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120例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 例)
逆发 作频繁 , 典型 , 症状 持续时 间大于 2h 4 者称 顽固性 呃逆。外
科手 术后常见呃逆 症状 , 的反复 发 作, 仅使病 人感 到 痛苦 , 有 不
也可继 发失眠 、 吐, 呕 甚至切 口进裂。 20 06年 7月 一 09年 7月 , 20 我科 应用 针灸 治疗 术后顽 固性
体力 , 增加 了心 、 的耗 氧量。长时间 的顽 固性呃逆更 容易使患 脑 者烦躁不安, 颅内压 急剧增高 , 发脑 疝特别 是急性 胃黏膜 病变 诱 的发生率更高 , 而导致严 重后果 , 从 影响患者 的愈后 。 中医学认 为, 呃逆 的病 机关 键 在 于 胃失 和 降, 胃气 上逆 动 膈 。治 当和 胃降逆 , 畅气机 , 胸利 膈 。针 灸取 穴 以内关、 调 宽 膻 中、 中脘 、 足三里为主 。内关 为八脉 交会 穴 , 于阴维脉 主治 胃 通 心胸之疾 , 有和 胃降 逆 、 气宽 胸 的作用 ; 中为八会 穴之 气会 理 膻 穴, 胸膺 中 , 居 主一身之气机 , 尤以宽胸利 膈调畅 气机 见长 ; 足三 里系 胃经之下合穴 , 胃之募 穴 中脘配 伍 , 与 为局部与远道循 经的 有效配 穴法 , 能通 阳理 气、和 胃降 逆。 因此 , 手术 后 的患 功 对
痊愈 : 呃逆彻底 消 除 ; 效 : 有 呃逆 明显减 轻或 发作 次 数减 少
或每次呃逆持续 时间缩短 ; 无效 : 呃逆无明显改善。
3 2 结 果 ( 表 1 . 见 )
( 稿 日期 :0 9—1 0 编 辑 : 玲 ) 收 20 2- 8 姚
关键词 : 固性呃逆 ; 灸治疗 ; 顽 针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 2 6 3 R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一oo (00)5— 0 1 0 10 74 21 0 03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临床研究
一
我 院手外 科 自20 年 7月 至 20 01 07年 7月共 收 治 断 指 10例 , 部 5 全 采用 中西 医结 合方 法治 疗 , 得 满意 效果 。 取 1 临 床资 料 本 组 10例 共 12 。其 中完全 性 离断 9 5 7指 2例 、 不完 全 性离 断 2 、 3例 未节 压断 毁 损 3 ; 性 18例 , 性 4 5男 0 女 2例 。年 龄 最小 2 0个 月 , 大 7 最 8 岁 。拇 指 2 , 1个 食指 9 , 8个 中指 3 O个 , 指 l 环 3个 , 指 l 。离 断 时 小 O个 间最 长 8 时 , 半 小时 。手 术成 功 率 10 , 小 最短 0 % 成活 率 9 .% 。 62 2 治疗 方法 西 医 手术方 法 : 臂丛 或指 根 麻醉 满意 后 , 肢上 止 血 带 , 复 刷洗 在 伤 反 至干净 , 底 消毒后 铺 无 菌 巾 。清 除 已挫 灭 失 活 之皮 肤 组 织 , 整 骨断 彻 修 端, 解剖并 标 记血 管 、 。 神经 2 1 手指 离断 伤处 理 : 1l 克 氏针 作指 骨 内 固定 , . 用 n m 缝合 伸 、 屈肌 腱 , 显微 镜 下清创 后 , 别用 1/ 线 吻合 指 神 经及 动 、 脉 , 合创 在 分 10丝 静 闭 面 , 敷特 制 的 中药 油纱 , 外 功能 清肿 定 痛 , 活血 生 肌 , 痉 并促 进 微循 环 。 解 西 药予破 抗 10 u皮试 后作 预 防注 射 。并 合 理 使 用 适 量 抗 生 素 。 内服 50 中药 煎剂 , 组成 : 地 9 、 药 7 、 尾 6 、 仁 1g 红 花 6 、 木 药物 生 g赤 g归 g桃 2、 g苏 6、 g丹参 1g银 花 1g连 翘 8 、 柏 1g水 蛭 3 ( 粉装 胶囊 吞 服 ) 5、 5、 黄 g 0、 g研 每 天一 剂 , 煎后 分二 次 内服 。 功能 : 血 化 瘀 、 脉抗 凝 。一般 约 1 水 活 通 5天 拆 线 , 敷特 荆 接骨 膏 , 外 以促 进 骨折 愈合 , 短疗 程 。 缩
脑出血并顽固性呃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1 . 局部封闭疗法 患者侧卧位,常规肛门消毒、 .1 2 铺巾, 4 5号针头分别在肛 门周 围搔痒 区外 05 用 — . c 处作皮内穿刺,向病变区注入止痛液 ( r n 美蓝 4 玎 0- + 0 ・ 利多卡因 5a 加注射用水至 2 , 2 L g g r 0乩) 直到 r 搔痒区皮下全部充盈为止 ( 可多点穿刺 ) 。注射完毕 后, 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注射区,消毒纱布覆盖充盈 部分,用手指轻揉肛缘 2 i,使其药 液扩散均 —3rn a 匀, 然后外敷止痒膏 ( 由适量肤轻松软膏 、尿素软 膏 、锌氧粉 和地塞米松组 成) ,包 扎 固定 。 一般 每隔
痒 、抗 过敏 的作用 。
总之,笔者通过采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 2 例 4 舡 门搔痒症 患者 ,均 达痊愈 .且 未见 复发 ,说 明疗 效
确切 ,适宜基 层 医院推广 使用 。
脑 出血并 顽 固性 呃逆 的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及 护理
徐 燕 .段 丽华 1 对象 和方法
心理护理 。 根据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疏导方式 ,缓解其 紧张、焦虑 、悲 观、抑郁、厌 食等情绪。③ 中医 中 药 :针剌双佣耳中穴和攒竹穴.有针感后留针 2h .1 次・~,连续 3d d 。④内服 中药 :党参 8g ,陈皮 l 5 g .半夏 1 ,陈香 6g 0g ,丁 香 3g ,砂 仁 6g 白蔻 6 , g ,黄芪 1 g 5 ,生姜 1 ,甘草 3g 0g ,柿蒂 1 g 1 ,丹参 1 ,大黄 9g 剂 ・~,早 晚各 煎服 1 ,不 能进 5g 。1 d 次 食者可用 胃管鼻饲 。
维普资讯
L N1 2 1 世界今日医学杂赢 (  ̄d e Td ) 20 I3() S 6- 3 S 5 30 W r M d oa [7 lJ y ] 1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g r o u p <0 . 0 5 ) . Co n c l u s i o n T h e t h e r a p y o f G u a d i d e c o c t i o n a n d p o i n t i n j e c t i o n w i t h m e t o c l o p r a mi d e h a s a b e t t e r e f -
YU AN S h a h l WANG He n
1 .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T i a n j i n 3 0 0 1 9 3 ,C h i n a ;2 . Na n k a i Ho s p i t a l o f T i a n j i n C i t y ,
