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能愿动词“会”、“能”语境迁移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研究——以“能”、“会”为例
Key words: modal verb;neng; hui; meaning; syntax; pragmatically function; comparative research; error analyze
3
目 录
一、引 言 ................................................................. 1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研究——以“能”、“会”为例》系本人在 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 硕 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 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研究 ——以“能” 、 “会”为例
专业学位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 申请人姓名 : 尹 奇 艳 导师姓名、职称: 张瑞英教授 翟文铖副教授 论 文 提 交 时 间 : 2012 年 4 月 8 号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 动词研究——以“能”、“会”为例》,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 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 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选取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四十六名留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和分析他们在习得十个汉语典型能愿动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同时逐条检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开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对其进行充分的描写、统计后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留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类型与比例,并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全面地分析了偏误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建议,包括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与练习设计等方面。
本文在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结合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对防止和纠正留学生的习得偏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
同主题文章[1].《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总目录'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1)[2].吕必松. 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闭幕式致辞'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3].从战略上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2)[4].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02)[5].《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总目录'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4)[6].杨庆华. 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的开幕词(1996年8月8日)'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7].韦钰. 在国家教委举行的招待会上的祝酒词'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8].HB.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将在深圳召开'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4.(04)[9].以文会友盛况空前——记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10].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总目录'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01)【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对外汉语; 能愿动词; 助动词; 中介语; 习得; 偏误分析【作者相关信息搜索】:福建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沙平;杨阳;。
“能”、“会”和“可以”的认知研究及偏误分析的开题报告
“能”、“会”和“可以”的认知研究及偏误分析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文中,“能”、“会”和“可以”这三个词汇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繁,而它们之间的差异和间接性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同时,人们在使用这三个词时也可能存在偏误,例如混淆“能”和“会”的用法,或者误用“可以”表达权利等。
因此本研究旨
在对这三个词汇的意义、用法及其偏误进行认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能”、“会”和“可以”这三个词汇的认知特点、语义差异和用法规律,并发现和分析人们在使用这三个词汇时存在的偏误。
三、研究内容
1.对“能”、“会”和“可以”的语义进行详细探究,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2.通过实例分析,总结“能”、“会”和“可以”的用法规律。
3.调查粤语使用者的“能”、“会”和“可以”使用习惯,比较它们与普通话使用者的差异。
4.分析人们在使用这三个词汇时可能存在的偏误,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相关的语言学文献及实例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文本分析、归类整理。
2.问卷调查法:编制调查问卷,收集粤语和普通话使用者的言语数据,使用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来比较这三个词汇的使用及相关偏误。
3.对比分析法:比较和分析“能”、“会”和“可以”之间的差异,并探究人们使用这些词汇的规律。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能”、“会”和“可以”这三个词的意义、用法及其偏误;并探索粤语和普通话使用者使用这些词汇的规律,同时提出有效的改
进建议,以便更好地协助人们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提高语言交流的准确性。
“能”、“会”、“可以”之间的语义对比
“能”、“会”、“可以”之间的语义对比作者:金仁和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2期内容摘要:在现代汉语中能愿动词使用频率很高,但是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能愿动词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非常多,其中“能”、“会”、“可以”能愿动词之间的混用最多。
