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概述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概述 PPT课件

BCD
解析:如图所示,当拉力沿竖直方向1时.省力一 半,当沿2的方向上提时拉力肯定大于物体重力 一半.所以A错B对,当两绳间夹角等于1200时 拉力等于物体重量,所以D对,当夹角大于1200 时,拉力大于物体重量,所以c对 . • 说明:力是矢量,它的加减不是简单的代数加减; 不共线的两个共点力与它们的合力构成三角形, 利用正、余弦定理,三角形几何知识来分析相关 问题,直观简捷!
不变
F
问题2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 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增 大,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如何 变化?物体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 擦力如何变化?
F
不变
【力的图示】
1)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2)力的图示要求是将力的三要素表示清楚 例:用15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作出力的图示。
F=150N 50N
【力的合成分解】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合力F与F1和F2间夹角的关系
F2
F
F1 + F 1 2 - F
1) q = 0 0 时,
2 ) q = 180 3 ) q 变大,
F = F
0 时,
1 F = F
2
F 变 ____ 小
问题1: 共点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则合力的范围 为 。 2N≤F合≤14N 可见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 【例2】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为G的圆柱体放 置在水平桌面上,用一夹角为60°、两夹边完 全相同的人字夹水平将其夹住(夹角仍不变), 圆柱体始终静止。试问:(1)若人字夹内侧 光滑,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弹力大小也等于 G,则圆柱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 (2)若人字夹内侧粗糙,其任一侧与圆柱体 间的弹力大小仍等于G,欲使圆柱体对桌面的 压力为零,则整个人字夹对圆柱体摩擦力的大 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与重心》相互作用PPT课件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与重心》相互作用PPT课件

D.被踢出后的足球在地面上向前滚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牵
引力作用
解析:射出的炮弹向前飞行并不受推力的作用,而是靠惯性
向前飞行。被踢出去的足球向前滚动并不受牵引力作用,也
是由于惯性向前滚动的。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相互作用的力
是同时产生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 C 正确,A、
B、D 错误。
第五页,共四十二页。
用来准确地表示力
用来粗略地分析物体受到的 力
区别
需要画出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三要素
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联系
都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使抽象的力具体化、直观 化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典例2] 如图所示,静止的木块对桌 面的压力为 6 N,试画出压力的图示,说明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提示:不正确。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力的性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点都不相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受力物体是笔记本电脑,作用点在笔记本电脑上;压
力的施力物体是笔记本电脑,受力物体是电子秤,作用点在
电子秤台面上。
第九页,共四十二页。
三、物体的重心 1.填一填 (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认为各部 分所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是重力的 等效 作用 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2)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①物体的 形状 ;②物体的质量 分布 。有些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3)物体重心与稳定的关系:重心越 高 ,物体的稳定性越差; 重心越 低 ,物体的稳定性越好。
第七页,共四十二页。
2.判一判
(1)地球上所有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 )
(2)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力F(F<mg)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若减小力F,则()A.物体所受合力变小B.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C.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变大D.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答案:CA.在拉力F作用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支持力为N,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依题意有N=(mg−F)cosθ因F<mg,物体能静止于斜面的条件为(mg−F)sinθ≤μN=μ(mg−F)cosθ可知μ≥tanθ这是物体能够静止在斜面上的条件,与F是否减小无关,即力F减小后,物体仍能静止于斜面上,则其合力仍为零,故A错误;BCD.依题意,在拉力F作用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设支持力为N,摩擦力为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F)sinθN=(mg−F)cosθ若减小力F其他不变,可知N变大,f变大,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轻杆AB的A端用铰链连接在竖直墙上,B端用轻绳BD系一重物G,轻绳BC的一端连接轻杆B 端,另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的C点,且轻绳BC水平。

