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量对水稻插秧质量产量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育苗方式及播量对秧苗素质影响的探讨

不同育苗方式及播量对秧苗素质影响的探讨
单株 白 根 1 6 数 J I
1 7 1 5 2 0 1 6 1 5 1 5 1 3 1 2 1 0
百株 地 上 28 3O1 27 2-2 39 2.8 26 2.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21 .9 . .5 3 .4 7 .2 3 .6 .2 干重
高、 叶龄 、 白根 根 数 、 一 叶 鞘 高度 、 基 宽 等秧 苗 素 质进 行 调 体 盘 、 量 30 、0 g显 然对 照 与 3m接 近 程度 差 。 第 茎 播 0 g4 0 , c 查。插秧后, 随机取 l O穴对其返青 时期及插秩后 1 天分蘖数 5 2 . 同处 理 的单 株 白根 数 数量 比较 5不 量 进行 调 查 。 秧苗白根数多 . 说明秧苗长势 良好 , 发育健壮 , 插秧后返青 2结果与分析 . 快。 从表 1 可以看出。 膨化砂育苗的白根数最多 , 达到了 2 0个, 表 1不 同处理 的 秧 苗性 状 前7 个处理 . 白根数都达到 了 1 5个以上 , 较对照多。 26 同处理 秧 苗 地上 干 重 比较 .不 新 基 钵 体 料 膨 化 塑 3 o 4 0 50 6 O 8o 0 o 0 O o g 本试 验 以百株 为单位测量 .播 量 20 百 株地上千 重为 0g 质 盘 底 膜 砂 2 0 g 0g g (K g C) g 3 4 最高 , .g 9 新基质、 钵体、 底膜、 播量 30 、0 g 0 g40 都较对照干重 秧苗 1. 1. 1 . 1- 1. 1. l_ 1. 1. 1 . 62 8O 6 43 72 75 73 72 67 71 要高 4 高度 2 7 3 O 8 6 6 8 6 2 2 . 秧后 返 青 时 问 比较 7插
1材料 与方法 .

们将其当做对照 . 其他处理与其进行对 比。新基质 、 塑料底膜 、 下降趋势 . 说明随播量增加秧苗越来越细。 膨化砂育苗 的播量定在 5 0 . 0g钵体育苗播量定在每穴 2 3 。 —苗 2 . 同处 理 的第 一 叶 鞘高 度 4不 试验时期与 当地( 五常市 ) 生产接 近,00年试验为 4月 2 21 0日 叶龄 313 . . — 5的中苗 . 第二叶为功能叶 , 要使秧 苗移入本田 播种 .月 2 日 秧 。 5 2 插 后返青快. 分蘖早 , 必须保证第二叶的质量目 。若使第二叶控制 1 . 问试验 调 查 4田 在合适长度 . 并且叶片不披垂 , 第一叶鞘高应控制在 3m左右 c 5 2 日 ( 秧 前 2天 )每 个 处 理 取 秧苗 10株 对 其株 从表 1 以看出, 月 0 插 0 可 第一叶鞘高度最接近 3m的有 , c 新基质 、 钵

播期和播量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播期和播量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稻栽 培 普 遍 采 用 旱 育 中 小 苗 带 土 移 栽 技 术 , 短 缩
了缓 苗 期 . 高 了 水 稻 成 苗 率 , 进 了水 稻 旱 育 稀 提 促 植 技 术 的普 及 , 幅 度 提 高 了 水 稻 栽 培 水 平 和 产 大 量, 为推 动 吉 林 省 水 稻 发 展 起 到 了 积 极 作 用 。但 是 , 19 自 9 0年 以 来 水 稻 低 温 冷 害 频 繁 发 生 , 中 由 低 产 田 改 造 而 成 的 井 灌 、 碱 、 浆 水 田不 断 增 盐 冷 加 , 稻 插 秧 后 缓 苗 慢 , 秧 适 期 短 , 年 都 有 部 水 插 每
害 而造 成 减 产 、 收 , 减 因此 低 温 冷 害 已 成 为实 现 寒 地 水 稻 高 产 、 质 、 效 栽培 的 主 要 限 制 因 子 。吉 优 高 林 省 白城 、 边 等 地 水 稻 低 温 冷 害 问题 尤 为 突 出 , 延 黑 龙 江 、 蒙 等 省 水 稻 低 温 冷 害 也 相 当普 遍 , 国 内 我
a d s a ey we e o et rq a i n ihe b l y t e ita an ts l n l l .The rc o d gv n p r l r fb te u l y a d h g ra ii o r ss g i s ata d akai s t t e c ul i e i isfut oe e ry,Is mau e p ro s3 ~ 5 a s e rir.a d isy ed i c e s d i d y a le n t il n r a e 7% ~ 1 O% ,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6 4 2 0 ) —0 10 0 05 8 ( 0 2 0 0 1 - 4 4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者:夏正凤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21期摘; 要:采用7种不同品牌的基质育秧,考察其培育的秧苗素质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采用柴米河基质、沃绿宝基质、麻育秧膜、兴农基质后,根系盘结力较强,株高适宜,单位面积成苗数较多,相对适宜毯苗机插条件。

采用柴米河基质、沃绿宝基质、麻育秧膜育秧后水稻产量较高,理论产量在700kg/667m2以上,其中柴米河基质产量791.25kg/667m2,表现突出,建议继续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水稻基质育秧,为夺取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稻;育秧基质;秧苗素质;水稻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131009江苏省东海县机插秧已推广数年,水稻机插秧面积不断扩大,机插水稻是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水稻机插对于秧苗的要求高,高素质且符合机插的秧苗培育难,已成为影响水稻机插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试验通过研究7种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机插秧秧苗素质和最终产量的影响,从而为筛选适宜基质提供理论依据。

