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探究 提升实效 数学教科研论文
研究论文:运用课堂讨论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
113013 数学论文运用课堂讨论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问题、情境或案例为基础,以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学习的主旋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得到大力倡导。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
本人也就运用课堂讨论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一、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在许多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讲得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胜其烦;老师讲得唾星四散、自得其乐,学生听得不知所云、茫然无措。
这样的课堂效率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试图运用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来找到教与学的共鸣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
例如,我在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这一课时,我利用我们水乡的特征,直接把学生带到河边,让学生自己讨论出几个与正余弦定理相关的题目,通过皮尺和测角仪,进行测量和运算。
或把学生带到操场,让他们在没办法到达旗杆底部的情景下通过讨论设计题目测量求解。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这节数学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激动,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数学知识印象特别深刻。
而且更让我惊讶的是有些我平时觉得不怎么样的学生,却在这节课表现的相当突出,课外数学知识丰富,讨论时信手拈来,令我刮目相看。
这节数学课如果我用传统的教法来上的话,那肯定是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个个洗耳恭听,可能也听得津津有味,但也只是听,听过了,也就过去了,并没有记住多少数学知识。
不象这节课,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动脑、动笔又动口,找出充分的理由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自然提高了课堂实效。
看来课堂讨论这种灵活的教学形式,确实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能落实课文知识,达到我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我们知道所有有效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的学习,记得有人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运用探究性学习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I…
u J
科 教 研 究
Chi n a Ed uc at i O n l n n ov at I on He r al d
运 用探 究性 学 习 提 高初 中数 学 课 堂教 学 实效
李 秋 华 ( 广 东省 五华县 新新 学校 广 东梅 州 5 1 4 4 0 0 ) 摘 要: 探 究性 学习是提 高初 中数学课堂教 学实效 的好方法 。 运 用要 求 : 创设教 学情境 , 激发 学生探究学 习兴趣 教 会方法 , 有序 引导探究 学 习进程 ; 深化体验 , 提 高探 究教 学 实效 。 关键 词 : 探 究性 学习 初中数学 教 学实效 中图分 类号 :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0 l ( c ) 一0 0 4 7 - 0 1
全 日制 义 务 教 育 数 学 课 程 标 准 ( 实验 稿) 》 倡导 “ 有 效 的 数 学 学 习 活 动 不 能 单 纯 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动手实践 、 自主 探索 与 合作 交 流 是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重 要 方 式 ” 的 课程理念 。 以这一课程理念为指导 , 我们 在 初 中数学课 堂教学 实践中认识 到 : 运 用探 究性学 习, 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 有利 于活 跃学生 思维 , 促 进 其 探 究 能 力 和 智 力 的发 展 , 而 且 有 利 于 满 足 学 生 探 求 新 知 的 心理需求 , 增 强其 学 习 效 益 , 从 而 提 高 数学 课堂 教学实效 。
1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求知
欲 望
学生 的 探究求 知欲 望 , 往 往 是 在 一 定 的 教 学 情 境 中形 成 的 。 因此 , 初 中 数学 教 师 要激 发学生 的探究 求知欲望 , 就 须 努 力 创 设 优 良的教 学 情 境 : ( 1 ) 直接 提 出 问题 , 形 成 引发 悬 念 的 探 索 性 情 境 , 诱 导 学 生 的 探 究 求知欲 。 教师利用学 生好奇 、 疑 问、 多 思 的 心理特 点 , 直 接 向 学 生 提 出 探 究性 学 习 问 题, 常 常 可 引 发 出 学 生 巨大 的学 习悬 念 ,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由学 习问 题 带 来 的适 度 紧 张 和 无穷趣味 , 产 生剧 烈的 认 知 冲突 , 诱 发 出 他 们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 比 如 我 在教 学 “ 等 腰 三 角形 ” 时, 我 就 先 出 示 了实 例 : 位 于 在 海 上 A、 B两处 的 两 艘 救 生 船 接 到 O处遇 难 船 只 的报 警 , 当时测 得 A= B。 如 果 这 两 艘 船 以 同 样 的 速 度 同时 出 发 , 能 不 能 大 约 同时赶 到出事地 点? 这 一 问 题 很 快 吸 引 了 学生 , 激 发 了他 们 强 烈 的 探 究 求 知 欲 望 。 接 着, 我不失时 机地继续 问 : “ 在 一 般 的 三 角 形中, 如果有两个角相等 , 那 么 它 们 所 对 的 边有 什么关系? ” ( 2 ) 运 用 多 媒 体 创设 情 境 , 充 分 激 发 学 生 的探 究 求 知 欲 望 。 把 多媒 体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精选3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精选3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精选3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论文1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已由"教的主体"变为"学的主体",以求"教是为了达不教"的最终目的。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
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首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问题和评价教学结果的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1.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
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和优化。
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七年级数学中对平行线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它与以往所学的相交线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时后面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建立在平行线基础上的,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平行线的形成和发展,采用假设的方法来推理得出,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让学生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从而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当自己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和解决矛盾,同时也就提高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多元化数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探索多元化数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多元化数学教育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因此需要探索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种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是通过实践来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
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和建造模型来理解和应用几何概念。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另一种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是通过创新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机械计算和套路化的解题方法,而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通过引入创新性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引入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入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实践和创新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科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例如,可以利用数学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数学习题和学习材料,通过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和模拟实践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拓宽数学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多元化的数学教育。
总之,多元化数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践和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论文
浅谈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研究的永恒主题。
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四十分钟内增效率,提质量。