现保持轻杆AB与竖直墙间的夹角不变,改变轻绳BC的长度,使轻绳与竖直墙的连接点C上移,直到轻绳BC垂直于轻杆AB,在连接点上移过程中,轻绳BC所受弹力F BC和轻杆AB所受弹力F AB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 BC减小,F AB增大B.F BC减小,F AB减小C.F BC增大,F AB减小D.F BC增大,F AB增大答案:B对轻杆B端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受竖直向下的拉力G、沿轻杆方向的弹力F AB和沿轻绳方向的拉力F BC,根据力的合成作出G与F AB的合力F,由平衡条件可知F与F B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G的大小方向保持不变,F AB的方向不变,则F的方向由水平向右逐渐变为与F AB垂直的虚线位置(如图乙所示),这一过程中,矢量三角形逐渐变小,所以轻绳BC所受弹力F BC和轻杆AB所受弹力F AB出的大小均减小,ACD错误,B正确。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共点力的平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共点力的平衡

有些题目中常出现“缓慢”一词,则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动态平衡问题
例:如图所示,粗糙木板 AB 的 B 端用铰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一质
量为 m 的物体。当木板以铰链为轴逆时针由水平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物
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
A.始终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B.始终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m
B
共点力
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将四种情况分成两类,一是共点力,二是平行力。丁
图可以很明显看出来是三个力作用于同一点,甲图三个力虽然不是作用于同一
点,但是三个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所以也是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于同一点上,或者虽然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
作用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作共点力。
平行力
把公式(1)(2)式代入(3)有
可求得



=



h=μb=0.4×6m=2.4m
滑梯至少2.4m高,儿童才能从滑
• 按照顺序进行受力分析(并画示意图)
N
N
重力
f静
弹力
摩擦力
其他力
……
v
f动
G∥


G
• 结合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检验受力分析
• 正交分解,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连接体问题
例: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 m 的四块相同的砖,
用两个大小均为 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
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A.4 mg、2 mg
C.2 mg、mg

B.2 mg、0
D.4 mg、m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静止 从静止到运动
脚踢
运动中由运动到静止
扑住
运动中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头顶
静止 从静止到运动
脚踢
足 球
运动中由运动到静止
扑住
运动中头顶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运 动 状 态 均 发 生 改 变
4.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 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 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 拉力。
作业:
书本P53
2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质 量分布及物体形状都有关
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 在物体之外。
思考: 质量均匀分布、不规则薄板的重心位置如 何确定?
悬挂法测物体的重心: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 度随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 。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 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 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 似。
树枝被积雪压弯
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 简称 牛 ,符号是 N 。 3、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 形变 。 2)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3、力的性质:
1)物质性: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 单独存在,两物体间的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 消失,同时变化。
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 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位移相同,因此 AC 是两段位移 AB 和 BC 的合位移。因此位移的合成遵从平
行四边形定则。
C
B
A
(1)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遵从算数运算法则。
力的合成
讨 论 : 两个 分 力
图例
最大
F2
F1
F
F2
θ
大 小 不 变, 改 变
F
θ
F
θ=0°
F=F1+F2
0°< θ < 90°
F1+F2> F> 12 + 22
θ=90°
F= 12 + 22
90°< θ < 180°
|F1-F2|<F< 12 + 22
θ=180°
F=|F1-F2|
F1
分 力 的 夹角 , 合
F2
F
θ
力的变化。
F1
F
F2
θ
F1
最小
F2
F
F1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也是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5. 要使得测量尽可能地精确,需要注意哪些实验操作细节?
演示实验
记录效果
记录方向
F1
F1
读数
读数
读数
F实际
F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回顾实验
1. 如何保证用两个弹簧秤和一个弹簧秤拉动橡皮筋的力是等效的?
2.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是否必须与木板平行 ?
3. 两个分力的大小是用绳长表示吗?
4. 如何减小本实验的偶然误差?
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金星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7、四种基本作用(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其后后粒子恢复原来的形状3、弹力产生条件(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5、常见弹力(1)双重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一般来讲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接触且零碎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市场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相对滑动大小:f=μNN相互接触时构成的弹力N可能等于Gμ动摩擦因系数没单位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十多个力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半径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可以比分刺足,也可以比分力小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3、当两个分力大小多少,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4、合力最大值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斯维恰河余因子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找分力的方法: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2、形变效果3、由分力,联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1.步骤(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顺序: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轻弹簧显然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恰恰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优先垂直于面的③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1.求2.假设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若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分析万萨县分析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2、大小0≤f≤Fmax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滑动摩擦力分析1、接触时粗糙2、相对滑动七、补充结论1.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横向上加速下滑2.三力合力最小值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若不能则F=Fmax-(F1+F2)四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回顾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形形色色的物体,他们之间不是软弱存在的,各种星体之间都存在着各式各样中子星的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等。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概念和定律。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相互作用的概念:物体之间会相互产生作用力,称为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是:有力的物体不断改变其位置和形状,轻盈的物体则很难改变其位置和形状。