1; ; ; 材料与方法1.1; ; ; 试验品种和基质试验品种为连粳11号,试验用基质分别为柴米河基质、沃绿宝基质、麻育秧膜、兴农基质、牛叔基质、镇江培蕾基质和恒欣基质。

1.2; ; ; ;试验设计试验设 7个处理:N1采用基质柴米河基质、N2采用沃绿宝基质、N3采用麻育秧膜、N4采用兴农基质、N5采用牛叔基质、N6采用镇江培蕾基质、N7采用恒欣基质,7个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采用塑料软盘育秧,盘长 58 cm、宽 28 cm、高 3 cm。

每盘播干种子100g。

5月26日浸种,5月28日落谷,准确称取芽谷量,均匀撒播于基质表面,播后覆盖等量素土。

不同播量与移栽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不同播量与移栽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X 0 2—20 ) 南 通 市农 业 创 新科 技 计 划 项 目( L 0 6 0 M0 07 , A 2 0 06)
收 稿 日期 :0 7一O 2 修 回 日期 :0 7一l 20 8— 4; 20 1—1 3
育 秧 培 肥 试 验 : 膜 育 秧 , 小 区 播 芽 谷 双 每
An l ss 0 o lNu re t fe tn e ia a y i fS i t in s Af c i g Ch m c l
C0 siu n s o b c o i i h u n tt e t f To a c n Gu z o
C e i T n u nu h nJe,a gY a j
( u huTb coIstt, uyn 50 3 G i o ,hn ) G i o o ac ntueG iag50 0 , uz u C ia z i h
参考 。
膜 育秧 的秧 苗须 在播 后 2 d内机 插 大 田 ; 1 小棵 密植 ( 取秧 面积 12 c 2 株 距 1 . c 行 距 3 c 有 利 .6m 、 7 m、 1 0 m)
于提 高机 插 水稻 的 个体质 量 及群 体水 平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设计 .
关键 词
水稻 ; 播量 ; 密度 ; 插 ; 机 高产 栽培
试 验 于 20 0 2~2 0 0 5年 在 江 苏 省 如东 县 马 塘 镇
马西 村进 行 。选 择 地力 水平 中等 、 灌排 方便 、 合水 适 近年来 , 随着 生 产手段 和 技术 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
农机具 及 其配 套技 术 的 逐 步完 善 , 机械 插 秧 这 一 轻 型简 易 的 栽 培 方 式 得 到 大 面 积 推 广 。 据 统 计 , 20 0 5年全 国机 插秧 面积 已达 19 5万 h 2. m 。水 稻秧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篇一:拖累水稻产量的因素与利空因素分蘖期的管理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与分蘖期的阻碍管理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三个因素分别在相同生育时期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决定着水稻的高低。

农作物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两个因素分别在不同生育风险因素时期形成。

单位面积穗数是由主茎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

主茎数取决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其基础是在秧田期,所以育好秧,育壮秧,才能确保插秧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逼不得已单位面积穗数的国土面积关键时期是在分蘖期。

在壮秧、合理密植的基础上,每亩穗数多少,便取决于单株分蘖数的成穗率。

一般分蘖越早,成穗的可能性越大;后期出生的分蘖,不容易成穗。

所以积极促进前期抽穗,适当控制后期分蘖,是水稻分蘖期栽培的基本要求。

水稻分蘖期的影响风险因素因素和管理要点番木瓜水稻分蘖实质上是水稻茎秆的分枝,幼苗多发生在基部节间极短的分蘖节上,主茎上所的分枝称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的分枝称二级分蘖,依此类推。

水稻大葱的发生是有规律的。

正常情况从第一完成叶的丁叶腋伸出分蘖。

但是,特殊情况下也有分蘖不轨迹现象,如健壮秧苗有时分蘖从不完全叶长出,细弱秧苗出现蘖位较低、分蘖晚或不分蘖等情况。

一、影响分蘖的因素1.分蘖发生与秧苗营养状况有关:秧田期由于播种较密,养分、光照不足,基部节上的一直处于分蘖梢大都处于休眠状态。

瘤果以后生长中心转移,走向市场上部节的分蘖芽也都潜伏而不萌发,所以一般只有中位节上的分蘖节可以发育。

秧苗营养充足,生长粗壮,移栽质量保证,低位蘖多,成穗率高。

2.分蘖爆发与温度有关:分蘖生长最适热量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终止生长发育。

3.分蘖遭遇与光照有关:在自然光照下,水稻返青后3天开始分蘖;自然光照为50%时,返青后13天开始分蘖;当光强降到自然光强光照强度的5%时,分蘖不发生,主茎也会死亡。

水稻钵体育秧与毯式育秧技术

水稻钵体育秧与毯式育秧技术

水稻钵体育秧与毯式育秧技术作者:程玉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2期水稻钵苗移栽技术是我国水稻移栽和农艺发展的一次创新,三桥镇福宁农机专业合作社从2016年开始引进该项新技术,2017年推广水稻钵苗移栽面积达2000多亩,现对水稻钵苗移栽和常规毯式机插秧进行对比,探索不同模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选择硬盘育秧采用钵苗秧盘和常规秧盘育苗,其他处理(大田平整、水肥管理、插秧机具等)完全相同。