甚至到了高级阶段,习得能愿动词之间词义的相混也仍然存在,这都是因为没有掌握能愿动词的用法而导致的。
关于这三个词的本体研究,前人已经做了相当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于是本文将“会”、“能”和“可以”的义项做一个归纳总结,然后对“会”、“能”和“可以”进行对比式的解释和说明。
希望本次研究的结果能对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所帮助,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能愿动词,并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和避免偏误现象的发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关键词:能会可以语义对比1.引言能愿动词在人们的交际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其中外国留学生使用“能”、“会”和“可以”这些能源动词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非常多。
这些能愿动词是外国留学生难点之一,是因为这些能愿动词的语义语用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
在某些句子可以互换,在某些句子却不能互换。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留学生更容易混用,最终产生偏误。
外国留学生和中国人交流的时候我们发现留学生经常用错“能”、“会”、“可以”,该用“能”的地方用了“会”或“可以”,该用“会”的地方反而又用了“能”或“可以”该用“可以”的地方用了“会”或“能”,这就是“能”、“会”,“可以”的混用,比如一个留学生要说:“我不怎么会说,但是很可以写”。
显然这里应该用“能”。
虽然“可以”、“能”都表示能力的用法,但是当我们表示善于做某事时,只能用“能”和“会”,不能用“可以”,如果表示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则可以用“可以”。
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是留学生没有掌握能愿动词的用法。
为了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能愿动词,本文在搜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梳理了“能”、“会”和“可以”的义项。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
汉语能愿动词(modalverbs)是汉语及其他言语中的一类重要语言现象,它们在表达语言能力和意愿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报考汉语语言课程,而汉语能愿动词也逐渐成为许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
本研究旨在从语用和语言学角度,分析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情况,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汉语能愿动词提供有效的指导。
首先,在语言学角度,汉语能愿动词可以分为两类:可能动词,表示可能性或可能性的可能性;愿动词,表示愿望、请求等意思。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如:由于语法结构的不同,人们往往使用错误的词性混淆。
比如:一般情况下,汉语可能动词都是并列的,而愿动词则是顺序的;另外,汉语可能动词通常使用不定式结构,而愿动词则使用命令句型。
其次,在语用角度考察,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的根源在于其它言语(如泰语)语言现象的影响,这些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可能会在汉语中混淆或分类错误。
最后,为了帮助泰国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我们建议老师采用生动的交互学习方法,既引导学生思考,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如,在课堂上进行实时交流,以解决学生在学习汉语能愿动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实践,利用有意义的例句或故事,以增加学生对汉语能愿动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之,汉语能愿动词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外语学习者
而言,更加重要。
正确使用汉语能愿动词至关重要,有助于外国学生增强他们的汉语水平。
期望本研究有助于探索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情况,以及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汉语能愿动词提供有效的指导。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泰国的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因此,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普及。
在汉语语言中,能愿动词(CV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而且它也是一个复杂的领域。
有许多研究表明,当汉语学习者学习能愿动词时,经常出现偏误。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的汉语能愿动词的错误情况,从而为改善汉语教学提供依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偏误有:语句结构错误,汉语表达方式错误,单字意义错误,四声调错误,以及动词搭配错误等。
其次,我们来看看泰国学生学习能愿动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时,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他们的母语泰语没有调高以及四声调,因此他们在学习汉语动词时容易出错。
此外,泰国学生语言环境的丰富程度也是影响他们汉语学习的因素之一,他们缺乏有效的听说练习,因此经常出现偏误。
综上所述,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时出现的偏误,在类型和原因上较为明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汉语书面表达的理解,让他们熟悉汉语结构,准确掌握词语本身的意义,从而有效掌握语句语法和书写规范。
其次,教师应该有意地让学生多进行实际的口语交流,灵活运用汉语的可变形式,深入理解汉语的含义。
同时,教师也可以用游戏,讲故事,影视作品等等一些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的兴趣。
本文研究表明,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时出现的偏误,是由于母语影响和语言环境的不足。
因此,为了改善他们在学习汉语能愿动词时的问题,汉语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素养,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汉语。
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现象分析
( 1 9 ) 我们没有找到那家书店 ,应该回来了。 “ 应该 回来了 ”这一分 句本身 ,没有 错误 , “ 应 该”
表 示 估 计 情 况 必 然 如 此 。 若 结 合 前 一 句 话 , 则 不 合 适 , 改
( 1 1 )・ 李华邀请 我们 能去她 家吃饭 。 “ 能 ”表 示有能力或有条 件做某事 ,而 这个句子 中不
( 7 ) 我们 不仅应该好好学习,还好好孝顺父母 。
I 9 5 在 汉 语 中 , 后 一 分 句 中 的 能 愿 动 词 不 能承 前 省 略 , 所 这样就是很 自然的句子 了。 由此可见 ,能愿动词在语 言表 兰
。 . 。 。
语 言应用研究
作 用 , 在 言 语 活 动 中 , 根 据 表 达 的 需要 , 该
漏 、误 加 、误 代 、位 置 不 当、 否定 、重 叠 。
关键词 :能愿 动词 留学生 对 外汉语教 学 偏误
在对 外汉语 教学 中,经常会看 到或听 到留学生 使用这
样 的句 子 :
( 1 )+ 已经 十点 了 ,你 可 以 来 吗 ?
