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优秀课件
晴
有
朗
云
时
时
游记要素
三个一
1.一条线索。选择恰当的线索将游记中各 个要素联结起来,整篇游记才不会支离破碎、 杂乱无章。最常见的就是以参观者的行踪为线 索,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如果景物发 生了变化,则可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
2.一处美景。游记中要写的景物不止一 处,应重点写有特色的景观、感受较深的景 物,其他一笔带过或干脆不写。
下了望湖亭,我们向东走去,此时一 股清香扑鼻,我们是来到了郁金香园 了。郁金香园是植物园的最后一个景 点,因为再向东南走走,我们就从东 南门走出了植物园。
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 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 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示例:我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园叫友谊公园,这 里景色优美。绿树红花,碧波荡漾,亭台楼阁,让人 流连忘返。从友谊公园的西侧进入,沿着一条弯弯曲 曲的石头小径向东走,抬眼就会看见碧草茸茸,树木 错落有致,姿态不一,草丛中还点缀着一些小花,让 人心旷神怡。走到小径尽头就来到友谊湖边,微风吹 拂下,湖面波光粼粼,特别耀眼。最后,步行到友谊 湖上的亭子里,微风拂面,空气清新,让人神清气爽。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交流平台 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
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 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 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游览顺序: 路上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 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 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险
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 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的第 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 序来写的。
从芍药园继续往北走,会穿过一片葱郁 的松树林。往东望去,会看见一片大的 水面,这就是天鹅湖。巨大的天鹅湖实 际上是整个植物园的中心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颐和园》 课件 (共20张ppt)
yuè
阅
fèi mào
废贸
“咖啡”是一 种喝的饮品, 都是口字旁。
你在什么地方见 过这些词语呢?
我和妈妈去买菜的时候见过农贸市场。 我家旁边的商场里就有咖啡馆。 我去图书馆的时候看到了阅览室。
识字加油站 税务局
税:国家向企业或集 体、个人征收的货 币或实物。
税务局:专门负责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 工作的部门。
拓展补充
相声四功 说学逗唱
拓展补充
戏曲四功
唱念做打
拓展补充
民生四需
衣
食
住行
拓展补充
生活四备
柴米油盐
拓展补充
岁寒三友
松竹 梅
四诊就是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断方法的 合称。是指医生通过全面观察、听声闻味、询问病情、 诊脉等方式为病患诊断疾病。
日积月累
mò yàn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yǎ
雅人四好: 琴棋书画
lán
花中君子: 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
▷ 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具体介绍 ▷ 后半部分四个事物是关联并列的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 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 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 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 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介绍了桥 面石栏上精美 的图案,把各 种姿态的龙写 得活灵活现。
有的……有的……有的……
总结归纳
先弄清楚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
可以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开头一句总起全文,点明这 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句子围绕这句话展开来写,这样就能够 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
【2021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PPT课件
六单元 ▲习作的时候,
◆写之前仔细观察花园、果园、田野等,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
试着围绕一个 单元习作:子的。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如:操
意思写。
这儿真美 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然后读给同学
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习作单元: ▲仔细观察, 的 缤 纷 世 观察要细致一些;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
观察) 把观察所得写 界
有时还可以尝一尝;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下来。
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小练笔”: 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句
三上
▲借助关键语 句理解一段话 的意思。
话(围绕一个意思写)。 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习题: 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 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 特点。
8 童话之美 《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口语交际训练要素 听别人的话能抓住要 点,转述别人的话意 思准确清楚。 准确传达信息。清楚 连贯地讲述。
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 重要信息。分类整理 小组的意见,有条理 地汇报。 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 的,合理选择介绍的 内容。
按照景物变化顺序(太阳的变化)写景
本文是一篇写景 抒情散文,文章按 日出前、日出时、 日出后的顺序重点 描绘了晴朗天气和 多云、有黑云三种 天气情况下海上日 出的不同景象,展 现了日出这一伟大 奇观。
1.体会如果景物是变化的, 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写。 2.练习复述(口语表达)
进一步让学生仔细感受作者 是按照太阳位置变化的顺序 来写。
四年级下册语文PPT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部编版优秀教学课件
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
作者是按空间顺序
在眼底。
来游览的。
4.从万寿山下来,就
是昆明湖。
习作例文
2.你能根据游览顺序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吗?