r a n d o m l y , w i t h 3 0 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g i v e n p o i n t i n j e c t i o n wi t h me t o c l o p r a mi d e i n Z u s a n l i a c u —
T i a n j i n 3 0 0 1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i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估东莨菪碱穴位注射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病人分为二组,对照组给予东莨菪碱肌肉注射;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加东莨菪碱穴位注射,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以东莨菪碱穴位注射为主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明显优于肌肉注射东莨菪碱法。
【关键词】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东莨菪碱;穴位注射;肌肉注射;疗效【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53-01呃逆是指胃气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频而短,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⑴。
若呃逆发作频繁,症状典型,持续时间在48小时以上者称为顽固性呃逆。
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持续可达数日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
本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明显。
现总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 2 0 10年 1月~ 2 0 12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 30例,其中男 18 例,女12例;年龄3 9~ 7 3岁,平均( 5 7 .1 9±1 1 .7 4 )岁;持续呃逆时间2~ 6d ,平均( 3 .2 8±1 .3 2 ) d ;脑梗死 20例,脑出血10例。
治疗组 30例,男 20例,女 10例;年龄 3 5— 7 4岁,平均( 5 4 .6 5±1 2 .8 8 )岁;持续呃逆时间2~ 7 d ,平均( 3 .3 8±1 .3 3 ) d ;脑梗死 19例,脑出血 11例。
1.2 诊断、排除标准:( 1 )诊断标准:脑卒中(脑梗死及脑出血)后出现频繁呃逆不能自制,且持续时间超过 4 8 h。
脑卒中的诊断符合 1 9 9 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⑵,全部经头颅 mr i 或 c t确诊。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运动障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选取了20例慢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包括1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和10例非呃逆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周期为28天,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治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呃逆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非呃逆患者的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同时,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具体来说,患者的睡眠质量、头痛频率、精神状态、运动功能等都有所改善。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医方面采用了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理脾胃等方法进行治疗;西医方面则采用了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神经细胞等方法进行治疗。
两种方法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顽固性呃逆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顽固性呃逆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徐笑燕(淳安县中医院 淳安 311700)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消化内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应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的顽固性呃逆120例,分析其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顽固性呃逆120例,其中1次痊愈75例,1次有效25例,多次有效20例。
总有效率100%。
结果: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的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确切效果。
对部分病程日久、病情复杂者,尚需配合其他疗法(中药、针刺、放血疗法等)综合治疗。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更加有效,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不适。
关键词:穴位注射 顽固性呃逆 中西医结合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9.291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9-0228-01 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