或性状 的一些特 点 。多数 使用能愿动词 的句子抽 去能愿动
( 2 ) 我生病了,不可能去上 学了。 ( 3 )+ 你身体 不好 ,经常运动得 。
( 4 ) 吃饭 以后 ,你 应 该作 业 。
这 些 偏 误 句 都 与 汉 语 能愿 动 词 有 关 , 它 们 在 语 法 、 语 义 或 者 语 用 方 面 没 有 满 足 能 愿 动 词 的 使 用 条 件 。 在 留学 生 然 ,确实有 的句子用与不用 能愿动词 ,语义变化不 明显 。
学习汉语 的初级 阶段 ,使用 能愿动词 的出错率 很高 ,这使 我们感 到有 必要对对 外汉语教 学 中的能愿 动词 的偏 误情况 作进一步 的研究。偏误分析 ( e r r o r a n a l y s i s )是一种对学 ( 9 )a . 明天我要去北京。 b . 明天我去北京。
留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
留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作者:杨阳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8期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偏误类型除了添加、遗漏、替代、词序之外,还有词性误用、正反式不当、否定式错误等几类。
本文在对典型语料进行分类描写后,运用第二语言习得、中介语、偏误分析等理论展开分析,把偏误原因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
内在因素包括语言迁移与认知的难易程度,外在因素包括教材及生词的翻译与交际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能愿动词习得偏误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情态动词、衡词、能词、能愿词。
从它的众多名称中或许可以感受到它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其他词类都有相对固定的名称,并为古今中外的学者所承认和沿用,但这类词的名称却一直广受争议。
除此之外,它的词性、分类标准、数量以及“能愿动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V或VP)”结构的性质等问题在语法学界也意见不一。
本文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选取了外国留学生在习得能愿动词时的典型偏误语料进行分析与归类,以第二语言习得、中介语、偏误分析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
一、偏误类型分析本文的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处理研究所开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采取了按历次作文题目进行全文检索的方法,把十个典型能愿动词逐个输入,得到偏误语料2083句,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分别对典型语料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检索语料库得到的偏误句数量与比例列表如下:(一)添加“添加”是指在句中不该用的地方用了能愿动词,造成句意不明或句法错误。
统计结果显示,留学生出现添加偏误的比例并不高。
*(1)那谁愿意想吃有害健康的农作物呢?(2003/07,绿色食品与饥饿)①“愿意”和“想”择其一即可。
(二)漏用“漏用”是指应该或必须使用能愿动词的时候没有使用,也称为“遗漏”。
这种情况虽然不会构成句法错误,但却会失去对主观意愿的表达,造成语义不完整或者引起歧义。
*(2)如果父母的判断有问题,和孩子的性格不合适,出问题。
(2005/0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三)替代“替代”这一偏误类型包括用别的词替代能愿动词和能愿动词之间相互替代两种。
“能”和“会”的语义、语用特点及其偏误探析
更 多情 况下表示人物 主观上拥有 , 天生具 备 , 不 需要后 天学
习而获得的能力。
( 1 ) 她 会 画 画。
( 2 ) 妈 妈 会 做饭 。
( 3 ) 植 物 能 给 人 类提 供 氧 气 。
间长 ) 为主。
的可能性 的大小完全受客观环境和条件制约 。“ 会” 着重主观
上告 诉别人事情 发生有某种 可能性或估计 、推断 某种可能
性, 不 强 调客 观 条 件 。 ( 9 ) 他很 热情 善 良 , 关键 时候 总 会 帮 助别 人 。
( 1 0 ) 你 只要 努 力 了 。 结 果应 该 会 不 错 。
( 5 ) 她很会上课 பைடு நூலகம் 笔记 中重难点突 出, 上课 效率很 高。
( 6 ) 她 很 能 上课 , 连 续上 课4 个 小时 都 不 累 。
各 等 级 留学 生在 使 用 “ 能” 、 “ 会” 等 能愿 动 词 时 , 经 常 出现 不 同类 型 的偏 误 , 如漏用 、 乱用 、 混用 等 。 究其 原 因 ,
主 要 是 对 几 个 词 在 相 同义 项 下 的使 用 条 件 与 范 围认 识 不 清 而 出现 的选 词 不 当。 ,
① 爸 爸 一 分钟 能吃 1 0 个饺 子 。 ② 小 明 的腿 伤好 了 , 能踢 足 球 了。
、
“ 能” 和“ 会” 的语 义 特 点 对 比
从 吕叔湘 的《 现代汉语 八百词》 对“ 会” 和“ 能” 的解释 可 以读出 , “ 能” 和“ 会” 都有表示能力 、 表示可能性 这两个意义 。
画的能力 , 妈妈 通过后 天学习具有 了做饭 的能力 。这两个句 子强调“ 后天学 习” 具有能力 。( 3 ) ( 4 ) 中的两个“ 能” 强调天生
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现象分析
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现象分析作者:孙冬惠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能愿动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
因此,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能愿动词,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效率,我们试从偏误角度来分析研究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