设置2种处理2次重复:处理1: 钵苗育秧移栽处理2: 常规秧盘育插秧5月8日播种,统一品种Y两优1998,播种量2.5斤/亩,5月10日摆盘到秧田,播后第2天,钵体秧盘出苗快又齐,常规秧盘出苗较慢。

5月17日考察成秧率,钵体育苗成秧率较高,秧苗健壮,长势嫩绿,常规秧盘育苗成苗率较高,6月2日,栽插前秧苗素质考察,6月12日,移栽到大田的栽插质量考察2、技术要点:①选用优质的480~524穴毯式钵体育秧盘。

②置床采用“双调酸”,即置床平整后,铺上一层过筛拌匀的营养土。

保证盘土厚度2厘米,按常规标准摆盘、浇水。

③播种方式采用电动机械播种器播种、覆土连续完成,保证每盘播芽率95%以上的芽种120~125克/2。

④采用“三膜覆盖”保温措施,保证正常出苗温度,做到出苗齐、出苗快、均匀一致。

⑤秧田管理:严格按“三化”栽培和“优质米生产技术标准。

重点水分管理,防止秧苗干萎。

⑥移栽时期、密度:移栽最佳时期为5月15~25日,适宜采用30×14厘米规格,移栽深度以钵体与泥面相平为准。

⑦适当减少基肥用氮量,“三看”施肥,适当增加接力肥和穗肥的施用。

稻瘟病防治三遍以上,保证水稻安全成熟。

⑧水层管理:移栽时采用花达水,浅水增温促分蘖,适时控蘖凉田,间歇灌溉壮根,18℃度以上深水防冷害,保证齐穗30天以上停灌。

3、钵体育插秧的特点:①播量少,个体营养面积大,可育出带蘖壮苗。

②叶龄大,秧龄足,干重大,充实度高,初期生育好,生长进程加快。

机插水稻集中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措施

机插水稻集中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措施

机插水稻集中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措施摘要通过对近几年机插水稻集中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为大面积水稻机插水稻集中育秧进行规范化育秧提高秧苗素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机插水稻;集中育秧;问题;技术措施近几年来,扬州市邗江区机插水稻普及较快,2012年全区机插水稻占水稻面积的53.6%,成为该区主要稻作方式之一。

机插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促使机插水稻商品化育插秧应运而生,目前邗江区机插秧秧苗基本上均为育秧大户代育苗。

通过对近几年机插水稻集中育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为大面积机插水稻集中育秧进行规范化育秧提高秧苗素质提供技术参考。

1 存在的问题1.1 营养土质量达不到要求,数量准备不足一是未按规定要求培肥营养土。

由于集中育秧面积较大,需土量较大,有的大户用的是田间表层的土壤,大多数采用外来的客土。

多数大户育秧所用的营养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培肥,即使用了壮秧剂,但床土中的养分含量仍然不能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

二是营养土拌和质量差。

大多数农户采用人工拌肥和壮秧剂,容易形成2种问题:一种是拌和不均匀,有些土壤中壮秧剂含量高,有些土壤中壮秧剂含量低,导致秧苗在秧盘中种子出苗速度不一致,秧苗生长不整齐;另一种是拌和不均,还容易出现肥、药烧苗药害,造成秧苗白化,长芽不长根,最后死苗。

三是营养土数量准备不足。

根据插秧机型的设计,栽插时盘土适宜厚度为2 cm、宽度为28 cm。

盘土过厚过薄,秧针抓秧时秧苗茎基部组织容易被挤压破裂,造成秧苗弯折,从而导致受伤加重。

机插秧造成植伤后,返青活苗缓慢,分蘖期推迟,有效分蘖期缩短,影响水稻产量。

一般盘土湿土厚度为2 cm,相当于干细土4.0~4.5 kg/盘,而有的大户育秧时往往盘土用的较少,仅在3.0~3.5 kg/盘。

1.2 秧板质量不高表现为秧板不平、秧板宽度不符合要求。

一是秧板不平。

由于秧池面积较大,集中育秧的大户往往秧板做得早,经长时间放置,板面开裂,使原来平整的畦面变得不平,在播种前不能精整秧板达到平光的要求,对于单个盘而言,铺盘时不能紧贴秧板,常导致秧盘变形,盘内铺土不均匀,造成盘内旱涝不一,影响育秧质量;对于整个畦面而言,板面相对高的地方洇不到水,秧苗处于缺水状态生长缓慢,造成大小苗现象,板面相对低的地方秧盘沉在水中,盘内水分过多烂种烂芽,易造成损种损芽现象,且根系生长不好,盘根受影响,不能形成毯式秧苗,影响机插质量。

信阳稻区不同播量、不同秧龄机插秧试验研究

信阳稻区不同播量、不同秧龄机插秧试验研究

农业技术2018年3月·下N14信阳稻区不同播量、不同秧龄机插秧试验研究汤 林(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农业执法大队,河南 信阳 464100)摘 要 本文以信阳稻区主推杂交籼稻“冈优140”为试验材料,开展同一品种不同播量、不同秧龄机插效果试验,研究不同播量、秧龄条件下水稻生长及产量表现。

结果表明:一季中籼稻毯式育插秧,适宜播期4月10日左右,适宜播量100g/盘左右,适宜秧龄20-25左右。

关键词 水稻;机插秧;播量;秧龄;产量;信阳稻区水稻是河南省信阳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40万h㎡,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推进水稻机械化高产种植技术,对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单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以 中晚熟杂交籼稻品种“冈优140”为试验材料,采用3个播期,每个播期采用3种播量,同期栽插,研究了不同播量和不同秧龄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讨钵苗机插水稻适宜的播量和与之相配套的秧龄,为充分挖掘钵苗机插水稻的高产潜力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试验品种为“冈优140”。