大门 长廊 万寿山脚下
3.你能找出本文的过渡句吗?
佛香阁
(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2)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 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3)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再按顺序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突破重点
初试身手
南门 纪念馆
芍药园 望湖亭
松林
天鹅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郁金香园
东南门
习作例文
颐和园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
阅读指导
绕过大殿,就来到有
1.初读例文
名的长廊。
思考: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游览的,
2.走完长廊,就来到 了万寿山脚下。
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3.登上万寿山,站在
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 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 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 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习作例文
2.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你是从哪些语句 看出来的。
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天山的。 可以从“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 被远远地抛在后边”“再往里走,天 山显得越来越美”“走进天山深处,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这些语句看出来。
习作例文
(1)描绘了天山的雪峰、
3.细读例文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
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2)描绘了幽静的天山密
林。
( 3 ) 描 写 天 山 深 处 的 花 海 知识拓展:押韵,也作压韵,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语文知识点期末复习课件
尽管狗在鹅身后追,但鹅决不举。步奔跑 (3)雨来牺牲自己雨来不向敌人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地。
雨来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地
解析:小学常用关联词: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或者几个方面 说明同一种事。 2.承接关系:几个分句按一定顺序说下去,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 列事件。 3.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 关系是递进的。
目录:
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完整教学课件、习作指导、教材简析
一、给画“ ”的字注音。
住宿( sù )
应和( hè )
稀疏( shū )
屋檐( yán )
率(shuài )领
倘(tǎng )若
蹲( dūn )下
例( lì )如
三、用 “ √” 选择下面加点字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 仿佛(fú fó)
· √ 一转(zhuǎn zhuàn) 眼
·√ ·√ 似(shì sì) 的 似(sì shì) 乎
·√ ·√ 调(diào tiáo) 子 盘曲(qū qǔ)
·√ · √ 系(jì xì) 绳子 朝(cháo zhāo) 霞
八、词语归类 1.天 × 地 × 式的词语:
天高地阔 天长地久 天崩地裂天寒地冻 天翻地覆 2.AAB式词语:
呼呼叫 团团转 碎碎念 咚咚响 哈哈笑 3.AABB式词语:
闪闪烁烁 朦朦胧胧 隐隐约约 郁郁葱葱
九、佳句积累 比喻句: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
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的地洞里似的。 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目录第一单元 (1)1古诗词三首 (2)宿新市徐公店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清平乐.村居 (3)2乡下人家 (4)3天窗 (7)4*三月桃花水 (10)◎口语交际:转述 (11)◎习作:我的乐园 (12)◎语文园地 (13)第二单元 (15)5琥珀 (16)6飞向蓝天的恐龙 (19)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23)8*千年梦圆在今朝 (25)◎口语交际:说新闻 (29)◎习作:我的奇思妙想............30◎语文园地 (31)◎快乐读书吧 (33)第三单元 (35)9短诗三首 (36)繁星(七一) (36)繁星(一三一) (36)繁星(一五九) (37)10绿 (38)11白桦 (40)12*在天晴了的时候 (42)◎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44)◎语文园地 (45)第四单元 (47)13猫 (48)14母鸡 (51)15白鹅 (54)◎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59)◎语文园地 (60)第五单元 (63)16海上日出 (64)17记金华的双龙洞 (66)◎习作例文:颐和园 (70)七月的天山 (72)◎习作:游 (74)第六单元 (75)18小英雄雨来 (76)19*我们家的男子汉 (85)20*芦花鞋 (89)◎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95)◎习作:我学会了 (96)◎语文园地 (97)第七单元 (99)21古诗三首 (100)芙蓉楼送辛渐 (100)塞下曲 (100)墨梅 (101)22文言文二则 (102)囊萤夜读 (102)铁杵成针 (103)23“诺曼底号”遇难记 (104)24*黄继光 (109)◎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13)◎习作:我的“自画像” (114)◎语文园地 (115)第八单元 (117)25宝葫芦的秘密 (118)26巨人的花园 (121)27*海的女儿 (124)◎习作:故事新编 (128)◎语文园地 (129)识字表 (131)写字表 (134)词语表 (136)标*的是略读课文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课件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抒发了辛弃疾 对农村朴素平静生活的 热爱与向往之情。 12.《乡下人家》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 普通的场面,描写了乡村生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乡 村生活的 向往 之情。
5.近义词辨析
华丽
绮丽
(1)内容空洞的文章,即使语言再( 华丽),也没
