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中医药发展论坛获奖名单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
•【公布日期】2009.12.09
•【字号】苏中医政[2009]69号
•【施行日期】2009.1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管理
正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
导老师和继承人名单的通知
(苏中医政〔2009〕69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单位:
根据《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苏中医政﹝2009﹞40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在各地、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我局组织专家遴选,确定韩树人等50名同志为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戴虹等100名同志为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地、各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督促指导学术继承人及时进入培养周期,并认真完善继承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

同时,在继承工作结束后,继承人要一并完成该项目的科研结题工作。

附件: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名单
二○○九年十二月九日
附件:。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中医药局•【公布日期】2009.12.23•【字号】苏中医政[2009]72号•【施行日期】2009.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苏中医政〔2009〕72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属各有关单位:按照《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的要求,经过公开报名、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现场答辩及公示等程序,现确认沈洪等30人为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特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邀请同行专家对培养对象的学术主攻方向、研究课题、培养目标、考核指标等进行专题论证,制订完善培养计划。

我局将根据各单位确定的培养计划情况,正式签定《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合同书》。

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要拟定年度经费资助计划。

培养对象所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匹配经费比例不得低于省财政资助额度。

三、我局将对培养对象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目标考核,定期评估,滚动支持,实行淘汰制。

培养对象所在单位须于每年12月底前向我局提交书面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我局将按照《合同书》内容和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估。

四、《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合同书》(《合同书》式样已在我厅网上公布,请自行下载)一式六份和论证专家名单,于2010年1月31日之前报送我局医政科教处(并附电子版)。

请各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该项目的管理,督促、指导培养对象单位制订完善培养计划,建立支持领军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联系人:戴运良、虞凯电话:************邮箱:***************.cn附件:1.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2.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合同书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件:附件2:中医药局编号: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合同书姓名:课题名称:培养单位(甲方):江苏省中医药局所在单位(乙方):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丙方):合同起止年限:2010年至2014年江苏省中医药局二○○九年共同条款为顺利完成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任务,江苏省中医药局(甲方)、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丙方)、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所在单位(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特订立本合同,作为甲乙丙三方在合同执行中共同遵守的依据。

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瘀热病机探讨及治疗对策

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瘀热病机探讨及治疗对策

学术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瘀热病机探讨及治疗对策汪馨1彭海燕^(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曰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临床上糖尿病、肺癌均有较高的发病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癌的机率高于正常人,肺癌 亦可诱发糖尿病,研究与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对策。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以“瘀 热”这一共同病机为切入点,初步拟定了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化痰散瘀、清热凉血,养阴清热、通利排毒等治疗对策,取得 了较好的疗效。

今后应在中西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吸收、运用现代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从多组学的角度进行临床 试验和实验研究,诠释“瘀热”病机本质以及常用方药的药理机制,为治疗肺癌合并糖尿病寻找到更为有效的方药,进一 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肺癌糖尿病瘀热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73.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17)03-0005-04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 率均居第1位的恶性肿瘤[1]遥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 病患者总数已超过9240万,预计未来将成为糖尿 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

根据梁朝阳等[3]的流行病学资 料研究报告示,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死亡率明显 增加,此类患者病情易于加重,治疗有效率下降。

配 合中医药治疗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有效率,亦可 缓解并发症,初步的临床研究显示,瘀热搏结是此 类患者的基本病机,探讨消散瘀热的有效方药能使 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1肺癌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现状1.1发病机制1.1.1共同病因肺癌与糖尿病的共同诱发因素 包括年龄、饮食营养、吸烟、职业与环境等:①肺癌 与糖尿病的发病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即两者的发病 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4];于吸烟是肺癌的 重要危险因素,亦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5];③维 生素D的缺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维生素D水平与肺癌的发生呈负相关'维生素D可以抑制肺癌 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的生长,同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和分化;④遗传,肺癌和糖尿病的发病均有一定的 遗传基础,与基因缺失和突变有关[7];⑤体质与环 境,糖尿病与肺癌有相似的体质、环境基础,如高体 质量指数、中心型肥胖、体力活动减少、摄食肥甘厚 味等,这些因素能造成长期血糖增高,而高血糖又 能作为瘤细胞生长的营养基[8]。

沙建飞“抑反汤”化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验案2则

沙建飞“抑反汤”化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验案2则

沙建飞主任中医师是全国基层名中医,从事中医脾胃病研究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颇有心得。

自拟“抑反汤”(赭石30 g、旋覆花10 g、姜半夏6 g、柴胡6 g、枳壳6 g、厚朴6 g、茵陈15 g、槟榔10 g、熟大黄6 g、焦山楂10 g、炒麦芽10 g、神曲10 g、莱菔子10 g)以通畅气机、降逆和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兹择验案2则介绍如下。

1 反酸、口苦为主症案徐某,女,72岁。

2018年6月9日初诊。

患者反复胃脘嘈杂、反酸、嗳气、口苦3月余。

3月余前因与人争吵后出现情志抑郁,继而出现反复胃脘嘈杂、反酸嗳气口苦。

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2周,症情未见好转。

刻下:形体消瘦,双眉紧锁,胃脘嘈杂不适,反酸嗳气频频,口苦感明显,胃脘胀痛,胃纳欠佳,小便黄,大便难解。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食管瘅。

辨证肝胆郁热,胃失和降;治以疏肝利胆,调和肝胃。

以抑反汤化裁,处方:赭石30 g(先煎),旋覆花6 g(包),姜半夏6 g,柴胡10 g,枳壳6 g,厚朴6 g,茵陈15 g,槟榔10 g,熟大黄6 g,焦山楂10 g,蒲公英15 g,莱菔子10 g,煅瓦楞子15 g(先煎),海螵蛸10 g,延胡索10 g,甘草5 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服。