根据偏误语料对能愿动词的偏误进行归纳,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能愿动词时常见的偏误现象有: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重叠。
关键词:能愿动词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会看到或听到留学生使用这样的句子:(1)*已经十点了,你可以来吗?(2)*我生病了,不可能去上学了。
(3)*你身体不好,经常运动得。
(4)*吃饭以后,你应该作业。
这些偏误句都与汉语能愿动词有关,它们在语法、语义或者语用方面没有满足能愿动词的使用条件。
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使用能愿动词的出错率很高,这使我们感到有必要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能愿动词的偏误情况作进一步的研究。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一种对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
我们根据偏误语料结合能愿动词偏误的具体情况,将偏误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遗漏和误加能愿动词(一)遗漏能愿动词(5)*(田中没有学过汉语,)所以他不可能说汉语。
如果仅看“所以他不可能说汉语”,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句法或语义错误,但是结合语境,就发现要表达的意思中缺少表示能力的能愿动词,属于隐性偏误。
句意要表达“他”会不会说汉语,而不是“他”不可能说汉语,所以应改为“所以他不可能会说汉语”。
(6)*我用你的字典吗?这是征求对方意见的句子,句中缺少了表示许可、允许的词,应在动词前加上“能”或“可以”。
(7)*我们不仅应该好好学习,还好好孝顺父母。
在汉语中,后一分句中的能愿动词不能承前省略,所以后一分句应加上“应该”。
汉语能愿动词用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之前,表示动作或性状的一些特点。
英语国家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p..
分类号�����丁加勇,学业向究�������������������������.�������������������������������’��������������”,“��保��甂���������������������.����.�����������������������������������������⒂锕�已��河锬茉付�省澳堋��ⅰ盎帷薄ⅰ翱梢�偏误分析⋯⋯.�英语 国家 学生 习得汉语 能愿 动 词 “能”、“会 ”、“可 以 ”的 偏 误 分 析《 实用 现 代汉语 语 法 》 中 提 到“能 愿 动 词 � 步 兄� � � 是 一个 封 闭的 类,数目有限 , 但意 义复 杂 , 又 具 有不 同于 一般动 词 的 语 法 特 征 。
”④ 作为 一类特 殊 的动 词 , 能愿 动 词 是 外 国学生 学习汉语 的 难点。
“能”、“会 ”、“可 以 ”是 三 个 使用频 率非常高 的 能 愿 动 词 , 在 《 汉语 水 平 词 汇 与 汉字 等级大 纲 � 薅 ┍� 》 中 同属于 甲级词 , 是 外 国学生 必 须要 掌 握 好 的 汉语 基本 词 汇 。
英语 情态动 词 与 汉语 能 愿应改 为 : 抽 烟 当 然不 能 帮 助 人们保 持 身 体 健康 。
木 多 和 中国朋 友聊天 会 提 高 你 的 汉语 口 语 水 平 。
应改 为 : 多 和 中 国朋 友聊天 能 提 高 你的 汉语 口 语 水 平 。
宰王 阿 姨 乐 于 助 人, 能 帮 你 打听 消 息 的 。
应改 为 : 王 阿 姨 乐 于 助 人, 会 帮 你 打听 消 息 的 。
孙德金���主编的书中收录了鲁晓琨的一篇文章,鲁晓琨以语言事实为的教学问题。
结出母语对目的语学习产生干扰的规律,预测并解释学习者的难点与错误。
’’书 中 系 统地阐 述了 语 言对比 研究的 理 论 、方 法 和 步 骤 , 至 此对比 分 析作为 一门专门的 学科 被 应用 到语 言教 学的 领域中 。
乌克兰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会、能、可以的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针对“可以”的教学建议
强调“可以”的许可和可能性语义
在教授“可以”时,需要强调其许可和可能性的语义,即“被允许或有可能”,与“会” 和“能”进行对比。
提供语境,加强理解
通过例句和情境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的使用场景,培养其语感。
注重口语练习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在实际使用中加深对“可以”的理解。
02 乌克兰学生汉语 能愿动词习得偏 误分析
“会”的偏误分析
总结词:过度使用
详细描述:乌克兰学生在使用“会”时,往往出现过度使用的偏误。他们可能会 将“会”用于表达可能性或推测,而忽略了其他更为准确的表达方式。例如,“ 他会明天到北京”这种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是不准确的。
“能”的偏误分析
总结词:使用不当
。
针对“能”的教学建议
强调“能”的客观能力语义
在教授“能”时,需要强调其客观能力语义,即“具备某种能力 或条件”,与“会”的主观掌握能力进行对比。
提供语境,加强理解
通过例句和情境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能”的使用场景,培 养其语感。
注重阅读理解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能”在不同语境下的含 义和用法。
确使用汉语能愿动词的能力。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乌克兰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偏误进行研究,揭示他们在使用“会”、“能”、“可以”时 出现的偏误现象,分析偏误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提高乌克兰学生的汉语水平。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乌克兰学生, 收集他们在使用汉语能愿动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课堂观察则主要针对中国教师和乌克兰学生,了解 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对能愿动词的掌握情况。