2. 弹性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物体内部会产生恢复变形的力,称为弹性力。

弹性力的大小是与变形量成正比的,并且方向与变形方向相反。

胡克定律描述了弹性力的关系:F = kx,其中F为弹性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变形量。

3. 弹簧的形变:弹簧的形变有两种情况,分别是拉伸形变和压缩形变。

拉伸形变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在长度方向上增加,压缩形变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在长度方向上缩短。

4. 弹簧系数:弹簧系数是一个描述弹簧性质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弹簧系数越大,弹簧的劲度越大,反之弹簧的劲度越小。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g,其中F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6. 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是指物体在自由悬空状态下所处的平衡位置。

对称物体的重心通常位于物体对称轴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通常位于物体形状对称的位置。

7. 压强: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称为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A,其中P为压强,F为受力大小,A为受力作用面积。

8. 压强的应用:应用压强的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和应用,如大海能够支撑船只、用小钉子穿墙等。

9. 连续介质的流动: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行为的学科,其中连续介质流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连续介质流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分别为层流和湍流。

10. 流体的压强:流体受到的压强是由其自身重力和外部施加的压力造成的。

流体的压强还与流体密度和流体的高度有关,按照势能变化原理,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流体所处高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所有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相互作用是必修一内容中的一个重点,通过深入学习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

本文将从牛顿三定律、引力、弹力、摩擦力等方面展开对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相互作用的探讨。

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原则之一。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将保持不变,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意味着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会一直保持原来的状态,这就是惯性。

而牛顿第二定律则表明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第三定律则阐述了对于每一个作用力必定存在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是为了保证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动量守恒的法则。

引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地球物体运动中,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使得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而物体对地球也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引力。

根据牛顿的普遍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存在引力的作用,其大小与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一规律也解释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运动规律,以及卫星绕地球轨道等现象。

弹力是一种弹簧或其他形式的弹性体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当物体受到外力拉伸或压缩时,会引起弹簧产生内部的弹性变形,从而产生一个相对抵抗外部作用力的弹力。

根据胡克定律,弹力与变形的大小成正比,这也是为什么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大,产生的弹力也就越大。

弹性体的形变和弹力的作用也是物体在运动中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摩擦力是指两个接触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阻碍了它们之间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在物体尚未发生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其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垂直压力成正比;而动摩擦力则是在物体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力,其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状况有关。

了解摩擦力的作用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机械装置,减小能量损耗,提高效率。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如图所示,俄国寓言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中说:“有一次,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拼命地拉呀拉呀,大车却一动也不动了。

”下列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大车太重了,所以不动B.因为天鹅、大虾和梭鱼的力气太小了,所以拉不动大车C.大车其实运动了,只是因为移动距离太小,看不出来D.因为大车所受的合力为零答案:D大车处于静止状态,故大车所受合力为零。