6月16日二诊:患者服药7剂,复诊时嘈杂、反酸、口苦明显好转,嗳气虽然减少,但仍有阵发,大便偏稀,舌脉较前改善,予上方去柴胡、大黄,加丁香6 g、炒白术10 g以健脾温中。

此方共进21剂,患者诸症缓解。

按:本案患者因情志抑郁而起病,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肝胆协调脾胃升降功能失司,则见胃脘嘈杂、反酸嗳气;《素问玄机原病式·吐酸》曰:“肝热则口苦”,湿热蕴结肝胆,胆汁外溢,随脾气上逸于口,故见口苦。

沙师指出,反酸、口苦是肝胆郁热的典型症状,见此二症患者必存在反流。

王国强对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六点建议

王国强对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六点建议

l.9 56 1. 8 0 7
l. 8 0 7 l. 8 0 7 l.8 O 7 1. 8 0 7
7.O 5 O 7.3 2 7
7.3 2 7 7.3 2 7 7.3 2 7 7.3 2 7
3 讨 论
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发现隐藏在数据 中的有意义的模式
数 据 挖 掘 技 术 可 以在 一 定程 度 上剖 析 先 生 的 用 药及 配 伍 规 律 。
性 疾 病 ; 是 药物 功 效 群 性 配 伍 模 式 , 药 之 问 具有 协 同增 效 、 三 诸 相 须 相使 、制 约 减 毒 等 作用 , 体 效 果 明 显 。 整
[] 国家中 医药 管理 局 《 2 中华 本草 》编 委 会. 中华 本草 [] 上海 : 上海科 M. 学 技术 出版社 ,99 19.
支持 度 () %
1.8 O7 l.3 37 1.8 07 I.8 O 7
置信 度 () %
10 0 0.0 8 .1 5 7 8.2 18 8.2 i8
郁 金一柴 胡 生牡 蛎一 生龙骨
菌陈一柴 胡 酸枣仁 一珍 珠母 陈皮一 党参 当 归一柴胡 香附一 柴胡
1.6 17 1.8 O7
通过本研究可 以看出, 数据挖掘技术可 以作为探 索名老 中医临
证 思 路 及 用 药 经验 的 一种 方 法 。 参考文献:
[] 国家药 典委 员会 . 1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药 典 ( 部) S. 京:化 学 _业 出 一 [] 北 1 :
版 社. 0 5 20 .
微调机制:二是作用缓和持久, 适宜 于亚健康状态和慢性复杂
l.8 O7 l .3 37 l.5 2 7 1 .8 O 7 l 5 7 6

中医药是能解决问题的,因为确实有用——访2017级星友,曙光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余卓

中医药是能解决问题的,因为确实有用——访2017级星友,曙光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余卓

发挥优势作用等多项研究,为中医药抗肿瘤生物学内涵阐释提供新依据。

一线临床医生、具有扎实的现代生物医学科研背景,加上中西医结合的特色,这些促成了这次启明星专访。

因为见到过银蛇奖名单中余卓的照片,所以那天第一眼只是身着白大褂的余卓此刻更显得职业、靓丽、干练。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三家三甲医院中,上海曙光医院现代医学根底深厚、中西医结合特色突出,而余卓作为2017级星友,余卓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进阶到今天,余卓付出过怎样的努力?作为一个受到过严格的现代生物医学训练的现代中医传承者,她对中医药的疗效和前景有着怎样的理解或者说使个爱学习的人,业余时间他喜欢诗词书画,笔耕不辍。

这也为我无形中营造了一个好学进取的家庭环境。

我后来的这种自主学习、做事力求严谨等秉性都受到父亲的影响。

”高中阶段,余卓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做过班级的英语、数学课代表。

2003年,余卓顺利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本硕连读年那种。

第一、二年的基础课是在上海交大完成的。

这两年要求很严,完全是按照交大本科生的要求,尽管如此,余卓还是每年拿到奖学金。

回过头来看,余卓觉得开头两年在综合性大学的基础训练对自己的整个学业有了一个较好的开头和铺垫。

两年后回到中医药大学,主要是学中医药大学的课余卓曙光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程和一些西医的课程。

三年中很多中医课程涉及的概念如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要记要背。

彼时(2005年),余卓觉得中医很玄,在想、在纠结中医药这套东西行不行。

虽有疑惑,但是她想既然学了就好好学吧。

就这样尽管她的各科学习成绩都不错,但对中医药理论有点玄的困惑并未消除。

到了第四、五年级学到诊断方剂时,她就问一些每周有一天到医院坐诊的老师,是否可以跟着他们去抄方,这样可以实际看看老师们的方法。

得允后她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每周一次跟着坐诊老师抄方。

这个抄方过程因为切实感受到了患者的病情好转,让余卓开始觉得中医药是有疗效的,可用的。

本硕的最后二年是到医院轮转,余卓就在曙光医院各个科室(主要是病房)轮转了一遍。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王奕
重点围绕国际生物医学技术的前沿和生物医学技术的经 济学展开研讨,促进我国生物医学研究发展。
二、各专科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86个)
总 序 号 序 号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中华中医 药学会中 药实验药 理分会第 十三次学 术会议 会议 会议 地址 人数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联系方式 负责人 主要内容
赵林华 13810597193
仝小林
方药临床应用的心法;量效关系研究成果交流;方药量 效关系相关学定
3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韩冉 13801029882
中医特色检验科建设管理与评价指标;中医检验项目开 寿好长 展及操作规程;中医特色检验手册;中医临床检验诊断 实验研究;中医特色仪器开发应用。
5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妇科分会
许丽绵 020-36591404
中医妇科各流派调经、助孕、安胎的特色; 高龄不孕、 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复发性流产等疑难 罗颂平 病证的诊疗进展;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教 材建设与教学研究。
24
21
2017.9
四川 成都
5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王晨瑜 010-57833020
中药资源的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国内外中药 孙晓波 资源领域内新进展新成果。
21
18
中华中医 药学会运 动医学分 会2017年 学术会议
2017.10
四川 成都
1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运动医学 分会、四 川省骨科 医院等
罗小兵 13684023622
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创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 虞亚明 医、中医西结合运动与疾病康复;中医药与运动营养等 。

