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教案 新人教版

论教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贸然、疲惫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都知道,有教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不过,每个人对教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那么,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贸.然(mào)疲惫不堪.(kān)大发雷霆.(tíng)涵.养(hán)恕.我直言(shù)自吹自擂.(lěi)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汲.取(jí)矫.揉造作(jiāo)扭捏.(niē)箴.言(zhēn)嚼.(jué)絮.絮叨叨(xù)尴.尬(gān)原处(chù)教书(jiāo)困难(nán)处境(chǔ) 教养(jiào)灾难(nàn)(2)词语释义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79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179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一个有教养的人,总是让人沐浴春风,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尊敬,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乔夫的《谈教养》。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苏联的知识象征。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涵养(hán)恪守(kè)汲取(jí)箴言(zhēn)
尴尬(gān gà)雷霆(tíng)彬彬有礼(bīn)
矫揉造作(jiǎo)扭捏作态(niǔniē)
理解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环节二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箴言:劝诫的话。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 论教养教案带教学反思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 论教养教案带教学反思

8论教养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2.“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

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也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同时也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3.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这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推理关系,也恰当地论说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

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处方”为比喻修辞,形象生动。

2.分析下列语句的论证方法。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列举“一个男人”在外献殷勤,而在家里却懒得不做家务。

这是典型的对比,通过对比,论述了这个男人在教养方面的缺陷。

3.理解“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这一句话的主要内容。

提出优雅风度应遵循哪些准则的问题,引出下面关于优雅风度标准的论述。

【把握文章主旨】作者开篇提出论题——教养,然后透过众多无教养和有教养的现象,探究出有教养的本质是尊重,教育我们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作者谈论教养,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展示出作者对生活现象的细致观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8.论教养》优质课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8.论教养》优质课教案_9

巧用对比,深刻说理——《论教养》自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对比论证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运用对比论证进行说理。

2、阅读利哈乔夫的几篇“书简”,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精神滋养。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认识对比论证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对比论证进行说理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前几天,我们通过学习《敬业与乐业》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解了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知识点。

今天,我们就以《敬业与乐业》为范例,自学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巩固议论文知识点,并重点研究对比论证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出示范例,引领学习教师出示《敬业与乐业》思维导图,讲解文章论证思路,重点讲述对比论证在文中的运用。

三、模仿范例,自学文本1、学生自读《论教养》,圈点勾画关键语句,思考文章论证思路。

2、仿照《敬业与乐业》的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画出《论教养》的论证思路。

并结合《跃出误区的艺术》和《择善而从》两篇文章,分析对比论证的运用方法。

(学生组内交流探究)示例:师生共同总结《论教养》对比论证的特点和作用:五、分析例文,走出误区出示例文:春田中学学生良好的教养来自于言行举止的规范,更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尊重。

我确信,一个学生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学校对老师的态度,对待保洁阿姨的态度,看他和同学们关系究竟怎么样。

一个春田学子,假如他对待老师彬彬有礼,足够礼貌,可是在走廊里遇到保洁阿姨却视而不见,那么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春田学子。

一个春田学子,假如他自习时不打扰别人,不影响班级纪律,可是别人有求于他时他却漠不关心,毫不在意,那么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春田学子。

找出这篇文章中的对比论证,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预设:“假如他自习时不打扰别人,不影响班级纪律,可是别人有求于他时他却漠不关心,毫不在意”对比不在一个基准点上。

改为“假如他自习时不打扰别人,不影响班级纪律,可是在板答进出时却不注意推拉凳子的声音”六、总结本课,布置作业教师总结:从利哈乔夫的这几篇“书简”中,我们不但了解了对比论证的运用方法,更可以看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用生活中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循循善诱的教导我们该如何获得“最美好的生命”。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8*论教养利哈乔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教养的真正内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理清文章内容。

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如何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的视频。

〔画面:公共场合大喊大叫;随地乱扔垃圾;从公共花圃中剪折花朵,把共享单车占为己有……〕在播放的过程中,我看到有的同学皱起了眉头。

视频中出现的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同学们在生活中可能也遇到过,相信你们都对这些现象很反感,都会认为视频中的这些人是没有教养的人。

那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呢?怎样做才是有教养呢?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政治家、学者、作家和文艺理论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924年,进入彼得格勒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进入彼得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曾参加过惨烈的彼得格勒保卫战。

1946年到1953年,任彼得格勒大学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涵.养(hán)恪.守(kè)汲.取(jí)(gān’gà)积淀.(diàn)箴.言(zhēn)尴尬..彬.彬有礼(bīn)大发雷霆.(tíng)矫.揉造作(jiǎo)絮.絮叨叨(xù)(2)结合文中的语境理解词意。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论教养教案 新人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论教养教案 新人教版