如果持续痉挛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顽固性呃逆[1]。
膈肌痉挛发作持续不断可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休息。
伴有心肺疾患的患者呼吸功能也会有很大影响。
顽固性呃逆主要分中枢型、周围型,本文主要论述周围型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中医辨证顽固性呃逆分为胃中寒冷、胃气上逆、气逆痰阻、脾胃阳虚、胃阴不足等情况。
认为呃逆是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做声,声音急而短促的表现。
呃逆的原因有多种,一般病情不重,可自行消退。
但也有些病例持续较长时间,为顽固性呃逆[2]。
目前西医临床认为,周围型顽固性呃逆主要是膈肌痉挛引起,因此临床上治疗大都采用H2受体拮抗剂、调节电解质药物、肌松药等处理,本文主要采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穴位注射治疗。
取穴大都用足三里、内关、中脘等。
1 临床资料选择消化内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应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的顽固性呃逆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9~63岁,病程2个月~9年。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顽固性呃逆中药针刺呃逆俗称打嗝。
中医指胃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西医则指单纯性膈肌痉挛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膈肌痉挛。
一时性呃逆,症状轻微,可不治自愈,一般不视为病态;但若打嗝连连不止,顽固持续几小时甚或几天不止,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7月,选择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均来自吉林省白城市中心医院。
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2~75岁;病程2~5d。
原发病:脑血栓18例,胃炎20例,胃癌1例,其它21例。
本组病例选择排除胃肠完全性梗阻者。
1.2 纳入标准①呃逆持续发作超过24h;②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③经用一般镇静剂及解痉剂治疗无效。
凡符合以上3条标准者均为治疗对象。
2 治疗方法2.1 中药疗法代赭石20g,旋复花(包煎)15g,白芍12g,人参6g,大枣6g,半夏9g,丁香15g,甘草12g,加生姜5片,水煎取汁300ml,每服100ml。
早、中、晚分服,1剂/d,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针刺疗法患者仰卧位,取膻中、攒竹、内关、足三里、公孙、中脘。
常规消毒后,先取膻中穴用1.5寸毫针向下平刺捻转略带提插,使针感向腹部传导,然后取双侧攒竹平刺0.5~0.8寸,得气后强刺激,最后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以平补平泻捻转手法每穴操作约1min。
内关、公孙穴针感向上转导,足三里针感向足背放散,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显效:症状迅速消失(2~5min)无复发;有效:症状消失(5~30min)无复发;好转:症状明显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显效40例,有效1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4%。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T n e i e ho p o zn y r c lrd . h ain si oh g o p e ete t df r a s Re u t T e a g b sd sc l r rma i e h d o h oi e T ep t t b t r u sw r r ae d y . s l e n o7 s h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卒 中后顽 固性 呃逆 的 临床 观察
孟 长君 李春 华 张永 刚 尹 明慧 乔松
【 摘要 】 目的 观察 中西医结合 治疗脑卒 中后顽 固性 呃逆 的临床 疗效。方法 将 3 6例 脑卒 中
后顽 固性呃逆患者 , 随机分 为对 照组 与治疗组 。对照组 1 6例患者仅予盐 酸氯丙 嗪治疗 ; 治疗组 2 0例 患者在给予盐酸氯丙嗪治疗的同时 , 应用旋覆代赭汤辨证加减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 7d 。结 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5 , 8 7 % 治疗组 为 9 .0 , 50 % 两组 比较有 显著性差 异 ( P<00 ) 治疗组 疗效 .5 , 旋覆代赭汤配合盐酸氯丙嗪治疗脑卒 中后顽 固性 呃逆疗效 显著 , 其效果优 于单 优于对照组。结论
【 b tat Obet e oosrecncl fcc nps — ppeyi rc be icpt ae i A src】 jc v T bev ii i ay ot ao l t t l hcu et wt i l ae o x naa r d h
i e r t e Chne e a d W e tr d cn M e ho 3 a e fi r ca l c u n s a plx — ntg ai i s n v se n me i ie. t ds 6 c s s o nta tb e hic p i po t— po e y pa te t r a do l vde nt o r lg o n r am e tg o p.1 c s s i o to go p we e te td i ns we e r n m y dii d i o c nto rup a d te t n r u 6 a e n c n r l r u r ra e wih c o p o zne h drc o i .2 c s s i ra me t r up we e te t d wih t hlr r ma i y o hlrde 0 a e n te t n go r r a e t mo i e Xu n u Daz e df d i a f ih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WHR202004057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梁湘辉1 张秀秀21.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脑病科,山东济宁 272100;2.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手术室,山东济宁 272100【摘 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合并顽固性呃逆的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共80例。
