查方法的掌握。

这种课程设置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对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我们重新设计了课程结构,增加了对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引入了案例教学和讨论课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格检查实训课程大多以教师讲解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

我们引入了案例教学和讨论课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际情况,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

我们增加了实习环节和社会实践的内容。

传统的体格检查实训课程大部分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很难真正感受到体格检查的现实环境和工作场景。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体格检查的实际操作和工作要求,我们增加了实习环节和社会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实际参与到体格检查的工作中,与真实的患者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加强了思政教育的评估和反馈。

传统的体格检查实训课程评估主要以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依据,缺乏对学生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考核和评价。

为了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我们增设了思政教育评估标准,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我们使体格检查实训课程更好地融入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

这不仅使学生在技术上更加熟练和专业,还使他们具备了更高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担当,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医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要从专业特点出发,以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可以通过设计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实现。

教学内容应充分融入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

教学手段应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等,也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互联网教学、实践教学等,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还需要培养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质。

教师在课程思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政素质。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思政教育和学科素养培养,鼓励教师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思政水平。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应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这要求学校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改革研究,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设计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培养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质,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教育的思政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科技风 2020年 5月
科教论坛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13064
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李 波 屈 原
摘 要:本文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以《PLC与组态应用技术》为例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进课堂、进课件、进教案,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学生不仅掌握技能,还提升了综合素质,实现了育人优 先抓思想,教学提升促质量,该课程的试行比较成功,接下来我们要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 All R2i以g《hPLtCs与组Re态s应e用r技ve术d》为.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该课程坚持以 就 业 为 导 向,以 能 力 为 本 位,理 论 与 实 践 相 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对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 的职业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的框 架,注 重 实 用、够 用 的 原 则,强 调 在 实 践 中 领 悟 和 学 习 知 识,在各任务的学习和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 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4《PLC与组态应用技术》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 的 实 施,教 师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学 生,学 生 的 学习 积 极 性 提 高 了,眼 睛 也 亮 了 起 来,心 明 了 起 来,行 动 了 起 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最重要的是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恰当的融入思政内容触动了学生心灵 最深处,学生也明白了鲁迅先生当年为何弃医从文。 3体会与建议 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学生不仅掌握技能,还提升了综 合素质,我们实现了育人优先抓思想,教学提升促质量,该课程 的试行比较成功,接下来我们要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教 育体系,培养一代“树形象、懂规矩、会技能、讲诚信、能感恩”的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腾跃 民,张 玉 华,肖 纲 领.高 职 专 业 “课 程 思 政 ”的 “道 法术器”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5361. [2]马前锋,腾跃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专业实训课 的改革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6774. [3]葛卫华.厘 定 与 贯 连:论 学 科 德 语 与 课 程 思 政 的 关 系 [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2527. 基金项目:鄂 尔 多 斯 职 业 学 院 科 研 基 金 项 目 (项 目 编 号: EJSZZ1901),鄂尔多斯市新 时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 所 课 题 (课 题 编 号:EZJK1904) 作者 简 介:李 波 (1986),女,内 蒙 古 包 头 人,硕 士,鄂 尔 多 斯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自动化、智能控制和机电一 体化研究。 通讯作者:屈原(1987),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工程硕 士,鄂尔多斯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气自动 化、智能控制和矿山机电。

体格检查实训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体格检查实训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体格检查实训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一、课程思政的概念课程思政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育融合到一起,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教育思想的贯穿,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在医学教育中,体格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技能,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有着关键的影响。

尤其是在基础医学教学中,通过体格检查实训可以让学生感性地理解医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生理诊断能力。

因此,体格检查实训中应该与课程思政相结合,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 体现社会责任感体格检查实训中,学生需要与患者或标本进行直接接触,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维护患者隐私、尊重他人权利。

同时,学生也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责任,以保证其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2. 提升综合素质体格检查实训中,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如生理学、病理学、临床表现等,还需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性。

3. 注重品德教育在体格检查实训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

因此,课程思政应该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

三、教学改革和探索为了更好地实现体格检查实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1. 教学内容的改变:从简单的技能训练到更加综合的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医学理论和实践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2. 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项目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3. 课程设计的优化:注重课程思政,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之成为整个体格检查实训教学的核心。

总之,体格检查实训教学的课程思政要求具有特殊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研究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研究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研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每个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应该注重知识与思想的融合。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知识与思想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领域,课程注重知识传授,而德育课则注重思想教育。

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需要知识与思想的有机结合。

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应该致力于让知识与思想相互渗透,通过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思想的引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兼顾知识传授和思想引导,课程设置上增加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培养思考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传统的教育教学往往偏重于理论的传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

