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探究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含答案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
请将下面的格言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整洁: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在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惟妙惟肖(xiào)绮丽(qǐ)憎恨(zēng)两栖(qī)。
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gān gà(尴尬)的笑。
②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miù)的画面。
③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jìng)的法则。
④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拜舍(báshè)了二三十年。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你有权憧憬未来,但不应该忘记眼前的责任;你有权争取成功,但不应该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你有权享受自由,但不应该侵犯他人的权利。
默写:(1),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会当凌绝顶,(出自《望岳》)。
谁说人生没有再少的机会?门前的流水还能往西流!(出自《浣溪沙》)日暮乡关何处是?(出自《黄鹤楼》)出淤泥而不染”(出自XXX的《爱莲说》)何时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出自《记承天寺夜游》)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中,“气蒸XXX”这两句话,字句之间的力量十分强大,备受后人称赞。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是爱国诗人XXX晚年时期的梦想,他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这让人感到无比激动。
在《陋室铭》中,与“时人XXX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有龙则灵”。
综合性研究(4分)本学期的名著导读向我们推荐了《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本书。
瑞吉欧主题探究活动“苏州园林”
瑞吉欧主题探究活动“苏州园林”——多元环境、多元观察记录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胡静华文章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所以创设好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瑞吉欧、多元环境、多元观察记录。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
在瑞吉欧教师眼中,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
这就要求幼儿能与环境材料进行“对话”。
在刚刚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所以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
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另外,“探究型主题活动”和“区角活动”都是在幼教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活动形式。
它们基于共同的理念——幼儿是活动的主题,教育要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包括兴趣爱好的不同,认知方式的不同,能力个性的不同等等,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探究型主题活动”和“区角活动”,更不是集中“区角活动”的简单组合。
两者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区别是:第一,“区角活动”大多是无主题的,幼儿在各自的区角内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究,而“探究型主题活动‘是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综合的、整合的学习活动;第二,“区角活动”是以幼儿的个别探究为主的活动,而“探究型主题活动”则融合了个人、小组、集体多种形式。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教学李白《赠汪伦》时,教师联系其他送别诗句进行比较鉴赏,下列适合的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博哥)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题材。
A项:诗句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绘了江南的美好春景,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诗句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写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诗句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根据标题的“送”和诗句中“帆”借代“船”这一意象,可判定是“送别诗”。
与题干相符,当选。
D项:诗句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写出了戍边战士无法还乡的悲怨与豪情,是边塞诗,和题干的“送别”无关。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2.教学杜甫《春望》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家书抵万金”中“抵”的意思,下列短语中的“抵”字,意思与之相同的是()。
A.一个抵两个B.收支相抵C.相互抵触D.抵挡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字词的含义。
题干中,“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抵”是“相当”的意思。
A项:“一个抵两个”中的“抵”是“代替、相当”的意思。
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收支相抵”的“抵”是“抵消”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相互抵触”的“抵”是“彼此对立、排斥”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抵挡”的“抵”是“抵抗”的意思。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3.学习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准备推荐一篇小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杨绛《老王》B.鲁迅《故乡》C.莫怀戚《散步》D.高尔基《海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体裁。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6教学目的:1、感受并品析苏州园林的画面美;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理解本文结构特点;3、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理解本文结构特点。
2、感受并品析苏州园林的画面美,品味生动严密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国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同学们运用你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明确:“苏州园林甲天下”。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地道的苏州人——叶圣陶先生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吧!二、感性认识:身临其境,感知文本1、情景设置:假如全班组团游览苏州园林。
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学生置身其中,用心游览,记录心情。
2、遇记者,受采访。
教师当记者,采访学生。
采访问题:游览完苏州园林,你此时的心情如何?苏州园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心目中的苏州园林。
3、心情小记:苏州园林美如画。
(如诗如画、风景如画)三、理性认识:静默解读,探究文本1、说明文常识小站学生快速浏览2、配乐默读,自主探究。
(1)配上一韵味十足的古筝曲,让学生快速默读浏览,解读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明确: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解读全文中心句。
学生反复诵读“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读出你认为重要的点。
如“务必”“无论”“总是”“完美”等。
3、合作探究,理清思路(1)苏州园林被誉为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足以见得它的非凡地位。
第一节中哪个词语也透露出这层含义呢?明确:“标本”。
(2)“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具体从哪些方面体现?小组讨论:看哪个小团的游览者心最细,能快速找到苏州园林的美。
(3)归纳梳理,明确说明顺序、文本结构。
《苏州园林导》学案含答案
十三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3.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标题直接点明了所要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2.走近作者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
3.相关资料《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