该组合属三系杂交晚籼,在信阳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好,每亩有效穗16.4万穗,每穗总粒数166.4粒,千粒重28g。

1.2 试验地点试验田隶属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大堰村绿丰合作社(E:112.029 N:32.215)。

土壤为粘土,前茬冬闲,肥力中上,排灌方便,面积6h㎡。

1.3 试验设计秧盘毯式,规格58cm*28cm*2cm;插秧机为洋马VP8D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

盘土均按壮秧剂与过筛土1:150配制,4月10日起播种。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三次重复,每小区13.34㎡:主区为不同秧龄,设Y30(30d)、Y25(25d)、Y20 (20d)三个处理,分别于4月20日、4月15日、4月10日;副区为不同播量,设三个播量(芽谷重量),B1(80g/盘)、B2(100g/盘)、B3(120g/盘);机插规格5寸*9寸,每667㎡穴数1.33万穴,5月10日栽插。

连作晚稻机插不同播种量试验

连作晚稻机插不同播种量试验
3 5 0 浙 江省余姚 市农 技 总站 周 红 渖 14 0 朱佰 明 金武邑
插 秧块 的大 小 ,力求 每亩 基本 苗相 等 。各处 理栽 于 同 一块 田, 插种 规 格 为 3 m 2c 0c x 1 m,大 区面 积
3 35 ,用沟 间 隔。 3 . m
1 . 试验 田管 理 。按大 田管理要 求进 行 ,但 各处 .4 3 理肥 料用 量 相等 ,每 亩 施纯 氮 1 g 0 3k ,3%作 基 肥 , 6%作 分蘖 肥 ,1%作 穗 肥 ;过 磷酸 钙 l g全 部 0 0 5k 作 基 肥 ;氯 化 钾 l g 5%作 分 蘖 肥 ,5%作 穗 0k , 0 0
22 经 济 性状 和 产量 。通 过 试 验 发 现 ,随 着 { . 的增 加 ,株 高、 总粒数 、实粒 数 、千粒 重表 现 f 步 降低 的趋 势 ,产 量 先增 后 减 。其 中播 量 15 2
理 产量 最高 ,达 4 8 1 g 8 . ;播 量 2 0 Ok 0 g处理 的
水稻 机插 技术 作 为高效 轻简 技术 在余 姚得 到较 快普 及 ,但是 产量 较低 ,秧 苗素 质差 是主 要原 因之


本试 验通 过研 究不 同播 种量 对பைடு நூலகம்晚稻机 插秧 秧苗
素质 及相 应经 济性 状和 产量 的影 响 ,确 定适合 本地
区晚稻机 插秧 高产 栽培 的最适播 种 量 。
1 材 料与 方法
最低 ,为 4 99 g 3 . k ;前 者 比后者 高 4 . g 8 90 k ,4 3
为 1. 1 1 %。f 2 表 )
表 2 经 济 性 状 和产 量 表
1 试 验材 料 。本试验 供试 品种 为宁 8 。 . 1 8

机插常规稻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

机插常规稻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
期为 8 2 月 8日,比5 2 月 3日、 月 3日、 月 1 6 6 3日播种的 ( 抽
穗 期 9 1日 9月 4目、9 7日)分 别 提 早 3 、 d 月 月 月 、6 9 ,5
1 5 观 察测定项 目 各处理 选定 2点 ,每点连 续 1 穴 ,每 . 0
7 d调查记载 1 次茎蘖数 , 至茎蘖 数总量趋 于稳定 ,观察记 直 载分蘖消长动态。抽穗期、 成熟期各处理测定干物质积累 。成 熟期测定每穗总粒 数、 结实率 、 千粒重 及理论 产量 。成 熟时 各处理单 独收割 ,核实产 。
2 结 果 与 分 析
l 3日播种 的成熟期 为 l 月2 O 4日, 月 i 比6 3日播 种的提早 ld O 成熟 。因此 , 插稻适 时早播 不仅产量高 , 机 且成熟早 , 可错 开机械收 割高峰 ,延长机械 作业 时间 , 高机械化程度 。 提
区 面 积 为 I3 。 .亩
种的早6 。早抽穗 、 d 灌浆期 内有效积温高 , 有利于籽粒 充实 ,
灌浆 速度快 ,积累 干物质量 多 ,产量高 ( 见表 2 。 )
表 2 不同播 种期 的水稻生 育进程 及干物质 积累 ( 位 :月 / 日、k ) 单 g
播种 期 抽 穗 期 成熟 期 抽 穗 总积 累千 物重 抽 穗 至成 熟积 累干 物重
水护苗 ,日灌夜排 , 深以不淹没秧 心为宜 ,活棵后 间隙脱 水
水促 发根 , 以后实行浅水 勤灌 ,田问总 茎蘖数达预期穗 数的
9 %时 开 始 搁 田 , 次轻 搁 , 后 千 千 湿 湿 , 期 适 期 断水 。 0 分 以 后
2 3 不 同播种 期对机 插稻 生育进程 的影 响 播种期提早 , . 抽穗 期也必然 提早 ,播种 期每提早 ld,抽穗 期约提 前 3 o d, 成熟 期也相应提早 ( 见表 2 。据观察 , 月 1 ) 5 3日播种的抽穗