故选D。

2、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

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答案:A由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其所受合外力为0;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如果斜面对小球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小球所受合外力一定不等于0,所以斜面对小球不会产生弹力,A 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在大小均为F的两个水平力的作用下,长方体物块A、B相对于水平地面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B.A、B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C.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D.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答案:B以物块A为对象,根据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可知,B对A的摩擦力f BA与水平力F平衡,则有f BA=F以物块AB为整体,由于作用在物块A上的水平力F,与作用在物块B上的水平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可知,设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地,则有F−F+f=0地所以f=0地即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小提示:“共同体”模型一般都需要同时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

《第三章相互作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第三章相互作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谢 谢 观 看 ! 相互
作用
(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非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3)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
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返回
第2节:弹力
思考:
谢 谢 观 看 ! 用力压讲台桌面或者用力跺脚,用力压玻璃等,发生形变了吗?
T 弹力竖直向上.
T′ A
否则没有.
A
T A
返回
第2节:弹力
【总结提升】弹力有无的判断
方法:假设法+共点力平衡法
相互 作用
FN



FN

!F
F
FN FN
G 不平衡
FN
FN
F
G 不平衡
FN
不平衡
G
返回
第2节:弹力
弹力的大小和什么
相互 作用
谢 谢有关观? 看 !
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 消失,弹力也消失。
谢 谢 观 看 ! 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相互
作用(3)公式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弹簧的 “软”“硬”程度,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决 定的。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弹 簧,其劲度系数不同。在国际单位制中, k的单位是牛顿每米,单位的符 号是N/m。
返回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二、重力
谢 谢 观 看 !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相互
作用 问题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又是谁? 问题2:物体受重力,需要与地球接触才能产生吗? 问题3: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作用,对吗?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 1 -第三章知识点整理3.1重力1.力(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性质:①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 对B 作用的同时B 也对A 也有作用,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③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④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如何来表示一个力? ①力的图示: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 作力的图示步骤: ① 选取合适的标度;②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 ③ 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

2.重力(1)概念: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特点:①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②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重力的大小和方向①大小:G=mg (g 为重力加速度)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

②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分布、形状。

②重心位置的确定: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几何中心;薄板型物体:悬挂法。

注意: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3.2弹力1. 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称为弹力。

★2.产生条件:弹性形变、直接接触 ★3.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①面面接触:弹力垂直接触面②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而垂直接触面③点点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而指向圆心注意:弹力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画在受力物体身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大小: G =mg 方向: 竖直向下3.重力加速度:g=9.8m/s2 ★规律:g 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规律:①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②区别重心与几何中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③“悬挂法”确定薄板重心。

三、弹力:1.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2.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垂直于接触面)3.面面接触,弹力垂直平面。

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而垂直平面。

点点接触,弹力垂直于公切面。

绳的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弹簧的弹力: 沿着弹簧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杆的弹力: 不一定沿杆的方向4、★弹力的有无判断方法:①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②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四、★胡克定律(弹簧弹力:F=kx )1.实验表明,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即F=k △x2.① △x: 弹簧的形变量 : △x=l -l 0(伸长状态:长度-原长;压缩状态:原长-长度) ;② k:劲度系数(单位:N/m )注:k 只与弹簧自身有关,与F 、△x 无关;弹簧“软”、“硬”指 k 不同。

五、摩擦力:1、①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②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意夹角2、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平行于接触面)3、静摩擦力:大小:被动力,由外界因素决定,(二力平衡算出)范围:max 0f f ≤≤ ,4、最大静摩擦力:f max =F f 动=μF N :f max 与正压力成正比,正压力越大f max 也越大。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重力基础概念即:重力定义、图示、符号、计算公式、重心等(详见课本P51—53)。

二、重点摘要1、重力属于性质力中的场力,即物体并不互相接触,跟距离有关系。

2、重力方向:指向地心(竖直向下)。

3、g—重力加速度 g单位:m/s² m/s²—加速度。

4、、g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

例:在南北极,g=10 N/kg 在赤道,g=9.8 N/kg 。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基础概念1、弹力定义:当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变回原来状态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弹塑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的大小:由外力决定。