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大会日程

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大会日程

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大会日程
分会场日程安排
第1会场:全国生物技术药物高峰论坛
会议地点:陕西宾馆十二号楼3层第3会议室
第2会场:药品质量安全与精准药物分析研讨会
会议地点:陕西大会堂2层第1会议室
第3会场:老年药学论坛——老年社会新的药学课题会议地点:陕西宾馆十号楼4层第1会议室
第4会场:精准纳米药物研讨会
会议地点:陕西大会堂B1层第15会议室
第5会场:药学教育改革与药师能力提升研讨会
会议地点:陕西宾馆十八号楼2层第17会议室
第6会场:中药新药创制与安全用药研讨会
会议地点:陕西大会堂2层第5会议室
第7会场:创新药学服务模式研讨会
会议地点:陕西宾馆十号楼6层第2会议室
第8会场:全面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高峰论坛会议地点:陕西大会堂2层第6会议室
第9会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会议地点:陕西宾馆十号楼6层第1会议室
第10会场:药品监管改革与质量提升高层论坛
会议地点:陕西宾馆十八号楼2层第15会议室
第11会场:“一带一路”医药产业发展投融资论坛会议地点:陕西大会堂2层第9会议室
第12会场:第四届药学科技传播创新发展研讨会
会议地点:陕西宾馆十二号楼2层第1会议室
第13会场:2017年提升学会创新服务能力研讨会会议地点:陕西宾馆十八号楼2层第8会议室。

中医论坛——精选推荐

中医论坛——精选推荐

中医论坛第四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于2010年1⽉10~12⽇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会、中国民族卫⽣协会共同主办,北京华康中际咨询中⼼承办。

全国⼈⼤和政协有关领导⼈、卫⽣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中医药从业⼈员共计300余⼈汇聚⼀堂,以“展⽰新中国60年中医药发展成就,探讨中医药发展机遇”为主线,就我国中医药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继承、创新与合作等热点问题展开深⼊探讨。

贾谦出席会议并做主题讲座。

专家简介:贾谦,男,研究员,1941年出⽣于河南洛阳,1964年毕业于西北⼤学物理系。

获两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1992年开始,作为主要负责⼈或主要完成⼈,贾谦先后完成中医药领域10余项国家级软科学研究,如 “中国药⽤濒危野⽣物种保护战略研究”、“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遵循⾃⾝发展规律,发挥中医药优势特⾊的政策研究”、“虎保护战略研究”等。

2003年4⽉,贾谦带领课题组同志赴⼴州调研中医治疗SARS的疗效,提出中医完全可以解决SARS问题,建议国家组织中医上SARS⼀线;4⽉26⽇,贾谦邀请⼴州SARS⼀线中医专家到京,召开了“中医成功治疗‘⾮典’学术交流会”,促进了北京中医介⼊SARS 治疗。

从2003年10⽉开始,贾谦带领课题组赴河北、河南艾滋病村调研中医治疗艾滋病疗效20多次,以翔实的资料说明中医治疗艾滋病疗效远优于鸡尾酒疗法,多次建议国家组织中医治疗艾滋病。

15年来,贾谦发表中医药发展战略⽅⾯论⽂和研究报告数⼗篇,出版《中医战略》书籍⼀部。

国家正在进⾏医疗改⾰,希望借以改变⽬前“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我们知道,中医有诸多优势,⽽且中医简便廉验,⽆需检查化验仪器设备;尤其是,中医不仅⽤药治病,更有诸多⾮药物疗法,这些疗法⼏⽆成本,且⼈⼈可以学会⼀招半式,受⽤终⽣。

只要培养出⼤批中医,即可以临床的纯正中医,推⼴各种⾮药物疗法,各社区医院和卫⽣院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则不仅可以迅速扭转“看病难看病贵”的尴尬局⾯,不仅不会增加医疗卫⽣经费,⽽且可以节约出相当⼀⼤块经费。

