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体温的控制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各个章节教案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课题:1.1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难点:1.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2.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P2图)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
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液_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___态和___态形式存在。
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___96.53%___。
它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
其次是淡水,占2.53%;最少是的陆地咸水,占0.94%。
3.淡水中最多的是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淡水量的0.3%。
4.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_2.53%_,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__用水。
5.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讨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二、水与生命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
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
以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____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_______,其中水母占_____,草本植物中约占___________。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____活动也离不开水。
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______。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3.5 体温的控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专题3.5 体温的控制重难点1:产热与散热的平衡一、恒温动物(鸟类)和人类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二、产热(1)安静时: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2)运动时: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三、散热(1)皮肤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 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四、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不能及时调节体温,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发生中暑。
重难点2:体温受脑控制①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②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
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是( B )A .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 .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C .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D .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2.在35 ℃时人更容易发生中暑的地方是 ( D )A.无风干燥的沙漠B.建筑物顶部C.有风湿润的麦田D.充满水蒸气的车间.如图所示是某两类动物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B .甲、乙都是恒温动物C .甲、乙都是变温动物D .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4.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
据图判断他们所处的状态 ( A )A.甲处于安静状态,乙处于运动状态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C.甲处于运动状态,乙处于安静状态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下列关于恒温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B.身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都是一样的,且温度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C.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D.恒温动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相对平衡6.舒洁同学学了“体温的控制”这节内容后,归纳了以下四句话,其中不当的是( C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B.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C.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D.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来调节的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 ℃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下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明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清晨5时体温最低B.下午5时体温最高C.从5时到24时,小明的体温一直是升高的D.这一天中小明体温T(℃)的范围是 36.5 ≤ T ≤ 37.58.小明因感冒在家休息。
(人教版)2020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3.5 体温的控制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
第5节体温的控制一、填空题1.人体产热的部位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散热的方式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仍能保持正常的原因是皮肤血管多数_____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_____,皮肤温度___________ ,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_____________,同时汗液分泌_____________,因汗液蒸发而散发的热量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3.正常人体内的温度是( )A.36℃B.37℃C.38℃D.40℃4.人体运动时,产热部位主要是( )A.内脏B.骨骼肌C.肺和肝脏D.心脏和肝脏5.皮肤对保持人体体温恒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夏天天热时(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6.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 )A.皮肤血管扩张,血液散热B.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散热C.皮肤直接散热D.汗液蒸发散热7.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腋窝温度不是最高的B.