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牧马之歌》冀少版 (共10张PPT)
牧马之歌教案设计
牧马之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牧马之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和牧马生活的向往和热爱;(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体验《牧马之歌》的音乐美感;(2)通过分析、讨论、创作等方法,深入理解《牧马之歌》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和马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牧马之歌》的欣赏与学唱;2. 内蒙古大草原和牧马生活的相关知识介绍;3. 《牧马之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分析;4. 草原文化和马文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牧马之歌》的学唱和草原、马文化的理解;2. 教学难点:《牧马之歌》的节奏和音准掌握,以及对草原、马文化深层次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内蒙古大草原和牧马生活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2. 歌曲欣赏:让学生聆听《牧马之歌》,感受其音乐美感;3. 歌曲学唱:教师引导学生学唱《牧马之歌》,注意节奏和音准的把握;4. 文化讲解:介绍内蒙古大草原和牧马生活的相关知识,解读《牧马之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5.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创作与草原、马文化相关的作品,展示并进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牧马之歌》的掌握程度,包括歌曲的演唱和音乐审美能力;2. 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和牧马生活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草原、马文化的热爱和尊重;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创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六、教学工具与材料: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2. 歌曲《牧马之歌》的乐谱和歌词;3. 有关内蒙古大草原和牧马生活的图片、视频资料;4. 草原文化和马文化的相关书籍、资料。
七、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和歌曲欣赏:20分钟;2. 歌曲学唱:30分钟;3. 文化讲解:20分钟;4. 实践活动:30分钟;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牧马之歌冀少版
4.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相互倾听和反馈,提高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5. 针对旋律跳跃部分,设计音阶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克服难点。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无线话筒。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牧马之歌冀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牧马之歌》音乐教学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
3. 授课时间:第五单元,第14周
4. 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通过学习《牧马之歌》,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聆听、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及情感表达;音乐表现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参与歌曲的表演,创造性改编动作,提高其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介绍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牧民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通过集体演唱、合作表演,加强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提升集体荣誉感。
3. 随堂测试:
通过随堂测试,发现学生在旋律、节奏和歌词方面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们完成的课后作业质量较高,能够体现出他们对草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关于草原主题的艺术创作,展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课堂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小组讨论成果,教师应从专业角度出发,给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冀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全套PPT课件
谢
谢
音乐故事
人们把音乐通常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从体裁 和形式上又分为:独奏、重奏、合奏、管弦乐曲和交响曲 等。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支交 响曲作品,交响童话是一种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 有趣的童话故事的音乐方式。 它和交响诗如:《嗄达梅林》(辛泸光),音画《在 中亚细亚草原上》(俄·鲍罗丁)属于同一类体裁。在这 首作品中,出现了一些西洋乐器,如:西洋弓弦乐器、木 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下面,请同学们在每一种分类里各举出几种乐器的名 字。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时期的 接班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学习, 让我们乘着知识的翅膀飞向你们 最高理想的彼岸!
乘着歌声的翅膀
海涅
乘着歌声的翅膀, 心爱的人,我带你飞翔, 向着恒河的原野, 那里有最美的地方。
一座红花盛开的花园, 笼罩着寂静的月光; 莲花在那儿等待它们亲密的姑娘。 紫罗兰轻笑调情, 抬头向星星仰望; 玫瑰花把芬芳的童话偷偷地在耳边谈讲。
谢
谢
八音盒
单簧管波尔卡
普罗修斯卡
什么是波尔卡
波尔卡是十九世纪起源于 波希米亚的一种民间舞。波尔 卡在波希米亚语中是“半”字 的意思,说明这种舞的舞步比 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从 这点上,也可以想象出波尔卡 是一种活泼欢快的舞蹈。
“波尔卡”是起源于捷克民 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十九 世纪中叶盛行于欧洲,是一种二 拍子的快速的圆圈舞。节奏活泼 欢快。
凡用打、击方式发声的乐器统称 为打击乐器。戏曲中称为武场。京剧 打击乐以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乐 器为主。
钹
小鼓
课程学习
1、练习一 用复音吹奏法吹奏《丰收锣鼓》片 段,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2、练习二 用复音吹奏法吹奏《美丽的村庄》 片段,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冀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牧马之歌》说课稿
冀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牧马之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牧马之歌》是冀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描绘了牧马人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放牧的情景,展现了牧马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精神风貌。
歌曲节奏自由,富有弹性,旋律悠扬,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在音乐欣赏和歌唱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音乐素养不高、歌唱技巧不扎实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牧马之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歌唱技巧。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牧马之歌》,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牧马之歌》,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较高音区和音准,以及富有特色的节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钢琴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牧马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1)教唱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