有价值。
(2)月季花池里,花开正艳,犹如( 绮丽)的彩霞
落入了人间。
6.一词多义
扫荡: A.泛指彻底清除。
B.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1)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相信,只要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就一定能粉碎敌人的大扫荡。( B)
(2)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腐朽东西,都应当扫荡一
5.特殊词语。
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 应声虫 哈巴狗
6.近义词辨析。
凄惨
悲惨
(1)他真是个铁石心肠的人,面对那样( 悲惨)的情景,
竟无动于衷。
(2)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
( 凄惨 )。
7.一词多义。
用“滋味”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味道。
8.(1)背诵《短诗三首》。
(2)背诵《绿》。
(3)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
的勇气。 ——艾青
(4)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
(5)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
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9.《短诗三首》中的短小诗句,表达了作者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颐和园》PPT教学课件
壹 初读课文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 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 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壹 初读课文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 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 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 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 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 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 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 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 塔。
昆明湖
长堤
湖心岛
向东 远眺
肆
课后作业
肆 课后作业
仿照《18 颐和园》介绍景观的写作手法,你也能用上一定的表达手法、按照一定的顺 序向我们介绍你曾经去过的一处景观吗?
肆 课后作业
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一样,请找出描写这 些景物的句子。
谢谢观看
贰 好词欣赏
隐隐约约
指看起来或听起 来模糊,不很清 楚,感觉不很明 显。
葱郁
葱郁,指青翠繁 盛貌。语出《宋 史·乐志十》: “氤氲成雾,葱 郁垂阴。
掩映
遮蔽;隐蔽。 谓或遮或露, 时隐时现。 遮 映衬托。盖过, 压倒。出处观 巴黎油画记。
贰 好词欣赏
宫殿
帝王处理朝政或 宴居的建筑物。
远眺
向远方眺望。
贰
好词欣赏
贰 好词欣赏
金壁辉煌
碧:翠绿色。金 碧辉煌,意指金 光碧色,彩辉夺 目。比喻陈设华 丽。形容建筑物 装饰华丽,光彩 夺目。
姿态万千
姿态万千,原指 女子的美媚,形 容树木等美丽的 景物形容容貌。 现指姿态多种多 样。
神清气爽
形容人神志清 爽,心情舒暢。 形容人长得神 态清明,气质 爽朗。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五单元:第十七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 上看见了什么景色?请用:“﹏ ” 画出来)。
看见了映山红、油桐、山上沙土
“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 么作者会感 到“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明亮鲜艳。课文中指山 上景物的色彩明亮鲜艳。
自主感悟
双龙洞的其他几个景点又是怎么写 的呢?请大家运用刚才学习“孔隙”景 点的方法,看看其他几个景点有什么特 点,作者又是怎样写清楚的。
洞口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
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宽
高
“突兀森郁、像桥洞似的”这些都是 作者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不仅让双龙洞具 有一种神秘感,也突出了洞口“宽、高” 的特点。
新 课 导 入 第1课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着叶圣陶爷 爷到浙江的金华去旅游,让我们即刻 出发吧!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课件PPT模板
山中访友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即记录的意思。
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记录旅行 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一般是按照游览的 先后顺序写的,也叫移步换景。
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动物园里的小猴子,时而跳到假山上, 时而爬到树干上,时而向游人要吃的,时 而躺在那儿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太可爱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 步前往金华的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明 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子,多 么惬意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前行,一 睹双龙洞的风采!
精读课文
第2课时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游双龙洞? 第4~7自然段
juān
写法:“月”撇变竖; “鸟”起笔稍高, 略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的女儿》名师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教学课件PPT
《地震中的父与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课件
默读1-5自然段,思考:当父亲看到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伤心绝望之时他想到了什么?小组合作学习4-11自然段,思考讨论:其他孩子的父母看到教学楼成一片废墟时的表现是怎样的?这位父亲放弃了吗?为什么?