提高课堂效率既要提高教师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只有两者都得到提高,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现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以下自己浅显的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
而实际上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知识比较抽象化,难以理解,很多学生对数学本身在心理上就有一种畏惧感,不自信,没有多大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尽量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或者学生熟知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事例为教学素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是对实际的抽象与概括。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看得见、用得着,自然就会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课堂作业结合实践作业,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我要求学生统计家里长方形的物体,并通过自己的测量计算出面积。
这样不但巩固了课上的知识,而且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学数学的作用和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实践中把数学知识再次概括出来,这样也有效的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小学生,他们爱憎非常分明,自身的意志力也比较脆弱,他的兴趣往往来自身边人的影响以及对任课教师的情感态度。
他喜欢你、佩服你,在你的课堂上能品尝到受肯定、受表扬的成功喜悦,就喜欢上你的课,进而就对这门课有兴趣。
有兴趣的事情,人们在感觉上就会觉得简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在教学学生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应让学生去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践(优秀范文五篇)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践(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践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乐学,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情感、引起学习动机,增强意志力,指导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问题。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几点体会:一、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要把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活跃思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达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进程,改变教学策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通过提问还可以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些独特见解,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深人的讨论,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通过提问,还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的不良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纠正、加以解决。
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数学中与生产联系密切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创设乐学氛围。
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独立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成“活而不乱、积极探究”的教学氛围。
2、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课堂教学精心创设情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
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浅析应用多元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浅析应用多元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摘要:初中阶段,数学是应试考试的科目之一,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具体内容,掌握数学知识,并对相关知识点灵活运用。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可使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本文简要阐述了多元教学对初中数学的意义,从教学目标、合作教学、情境教学、构建体系、拓展视角、自主探究、实践教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多元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具体对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明确教学任务,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目标制定过程中,需不断循序渐进的为学生展开知识内容的阐述,让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避免课程讲解的速度过快,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设计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分层,便于学生对部分内容的掌握。
根据课改的标准,教学目标可为教师提供指导作用,对内容的划分也更加明确。
例如,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先根据内容,进行有效的规划,将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形式,并阅读其历史的由来,使学生对方程形成初步的印象。
第二部分,教师教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以及方法,并不断加强学生的练习,使其在解题过程中更加熟练,能够做到快速解题。
第三部分,教师应当将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形,运用方程求解,使其从了解到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加强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交流中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其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研究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
为此,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按照学生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并通过学生的数学能力设置组长,小组的组长可定期调换。
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
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多元探索是一种有效性的数学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研究多元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运用多元探索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多元探索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建立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规律。
多元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多元探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元探索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律,通过向前和向后推理来解决问题。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绘制图形的特点,来发现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通过这种多元探索的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运用多元探索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教师需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探索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多元探索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使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
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有效性教法。
多元探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1. 创设情境: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场景,学生可以主动探索,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下,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使用教具: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些具体的教具,如计算器、数学游戏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规律。
通过亲自操作教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都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探索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培养思维习惯: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教研组的工作总结——多元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教研组的工作总结——多元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数学教研组的工作总结——多元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多元化的探究教学模式,这一变化不仅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数学教研组在这个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数学教研组始终在探索各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付诸实践。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数学教学已经逐渐从“照本宣科”变成了“灵活机动”。