测量人体温度最方便的方法是将体温计直接置于皮肤上C.正常人体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D.正常人体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不一样8.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9.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散热主要依靠( )A.内脏B.皮肤C.汗液 D.骨骼肌10.人体的体温可保持在37℃左右,是由于机体的哪些生理过程保持相对稳定( )A.产热和散热B.消化和呼吸C.吸气和呼气D.消化和吸收11.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容易中暑的原因是( )A.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被破坏,体温将升高B.高温环境下散热增加C.高温使汗液分泌增多,易中暑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能保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是( )A.使体内产生更多的热量B.增强体内运输氧气的能力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使体内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13.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14.在暑期军训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B.用酒精擦身降温C.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D.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15.蚯蚓适于生活在土壤深处的原因是( )A.蚯蚓体温不恒定,适于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的深层B.土壤的深层食物比较充足,适于蚯蚓生活C.土壤的深层空气充足,适于蚯蚓生活D.土壤的深层光线适宜,适于蚯蚓生活三、综合题16.人们研究知道,参加冬泳和进行冷水浴后,由于冷水作用于人体皮肤,易造成皮肤血管急剧收缩,使体表血液流向内脏,致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约一分钟后,体内便产生了大量的热,这时血管舒张,血液迅速流向皮肤.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冷水作用于皮肤,肤色变为_____________,一分钟后肤色变得 _____________.(2)冷水刺激可使血管_____________,长期坚持冷水锻炼可以使人_____________能力更加迅速和准确.17.很多同学有过这样的体验:进行剧烈运动后,脸就变得通红,这是由于运动时人体的_____________产生大量的热,从而使脸部皮肤中的_____________舒张,_____________增多,从而出现满脸通红的情况,这一情况可帮助人体散热.18.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冻得“发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19.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明明是学校体育队的长跑运动员,他在安静状态下,身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在3000 m长跑过程中,他身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产热的同时,机体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到体外,以保持体温的恒定,人体中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_____________ 散失出去的.参考答案1.内脏骨骼肌内脏骨骼肌直接散热蒸发散热2.收缩减少低少少少3.B 4.B5.D 解析:夏天天热时,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6.D7.B 解析:A、C、D都是正确的.B中将温度计直接置于皮肤上测量出的结果是不准确的.8.C 解析: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在脑干.9.B 10.A11.A 12.D13.B 解析:A项,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因此患糖尿病,故错.C项,植物生长器官受单侧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对高等植物而言,向光性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的正向光性.如茎叶受单侧光影响,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从而使其向向光一侧弯曲.故错.D项,如果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少了,而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并未减少,就会使植物体内的水分越来越少,从而造成植物萎蔫,细胞吸水过多不是引起植物萎蔫的原因.故错.B项正确.14.D15.A 解析:蚯蚓的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需要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16.(1)苍白色红润(2)迅速收缩并舒张体温调节17.骨骼肌血管血流量18.骨骼肌的颤抖能使人产热成倍增加,这对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温的稳定有重要意义.19.(1)内脏骨骼肌 (2)皮肤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人体在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而在运动状态下,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在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到体外,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中90%以上的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出去.。
第5节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14张)
C
C、人为调整
跑步、增减衣物、喝冰饮等....
体表温度调节
低温下 皮肤血管 高温下
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体表温度降落
常温下
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加 体表温度上升
8.右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 管的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 情况产生时外界气温 较高 ,皮肤 内大多数毛细血管 舒张 ,血流
量 增多 ,皮肤的温度会 升高 ,由 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 增加 ,
体温的控制
体温: 36℃-37.3℃
通过检测 体温正常✔
恒温动物:体温恒定(不是固定不变,小范围浮动)
鸟类
哺乳类
第一步:降温
降温的原理:散热
在下面两种环境中人体的皮肤直接散热量有什么不同?
环境温度:-1℃
环境温度:35℃
皮肤散发热量的多少决定于? 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热传递 体表温度>环境温度
(2)B图在 外界气温较低 情况 下产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 减少 , 从而使人体散发热量 减少 ,这样可
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3)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 则以 皮肤直接散热 方式散热。
体表温度<环境温度,还能进行热传递吗?
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 汗液蒸发散热为主要 皮肤是散热的主要器官
产热
产热器官
脑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16
1
56
8
18
90
10
1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 运动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
体温调节
如何维持体温恒定?