作者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镂.空()轩.榭()斟.酌()对称.()阑.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共7篇)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共7篇〕因而,对于次日的园林之游便多了几分期待与信心。
网师园我们首先去了网师园,坐个公交,进入一片居民区,走过一条窄巷,它就那么静静地出现在了眼前。
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显山不露水,真真地应了那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网师图 2园很小,因而当我们一百多号人涌入时,里面便显得分外局促,难以体会古时小姐一人在园中散步时所领略到的独特韵致。
我们的到来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对这一片静谧的鲁莽冲撞了。
进入网师园,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这个场景〔图1〕。
说实在的,我有点被它的精致复杂给震惊到。
我觉得这显示的是古人的一种生活节奏。
静下心来精雕细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种惯例,再适当加以发挥地做下去。
最终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是一件工艺品。
而我学习了两年建筑,学习的那么是对于空间的一些处理,角度较为宽大。
也许我会觉得古人的这种做法充满了匠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该学着将目光放在细部上,静心地去琢磨一件图 3 小事,将其做到极致。
即使结果是无意义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贵的。
网师园震撼我的另一个场景便是图二。
明与暗的强烈比照,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以强烈的美的享受,甚至是一种神圣。
在园中逛逛,会发现多处这样的明暗比照,特意在屋顶与墙或者屋顶与屋顶的交接处留出一小片天空,将一束光引入。
在这极小的天空下相应地还会种上植物。
我觉得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
有天有地,合起来便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如图3〕。
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们在交接处留出的天空是比拟大的〔图4〕。
在这种情况下,要营造的便不再是一种明暗的比照了,而更多的有一种景观的意味,就好似一个自带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
相对于前者,这一种类型的透气性更强,且更加舒展。
照此推断,交接处再扩图 4 大一个等级,便成了大家可以进入、欣赏、驻足的喜闻乐见的院子了。
留园–参观完网师园的下午便紧接着步入了留园。
留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迷路了。
《苏州园林》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苏 州园林的特征?
➢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
➢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主
➢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画 ➢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逻 辑
• 角落重修饰
顺
美
• 门窗重图案
次
序
• 色调重配合
总
分
目的: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4.阅读第二部分,深入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自然之趣的美术画
苏江 州南 园园 林林 甲甲 江天 南下
有关“苏州园林”的诗句、对联
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俗语)
2.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谭惟则《狮子林即景》)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对联)
4.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对联)
5.城中佳处是狮林,细雨轻风此首寻。 岂不居然闹市里,致生邈尔濮濠心。 (乾隆《游狮子林即景杂咏》)
•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
干就是一幅好画。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1)第六段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 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 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 没有把景致分开。
(1)分析第四段的结构:
中心句: 第1句 假山: 2—3句 池沼: 4—11句
总分
(2)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 处处写“画”。
(3)“雷同”能否用“相同”替换,为什么?
第19课《苏州园林》练习题(含答案)
第19课《苏州园林》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鉴赏宫殿雕啄(diāo)池沼(zh o)B.回郎玲珑嶙峋(xún)丘壑(hè)C.雷同倘若轩榭(xiè)镂空(lóu)D.庸俗藤萝斟酌(zhēn)蔓延(mà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B.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C.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雷同:该相同而不相同。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嶙峋:枯瘦的样子。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地要因地制宜,在确保处置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可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炉窑等。
B.这里是巨石的世界,无数巨石点缀在重峦叠嶂之中。
C.随着中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一些国家及其媒体自出心裁,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歪曲事实的论调。
D.桂花、樱花、海棠、茶花等30多个品种的成片花木在山间错落有致、俯仰生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B.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等多方面的特点。
C.课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D.课文在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时采用由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解说:这句话标点正确。
B.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解说:句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C.参天大树苏州园林高尚情操宝贵意见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18 苏州园林》课后习题
随堂练习【自主导学】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本文作者,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家、家,原名。
本文是他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对称.()模.样()着.眼()间.隔()镂.空()池沼.()琢.磨()jiàn()赏轩xiè()嶙xún()斟zhuó()丘hè()3.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寂寞映衬玲珑自出新载B.标本池沼阅历因地治宜C.依傍雷同蔓延重峦叠嶂D.庸俗嶙峋翻番别俱匠心4.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玩赏欣赏鉴赏)(2)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的图画。
(完好完美完整)(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
(技术艺术)(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画,不是( )画。
(图案美术)(5)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配合层次映衬布局)5.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3)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4)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6.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地位和影响: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总说共同特点:(1)亭台轩榭的布局(2)局部说明(3)(主要)近景远景的层次分说园林角落的布置局部说明(4)(次要)(5)总结:苏州园林的美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自主合作探究】7.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苏州园林为什么不讲究对称?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年级上册语⽂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9 《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课⽂中哪⼀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个⽅⾯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参考答案:“务必使游览者⽆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幅完美的图画。