在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数学教研组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例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等。
1. 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指以“任务”为中心,按照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等为依据,设置任务和解决问题,以便达到知识的探究和理解。
据此,数学教研组让学生在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完成求解问题的任务,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和思考中更加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内进行、客观的、定向的活动,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带来了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交流合作、讨论合理等效应。
数学教研组通过实验,发现相互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要比一个人独立学习的成果好很多。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通过区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情况,量身定制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研组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学、自查、自作业,同时也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学习课程,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实践在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时候,数学教研组也付诸实践,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数学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反思,数学教研组更加凝练出了一些课程改革的准则,包括以下几点:1. 课堂要生动:教师要充分准备,掌握教学材料和讲解内容,让讲解过程有头有尾,同时掌握教学语言,注重语言的修辞,靠语言引出兴趣点。
在探索、交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在探索、交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数学;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转变00G623.5 000A 001009-010X05-0045-02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主要获得了三方面的体会。
一、动手实践,发展思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
开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并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启迪大脑思维,对所学过的知识理解更深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知识的积累,归根到底要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实现。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我布置了实践任务:用面积单位去测量周围的物品,如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面积等,并填写测量报告。
通过对实物的测量和实际的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融入社会,对所学知识理解更为深刻。
又例如:当四年级学生对第七册数学教材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我指导他们拿出几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折叠出它的1/8,并用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表示出来。
最新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探讨-精品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探讨是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历来也是考试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给予数学更多的重视和付出更多的精力. 但在素质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仍存在很多违背这种理念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因此,课堂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通过科学的理念、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提高。
下面是一篇研究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论文,欢迎阅读。
一、当今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 应试教育痕迹明显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已实施素质教育,但到目前,考试仍旧是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拔方式,由于考试这个“指挥棒”的存在,使得家长和学校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成败的唯一标准. 作为主要科目的数学,自然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点. 教学过程中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考什么就学什么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一再提倡给教育松绑,给学生减负,但应试教学之风依然大行其道.2.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旧以知识和题目的讲解为主,上课不管学生基础如何,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听懂,先用较短的时间把知识点讲完,然后就是大量做习题. 用“满堂灌”的形式,大搞题海战术. 每次上数学课学生都疲惫不堪,很多题目翻来覆去,学生都在机械式地重复解题,成了地地道道的体力劳动者. 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极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3. 数学思维有待开发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不但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而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味地做练习、讲题目,内容都是与考试相关的,与考试无关的一概不学,考试有什么题型,就拼命做什么类型的题目,完全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主要途径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虽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但是有了对数学的兴趣,学习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从身边事物入手.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这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平行线的概念,来找出教室内有多少组平行线,这样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来分析问题,又都是身边熟悉的问题,就会充满兴趣. 此外,还可以在导入中激发兴趣.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相似”时,可以摆出几个足球俱乐部的足球场且大小不一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特点,在好奇心与新鲜感的驱使下学生就会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怀着求知欲去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2. 贯彻科学的教学理念数学的学习需要认真的思考和逻辑思维的帮助,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同学的援助,数学学习既需要独立学习,也需要合作互助. 这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不能仍旧停留在知识的讲解层面上,而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 比如,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学理念,让学生把简单的知识点自我消化;有一定难度的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认真思考得出结果;而对于难度较大、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的内容,就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与其他同学协作完成. 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学习,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效果会更明显. 当然,学习中教师不能过分放任学生,而是要做好任务的布置和课堂的组织工作.3. 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学习要与生活相联系,尤其是数学,要学以致用. 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学习新的知识时,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作为切入点,这样既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又能树立生活化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的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折纸游戏,学生感兴趣且与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 二是要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主要可以通过作业或者练习的形式进行. 例如,在学习了方程的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纳税、商品打折等问题.4. 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总之,上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均不容忽视,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着重培养其学习兴趣,贯彻科学理念,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的学习以辅助.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探究"中提实效——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探究"中提实效——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发散自身的数学思维,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因此,文章首先对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措施,以求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运用措施引言:数学是一门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理性认知提升的主要学科。
