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含答案)

18苏州园林基础知识巩固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A.称.心(chènɡ) 着.眼(zhuó) 池沼.(zhǎo)B.镂.空(lòu) 丘壑.(hé) 蔷.薇(qiánɡ)C.嶙.峋(lín) 庸.俗(yōnɡ) 摄.影(shè)D.檐漏.(lòu) 阶砌.(qì) 模.样(mó)2.根据拼音写汉字。
(1)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yí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2)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bàng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zhì致的深度。
(3)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yuè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3.选词填空。
(1)他们B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3)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而别具匠心。
A.斟酌扩散简单B.斟酌蔓延简朴C.思考伸展简朴D.思考蔓延简单4.请将下面已经打乱顺序的四句话进行正确的排序:③①④②(只填写序号)①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②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表达方式。
(1)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记叙)(2)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说明)(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描写)(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议论)6.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比较)(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8.苏州园林含答案

18.苏州园林A组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
原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江苏苏州人,________家、________家。
其著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等,作品收录在《____________》中。
2.识多音字。
(1)他战胜重.()重困难,终于举起了重.()量惊人的哑铃。
(2)他想尽一切.()办法,最终也未能把那实验切.()片保存下来。
(3)据.()其他人说,他的生活过得比较拮据.()。
(4)瓜蔓.()长势很好,到处蔓.()延。
3.辨形近字。
(1)墙角的qiáng()薇吝sè()地结出一个花蕾。
(2)他喜欢看一lǚ lǚ()阳光穿过lòu()空的门窗照在地上的影子。
(3)两座lín()峋的山峰之间,有一个小水潭。
一群鱼在波光lín lín()的潭水中轻快地游着,阳光照在它们的lín()片上,银光闪闪。
(4)远处群山的轮kuò(),近处花láng()的影子都成为他画中的景物。
4.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3)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5.请将下面已经打乱顺序的四句话进行正确的排序:______________。
(填序号)①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②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名称,建造年代,当初权属个园,清嘉庆,私家花园何园,清光绪,私家花园6.有外地朋友发短信向你了解扬州个园、何园的情况,请你将右表内容转写成一个判断句,用短信回复给他。
人教版初二上册(2021部编版)语文18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二上册(2021部编版)语文18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轩xiè(榭) 池沼(zhǎo) 丘hè(壑)嶙xún(峋) 斟zhuó(酌) 镂(lòu)空jiàn(鉴)赏 qiáng(蔷)薇容貌(mú)重峦叠zhàng(嶂) 别具jiàng(匠)心2.选词填空。
(1)谁假设要鉴赏(欣赏鉴赏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务必使旅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完整完整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留意图画(图画图案图形)美。
(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依托依傍依赖)的。
(5)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赏(赞扬赞颂赞赏)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3.依据上下文的言语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1)倘假定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样本,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位置、价值。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由阅历得来的知识。
(3)他们琢磨着光和影,拍摄成满意满意的照片。
思索事情能否可行或能否恰当。
(4)那些门和窗尽量工巧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出心裁。
具有异乎寻常的巧妙构思。
(5)设计师和匠师们量体裁衣,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依据外地的详细状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做某件事情或处置一些事。
(6)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有高有矮,构成各种美妙的姿态。
4.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正。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修建,以私家园林为主。
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构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隆于明代。
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苏州园林占空中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装点布置,移步换景,变化无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同步试题

18 《苏州园林》同步试题(一)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能够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但是技术。
也许是重峦叠嶂,也许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生多经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旅游者瞭望的时候忧如赏析宋元工笔云山也许倪云林的小品,登攀的时候忘记苏州城市,只感觉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广阔,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光景配合着部署。
水面若是成河流模样,经常安排桥梁。
若是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同样。
池沼或河流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听任自流。
还在那处部署几块玲珑的石头,也许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获取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收效。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旅游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2、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3、这段文字的结构是()4、旅游者“忘记苏州城市,只感觉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6、讲解以下词语。
(1)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假山特点是:。
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
8、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沼或河流边沿部署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
9、选文第 2 段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A.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表现了设计者们一生多经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10、对“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苏州园林有假山,有池沼,山川映衬,互相当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 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9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共9题;共50分)1.下列每组划线字的注音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并在横线上改正。
①________轩榭(shè)峰峦(luán)池沼(zhǎo)②________丘壑(hè)对称(chèn)模(mò)样③________镂(lǒu)空相间(jiàn)嶙峋(xún)④________蔷(qiáng)薇阶砌(qiè)斟酌(zhuò)2.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 要把我市建设成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 这一款手机设计别具匠心,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D. 苏州园林处处如画,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3.请将下面已经打乱顺序的四句话进行正确的排序:________(只填写序号)①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②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________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________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B. 《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C. 《苏州园林》一文是从园林的局部来介绍苏州园林别具一格的,如对假山和池沼的介绍,对园林角落的介绍等,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具有图画美的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苏州园林》同步检测(含答案)