2017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获奖名单

2017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获奖名单

2017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6项201701-01 LC-03 治疗痴呆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中国中药协会田金洲时晶吴圣贤胡良平解恒革秦斌王桂华刘建平倪敬年魏明清李婷张学凯柳伟伟王蓬文苗迎春201701-02 LC-74 刮痧循经理论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标准体系制订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杨金生王莹莹闫平慧赵美丽陈枫王敬杨莉徐青燕徐东升王兴泽于智敏吴远张豪斌刘朝孔垂成201701-03 ZY-24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创新药物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研制及产业化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萧伟凌娅毕宇安王振中赵宾江曹亮丁岗周恩丽章晨峰耿婷孙晓萍刘秋周军曹泽彧王团结201701-04 ZY-27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研究和编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药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解放军三O二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郭兰萍张小波赵润怀张本刚陆建伟孙丽英马小军钟国跃段金廒蔡少青肖小河王永炎肖培根201701-05 ZY-25 肉苁蓉系统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杏辉天(杭州)药业有限公司和田帝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田县林业站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田天力沙生药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屠鹏飞郭玉海李晓波田永祯姜勇蒲小平游能盈游林杨太新买提库尔班.玉素甫祁成宏魏均耿兴超白莹王学武201701-06 ZY-21基于脉的气虚血瘀证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刘建勋王筠任钧国林成仁付建华徐立郑咏秋任建勋韩笑孙明谦苗兰宋文婷李磊丛伟红姚明江二等奖17项201702-01 ZY-16 藏、傣和壮等民族药物的传承创新研究及其应用中南民族大学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梅之南杨光忠陈维武滕红丽王肖飞田华咏洛桑多吉赵应红巴桑次仁洪宗国201702-02 LC-08 扶正解毒化瘀法防治癌性躯体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冯利殷玉琨李杰周磊于建华王宁军王福庆芦殿荣何生奇王芳201702-03 LC-67 基于“信息技术+”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治疗肿瘤、慢性肝病、艾滋病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邓鑫梁健陈然覃洁梅赵晓芳王馨苑谢美清201702-04 LC-37 生肌玉红膏及其复合改性后胶原蛋白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系列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无锡贝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姚昶任伟业陈敬华吴旭彤许岩磊程咏梅王江涛张晓清应语王聪201702-05 LC-47 基于“三神”辨证的中医心理睡眠调控技术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汪卫东吕学玉杜辉李桂侠张锦花李世通闫雪林颖娜王芳王健201702-06 LC-55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致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河北省眼科医院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张铭连管敏鑫解世朋蒋萍萍常永业石慧君张娟娟毛爱玲冀延春王浩201702-07 JC-08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的多器官纤维化中医辨治体系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丁霞李彧李亚东李健苏泽琦牛建昭田德禄李志红孟祥梅张雨珊201702-08 LC-20 儿童肺炎易感基础研究与中医临床诊疗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雪峰张秀英吴振起郝欧美赵雪魏巍董丹南春红201702-09 JC-03 基于证素辨识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候特征及疏肝解郁法治疗系列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高碧珍梁文娜陈淑娇俞洁林雪娟杨敏李生强沈建英杜含光201702-10 LC-69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阻肺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广东省中医院林琳许银姬吴蕾陈远彬汤翠英谈馨媛黄敏玲于旭华吴镇湖梁桂兴201702-11LC-26 基于通腑降浊中药对IBS-C脑肠肽及胃肠动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河北省中医院杨倩李佃贵刘建平郎晓猛张云凤杜姚才艳茹杜朋丽赵润元李博林201702-12 LC-43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中医药干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张敏州郭力恒林谦祁建勇王磊毛帅吴旸秦引林苏梅周袁申201702-13 LC-58 糖尿病足疮面修复过程中关键外治法的机制及临床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朝晖马静朱朝军徐强关靖卢旭亚李品川孙玉芝彭娟田影201702-14 LC-65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应用广东省中医院林毅司徒红林陈前军卓睿周劬志许锐钟少文刘晓雁周若鹏李东梅201702-15JC-12 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对脂联素调控炎症信号通路影响的机制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秀阁朴春丽何泽王国强陈曦米佳吴巍兰博雅201702-16 LC-38 活血化瘀中药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及新药研发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湖南湘雅制药有限公司彭清华蒋幼芹李建超江冰彭俊张丽霞姚小磊谭涵宇周亚莎喻娟201702-17 LC-36 温阳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中医学院彭江云李兆福万春平汤小虎狄朋桃刘维超吴晶金吴洋普勇斌周唯践三等奖35项201703-01 LC-72挂线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技术规范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佃温刘世举柳越冬杨会举张慧俭姜楠刘翔刘俊红201703-02LC-18 肿瘤扶正解毒祛瘀法临床用药规律及综合疗效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贾英杰李小江于建春杨佩颖谢广茹姚嫱张莹潘战宇201703-03 LC-42 治疗乳腺增生新药丹鹿胶囊(克乳痛胶囊)开发研究江苏省中医院苏中药业许芝银卞卫和唐仁茂刘志辉马朝群许毅任晓梅李琳201703-04 LC-06 名医郭赛珊的学术经验及其传承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孟仁张晓阳崔雅忠景光婵刘頔张梅古文娟201703-05 ZY-19 利用血管新生评价体系探究活血化瘀科学内涵及其中药新药创制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陆茵狄留庆陈文星李伟王爱云吴皓赵庆顺卞慧敏201703-06 LC-0 支撑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改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杨向东魏雨龚文敬韩方海蓝海波吴凌云赵希忠赵美珠201703-07 JC-27 《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的研制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何丽云刘佳赵宏武晓冬文天才李洪皎闫世艳刘存志201703-08 JC-04 益气活血法对脑缺血和体外培养胎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胡建鹏王键王丽娜唐巍何玲李净江爱娟徐伟201703-09 JC-16 “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李瀚旻高翔沈昕晏雪生辜建勋盛国光李晶津张六通201703-10 ZY-17 中药吊篮式循环提取与MVR浓缩技术集成研究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刘旭海魏筱华王谷洪朱明辉王桂华罗晓健钟志坚乐渝宁201703-11 LC-66 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建立与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市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徐桂华柏亚妹王秋琴严姝霞陈华孙志岭郭秀君刘晓蓉201703-12 JC-02 常用中药2000年临床用量流域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张林宋佳倪胜楼陶晓华李家庚周祯祥焦拥政201703-13 LC-75 喜炎平注射液全链条临床风险控制技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王志飞范海伟王连心陈晓谢雁鸣庄严常艳鹏喻锦扬201703-14LC-24 基于肾藏象理论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成果应用与推广湖北省中医院王小琴袁军邹新蓉程业刚王岚周全薛雪韩四萍201703-15 ZY-04 山里红叶抗脂肪肝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英锡相康廷国张文洁李海波柴纪严赵友林吴成举英哲铭201703-16LC-21 基于信息技术的名老中医王自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数据挖掘甘肃省中医院舒劲武正权田旭东王煜卢雨蓓张参军姚柳伊201703-17 JC-19 基于高糖无害化的痰瘀同治法干预糖尿病并发症的理论及机制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衡先培陈可冀黄苏萍杨柳清李亮201703-18 ZY-12 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医药大学赵映前王有为边银丙王克勤严宜昌黄鹤刘焱文徐智斌201703-19 JC-31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内科疾病证治规律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姜德友闫朝升周雪明李丹王兵韩洁茹乔羽常佳怡201703-20 