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看我国的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第一章经济全球化与环境保护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全球经济在整体上已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而同时,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全球危机的关注。

因此,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和实现经济全球化成为近年来中国乃至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1.环境污染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但相应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变得更加严重。

工业排放、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置、垃圾处理等问题不断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2.资源消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量也大幅度增加。

部分自然资源已经出现供需矛盾,部分资源在未来将更加紧缺。

经济全球化更是把这种资源短缺问题放大和加剧了。

3.生态环境破坏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亦部分以开发自然环境为代价。

乱挖乱采、乱占乱用、乱建乱拆等举措造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的削弱。

以上几个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

如果没有有效措施去化解这些挑战,会对中国的环境产生更严重的影响,也会严重挑战中国环境保护的能力。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机遇1. 绿色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整体变化和意识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

我国可通过绿色低碳环保方面的制度制度和产业政策,争取成为“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先行者,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全球地位和市场价值.2. 技术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各类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层出不穷,这些新技术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一些环境危机,使我国环保事业更加高效。

3.借力广阔的市场全球市场的开放和经济发展为环保产业打开了新的窗口,可以通过外贸,增加环保技术进口,同时还可以通过绿色园区和产业政策扶持有适当属性的企业,助力国内企业向现代低碳绿色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又有丰富的机遇,如果我国能够有效地克服环境保护的挑战和顺应环保领域发展趋势,就可以把挑战转化成机遇,推进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丝路视野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李璐瑶(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摘要】全球化使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外部生态环境压力,又为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给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全球化背景下,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不失时机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全球化;生态环境;生态殖民主义;可持续发展一、全球化的基本内涵(一)全球化兴起的背景20世纪60~70年代,全球化概念开始在国际经济交往、政治文化交流中被提及,是一种不可逆转和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进程与时代潮流,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较为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其主要背景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分工和产品交换不断扩大,国内的市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产品的消费,生产所需要的原料也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满足,资本主义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断开拓海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同时对原料基地进行残酷的掠夺和殖民剥削,市场从国内转移到国外,使国内的分工不断演变为国际分工,使世界市场迅速形成。

当前,我们谈论的全球化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加上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更为显著的现象,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全球化的内涵最早提及到全球化概念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全球的”“世界性”“世界市场”这些词语,它们带有当今全球化概念的雏形。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首次在1961《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中出现,直到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提奥多尔·拉维特在其《市场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全球化”这个概念,其最初意指经济全球化,即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及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等不仅对人民健康造成了威胁,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实现持续发展,中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是中国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尤其是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所产生的大量废气排放,导致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减少燃煤发电厂的规模,提高燃煤电厂的燃烧效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等。

然而,仍然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政策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特别是在重点地区。

二、水资源短缺问题由于过度开采和水污染等问题,中国正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用水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大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力度,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三、土壤退化问题土壤退化是中国的另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地破坏和城市扩张等原因,中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并且质量在逐渐下降。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威胁,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应加强土地保护,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向生态友好型转变,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解决环境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面临的一项挑战。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

总结: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需要通过减少大气污染、改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土壤等措施来解决。

同时,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注重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摘要】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探讨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不少人文知识分子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

因此,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全新的环境管理构想并付诸实践,以顺应潮流,尽早实现产业转换,实现外贸发展的可持续性,将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本文针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我国生态环境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生态环境;治理对策人与自然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讨论后现代社会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目前已成为不少人文知识分子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是对于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文学批评家和作家来说,环境问题更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中国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全面进入了后现代社会,但在北京、上海以及一些沿海城市中,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印记已经深深地打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由于经济落后,因而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纵向分工的不利地位。

大量初级产品的出口,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在处于转轨中的我国,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上缺乏约束的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种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发生。

再加上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浓,政府对环境立法、执法的力度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的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的环保积极性不够等自身原因,造成了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这些国外国内原因,我们应积极思考有效对策以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应有以下几条策略:一、我国“十一五”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确定为重要任务,使之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企业到工业园区、从县市到省展开了大规模的试点,使循环经济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当然,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相应的体制创新,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

