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毫米、分米的认识P35-39页。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展开对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学习营造氛围,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长度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纸杯、金箍棒、光盘、米尺。

学具:一分硬币、一张卡、10厘米长金箍棒、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观察情境图,找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甜甜小朋友也很喜欢孙悟空,一天晚上,孙悟空就来到了他的梦里,(出示情境图)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1毫米有多长?生2:1分米有多长?3.揭示课题。

师:这些问题很有研究价值。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板书课题)【教学评析:通过创设富有童趣的情景,使学生有条理的观察事物,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感受到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总复习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总复习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总复习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毫米、分米、千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

2. 毫米、分米、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

3. 长度测量及单位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及进率关系,长度测量及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单位换算,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3. 演示: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毫米、分米、千米的大小。

4. 练习:让学生进行长度测量及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度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演示”和“练习”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知识的关键步骤,也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详细补充和说明“演示”环节1. 准备充足的实物教具:在演示环节,教师应准备各种长度实物,如直尺、绳子、铅笔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毫米、分米、千米的大小。

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学具: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

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

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3、测量纸条的长度。

(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师:这8厘米多,多的又不够1米,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

(1)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

(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班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

【教材分析】本课为青岛版二班级上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中信息窗1,以甜甜梦到齐天大圣为情境,以金箍棒的改变引入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认识。

同学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肯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同学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约的换算。

能感知、估量物体的长度,进一步进展估测意识。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受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详细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3.经受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约的换算。

【教学难点】在详细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常规:米尺、卷尺、小尺子、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多媒体:课件【同学用具】直尺、卷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老师谈话:有个小伙伴叫甜甜,他特别喜爱看《齐天大圣》这本书,每晚必读。

这天晚上,甜甜读着、读着就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古怪的梦。

他梦到谁了?预设:齐天大圣。

老师谈话:对,孙悟空有一根奇妙的金箍棒,它可以变长??.变成1千米长,还可以变小,变成1分米长,放在手心里。

还能变得更小,变成5毫米,放在耳朵里。

观测图上呈现的数学信息,依据图上信息对话,变成1千米长,变成1分米,变成5毫米。

老师引导:可甜甜这时急了,她不知道1毫米有多长,你知道吗?设计意图:用同学熟识的情境导入新课,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提出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精品获奖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精品获奖教案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第3课时: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经历知识的回顾和整理的过程,掌握整理与归纳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理回顾长度单位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这是什么?(预设:尺子)在这把尺子上隐藏着一些数学知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预设:(1)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厘米有多长。

(2)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毫米有多长。

(3)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分米有多长。

(4)我能看到10毫米就是1厘米。

(5)我能看到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尺子中蕴含的这些知识都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也是我们第三单元学习过的内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2.合作整理,建构知识体系。

(1)出示整理提示:①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学过的长度单位吗?分别用哪些字母表示?② 1毫米、1分米、1千米分别有多长?你能试着说明一下吗?③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说明:从以上几个方面整理(也可以选取你感兴趣的知识点整理)。

(2)学生自主整理。

让学生独立看书第35—45页,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学生整理时,教师巡视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3)小组合作。

组内相互交流,组长负责做好记录。

3.展示学生整理方法。

预设:(1)整理方法一:①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用字母表示分别是:mm、cm、dm、m、km。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主要教学内容为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

学生通过学习,应能掌握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毫米、分米、千米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毫米、分米、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毫米、分米、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在实际情境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具学具准备1. 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

2. 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

3. 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加强学生的理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设计实际情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板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2. 板书内容: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换算关系、实例演示、练习题目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长度单位换算题目。

2. 提高练习:设计实际情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3. 拓展练习:研究其他长度单位,了解其与毫米、分米、千米的关系。

课后反思1.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4. 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的辅导和答疑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毫米、分米、千米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青岛版二班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青岛版二班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一、说教材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班级的一个知识。

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

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1、直观演示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观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新(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

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活动一:要求: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46页至47页,主要讲述了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毫米和分米的长度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毫米和分米的长度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多媒体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长度可以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

2. 知识讲解:讲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1分米等于10毫米。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并用毫米和分米进行表示。