乌克兰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会能可以的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乌克兰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会能可以的习得偏误分析与教
学建议
1.能与会的混淆:乌克兰学生在使用"能"和"会"时容易混淆,错误地
将两者互换使用。
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会跳舞"(意思是我有能力跳舞)而不是正确的说法"我能跳舞"。
这可能是因为在乌克兰语中,"能"和"会"
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建议: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两个词的使用场景和意义来帮助学生
理解区别。
可以使用一些实际例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它们的
差异。
同时,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以巩
固他们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2.能与可以的混淆:乌克兰学生在使用"能"和"可以"时也容易混淆,
错误地将两者互换使用。
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可以说中文"(意思是我
有能力说中文)而不是正确的说法"我能说中文"。
建议:同样地,通过对比两个词的使用场景和意义来帮助学生理解区别。
可以使用一些实际例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它们的差异。
老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真实地运用这两个词,以加深他们
的理解。
总的来说,通过提供清晰的定义和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区别是很
重要的。
同时,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和例句,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也是
巩固这些概念的有效方法。
此外,老师可以密切关注学生的表达,及时纠
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语感。
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引言•能愿动词的语义分析•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比较分析•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偏误分析•能愿动词的教学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能愿动词是汉语中表达可能性、意愿和能力的关键部分,也是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之一。
其中,“会”、“能”和“可以”是使用频率最高、语义最接近但也最容易混淆的一组词。
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理解这三个词的微妙差异及其用法常常是一个挑战。
因此,对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偏误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汉语学习者使用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语料进行偏误分析,揭示非母语学习者在习得这三个词时的特点和难点,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料收集和偏误分析。
语料来源于真实的汉语课堂教学和课后任务,包括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偏误分析将对这些语料进行深入的分类和比较,以揭示学习者在使用能愿动词时的常见错误和问题。
研究目的和方法02能愿动词的语义分析能愿动词的语义分类02表示可能性:可以、可能03表示许可或建议:可以、可以+V时态多用于现在时,表示现在的能力或可能性。
语气常用于陈述句,表示主语的意愿或能力。
语态多用于主动语态,表示主语具备的能力或可能性。
能愿动词的语义特征能愿动词与动词的关系能愿动词是动词的辅助成分,表示主语的意愿、能力或可能性。
能愿动词与动词的关系紧密,有时可视为动词的一部分。
03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比较分析会和能的语义比较会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掌握某种技能。
例如:我一定会说英语。
能主要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某种事情的可能性。
例如:我能跑步。
强调的是一种习惯或能力,表示经常做某事或具备某种能力。
例如:我经常会说英语。
可以表示许可或可能性,通常用于请求或询问是否可以做某事。
例如:我可以吃蛋糕吗?会VS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能力或可能性。
例如:这辆车能开多快?除了表示许可外,还可以表示一种建议或期望。
能愿动词的对比和偏误研究
能愿动词的对比和偏误研究一、引言汉语能愿动词和英语情态动词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而又具有相对封闭性的一个语法和语义范畴,因此具有跨语言的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会产生一定的干扰。