JC-10 基于脂质稳态失衡探讨化瘀祛痰法对高脂转输障碍影响的应用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贾连群杨关林宋囡陈文娜闵冬雨张哲陈阳付鑫201703-21 LC-05 清热化湿祛瘀法干预慢性肾衰竭湿热证的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亿平金华胡顺金吕勇程皖刘家生茅燕萍任克军201703-22 JC-20 基于病证结合的抗幽门螺杆菌中药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张学智叶晖丰胜利陈瑶于靖成虹刘宇李宁201703-23JC-07 基于肺络构效失衡理论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证、效体系构建辽宁中医药大学吕晓东庞立健吕静刘创王琳琳张晓丽朱凌云焦蕊201703-24ZY-05 藏药余甘子抗癌活性部位的开发与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王飞辛哲高路王宏英李坤孟宪生包永睿孙宁201703-25 LC-16 清瘟解毒口服液抗流感的机制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江柏华张碧海蒋鹏娜刘丽敏谭莉君金冠男李强李配卓201703-26 ZY-02 厚朴降低远志胃肠毒副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与应用开发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建夏厚林曾南马骁黄立华王平高天刘贤武201703-27 LC-19 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的研制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刘颖邹雯王健李洪娟胡建华陈昕李永红咸庆飞201703- 28 LC-30 肺癌化疗并发症中医护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上海市肺科医院侯黎莉顾芬李玉梅俞瑛曹燕华吴奕帆胡崟清庞永丽201703-29 LC-12 中西医结合肺结核诊疗规范的研究丽水市中医院张尊敬刘忠达雷永良李权杜单瑜陈秀英武倩喻马云莉201703-30 LC-32 健脾养正消癥方对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江苏省中医院刘沈林王瑞平陈玉超邹玺吴坚陈敏李烜邵杰201703-31 LC-17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宝东吴迪炯沈一平邵科钉高雁婷周郁鸿林圣云武利强201703-32 JC-24 石菖蒲成分及其配伍对退行性脑病作用的自噬机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永奇莫镇涛薛中峰方若鸣宁百乐王南卜张升刘林201703-33 JC-11 经络调控机理与内脏机能调节关系的研究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潘晓华许金森陈铭郑淑霞董亚琴胡翔龙朱小香萨喆燕201703-34 JC-21 山东沿海地区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特征及与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唐明李洁周景想聂颖颖安朋朋王学工纪文岩于广宇201703-35 LC-63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振涛吴鸿韩丽华张会超艾进伟芮浩淼鲁文涛袁彬2017年度“亚宝杯”李时珍医药创新奖获奖者名单LSZ201701 北京师范大学张占军完成项目: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与中医药防治的理论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完成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人员:张占军王燕平彭丹涛贾建军张华敏林艳和李馨李鹤张俊英陈姚静卫东锋王君李澎王永炎白卫国2017年度“亚宝杯”中华中医药学会政策研究奖获奖项目名单2017 ZC-01 《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及其配套政策的研究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廖利平许四虎陆钰萍朱炎张慧敏武肇玲李顺民杨卓欣王师耀林晓生吴培凯曾庆明胡世平彭立生傅诗书2017 ZC-02 中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及推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黄璐琦宋春生赵家有都占陶张小波赵宇平李颖李楠齐歌2017 ZC-03 推进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的政策研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冯兴奎杨殿兴谭天林董明培张毅方清黄礼鐏王瑗萍刘峻杰许志仁刘方杨琪黄永周帮旻2017 ZC-04 中医专业学位独立设置政策体系建设与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铜华潘彦舒赵霞王海焱孟闫燕姜苗高颖韩振蕴李华赵琛2017 ZC-05 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指南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房敏许志仁王小宁王立新张红星朱亮沈雁向延卫舒静徐佳苏文2017年度“康缘杯”中青年创新人才及优秀管理人才奖获奖者名单中青年创新人才7位:首都医科大学高伟暨南大学马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桂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海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杰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暨南大学高昊优秀管理人才5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晓波广东省中医院刘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胡镜清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房敏甘肃省中医院李盛华2017年度“杏林杯”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获奖著作名单一等奖6部XS2017-1-01 JC-04 《方药量效学》仝小林赵林华王跃生傅延龄连凤梅XS2017-1-02 JC-09 《针刀应用解剖与临床》李石良XS2017-1-03 LC-01 《王绵之临床医案存真》樊永平王煦张庆XS2017-1-04 LC-22 《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谢雁鸣魏戌高凡珠支英杰张科XS2017-1-05 LC-38 《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林洪生XS2017-1-06 ZY-03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刘建勋林成仁任建勋任钧国周文霞二等奖10部XS2017-2-01 JC-02 《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研究》贾春华XS2017-2-02 JC-07 《中医学身体观解读——肾与命门理论的建构与演变》刘鹏XS2017-2-03 LC-05 《中医痹病学研究丛书》刘健黄传兵谌曦汪元万磊XS2017-2-04 LC-15《中医皮肤性病学》范瑞强杨志波邓丙戌陈达灿陈信生XS2017-2-05 LC-19 《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陈民藩石荣XS2017-2-06 LC-20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实训》张素秋石福霞XS2017-2-07 LC-36 《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陈秀华陈全新XS2017-2-08 LC-10 《新编中国推拿》王之虹刘明军张欣陈邵涛卓越XS2017-2-09 ZY-09 《中药药性认知与辛热类药临床应用》张冰黄建梅林志健金锐薛春苗XS2017-2-10 ZY-07 《中华道地药材》彭成郭力李敏严铸云王家葵三等奖29部XS2017-3-01 JC-01 《中医四部经典解读》杨殿兴邓宜恩冯兴奎罗良娟XS2017-3-02 JC-03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王克勤杨秋莉XS2017-3-03 JC-05 《滋补甘露方药》李林XS2017-3-04 JC-06 《伤寒论讲堂实录》陈明XS2017-3-05 JC-11 《吉林名中医丛书》邱德亮李磊聂海洋张吉史明忠XS2017-3-06 JC-12 《中国中医药学科史》高文柱刘平王旭东王振国刘鹏XS2017-3-07 JC-14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王旭东沈澍农虞舜衣兰杰XS2017-3-08 JC-16 《民国伤寒新论丛书》王致谱农汉才林亭秀陈清光李君XS2017-3-09 LC-02 《中医性学》李元文XS2017-3-10 LC-06 《中西医结合运动创伤学》张世明马建虞亚明沈海张挥武XS2017-3-11 LC-07 《甲状腺疾病病证结合治疗学》岳仁宋殷丽平邓朵朵周建龙朱侣XS2017-3-12 LC-08 《周霭祥血液病诊治精要》胡晓梅胡乃平刘锋郭小青周庆兵XS2017-3-13 LC-09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临床诊疗实践》陈柏楠XS2017-3-14 LC-11 《眼病中医外治》郝小波彭崇信陈英雄林柳燕钟舒阳XS2017-3-15 LC-13 《中医中药角药研究》朱富华杨志春樊平张砚敏成秋XS2017-3-16 LC-16 《肝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姚希贤徐克成XS2017-3-17 LC-18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王彦晖何宽其陈少东李鹏程刘俊杰XS2017-3-18 LC-23 《整脊手法彩色图谱—叶氏伤科临证精华》王平李远栋张超张君涛刘爱峰XS2017-3-19 LC-24 《外阴肛周皮肤病中西医特色治疗》陈志伟XS2017-3-20 LC-27 《中医天灸疗法大全》马玉侠韩兴军XS2017-3-21 LC-30 《龙华名医临证录-陈湘君学术经验撷英》陈湘君顾军花茅建春XS2017-3-22 LC-32 《糖尿病肾病中医基础与临床》王耀献周静威孙卫卫刘忠杰王翚XS2017-3-23 LC-33 《王锡章医案》王清国王清政王清术闵淑群XS2017-3-24 LC-34 《白血病的中医药诊治》黄礼明马武开XS2017-3-25 LC-35 《孙申田针灸医案精选》孙忠人王玉琳张瑞XS2017-3-26 LC-03 《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特色治疗》冯兴中XS2017-3-27 ZY-01 《临床中药学》第一版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张德芹白晓菊XS2017-3-28 ZY-02 《方药纵横——中药成方制剂用药规律分析》杨洪军唐仕欢卢朋申丹XS2017-3-29 ZY-04 《中药毒性理论与安全性评价》赵军宁叶祖光2017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岐黄国际奖获奖者名单Mainz University,Germany Thomas Efferth德国美因茨大学托马斯艾佛斯(德国)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Ikhlas.A.Khan密西西比大学依克拉斯可汗(美国)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Robert Verpoorte民族药理学杂志罗伯特弗里波特(荷兰)。