引导学生发现,测量不同长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长度换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毫米与分米的关系:1分米 = 10毫米七、作业设计2. 家长协助孩子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并用毫米和分米进行表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毫米和分米,还有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长度单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教室里的物品作为学生熟悉的场景。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讲评课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讲评课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讲评课一. 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并能够相互换算;2.掌握各单位的换算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3.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2.学生掌握各单位的换算方法。

三.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2.帮助学生习惯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四.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方式导入学生,让学生自然感知不同长度及单位的概念和区别。

2.归纳总结(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回忆、总结前置知识,并介绍当前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毫米、分米、千米之间的概念差别,学生逐渐认识到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3.讲解(20分钟)通过诸如例题等方式讲解长、宽、高、距离等不同场景下采用不同计量单位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巧;并详细讲解毫米、分米、千米三种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练习(20分钟)通过自主练习和互相检查来巩固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

5. 讲评(20分钟)老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评,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问题;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 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要求:完成课堂上的习题,并选择适当场景自行设置练习题。

五.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估。

六. 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与适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以便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5一、教材分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第一课,实际上是长度单位的认识。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

借助测量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多种活动,把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长度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一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学生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五、教具准备:常规:米尺、小尺子、一分米长的纸条、一分硬币多媒体:课件六、学具准备:直尺、一分硬币、纸条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师: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

(多媒体课件)1.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测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

3.1米=()厘米生:(看大屏幕说一说)师:通过复习,你们掌握得还不错。

同学们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再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信息窗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毫米、分米、千米是长度的不同单位。

2.能够正确使用毫米、分米、千米作为物品长度的量度单位。

3.能够将毫米、分米、千米之间的长度进行换算。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对毫米、分米、千米三种长度单位进行细致的、系统的比较与区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实际活动的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1.毫米、分米、千米三种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用毫米、分米、千米三种长度单位进行实战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物品大小、长度,从而理解毫米、分米、千米。

2.比较法:通过毫米、分米、千米的比较,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实际操作法: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长度单位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并掌握其换算关系。

1. 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根铅笔,并让学生用课桌上的小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引导学生区分毫米、分米、千米三种长度单位,在黑板上以图像的形式展示三种长度单位的标志。

2. 比较毫米、分米、千米教师出示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别想象使用不同长度单位测量这个物品的情景,从而加深对毫米、分米、千米的理解。

3. 毫米、分米、千米的换算•1毫米=______厘米•1分米=______厘米•1厘米=______毫米•1厘米=______分米•1千米=______米•1米=______千米教师通过上述换算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毫米、分米、千米的换算关系。

4. 活动实践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活动实践,从不同角度延伸学生认知的深度,如探究教室长5米、宽3米的实际面积,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带领学生提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在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发给学生周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里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实践。

通过本次信息窗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简单了解了毫米、分米、千米三种长度单位的含义,更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这些单位进行物品长度的测量和计算。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

2. 练习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及换算。

2. 教学难点: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长度单位换算表。

2. 学具:直尺、卷尺、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

2. 复习: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教室、操场等场地,并记录数据。

4. 讨论与分享: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过程和结果,讨论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总结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选择一个场地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 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 实际应用:测量场地、物品长度等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课后选择一个场地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下节课分享。

2. 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长度单位,并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这些单位,并能熟练运用。

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讨论与分享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对测量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精编版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精编版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千克、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2.能够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千克、克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换算。

2.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换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板书:数学计量单位的换算表格。

2.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书包、水瓶等,用以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教师引出今天的课题:我们在大小物品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不同的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单位吗?2.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回答的单位都写在黑板上。

Step 2: 认识千米、分米、毫米1.教师拿出一张千米、分米、毫米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的刻度,解释每个单位所代表的长度。

2.教师拿出一根1米的绳子,让学生体会一下1米的长度。

3.教师拿出10根1米的绳子,让学生估算10米的长度。

4.教师拿出1根细木棍(或铅笔),将其分成10段,让学生感受每段的长度,解释1分米的概念。

5.教师拿出一只针,让学生感受一下它的长度,解释1毫米的概念。

Step 3: 认识千克、克1.教师拿出一个千克和一个克的称重器,引导学生观察两者的不同。

2.教师询问学生,我们如何称量轻重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千克和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下1千克和1克的重量。

Step 4: 千米、分米、毫米的换算1.教师利用黑板上的计量单位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千米、分米、毫米之间的换算。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如用直尺测量书包的长度,并进行换算。

