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1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单元1:观察世界
- 观察的意义: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单元2:物体的特性
- 物体的特性:物体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质量、硬度等特点,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性。
单元3: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特性: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有不同的形态和性质。
-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单元4: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特征:生物可以有呼吸、运动、生长、繁殖等特征,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特点。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单元5:生物的营养需求
- 生物的营养:生物需要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生长和发展所需
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 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维持生物健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单元6: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步骤:科学实验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整理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 安全实验: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发生意外。
单元7:科学探究
- 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和总结等过程,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科学问题。
---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对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复习和回顾。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五年级科学上册一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一单元知识点一、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燃烧性、热胀冷缩等特征。
2.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态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而化学变化则是指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3. 能量的传递:能量可以通过传导、传播、辐射等方式进行传递。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热能、光能、声能、化学能等。
二、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线在均匀介质中沿着一条直线传播,遇到边界时可能发生反射、折射、透射等现象。
2. 反射:光线遇到光滑的表面时,会反射回来。
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 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称为斯涅尔定律。
4. 透射:光线穿过透明介质时,继续传播,透明介质可以是空气、水、玻璃等。
三、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物体引起的,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空气分子产生振动,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波通过压缩和膨胀的方式传播,需要介质来传递。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是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
3.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频率和振幅两个主要特性。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音,频率越低,声音越低音。
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
四、天体运动1.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自身的轴进行自转运动,一天完成一次自转,造成了昼夜的交替。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进行公转运动,一年完成一次公转,导致了季节的交替。
3. 月球的运动:月球绕地球进行公转运动,月球的不同照面导致了月相的变化。
五、环境与生态1.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包括生物圈、地球圈和大气圈等。
2. 生物多样性: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态系统内不同物种的种类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3. 环境污染: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王朝芳一、填空:1个规律历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女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2.16----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3.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45物院保存的日晷名字叫做赤道日晷。
6.太阳“东升西落”,这是我们看到的现象,78.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眉月—新月。
9.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时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和闭合。
20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克罗拉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
10《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现象。
11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2.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的路线。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像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大小和实物一样。
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13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14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15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16.1666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的光经过,则不会分解。
17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的装置是开关。
18绝缘体,如塑料、橡胶、木块等。
19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如果灯泡亮了说明被测物体是导体,否则是绝缘体。
20.磁铁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
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 ”表示。
2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候他被称为“司南”。
22.电磁铁是一种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
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源没有磁性。
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串联电池节数等有关。
增加串联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都能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24.改变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和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5.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群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氧气量减少,水少的生态瓶中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应该多些。
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加了,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防治沙尘暴的方法:还林还草。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1.光是一种能量,可以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事物。
2.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3.光的颜色是由波长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4.光的折射是指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介质密度不同而发生弯曲的现象。
5.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常见的光学器件,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分散。
6.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镜子、眼镜、望远镜等。
7.光的颜色混合可以形成其他颜色,如红色和蓝色混合可以形成紫色。
8.光的强度和颜色对人眼有不同的影响,如强烈的光线会刺激眼睛,深色的光线会让人感到压抑。
9.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约为每秒30万公里,这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之一。
10.光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太阳能、电能等。
1.光线是一种能量,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
2.光的传播方式有两种,即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3.光的颜色是由波长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4.光的折射是指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弯曲的现象,由于介质密度不同造成。
5.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常见的光学器件,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分散。
6.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镜子、眼镜、望远镜等。
7.光的颜色混合可以形成其他颜色,如红色和蓝色混合可以形成紫色。
8.光的强度和颜色对人眼有不同的影响,如强烈的光线会刺激眼睛,深色的光线会让人感到压抑。
9.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约为每秒30万公里,这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之一。
10.光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太阳能、电能等。
地球外壳由几个大板块组成,它们之间的碰撞、分离和平移导致地形的巨大变化。
例如,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地震和火山也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之间。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得地表形态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为猛烈的地震和火山,有时则是极其缓慢的变化,难以在短时间内察觉。
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会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单元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单元
一、种子发芽实验。
1.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 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准确探究出该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二、绿豆芽的生长。
1.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等。
2. 绿豆芽在黑暗环境中茎会长得细长,叶子呈黄色;在有阳光的环境中茎较粗壮,叶子呈绿色。
三、蚯蚓的选择。
1.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
1.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五、生态瓶。
1. 制作生态瓶时,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料。
2. 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生物才能更好地生存。
六、改变生态瓶。
减少水和增加动物会使生态瓶中的生物生存变得困难。
七、维护生态平衡。
1.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3. 人类的活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保护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复习题与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ﻫ、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ﻫ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ﻫ、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ﻫ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ﻫ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ﻫ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ﻫ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ﻫ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ﻫ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ﻫ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ﻫ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ﻫ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ﻫ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一、自然界中的物质和现象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自然界中的物质和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我们将学习到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1. 空气和水的特性空气和水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物质。
我们会学习到它们的特性和性质。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而水是无色、透明的。
我们将通过实验来观察气体的体积和重量变化,深化对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理解。
同时,我们将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凝固、沸腾以及溶解的过程。
2. 物质的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各种变化。
我们会学习到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并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将观察固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液体的蒸发和凝结过程,以及气体的压缩和膨胀过程。
3. 火的形成和燃烧我们将学习到火的形成和燃烧的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将观察到火的形成需要三要素: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火的燃烧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当可燃物质与氧气充分接触且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燃烧。
