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二试卷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卷
第一、二单元练习卷一、选择题(共23小题,46分)1、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中的积极方面主要有()①治学②做人③为政④贵贱有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3、2008年残奥会会徽(右图)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
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
三种颜色的三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4、“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浪费粮食伤天理”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5、《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A.重征赋税 B.无为而治 C.实现仁政 D.独尊儒术6、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7、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
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浙江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专题二选择题(人民版)
1.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现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3.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4.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兵着,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7.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8.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9.浙江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下列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①灵隐寺②永嘉牌楼③衢州孔庙④岳飞祠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1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11.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一、单选题1.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
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2.董仲舒认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这反映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 )A.德主刑辅B.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重视伦理3.“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
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4.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 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5.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
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6.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
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 ) A.外儒内法,大一统 B.无为而无不为C.仁为本,为政以德D.礼法并施7.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陀罗尼经咒》为唐刻古梵文经咒约一尺见方纸张为纤维较粗之黄麻纸边上有一行字清晰可辨为“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 据此可知当时()A. 四川地区已出现雕版印刷术B. 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兴盛C. 四川地区的造纸技术最发达D. 雕版印刷术出现了重大改进【答案】A【解析】从题目“《陀罗尼经咒》为唐刻古梵文经咒”、“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可以看出是四川成都地区出现的雕版印刷品故答案为A材料显示的是雕版印刷术印制的经书不能显示佛教兴盛 B错误材料没有显示造纸技术 C错误材料没有对比无法显示雕版印刷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D错误故选 A2.两宋时期出现了很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有人曾经评价这样一幅风俗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由此推断这幅画是()A. 《女史箴图》B. 《送子天王图》C. 《清明上河图》D. 《夫妻对坐宴饮图》【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 主要描绘了汴京城汴河两岸的市井风情故C正确A、B、D均是人物画不是风俗画故排除故选C3.日本学者薮内清指出“如果与欧洲的近代科学的发展相比较来研究的话可以说在中国的文明中工匠的传统比较强而学者的传统比较弱”这段话实际上解释了古代中国()A. 科学成就落后的根源B. 科学实用性强的原因C. 科学人才缺乏的现状D. 科学出现近代化趋势【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者传统是理论性研究而工匠传统就是器物制造中国的“工匠的传统比较强”体现的即实用性的特点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4.唐代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的传播与运用也十分广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雕版印刷成为唐诗传播的方式之一B. 李白处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是一位历尽沧桑的时代歌手C. 唐代已经出现诗歌与绘画的结合D. 唐代晚期诗文已经用于瓷器装饰【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杜甫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人 B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CD均符合唐朝时期诗歌的传播与运用的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5.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奠定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基础的是()A. 《诗经》B. 《离骚》C. 《窦娥冤》D. 《红楼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即为楚辞楚辞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句式自由灵活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传统其代表作为屈原的《离骚》故B正确《诗经》《窦娥冤》和《红楼梦》均是现实主义风格不合题意故排除A、C、D6.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A. 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B. 文化发展的多样性C. 政局影响文化的走向D. 汉字体系开始成熟【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动荡时期隋唐时期国家处于大一统时期因此出现材料现象说明政局影响文化的走向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是商代甲骨文的出现排除故选C7.下表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夷族的记载这反映出司马迁()A. 认识到大一统国家的特性B. 强调华夷有别的天下秩序C. 主张对边地民族加强管控D. 构建华夷同源的历史叙事【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司马迁认为匈奴、越楚和西南夷均与中原华夏始祖存在血缘关系从而构建华夷同源的历史叙事故答案为D项秦朝之前还没有形成大一统国家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华夷有别而是认为华夷同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边地民族采取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D. 追求清静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答案】C【解析】A.孙悟空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并非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注重细节自我节制奋发励志的思想排除C.孙悟空的形象是明清之际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思想客观表现正确D.清静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是道家思想表现不符合孙悟空的形象排除故选C9.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讲“在我们学戏以前青衣、花旦两工界限是划分得相当严格的”青衣必须是“抱着肚子唱”“直到前清末年才起了变化首先突破这一藩篱的是王瑶卿先生他注意到表情与动作演技方面才有了新的发展”这反映了京剧艺术()A. 重视表演的规范性B. 在发展中不断创新C. 虚拟性动作被取消D. 融合多种艺术手段【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在我们学戏以前青衣、花旦两工界限是划分得相当严格的”“直到前清末年……演技方面才有了新的发展”可知这反映了京剧艺术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B正确A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0.据下表可得出的历史史实是唐朝()表唐代(部分)文人的诗歌A. 农业经济遭到破坏B. 社会阶层固化C. 门阀贵族权势较大D. 阶级分化明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贫富的差距而“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也体现的是贫富差距与阶级的分化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经济遭到破坏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阶级的流动性问题不能体现固化排除B材料中没有特指是门阀贵族的生活排除C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诗歌艺术成就斐然的主要因素11.(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11.(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答案】(1)特点诗人和作品众多内容广泛创作艺术高度成熟风格多样、百花争艳因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放包容、对外交流频繁科举制度的促进和教育的发展等【解析】(1)根据材料“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两千二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它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有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的画面……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也都各自具有独创的风格在诗歌史上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使我国文学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概括可得唐诗的特点有诗人和作品众多内容广泛创作艺术高度成熟风格多样、百花争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素有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科举制度的促进和教育的发展等【答案】(2)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印刷技术的成熟与推广【解析】(2)根据材料“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有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印刷技术的成熟与推广【答案】(3)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学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解析】(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学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12.(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12.(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12.(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12.