江苏省政府表彰三位“国医大师”

江苏省政府表彰三位“国医大师”

“ 国 医 大师 ” 为榜 样 . 进 一 步加 强 医 德 医 风 建 设 , 不 断提 高医 疗 技术 水 平 。 努力 为 人 民 群 众提供 更加优
质的医疗卫 生服务。
何权 强调 , 各地 各有关部 门要 依 法切 实履 行保 护 、 扶持 、 发展 中医药事业 的职 责 , 充分 发挥 中医 药 在深 化 医药卫 生体 制 改革 中的作 用 , 促 进 中医药事业 与经 济社 会协调 发展 。
他们 身 上 集 中体 现 了 献 身 中医 、 鞠 躬 尽 瘁 的 敬 业 精 神 , 关 爱 患 者 、 大 医 精 诚 的 医 德 医 风 , 严 谨 笃 学 、 追
求卓越 的治学态 度 。 甘 为人梯 、 淡泊名利 的大 师风 范 。 广大 医疗 卫 生 工 作者特别是 中医药工 作者要 以[本刊讯】2 Nhomakorabea0
0
9
~-
-
1 1~
25
E] ,
江 苏省人民政 府在 南京召开
“ 国 医 大 师 ’’ 表 彰 大 会 ,
朱 良春 、
周仲瑛 、
徐景藩3 位 “ 国 医 大师” 被授 予 “ 江 苏省先进 工 作者 ” 荣 誉称 号 。 副 省长何 权 出席并讲话 。
何权说 , 3 位 “ 国医 大师 ” 医 德 高尚, 医术精湛 , 桃李芬芳 。 为 中医药事业 发展 作 出了突 出贡献 。 在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获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获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照 组有 效率 为 6 .0 2组 比较有 显 著性 差 异 ( 97 %. P<001 。此 外 。 . )
[] 孙 宛峰 , 文 刚. 证 治 疗 癌症 骨 转移 疼 痛 2 例 报 告. 医正 骨 , 9 杨 辨 l 中
19 , ( )2 9 3 5 4 :3
针 刺疗 法 、 灌肠 疗 法等 在癌 性疼 痛 的治 疗 中也 有 一定 疗 效 清 史 华 等 将 8 0例患 者 分 成 治疗 组 与 对 照 组 : 均 日服 曲 马多 缓 2组 释 片 5 rg 日 2次 . 疗 组 加 中 医点 穴 治 疗 ( 0 , a 每 治 以中脘 、 海 、 气 脾 俞、 肾俞 、 足三 里 、 会 、 阴交 、 俞 等 穴 为 主 ) 百 三 肝 。2组 均 以 1 d 5 为 1 个疗 程 。结 果 : 组显 效 1 治疗 8例, 效 1 有 6例, 无效 6 , 有 例 总 效 率 8 % : 照 组 显 效 7例 . 效 1 5 对 有 4例, 效 1 无 9例 , 有 效 率 总 5 . . 比较 有显 著 性差 异 ( 2 % 2组 5 P<0 5 。 . ) 0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恶 性 肿 瘤 收 稿 日期 :01 — 1 0 2 o O—2
编 辑 : 如 海 傅
÷
÷