4、弹力的方向:点、面、曲面。

5、弹力的作用点:接触面上。

注意:有弹力一定有接触面,有接触面不一定有弹力。

6、更多基础概念(详见课本P54—56)。

二、重点摘要1、胡克定律:F = k·△x (F—弹力;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注意:胡克定律只能应用在常值物体。

2、弹力的受力分析:弹力与面接触:画出的力的方向与接触点垂直;弹力与曲面接触:画出的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2、在做受力分析时,杆上的力在任意方向上,所以不可先画出来。

第三节摩擦力一、摩擦力基础概念1、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属于动摩擦力;滚动摩擦本质是既属于静摩擦力又属于动摩擦力。

3、动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有弹力,有正压力(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弹力,符号—Fn)。

4、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相对运动有关,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5、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有关,表面越粗糙,μ越大。

(用Fn表示)公式即:f动 = μ· Fn 。

(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6、静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有正压力,有接触面,有相对运动趋势(使物体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

7、在作受力分析时,不要先把静摩擦力画出来,应先通过计算,若再没有计算静摩擦力前,各个力已经平衡,则无摩擦力,若反之,则有摩擦力。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摩擦力》相互作用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摩擦力》相互作用
21
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定 1.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 A、B 叠放在一起,用力 F 拉物体 B,而 A、B 都静止,如图甲所示.假 设物体 B 对 A 有摩擦力,则 A 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一个力,不可能保持 静止状态,所以 A、B 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


22
2.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A、B 叠放在一起,用力 F 拉物体 A,而 A、B 都静止,如图乙所示.假 设 A、B 之间没有静摩擦力,则 A 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一个力 F 的作用, 不可能保持静止,所以 A、B 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存在.根据二力平衡原 理,B 对 A 的静摩擦力一定向左,再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A 对 B 的 静摩擦力一定向右,则地面对 B 的静摩擦力一定向左.
调控减小的方法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
9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产生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3)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 (4)静摩擦力总是发生在相对静止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 间.(√ ) (5)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 (6)静止于水平粗糙地面上的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推力大小 有关.(√ )
7
6.最大静摩擦力 (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 最大值 ,也即在外力作用 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 fmax 表示. (2)相关因素 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②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8
三、摩擦力的调控
1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摩擦增大的方法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汇总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如图所示,关于下列各图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原木P在M、N两点各受一个弹力,且均竖直向上B.乙图中BC杆对滑轮的弹力一定由B指向CC.丙图中铁块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下滑力和对斜面的压力D.丁图中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答案:DA.甲图,在M点的弹力方向垂直地面向上,在N点的弹力方向垂直原木P向上,故A错误;B.乙图中BC杆斜插入墙壁中,则BC杆对滑轮的作用力与两侧绳的拉力的合力平衡,方向不一定由B指向C,故B错误;C.铁块对斜面的压力是斜面受到的力、重力的分力都是铁块所受的力,故C错误;D.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只能沿弹簧的轴线方向,由平衡条件知,弹簧对小球弹力沿弹簧向右,即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在大小均为F的两个水平力的作用下,长方体物块A、B相对于水平地面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B.A、B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C.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D.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F,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答案:B以物块A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B对A的摩擦力与水平力F平衡,则有f AB=F以物块A、B为整体,由于作用在物块A上的水平力F与作用在物块B上的水平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受力平衡可知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如图所示,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C、D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B.B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C.C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D.D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答案:AA.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只受到重力作用,故A正确;B.B物体静止,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C.C物体静止,受到重力、沿绳方向的两条绳子张力三个力的作用,故C错误;D.D物体静止,物体受到重力、绳子的张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在某次救援中消防员利用三脚架向井底的被困人员提供物资,三脚架简化图如图所示。