(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 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第二小问的特征联系汉代的社会现实回答即可【答案】(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解析】(2)结合材料信息“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 “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再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原因即可【答案】(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新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解析】(3)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 第二小问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新因素”【答案】(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解析】(4)注意概括中国古代文学流传的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可从文学体裁特点的变化上与所适应的人群来归纳整理答案也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考虑回答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一种文化与思想要成为主流或是广为流传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符合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风度”形成的时代背景并说明其在绘画、书法方面的表现13.(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文化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原因13.(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小说传播出现的新变化【答案】(1)背景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士人群体的形成佛教道教的传播表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书法体现虚玄灵动的时代风格【解析】(1)第一小问魏晋“风度”形成的背景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整体上体现为国家分裂以及政权更替带来的社会动荡以及当时由于利益集团的影响下政治黑暗还有当时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以及佛释道三者并行发展第二小问在绘画和书法上体现为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以及在书法上体现为虚玄灵动的时代风格【答案】(2)特点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原因理学兴起文人阶层壮大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出现文化的普及【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中“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呈现出突破文体进而融会贯通的趋势院体画、文人画与民间画齐头并进各臻繁荣”可以看出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第二小问原因在于宋明时期随着理学不断发展注重内心的阐发文人群体壮大带动雅文化的发展再加上这一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促使市民阶层出现文化随之得以发展和普及促进代表市民趣味的世俗文化发展【答案】(3)新变化刊印选刻成为主要传播方式文人点评起了重要作用【解析】(3)根据材料“进入明中叶之后印刷品取代传抄和讲说而成为小说的主要传播方式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专门刻印、经营各类图书的书坊对于小说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人不仅是小说的接受者而且也是小说的传播者他们写的那些序跋评语对于小说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概括出明清时期小说传播方式出现了有刊印选刻以及文人点评的新变化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重视道德的原因14.(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一元文化解体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元文化解体”的影响14.(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答案】(1)原因旧伦理道德的破坏士大夫的责任感社会变革使某些社会矛盾激化社会需要形成道德共识儒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风气变化【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原因旧伦理道德的破坏士大夫的责任感社会变革使某些社会矛盾激化社会需要形成道德共识儒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风气变化【答案】(2)时代背景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儒学治国理念受到挑战和质疑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洋务运动的推动影响为中国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解析】(2)第一小问“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 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儒学治国理念受到挑战和质疑西方民主思想的传人洋务运动的推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答案】(3)关系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改造适应了社会主流的需要客观上稳定了社会秩序而明末清初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需要儒家文化与时俱进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保守又阻碍了社会发展【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关系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改造适应了社会主流的需要客观上稳定了社会秩序而明末清初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需要儒家文化与时俱进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保守又阻碍了社会发展。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共103页附答案)目录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
”这一说法()A.肯定了蔡伦是中国造纸术的唯一发明者B.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C.旨在说明蔡伦在古代造纸术改进中的作用D.属于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解析:A项说法错误,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不是唯一发明者;题干中的历史论文不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B项;根据“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历史论文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不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
答案:C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D.雕版印刷术麻烦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如果印数少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如果印数多了的话,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故选A项。
答案:A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A.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解析:由“凭针盘而行”,可知“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故选C项。
答案:C4.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术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二三会考练习
瓯海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二、三会考单元过关测验命题人:王文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是20XX年祭孔大典推荐的五句奥运会迎宾语,这五句迎宾语体现的人文奥运理念包括①团结友爱②崇尚道德③和睦相处④和平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近来有网友建议,把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改为孔子的诞辰之日,此种说法主要是因他A、主张“有教无类”,并把思想主张贯彻到教育活动中B、主张“无为而治”C、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D、主张“民贵君轻”3.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
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A.“天行有常”B.“有教无类”C.“独尊儒术”D.“民贵君轻”4、“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
”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5、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
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6、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7、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8、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
(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 10 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
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图 8 魏源《海国图志》A. 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图 9 严复《天演论》优胜劣汰、民主科学图 10 陈独秀《新青年》C. 思想解放、救国图强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 .《孔子改制考》B .《海国图志》C.《天演论》 D .《变法通议》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
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
”这表明作者强调()A .“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 .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4.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5、从 19 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 世纪 20 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
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
”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A. 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6.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1895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10 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 。
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图8 源《海国图志》图9 严复《天演论》图10 独秀《新青年》A. 师夷长技、尊孔复古B. 优胜劣汰、科学C.思想解放、救国图强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 .《孔子改制考》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 .《变法通议》3. 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
而新事物在旧体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围之,是很难完全如愿的。
”这表明作者强调( )A .“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 .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4.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 .自由为体,为用5、从19 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 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