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寻找偏误产生的原因探索习得的过程,确定语言习得的难点及促进教学的办法。
根据Sridhar,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鲁健骥1999) [1]。
因此本文将结合语言对比和偏误分析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进行认知分析,将会比较详细地对英语情态动词与汉语能愿动词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也将选取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的偏误语料,进一步从形式—功能对应关系和语境关系两方面寻找能愿动词偏误产生的内在原因, 以引起教师对该类动词纠错策略的思考。
二、能愿动词的理论基础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首先要给能愿动词下一个定义。
什么是能愿动词, 语法学界对此没有一致的界说,这里我们采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对能愿动词所作的形式和意义的界说: 助动词( 能愿动词) 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 表示意愿或可能、必要的动词, 在句子里作状语。
上述定义表明, 能愿动词的语法形式是语序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 句法关系是NP+VCW+VP,语法意义是表示意愿、可能或必要,对动作性状进行主观评价是能愿动词的表达功能[2 ]。
其次,与英语情态动词对应,汉语能愿动词同样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施为功能,使事件/动作的发生具有可能性;二是推测功能,表达说话者对有关该事件/动作的命题所作的可能性判断。
请看以下例句:A/200字B类:/C类://D类://满天星星,雨?A类例句表示因施事的能力使动作具有发生的可能性, B类例句表示因施事的主观意愿使动作的发生具有可能性。
由于能力和意愿都出自施事本身的内在能动性,我们把该种施为功能称为内在施为功能。
这或许是这类助动词在汉语中被命名为能愿动词的原因。
[汉语能愿动词“会”、“能”语境迁移偏误分析]针对能愿动词偏误提出的教学策略
《[汉语能愿动词“会”、“能”语境迁移偏误分析]针对能愿动词偏误提出的教学策略》摘要:James把偏误分为五类:遗漏,错序,误加,误形,杂糅,1.“会”和“能”的混用 A. 我们国家的每个人都说英语,不能说汉语,让留学生掌握能愿动词“会”和“能”各个义项的特点及区别摘要:汉语能愿动词和英语情态动词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而又封闭的一个语法和语义范畴。
因此留学生在这一方面容易犯错误。
而其中“会”与“能”是留学生极易用错的两个能愿动词。
是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的一大难点。
文章会对“会”和“能”相关的偏误进行分析,探究偏误的原因、习得的难点和促进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能愿动词;偏误分析一、汉语中能愿动词“会”和“能”的义项和性质(一)“会”的义项,其核心意义为“可能性”:会1:能力,有完成某事的可能性,表示“能力”的“会”属于实意义动词。
如:他会弹琴,我不会。
会2:意愿/ 许诺,表示懂得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
如:你放开我,我自己会走。
会2也表示按惯常某事有发生的可能性。
如:一到雨天,他的腿就会疼。
会3:推测,经推断某事有发生的可能性。
如:傍晚有火烧云,看样子明天会是个大晴天。
(二)“能”的义项,其核心意义为“具备完事条件”。
能1:有能力干什么,具备内在完事条件。
如:他能坐100个俯卧撑。
能2:表示有条件或某种用途,具备外在完事条件。
如:能3:表示许可或允许,具备情理成事条件。
如:你不能脱离群众。
能4:推理,表示有某种可能,具备事理/逻辑成事条件。
如:万里无云,哪能下雨。
能5:意愿,具备意愿成事条件。
如:如果你能来参加我的生日宴,那将是我对大的荣幸。
二、偏误分析 Carl James把偏误分为五类:遗漏,错序,误加,误形,杂糅。
而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分为四种:遗漏,误加,错序和杂糅。
(一)遗漏偏误例句:几十年以后,我很想念在这里的日子。
(×)几十年以后,我会很想念在这里的日子。
“会”在这里表示某件事情或状态有实现的可能性。
汉英中介语“会”与“能”的偏误分析
汉英中介语“会”与“能”的偏误分析庄艳【摘要】能愿动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一个重要类别,也是外籍留学生学习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其中“会”和“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能愿动词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偏误,这既与二者的语义特征及在句法结构中的语义表达有关,也与英语情态动词“can/could”的语义差异相纠葛.从偏误角度分析留学生“会”与“能”的习得情况,探讨其偏误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6)007【总页数】4页(P159-162)【关键词】能愿动词;“会”;“能”;偏误类别;偏误成因;策略【作者】庄艳【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会”与“能”是两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能愿动词,且二者语义相近,都具有表达“可能”、“能够”、“意愿”等意思。
在具体语用中,有时似乎分不出彼此。
例如:(1)a.约翰会·说汉语。
b.约翰能说汉语。
c.今晚杰克会按时来吗?d.今晚杰克能按时来吗?然而,二者并非全无差别,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时它们之间是具有严格区别,不能够彼此互换的。