从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情况上来看,学生通常存在着过度依赖教师以及教材、缺乏自主学习兴趣以及解题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并且教师还具有着无法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不足以及应试教育思想严重等关键问题,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数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严重的限制作用。
因此,高中数学必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完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一)开放性原则教师想要采取探究性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展开数学教育,就应当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以及学习环境,并且根据实际教材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将其与教学进度有效融合,让学生能够探索、分析、思考以及理解数学知识。
另外,教师还应当适当提出一些具有着开放性质的数学问题,并确定问题的答案以及结论是未知的,同时解题过程同样也是未知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
(二)互动性原则高中数学教学无论是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还是其他教学方式,都需要教师积极与学生之间展开沟通互动。
这种沟通互动并非单纯指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指肢体以及思想上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当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之中,明确学生在自主学习是产生的困惑以及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以及指导,积极借助更加深层次的数学问题,来完善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1]。
探究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科学途径
探究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科学途径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周密地考虑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反映初中数学的难度逐渐增大,这也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有所改变。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难度的变化,提出一种有效的初中数学培养方案,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方案学习效率众所周知,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数学的学习为其他学科的理解与学习奠定了基础。
此外,数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学也需要作出相应变动。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盲目采用题海战术;其次,教学模式也要不断突破,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再次,老师们之间也要协同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案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教师们在制作教学课件时,不仅要考虑到课件的生动有趣性,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应尽量结合当下发展背景,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体现到课件中,这样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学习材料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注重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学生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那么他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应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顺利参与到实践教育中。
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将知识整理归纳好,将联系密切的内容作为一个知识点教,并且结合现实场景去讲解,使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加轻松地理解所学内容。
另外,在数学课上,为了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直观的理解,教师们可以将真实的生活场景运用到教学当中来。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开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因此,教师们在授业解惑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自己来讲解问题的这种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广大老师的青睐。
在“推进式”研究活动中提升课题研究实效—以主题教研“‘多元表征’在数学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的运用”为例
在“推进式”研究活动中提升课题研究实效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实验幼儿园摘要:我园数学课题教研组认真贯彻落实《规程》、《纲要》、《指南》及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幼儿园管理规范(试行)》等3个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加强“教”和“学”的课题研究,积极探寻有效的课题研究模式,不断提升课题研究品质。
本文以“‘多元表征’在数学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的运用”为例,介绍“推进式”课题教研活动如何具体实施及怎样促进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多元表征观察解读推进提升1.2.基于课题实践,产生课题教研内容(一)现实背景与实际问题的简析多元表征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中的多元表征是指对同一数学对象,至少可以用叙述性表征和描绘性表征两类本质不同之表征的多种形式进行表征。
多元表征既是幼儿学习的内容和载体,也是学习的方式。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关注核心经验,为理解而教”中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从具体到表征再到符号理解的渐进过程——倡导“多元表征”。
(二)课题教研活动主题的思考与确定本阶段,课题以行动进行研究,以研究促进行动的实践性研究方法。
将多元表征应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研究多聚焦在幼儿多元表征学习特点、多元表征学习环境的创设这两个方面,本阶段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幼儿园关于数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自主性学习活动,尝试利用多元表征的教学策略,采用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构建一系列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发展需要的研究方案,为开展多元表征研究活动提供实践借鉴与支持。
二、课题教研研究预期目标:1.开展“多元表征”策略的运用实践研究,进行数学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的幼儿表征行为观察分析。
通过观察、分析和反思,探讨如何培养幼儿数学自主性学习品质,从而提升自主性学习活动质量。
2.通过课题教研,帮助课题组教师更精准、更全面地观察,学会解读幼儿在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中的自主性学习行为与发展维度,促进课题组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初中教学论文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探索内容提要:七年级数学新课程实施的好坏关系到后续学习的质量,为切实落实好素质教育中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防止学生一开始出现分化,结合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数学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效性:1、做好初中与小学的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2、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调查研究,教师经常反思教学;3、培养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习惯,促进师生交流;4、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探索新课程《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在七年级这一起始年级中落实好新课程的这一理念,科学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关系到这些学生后续学习的质量。
根据近三年中实施新课程的体会,遵循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教学一、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以“慢”促“优”。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变化,如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教法学法的变化,尤其出现知识点增多,课堂容量加大,进度变快,七年级新生一时会很不适应这种差异。