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大气污染中国的大气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大城市中的雾霾天气和PM2.5的超标现象频繁发生,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燃煤等,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减少工业废气和尾气的排放,推动绿色生产和清洁能源的使用。

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

最后,提倡公众减少用车,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

二、水污染中国的水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

许多江河湖泊已经被废水、工业废料和农药污染,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同时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其次,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并推广有机农业。

最后,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浪费和污染。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对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工业废料的堆放等原因,许多土地已经被污染,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地下水资源。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土壤修复和治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惩污染者。

四、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过度开发和破坏,许多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加强对禁猎、非法捕捞和盗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最后,加强科研和监测,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总结起来,中国的环境问题非常严峻,但我们也正朝着解决问题迈出坚实的步伐。

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发展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已成为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议题,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

在如此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1. 空气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峻。

特别是一些工业城市和大都市地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等排放物大量排放,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PM2.5、PM10等有害物质超标的情况频发,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2. 水资源短缺我国地广人多,但水资源却相对匮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一些地区由于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等问题。

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不当也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3. 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土壤污染、城市扩张、荒漠化、盐碱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4. 生态平衡破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挑战。

一些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某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

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面对这些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下面我们探讨几点:二、环境保护的发展对策1. 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环境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对各种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检测能力,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政府应该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限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推动绿色技术和环保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企业从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绿色生产模式。

高三地理全球化与地球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解决方案

高三地理全球化与地球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解决方案

高三地理全球化与地球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地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将综合分析全球化对地球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问题。

一、全球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对地球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导致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2.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工业发展,而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3.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全球化加速了物种的交流和迁移,导致大量外来物种的入侵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这对生态平衡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二、解决方案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解决方案:1. 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制定和执行环境法规,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浪费。

2. 加强国际合作: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国际环境公约的制定和执行也是必要的。

3. 提高环境意识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素养,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通过教育,激发公民的环境责任感和参与度,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4.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强化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获取有关环境变化的数据和信息,并加强环境评估工作。

通过科学的数据和评估结果,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结语地球环境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有着丰富的资源和自然环境。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中国本身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影响,也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资源问题中国的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水资源等。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资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经济增长的快速推进也使得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变得不可避免。

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它的煤、铁、铜、铝、锌等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然而,由于资源的有效开发能力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和损失,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能源问题能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然而,能源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煤炭开采带来的农村矿区和城市煤尘,工厂废气和尾气等问题不断加剧,对环境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资源问题中国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淡水资源拥有者,拥有亚洲最大的四大江河流域之一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及珍稀的湖泊、支流、地下水资源等。

然而,据研究显示,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却非常不乐观。

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现象十分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现象非常严重。

水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残余物、城市废物等。

二、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其中主要有以下环境问题: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促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膨胀。

工厂废气、尾气、大气浮尘、燃料消耗等都是导致空气污染的原因。

空气污染带逐渐的损害健康的影响因素非常多,特别是对于幼儿、孕妇、老人等敏感人群,空气污染会对其身体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水污染水污染则是中国环境问题中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很多地方的水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很多水源已经遭到污染,饮用水的安全性也愈加引人担忧。

(环境管理)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管理)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管理)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力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一、大气污染治理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超标,以及区域性雾霾污染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企业污染治理、区域协作等。

同时,加强环保法规建设,提高违法成本,严惩环境犯罪。

二、水污染治理我国水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污染等方面。

政府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水十条”,明确治理目标。

在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源监管,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加强地下水保护,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三、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明确治理任务。

在治理措施方面,政府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严格工业用地土壤环境监管,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治理。

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政府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一方面,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土地退化问题的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五、环保体制改革为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能,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环保体制改革。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同时,改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六、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国际环保合作。

在国际公约方面,签署和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自然资源和美丽风景的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环境污染是最突出的。

本文将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工业污染工业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但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首先,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了落后的生产工艺,导致废气和废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承载能力。

其次,一些企业仍然使用高污染的原料和能源,例如煤炭和石油等,使得工业废气的排放量非常庞大。

此外,许多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当,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二、能源排放能源消费是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高强度利用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煤炭的使用,并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依然依赖传统能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三、交通污染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污染也日益严重。