体温调节
动态平衡
体温调节教学设计
3.5 体温的控制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二、教学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完成下表。
1、新课引入照片:冬眠的青蛙。
问1:青蛙为什么会冬眠?答:……变温(冷血)动物问2:人会冬眠吗?答:不会。
问3:两者有何本质区别,导致青蛙冬眠,而人不冬眠?答:人的体温恒定,恒温动物。
【设计意图】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做合理的适当的引导,避免填鸭式教学。
通过合理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2、新课教学(1)恒定的体温问4:恒定的体温?你对恒定二字的理解?答:学生的回答可能各种各样。
教师不作任何评价随即展示课前要学生完成的任务。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口腔温度)成员上午6h上午10h中午12h下午2h傍晚6h晚上9h母亲37.0℃37.2 ℃37.3℃37.4℃37.2 ℃37.1℃父亲36.8℃37.0℃37.1℃37.3 ℃37.1℃36.9 ℃自己37.1 ℃37.3 ℃37.4 ℃37.5 ℃37.3 ℃37.1 ℃数形转换学生小结:体温恒定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恒定,而非恒定在某一温度。
【设计意图】1.要防止前知识对新学知识的影响:在科学或数学教学中,“恒定”一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一成不变。
2.此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自己感知体温恒定的含义,相较于老师直接告知,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3.数形转换能力是目前很多学生所不具备的。
【继续活动】展示更多学生所测量的体温(有目的展示,寻找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数据),然后让学生比较,尝试得出一些结论。
注意:1.数据一定要有代表性。
2.数据要尽可能多。
体温的控制
第五节体温的控制【知识要点】一.体温:⑴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⑵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⑶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二.产热和散热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和散热的协调,是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
(1)产热: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
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⑵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散热的方式: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
①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的体热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
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
A、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B、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②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起作用,此时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2)中暑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临床症状),预防及救护方法: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便会出现中暑现象.三. 体温受脑控制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注意: 1) 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2) 调节体温的中枢在脑干. 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3) 人类还经常通过一些行为来调节,如增减衣服等.4) 体温调节的大致过程: 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的调节:神经调节: 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平滑肌,立毛肌,骨骼肌,肾上腺等).激素调节: 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使产热量增加四、体温的恒定及意义: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感应性,包括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1.植物常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振动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向地性(负地)、向光性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对照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二、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1.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课前准备]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含羞草叶柄下垂及复叶闭合,放到阳光下复叶很快地向上伸展。
【结论】:含羞草具向光性。
[实验2]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向触性。
2.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按课本图3—9实验,建立比较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横向转成向上生长,根从横向转变成垂直向地生长。
【结论】:豆芽茎、根的向地性。
3、植物生长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1.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出生。
应用于除草剂防治杂草,棉花种植中摘除顶芽。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映照时,生长素分布不匀称,背光处分布多。
当受到阳光匀称映照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匀称。
1A 3.5体温的控制
人体的体温除受到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调 节和控制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调节。
夏季可行的有 冬季可行的有 A、增减衣服 D、运动 G、开空 调 ( A C E F G) (A B D G H ) B、烤火 E、吃冷饮 H、晒太阳 C、在树阴下 F、吹风扇
小结:体温的控制
一、体温的相对恒定及其意义 二、维持恒定体温的原因
反馈练习
6.右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
的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 况发生时外界气温 较高 ,皮肤内大 多数毛细血管 舒张 ,血流量 增多 , 皮肤的温度会 升高 ,由皮肤直接散发的 增加。 热量会 (2)B图在 外界气温较低 情况下 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 减少 ,从而使 减少,这样可使人的体温 人体散发热量 保持正常。 (3)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则 以 皮肤直接散热 . 方式散热。
皮肤结构示意图
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 去的,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人体皮肤散热的多少会不会随 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 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 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 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比一比
低温 血管_____ 收缩 , 皮肤血流量 减少 ,皮肤 _____ 温度下降 _____, 减少 散热量____ 正常体温 舒张 血管____ ,皮 肤血流量 增加 _____ ,皮肤 上升, 温度______ 增加 散热量____ 高温
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体温恒定是动物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 本条件;有利于动物适应恶劣的环境; 扩大了动物的生存空间。
(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 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动物的死亡。恒温 动物则能摆脱环境的限制)
中学《体温的控制》教案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1、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
2、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
3、人更有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更有添衣、脱衣.甚至安装空调等主动的影响环境的行为。
【教师活动】安排指定学生.分发温度计。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片.明确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1、什么是体温?(体温是指人体的内部温度)。
2、体温测量可在直肠、口腔、腋窝等处进行.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而言.直肠处的体温略高于口腔处的体温略高于腋窝处的体温。所以我们要准确测量人体的体温最准确的方法是要测量人体内的温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无法作到.所以我们一般选舌下作为测量温度的位置。
【教师活动】(设疑)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教师活动】显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用数学中已学过的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同时得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2、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如鱼、青蛙和乌龟。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
【教师活动】恒温动物我们又叫做温血动物.变温动物又叫做冷血动物。
【引言】展示两张照片.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56.8℃.低至零下89.2℃。而目前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调节自己的体温的呢?继续展示一组照片.提问学生:体温恒定对动物的生存具有怎样的意义。
3-5 体温的调节
56% 18% 内脏
10%
脑
肌肉 内脏 其他
肌肉 其他
人体在运动时各 个器官的产热情 况
人体在安静时各 个器官的产热情 况
对比一下:对比上面的两幅图,我们可以发 现安静时与运动时的产热器官分别是什么?