而且小学只要多记多背即可取得好成绩,初中则需要勤思考,总结规律才行,而七年级新生根本没有这个习惯,这不利于他们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中小学数学不衔接好,必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学生会很快出现两极分化,造成恶性循环,也会让学生染上“数学恐惧症”等,再去挽救就很困难了。
从调查情况看,初中数学教师还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去做好衔接工作的不多,给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这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适当听一些小学数学课,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也了解学生学习的习惯。
总体来讲,小学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交流热烈,教学知识点少,学生练习时间多。
高中数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
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实效性出发,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探究学习,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对研究性学习要有正确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了完成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如果一味地强调“研究”,势必造成“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窄化,导致急功近利,扼杀学生的个性。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
一要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即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在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
一般在一节课的课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最好通过小黑板、幻灯等形式使学生明确。
这种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
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
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近年来,多元探索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多元探索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多元探索教学法的有效性展开研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多元探索教学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元探索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相比于传统的讲授和机械记忆形式,多元探索教学法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多元探索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探索教学法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在多元探索教学中,学生需要和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和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多元探索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多元探索教学法的教师角色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着主导和指导的作用,而在多元探索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充当着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对于一些教师来说,这需要适应和改变。
多元探索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活动设计,并及时进行引导和评估。
多元探索教学法需要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和实践,这对于一些基础条件薄弱的学校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多元探索教学法的局限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法。
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支持措施,帮助教师适应和掌握多元探索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师培训中,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多元探索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方法。
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和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开发数字化、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
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
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
多元探索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通过多元探索,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
技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
多元探索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以自主、探索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
在多元探索中,学生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
他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地
考察、实际测量等方式来探索数学的规律,从而使数学变得有趣,容易理解。
多元探索不
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多元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多元探索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运用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等各种数学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多元探索,学生能够学会如何
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这种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未来
学习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
多元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多元探索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探索和实
践来解决问题,这要求他们要有创造性思维。
学生需要提出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尝试不
同的方法等等。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通过多元探索,学生能够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且将这种思维能力应用到其
他学科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领域)类别:初中数学多元探究提升实效【内容摘要】学生探究中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得益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课堂教学呈开放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展示思路、交流答辩,并引导“台下”学生认真倾听、参与讨论、反思、优化解题过程。
抛砖引玉,及时延伸数学知识,拓展探究深度和广度;鼓励质疑问难,提升探究能力和质量。
【关键词】有效探究策略一、着眼现实,立足高远湖州市第十二中学704班正在上数学课,老师吴亚萍除了在黑板上演算,很少站上讲台,大部分时间都穿梭在各组之间,参与学生的讨论。
教室里的课桌椅并不像其他学校那样整齐排列的,而是以6至8人一组分成了几个小组,课改下的课堂场景,完全颠覆了脑海中对课堂的传统印象,印象颇深。
再回忆一下我们的学生时代:老师在黑板上迅速写板书,学生在底下刷刷记笔记,回家还得挑灯夜战写作业,这样的场景相信会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
波利亚有一句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中数学教师关注典型例题、习题的讲评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至少有一半的课堂是围绕例题、习题讲评(包括试题讲评课)。
但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是,有时我们在例题、习题讲评、试卷讲评课上,一讲到底,较为关注自己的教学表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状态,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就是说:不到学生试图探明究竟而又不得的状态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亟待完善表达而又不能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一)语言艺术是有效探究的推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教学语言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成功的教学无不得力于教师的语言,尤其是数学教学概念抽象、逻辑严密、内容深奥,提升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为重要。
表现自己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怎样通过语言释放孩子们的天性?首先要在创设情境中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以轻柔、舒缓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心理自然放松的情况下才可能有探究的主动,同时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心理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活动。
其次要通过的准确生动、幽默机智的语言魔力,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疲劳和紧张,使课堂教学既活泼有趣,又充满生机和活力。