(2)教唱歌词:分析歌词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跟着旋律练习演唱。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4.歌曲欣赏:欣赏《牧马之歌》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5.实践活动: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牧马人的生活,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牧场上的家》公开课课件PPT
(2)3/4 X — —|X X·X|X — —|X — X X ‖
天空多么的晴朗,我们的心情很舒畅,这边走来 了一群小鹿,这边走来了一群小羊,让我们停下 脚步,感受一下,微风吹来,小草在向我们招手。
请起立,每个家庭自由地在牧场上哼出这首 歌的旋律,随着旋律做出相应的动作。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时间过得真 快,我们准备要离开这美丽的牧场,最后我们大 家庭再一次唱起来跳起来,同时跟牧场上的孩子 们道别。
再见
那儿多么欢畅,那儿没有悲伤,
辽阔天-空多么晴朗------。 当黄昏过去,夜幕笼罩大地, 天上星-星闪烁光芒------ , 星空多么壮丽,令人无限神往, 但是比-不上我的牧场------。 家,牧场我的家!那儿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 那儿多么欢畅,那儿没有悲伤,
辽阔天-空多么晴朗。
歌曲《牧场上的家》旋律优美流畅,结构 为aa’ba’,为我们描绘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牧场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可爱的家和甜美生 活的热爱之情。它属于美国的乡村音乐,乡村 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 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和甜美 的爱情等。
人音版 音乐 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好生活的憧憬。 2.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老师把牧场唱到歌里,你们听一听,老师 的歌声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又带给你 们什么样的感觉
节奏练习
划旋律线
① 3/4 5 5 |5 1 2 |3 — 1 7|6 4 4|4 — 4 4‖ ② 3/4 5 — —|4 3· 2 |3 — —‖
同学们,你爱你们的家吗?你为你 们的家感到骄傲自豪吗?让我们一 起演唱这歌曲。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 《牧场上的家》优质课件PPT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2/21
8
人民音乐出版社
《牧场上的家》
2021/02/21
1
教学目标——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 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 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021/02/21
2
教材分析 ——
歌曲《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广泛流 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 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 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音乐是听觉艺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孩 子们更多的是在听音乐、体验音乐、感受 音乐,最后再来表现音乐。采用的是亲身 体验法。
2021/02/21
6
教学过程—— 一、音乐律动 二、听音练耳 三、好歌学唱 四、歌曲处理 五、知识拓展
2021/02/21
7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2021/02/21
3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让孩子们通过学唱歌曲,引深到热 爱自己的美丽家乡。
2021/02/21
4
说教法
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 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 放手把更多的时间给孩子,所以在课 上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法。
2021/
牧马之歌22
歌曲:《牧马之歌》授课教师:一场中学范琛珺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马之歌》教材分析:《牧马之歌》采用民间乐曲双句反复的乐段结构形式,歌词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描写了哈萨克牧马人的生活,表现了哈萨克少年热爱马群、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自豪心情。
歌曲为一段体。
它的曲调健美、豪放,富有跳荡感,;结构短小、紧凑、精炼,充分吸收了冬不拉的音调,具有舞曲的特点;歌曲的衬词部分是整首歌曲的灵魂,它以变化的形式出现,使前后情绪产生对比,展示了牧马少年开朗豪放的性格和欢乐活泼的音乐形象,波音的运用起到活跃气氛、展示华彩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歌曲的民族色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学唱歌曲中解决歌曲中的变化音、装饰音及一些速度变化的难点,并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歌曲,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通过聆听----哼唱----完整的演唱来进行教学。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牧马之歌》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结尾称词部分的节奏及上波音、重音等。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手鼓、手铃、双响筒、三角铁设计思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绚丽多彩,新疆地区的民族音乐更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通过对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民歌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及相关音乐文化,从而增进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是“天山之春”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演唱、欣赏新疆地区音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疆地区音乐风格特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新疆音乐,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疆音乐、掌握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作好铺垫。
《牧马之歌》是一首民族气息非常浓郁的哈萨克族民歌,歌曲为一段体。
它的曲调健美、豪放,富有跳荡感,;结构短小、紧凑、精炼,充分吸收了冬不拉的音调,具有舞曲的特点;歌曲的衬词部分是整首歌曲的灵魂,它以变化的形式出现,使前后情绪产生对比,展示了牧马少年开朗豪放的性格和欢乐活泼的音乐形象,波音的运用起到活跃气氛、展示华彩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歌曲的民族色彩。
沪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音乐上册:《牧马人之歌》_课件1
细节品味
55 55〡6 2〡 5 6 #4 〡5– ‖ 55 55〡6 2〡 5 6 .#4 〡5– ‖
同学们都能体会到了 歌曲的表现内容,现在,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哈萨 克少年,体会一下愉悦的 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 再把这首歌演唱一遍。
活动创编
把我们的教室当成大草原,同学们都是 哈萨克的少年和少女,分成四组进行自我编 创。 请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唱响这欢乐之歌 (牧马之歌)。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 多,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灿 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老 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猜 一猜,它们属于我国哪些民 族的舞蹈?
这是什么乐器?又是哪个民族?