如:(2)a.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b.我们班大部分人都说法语,不会说英语。
c.汤姆一分钟能打150个字。
d.我今晚不太舒服,不能参加学校的舞会了。
这说明,“会”和“能”在语义及语用中有所交叉,有时可以替换使用,有时又不可替换使用。
我们常常会遇见以下错误:(3)*a.丹尼的伤已经好了,会·走路了。
*b.下午我会用你的书吗?*c.他能是你的好帮手。
存*d.我不能打网球,你能教教我吗?很明显,(3)a、b中的“会”应该换成“能”,而(3)c、d中的“能”应该换成“会”。
在如此简单的句法问题上出错,母语的影响不得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英语中,例(3)各句通常可以表述为:(3#)a.Danny’s wound has healed and he can walk now.b.Can Iuse your book this afternoon?c.He can be your good assistant.d.I can’t play tennis.Could you teachme?可见,“会”和“能”二者不仅在汉语的语义功能上在着交错和差异,还与英语中“can/could”的语义功能存在着对应关系和差异,汉语学习者往往因此出现一些使用偏误。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的开题报告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愿望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人们语言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其中包括了能愿动词。
愿动词表示说话人的愿望、希望、请求、命令等语气的情感和态度。
学习汉语作为一门语言,能够正确地运用愿动词对交际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对于能愿动词的习得偏误,如用错词汇、误解语境、混淆表达情感等等。
这些偏误既会影响汉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因此,对于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和教学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和运用能愿动词方面的问题,分析他们在语境和情境方面出现的偏误类型,为汉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教育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能愿动词的概念和用法。
(2)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能愿动词方面的现状。
(3)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运用能愿动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
(4)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纠正语言学习者的偏误。
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汉语能愿动词的概念、用法和教学策略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问卷法: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能愿动词方面的习得情况和出现的偏误类型等数据,从而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
(3)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相关的语言任务,观察参与者在运用能愿动词方面的表现,从而了解其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偏误类型。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在能愿动词的习得和使用中出现的偏误,不仅影响其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还会影响其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本研究有助于促进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能愿动词方面的习得。
(2)对于汉语教师来说,研究可提供相关的教学参考,对于教师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帮助。
留学生使用_能_会_的偏误及教学对策_陈若凡
行描写 , 再进行比较 , 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困难的那些部分 。拉多认为 , 对有待
学习的语言和学生自己的母语进行系统的比较 , 能够预测和描写哪些模式会给学生带来困难 。
三 结论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 , 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 , 我们应该改变单 一和割裂倾向 , 对词义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学生的母语进行对比研究 , 引导学生全面把握具体词 语的不同义项及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 , 从而了解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 帮助他们 较快地排除母语或媒介语的干扰 , 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 , 预测不是对比分析的唯一目的 , 母语 干扰也不是错误的唯一原因 , 人们不应期望用对比分析来解释和预测一切错误 。虽不能说对 比是打开第二语言学习大门的金钥匙 , 但恰到好处的对比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 也确 实是预测 、解释 、改正错误的有效对策之一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有效而适时地运用英汉 对比的方法 , 尽可能准确地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 , 将教学重点放在易产生词义混淆的地方 , 如