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结论: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可加强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神经缺损症状。
【关键词】脑卒中;顽固性呃逆;针刺治疗;中西医结合;耳穴贴压;临床效果 呃逆作为脑卒中后的一个典型症状,具有顽固性[1],中医认为呃逆是患者胃气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声频繁而短,无法自我控制的一种病症,在现代医学中,认为呃逆大多由膈肌及肋间肌的突然收缩导致。
在脑卒中的治疗当中多刺激膈肌造成膈肌的异常痉挛,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较差,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但是一般并没有很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对脑卒中合并顽固性呃逆的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及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呃逆患者总共80例进行观察和研究,探讨行中西医联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价值及临床疗效[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呃逆患者总共80例进行观察和研究,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分成两个小组。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68.6±3.57)岁,患者持续呃逆时间2~6d,平均(4.02±1.33)d,卒中类型:脑出血30例,脑梗死1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67.9±4.11)岁,患者持续呃逆时间2~7d,平均(4.53±1.32)d,卒中类型:脑出血29例,脑梗死11例。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顽固性呃逆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58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顽固性呃逆患者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各项症状表现,降低病情带来的干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中医;针灸;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21 to September 2022, 58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hiccup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inical treatment,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he disease, which has high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intractable hiccup;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urative effect呃逆,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因膈神经、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导致膈肌与其他辅助呼吸肌痉挛性收缩。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呃逆又称膈肌痉挛,常见于受寒或食入药物、冷食、吸入冷空气等使膈肌发生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的一种常见症状,继发性呃逆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癌、胃癌、肺癌、溃疡病、胃炎、癔症、服用某些药物等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
持续24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
现介绍顽固性呃逆的几种中西医治疗方法。
1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可通过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反馈性影响中枢神经,使膈神经由兴奋状态转为抑制状态,解除隔肌痉挛,终止呃逆发作。
付强[1]用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其中6例用利多卡因肌肉注射,10min后呃逆明显减少,20min后呃逆消失;另6例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5min后呃逆减少,10min后呃逆消失。
用法:利多卡因50~100mg肌肉注射或50~100mg加入至5%葡萄糖液40~100ml中静脉注射。
2 尼可刹米尼可刹米可加快加深呼吸,调节呼吸肌,缓解膈肌痉挛,从而达到治疗呃逆的效果。
李晓燕[2]用尼可刹米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3例治愈,9例好转。
用法:尼可刹米0375g肌肉注射。
3 硫酸镁镁离子是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阻滞剂,高浓度镁离子进入血液后可减少运动神经末梢中乙酰胆碱递质的释放,使乙酰胆碱在终板处的去极化作用减弱,肌纤维膜兴奋性降低,从而使膈肌舒张,呃逆停止。