不同秧龄双季双抛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秧龄双季双抛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 , 早 晚稻抛秧秧龄都以 2 O d以下为宜 ; 每6 6 7 m 抛秧播种量早稻 以 4 . 0 ~ 4 . 5 k g 为宜 , 晚稻 以 5 . 0 k g 为宜 ; 适 当早抛有利 于早发 , 提高每穗粒数 和产量 , 早稻 1 5 d秧龄抛栽 比 3 0 d 秧 龄抛栽产量 提高 1 5 . 7 %, 晚稻 1 5 d
1 . 3 测定项 目
试验设 在浙江省 衢州市 衢江 区高家 镇大 田畈村 , 前作为空 闲田, 土壤属砂壤土 , 肥力 中等 , 分布均匀 。
1 . 2 试 验设 计
1 . 2 . 1 秧 龄 设 置
早稻 设 5个秧 龄 处理 : 1 5 d ( H 1 ) 、 2 0 d ( H 2 ) 、 2 5 d ( H 3 ) 、 3 0 d ( H 4 ) 、 3 5 d ( H 5 o每 个处理 秧龄 间隔 5 d , 3
早稻 :每个处 理于抛 栽 当天上午按 每 6 6 7 m z 2 0 %
复合 硅肥 4 0 . 0 k g 的用量作 基肥施于畦上 , 并用耙子耙
人畦 的土层 中 , 下午进行抛栽 。7 d 后每 6 6 7 m 2 施 尿素 5 . 5 k g 、 2 4 %硫酸钾镁 5 . 5 k g 进行第 一次追 肥 ; 1 5 d 后每 6 6 7 m 施尿素 4 . 5 k g 、 2 4 %硫 酸钾镁 3 . 5 k g 进行第二次
强度大 、 生产效益低 , 严重影 响了水稻种植季节 的保 障 和产量的稳定 , 使 双季稻面积大幅度下降 。 水稻双季双 抛 栽培技 术是指早 稻 和连作晚 稻都采用抛 秧栽 培 、 都
实行 机耕机收的一项水稻生产新技术 。 目前 , 该技术在 部分 种粮大户双季稻生产 中应用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实现 了省工 、 省力 、 节本 、 增产、 增 收的 目的 。本研究意 在探 索双季稻双季双抛早 、 晚稻 的适宜抛栽秧龄 , 以提

不同播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不同播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推广天地
’’
E ‘ X 。 ’ 。 T E ‘ 。 。 N 。 ’ S 。 I O 。 ‘ ‘ N — —
不 同播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江苏省建湖县近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中心 孙永中


试 验 设 计及 测 定项 目
盘 问差 异显著。但 其 苗 数少、盘根 差 ,秧 苗不成 切,
秧苗形 态指 标 : 于播后 1 6 天在 每 个处 理 中切 取 插水 稻的高产指标 ,除提高 秧苗个 体素质外,机 插粳 8 x 8 e m 秧块 1 个 并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秧苗 2 0株 ,测 稻还需要 插足每亩 1 . 8 万穴,每穴 3~5苗,每亩 8 万
定株高 、叶片数 ,茎基粗度 ( 茎基上方 2 c m处的粗 度 ) 。 左 右基 本苗。显然,每盘 7 0 g 播 量其基 本苗仅为 4 . 8 6
明显不及其 它播量 ,苗体细 弱,个体 素质差 ,不利于
2 . 供 试材料 塑料 软盘 ( 长 宽为 2 8 c mx 5 8 e m ) 、稻 机插 后返青活棵 ,影响群体起 点质量 ,对 于培育健壮
茬 干细 土、旱 秧壮 秧 剂 ( 2 g / 盘、拌 盘 土 ) 、尿 素 ( 2
1 . 6 × 1 . 6 c m方格 网各—块 ( 测定机插缺穴率 ) 。 率9 0 %,试 验 设 计 每 个秧 盘 播干 种 7 0 g 、9 0 g 、l l 0 g 、 1 3 0 g 、1 5 0 g五个播 量水平,采用软盘湿润 育秧 。 4 . 考察测定项 目
1 . 试验 地点及 土壤 情况 试 验 于 2 0 1 3 年6 月在 江 不利 于起秧 、卷秧和 运秧 ,尤 以前 者最甚 ,不适于机
苏省建 湖县近湖镇农业 服务 中心示范 田育秧 基地进行, 插。播 量 为 1 5 0 g / 盘 的百株 鲜 重、茎 基部 粗 度 偏 低,

适合杂交稻机插的育秧技术

适合杂交稻机插的育秧技术
100
130
播期 d 20 25 30 20 25 30 20 25 30
穗数 穗 30 20 30 30 30 30 30 30 20
实粒数 粒
4 794 4 128 5 845 5 100 5 097 4 590 6 462 5 467 3 505
空秕粒 粒
1 509 1 099 2 066 1 530 1 452 1 826 2 051 1 421 1 073
从表 2 可以看出,20 d 播期的平均产量为 8 487 kg / hm2 , 25 d 播期的平均产量为 8 085 kg / hm2 ,30 d 播期的平均产量
( 下转第 389 页)
29 卷 4 期
许兴旺 Y 两优 302 在池州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389
透性,插 18 万 ~ 21 万穴 / hm2 ,每穴 1 ~ 2 粒种子苗,保证每穴 4 ~ 6 苗,基本苗 90 万 ~ 120 万 / hm2 。栽得偏迟或肥力差的 田块,不超过 21 万穴 / hm2 ,过密反而不利于高产。栽得早或
漏插率明显超过插秧机的漏插指标,但从同一条件下看,70 g 播量的平均漏插率达 28. 1% ,100 g 播量的平均漏插率为
18. 4% ,130 g 播量的漏插率为 12. 3% ,70 g 播量的漏插率最 大,130 g 播量的最小。
表 1 机插秧不同播量与播期对水稻生育性状的影响
播量 g 70
要保持湿润,维持根系活力,养根保叶,提高千粒重,以免影 响产量,收获前 5 d 断水干田。 2.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科学防治病虫害是确保产量的关
结实率 %
79. 90 73. 35 67. 61 72. 47 74. 81 68. 06 68. 17 74. 08 73. 80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7 年第 6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91科研◎农业科学通过进行水源地耕地质量建设,能够科学指导我市进行科学施肥,促进我市优质粮、棉、油、烟等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每亩可减少化肥投入2kg ,(折纯);能够有效提高全市耕地质量,减少化肥投入量,减轻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效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