首先,尽管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有所提高,但由于车辆总数的增加,尾气排放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交通拥堵导致车辆怠速和缓慢行驶的情况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尾气排放。

此外,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四、农业污染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不当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此外,养殖业的废水和废气排放也是一大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加强了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措施,并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方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五、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规模扩大,这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一方面,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导致了土地沙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幅增加。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了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

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第一篇: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姓名:学院:专业:学号:摘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问题。

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

本文在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并根据我国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特殊性,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法制建设、政府干预、环境保护产业化前言: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

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

环境恶化己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因此,深刻认识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深入探索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1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

它不仅被单独使用,也常和其他词组合成复合词,如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地理环境等。

不同的学科对其涵义有不同的界定。

本文所研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伐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等。

中国环境分析

中国环境分析

中国环境分析1. 概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壤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2. 空气质量中国的空气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主要城市经常受到大气污染的困扰。

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煤烟是主要的污染源。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如提高车辆排放标准、淘汰老旧机动车、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等。

然而,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增长的经济活动,改善空气质量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3. 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由于不合理的用水和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都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水资源,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质监测和治理污水处理设施等。

4. 土壤污染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农田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废物的倾倒和矿山开采等都对土壤质量造成了严重破坏。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中国政府已着手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并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力度。

5. 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扩张,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破坏森林、湿地和珊瑚礁等自然栖息地是主要的威胁。

中国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如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非法狩猎和禁止破坏性开发等。

6. 结论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治理土壤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并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的环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以上就是对中国环境的分析,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了解。

看中国的环境问题

看中国的环境问题

看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迅速,但这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量的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以及燃煤发电等活动都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等。

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推行清洁能源,减少燃煤发电的比例;加强工业排放的监管和治理;实施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等。

然而,这些措施还不够,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并鼓励公众采取环保措施,如减少开车和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

二、水污染中国的水污染问题也相当严重。

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源的污染,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在近年来加大了水环境治理的力度。

例如,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加强了对企业和农田的监管;加大了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平。

此外,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减少污水排放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中国面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

工业废弃物的堆放、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地下水污染等都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应加强立法和监管,加大对工业废物处理的力度,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并加强对农田的监测和修复工作。

此外,还需要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总结: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但政府和公众都应该意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政府应加大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同时公众也应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只有政府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中国的环境状况,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严重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已经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日常生活。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

本文将就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水污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消耗国之一。

然而,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水污染问题严重困扰着中国。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都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治理措施,许多河流和水域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的匮乏和水质的恶化。

针对水污染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

首先,加强了法律法规的起草和实施,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其次,推动了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提高了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此外,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也是治理的重点。

这些举措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污染问题。

二、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污染程度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工业排放、车辆尾气和燃煤等因素导致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严重雾霾问题,对人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空气污染每年导致数十万人因相关疾病而丧生。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首先,加强了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排放限制,并对不达标企业进行了罚款和关闭。

其次,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逐步减少燃煤比例。

此外,推广了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限制了高污染排放车辆的行驶。

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中国的空气质量,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问题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威胁。

工业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等因素导致了土壤质量的恶化。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调查,中国土壤中有超过19%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一部分达到了严重的污染标准。

中国政府对土壤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

首先,加强了土壤污染源的监管和排放限制。

浅谈我国环境问题

浅谈我国环境问题

我国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猛,经济增长迅速,其中包括具有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等一系列高科技产业。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环境恶化也日益加剧。

现实中,中国不仅面临非常重大的环境问题,而且现有环境破坏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首先,我国过去几十年来加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空气中的大量有害物质,特别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仅影响大气环境,还使大气受到极大的污染。

其次,由于缺乏及时的废弃物处理能力,污染源的排放失控,导致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损害,蔓延甚广。

近几年来,河流受到垃圾污染太多,会使河流污染。

从环境层面来看,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污染,一些河流已经达到最可接受的状态。

此外,我国过去几十年来采取的开放政策,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投入大大加剧了这一环境之苦,让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大量的废弃物排放,不良的生态习惯,以及缺乏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技术,都非常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件。