8* 论教养教养是什么?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标准。

“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

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一、新课导入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

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积累生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恪.守(kè) 箴.言(zhēn) 自吹自擂.(léi)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愚蠢.(chǔn) 尴.尬(gān) 絮絮叨.叨(dāo)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2)解释下面的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把弯的弄直。

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箴言:劝诫的话。

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堪,能忍受。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2.作者链接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参考教案3

【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参考教案3

【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参考教案3一. 教材分析《论教养》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八课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教养。

文章语言优美,论述深刻,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

本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中等难度的文章。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式和词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教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2.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案例收集;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是教养?为什么说教养对一个人很重要?”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如:“教养”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论述教养的重要性的?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例如:讨论身边是否有缺乏教养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写作或回答问题。

【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参考教案2

【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参考教案2

【教案】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参考教案2一. 教材分析《论教养》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篇文章,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对教养的见解,引导读者思考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教养。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观点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本文时,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文中某些难懂词语和句式上存在理解障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如何分析作者的观点,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培养良好的教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难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给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案例、PPT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词,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观点,并提出问题:“什么是教养?为什么说教养很重要?”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养,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论教养》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论教养》教案 新人教版

《论教养》教材解读:《论教养》是一篇议论文。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本文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是值得中学生一读的,也值得师生共同探究。

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的范文。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本文中精辟的论断和格言式的语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并学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法与学法:教法:鉴赏品味法: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学生世界观刚要形成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并用文章的观点指导学生的言行。

学法:对比阅读鉴赏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许多前后对比之处,如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样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含有预习检测、问题引领、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解决“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读音和生词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探究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随笔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

(约3分钟)导入法一:(主题导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

她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论教养》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论教养》教案 新人教版

8 论教养【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3.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方法】自主互助、主题阅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白板。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几张有关不文明现象的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照片,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回答)对,这些现象说明这些人都是没有教养的人,那么,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有教养呢?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教养的文章——《论教养》。

(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不敢mào()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kè()守时间。

(3)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í()取有益的见解。

(4)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zūn()循哪些准则?[答案] (1)贸(2)恪(3)汲(4)遵2.根据下列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2)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 )(3)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 )(4)形容说话啰唆。

( )[答案] (1)彬彬有礼(2)矫揉造作(3)附庸风雅(4)絮絮叨叨三、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小组内解决问题)如果有不能解决的字词,可以在班级内求助。

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本文开篇便写“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开门见山地引入论题“教养”。

接着列举了生活中许多“无教养”的例子与“有教养”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再由“教养”转向“风度”,批驳了对“优雅风度”的错误认知,进而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论教养》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论教养》教学设计

8论教养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提示】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第二单元 - 第8课 论教养 - 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 - 第8课 论教养 - 第一课时

1.从文中看,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 之于自身。
2.从文中看,作者认为有教养的人应该怎样做?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 也善于尊重别人。
3.在作者看来,“教养”很具体,它具体体现 在哪里?
在作者看来,教养就体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的 细节中。
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我们小区的门坏了,骑车出入的人特别不方便, 一定要有人顶着门才能过。
晚上下班回家,前面走着母子二人,正准备进小 区,迎面过来一个骑电动车的外卖小哥。母亲便很自 然牵着儿子为外卖小哥开门,等人家过了自己才进去。 因为路很窄,只能走两个人。
当电动车出去以后,小男孩看见我等在他身后, 主动给我让路,示意我先过。我摇了摇头,说:“你 们先走吧。”结果他妈扭过头,对我说:“小孩子走 路慢,你先过吧。”我道了声“谢谢”,走过路口, 回头看了一眼她们母子俩,孩子正从母亲手中接过袋 子,想要为母亲分担一下。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朋友说过的一句话:父母的修 养,孩子的教养。在家庭里,父母能留给孩子最宝贵 的财富不是一张存折、一辆车子或者一张房产证,而 是立足社会的教养。所谓“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我能预料到,凭着这位母亲的言传身教,就算这 孩子将来成不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 盖世英雄,起码也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案例一)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教养的内涵。 2.理清文章的脉络。
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导入新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 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 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 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1)

8* 论教养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教养来自哪里?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生难字词(1)字音彬.彬有礼(bīn)贸.然(mào)涵.养(hán)恪.守(kè)矫.揉造作(jiǎo) 箴.言(zhēn)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2)词义【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把弯的弄直。