最后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不带思考的简单语言,摒弃对探究无益的口头禅,而是换成“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那些疑问和困惑?”、“你能对这个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看似一些普普通通的提问,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的睿智之处,实际上是教师俯下身子,利用贴近学生实际、张弛有度的教学语言,无形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推向探究的舞台,让能力不同的同学都有机会或都愿意参与其中,实现对他们学习迁移、提升、内化能力的培养。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当然为了提高教师的语言引导力,平时要注重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训练,更应该多学习,多积累,多提炼,为实现有效的探究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
(二)知识延展是有效探究的方式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
因此课堂的精彩并不在于老师讲解精辟,设计巧妙,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在探究中不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的水平和程度上,更能对知识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究,教师在引导上要善于抛砖引玉,点石成金。
反思我们平时的探究,往往把焦点放在注重解决的方法或探究的结果,极少考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学习的最终作用的,忽略了对知识的及时延展,丧失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最佳机会。
为了达到实质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在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探究的切入点和附着点,让学生在联想、想象、迁移中,深刻地感知、认知数学知识和发现数学规律。
y y0 x 0 x例如学习的函数定义时,我们有经验的教师会特别注重函数唯一性的理解,如何让学生去掌握和吃透,实际上是对教师引导能力的一个挑战。
我个人认为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让学生在通过对以上图象逐层深入的探究、辨认、讨论,自然而然可以把对函数的抽象理解上升到了唯一性、可变性的理解,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纵向的延展。
如在学习求代数式的值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本节的重点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实质是让学生学会从静态、定值的角度处理问题。
从知识的衔接角度去考虑,就会发现学习求代数式的值其实是为学习函数所作的一个铺垫。
函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尽管涉及求代数式的值的知识,却比“求代数式的值”上了一个大台阶。
因此,在求代数式的值的教学中,除了应引导学生准确、简化计算,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代数式的值与字母之间的密切联系,初步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着意提供画图象、看图象、说图象的机会。
从动态、变化、数形结合的角度研究问题,使学生思维方式得以升华,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横向的一大飞跃。
正如赞可夫所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三)质疑是有效探究的核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质疑问难是思维创造力的一种基本训练,学生能够发现并提出自己不懂的东西,并能对他人的见解提出质疑,必定是通过思考的,一番觉悟,才会有一番长进。
有时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在课堂中经常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质疑,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策略。
如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操作演示用剪刀剪出二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直接剪,另一个通过对折,剪一刀之后展开得到的。
借助操作演示可以启发学生:“当你们看到这两个图形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你的同学?”这样开放式的引导一下子让每一位学生有能力接过话茬,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如:“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吗?”“第二个是等腰三角形,为什么?”“第二个三角形上有条折痕,这条折痕与这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质疑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比较。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这样的折叠能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有的同学问:“如何能折叠出一个等边三角形?”,也有同学问:“这样的折叠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在解疑、释疑的同时,让学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学生发现第一个问题很重要,只有弄懂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认识等腰三角形,第二个问题也有探究的必要,第三个问题只要自己动动脑筋想一想,即可明白。
通过教师这样的循循善诱,可以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质疑的质量和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由提问,大胆质疑,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到了质疑问难的甜头,理所当然探究的兴趣更加深厚了。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适当的评价,成为有效探究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核心。
(四)角色互换是有效探究的升华课堂上教师如果一讲到底,教学效果往往一般,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好,因为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难免枯燥乏味。
针对我们农村学校的特点,自己所教班级的特色,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在例题、习题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时坚持让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展示思路、交流答辩,并引导“台下”学生认真倾听、参与讨论、反思、优化解题过程。
下面是初三数学专题复习《开放探究题》,探索以下综合题的一题多解的教学片段:开放探究题:如图,已知抛物线c-+=2与一直线xy+bx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H(3,m),求使HN+HD的值最小时m的值;(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B,E为直线A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E作EF∥BD交抛物线于点F,以B,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
同学们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解答,通过学生讲题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师生合作,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教”“学”相长已经成为必然。
在数学课上,我讲题时最自豪,自己想出了一种与大家不同的方法,尤其是给在讲台上讲时,更有一种成就感。
有一次,我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解本以为是很紧张,谁知,不但不紧张反倒感觉充满了力量。
一讲就不可收拾,渐渐的,感觉自己也像一个老师,运用这老师独有的权利,感觉无比自豪。
数学课另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小组讨论。
当同学讲了一个观点,自己觉得不对,于是发言辩驳,辩驳场面相当激烈。
你一言我一言,这是知识的比拼,思想的碰撞。
当满满一节课上完,当我们理解了一道又一道数学问题时,你便会发现数学的有趣,这有趣比下课十分钟发呆可有价值多了!——姚同学三、奉送真知,发现真理(一)正确运用有效探究的手段现在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大力改革,大多教师都会有较强的探究意识。
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会出现了一些牵强附会的现象。
如在教学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景生搬硬套,对平方差公式进行探究,全然不顾前一章整式中已学习的教学实际,那这样的探究不仅多此一举,更是失去探究的意义。
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安排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合理把握学生参与探究的程度提高数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在有些课堂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一停不停的忙碌着,课堂表面热热闹闹,气氛也不错,实际上还是缺乏生机与乐趣的,缺乏对教师和学生智慧的挑战。
探究课堂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的看一看、动一动、说一说,还需要学生去思考、去内化。
只有学生的即兴发挥,才会把数学中的探究推向顶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鲜活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
(三)逐步提高教师在有效探究中的引导力教师引导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上争做一个有心人。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每次在上课之前我们就要做足功课,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对象上,我们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后不仅获得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是在情感上和能力上有了极大的提升。
每当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还应该静下心来想想:“今天有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学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同时也可以借助和同事多交流、多探讨,相互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经验,才能真正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引导力。
(四)正确树立评价学生的导向“分分”不再是学生的命根,“考考”不再是老师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