3.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给予答案。

Step 5: 时间练习1.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千米、分米、毫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

Step 6: 总结1.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记住的重要知识点。

2.学生反馈课堂收获,并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毫米和分米的概念,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容易混淆。

三、教学准备1. 课件:长度单位换算表,相关图片。

2. 学具:尺子、绳子、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长度,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 提问:我们用什么单位来测量长度?学生回答:厘米、米。

追问: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吗?2. 认识毫米和分米- 利用课件展示毫米和分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如用尺子量一量,用手指数一数等。

- 引导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刻度,让学生发现毫米和分米的存在。

3. 长度单位换算- 利用课件展示长度单位换算表,让学生了解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如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等。

-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一个大长度换算成小长度,或反之。

4. 实际操作- 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一些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 引导学生将测量结果换算成毫米、分米、厘米、米,并进行比较。

- 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总结与拓展-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毫米和分米的概念,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等。

- 提问:我们学完了长度单位,那么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让学生回家后查找资料,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条绳子的长度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掌握了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了解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青岛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和意义;2.学生能正确使用毫米、分米、千米进行长度计量;3.学生能够将常见的长度单位进行转换。

教学内容知识点1.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及其意义;2.常见长度单位的换算。

能力要求1.观察和测量长度;2.进行长度单位的计算。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毫米和分米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毫米和分米的教具;2.学生自带测尺。

教学过程1.学生自带测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测尺和标尺的刻度,了解刻度的表示;2.通过观察测尺、标尺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了解毫米和分米的意义;3.通过测量各种物品的长度,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和意义,并且能够熟练进行长度的测量。

第二课时:认识千米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千米的长度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千米的教具;2.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1.通过观察地图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里程标志,引导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和意义;2.引导学生先估算一下自己家到学校的千米数,并且让学生在地图上测距离;3.教师给出其他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进行千米、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千米的概念和意义,并且能够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第三课时:综合练习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对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和单位换算进行综合应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毫米、分米、千米的教具;2.学生自带纸和笔。

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黑板,给出不同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进行换算;2.随机抽取学生给出长度,让其他学生进行单位换算并给出答案;3.学生互相出题进行练习。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和单位换算,掌握了一定的长度计量能力。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4.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挂图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问:同学们!刚刚过了春节你又长了一岁,你能说说从小到大自己都有哪些变化吗?(学生回答,从而引出身高概念)你有多高?你是怎样知道自己的身高的?使用什么量的?你能比一比1厘米和1米到底有多长吗?(指名回答)厘米和米是我们在一年级学过的长度单位(板书:厘米米)2、问:现在你能用尺子测量一下自己身边的物体吗?在测量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并动手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如:不够1厘米或比1厘米,几厘米多的怎么办?从而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直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毫米用mm表示。

它是比厘米更小的单位。

板书:毫米二、新课:1、(1)认识毫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看一看,毫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发现:10毫米和1厘米同样长,1厘米里面有10个毫米。

(同学们说的对,1厘米就是10毫米,或者说10毫米就是1厘米。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2)感受毫米同学们再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看一看有多长?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毫 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毫 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教案
生1到投影放大的尺子上指出1毫米。
师:小手真灵巧!他指的对吗?
生:对!
师:谁再来?
生2画。
师:恩,他指了另外的一个1毫米,真棒!
3.师:同学们,看(手指)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1毫米。接下来,请把目光移到咱们的学具盒(示意)。请你从中拿出一张银行卡,测量它的厚度。
生1:是1毫米!
生2:1毫米!
师:大家和他们量的一样吗?
师:再请大家画一条10毫米长的线段,一边画一边想你有什么发现?先悄悄地跟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小姑娘,你说。
生1:10毫米就是1厘米。
师:你们的发现!请你来。
生2:10毫米就是1厘米。
师:哦!你们呢?
生3:10毫米就是1厘米。
师:哦,也可以说,1厘米就是等于10毫米。(板书:)一起读!
教学准备:米尺、卷尺
教学过程:
故事情境引入
一天孙悟空拿着自己的宝贝又出去捉妖怪,金箍棒原来长1厘米,正好可以藏在耳朵里,这天,他想把金箍棒变的再小点,准备混进妖怪的洞里捉妖怪,可是1厘米还是长了点
,还会被妖怪发现,于是,他对金箍棒说“小小小!”金箍棒变成了像小蚂蚁那么长,妖怪都没发现,还被妖怪大王喝进了肚子里,疼得它嗷嗷大叫,连连求饶,孙悟空又对小蚂蚁喊“大大大”,金箍棒变成1米,10米,100米,1000米长,长到用米都没法表示了,于是就找了个更大的单位“千米”表示,1千米,2千米,好几千米长,比天都要高,又高又粗的金箍棒倒下来,把妖洞夷为平地。想知道孙悟空这次变得金箍棒又多小吗?
生3:4厘米,40毫米。
(如果出现错误,问:谁的答案是正确的?)
7.师:真棒!现在聪明的你能准确地量出变到孙悟空耳朵里的金箍棒长是多少了吗?
生:能!