2、产热的主要器 官:
内脏、肌肉。
(1)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 (2)运动时以肌肉产热为主,尤其是骨骼 肌,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会影响产热。 3、散热的器官: 皮肤。
发热: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 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 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 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 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小儿体温超过41℃时, 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甚至出现抽搐,并逐步 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发热时人体营养物质的消 耗增加,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难,长期下去可 引起人体瘦,蛋白质及维生素缺乏,以及一系列 的继发性病变。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人体不 利的。因此遇到高热病人应及时采用退热措施, 并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
4、人体对体温的调节: 人体有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直接散 发取得,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 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皮肤内血管收缩,血 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随之减 少;
当外界温度上升时:皮肤内血管舒张,血流量 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随之增加。
P111思考;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脑 内脏 肌肉和皮肤 其他
产 热 量 16% 56%
16 56 18 10
画一画
18%
1 8 90 1
10%
你能根据上表的数据, 参照左图,用图的形 式表示人体运动时各 个器官的产热情况吗?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5体温的控制
拓展4
冷冻技术
科学家预测,人体冷冻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十分广泛。可以把患了 绝症的病人冷冻起来,几百年后当相关的技术出现后,再使其复活, 经治疗而获得健康;再有,可以把字航员冷冻起来暂停人体老化的程 序,数光年之后,他们抵达某个星系后解冻,他们的年龄就和离开地 球时完全一样,没有任何衰老。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 现的可能。 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现实中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 用于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 冻技术。
若人长时间 停留在寒冷 环境中
散热>产热
体 温 降 低
1)体温低于28℃时, 人会丧失意识 2)体温低于22℃时,可能会死亡
若人长时间
体
停留在炎热 散热﹤产热 温
环境中
升
高
中暑
拓展3
发热
许多发热是因为病毒入侵人体所引起。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8℃以上) 与低热(体温37.3-38℃左右)。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 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 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小儿体温超过41℃时, 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甚至出现抽搐,并逐步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 人体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热病人应及时采用退热措施,并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
3.5体温的调节
Q:蛇到冬天为什么要冬眠呢? 人到冬天为什么能进行正常工作呢?