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
”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维新变法运动D. 新文化运动6. 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次”变化是( )A .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二)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1)这部著述是(《资政新篇》.B 《海国图志》.A 《孔子改制考》.D 《变法通议》.C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2。
根据材料究其极,不为流弊。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魏源A .胡适 D .宋教仁C .王韬B “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3”涕也。
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A .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B .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D .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C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4. )(。
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的道理。
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B.A. D.C.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5 )(”这位思想家主张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改良维新B. 民主共和A. 君主专制D.暴力革命C.。
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50世纪19魏源在6.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 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B.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A. C. D.这主要是。
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革命第一大功臣,世纪末的梁启超为19胡适评价7.(因为梁启超宣传了).民主共和,主权在民B.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A .开设议院,变法图存D.托古改制,变革维新C“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8.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这表明李鸿章”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1小题每题3分共计63分)1.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武帝时期规模非常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50名博士弟子但到了东汉中期(126年)太学规模扩大太学生增至三万多人导致这种变化的客观条件之一是()A. 国力增长政治经济空前繁荣B. 察举制的实施行之有效C. 全国行政机构设置发生变化D. 造纸技术的改进【答案】D【解析】关键信息是“东汉中期”“客观条件” A不符合东汉中期排除B在汉武帝时期已实行排除C 东汉中期全国的行政机构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排除D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客观上促进了儒学教育的发展故D正确2.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了()A. 苏轼关心百姓疾苦B. .《三国演义》盛行当时C. 宋代市井生活丰富D. .尊刘贬曹观念深人民心【答案】C【解析】ABD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材料描述了宋朝时期一群小孩儿听说书的事情反映了宋代市井生活丰富所以C符合题意3.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②不重实用③不注重科学分析④注重经验总结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缺乏数理逻辑推理不注重科学分析注重经验总结故①③④正确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实用性故②与材料及史实相反应排除故C项正确4.《儒林外史》全书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它是由许多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构成的一本描写社会生活的书其中商贾形象占有一定比例而其间大部分是扬州盐典商人的形象此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思想控制空前严密B. 扬州经济日趋繁荣C.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D.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答案】D【解析】题干中“其中商贾形象占有一定比例而其间大部分是扬州盐典商人的形象”的信息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市民阶层扩大促使小说描写市民阶层的人物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5.“偏重于咏物写志词藻华丽讲究对仗”是下列哪一文体的特点()A. 汉赋B. 唐诗C. 宋词D. 元曲【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唐诗风格多样讲究格律规范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宋词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元曲雅俗共赏抒情叙事兼长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些诗词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宋词、唐诗、楚辞B. 楚辞、唐诗、宋词C. 汉赋、楚辞、唐诗D. 唐诗、宋词、元曲【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楚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排除故选B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答案】C【解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雨霖铃》是宋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唐朝李白的诗是唐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宋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一部分人从传统的雕版印刷业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专门雕刻各类印花版的刻画工匠如北宋开宝年间洛阳贤相坊有一李姓染工“能打装花缬众谓之李装花” 这一现象表明宋代()A. 生产工具实现革新B. 印染技术出现专门化趋势C. 新的生产关系萌生D. 区域间长途贩运兴旺发达【答案】B【解析】9.诗的首篇《关雎》属于“周南之歌” 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A. 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 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C. 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D. 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答案】C【解析】《关雎》本是男女情歌而儒家对雎鸠的意象作出了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解读丰富了这首诗的教化色彩故选C汉代儒学取得了正统地位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周代的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崩溃后世儒家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而不是周代的宗族规则排除B儒家讲究入世观念儒家对《诗经》的解读符合现实社会状况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排除D故选C10.《诗经·小雅》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记·礼运篇》强调“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韩非子·扬权》则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上述材料体现的相似之处是()A. 华夏认同B. 君主专制C. 天下归一D. 和谐万邦【答案】C【解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为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意为圣明的人把整来个天下看成是一个家“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意为天下四方有事件发生而要害在中央之地圣人把持着要害之所四方的诸侯都会来朝拜故题干材料体现的相似之处为天下归一 C项符合题意华夏认同、君主专制、和谐万邦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1.下表是《汉书》中对当时医学发展状况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当时()A. 儒家经典为医学提供知识基础B.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条件成熟C. 政府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药物学D. 民间钻研医术的氛围非常浓厚【答案】C【解析】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伤寒杂病论》属于医学专著而材料强调的是药物学研究成果 B项错误排除结合表中关键信息“‘本草待诏’的职位”“本草…教授者”“随父为医长安……诵医经本草、方术”可知汉代药物学研究出现了专门机构并不断发展 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方药物学研究成果而不是民间钻研医术的氛围 D项排除故选C12.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 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 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答案】C【解析】皇帝个人的喜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故A错误文人士大夫们颂扬国运也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也不起决定作用故B错误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综合国力异常强大所以体现国家强盛风格的大赋盛行东汉和帝以后国家政治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当时文学发展的趋势故C正确D项表述是错误的汉赋只是当时主流的文学形式没有官方文学这一说法故错误故选C13.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A. 小说的出现和繁荣B. 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 宋朝风俗画的发展D. 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结合所学知识明清小说、宋代风俗画、黄宗羲的工商皆本都体现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故A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魏晋书法的形成与发展不能体现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14.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普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A. 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B. 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C. 壁画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 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答案】A【解析】据材料“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普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 可知东汉以后壁画取材多以儒家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为主这是由于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东汉进一步发展故选A项壁画的装饰功能并未丧失而是增加了教化功能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壁画呈现平民化趋势排除C项材料说的只是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并没有说明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排除D项故选A15.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A. 