『 本刊讯1日前, 国家民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表彰大会, 授予55 9 个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 ÷

÷ 业 单 位 和 基金 会 “ 国先进 社 会 组 织 ” 号 。全 国 6家 中 医机 构 获 此 殊 荣 , 苏省 中 医 药 学会 作 为 江 苏省 科 协 系统 唯 一 的 全 称 江
『1 陈云 莺 , 丹 红. 4 吴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骨 转 移 癌 疼 痛 3 O例 . 建 中 医 福

从吴鞠通药食同源应用规律看淮扬菜的中医药养生价值

从吴鞠通药食同源应用规律看淮扬菜的中医药养生价值

1522019.09中医中药从吴鞠通药食同源应用规律看淮扬菜的中医药养生价值郭振环 侯 丽 陈世龙 徐勤磊 丁 勇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健康与康复学院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摘 要】目的:从吴鞠通药食同源应用规律看淮扬菜的中医药养生价值。

方法:通过分析《温病条辨》中药食两用药物与方剂应用规律与淮扬菜的特色与营养价值。

结果:吴鞠通擅长运用药食同用方法补益脾胃之气,培补人体元气,增强人体抗邪之力;淮扬菜的原料以鲜活为主,靠食物的本味来调节身体脏腑机能,可以起到药食同源的作用。

结论:吴鞠通对于药食两用药物的应用深受淮阴当地饮食习惯与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淮扬菜;吴鞠通;药食同源;养生清代淮阴著名中医学家吴鞠通,对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在其所著《温病条辨》中在继承发扬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了三焦辨证,使得中医在外感病和热性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外《温病条辨》创立了许多经典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安宫牛黄丸,以不叶天士《温热论》有论无方之不足。

而在《温病条辨》和《吴鞠通医案》中,应用了大量药食同源的药物与方剂。

学校的压力比较大,又是患者偏头痛的同时还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时比普通药物治疗有更好的疗效,本文就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往常将会给予患者镇痛药物进行治疗,但并没有很大的疗效,对于中药治疗偏头痛,,很多患者不熟悉,所以难免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经过患者与医生的共同配合,得出了结论,发现通过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显著的提高。

传统的临床观点认为偏头痛主要是由于肝经风火上扰,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发现,发生偏头痛的更主要原因更偏向于瘀血头痛,患者出现脑循环功能障碍,导致血管内血液不流畅,发生瘀阻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头痛。

中医药学会年会方案

中医药学会年会方案

《中医药学会年会方案》一、年会背景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瑰宝,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加强中医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行业的整体水平,特制定本次中医药学会年会方案。

二、年会主题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传承创新,共筑中医药发展新辉煌”。

三、年会目的1. 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4. 宣传中医药文化,提高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5.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升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年会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位置区域]五、参会人员1. 中医药学会会员2. 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临床医生、药师等3. 中医药企业代表4. 政府相关部门领导5. 媒体记者六、年会主要内容(一)开幕式1. 主持人介绍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和参会人员。

2. 学会领导致辞,总结学会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3. 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讲话,强调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提出政策支持和发展要求。

4. 特邀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中医药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

(二)学术交流1. 设立多个学术分会场,涵盖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研究、中医药文化等多个领域。

2.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共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 组织学术论文交流,评选优秀论文并颁发证书。

4. 开展学术研讨和互动交流活动,促进参会人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交流。

(三)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1. 邀请中医药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等参加,探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2. 举办中医药项目推介会,展示中医药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

3. 组织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进行对话交流,为中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分析

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分析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140302、ZZ150317)。

通信作者:张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作者简介:樊红雨,季巍巍,蔡德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分析张 琪,樊红雨,季巍巍,蔡德英摘 要 分析11本较有学术影响力的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2018年的栏目设置情况,总结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特点。

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合理安排重点栏目和非重点栏目设置比例,维持年度栏目数量的相对稳定,重视重点栏目建设,可将最能显示中医特色的临证经验类(思路与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栏目作为期刊的重点栏目,以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期刊特色,在传承中医药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医药学术期刊;综合类;栏目设置;高频栏目;栏目优化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82-0034-04中医药期刊是报道中医药新的科技成果,传递中医药科技信息,增进学术交流,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载体,更是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1]。

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其全面性、交叉性而具有核心竞争力,是中医药科研成果及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然而,随着专业性学术期刊的蓬勃发展、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自身办刊体制的弊端及期刊缺少特色等因素给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2]。

“千刊一面”,定位不准确,缺乏特色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共同的短板[3]。

目前大多数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基本雷同,如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等,难以体现期刊特色。

期刊通过栏目的设置可以展示其特色,明确期刊的定位。

通过分析相同学科类别期刊的栏目设置情况及特点,可从多方位、多层次评价期刊的总体设计水平。

目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期刊的栏目设置,高雪山等对国际四大医学周刊的栏目设置特点及内容特色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办刊建议[4];王志娟等分析了6种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栏目设置特点,并对我国神经医学期刊栏目的设置提出建议[5];张琴分析了16家医学综合性期刊的栏目设置及其载文量、被引频次等,提出改进和创新栏目设置的建议[6]。