第一行简谱
共同讨论: 同学们,你们想象 一下,在唱这首歌时, 眼前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呢?歌曲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歌词按从早到晚 的顺序描写了哈萨克 牧马人的生活,表现 了哈萨克少年热爱马 群、热爱家乡、热爱 生活的自豪心情。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我的小白马》冀少版 (共9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4:46:15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32021/8/32021/8/3Aug-213-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3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32021/8/3August 3,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32021/8/32021/8/32021/8/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请同学们边听边感受一下, 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马?
这首歌的歌谱是由哪 几个音组成的?
612356
小结:
小白马很可爱,今天, 我们不但学习了歌曲, 找回了自信、自豪。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 活里会更加热爱生命, 珍惜爱护小动物。
到此结束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3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3日星期 二2021/8/32021/8/3202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牧马之歌》音乐学练稿
{学生自学} Array一、发声练习二、情境导入:欣赏《青春舞曲》1)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它的节奏、情绪怎么样?----------------------------------------------------------2)你们知道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歌曲吗?----------------------------------------------------------三、新课教学a.哈萨克族风格的歌曲《牧马之歌》。
1)聆听音乐,歌曲的速度有没有发生变化?------------------------------------------------------------2) 分析歌曲每一段的最后一句的演唱顺序,并把最后一句单独练习-------------------------------------------------------------3) 慢速用“LU”来哼唱全曲,(找到刚才唱发声练习时唱LU的感觉)。
--------------------------------------------------------------4) 慢速加上歌词演唱歌曲(用哼唱LU的感觉演唱全曲)。
--------------------------------------------------------------5) 歌曲情感处理,(速度、力度的变化)8、用原速演唱歌曲。
--------------------------------------------------------------音乐活动:1、哈萨克族人民喜爱音乐,因为他们是个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经常是一边放牧一边唱歌。
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乐器“冬不拉”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他们经常用“冬不拉”来为歌曲伴奏。
2、介绍冬不拉:冬不拉的音量不大,但音色很美。
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
既可以用于自弹自唱,也可以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使用于草原迁移不定的生活,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牧马之歌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对学习满怀希望,热情高,求
知欲和好奇心强。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
趣的基础上,他们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满怀着憧憬和向往,故本课从认识哈萨克族
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设计
理念
结合新大纲要求,要加强学生的音乐修养,将音乐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玩”,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比一比
演一演
学生根据歌曲自编舞蹈动作,分组分任务表演;
分组演唱歌曲,采用不同形式表演。
三分钟准备思考后,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表演,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同时产生满足和愉悦感,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培养合作能力,表演能力、演唱能力
(六)猜一猜
唱一唱
学生用心聆听新疆熟悉旋律,猜一猜歌曲的名字,并唱出其中几句歌词。
(四)、学一学
唱一唱
议一议
1、用心聆听老师范唱
2、听音乐用la母音模唱
3、跟琴视唱乐谱
4、填词演唱歌曲
5、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6、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最合适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唱歌曲,达到能用自然圆润、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学唱歌曲的同时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找到欢快活泼的感觉。
牧马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
分析
歌曲《牧马之歌》创作于1958年,是一首男声独唱歌曲,曲调健美、豪放,富有舞曲特点。歌曲短小精炼,有广泛的群众性。歌曲采用了民间乐曲的结构形式,歌词按从早到晚的顺序表现了哈萨克少年热爱马群、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自豪心情。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哈萨克族的歌舞以它独特的魅力被广大人民所传唱、喜爱。
《牧马之歌》教学设计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牧马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牧马之歌》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学唱歌曲中解决歌曲中的变化音、装饰音及一些速度变化的难点,并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歌曲,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通过聆听----哼唱----完整的演唱来进行教学。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变化音、上波音、装饰音及一些速度的变化。
2、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新课教唱:1、导入:播放《青春舞曲》,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大家以前听过吗?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它的节奏、情绪怎么样?(节奏欢快跳跃)你们知道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歌曲吗?(新疆维吾尔族)2、《青春舞曲》的节奏欢快跳跃,旋律优美,因此红遍了大江南北。
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走进我们新疆的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以畜牧业为生,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首具有哈萨克族风格的歌曲《牧马之歌》。
3、聆听音乐,歌曲的速度有没有发生变化?4、分析歌曲每一段的最后一句的演唱顺序,并把最后一句单独练习。
5、慢速用“LU”来哼唱全曲,(找到刚才唱发声练习时唱LU的感觉)。
6、慢速加上歌词演唱歌曲(用哼唱LU的感觉演唱全曲)。
7、歌曲情感处理,(速度、力度的变化)8、用原速演唱歌曲。
9、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10、小组表演11、哈萨克族人民喜爱音乐,因为他们是个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经常是一边放牧一边唱歌。
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乐器“冬不拉”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他们经常用“冬不拉”来为歌曲伴奏。
12、介绍冬不拉:冬不拉的音量不大,但音色很美。
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
既可以用于自弹自唱,也可以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使用于草原迁移不定的生活,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13、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