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 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 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可获得的信息是郭守敬在元世祖的支持下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并据此主持编制了《授时历》这说明元政府很重视与农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古代政府在促进科技发展方面特别是实用科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故选A16.《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A. 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B. 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 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D. 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人秦赵渑池会是十分著名的关于蔺相如的故事故C项正确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杜牧是唐朝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17.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答案】C【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气势恢弘的汉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故A、B两项理解正确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反映了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不符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结合材料中司马相如的赋的特征可知 D项理解正确故选C18.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据此可知中华文明A. 起源最早B. 多元一体C. 分布广泛D. 延绵不断【答案】B【解析】在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玉龙说明这些地区的文化具有相似性不同地区存在相类似的文化充分说明了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 不同地区都出土玉龙体现的是多元一体的特征 ACD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19.说到人们生活经历的艰辛和悲壮我们也许会想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名句这三句所反映的文学体裁分别是()A. 骚体、词、赋B. 骚体、词、诗C. 词、骚体、诗D. 词、赋、诗【答案】B【解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楚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宋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唐诗故B项正确故选B20.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B.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 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D. 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的是草书故A 项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1.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大九州”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秦始皇的这一构想()A. 有利于中原农耕文明的拓展B. 为秦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基础C. 反映了华夷观的形成与发展D. 推动了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答案】A【解析】秦始皇欲将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这体现了王者无外的疆域观念有助于秦朝将农耕文明传播到四夷之地 A正确题干描述的是秦统一之后的情形排除B华夷观形成是在商周排除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2.(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22.(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等方面概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答案】(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中国近代梦想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现代梦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实行民族素质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解析】(1)第二小问“原因”易错在不能全面归纳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中国古代“中国梦”需从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特征去思考中国近代“中国梦”需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西方文明侵入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角度思考中国现代“中国梦”需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的角度思考【答案】(2)特点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据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解析】(2)“特点”易错在不能正确把握题干要求需要结合古代、近代、现代的时代特征及相关实践与其结果分别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三个方面来思考并得出结论23.(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未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原因有哪些?23.(2)举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史事(三例)【答案】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上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解析】本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史实解答即可【答案】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为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基础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解析】本小问的史实结合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的影响解答即可。
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1(专题一、专题二)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阶段综合测评(一)(专题一、专题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X,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
这表明孔子在当时(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B[孔子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而不是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故A项错误;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提出“克己复礼”的主X,表明他希望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克己复礼”并非要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也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C、D两项错误。
]2.先秦时期,各种治国方略层出不穷。
“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治国方略( )A.孟子B.老子C.墨子D.韩非B[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X“仁政”,与题干“事少而功多”的描述不符,故A项错误;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X“无为而治”,与题干“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相符,故B项正确;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X“兼爱”“非攻”“尚贤”,与题干描述不符,故C项错误;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主X法治、变法革新、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题干描述不符,故D项错误。
] 3.“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无用也。
”(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X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D[根据材料信息“《庄子·人间世》”可知此主X属于道家学派,由D项中“有为”“难治”可推断其主X“无为而治”,这正是道家的代表性观点,故D项正确。
A项属于心学观点,B项属于法家思想,C项是儒家荀子的观点,皆与材料观点不同,故排除。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 人民版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有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1948年在草拟《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建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益上一律同等 .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看法是A .礼B.义C.仁D.忠2.( 2011 年 5 月浙江五校联考)《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说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 己,谓身之私欲也 . 复,反也 . 礼者,公理之节文也 .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说为()A .“人伦者,公理也”B.“存公理,灭人欲”C.“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真谛”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3.( 2011 年 1 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分定而无制,不可以,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以,故立君. ”这类主张最切合以下古代哪一学派?()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4.( 2010 年 12 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这一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有益于培育崇高的节操B.反应了儒家的道德看法C.切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5.( 2010年 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中国衣饰在不一样历史期间特色各异,如商的“庄严隆重”,周的“次序井然”,战国的“清爽”,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美”,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迈”,明的“敦朴繁丽”,清的“纤巧” . 这里周的“次序井然”、战国的“清爽”、唐的“丰满华美”、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花怒放”、民主政治、新思潮萌生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败、理学流行C.郡县制、“百花怒放”、国家兴盛、“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花怒放”、国家兴盛、理学流行1/13位”这一看法的是()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医生五尺,士三尺. ”B .“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 .“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 .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7.( 2011 年 1 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梁启超在评论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喜悦剂 .