支架质量不计,每根支架与竖直方向均成30°夹角。

已知绳索及所挂载物资总质量为m ,则在物资平稳匀速下降过程中,每根支架的弹力大小为( )A .mgB .mg 3C .√3mg 6D .2√3mg 9答案:D一根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为F 1=Fcos30°根据平衡条件,在竖直方向上3F 1=3Fcos30°=mg解得F =2√39mg 故选D 。

2、如图所示,用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A .√3mgB .mgC .12mgD .√33mg答案:C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作图法分析得到,当小球施加的力F与细绳垂直时,所用的力最小。

根据平衡条件得,F的最小值为F min=Gsin30°=12 mg故选C。

3、如图所示为常见的一款手机支架,支架放水平桌面上,手机放在支架上时()A.支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手机的重力B.手机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C.支架一定不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D.手机对支架的压力和支架对手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A.支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支架和手机的总重力,大于手机的重力,A错误;B.由图可知,若没有摩擦力,支架对手机的支持力的合力与手机重力也可以平衡,B错误;C.支架在水平面上,桌面对支架的支持力与支架和手机的总重力平衡,不受静摩擦力,C正确;D.手机对支架的压力和支架对手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光滑圆环竖直固定,A为最高点,橡皮条上端固定在A点,下端连接一套在圆环上的轻质小环,小环位于B点,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用光滑钩拉橡皮条中点,将橡皮条中点拉至C点时,钩的拉力大小为F,为保持小环静止于B点,需给小环施加一作用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FA.若F′沿水平方向,则F′=√32FB.若F′沿竖直方向,则F′=√33FC.F′的最小值为√36FD.F′的最大值为√33答案:CA.设橡皮条的拉力大小为T,对C有2T cos30°=F可知FT=√33若F′沿水平方向,小环只受橡皮条的拉力和F′,由平衡条件知F′=T=√3F3A错误;B.若F′沿竖直方向,则有F′=T tan30°=1F3B错误;CD.作出小环的受力图,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知,当F′⊥N时,F′有最小值,且最小值为FF min′=T sin30°=√36C正确;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无最大值,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四、重力的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 ( 学过“万有引 力”就明白了 ) 。 (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第一、在同一地点,重力 G与质量 m成正比;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所受的 重力可能不同 ( 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随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不过这种
差异很小,一般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其重力大小恒定不变。 第二、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G=m.g 式中 m 是物体的质量,单位用 kg;g
( 5)知道重心的概念及确定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及三要素;重力的产生及三要素。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重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1)力的物质性: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 2)力的相互性: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事存在。
( 3)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4)矢量性: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力的大小用测力计
( 弹簧秤 )
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N(牛) 。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作用效果
第一、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
第二、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不论是否与 地面接触,都受重力作用。重力与运动状态和接触面情况均无关。 (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竖直向下即垂直于 ( 当地的 ) 水平面向下, 沿重锤线向下。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 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能将“竖直向下”理解为“垂直于支 持面向下”、“垂直于地面向下”或“指向地心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 地心。 ( 3)重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共同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力的本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有力时物体不一定接触。

(2)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大小。

(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2.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作用有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_,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两种效果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

通过力的效果可检验力的存在。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完整表述一个力时,三要素缺一不可。

当两个力 F1、F2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时,我们说F 1=F2,但是当他们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或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时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也可通过定理、定律计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2)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5.力的分类(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

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

(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

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重力(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1由G=mg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9.8米/秒2,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2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是矢量。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5)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况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Mm/R2。

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向并不指向地心。

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运动的系统中,例如:发生超重和失重的现象时,重力的大小仍是mg7.弹力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形变(挤压或拉伸)。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如下:(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弹簧产生的压力或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

(3)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沿杆。

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1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F=kx,k为劲度系数,由本身的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x为形变量,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与原长L0的差:x=|L-L|,不能将x当作弹簧的长度L.○2一般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应根据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计算。