另外,我国缺乏有效的应对环境污染的方法,专家等表示,将会使环境恶化程度更深。

比如,中国现在可接受的环境污染排放标准远远达不到国际公认的标准,而且只要继续采取这种低标准,环境影响范围将会扩大。

从生态层面来看,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给生物灭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由于废弃物的排放随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升高,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更加严重,土壤污染更加严重,以及水体污染更加严重。

针对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抓紧推进控制环境污染及其破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要认真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依法惩戒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实行更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推广减排等技术,并进行及时的处理,以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

最后,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参与。

不仅要看政府行动,社会也要发挥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改变历史习惯,保护生态环境,切实做到绿水青山一肩扛。

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看我国的环境问题

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看我国的环境问题

25环境保护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无国界。

环境问题已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贸易、人权、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等广泛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问题复合体”。

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区域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球已成为“地球村”,当地和局地环境问题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当地和局地,而具有区域和全球性。

一国自身的环境再也不是一国自己的问题,在相当多层面上会成为区域和全球性问题,引起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关注,两国间双边环境问题可能区域化,区域性环境问题也可能成为全球性问题,甚至在当地不具有负面环境影响的一些活动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反之,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也会对一国的环境造成多方面影响。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中,各国间除了环境本身问题相互影响外,还通过投资、贸易、人员交流等活动深刻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环境。

自冷战结束以来,环境问题一直高居国际政治议题前列,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引起国际纠纷甚至冲突,它与恐怖主义、禽流感等已成为威胁正常国家关系和国家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

在各国国家利益驱动下,环境问题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将更加尖锐与复杂,这大大增加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

因此,一方面环境问题本身已是区域化和全球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区域化和全球化使得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化。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多么强大,都不可能在环境问题区域化、全球化之际独善其身,也无力独自应对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

在区域化、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投资、贸易和人员交流,一些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有严重破坏的有害物种,从一国流出到他国,造成他国的外来生物入侵;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通过贸易方式在国际间转移,一些国家通过投资、外包等形式将那些资源、能源消耗高、浪费严重、工艺落后、污染严重、治理无望而淘汰下来的工艺、设备、技术、低端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一些国家通过贸易方式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低端、初级产品,这不仅消耗了出口国大量自然资源,而且将大量污染留在了出口国;一些国家大量特殊的消费需求往往会造成区域、全球性某些物种的毁灭性破坏;有些发达国家甚至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和废物,有时以可回收原料名义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垃圾和废物;发达国家以其先进技术和手段从发展中国家以各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看我国的环境问题 涂瑞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间的投资、贸易、人员交流等活动深刻影响着对方国家的生态环境。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之一——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之一——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之一)——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

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中国经济庞大而且增长速度最快,但是它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而且很可能进一步恶化。

包括政府领导人在内的许多中国人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也采取了一些解决措施。

某些环境问题(如北京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已有所改善。

然而,这些局部的改善同环境整体恶化相比微不足道,保护环境的努力远远跟不上环境的不断破坏,无法抑制其他环境指标的进一步恶化。

中国环境问题重重,从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耕地减少、渔业资源耗竭、荒漠化、湿地消失、草地退化、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大,到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放牧、江河断流、土地盐碱化、土壤侵蚀、垃圾堆积、水资源短缺及水体污染,数不胜数。

这些问题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激化社会矛盾以及危害公众健康。

中国的环境问题正在波及世界其他国家。

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国家也在通过全球化、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影响着中国的环境。

中国是向大气层中释放硫化物和氯氟碳化合物(CFCs)最多的国家;飘尘和空气污染物已向东影响到邻国,甚至北美;作为世界上两个主要热带雨林木材进口国之一,中国已成为砍伐热带雨林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捕鱼量占世界15%,鱼和海产品消费量达到世界33%。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出口产品到国外,但却把污染物留在国内。

虽然目前中国人均环境影响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表1),但是如果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中国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将巨大无比。