一、恒温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恒温动物
鸟类
哺乳类
变温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呢?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3.5 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的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
一、【自主学习】1.预习新知(1)鸟类和哺乳类属于 (“恒温”或“变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散热的方式包括散热和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当外界温度超过35℃,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是散热。
二、【合作、探究、展示】(一)恒定的体温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身体的温度随环境而改变,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2.体温恒定并不是体温不变,而是指它们变温的幅度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的关系,但正常情况下,体温可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如:一般傍晚体温略高于早晨的体温。
女性的体温略高于男性。
小孩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3.体温的测量可在、、等处进行,不同的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处测得的体温高于处测得的体温,处测得的体温又略高于处测得的体温。
讨论:维持恒定的体温又什么好处?1、恒定体温是动物进行正常的基本条件。
2、可以扩大动物的空间,适应的环境。
(二)产热与散热一、产热:读图课本110页“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回答安静和运动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作图:如何能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各器官的产热情况?二、散热:1.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其中90%以上的热量通过散发出去。
2.散热的方式包括散热和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当外界温度超过35℃,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是散热。
3.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而,会出现中暑现象。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3 (新版)浙教版
《体温的控制》一、教材依据初中《科学》浙教版第三册第三章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二、设计思想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了各种有关体温的知识。
“授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本着“课程为本、追求实效、实践创新”的思想,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指导下,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模式。
三、教材分析本章的主题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它是在学生已学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对环境影响所做出的相应反应。
本章内容以人为中心取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本节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选取人体的体温为切入口,我认为选题选得很巧妙,体温的恒定是受激素和神经调节,也与动物的行为有关,编者通过选取“体温的控制”这个恰到好处的实例,有利于把前面所学知识相互联系,深化理解,加强综合,充分说明了人体在不停地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与本章的主题相呼应。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
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与控制。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体温的控制有体会,但认识欠深入细致,八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发展,抽象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已经能够根据对图表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简单的结论。
另外,对于这个内容来说学生平时也能从其它渠道了解有关信息。
但是有些的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他们已经自己意会了的东西往往很难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常常会想说而不敢说,或者是说不清楚。
要把一些感性认识转化到书面的理性认识。
六、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2.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3.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4.学会体温的测量;5.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23课时) (2)1.1水在哪里 (2)1.2 水的组成 (10)1.3 水的密度(一) (14)1.3 水的密度(二) (21)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8)1.4 水的压强(一) (33)1.4 水的压强(二) (43)1.4 水的压强(三) (51)1.5 水的浮力(一) (60)1.5 水的浮力(二)——物体浮沉条件 (69)1.5 水的浮力(三)——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77)1.6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86)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 (93)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二) (99)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三) (106)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四) (113)1.7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五) (120)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28)学生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135)1.9 水的利用和保护(一) (140)1.9 水的利用和保护(二) (144)本章复习(一) (151)本章复习(二) (164)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16课时) (174)2.1 大气层(一) (174)2.1 大气层(二) (178)2.2 天气和气温 (183)2.3 大气的压强(一) (187)2.3 大气的压强(二) (191)2.3 大气的压强(三) (195)2.4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 (199)2.4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二) (202)2.5 风 (206)2.6 为什么会降水(一) (209)2.6 为什么会降水(二) (212)2.7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16)2.8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221)2.8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 (226)2.9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 (231)本章复习 (237)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4课时) (243)3.1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二) (248)3.2 神奇的激素(一) (253)3.2 神奇的激素(二) (259)3.2 神奇的激素(三) (266)3.3 神经调节 (272)3.3 神经调节 (276)3.3 神经调节 (282)3.3神经调节 (287)神经调节 (292)3.4 动物的行为(一) (297)3.4 动物的行为(二) (302)3.5 体温的控制 (306)本章复习 (311)第四章电路探秘(13课时) (319)4.1 电路图 (320)4.2 电流的测量 (328)4.2 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334)4.3 物质的导电性 (339)4.4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344)4.5 变阻器的使用 (350)4.6 电压的测量 (356)4.6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363)4.7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68)4.7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377)4.8 电路的连接(一) (381)4.8 电路的连接(二) (387)本章复习 (393)第一章生活中的水(23课时)第1课时1.1水在哪里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体温的控制
第五节体温的控制【知识要点】一.体温:⑴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⑵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⑶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二.产热和散热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和散热的协调,是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
(1)产热: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