8.摩擦力摩擦力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它们的产生条件和方向判断是相近的。

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2)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

注意:不能绝对地说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

滑动摩擦力是具有相对滑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都滑动。

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即与引起该摩擦力的弹力的方向垂直),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斜面)向上。

注意:相对运动是以相互作用的另一物体为参考系的运动,与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运动不同,故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其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例如:站在公共汽车上的人,当人随车一起启动(即做加速运动)时,如图所示,受重力G、支持力N、静摩擦力f的作用。

当车启动时,人相对于车有向后的运动趋势,车给人向前的静摩擦力作用;此时人随车向前运动,受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大小跟物体所受的外力及物体运动状态有关,只能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平衡或加速)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

静摩擦力的变化存在一个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即物体将要开始相对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2)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N,μ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N指接触面的压力,并不总等于重力。

9.力的合成利用一个力(合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而做的一种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必须遵循物体的同一性和力的同时性。

(1)合力和分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即一个力若分解为两个分力,在分析和计算时,考虑了两个分力的作用,就不可考虑这个力的作用效果了;反过来,若考虑了合力的效果,也就不能再去重复考虑各个分力的效果。

(2)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如果这些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如图(a)所示,为一金属杆置于光滑的半球形碗中。

杆受重力及A、 B两点的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 N1作用线过球心,N2作用线垂直于杆,当杆在作用线共面的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于一点,所以重力G的作用线必过 N1、N2的交点0;图(b)为竖直墙面上挂一光滑球,它受三个力:重力、墙面弹力和悬线拉力,由于球光滑,它们的作用线必过球心。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共点力F 1、F 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 1、F 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 。

○2三角形定则:求F 1、F 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 1、F 2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从F 1的起点指向F 2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b 。

(4)合力的计算①合力的大小:若两个共点力F 1,F 2的夹角为θ,根据余弦定理,其合力大小为: θcos 2212221F F F F ++. 合力的范围是:|F 1-F 2|≤F ≤F 1+F 2,还可以看出:合力可能大于分力,可能小于分力,也可能等于分力。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邻边的关系;对角线可以大于邻边,也可以小于邻边,还可以等于邻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还可以看成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②合力的方向:若F 与F 1的夹角为φ,则:tan φ=θθcos sin 212F F F +,当090=θ时,tan φ=12F F ③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几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先在此直线上选定正方向,与其同向的力取正值,反之取负值,然后进行代数运算求其合力。

这时“+”或“-”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④同一根轻绳中各处张力相等,此外当大小相等的两力夹角为1200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10.力的分解(1)在分解某个力时,要根据这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或按问题的需要_进行分解.(2)有确定解的条件:①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有唯一解)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与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一组解或两组解)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 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 2的方向,求F 1的方向和F 2的大小.(有两个或唯一解)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利用力的正交分解法可以求几个已知共点力的合力,它能使不同方向的矢量运算简化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力的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

11.处理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的方法(1)力的图示法:按力的图示作平行四边形,然后量出对角线的长短并找出方向.(2)代数计算法:由正弦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求解.(3)正交分解法:将各力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先分解,然后求出各方向的合力,再合成.(4)多边形法:将各力的首尾依次相连,由第一个力的始端指向最后一个力的尾端的有向线段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1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隔离法和整体法隔离法: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2将某个研究对象、某段运动过程或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3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4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整体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的系统和运动的全过程;○2画出系统整体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3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一定发生在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直接接触而发生的作用叫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通过场发生的作用叫场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物体的施力和受力不分先后,总是同时的。

正确答案为B、D【例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在其中心处C.用一根悬线挂起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D.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解:重心是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薄板物体的重心位置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他形状的物体重心位置也可以用悬挂法想象的讨论。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当然不是物体中最、重的一点,故AB错,(如一根弯曲的杆,其重心就不在杆上)用悬线挂起物体处于静止时,由二力平衡原理知细线拉力必与重力等大、反向、共线,故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