表1 中国和14个其他主要国家有关人口、经济和环境状况[*] 项目总人口人口年家庭户数增长年均GDP 环境可持续人均CO[,2] CO[,2]排放总人均生态人口密集区国家 (百万,2003) 增长率与人口增长增长率能力指数排放量量足迹 SO[,2]含量(%,2003) 的比率 (%,1999-2003) (1-142)[**]2002 (吨,2000) (百万吨,2000) (全球当量公顷 (千吨/(1985-2000) /人,2001) km[2],2000)中国 1,288 129 2,780孟加拉国 138 86 30巴西 177 20 310印度 1,064 116 1,120印度尼西亚 214 100 270日本 127 0 78 1,180马来西亚 25 68 140墨西哥 102 92 420尼日利亚 136 133 40巴基斯坦 148 112 110菲律宾 82 117 80俄罗斯 143 无数据 72 1,440泰国 62 54 200美国 291 45 5,590越南 81 94 55世界 6,271 - 24,210*拥有1亿人以上的世界大国,以及人口较稠密的4个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之二——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之二——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之二)——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环境对中国公众的影响中国环境退化不仅有害于中国的蚯蚓和黄鱼,而且也有害于自己的公众。

环境退化对公众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类:社会经济损失,健康费用增加,更频繁和更严重的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损失下面我们从小到大依次列举社会经济损失的情况。

中国每年需花费7200万美元来控制鳄杂草的蔓延。

这种杂草原来是从巴西引进来做猪饲料的。

其蔓延严重破坏花园、甘薯地以及橘园;由于水资源短缺迫使工业停产,仅西安市每年就造成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沙尘暴每年损失5.4亿美元;酸雨破坏庄稼和森林,每年减产损失达7.3亿美元。

为了防止沙尘暴对北京的袭击,建设绿色防护林花费就高达60亿美元,土地荒漠化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亿美元,除鳄杂草以外其他一些主要外来入侵物种每年所造成的损失也达70亿美元。

同这些损失相比,1996年的洪水所导致的一次性经济损失(270亿美元,仍小于1998年洪水的损失)以及每年水和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540亿美元)更加巨大。

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20%。

除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之外,污染和资源竞争已经在中国引发了许多社会冲突。

例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1年在中国西南部地区发生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冲突就有18起。

类似地,水资源的短缺诱发了黄河上、下游之间,黄河两岸之间,以及工业、农业和生态不同需求者之间的水战。

健康费用增加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从而使社会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增加。

从1996年到2001年,中国在公共卫生上的花费增长了80%,相当于每年增加13%(从1996年的350亿美元到2001年的630亿美元),其中一部分用于应付环境所造成的健康问题。

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大约为30万人。

中国城市居民的血液平均含铅量几乎是国际上被认为高危险和危及儿童智力发育含铅量标准的两倍。

室外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的增加使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危险增大。

浅析我国环境现状与对策分析

浅析我国环境现状与对策分析

浅析我国环境现状与对策分析浅析我国环境现状与对策分析前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空气污染问题。

20世纪70年代间,煤烟型污染排放成为中国工业城市的特点;80年代,许多南方城市遭受严重的酸雨危害;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的NOx.CO及随后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使得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

城市空气污染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发展。

为控制空气污染和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许多规划。

但是尽管我国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但目前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依然不容乐观。

而本文就时下热点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浅析,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

基本情况分析:1973年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我国开始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80年代,大气污染防治从点源治理阶段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

90年代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始从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向区域污染控制转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其一,近些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较低的态势,但是任然高于我国环境的承受能力。

其二,我国环境总体上呈现出好转的态势,但是许多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依然十分严重。

其三,遗留的环境问题还远未解决,新的问题却接踵而来。

存在的问题及表现:一:我国环境治理的相应的机制还不够完善。

其一,我国环境相应的技术指标不够完善。

比如我国于1982、1996、2012年公布三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时间分别为1982、1996、2016年。

与类似的美国空气质量标准比较,我国的标准要滞后大约10年左右。

在颗粒物指标方面,我国同美国的差距同样在10年以上。

而与此同时,在美国,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中,除了由于2008年修订了标准的铅(限值是原有的10%)和臭氧两项指标在2010年刚满足标准。