我用你的自行车吗 ? (×)
我能用你的自行车吗 ? (√)
在这个征求对方意见的句子里 , 缺少表示允诺的词 , 应该在动词前加上“能” 。
4 .不会用“能” 、“会”的疑问形式
你能去不去参观 ? (×)
你能不能去参观 ? (√)
怎么纠正和防止这样的语用失误呢 ? 方法就是加强对比分析 。 对比分析首先是对语言进
二 留学生使用“能” 、“会”的偏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 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正 、负迁移问题 , 如何排除母语干扰 , 是值得深
入探讨的 。 王力先生曾明确指出 :“对外汉语教学 , 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能愿动词“会”、“能”语境迁移偏误分析作者:闫肃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1期
摘要:汉语能愿动词和英语情态动词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而又封闭的一个语法和语义范畴。
因此留学生在这一方面容易犯错误。
而其中“会”与“能”是留学生极易用错的两个能愿动词。
是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的一大难点。
文章会对“会”和“能”相关的偏误进行分析,探究偏误的原因、习得的难点和促进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能愿动词;偏误分析
一、汉语中能愿动词“会”和“能”的义项和性质
(一)“会”的义项,其核心意义为“可能性”:
会1:能力,有完成某事的可能性,表示“能力”的“会”属于实意义动词。
如:他会弹琴,我不会。
会2:意愿/ 许诺,表示懂得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
如:你放开我,我自己会走。
会2也表示按惯常某事有发生的可能性。
如:一到雨天,他的腿就会疼。
会3:推测,经推断某事有发生的可能性。
如:傍晚有火烧云,看样子明天会是个大晴天。
(二)“能”的义项,其核心意义为“具备完事条件”。
能1:有能力干什么,具备内在完事条件。
如:他能坐100个俯卧撑。
能2:表示有条件或某种用途,具备外在完事条件。
如:
能3:表示许可或允许,具备情理成事条件。
如:你不能脱离群众。
能4:推理,表示有某种可能,具备事理/逻辑成事条件。
如:万里无云,哪能下雨。
能5:意愿,具备意愿成事条件。
如:如果你能来参加我的生日宴,那将是我对大的荣幸。
二、偏误分析
Carl James把偏误分为五类:遗漏,错序,误加,误形,杂糅。
而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分为四种:遗漏,误加,错序和杂糅。
(一)遗漏偏误例句:
几十年以后,我很想念在这里的日子。
(×)
几十年以后,我会很想念在这里的日子。
“会”在这里表示某件事情或状态有实现的可能性。
A例句中遗漏了“会”,就把将要发生的可能性给忽略了。
(二)错序偏误例句:
明天晚上课讲座会听去。
(×)
明天晚上的讲座会去听。
这种错误常常出现在日本留学生身上。
因为日语的能愿动词是放在动词后面的,学生很容易把母语语序迁移到汉语中来。
(三)误加偏误例句:
书对我来说这样好,我怎么会能离开它?(×)
书对我来说这样好,我怎么能/会离开它?
同时使用了“能”和“会”,学生没有掌握好“会2”和“能4”都可以表示现实的可能性,所以出现了重复。
(四)杂糅偏误例句:
1.“会”和“能”的混用
A. 我们国家的每个人都说英语,不能说汉语。
(×)
我们国家的每个人都说英语,不会说汉语。
会2和能4都表示现实的可能性,可以互相替换。
但是例句A要表达的意识只能用会1,不能用能4.
2.与其他表达方式的混用
B. 儿子说他不会记住,所以妈妈留了一张纸条给他。
(×)
儿子说他记不住,所以妈妈留了一张纸条给他。
某些表示动作-结果的动词词语,否定式时一般用可能补语,而用“会”或“能”比较别扭。
三、偏误成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二语习得和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早在50年代就提出来了,它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
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
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母的与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的时,学习者借助或沿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母语负迁移。
(二)认知偏误
认知偏误指因人的认知能力跟某种语言规则产生矛盾而出现的偏误。
在自然语言中,有些语法点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不够单一、凸现,自然度比较低,这就是导致产生认知难度。
(三)回避策略
在初级阶段,由于“能”作为刚导入的新规则,大多数学习者还不会使用,对某些用法不确定,他们大多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
四、教学对策
让留学生掌握能愿动词“会”和“能”各个义项的特点及区别。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不是母语与汉语之间明显的差异,而是母语与目的语相似的地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容易产生词义混淆的地方,极可能准确的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
这样可以大大避免偏误的出现。
(作者简介:闫肃(1986.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满族,吉林大学文学院10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