”这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课⽂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池沼的配合、花草树⽊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每⼀个⾓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彩美等三个细微⽅⾯来具体说明其特点。
⼆、课⽂多数段的⾸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课⽂的多数段落都是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做鸟瞰式的概括说明,后做局部景物的详细介绍和⽣动勾勒。
这样的总分式结构安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了⼀个严谨的整体。
从⽂体特点来看,说明⽂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所写的内容。
因此说明⽂常在⽂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帮助读者更快捷、更⽅便地理解⽂章。
本⽂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种⾼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度加以说明。
从第4段开始,段⾸句都是本段的中⼼句,起到了提⽰层次和⾓度的作⽤,从游览者⽆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池沼、花草树⽊),到游览者⽐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落、门窗、⾊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第4、5段段⾸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句以“游览”开始,⽤“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的常见;第7段段⾸句也以“游览”开始,却⽤“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层,提⽰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落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
⽂⼼周密,层次极为清晰。
三、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的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是什么意思?)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3.假⼭的堆叠,可以说是⼀项艺术..⽽不仅是技术..。
精选《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_1
精选《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1.对对子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三副对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
以这种方式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使学生对__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总结:第一联,盛赞了苏州园林的美丽,第二、三联,写出了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2.请学生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上面对联意思相同的词语。
(要求学生划出标本一词,理解“标本”的含义,幻灯片板书。
)3.教师介绍苏州园林。
由陈从周《中国园林散记》:“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引出,并简略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数量以及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基本情况。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
(以上文字及四大名园图片都制作成幻灯片,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展播。
教师介绍苏州园林,作必要的内容补充,为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感知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作铺垫。
)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1.学生带问题欣赏介绍苏州园林的风光写实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的解说词为课文内容概括,其中1、2两段为原文,时间大约6分钟。
如果全文录读,太费时。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2)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哪些方面下了工夫?(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写实视频,形象的画面与概括的介绍互为补充,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得到美的熏陶,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达到了文本内容与课外延伸的融合。
)2.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五单元 第十九课 苏州园林-【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9苏州园林知识助读•细梳理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用“苏州”来修饰、限制“园林”,明确告诉读者:这篇文章要介绍的是苏州的园林。
题目直接点明写作对象。
2.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3.写作背景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欣然允诺。
后摄影集因故未出版,序文为《百科知识》所用,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对内容进行了删减,将原题改为《苏州园林》。
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丘壑.(hè) 斟.酌(zhēn) 镂.空(Iòu)着.眼(zhuó) 阶砌.(qì) 依傍.(bàng)庸.俗(yōng) 轩榭.(xiè) 蔷薇.(wēi)嶙峋..(lín xún)(jù)据说(chù)处所据处(jū)拮据(chǔ)处理(jiān)山间(màn)蔓延间蔓(wàn)瓜蔓(jiàn)相间(mán)蔓菁2.字形辨识鉴(jiàn)鉴赏沼(zhǎo)池沼签(qiān)签名昭(zhāo)昭雪廊(láng)回廊峰(zhàng)重峦叠嶂廓(kuò)轮廓障(zhàng)障碍3,词语释义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雷同: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旧说打雷时,许多东西都同时响应)。
着眼:(从某方面)观察;考虑。
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考题型专题06探究原因(含解析)
专题06:探究原因知识点名师点睛议论文议论文阅读探究原因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考内容理解型,比如作者认为某观点为什么对的,或为什么是错的?这种题型是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探究、理解和概括。
2.考论据的作用型,比如文本中为什么写某个事例,或为什么引用某名言(诗句等)?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论据的作用,按照论据的作用答题即可。
3.考文章标题型,比如为什么以这个为题,不以那个为题?这种题型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按照标题的作用来答题即可。
4.考结构技巧型,比如作者为什么这样开头或结尾?这种题型其实是考查段落的作用,根据段落的作用来答题即可。
5.考语言赏析型,比如某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要根据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和语境义及文章的意思来解答。
探究原因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2020年题组】一【四川省凉山州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遐迩①“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今年上门,明年上坟”。
中国是文明的古国,这样的标语何来文明?大过年的,迎面就是这样一句,你即使不骂娘,心里也不好受,有话就不能好好说吗?再有“硬道理”的宣传,以这样野蛮的言词说出来,能取得好效果吗?正如有评论所言,这是在宣传,还是在诅咒?有人说,这些“土味”标语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
我则以为不会有好的效果。
言简意赅的时事标语,确实可以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但是,这种“野蛮生长”的“硬核标语”,既不文明,也不科学,怎么可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呢?②“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
第19课 《苏州园林》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9课《苏州园林》预习导学案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重点)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有《叶圣陶文集》行世。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生活在苏州时,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景致有深切的体会,于是应邀写下了这篇序言。
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3.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二、文体知识说明文1.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