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只要 Nhomakorabea就
因为
不论
总
ABCDE
课堂检测
同学们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这就是一种积累。
拓展实践(作业)
地震中的父与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授课人:小1熊
自信
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灾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地震中的父与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混乱 废墟 瓦砾 爆炸 危险绝望 疾步 挖掘 开辟 拥抱
总结升华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我爸爸活着( )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2、( )你说过,( )发生什么,你( )会和我在一起。二、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故事确实非常感人,那你觉得应该向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学习什么呢?( )A、父亲坚强的意志 B、父亲对儿子的真挚的感情。C、儿子在危难面前不惧怕。D、儿子对父亲的信任。E、儿子走出危险境地时对同学的友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完整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新疆伊犁四川九寨沟安徽九华山第一课时1.写一处自己游览过的地方。
(重点)2.了解游记的写作要求,掌握写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重点)学习目标祖国的山河多么壮美,田园风光多么优美。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那里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写游记的作文吧。
习作游游记就是描写游览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所见:自然景物如山川、湖泊;人文景观如庙宇、亭台楼阁及对联等。
所闻:神话传说、名人故事、历史典故、古人诗文、风土人情等。
游记主要是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所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游记的含义游记类型游记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1.开头:交代游览的缘由、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概述向往心情或点出写作对象的总体特点。
2.主体:具体叙述游历经过,生动描写沿途景物。
游览过程一般用叙述方法,景物用描写,感想可以抒情议论。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写出它们的形貌、情状,并能把自己的感情熔铸到景物描写作思路写中去。
主体部分是游记的核心部分,是写作的重点。
3.结尾。
点明游览的中心思想,即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如反映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是通过写景来阐明所吸取的教训、明白的道理,或是通过写景来探索人生真谛,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启迪、熏陶和教育。
1.头重。
不重要的起头太长,占了太大篇幅。
例如: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都要大肆记叙一番。
2.脚轻。
没有点明游记的中心思想就草草收场,或随便发表一些与名胜古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心得交代了事。
提醒大家的是别再用“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初学者写游记常犯头重脚轻腰肢细的毛病:踏上归途”这样的陈腔老套作结尾,要下功夫好好着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课件
大胆想象
大胆想象
你们愿意描述哪一个自然段?你们想 描述事情的经过、当时的环境还是故事的 结果?你们为什么这样想?
学习第3自然段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
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 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 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琥珀为什么能得到完整保存? 因为琥珀在地壳运动以后,一直被埋在泥
沙下面,没有受到风沙、空气的腐蚀。 发现琥珀的人能够很好地将琥珀保护好并
展现在世人面前。
科学家研究琥珀有哪些价值?
可以研究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事情。 可以研究昆虫的发展史。 还可以研究当时的环境和当时的地质情况。
可能是小蜘蛛寂寞了,想找小苍蝇玩耍, 恰巧被困在了松脂里蚀。
可能是小蜘蛛看小苍蝇太漂亮了,产生了 妒忌心理,想吃掉小苍蝇,结果不幸遇难 了。
可能是小蜘蛛想和小苍蝇聊天。
课堂小结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琥珀的知识?可以 上网查一查,互相交流。我相信,只要本 着科学的态度,学会大胆想象,合理推测, 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你们将来也会成为 科学家或作家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 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 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 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围黑色的 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 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 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比较“想象”与“推测”
鼓励创新
你们的想象都很细致、合理、科学,德 国作家柏吉尔就是根据这样的推测写成了这 篇文章——《琥珀》。你认为他写得好不好? 好在哪里?