有效改善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环境,全面实现粮食安全战略工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土壤肥料站)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杨绪金1 焦春娜2本试验通过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插秧密度对水稻平方米穗数和结实率影响较大,插秧密度越大结实率越小,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精米率下降,密度和氮肥增加,垩白率和垩白度升高,稻米外观品质变差。

就氮肥施用来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产量最高的是氮肥16kg/亩;从种植密度水平上分析,株行距9×3处理时产量较高。

氮肥施用和移栽密度作为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结构产生较大影响,适宜的栽插密度能有效地利用光能,充分地利用地力,保证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群体的协调发展,使单位面积上穗数、粒数和粒重得到统一,从而获得高产。

各种营养元素中,氮素是影响水稻产量的最活跃的因素,氮素营养状况与水稻的生理特性、产量形成等有密切的关系。

柳金来等研究也表明,当氮素施用水平由低逐渐增高时,产量随氮素用量的增加相应的提高,但是当氮素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再增加氮素,产量提高并不显著,甚至造成减产。

为了探讨栽插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密度和施肥量综合对比试验,旨在为水稻高产高效节本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作物与品种本试验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供试材料。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讲解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讲解
4. 成果与影响
项目实施后,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机 械作业也减少了人力成本。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也促进 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结论与应用
为了探究水稻机械化插秧技 术在干旱地区的适应性,研 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气候、土 壤、水资源等条件进行了分 析。
2. 技术应用
该项目采用了水稻机械 化插秧技术,通过使用 插秧机、水稻种植机等 机械设备,提高了插秧
效率和质量。
3. 实施过程
项目在某农业合作社进 行,首先对机械进行选 型和采购,然后进行技 术培训和指导,最后进 行插秧作业和后期管理

4. 成果与影响
项目实施后,该地区的 插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 显著提升,同时减少了 人力成本。机械化插秧 技术的应用也带动了当 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插秧机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
按照操作方式和动力来源,插秧机可 分为手扶式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和 电动式插秧机等。
特点
手扶式插秧机轻便灵活,适应小面积 作业;乘坐式插秧机作业效率高,适 合大面积作业;电动式插秧机则具有 环保、节能的优势。
机械化插秧的技术要求
田块整理
田块要求平整、无杂草、无残 茬,水深适宜,有利于插秧机 作业。
提高肥料利用率
机械化插秧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施肥量,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提高水稻的品质。
提高产量与品质的稳定性
机械化插秧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 2
技术培训
机械化插秧技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掌握,因 此需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操作水平。

《农学开题报告:不同施氮量对钵体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4500字》

《农学开题报告:不同施氮量对钵体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4500字》
1.3本研究的切入点
本研究以杂交籼稻两优培九、中浙优8号、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杂交粳稻嘉优5号为材料,在大田开展机插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氮肥水平,其中籼稻三个氮肥水平分别为低氮(135kg/ha)、中氮(153kg/ha)、常规氮(180 kg/ha);籼粳杂交稻和粳稻三个氮肥水平分别为低氮(157.5kg/ha)、中氮(178.5 kg/ha)、常规氮(210 kg/ha);副区为机插密度,籼稻三个密度水平分别为,低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20cm、中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8cm、高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6cm粳稻三个机插密度水平分别为低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8cm、中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6cm、高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4cm,研究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对不同品种氮气反转利用的抗性,具有不同的应用和插入密度。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2.1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杂交粳稻嘉优5号、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以及杂交籼稻中浙优8号、两优培九为材料,于2019年在浙江杭州富阳区的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大田栽培试验。试验区为温润季风气候区,其土壤质地为壤质粘土,耕作层土壤pH为6.3,含有机质29.8g kg-1,全氮3.21g kg-1,速效磷32.4mg kg-1,速效钾55.7mg kg-1。
易茜等(2018)为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川西平原区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以德粳3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4种施氮量,即N180—纯氮用量为180 kg·hm~(-2),N210—纯氮用量为210 kg·hm~(-2),N240—纯氮用量为240 kg·hm~(-2)和N0—纯氮用量为0 kg·hm~(-2);副区因素为种植密度,即行距×株距为25 cm×20 cm、25 cm×16 cm和25 cm×12 cm,分别记为D20、D16和D12;测定水稻齐穗期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指标。结果表明,与N180处理相比,N210和N240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4. 14%和12. 84%,产量分别提高8. 42%和10. 05%。施氮量从180 kg·hm~(-2)增加至240 kg·hm~(-2),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而水稻氮肥偏生产力均逐渐降低。N180和N210处理中,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明显提高成熟期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籽措施来补偿减少氮排放的影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营养资源的综合管理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基于上述,本研究确定了不同水平的氮肥和机械栽培密度,研究了施用氮肥和种植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