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能够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论的这部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集注》C.李贽的《焚书》《藏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8.( 2011 年 4 月揭阳二模)中国近代民族财产阶级不停研究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找寻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找寻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料. 以下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②“天下为主,君为客”③以“众治”代替“独治”④“存公理,灭人欲”A .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9.( 2011 年 5 月徐州市三模)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达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 ”所谓“复古开新”,主要表此刻()①先秦民本看法中兴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③君主专制遇到批评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饰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该是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制天数而用之11.①春秋期间,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燃烧玉石向上天祷告,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踊跃组织灭火 .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趋淡漠,而世俗理性渐渐据有上风. 上述资猜中属于历史评论的是()A.①B.②C.③D.④12.(2010·北京模拟 )右图是位于山东临淄城南的稷放学宫,约创立与公元前 4 世纪中叶,是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中华精神汇聚处,最高等级的文化哲学沟通地. 稷放学宫的出现说明A.齐鲁大地自古就有重视文化的优秀传统B.战国期间“百花怒放”场面形成和发展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春秋期间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13.春秋战国期间的百花怒放对后代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14.促使春秋战国期间文化繁华的最重要原由是A.社会大改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巨变D.统治阶级的倡导15.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16.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实质上的共同点是A.剔除不适应该时社会需要的思想B.为增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C.为削弱诸侯(王国)权力供给理论依照D.增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17.宋朝新儒学所汲取的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18.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且保持了长远的生命力,主要受益于①其思想系统依据时代需要不停丰富和完美②封建统治者的鼎力倡导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鼎力流传A. 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9.朱熹提出“存公理,灭人欲”,此中“公理”主假如指A.天体运转法例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次序D.“天人感觉”理论20.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显然来自()A. 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21、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医生们,着重道德文化涵养,着重时令,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停研究成为时髦 . 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B.西汉对儒学的推行和太学的创办C.“百花怒放”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D.思想活跃场面的出现22、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高兴学之系统,因为二人称名于同一期间,且学术看法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辩不休 . 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A.朱熹主张公理是万物的来源,陆九渊重申“心”是宇宙的本源B.“公理”能否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C.能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能否进行心里反思,致使良心23、“理睬得熟时,道理便在上边.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睬,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体,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倡导的是A .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心2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 . 在世界来源问题上,与慧能的看法有相像之处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程颢C.朱熹D. 王阳明25、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到现在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歹意之动 . 知善知恶是良心,为善去恶是格物 . "从其内容看反应了A .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李贽“异端”D.经世致用思想26、康熙夸赞他说“文章言谈之中,全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 . 朕读其书,察其理 . 非此不可以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可以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可以仁心德政施于天下,非此不可以内外为一家 . ”康熙夸赞的“他”指的是A. 孔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27.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评,以下对其主张的评论,正确的选项是A.重申工商皆本B.反对以“贤人”之言作为鉴别是非的标准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重申“经世致用”的实质学识2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脚踏实地,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评思想C.自由同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29.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 ”依照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成立人人同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30.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一样看法的本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一样 B .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构造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31.( 2010 年 9 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12 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论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资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BA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公理人欲,不容并立”“公理存则人欲DC亡,人欲胜则公理灭”“夫人者,天地之心 .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E F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1)依据上边的儒学言论,指出有关言论者,并归纳其核心思想.(6分)资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一样,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 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邪辟之说灭息,而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2)依照上述资料和所学知,指出儒家思想在代获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由.(2分)资料三:黄宗羲:“凡天下无地而得平和者,君也 . 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失散天下之儿女,博我一人之,曾不惨淡 . ⋯⋯敲剥天下之骨髓失散天下之儿女,以奉我一人之淫,自然,⋯⋯然,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以上资料反应了黄宗羲的思想拥有怎的代特色?归纳指出种思想特色形成的原由.(4 分)(4)儒家思想作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社会主和社会的今日,我怎正确的它?( 2 分)32.( 10 分)以下资料资料一:北宋大学识家、理学的奠定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资料二: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以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即是仁义礼智”,是人一定按照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矛盾时,应“存公理,灭人欲”.资料三: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抽打,他嘲讽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荣华,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天赋之自然”,每一个人都能够顺其“自然之性” .请回答:( 1)资料一表现了古代文人如何的人品追求?( 2 分)( 2)据资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由.(2分)( 3)据资料三,归纳李贽对理学批评的主要思想看法.(3分)( 4)综合上述内容,说说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 (3 分)33.( 10 分)君与民的关系在中外政治发展中不停演变,阅读以下图文资料:资料一:唐太宗说: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资料二: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取依靠于天数和民心双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授命于天,天下授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资料三: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公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人君与千百万之公民合为一体,国安得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 . 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请回答:(1) 资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表现的?( 2 分)(2)资料二中三位思想家的看法有何异同?( 2 分)(3) 资料三中奏折的要旨是什么?联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由.(4分)(4) 归纳明康有的思想与资料二所反应的中国思想的关系.(2分)34.( 8 分)以下资料:资料一:非在《有度》中:“威不两,制不二. ” 是非借用《管子》中的,即“威独在于主,群臣恐惧;威分于臣,令不可以 . 故明主之治天下一步也,威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 故曰“威不两” . 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民不听 .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 故曰“制不二” .资料二:黄宗羲:“凡天下无地而得平和者,君也. ⋯⋯荼毒天下之肝,失散天下之儿女,以博我一人之,曾不惨淡,曰:我固子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失散天下之儿女,以奉我一人之淫,自然,曰:此我之花息也 . 