《琥珀》中既有事实,又有想象,写得 特别生动。
《三月桃花水》课件PPT(完美版)
人教部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绮
谈
和
人教部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学习本课要从桃花水的声音、色彩两个方面来理 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抓住“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 醉”来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还 要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体会课文优 美的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人教部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人教部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排比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 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 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翅膀上裹着白云”表明燕子 飞得快,把垂柳比作披着长发的少 女,把衣着鲜艳的姑娘比作花瓣, 美丽动人。
人教部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纤维( xiān )
和面( huó )
··和好( hé )
纤细( xiān )
·· 化纤( xiān )
人教部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同音易混字
谈 tán
坛
字义:说,对话。如:谈话。 组词:(谈心)(谈话)(高谈阔论)
字义:用土堆成的平台,多在上面种 花。如:花坛。 组词:(花坛)(歌坛)(登坛拜将)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
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这一段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三月桃花水的? 这两句话分别和后面的哪些段落对应?
这一段分别从声音和光芒两个方面介绍了
桃花水。第1个应的是5、6自然段。
人教部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拟人
想一想:从春天的明镜里我们看到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我们看到了:“燕子翅膀裹着白云”“垂柳如烟如
雾”“水底浮起花瓣”“水底浮起红莲”。给我的印象是 河水干净、纯洁、清澈、明亮。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五单元“单元单元导读” 部编版 (共9张PPT)
2.听两篇精读课文范读,再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每篇文章都写了什么?说说你喜欢的部 分,你还在表达方法上发现了什么?
试写片段:
试着写一个片段,按一定顺序写一处附近的 景物或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发现问题:
说说你是怎样按照游览的顺序写这处景物的? 有什么问题?
反馈交流: 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时,你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
阅读思考:
再次浏览两篇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思考: 1.最吸引你的景物是什么? 2.在表达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3.针对你写景时遇到的问题想从课文中学什么?
探究妙招:
说一说,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或按照游览顺序写景 物有哪些小妙招可学可用?
我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都有工作过对于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一致受到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导读
1
说说单元导语 所呈现的信息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些?谈谈你对“一 定顺序”的理解。
自读要求:
1.用10分钟浏览一遍本单元课文、课后练 习、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单元习作内容,留 意你喜欢的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习作《故事新编》PPT课件部编版
要明白这里的“故事”是已有的。 所以我们先得熟读原来的故事,然后 再立足于原来的故事进行写作。既然 是“新编”,肯定需要我们的想象和 创意。
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
乌龟和兔子都赢了。 乌龟和兔子都没能赢。 兔子赢了。 乌龟又赢了。
假如我们选“乌龟又赢了”这 个结局,下面是新的故事情节:
河流挡道,撞上树桩,掉进陷阱 (路遇不测)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这一段话,具体描绘了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神奇、美妙变化,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们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
什么条件都可答应你。”乌龟说:“这 5、教师总结: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
质。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1课时。 ⑴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
次比赛咱们从山上往下跑,看谁跑得快, 1、埋木匣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上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5、晚上的“太阳”》 师: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为了显示比赛的公平,它们请 了猴子当裁判。龟兔再次赛跑的消 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森林,成为近段 时间动物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大家 一致认为这次兔子肯定会取得胜利。
比赛那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天上飞 的、地上跑的各种动物都来观看比赛 了,它们早早地站在山下终点处观看。 乌龟和兔子则站在山顶上等候猴子发 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映山红
油桐
新绿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 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 窄,时而缓,时而急,溪 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 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 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 来的。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 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 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请找出这句话中的两对反义词。
宽——窄 缓——急 2、模仿造句:
内外洞有石屏相隔,仅通水道, 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 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 明的特色。古诗有云:“洞中有 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 如欲观赏,惟有平卧小舟,仰面 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 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 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 之誉。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 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 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 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 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 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 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 绳子,船就出来。
壮观 奇观 1.这不是很伟大的( 奇观 ) 吗? 2.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 壮观 )。
课堂练习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
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2.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云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转眼间一道云霞出现在了天边。
插避让,右边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
紫
“紫”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 上面是个“此”字。
初读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海上日出的过程。
初读感知
“奇观”指雄伟、壮丽又少见的景象。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指日出的景象
整句话指海上Leabharlann 出是雄伟壮丽的景象。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 并跟随巴金先生一道欣赏了海上日 出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 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海 边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 去欣赏日出的壮观景象 。
字词乐园
扩大 范围 努力 一刹那 灿烂 替代 镶嵌 紫色 不仅
注意读准:平舌音“紫”,翘舌音“刹 ”等。
字词乐园
hé(荷花)
zhòng(重量)
荷
重
hè(重荷)
chóng(重新)
书写指导
“扩 烂 镶 仅”左窄右宽,“范 努 替 紫”上下结 构,其中“范”上窄下宽结构。
镶 “镶”左窄右宽,注意笔画较多,注意笔画的穿
下节课,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优 美的文字去细细欣赏海上的日出吧!