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


精量播种 。 节省种子
水稻钵苗播种机播 种 ,每 穴播种 2
粒 的比率为 5 8 %, 3 粒 的比 率为 2 7 %, 4
粒的概 率仅 4 ‰ 而使用 F 优4 9 8播种 ,
漏播率仅 4 %。 用种 量比较 , 塑料 软 平盘 、 钵 形毯 状盘每亩用 2 5 盘, 播种量 1 3 0 0 g 。穴盘
钵苗穴盘
2粒 /穴
3粒 /穴
5 8
2 7
1 1 6
8 1
长秧龄 , 便于调和播种期 、 秧龄 、 苗高 和 种植 制度 的矛盾 。
四、 苗床 管理方便
4粒 /穴 钵形毯状盘 塑料软平盘 表2

1 6 1 3 0 0 1 3 0 0
成都平原此前曾经推 广过抛秧 。 钵 苗机 插秧的秧盘 和抛 秧秧盘类似 , 加 上 配套播 种机 实现精量播 种 , 流水线作 业 实现底 土和盖种 土一致 , 因此 , 苗床 管
厚重, 起 苗容 易, 秧苗不易脱穴掉落 。 但
由于穴盘 育秧 , 不能 和毯状 苗 、 钵形 毯 状 苗一样卷 成卷 运输。因此 , 育秧时最 好选择就近 育秧 。
1 3 7 6
8 2 . 4 9
1 1 5 4 . 0 0
8 3 . 8 7
采 用穴盘 育秧 , 该钵盘 比原抛秧 盘
三种秧盘不同秧龄的苗高 比较
2 O天秧龄 苗高 ( c m) 2 5天秧龄 苗高 ( c m) 1 7 . 6 7 1 7 . 2 8 3 O天秧龄 苗高 ( c m) 2 2 1 6 2 1 . 3 7 4 5天秧龄 苗高 ( c m) 2 4 . 4 4 2 7 . 6 3 4 0天秧龄 苗高 ( c m) 2 6 . 1 2 3 1 . 8 6

老农的经验之谈,水稻的插秧密度,和产量高低的关系密切

老农的经验之谈,水稻的插秧密度,和产量高低的关系密切

老农的经验之谈,水稻的插秧密度,和产量高低的关系密切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水稻的插秧密度,水稻的插秧密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适宜的密度对秧苗的生长是非常有好处的,而如果太稀或者是太密的话,会使秧苗在生长时产生矛盾。

使其减少产量。

现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插秧密度,水稻插秧的稀密和产量的关系非常密切。

插得过稀,禾不封行,既浪费土地,又没有充分利用阳光,特别是给予了禾苗充分分蘖的条件,分集过多,越到后期的分蘖,不是小穗,就是无效分蘖,总苗数虽多,总穗数却较少,而且,由于第二次分巢增多,极易出现'公孙三代',高低不齐,成熟不一的现象,产量不高。

插秧太密,不通风,不透光,苗挤在一起,不仅很少分蘖,而且容易死苗。

凡过分密植的田,封行都早,下部叶片长期受荫,白天光合作用减弱,制造的养料不多,晚上呼吸作用旺盛,消耗养料不减,实际上,白天制造的养料,只能大部分补偿晚上消耗的养料。

密植,虽然叶面积大,并不能相应起到增产作用。

一般越是密植的田,下部叶片的寿命越短。

穗数多一些,穗子却很短小,子粒也不饱满,产量同样不高。

插秧的密度,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因为它与品种、土壤、前作物、劳动力和插秧时间,都有密切关系,必须根根当地情况和条件来确定适宜的密度,不能千篇一律。

密度与品种有密切的关系,水稻品种中,有分蘖力强的,也有分集力弱的。

分蘖力强的品种要适当插稀一点,分蘖力弱的品种,就应插密一点。

另外,水稻品种还有高秆和矮秆之分,高秆种如陆财号,一般3尺多高,应当插稀些;矮秆种如矮脚南特号,株高只有2.5尺左右,就应适当密植些。

品种还有早熟和晚熟的不同,早熟种生长期较短,宜适当密一点,晚熟种生长期较长,要适当稀一些。

密植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有密切的关系,群众经验:'肥田靠发(分蘖),瘦田靠插'。

肥沃的田,禾苗生长旺盛,分集多,少插一些基本苗,总穗数不少。

瘦田,养分供应不足,禾苗分蘖少,要多插些秧苗来弥补分蘖之不足,靠插以争取多一些总穗数。

播期、播量对稻田套播油菜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播期、播量对稻田套播油菜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粒 落地 。播 期 与播 种 量 进 行 随机 区组 设 计 , 重 复 ,6个 小 3次 3 区 , 小 区 长 1 . 宽 2I, 2 小 区 间 挖 宽 3 i、 每 0 5m, 计 1m ; n 0t 深 n
2 m 的 隔 离 沟 , 5c 四周 留 1m 宽 的保 护 行 。
大, 理 A 处 2的小 区 产 量 最 高 , 理 A 处 1的 产 量 次 之 , 理 A 处 3
( 3 ,0月 2 A )1 0日共生期 0d A ) ( 4 。为防止高脚苗 , 延长稻油 共 生安 全期 , 种 前 采 用 5 烯 效 唑 可 湿 性 粉 剂 0 2m k 播 % . g拌 种 , 3个播种量( : 子千粒 重 4 8g , 设 注 种 . ) 分别 是 3k/ m gh
2 2 播 期 对 套 播 油 菜 产 量 结构 的 影 响 .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 播 期 对 套 播 油 菜 每 公 顷 总 角 果 数 4个 有 着 不 同 的 影 响 。处 理 A 、 2与 A 1A 4的 每 公 顷 角 果 数 达 到
0O .1水平 差 异 显 著 , A 、 2分 别 与 A 、4达 到 0 0 而 1A 3A .5水 平 差 异 显著 , l与 A A 2之 间 、 3与 A A 4之 间 均 未 达 到 0 0 .5水 平
响。结果 表明 :0月 1 1 0日播种 ( 共生期 1 ) 0d 产量最高 ,0月 5 1 1 、0日播种 ( 共生期 1 、0d 与 1 5 1 ) 0月 1 、0日播 种( 52 共 生期 5 0d 的产量达 到极 显著差异 , 、 ) 并且播期越 迟 , 产量 越低 ; 播种 量对 套播 油菜 的产量影 响达 到显著 差异 , 播种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播量对水稻插秧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目前在水稻高产创建的措施中,研究者们的目光多数还是集中在水稻移栽后的本田管理阶段,从施肥体系的研究到病害的防治均已取得了重要突破。