2.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是事物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2022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说明文阅读
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第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
二 节
早的石拱桥了。
2.(2019黑龙江龙东17题)文中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多”有什么表达效果?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答题策略】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返回目录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返回目录
河南中招设问 第 考向2 举例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2012)
第 →考点2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一
节 1.(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 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 2.(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
第 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二
节 3.(2020江西18题)岩石圈物质是如何循环运动的?请概述。 4.(2020黑龙江哈尔滨11题)从第①段看,太极拳拳法的特点是什么? 5.(2020新疆21题)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骆驼具有哪些抗沙特性。
【答案】“相对”示例:“相对”表限制,准确地说明了皖南山区社会稳定的 程度,强调了当地造纸业快速发展的条件。(2分) “崭露头角”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说明了泾县宣纸的独特品质 开始显示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分)(共4分)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返回目录
常考考点分类讲练
第 一
第一节 说明文基础考点(文体类考点)
一
节 1.(统编八上《中国石拱桥》“思考探究”)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
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
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苏版《学习之友》八(上)第五单元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人与环境二十一《苏州园林》目标要求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资讯平台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等。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积累运用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鉴赏映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曼延别具将心称心满意3.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④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积累运用1. xuān xiè;zhǎo;zhàng;Lín xún;lòu;zhēn zhuó;lán2.制;心;蔓;匠。
3.①指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取法价值的样板。
②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
③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
④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⑤异常美丽。
⑥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4.①改为“言听计从”②去掉“循序渐进”③改为“事倍功半”5.⑴①通知发布者和发布日期写在了一行;②正文后滥用致敬语⑵①地点不明;②代表人数不明初步感知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2.作者依次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特点?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试说说这种顺序的好处。
《苏州园林》语文精选教案:建筑风格的地域特色研究
【导言】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园林的建筑风格一直都是人们探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因为它记录了地域特色和历史背景。
为此,本文将通过阅读《苏州园林》语文精选教案,探讨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一、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特点1.1 园林布局极富匠心苏州园林在布局方面极为讲究,常采用“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错落有致的建筑、林木和湖泊,营造出身处其中的人们仿佛置身于“山明水秀、潇洒逸兴”的美妙境地。
1.2 建筑风格别具特色苏州园林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常采用拱桥、回廊、亭阁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给人以极强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1.3 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和园林布局都非常注重文化内涵的体现,独具匠心的造物髓在于园林中越看越有味道,越走越有意境,游赏其中仿佛聆听一曲清水芙蓉。
二、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地域特色2.1 地域文化影响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古代苏州就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市场,苏州园林在设计方面也往往更多地融入商业、民间宗教和城市化等元素。
苏州园林不仅带有江南特有的自然风光,还汇聚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予游人以独特的南国风情。
2.2 历史文化积淀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和规划设计都深深地印刻着古代苏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建筑和园林布局不仅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程,更反映了苏州社会和文化的民俗、信仰、风俗等诸多方面。
这是“大智若愚”的历史积淀,更是文化的凝聚和集大成。
2.3 水乡文化衍化水乡文化是苏州园林的重要部分,作为南方江南的代表性建筑,苏州园林与水浴的特质相当配合,将景致注重在东倚西看的意境,让游人在微风中,乘船穿越在池沼之间,享受着五湖四海的水墨画意境。
三、总结在《苏州园林》这本语文教材中,我们尤其可以看到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独特性、与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联系,以及水乡文化的影响。
苏州园林学习单
《苏州园林》学习单【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结构2.学习说明文段落展开方法3.赏析语言美【资料链接】: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
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方法导读】:宏观:看结构中观:品段落微观:赏语言一、自主学习: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写了苏州园林的哪些方面?(注意关键句)2.第二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二、合作探究:1. 比较阅读第3段和第5段,寻找两个段落在写法上的异同。
(提示:从不同角度比较,比如:说明方法、结构特点、表达方式等方面。
)2. 比一比,谁更好?原文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改写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阅历很丰富,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并且深知其中味道,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自己在爬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探究题:
第一段:
1、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2、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 阅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4.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
第三段: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3、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第四段(2):
1.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第五段(1):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
征?
第六段:
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