教育教学体系应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应该注重全面发展。

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

学校应该加强德育课程的设置,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应该注重实效。

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改革必须注重实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傅丽芳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13期
摘 ; ;要:以《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为实践载体,通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实践,探索在专业课程中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思政
1 ;引言
一直以来,国家都非常重视课程育人工作。

习近平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類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研究装饰工程预算工作流程、清单编写、费用计算等。

随着建筑装饰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推进,真正高水平、高素质、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技能性专门人才很抢手。

市场对熟悉装饰工程预算的人才需求也将逐年增加。

对于专业人才来说,除了专业知识技能还需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如热爱本职工作,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团队合作意识,良好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社交能力,敬业、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本文研究的意义旨在通过在《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将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等通过实际案例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既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也培养其爱国、爱岗、有责任感、正确价值观、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吃苦耐劳等素质。

2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教学中,思政融入点比较零散,未形成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比较生硬,思政占比太少,有些甚至很少涉及思政内容,仅仅讲述专业知识。

所以如何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进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引入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思政案例,编写明确思政要求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将课程思政真正贯彻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对提高思政教育成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本门课程针对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改革内容。

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内容
3.1 ;课程标准改革
在课程标准中写明课程思政目标,将“课程思政”内容作为教学项目下的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描述,明确主题,形成系统的课程标准,指导课程具体设计和实施。

3.2 ;教学内容改革
3.2.1 ;教学设计
明确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知识点融入课程思政知识点,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将本课程内容分成5大部分,进行课程思政知识点落实。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绪论、装饰工程概述。

通过就业形势、招聘要求、今后发展意见建议等学习思考,强调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明确课程学习目标、专业发展目标。

(2)装饰工程预算定额。

定额是行业人员的结晶成果,引出行业著名历史人物,介绍鲁班的建筑成果和优秀事例,培养学生职业荣誉感。

在定额应用过程中,强调对定额内容的理解,根据原理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勤动脑多练习,细心、细致的鲁班精神。

(3)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

让学生朗读本校特色建工三字经,老师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建筑人要具备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团结进取的精神,每节课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观看或介绍著名的国家级建筑案例、优秀毕业生项目案例,开阔学生视野,进行爱国教育、增强民族荣誉感、职业自豪感。

(4)装饰工程量计算综合实训。

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通过“装饰综合技能竞赛”、工程造价技能竞赛等赛题的练习,介绍和分享比赛情况,宣传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每个班级4人组成一组,通过分组讨论练习,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通过练习结果的比对分析,向学生传达造价精益求精、认真仔细的专业精神。

(5)装饰工程费用组成与计算。

通过招投标活动案例,强调正确价值观,不要有串标等违法行为,及时关注行业信息,培养认真细致、守时守约职业精神。

通过各部分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鲁班精神”,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正确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伦理道德意识、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吃苦耐劳的适应行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2.2 ;进行教学资料的整理
主要收集项目案例资料,教师经常下企业,与项目人员多沟通交流,挖掘课程思政点。

例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调研了参与上海市建筑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专家,将其参与定额编写的案例在定额章节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树立职业荣誉感,建立职业目标。

在讲述费用组成、清单与计价表编制内容时,收集实际项目招投标资料,讲述招投标文件编制内容,招投标的法律规定,让学生认识认真细致工作习惯的重要性、要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伦理道德意识等。

3.3 ;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方法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参与实践动手机会少,这使得学生吸收理解的效果较差。

要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入度,老师应多采用理实一体的方式,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课程教学,多带学生到项目现场,与市场行情接轨。

所以重点要求学生动手操练,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课程平台上传造价相关信息内容,让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查询、模拟项目工程量操作等,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每个班级4人一组,每个模块结束,留10分钟左右时间,让大家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内容、专业技能要求、专业素质要求的讨论,并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让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和对即将到来的实习进行计划等,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沟通组织能力等。

3.4 ;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课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主要根据期末考试分数体现。

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主要将课程成绩分为平时和期末成绩,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将职业素质考核纳入考核成绩中,平时表现主要从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训完成情况、参加大赛情况、参加专业社团活动情况等方面考核,例如通过任务完成时间考核学生守时守约,通过团队作业和团队上台演示考核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作业准确度考核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通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考核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等。

在期末成绩考核中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例如考试设置论述题,让学生论述对专业的理解、课程的理解、职业素质要求等。

要推进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步而行,将爱国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国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1] 郭阳明,曾彩艳,郭生南.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4.
[2] 廖俊燕;舒慧斌.思政教育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124~125.
[3] 胡月莲.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程招投标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J].居舍,2019(18):168.
课题项目: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ZZSB18006。

作者简介:
傅丽芳(1985—)女,汉,浙江衢州,大学本科,讲师,土木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