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⑵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散热的方式: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
①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的体热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
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
A、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B、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②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起作用,此时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2)中暑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临床症状),预防及救护方法: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便会出现中暑现象.三. 体温受脑控制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注意: 1) 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2) 调节体温的中枢在脑干. 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3) 人类还经常通过一些行为来调节,如增减衣服等.4) 体温调节的大致过程: 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的调节:神经调节: 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平滑肌,立毛肌,骨骼肌,肾上腺等).激素调节: 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使产热量增加四、体温的恒定及意义: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初中科学精品试题:体温的控制-体温受脑控制
浙教版科学八上3.5.3体温的控制—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A.小脑B.脑干C.下丘脑D.大脑皮层2.体温感觉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B.小脑,垂体C.脑干,脊髓D.脊髓,脊髓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B.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小C.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D.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只有肾上腺、骨骼肌是效应器4.小张同学因感染病毒发烧而到医院看病。
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他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
则小张在这24小时内()A. 产热等于散热B. 产热小于散热C. 产热大于散热D. 产热与散热没有关系5.下列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是()A.口腔温度B.腋窝温度C.直肠温度D.肛门温度6.如果长期在密封高温的环境中劳动,容易出现中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高温使汗液分泌量增多,导致容易中暑B. 高温密闭环境不利于人的排汗C. 高温环境使人产热多而散热困难D. 人体不能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7.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的多种物理散热方式中,辐射是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B.皮肤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散热器官C.人体主要依靠增加脂肪的分解、氧化来产生热量D.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8.人体的体温是指()A.人体体表温度B.人体内部温度C.人体腋窝温度D.人体口腔温度9.2017年9月29日、30 日,在美丽的虎山路初中操场上举行了全校运动会。
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1000米跑步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 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B. 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C. 运动员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D. 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10.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 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 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 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答案解析:1、C2、A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冷觉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感受到外界的刺激,通过传导兴奋给下丘脑,下丘脑再传导到大脑皮层,进而产生冷或热的感觉,因此体温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3、C解析: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形成冷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故A错误.B、机体在炎热环境中,增加散热量,减少产热量,但产热和散热量是相等,使得体温维持恒定;故B错误.C、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故C正确、D、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甲状腺、汗腺、立毛肌、骨骼肌等都是效应器;故D错误故选:C.4、A解析:体温在24小时内均在39℃,体温不变,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体温的控制
3.5 体温的控制目录模块一知识网络 (1)模块二知识掌握 (2)知识点一、体温恒定的意义 (2)知识点二、产热与散热 (2)【巩固提高】 (7)模块一知识网络学习目录知识重点模块二知识掌握知识点一、体温恒定的意义1、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这几种动物叫恒温动物。
(1)人的体温保持在37℃左右,不是一个固定值。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3)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37.9)、口腔~37.7)、腋窝~37.4),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答案: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动物的死亡。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知识点二、产热与散热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产热:A.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B.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C.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2)散热:A.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B.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答案: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5 体温的控制 培优练习(含答案)
3.5 体温的控制培优练习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小明在教室里听课,主要产热的部分是()A. 内脏B. 内脏和肌肉、皮肤一起产热C. 肌肉、皮肤D. 内脏和肌肉、皮肤都没有产热2.中国·长兴2019龙之梦·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赛于11月24日上午7:30在长兴县太湖龙之梦乐园钻石酒店前广场鸣枪开跑。
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参赛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B. 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C. 运动员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D. 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3.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寒颤(或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A. 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B. 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C. 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D. 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4.小明在1000m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A.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B.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C.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D.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5.测量体温的部位有多处,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部位和数值是()A. 腋窝温度、36.8℃B. 手心温度、36.5℃C. 口腔温度、37.2℃D. 直肠温度、37.5℃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所以人的体温调节完全由神经系统调节控制B.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身体内部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C. 人的体温在不同的部位以及随昼夜不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D. 当血管扩张,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增大时,有利于产热7.在35 ℃时人更容易发生中暑的地方是( )A. 无风干燥的沙漠B. 建筑物顶部C. 有风湿润的麦田D. 充满水蒸气的车间8.某人因冠状病毒感染而发烧,被要求住院隔离。