其余4种污染物已经大幅低于标准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环境保护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无国界。

环境问题已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贸易、人权、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等广泛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问题复合体”。

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区域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球已成为“地球村”,当地和局地环境问题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当地和局地,而具有区域和全球性。

一国自身的环境再也不是一国自己的问题,在相当多层面上会成为区域和全球性问题,引起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关注,两国间双边环境问题可能区域化,区域性环境问题也可能成为全球性问题,甚至在当地不具有负面环境影响的一些活动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反之,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也会对一国的环境造成多方面影响。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中,各国间除了环境本身问题相互影响外,还通过投资、贸易、人员交流等活动深刻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环境。

自冷战结束以来,环境问题一直高居国际政治议题前列,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引起国际纠纷甚至冲突,它与恐怖主义、禽流感等已成为威胁正常国家关系和国家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

在各国国家利益驱动下,环境问题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将更加尖锐与复杂,这大大增加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

因此,一方面环境问题本身已是区域化和全球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区域化和全球化使得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化。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多么强大,都不可能在环境问题区域化、全球化之际独善其身,也无力独自应对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

在区域化、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投资、贸易和人员交流,一些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有严重破坏的有害物种,从一国流出到他国,造成他国的外来生物入侵;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通过贸易方式在国际间转移,一些国家通过投资、外包等形式将那些资源、能源消耗高、浪费严重、工艺落后、污染严重、治理无望而淘汰下来的工艺、设备、技术、低端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一些国家通过贸易方式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低端、初级产品,这不仅消耗了出口国大量自然资源,而且将大量污染留在了出口国;一些国家大量特殊的消费需求往往会造成区域、全球性某些物种的毁灭性破坏;有些发达国家甚至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和废物,有时以可回收原料名义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垃圾和废物;发达国家以其先进技术和手段从发展中国家以各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看我国的环境问题 涂瑞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间的投资、贸易、人员交流等活动深刻影响着对方国家的生态环境。

我国参与全球化、区域化的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必须放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量。

种手段获取遗传资源,造成发展中国家珍贵遗传资源流失;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态环境,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各国经常使用贸易技术壁垒。

应对环境问题的国际管理体系和国际合作机制正因为环境问题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国际社会为此建立了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区域和全球环境管理体系,对各国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这本身也是区域化、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是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在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

现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是与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等国际体系密切相关的,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为主发起和主导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发达国家首先遭遇到环境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保护环境起步也早;二是,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是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之后以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所拥有的肆意排放、不承担保护全球环境义务的宽松外部条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区域化和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合作机制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影响未来世界新格局和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内容之一。

已建立以政府间组织为主导的各种国际环境管理体系与合作机制并有效发挥作用政府间组织目前是国际环境管理体系与合作机制的主导力量,各国政府还专门建立了众多区域、多边和全球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促进全球和区域环境合作。

联合国设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等专门机构和组织,其职责之一就是促进旨在解决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定期召开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国际会议,开展政策对话、审议合作进展,并对一些新问题和新趋势提出预警;其他联合国机构和政府间组织如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署、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动了环境合作,联合国还专门设立全球环境基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参与环保全球环境。

在联合国或联合国专门机构组织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有关环境议题的大型国际会议,如联合国分别于1972、1982、1992、2002组织召开了斯德哥尔摩全球人类环境会议、内罗毕环境管理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联合国还于2000年设立森林论坛,每年召开会议。

这些全球性环境会议也构成了国际环境合作机制非常重要、与国际环境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

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在环境与贸易领域开展了许多工作,制定了环境与贸易的相关规则。

一些国家就区域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东盟、非洲联盟等区域性组织。

联合国环境署推动有关国家建立了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东亚海协调、加勒比海等10余个区域海洋环境保护机制;这些区域性合作机制促进了区域共同关心问题的解决。

以环境公约为主体的国际环境法体系初步形成在联合国环境署等全球和区域性政府间机构和组织的推动下,各国达成了为数众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境公约(包括具有全球意义的核心环境公约和有关协定、与环境有关的全球公约、规模和地理范围有限的其他公约)。