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朗读指导(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明确: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明确: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
3.作者认为“优雅风度”的表现是什么?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即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4.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作者先批驳“优雅风度”即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错误观点,然后阐述自己对“优雅风度”的理解,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有针对性地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的感受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二、探究写法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举例论证:作者在论证“教养”与“风度”时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2)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列举生活中的反面例子,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三、语言赏析
1.语言生活化,针对性强,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
扭捏作态: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汲取:文中是吸取养分的意思。
遵循:遵从;依照。
尴尬: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三、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文中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本文谈论了两个问题:教养与风度。
2.教养与风度有什么关系?
有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优雅风度的基础是尊重。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是优雅风度。
2.语言格言化,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环节四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希望我们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真正的教养
论教养尊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展现思想风采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展现思想风采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展现思想风采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展现思想风采中的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文《论教养》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学习作者如何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法来阐述观点。
2.学术论文:提供一些关于《论教养》主题的学术论文,让学生了解学术界对该主题的深入研究。
3.网络资源:推荐一些与《论教养》主题相关的优秀网站或在线资源,如文化论坛、教育博客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4.视频资料:推荐一些关于《论教养》主题的纪录片或讲座视频,如中央电视台的文化纪录片、知名学者的讲座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8.反馈表格: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反馈,教师应准备一些反馈表格,用于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9.教学指导手册:教师应准备一本教学指导手册,其中包含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等内容,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指导。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论教养》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展现思想风采中的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教材。教师还需准备课文《论教养》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以便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2.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论证方法,教师应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养观念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一些论证方法的示例图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8论教养大赛获奖教案2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8论教养大赛获奖教案2

论修养【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冒然、疲倦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实的修养和优雅风采。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照论证的作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作者的看法,学会做一个真实有修养和优雅风采的人。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课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照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都知道,有修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可是,每一个人对修养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那么,在有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如何才能算是有修养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修养》这篇文章,研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1. 背景资料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 1999),是 20 世前苏联有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击了十月革命。

17 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 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文雅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 1946- 1953 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 年,被推选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 年,他开始从头找寻基督教和俄罗文雅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世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 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 检查预习( 1)校正字音冒然( mào)疲倦不堪(kān)雷霆之怒(tíng)修养(hán)恕我直言(.....自吹自擂( l ěi )遵守(kè)许诺(nuò)自持(chí)吸取(jí).....做作( ji āo)扭捏(ni ē)箴言(zhēn)嚼(jué)絮絮不休(xù)难堪(gān).....原处 (ch ù)教书(jiāo)困难(nán)处境 (ch ǔ)修养(jiào)灾害(nàn)sh ù)矫揉.(2)词语释义不闻不问:态度冷漠,绝不关心。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课件 新人教版
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 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 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作为文化大师,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 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组词:翘首
(2)嚼.东西:jiáo 其他读音:jué
组词:咀嚼
其他读音:jiào
组词:倒嚼
二、重要词语 1.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2.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3.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 4.贤达:有才德和声望的人。 5.恪守:严格遵守。 6.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等。 7.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8 论教养
一、字)
涵.养(hán) jí(汲)取
遵循.(xún)
箴.言(zhēn)
尴.尬.(gān gà)
彬.彬有礼(bīn)
雷霆.(tíng) 附庸.风雅(yōng)
矫.揉.造作(jiǎo róu) 扭捏.(niē)
2.读准多音字
(1)翘.鼻子:qiào 其他读音:qiáo
8.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9.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 作,极不自然。 10.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 贬义)。 11.箴言:劝诫的话。 12.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三、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论教养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教养来自哪里?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生难字词
(1)字音
彬.彬有礼(bīn)贸.然(mào)涵.养(hán)恪.守(kè)
矫.揉造作(jiǎo) 箴.言(zhēn) 絮絮叨叨
....(xù xù dāo dāo)
(2)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把弯的弄直。

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明确: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

(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

(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步骤四深层探究质疑问难
1.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

试着列举出来。

明确:(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3)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

(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明确:谈论“风度”。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

风度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

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简述作者的论证过程。

明确: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本文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2.拓展延伸
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
明确: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

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

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

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好,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无教养——不洗餐具、对家人大发雷霆、对亲人缺乏了解、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关爱、随心所欲地开大电视或收音机音量或高声说话、开家人的玩笑却不顾及其自尊心。

有教养——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对人谦让、礼让,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恪守诺言,不摆架子“翘鼻子”。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进行“教养”方面的学习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俗话说“人有教养行走八方,无教养寸步难行”。

提升教养不仅是对人格的培养,也是进入社会的“必修课”。

同时,学生们也学到了本文对比论证(正反对比)的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