二、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除了物质和现象,我们还将学习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探究,我们将学习到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1.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我们将学习到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过程。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部分,我们将了解到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适当的温度等条件。
2.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我们将学习到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式。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将了解到不同动物的体型、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动物的分类方法,如按脊椎、按外骨骼等。
3.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我们将学习到动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将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探究动物繁殖的方式,如卵生、胎生和无性生殖等。
三、力和简单机械此外,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还将了解力和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1. 力的作用和测量我们将学习到力的作用和测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必须需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4、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7、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8、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9、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食物链的举例:水田中的5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1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③水稻→老鼠→蛇→老鹰④水稻→蝗虫→小鸟→老鹰⑤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12、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3、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4、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5、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6、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第二单元《光》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知识点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水分。
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如:草→兔→蛇类→猛禽→食腐动物。
草(生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食腐动物(分解者)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蝗虫→鸟→鹰(3)草→鸟→蛇→鹰(4)草→兔→蛇→鹰17、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复习提纲(知识点整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整合)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4.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大多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3. 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4.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 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2020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2020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要控制实验条件。
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如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如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如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和土壤。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和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叶子形态和环境有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地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缺水,叶子是针状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企鹅生活在南极,适应寒冷气候的方法是混身长满厚厚的毛和身上有厚厚的脂肪;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会钻到泥土里冬眠。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4.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光源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叫做阳影。
2.阳影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光源的位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以及遮挡物的位置和形状。
3.在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影子,比如树叶的影子、人影、动物影等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知识点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知识点重点一、生物与非生物。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通过捕食获取食物。
-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动物会逃避敌害等。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能繁殖后代,如种子的萌发、动物的繁殖等。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 非生物不能表现出生物的特征。
像石头、水、空气等没有生命现象,它们不需要营养、不能呼吸、不能生长繁殖等。
二、动物的特征。
1. 鱼类。
- 身体特征: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游动时的阻力;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 生活习性:大多生活在水中,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有的在浅水区,有的在深水区。
2. 鸟类。
- 身体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 生活习性:大多能在空中飞翔,适应飞行生活。
它们的骨骼轻、薄、中空,减轻体重;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食性多样,有食虫的、食草的、食肉的等。
3. 哺乳动物。
- 身体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 生活习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如陆地、水中(如鲸)等。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三、植物的特征。
1. 种子植物。
-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例如苹果、小麦等。
-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有根、茎、叶、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如松、杉、柏等。
2. 非种子植物。
-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五年级上册《科学》复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知识点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绿豆芽的生长必须具备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
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和土壤。
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生物之间形成的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草、兔、蝗虫、鸟、蛇、鹰可以构成多种食物链,如:草→兔→鹰、草→蝗虫→鸟→鹰、草→鸟→蛇→鹰、草→兔→蛇→鹰。
绿豆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绿豆芽的茎会向光照强的地方长。
在做“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的实验时,需要使用多颗绿豆,以确保结果无偶然性。
必须让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互相依赖,循环作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20、在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这片大陆上没有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3、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③落叶蚯蚓小鸟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4、自然保护区。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四、简答。
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2、在食物链“草兔子鹰”中,如果: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
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
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
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五、制作。
制作生态瓶。
答:①②③④找一个透明的在桶底装入一层在桶里种上几颗植物存活后,再大塑料油桶,清洗淘洗干净得沙,再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放入小鱼或泥鳅、螺干净后剪掉上面一装入大半桶自然水浮萍。
等小动物。
部分。
域中的水。
六、实验分析。
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
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雨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
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
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
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答: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七、实验设计。
1、种子发芽实验(一)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实验方法:①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并把它们画下来。
②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再往其中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保持干燥。
再在盒内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
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
③比较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2、种子发芽实验(二)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
实验方法:①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往两个种植盒内滴相同的水量,然后在盒内纸巾上各放两颗绿豆种子,并给同一条件的绿豆种子编上号。
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
然后把一个种植盒放在常温下,另一个放到冰箱里。
②比较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三)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黑色塑料袋。
实验方法:①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往两个种植盒内滴相同的水量,然后在盒内纸巾上各放两粒绿豆种子,并把同一条件的绿豆种子编上号。
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
然后把一个种植盒放在窗台上,另一个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
②比较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温度。
4、种子发芽实验(四)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潮湿的土壤、塑料勺。
实验方法:①准备两个种植盒,在一个盒内加一些土,并用塑料勺将土壤顶部弄平。
另一盒内垫上纸巾。
同时往两个种植盒内滴相同的水量,用手按出两个小洞种进两颗绿豆种子。
有土的是实验组,无土的是对照组。
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并把同一条件的绿豆种子编上号。
②比较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种在土壤中。
5、种子发芽实验(五)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密封好的塑料袋、两用气筒。
实验方法:①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往两个种植盒内滴相同的水量,然后在盒内纸巾上各放两颗绿豆种子,并给同一条件的绿豆种子编上号。
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
然后把一个种植盒放在常温下,另一个装进塑料袋并用两用气筒抽出里面的空气。
②比较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6、绿豆芽的生长条件(一)实验名称: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实验方法:把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两个花盆中,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茁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较嫩且颜色浅。
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7、绿豆芽的生长条件(二)实验名称: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水?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一个盘子、吸水纸、水实验过程: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3天后,提起一层吸水纸,仔细观察绿豆种子根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
实验结论:这说明绿豆芽的生长需要水,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8、蚯蚓的生活环境(一)实验名称: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蚯蚓5条、吸水纸实验过程:①找一个长方形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②将捉来的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
9、蚯蚓的生活环境(二)实验名称: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潮湿的环境?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蚯蚓10条、干土和湿土。
实验过程: ①找一个盒子,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
②将捉来的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
10、改变生态瓶的环境(一)实验名称: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改变非生物环境)实验材料:制作好的生态瓶、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