张继才[3]用硫酸镁缓慢静注治疗20例顽固性呃逆,13例用药1次呃逆得到控制,3例停药4~12h复发,再次用药呃逆终止;3例给予硫酸镁,每日2次静注,用药3日呃逆停止;1例尿毒症者治疗无效。
4 氟桂利嗪氟桂利嗪为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能抑制肌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肌细胞兴奋—收缩脱耦联,从而使膈肌舒张,呃逆停止。
郝春杰[4]用氟桂利嗪治疗38例顽固性呃逆,29例痊愈,7例有效,2例无效。
用法:氟桂利嗪胶囊10mg,po,qn。
待呃逆停止后再服药巩固2天。
5 阿普唑仑阿普唑仑治疗呃逆的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通过减弱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中突触前抑制,达到抑制多突触反射目的,从而呈现出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进而缓减平滑肌、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
方法:取双侧内关穴,足三里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6注射液。
结果:通过28例患者疗效分析认为,该方法的运用能使呃逆治愈率达75%,显效率达25%。
结论:维生素B1、维生素B6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安全易行。
标签:维生素B1;维生素B6;穴位注射;呃逆呃逆是指患者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发出呃忒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忍为主的一种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阵挛性不随意挛缩,声门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征性声音,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
常见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肺脏疾病,肺部疾病及恶性肿瘤,脑外伤等。
轻者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可不治自愈,严重者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迁延数月甚至数月不愈者称之为顽固性呃逆。
该症可妨碍谈话、咀嚼、呼吸与睡眠,导致患者困顿不堪,若为术后患者则会更增加创口疼痛,影响伤口愈合,加重患者痛苦。
此症在中风病或恶性肿瘤或恶液质时出现,一般较顽固,治疗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反复性及顽固性呃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近年来笔者采用西医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该症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2月~2009年10月收集病例28例,27例为门诊患者,1例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0~58岁,平均38.2岁,由于饮食不当所致18例,胃炎引发8例,感冒所致3例,脑梗死后遗症诱发1例。
1.2治疗方法1.2.1取穴内关,足三里。
1.2.2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6。
1.2.3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5 ml注射器套6.5或7号针头,抽取维生素B1注射液和维生素B6注射液各2 ml(剂量分别为100 mg和50 mg)垂直刺入双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穴,捻动,出现酸,麻、胀等得气感者后回抽无血快速推药,每穴各注射1 ml,无效者2 h后可重复治疗1次。
操作过程中可同时与患者亲切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以期能达到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论文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对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了4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其中32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为42-79岁,平均年龄(56.3±9.7)岁。
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呃逆,在采取刺鼻取嚏、屏气法以及惊吓方式后无效,再次行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效果,病程皆大于1天。
以中医临床辨证法对患者进行分型,并采用针对性的针灸方法进行诊治。
结果:34例患者接受一次针灸治疗即痊愈,占比为77%;有8例患者接受2次针灸治疗痊愈,占比18%;另有2例患者接受3次针灸治疗后痊愈,占比5%。
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操作方式较为简单,未见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顽固性呃逆【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02-01呃逆是一种脾胃基本,其主要表现为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声短促且频率较高,无法自止。
西医认为该病症是因膈肌痉挛所引起的,是较为典型的不自主膈肌间隙性收缩所导致的临床病症[1]。
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了4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在行常规中西药物治疗不能缓解其病症的情况下,行针灸疗法,获得了比较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了4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其中32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为42-79岁,平均年龄(56.3±9.7)岁,24例患者的年龄超过60岁。