然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资料三: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可以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 ”他只有皇帝同各官吏共同掌握政,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他倡导“以天下之,寄之天下之人” .回答:⑴依据资料一,归纳非的政治主. ( 1 分)他的主在当起了什么作用?( 2 分)⑵资料二中黄宗羲得出“ 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代背景是什么?( 2 分)⑶资料二、三所反应出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 1 分)列举这两段资猜中能反应该思想的重点语句 . (2 分)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参照答案1— 5 : CBACD 6 — 10: ADBDD 11—15:DBAAD16—20: DABCB 21— 25: AAADB 26—30:DBAAC31、(1)孟子:民本或德政;朱熹:“存公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心” . (每项1 分,6 分)(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觉”、“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逢迎了汉武帝开辟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此使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 ( 2 分)(3)表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专制)的时代特色. ( 1 分)原由: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败;儒学思想演变成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 ( 3 分,答出此中两点即得满分)( 4)剔除封建糟粕;汲取民主精髓;发展民族新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培育民族精神 . ( 2 分,答出此中两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32、( 1)追求人的精神价值;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3)批评理学家“存公理、去人欲”的虚伪;倡导人的个性自由发展(4)宋明理学保护专制统治,压迫截止人的自然欲求;但理学着重人的时令和道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必定踊跃作用 .33、( 1)重民生 . 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2)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重申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二者之间 . 他们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围 .(3)推行君主立宪是强国之路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足,维新派力量单薄;长远的君主专制统治,民主思想影响有限 .(4)批评了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34、⑴韩非主张增强君主集权( 1 分) . 他的主张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需要,成为秦国实现一致的理论基础( 2 分) .⑵时代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增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封建政府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随意回答两点即可, 2 分).⑶资料二、三所反应出的共同的思想是批评君主专制( 1 分) . 重点语句:资料二中“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资料三中“人君之于天下,不可以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言之有理即可, 2 分) .。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下图为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局部)该画由唐人吴道子所作描绘的是释迦尼降生为悉达多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据此可知()A. 唐代统治者信奉佛教B. 文人画侧重意境创设C. 佛教呈现中国化趋势D. 一元化信仰已经确立【答案】【解析】2.“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众芳之芜秽” 这首古代著名诗歌()A. 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B. 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C. 透射出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D. 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句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畦留夷与揭车兮”等句式体现这种体裁的灵活易于感情的表达依据所学这正是屈原楚辞的特点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所以B符合题意3.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了清初()A.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B. 对思想文化控制逐步松弛C. 文人不再追求读书入仕D. 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需求【答案】D【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民众的读书偏好并不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排除B.现象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市井俗人并没有反映出文化知识分子的读书要求排除D.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逐渐趋向世俗化故选D4.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指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材料中的“三大发明”对欧洲最重要的影响是()A. 推动新航路的开辟B. 导致了殖民扩张C. 促进了文艺复兴D. 推动了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可知这三种发明分别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及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D项正确ABC项是三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但只阐述了一个方面相比来说D项更加全面排除ABC 故选D5.在中国古代画界有幅画“用移动的立场、流动的眼光独特的视野出色地表现了秩序井然、市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旨这幅画可能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清明上河图》用移动的立场、流动的眼光展现了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真实反映了宋代城市市民的生活故D项正确A项为《送子天王图》 B项为《墨兰图》 C项为《人物龙凤图》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D6.李华想成为一名诗人追求“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清新激越的韵调、雄奇豪迈的风格、明快生动的语言”的文风其应该多读下列哪组诗人的作品()A. 杜甫、杜牧B. 屈原、李白C. 白居易、陆游D. 陶潜、贾岛【答案】B【解析】材料明显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中国古代的屈原和李白的诗都具备浪漫主义特征杜甫白居易贾岛都是现实主义风格 B项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7.读图可知古代中国科技()A. 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 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C. 与农业生产的联系紧密D. 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答案】C【解析】A.饼状图中没有将古代中国的科技和同时期世界科技成就对比无法得出古代中国科举领先世界B.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饼状图中并未体现排除BC.根据饼状图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主要成果分布在天文、农学方面 C正确D.从科技成果的分布领域无法得出当时科技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经验轻概括8.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对比四大发明在中国的作用这一论断启发我们关注()A. 中西社会条件B. 西方发展阶段C. 君主专制强化D. 意识形态不同【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中国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结合所学中西方的社会状况可知中国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转型却在中国没有引起较大影响说明科技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社会环境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包含在A项中排除故选A9.明代科技著作表(部分)该表反映了明代科技()A. 是实验科学的典范B. 以天人合一为指导C. 在世界范围居前列D. 与农耕经济相适应【答案】D【解析】10.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 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C. 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 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可知这体现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先秦百家诸子价值观念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先秦诸子对“六经”的传承与守护并未说明儒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强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故选D11.有学者解读中国古代某一类型绘画“与禅画相似但实质上却有许多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不求形似只重意境不求画面色彩却求万物的真质不同的是禅画是以禅心观照万物妙悟万物该类型画则是以文学诗词之心去观看万物感受万物”这种类型画是指()A. 山水画描绘意境气韵B. 文人画强调才情气节C. 花鸟画追求形态逼真D. 人物画注重人物故事【答案】B【解析】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强调的是绘画内容与材料“文学诗词之心去观看万物感受万物”以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不求形似只重意境不求画面色彩却求万物的真质是以文学诗词之心去观看万物感受万物”可知是文人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故B项正确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为花鸟画同样强调绘画的内容故C项错误人物画是绘画的一种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亦在强调绘画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12.据学者研究杜甫在唐代诗坛的地位不高其诗歌在当时流传也不广泛北宋中期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推崇杜甫认为其诗寄托着深痛沉郁、忧国忧民的意志蕴含着义理和法度因此杜甫的地位迅速提高被誉为“诗圣” 这反映了北宋中期()A. 文学艺术繁荣B.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 社会矛盾尖锐D. 崇文抑武风气浓厚【答案】C【解析】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唐代的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很多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根据材料杜甫在宋代被推崇原因就在于忧国忧民的意志这和宋代社会矛盾尖锐的背景吻合故选C宋代苏轼等人推崇杜甫确实受到理学观念的影响但理学在北宋中期并未成为官方哲学故B排除A、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3.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 “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答案】B【解析】A项中的“九市”是城市中的商品交易场所与商业经济直接关联排除B项反映了丝织业的发达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符合题意C项中的“经游(营)”和D项中的“贾客”都与商业经济直接关联排除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14.