著名的全球性核心环境公约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生物安全议定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其《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等。

这些公约都有各自核心议题、履约进程和相关遵约、违约机制,公约通过召开缔约方会议审议履约进展,促进了核心领域问题的解决。

今后新的环境公约或环境合作机制还将不断涌现。

从全球化和区域化角度看我国的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相对较短的时期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背景下,我国参与全球化、区域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环境问题再也不是自己一国的问题,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都关注我国环境问题,关注程度与日俱增。

我国的一些环境问题必须放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背景下加以考量。

世界观察研究所在2006年出版的《2006世界环境状况》中有专门一章论述中国和印度的环境问题与世界的关系:“现在中国、印度这两个国家还是构成地球生物圈的国家,因此我们这个世界是否能为下一代成功地构筑一个健康、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和26环境保护印度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中国和印度进入世界级的经济大国的行列,作为全球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当地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的污染者,它们将被列入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消耗者和污染者不断发展,它们对全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作为环境大国的含义非常明显第一,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世界第一(占全球20%);相当陆地大面积(40%以上)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均水资源只占全球1/4;70%能源依靠煤炭;人均拥有森林资源仅为世界1/6;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量级的消费国——2005年,中国消费了全球26%的粗钢,32%的稻米,37%的棉花和47%的水泥。

第二,这是由我国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所处位置决定的:GDP世界第四;总能源消耗第二;钢铁、水泥、水产养殖、电视机、微波炉产量第一;化肥使用量第一、农药使用量第二;汽车产量即将成为第三;外贸总量第三(即将成为第二);木材消耗第三;纺织品产量第一;建材消耗第一;原材料进口第一、外汇储备第一。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生产了大量初级产品,大量出口低附加值产品,“产品输往国外,污染留在国内”,被形容为“损己利人”的出口;我国工业生产效率低下,工业能源效率仅为发达国家50%;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是许多发达国家的8~10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钢材利用率为60%~65%,对比美国为75%~80%;我国制造1吨钢要消耗50~80吨水(美国平均4吨,日本平均2.1吨);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0倍。

第三,中国在一些污染物的排放方面已处于世界前列:二氧化硫、COD、汞、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总量全球第一、氮氧化物第三。

第四,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物种丰富,而且物种的特有类型繁多;中国也是世界8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具有数以万计性状优良的作物和畜禽品种。

但大约20%的中国特有物种处于濒危之中,外来入侵物种数量大为增加,对中国的农业、水产业、林业和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对生物多样性也构成严重威胁。

另外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也就成为对别国输出入侵物种的重要来源地。

我国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受到与环境相关问题的外部约束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所拥有肆意排放、不承担保护全球环境义务的宽松外部条件,这在我国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已一去不复返了。

国际社会在重要的区域和全球环境领域达成了一些约束性机制,体现为众多环境公约和一些合作机制,我国也已成为这些主要公约的缔约方或合作机制的参与者,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保护区域和全球环境义务的压力与日俱增,我国的环境与发展权益受到一定损害,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外部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约束,其中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对我国形成的挑战最为严峻。

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的对外贸易就深受其害。

最近我国出口产品中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物质,被美国、欧盟、拉美国家指责,使我国形象严重受损。

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看法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看法有:(1)国际社会普遍认中国经济增长依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一些全球知名的国际环境研究机构对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排名,中国的排名大都在130之后;(2)国际上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大幅度攀升,国内资源难以满足需求,必将从国际市场寻求;(3)认为中国人口、经济结构和规模、污染已经远超过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对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4)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中国自身经济规模、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低下决定了中国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目前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排放大国(有预测2010-2020年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也与日俱增;(5)周边国家关注的区域环境问题:东亚、东北亚、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普遍关注中国酸雨、沙尘暴、海洋污染和海洋飘浮物等对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6)美国、加拿大等关注中国空气污染物(如尘、汞)远距离传送跨过太平洋,影响到北美洲;(7)关于跨界污染和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中国有较多的界河和国际河流,并且大都处在上游(如松花江/黑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雅鲁藏布江等),要求中国不只注重开发而且要适当关注下游国家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