其中4例患有胰腺癌;6例患有肺癌脑转移; 6例患有胃癌;8例患有脑出血;20例患有脑梗死。
1.2 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呃逆,在采取刺鼻取嚏、屏气法以及惊吓方式后无效,再次行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效果,病程皆大于1天。
典型症状为,患者a,性别女,年龄63岁,患者由于“确诊肺癌脑转移2个月,接受2周放疗,拟行第1次化疗”2010年2月13日17:00入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呃逆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呃逆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呃逆。
方法:于足三里注射山莨菪碱、尼可刹米治疗顽固性呃逆。
结果:通过对47例呃逆的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本方法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足三里中西医结合呃逆呃逆是膈神经受刺激引起的膈肌痉挛,多因受凉、大剂量应用激素、抗生素以及寒凉类中成药等原因造成。
发作时喉间发出呃逆声,声促而频,不能自忍,甚则影响谈话、咀嚼及睡眠。
重症迁延两周不愈,且饮食后加重。
现将2004年至今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47例,通过回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16~78岁,平均57岁,门诊35例,住院(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12例。
治疗前呃逆持续12~24小时者30例,24~48小时者10例,48小时以上者7例。
呃逆原发性疾病,脑梗死者9例,脑出血者3例,受凉等其他原因引起者35例。
治疗方法:急性发作的门诊病例多因受凉引起,治疗采用2ml空针,配7号针头,抽取山莨菪碱10mg,双侧足三里穴位常规消毒后,垂直刺入3~5cm,抽吸無回血,双侧各5mg缓慢推注。
一般情况下一次治愈。
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多为中枢性,呃逆持续时间较长,治疗采用2ml空针配7号针头抽取尼可刹米0.375g于双侧足三里穴位常规消毒后,垂直刺入3~5cm抽吸无回血,将药液缓慢推入。
拔针后无菌干棉球按压,1次/日,3天为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呃逆症状完全消失,不再复发;②显效:自觉症状减轻,有时复发;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结果本组47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80.8%),有效7例(14.9%),无效2例(4.3%),总有效率为95.7%。
讨论中医学认为,呃逆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在胃,胃居膈下,其气以降为顺。
而呃逆的发病是因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所致。
胃属腑,六腑之气以通为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庞静;范培传;宋其燕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02(008)004
【摘要】@@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患有脑实质性病变的疾病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患者97例,其中49例采用氯丙嗪加中药治疗中枢性呃逆,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本组97例,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3~65岁,其中脑实质内出血18例,脑室出血12例,小脑出血10例,脑干出血8例;中西医结合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12~66岁,其中脑实质内出血19例,脑室出血11例,小脑出血9例,脑干出血1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总页数】2页(P354-355)
【作者】庞静;范培传;宋其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新泰,271219;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新泰,271219;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新泰,2712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针刺奇穴为主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J], 王志杰;刘朝晖;汤永全;程建斌;宋艳
2.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J], 范培传
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临床研究 [J], 闫明坤
4.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临床研究 [J], 闫明坤
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J], 李荣;黄财富;梁琦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幸福经验——一例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经过
王幸福经验——一例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经过验案患者陈某,49岁,干部。
某年6月,患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食欲缺乏,医以辛温解表药治之,外症悉解。
转见呃逆频作,医以丁香柿蒂汤合针灸治之,症不少减。
急转西医治疗,初服镇静药,能控制1小时左右呃逆不作,继则虽加大剂量亦只能维持30分钟许,甚则仅十几分钟、几分钟。
呃逆日夜不休,汤水难入,得食则吐,辅以输液维持代谢。
如此3昼夜,患者不胜其苦。
神倦恶寒,又兼惶惧,体力难支。
虽时值盛夏,卧必厚被,起必棉衣。