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书面作业、实践操作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不断提高。
6.拓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与长度测量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户外徒步、测量校园等。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定义,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准确地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单位转换。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毫米、分米、千米进行计量和估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3.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书本、桌子、教室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应用。
4.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测量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在实际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4.通过对长度单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简单的乘法,能够进行基本的数量比较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处于初步阶段,对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换算关系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空间观念、测量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信息窗1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练习:(1)计量比较短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2)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3) 3千米=()米 7厘米=()毫米1米=()分米 1分米=()厘米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

(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3、填写长度单位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7 ()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一把小刀长6()课桌高70()二、综合练习1、做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

(重点指导学生量的方法)(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

(2)班内交流。

2、做自主练习第6题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1)引入谈话: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个长度单位换算的小游戏,好吗?(教师把第6小题变成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算。

如:1分米-3厘米=()厘米,可以变长一分米的粉笔,去掉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2)学生抢答,并说清算理。

3、做自主练习第7题(1)学生独立填写。

(2)班内交流。

(学生说出填写理由)3、自主练习第8题(1)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三、实践测量。

谈话:同学们知道了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下面我们就用我们手中学具来量实物,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1、量一量手中铅笔的长度。

2、量一量手指的长度。

3、量一量文具盒的厚度。

先让学生独立测量,班内交流时说一说测量方法。

四、自我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青岛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第二次学习长度单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情景图所呈现的是一个梦境图,甜甜小朋友睡觉前看《齐天大圣》这本书,梦中又遇见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又遇见了神奇的金箍棒,在和孙悟空的交流中比起了两人本领的高低。

老师们需要注意的是图中金箍棒和热气球的高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预示着1千米和1000米的对等关系,2千米的高度有2个1000米高,这预示着单位间的互化。

本单元就一个信息窗,编排了4道例题,其学习内容分别是:红点1:毫米的认识及厘米与毫米的关系红点2:分米的认识及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红点3:千米的认识及千米与米的关系绿点: 长度单位间的互化【学情分析】ﻩ1、学生的知识状况,思想状况,智力状况分析: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智力水平层次不齐,可分为三个等级:智力水平好新知识接受快,运用较灵活占三分之一;智力水平一般,新知识需巩固后才能接受,运用知识较死板占三分之一; 智力水平较差,新知识反复讲解巩固才勉强接受,运用知识就更别提了占三分之一。

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但不能持久,有倦怠情况。

2、本节课拟重点采取的措施:知识与技能: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好数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过程与方法:采用直观教学,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又克服困难的勇气。

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设计评析本节课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课堂,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放手让学生猜一猜、估一估、量一量的实践活动,体会1毫米、1分米、1千米有多长,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形成长度观念,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中注重给学生提供自主练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 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 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分米和毫米导学
一.同学们做过梦吗?能告诉我们是什么样的梦吗?
二、认识毫米
回忆以前认识了那些长度单位?
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1米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
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填一填
1米=()厘米。

那1毫米有多长呢?
在尺子上,1厘米里面有()个小格子,1个小格子就是1毫米。

1厘米=()毫米
在你的直尺上找出1毫米。

画出1毫米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量一量自己铅笔的长度
三、认识分米
试着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

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有多长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四、巩固练习
1、我会用: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长颈鹿身高约5()
蚂蚁的身长约3()
兔子尾巴长约7()
2、我会改。

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
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

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
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
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练习本,认真做起题来。

五.学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