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 ℃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 _。 内脏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
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 _ 体温调节中枢 控制。 (3)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 但这也造成了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此时人体如何通过自身调节来减少
13.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D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皮肤温度升高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 C.肌肉不自主地颤抖 D.B和C两项 14.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使( A ) A.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保持平衡 B.骨骼肌产热与直接散热平衡 C.直接散热与蒸发散热平衡 D.内脏产热与蒸发散热平衡 15.在35 ℃时人更容易发生中暑的地方是( D ) A.无风干燥的沙漠 B.建筑物顶部 C.有风湿润的麦田 D.充满水蒸气的车间 16.鸟类和哺乳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能保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 是( C ) A.使体内产生更多的热量 B.增强体内运输氧气的能力 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 17.在寒冬腊月的早晨进行长跑运动时,体内的产热器官和散热形式主 要是( C ) A.内脏和皮肤直接散热 B.内脏和汗液蒸发 C.骨骼肌和皮肤直接散热 D.骨骼肌和汗液蒸发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习 题 精 讲
第5节
科学 八年级上册 (浙教)
体温的控制
1.人的体温保持在_ 37℃ 左右。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_固定不变 _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大,在_一定范围内 _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 接关系。 产热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_ _和_散热 _ 这两个生理过程_ 保持动态平衡 _的结果。 3.在_ 安静 _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_内脏_。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 要来自_ 骨骼肌 _。寒冷时,战栗 _ _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4.散热有_ 直接散热 _和_ 蒸发散热 _两种方式。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 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_ 温度差 _。温度差越大 ,散热越多。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_ 血流量_来控制。外界温度低 收缩 舒张 时,血管_ _,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外界温度高时,血管_ _, 血 流量增加,散热增加。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 作用,_蒸发散热 _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5.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 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从而_ 散热 _困难,会出现_ 中暑 _现象。 6.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_ 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_来调节和 控制的。
恒定的温度 1.(3分)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D )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2.(4分)小华同学感到身体不舒服,医生给他量体温后,说他 有点发烧,你认为小华的体温可能是( B ) A.37.2 ℃ B.38.2 ℃ C.36.8 ℃ D.37 ℃ 3.(4分)下列有关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人体腋窝温度最高 B.测量人体温度最方便的是将体温计直接置于皮肤上 C.正常人体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一定相同 D.正常人体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
体内水分的丢失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_ 血液流过肾脏时只产生少量的尿液,以尽量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 _。 (4)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
是_ 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出现“中暑”现象 _ 。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4.(4分)人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B ) A.内脏蠕动 B.骨骼肌收缩 C.平滑肌收缩 D.血液流动 5.(4分)在初冬季节,寒带地区的哺乳动物都会换上一身厚重的冬装 ,以抵御冬季的严寒。动物这种厚重的体毛能防御严寒的原因是( A ) A.能减少散热 B.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C.能增加产热 D.有利于骨骼肌产热 6.(4分)炎热的夏天,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A ) A.汗液蒸发 B.皮肤直接散热 C.血液循环散热 D.骨骼肌战栗散热 7.(4分)小明在1 000米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A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19.如图所示是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请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_较高_,皮肤内大 扩张 多数毛细血管_ _,血流量_增多 _,皮肤的温度会_ 升高_,由皮肤直接
散发的热量会_ 增多_。 (2)B图是在_外界气温较低 _
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_ 减少_,从而使人体散发的热量_ 减少 _ ,这样可使人体体温保持正常。 20.下表所示人体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 ,请回答: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 A_图。 汗液蒸发 (2)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_ _方
式进行。此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_ C _。
一、选择题(8×4分=32分) 10.某人因冠状病毒感染而发烧,被要求住院隔离。医务人员为其测量 体温,发现该病人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 ℃左右。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 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A ) A.产热等于散热 B.产热小于散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不能确定 11.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 现的变化是( B ) A.机体耗氧量下降 B.骨骼肌战栗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皮肤血管舒张 12.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C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8.(4分)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 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 的产热统计图。据图判断他们所处的状态( ) A A.甲处于安静状态,乙处于运动状态 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甲处于运动状态,乙处于安静状态 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9.(9分)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的血液的多少来调 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二、简答题(14×2分=28分)
18.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所示,呈
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 骆驼是通过_ 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 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 的调节是通过_ 脑干 (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