邀余往治,诊见面色憔悴,少气懒言,脉细数无力,苔白厚,舌淡少神。
诊为呃逆。
辨证为阴津不足,阳气大虚,胃气上逆。
补虚则气逆愈甚,降则正气难支,治疗颇感棘手。
因考虑《伤寒论》68条有“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之文,与患者发病及治疗经过相同,现症“恶寒”亦具;所不同者,唯呃逆不休。
而呃逆不休又是患者当前最紧急、最关键之症,必须顿挫其势,方能化险为夷。
于是拟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味治之。
处方:白芍60g,制附片(先煎30分钟)15g,甘草15g,枳实15g,生大黄(后下)12g。
水煎2次,混匀。
嘱先饮10ml,隔5分钟再饮如前量。
如此1小时许,呃逆连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嘱药量逐增,服药时间逐延。
3小时后,患者腹中微痛,解出稀便。
嘱徐进稀粥半碗,幸已不吐。
6小时后,呃逆次数更减。
原方减大黄量为6g再进,此后又微泻2次。
12小时后,呃逆须经1~2小时始可闻二三声,能顺利进粥。
家人求高效心切,见患者已能经受车旅之劳,即送往成都华西医大附院治疗。
车行至金堂地界,已历3时之久,呃逆一次未作。
患者反思,中药既见速效,何必劳师远征,耗资耗力。
坚持立即回车。
随行者无奈,返县仍邀余治。
历时3日,服药3剂,呃逆不作,夜眠安枕,能饱餐清淡之食,精神转佳,脉象和缓,舌象正常。
即与八珍汤加陈皮、麦芽类药调治十余日而愈。
(《李孔定医学三书》)此症呃逆,即西医谓之膈肌痉挛。
中医治此有名方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等,只要对症了疗效也尚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120例临床观察【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顽固性呃逆
顽固性呃逆是内科常见病症之一。
以其频繁呃逆、持续时间超过24h,对一般药物治疗无效为特点,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常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有心、脑、肝、肾等基础疾病者,可以加重病情,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自2001年以来,我院应用中西医相结合方法治疗1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本院临床确诊的顽固性呃逆患者。
其中,基础病为脑硬死者30例,脑出血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胃炎20例,膈下脓肿2例,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4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糖尿病2例,冠脉综合征12例,脱水及电解质紊乱2例。
患者年龄最小41岁,最大80岁,平均60.5岁,其中男64例,女56例。
1.2 治疗方法氯丙嗪1
2.5mg双侧足三里或双侧内关(得气后)封闭注射,每日2次(严重低血压患者禁用)。
亦可选用0.25%的普鲁卡因12.5mg(需皮试阴性后使用)或1%利多卡因25mg(癫痫、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双侧足三里或双侧内关或膻中穴(得气后)封闭注射。
然后予“呃逆缓解汤”口服。
药选,柿蒂、刁豆、丁香、旋复花、代赭石、生姜、半夏、党参、枳壳、内金、大枣、炙甘草。
剂量视年龄大小而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呃逆病状消失;有效:症状消失,一周内复发者;无效: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以上120例患者,经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其中治愈97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5%。
3 讨论
呃逆分良性、自限性和顽固难治性。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阵发性不随意痉挛、声门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道内发生特征性的声音[1]。
顽固难治性呃逆有治疗意义。
西医常以肌肉松弛剂、中枢兴奋剂、钙离子拮抗剂、麻醉剂、抗胆碱药、抗精神病药等治疗,其优点是能迅速、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但常迅速再发,根治较难,且长期反复应用后易出现药物毒副作用、蓄积作用、致病情转化,故其安全性难确定。
中医称呃逆乃胃气上逆、膈间不利、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证,古称“哕”。
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等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
其病理因素有: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及气血亏虚,此外肺气失宣也起一定作用。
辨证以分虚实、辨寒热。
治则:和胃、降气、平呃。
方中重用柿蒂,理气、降气专治呃逆;刁豆、丁香温中和胃、降逆止呕;旋复花行气、降气、消痰涎;代赭石善镇冲逆;生姜、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党参、大枣,补脾养胃,润肺生津;枳壳,行气消积、化痰除痞;内金运脾健胃;炙甘草扶助已伤之中气,诸药合用以达平呃、降气和胃,健脾消痰,除痞,行气润肺生津之目的(燥热内盛着慎用)。
膻中为八会穴之气穴,居胸膺中,主一身之气机,尤以宽胸利膈、调畅气机见长;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具有统治一切脾胃疾患的特殊作用;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明脉,而主治胃、心胸之疾,起宽胸利膈的作用[2]。
得气后穴位封闭,效佳。
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说明,呃逆缓解汤配合中枢抑制剂、麻醉剂、穴位注射,可发挥优势互补作用,使症状改善,病程缩短。
【参考文献】
1 李乾杨,王自全.中医胃肠疾患.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50-151.
2 王明.临证一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5: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