然而,秧田期的的研究较少且有待于深入。

在水稻育苗时播种量的多少是一个较为关键且值得探讨的问题,播种量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着秧苗的素质和水稻的产量,同时也影响着种植户的生产成本。

从理论上讲,水稻育秧的播种量越小、秧苗的生长密度越稀、单株营养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培育壮秧苗[1]。

但是,就播量这个限度问题而言,所说的稀播,究竟以多稀为适宜呢,而播量大到什么程度又会对秧苗素质及产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呢?本文针对水稻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及水稻插秧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进
行了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龙粳26:主茎叶片11片
1.2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水稻育苗时播量分别设为200粒/loocm2,225粒/loocm2,250粒/loocm2,275粒/loocm2,300粒/loocm2,325粒/loocm2。

采用机器插秧,插秧规格9x3寸。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量对秧苗叶龄的影响
在插秧前一周对各处理的秧苗进行调查。

由图1可知,处理5即300粒,loocm2叶龄最高达到3.6叶,其次是处理4为3.4叶,其余处理均为3.3叶。

2.2水稻苗期株高调查结果
处理4株高最高,为lo.ocm,其次是处理6,株高为9.4cm,株高最低的为处理1,为8.0cm。

2.3水稻苗期地上、地下干、鲜重
在地上部分中以处理4的干、鲜重最高,分别为32.8g和5.1g,其次是处理5,分别为31.9g和5.0g,以处理2地上鲜重最低,为27.9。

在地下部分中,以处理1地下干、鲜重最高,分别为21.9g 和4g,其次是处理2,分别为19.4g和2.9g,以处理3地下干、鲜重最低,分别为13.9g和1.8g。

2.4插秧后每平方米穴数、每穴株数和空穴率结果
在6个处理中,以处理4即275粒/loocm2每平方米穴数最多,每平方米30穴,处理1200粒,loocm2的空穴率最高为7.4%,处理3和处理5空穴率均为0。

2.5不同播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2.5.1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在产量测定中,为了减少由于在插秧过程中的插秧穴数和每穴基本苗数不一而造成的误差,在插秧后,在各处理小区内分别选定三点,使其每平方米穴数和每穴基本苗数均一,用于秋后测产。

测产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处理1的理论产量最高,可达到672.21k/
亩,其次是处理2,理论产量为665.03k/亩,而处理3、4和5之间,理论产量无显著差别,在580k/亩至590k/亩之间浮动。

从产量构成因素中分析可知,处理1由于其每穴穗数和千粒重最高,而导致了理论产量最高,处理2是由于其着粒数和结实率最高而使其理论产量较高。

由此可见,水稻稀播,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着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而这三项指标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水稻稀播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这一点也有人曾研究证实过。

2.5.2不同播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每个处理分别取三平方米插秧穴数和每穴基本苗数均一的水稻,脱粒后称重并测定其水分,按标准水14.5折算其产量,得出各处理的实收产量,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处理1的水稻产量最高,可达到684.0k/亩,而随着播量密度的逐渐增大,水稻产量也随之降低,水稻的实收产量的变化规律与理论产量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3 结论与讨论
水稻的苗期调查结果显示,从秧苗的株高和秧龄两项指标显示,处理1、2和3不占优势,处理5即300粒/100cm2叶龄最高达到3.6叶,其次是处理4为3.4叶。

处理4株高最高,为lo.ocm,其次是处理6,株高为9.4cm,处理1的株高最低。

秧苗的地上、地下干鲜重的结果显示,处理4和处理5的秧苗地上干、鲜重最高,处理1的地下部干、鲜重最高,其次是处理2。

由此可知,在水稻
育种过程中,稀播育苗利于秧苗地下部的发育,分析其原因初步认为是由于稀播栽培的处理苗床地土养分充足,苗床空间宽阔,秧苗间无竞争,利于秧苗根系对养分吸和生长。

秧苗移栽本田后,调查其每平方米穴数和空穴率,调查结果显示,处理1即播量为200粒/loocm2的处理空穴率最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试验在播种时采用的是人工播种,由于处理1的种子数量相对其它处理较少,容易出现播种不均匀的现象造成的。

从水稻的产量测定结果显示,处理1即播量为200粒/loocm2的处理的产量最高,而随着播种量的逐渐增加,水稻产量则呈现下降的趋势,可见,当播种量大于200粒/loocm2会导致水稻产量的降低,但是,当播种量低于200粒/loocm2时对水稻会产生增产的效果还是减产的效果呢?还有待于下一步的试验验证。

(作者单位:156331黑龙江省建三江前进农场科技园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