0324级项目批复项目按单位时间排序

0324级项目批复项目按单位时间排序

2017.10.13-15 2017.10.20-22 2017.10.20-22 2017.10.20-22 2017.10.25-27 2017.5.12-14 2017.05.19-21 2017.09.15-17 2017.05.12-14 2017.03.24-26 2017.05.12-14 2017.08.11-13 2017.09.22-24 2017.10.13-15 2017.04.14-16 2017.05.20-22 2017.10.20-22 2017.09.15-17
影像医学 妇产科 肛肠科 中医临床 实验医学 心脑血管 儿科 妇科 针灸推拿学 男科 儿科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 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常熟市中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办班地点
南通 南京 南京 南京 南京 南京 南京 无锡 连云港 淮安 南京 南京 南京 南京 苏州
办班日期
2017.04.22-24 2017.09.15-17 2017.09.22-24 2017.09.22-24 2017.09.15-17 2017.05.26-28 2017.04.21-23 2017.04.28-30 2017.06.16-18 2017.06.23-25 2017.09.01-30 2017.09.09-10 2017.09.09-10 2017.09.15-17 2017.09.23-25
附件2
2017年度江苏省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名单
项目编号 2017001 2017002 2017003 2017004 2017005 2017006 2017007 2017008 2017009 2017010 2017011 2017012 2017013 2017014 2017015 项目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第八届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由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对61项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初审、复审、终审,最终评出28项获奖项目。

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5项(同等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4项)
1.项目名称: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研制与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徐桂华、柏亚妹、王秋琴、严姝霞、陈华、孙志岭、姜荣荣、叶然、黄芳
2.项目名称:当归养血活血系列药对功效物质与配伍效应研究及其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仁寿药业有限公司
唐于平、段金廒、孙大正、钱大玮、尚尔鑫、李念光、李伟霞、史旭芹、黄胜良
3.项目名称:黄芪及其提取物促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江苏省中医院
陈晓虎、陈建东、范群丽、俞鹏、王时光、程嵩奕、韩捷
4.项目名称:基于斑马鱼模型的抗骨质疏松中药在体高效评价新技术的创建与应用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药科大学
韦英杰、李萍、贾晓斌、孙娥、谢林、封亮、宁青、舒娈、王长梅
二等奖(9项)
5.项目名称:镇痛抗炎新组方香卿止痛喷雾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国药科大学
王曙东、傅继华、刘文雅、王争、苏华、龚光明、李克
6.项目名称:芯-壳型分子印记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对中药药效物质快速富集与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
都述虎、陈立娜、洪俊丽、张丽颖
7.项目名称:消化道恶性肿瘤辨治传承与体系创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
赵智强、周仲瑛、金路、赵延华、吴勉华、朱垚、李沐涵
8.项目名称:肛肠疾病外用制剂痔漏熏洗剂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江苏省中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
朱秉宜、陈玉根、达庆国、朱萱萱、周青、钱芳、吴本升
9.项目名称:雷公藤红素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机制研究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谈文峰、张前德、张缪佳、甘可、冯小可、王芳、钱晨
10.项目名称:养精胶囊改善男性性功能和生精功能的基础研究和
应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金保方、孙大林、张新东、崔毓桂、黄宇烽、李俊松、蔡滨
11.项目名称:中药益母草物质基础调节雌激素水平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霞、袁凤来、赵懿清、高秋芳、贺春晖
12.项目名称:五参二连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中医院
张培影、李先池、曹永、刘光旺、刘敏、杜安业、李志刚
13.项目名称: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和椎管内占位骨块的影响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中医药研究所
孟祥奇、马奇翰、姜宏、韩松、陈金飞、徐华明
三等奖(15项)
14.项目名称: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刘红权、王玉、张勇、李静波、章细霞
15.项目名称:桑蒺合剂干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作用
南京市中医院
顾宁、左可可、袁昌文、陈红锦、何小丽
16.项目名称:银僵合剂治疗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子慧、钮晓红、傅良杰、靳汝辉、洪练青
17.项目名称:连豆清脉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
无锡市中医医院
朱红俊、陆曙、苏伟、龚少愚、魏慧渊
18.项目名称:加味四物颗粒对高血压病脂代谢紊乱的干预研究
江阴市中医院
顾国龙、龚伟、张梓岗、袁超、冯凯
19.项目名称:吴门医派调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系列研究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大学
赵笑东、陈竞纬、张国兴、戴悦晴、范晶晶
20.项目名称:“郑氏妇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昆山市中医医院
王学东、马一平、任宏丽、陈翊、陆爱芳
21.项目名称: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期的临床研究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强胜、杜珍芳、黄敏
22.项目名称: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郭爱松、李爱红、朱振杰、胡玉明、郭蔚
23.项目名称:清脂护肝方对Src家族相关激酶(Fgr、Hck、Lyn)/SSeCKS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模型体内外表达的相关研究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邵建国、达坤林、李民、陈琳、卞兆连
24.项目名称:健肝散对拉米夫定诱发乙肝病毒YMDD变异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海安县中医院
季瑜、代海峰、朱时林、田祖成、梅莉
25.项目名称:益神启窍方对实验昏迷大鼠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连云港市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丰广魁、程全、奚肇庆、吴春梅、高慧
26.项目名称:失笑散合消糜汤加味治疗络脉瘀阻型乳糜尿
淮安市中医院
殷学超、于一江、洪兵、王素芹、陈璟
27.项目名称:通心痹合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扬州市中医院
王道成、蒋红心、胡刚、李七一、朱萱萱
28.项目名称:胃食管反流病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与中医药治疗
镇江市中医院
史亚祥、陈璇、席彪、秦玉成、吴德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