课堂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nǔ lì dài tì xiānɡ biān zǐ sè
(努 力) (代 替) ( 镶 边 ) (紫 色 ) 二、根据意思找本课词语。
1.不转眼睛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不转眼)
2.指周围的世界。
( 范围)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汉族人, 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 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 会活动家。
自读提示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 准字音。
2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明白词语 的意思。
3 边读课文边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 词语。
罗店 盘曲而上 杜鹃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明艳 溪流 时而 突兀森郁 聚集 拥挤 孔隙 并排仰卧 臀部 稍微 撞破 一团漆黑 额角 浙江 蜿蜒 变化多端 石笋 石钟乳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 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 的响声。
新知讲解
这是1927年1月,巴 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 在途中写下的这篇杂记。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 面抓住景物的特点勾画出 了一幅朝阳初升、瞬息万 变的奇妙景象。
新知讲解
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用“ ”划出颜色变化的词。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 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它事物描写本事物)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 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 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 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 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 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 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 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 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 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 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 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 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 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 “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 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 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 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 内洞。
qū(弯曲) 曲
qǔ(歌曲)
diào(调子) 调
tiáo (调节)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呢?
这篇文章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 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开头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时间 ) (人物) (地点)(事件)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 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 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 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 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
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 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 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 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 伤鼻子。
“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1)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日出前 浅蓝—红色 越来越亮 日出时 上升 冲破 跳出 日出后 薄云:直射水面 厚云:镶上金边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组词。 转(转动) 刹(刹那 ) 范(范文 ) 镶( 镶嵌 ) 辨( 分辨 ) 芒(光芒 ) 传(传来) 杀(杀死 ) 犯( 犯错) 箱( 箱子 ) 辩( 争辩 ) 忙(忙碌 ) 二、选词填空。
新知讲解
讨论说说
当作者看到太阳被黑 云挡住时,心情会怎样?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想象作画,充分感受了海上 日出的壮观美景。虽然我们还没看过真正的海上日出, 但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亲眼看见了大自然 的这一伟大奇观。作者为什么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绘得如 此逼真形象呢?
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用词准确,抓住特点,发挥想象……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 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 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 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 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 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 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 流。这是外洞。
洞
口
高
洞口像桥洞
宽
宽
外洞
大
外洞
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1)我们与叶圣陶爷爷游完了外洞, 接下来应该干什么? (2) 叶圣陶爷爷给我们介绍的小船 是什么样的呢?叶圣陶爷爷是怎样乘 船的?
再见
3.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
双龙洞,位于金华北山西北麓, 离城约13公里,海拔520米。它的特 点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 小船”。千百年来被人们誉为“水石 奇观”。双龙洞由内洞和外洞组成, 外洞面积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洞 中常年温度约在15摄氏度左右。一进 洞口可见宋代书法家吴琳手书的“洞 天”二字。洞口两侧上端悬有两个石 钟乳“龙头”,形象逼真。
比较感悟: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 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 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3.光彩耀眼。
( 夺目)
4.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 奇观 )
课堂作业
三、给词语搭配连线。
范围
亮光
透出
负着
上升
躲进
使劲
重担
出现
发出
扩大
有了
光彩 红霞 云里 重围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海 上日出》,看看作者是怎样按 照一定顺序把海上日出的过程 写出来的。
新知讲解
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6.海上日出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海边欣赏吧!
课文导入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 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 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 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 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 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 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 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 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 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 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指导背诵 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 背;串联重点词语背……
作业布置
(选择其中一道题完成作业。)
(1)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 变化过程了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2)课外搜集相关描写日出景色的古诗或短文读一 读,并比较与本文写法的不同之处。
请用“时而…时而…时而……”写个 句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2、3段内容, 看看作者在途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 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 •(2)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在 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 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