(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答案】(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表现①活字印刷术发明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等信息即可概括出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考生可列举三大发明在宋代的重大突破【答案】(2)特点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数量浩繁深受读者喜爱崛起过程艰难(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解析】(2)根据材料二中的“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等信息即可回答明清小说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并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即可分析出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15.(1)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人取得的让“西方望尘莫及”、并对人类世界步入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哪些?15.(2)如果需要你论证上述观点正确性的话你认为有哪些科技成果最能代表中国文明的形象?除四大发明外请至少列举六例15.(3)通过材料一、材料二的阅读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15.(4)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科技不能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答案】(1)成就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解析】(1)本小问的科技依据材料一时间“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 结合所学可知科技成就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答案】(2)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丝织品的发明、瓷器的发明、农学、数学、医学等【解析】(2)本小问的举例结合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可知代表有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丝织品的发明、瓷器的发明、农学、数学、医学等【答案】(3)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对外、民族交往频繁科学家的探索等【解析】(3)本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以及对外、民族交往频繁和科学家的探索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4)专制思想的束缚封建制度的完备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解析】(4)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三结合明清时期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即可16.(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火器发展情况及推动火器发展的原因材料二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大约通过阿拉伯人再通过十字军东征带回欧洲此后频繁的战争和军事征服为欧洲新文明的发动机和助产婆罗宾斯的《新的射击学原理》和马勒的《火炮论》对火焰的后坐力、射程和炮弹的飞行速度作了详尽分析和修正这是近代力学的基础性工作根据这些理论锥形炮弹取代了球形炮弹……大炮镗床技术后来被用于蒸汽机制造大大提高了蒸汽机气密性和效率而枪弹要求高度的可换性又开辟了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之先河欧洲火炮的进步被运用到舰船上配置成坚船利炮体系有实力闯进任何它想征服的海域(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1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火炮技术进步的原因及影响【答案】变化由燃烧性火器到爆炸性火器出现管状火器原因民族战争频繁冶铜技术和冶铁技术发展专家与军民研制【解析】第一小问的情况依据材料一“北宋时利用火药制造的火器主要是燃烧性的随后爆炸性的火器也得以大量制造和应用到了南宋更发明了管状火器”可以得出由燃烧性火器到爆炸性火器出现管状火器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宋军和蒙古军在淮河一线作战寿春府军民创造了一种叫做突火枪的火器”、“(宋代)在冶铜技术上把五代时发明的胆水浸铜法普遍地应用于生产继续推广用煤冶铁的方法提高了铁的质量” 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原因是民族战争频繁冶铜技术和冶铁技术发展专家与军民研制【答案】原因中国火药技术的传入点解和军事征服的需要学者的推动影响促进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进而刺激了工业革命的进展创造了新的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力量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和殖民扩张提供了强有国的武器总之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并确立欧洲在近代世界的中心地位【解析】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大约通过阿拉伯人再通过十字军东征带回欧洲此后频繁的战争和军事征服为欧洲新文明的发动机和助产婆罗宾斯的《新的射击学原理》和马勒的《火炮论》对火焰的后坐力、射程和炮弹的飞行速度作了详尽分析和修正这是近代力学的基础性工作”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根据这些理论锥形炮弹取代了球形炮弹……大炮镗床技术后来被用于蒸汽机制造大大提高了蒸汽机气密性和效率而枪弹要求高度的可换性又开辟了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之先河欧洲火炮的进步被运用到舰船上配置成坚船利炮体系有实力闯进任何它想征服的海域” 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影响是促进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进而刺激了工业革命的进展创造了新的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力量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和殖民扩张提供了强有国的武器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并确立欧洲在近代世界的中心地位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1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答案】(1)影响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火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奠定了基础总之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该书特别阐述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等中国的发明创造这部巨著打破了西方人长期坚持的中国历史上无科学的观点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结合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回答【答案】(2)变化一度领先直至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明清时期逐渐落后于世界原因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极大的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日益没落的封建制度抑制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③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统治(或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④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⑤中国传统科技自身存在的缺陷如注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注重经验、缺少实验等特点也阻碍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突破⑥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解析】(2)变化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一度领先直至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明清时期逐渐落后于世界原因根据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回答。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登封实验高中高二年级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1.《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其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 B.法家的“变革”主张C.墨家的“节用”倡议 D.儒家的“礼制”要求2.战国时期,荀子宣扬“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
南面而听天下,生民制属莫不振动服从以化顺之”。
庄子也主张“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
这反映了当时A.道家放弃了任性无为 B.重建社会秩序的诉求C.君主专制成社会共识 D.儒家与道家趋于合一3.从汉朝起,历年二千,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
其间或兴或衰,却没有一个学派或宗教,能夺取它的正统地位。
儒学的不败原因有A.严格拥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B.其它学派缺乏特长C.统治者历来尊重儒学 D.儒道佛鼎立,儒守中立4.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
他提出的这一理论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 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 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5.“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
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
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6.宋代叶梦得在《石林家训治生要略》中提到:“人之为人,生而已矣。
人不治生,是苦其生也,是拂其生也。
”将家训文化提升到治生思想的高度。
以下对宋代家训文化发展的原因探究具有说服力的是A.宗法“家国同治”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B.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统一要求超越前代C.社会发展推动士人阶层认识自我的结果D.治家思想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发生新转型7.朱熹《朱子语类》中讲:“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直待有了君臣父子,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专题1-4)综合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专题一~专题四测试题(本测试题仅在教师书中体现,学生书中没有,仅供教师备用。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主要是()A.用政治变革代替军事战争B.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C.承认矛盾的存在但力求回避矛盾D.在教育思想上都承认私学的重要意义【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相同点。
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老子强调回到小国寡民,孔子强调维护周礼,为政以德,这都是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
在这两人的思想中体现不出A项;C项是老子的思想;D项是孔子的思想。
2.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这一观点()A.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B.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C.体现鲜明的民本思想D.强调了宗族血缘关系【答案】 B【解析】材料体现了孟子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各阶层都要注重“仁”,这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故选B项。
3.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墨翟“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答案】 D【解析】“知足常乐”体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4.“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 C【解析】材料体现了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兼爱”主张。
5.(2014·南昌三中)“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考试卷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卷内(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一小题6分,第二小题13分,第三小题5分,第四小题8分,第五小题8分,共40分。
)31.⑴答:民本思想(1分)。
⑵答: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是取信于民(1分)。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1分)。
⑶答: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1分)。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1分)。
⑷答:唐太宗君臣吸取隋亡教训,出现了贞观之治(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史实无错误即可,1分)。
32.⑴答: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1分)。
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4分)。
⑵答:因为各派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2分)。
⑶答:材料四的主张(1分)。
因为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2分)。
⑷答:材料一的主张(1分)。
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33.⑴答:核心是“仁”(1分)。
⑵答: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1分)。
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1分)。
⑶答:李贽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1分)。
时代特征:封建社会渐趋衰落(1分)。
.34.⑴答: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
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1分)。
⑵答:黄宗羲:农工商皆本(1分);雍正帝:重农抑商(1分)。
⑶答: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是历史的进步(1分)。
雍正帝的观点是落后的(1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1分)。
35.⑴答: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1分)。
他的主张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需要,成为秦国实现统一的理论基础(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历史必修Ⅲ专题一、二测验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2.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老子: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②孔子: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③墨子:兼相爱,交相利④韩非子: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⑤荀子:无为而治⑥庄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 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①③④⑤
3.建立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长远大计,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与此相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庄子B荀子C孟子D韩非
4.(2009海南)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5.秦朝“焚书坑儒”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6.(2009.海南)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
7.“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是
A发明本心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心即理也
8.清风吹幡动,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二位的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守仁
9.(2009.江苏)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10.程朱理学最终被统治者确定为官学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社会发展规律B有利于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C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D理学大师的积极宣传和推动
11.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为欲望所蒙蔽C强调“知行合一”D“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12.李贽赞扬自由恋爱,提倡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赞扬商鞅、吴起等改革家。
这些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道貌岸然的“道学”先生B主张男女平等
C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予以否定D同情农民起义军
13.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同观
点的根源在于
A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上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
1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共同点不包
括
A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C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提倡经世致用
D外交上主张与各国平等交往
15.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
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6.“神舟”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
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
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
产生于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17.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
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科技高
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
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成就②重视对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
③重实践,轻理论④忽视实用技术,重视抽象科学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②③
18.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②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
士阶层创造了条件③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④
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⑤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
⑥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源
A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
1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产生于北宋B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始于唐朝末年C我国发明的最早的纸是“蔡侯纸”D殷商时期
出现了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
20.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B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1.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
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B戏曲表演C书法艺术D舞蹈艺术
22.(2009.浙江)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
故又称正书C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
铭》D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23.(2008江苏)“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
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24.《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辉煌的开端,同时,它的广泛而丰富
的内容,又是我国古文明的载体,是古代社会的一部形象化的历
史。
下列关于《诗经》说法有误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B收集了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的诗歌C人文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影响深远D与《书》
《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25..明清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其原因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②市民阶层扩大③印刷术的完善
④小说表现手法丰富⑤社会民众文化水平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26题29分,27题21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分别处于什么时代?(3分)
(2)三位思想家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6分)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并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学说之所
以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和黄宗羲思想特点形成的原
因?(6分) (3)从材料来看他们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4分)为什么会有
这种差别?(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
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
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
国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
成为历史的舞台。
材料三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
弹御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
用它来看风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推动欧洲向近代
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8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4)四大发明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6分)
26、(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
(2)韩非子主张法治。
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其中董仲舒的思想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黄宗羲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君主专制强化,弊端丛生,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27、(1)四大发明产生于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
(2)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武
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
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总之,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资本主
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