《苏州园林》同步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池沼.(zhǎo)嶙.峋(lín)着.眼(zhuó)B.琢.磨(zhuó)丘壑.(hè)蔷.薇(qiàng)C.镂.空(lòu)轩.榭(xuān)芭.蕉(pá)D.斟.酌(zhēn)对称.(chèn)阑.干(lā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标本拙政因地制宜B.回廊影衬别出心裁C.堆叠丘阖亭台轩榭D.嶙峋蔷委重峦叠嶂3.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①这是为什么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③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④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⑤苏州园林刻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⑥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4.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B.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C.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D.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5.下面不是写苏州园林的特点的一项是()A.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B.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C.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0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937334e3ad02de80d4d840e8.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18.苏州园林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7.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
8.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__9.选文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__10.第③段中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同步测试(含答案)

同步测试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丘壑.()镂.空()轩榭.()斟酌.()阑.干()2.选词填空。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__________(完美、完整)的图画而存在,决不__________(允许、容许)有欠美伤美的__________(地方、败笔)。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不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而园林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美术画要求自然美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判断下列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4.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作家,__________,________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等。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今天你“低碳”了吗戎戒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
“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
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
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
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至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至150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测试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
丘壑.()镂.空()轩榭.()
斟酌.()阑.干()
2.选词填空。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__________(完美、完整)的图画而存在,决不__________(允许、容许)有欠美伤美的__________(地方、败笔)。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不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而园林是__________(美术、图案)画,美术画要求自然美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判断下列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3)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4.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作家,__________,________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等。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今天你“低碳”了吗
戎戒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
“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
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
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
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至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至150万吨。
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为例,据
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
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单纯的数字只能说明集腋成裘的效益,广泛的宣传发动则会激发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
回顾2009年“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我国民众表现出空前的关注与支持。
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至21:30,诸多夜景工程绚烂的灯光瞬间熄灭,突然的漆黑与静谧却更让人感到美丽与震撼,也展示出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无声的支持。
也许这一活动所节约的能源无法精确统计,但由此而产生的宣传示范效应却远远大于单纯的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④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自觉行动。
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市民普及低碳生活的科技知识,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比如,鼓励“公交优先”,推广示范节能汽车;少开私家车,完善试点城区自行车租借服务体系;编制“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
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奋节俭的优良品质,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对地球家园的关心与爱护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正是低碳生活的价值所在。
⑤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
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
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采用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摘自《科学与文化》)5.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其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6.第③段中连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7.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说明其作用。
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
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
8.(1)结合原文,用简洁的语言阐释链接材料中政府提倡的“低碳减排”的含义。
【材料链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2)请你为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三、综合运用
9.根据要求完成(1)~(2)题。
近年来,武汉市多家公园开展了树木认养活动,许多市民参与其中。
今年,武汉市首次将6月5日、6日设为“树木认养回访日”。
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树木认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准备做一次街头调查,请为调查问卷“武汉市民认养树木现状调查”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2)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绘制的图表。
请仔细观察并比较两组数据,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图表所包含的信息。
(3)年初,小林和朋友一起认养了一棵树。
周末他想约朋友一同去为认养的树木施肥剪枝,可朋友因学习紧张不想去。
小林觉得认养是一份爱心,照看是一份责任,这时他会对朋友说:“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hǎo xún zh uóhèlòu xièzh uólán
2.(1)完美容许败笔(2)图案美术美术
3.(1)议论(2)描写(3)记叙(4)说明
提示: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本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兼用其他。
根据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特点来判断即可。
4.叶圣陶叶绍钧教育编辑倪焕之稻草人
5.倡导人们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6.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7.作比较突出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举例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列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准确有力地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8.(1)减少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
(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
②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
③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9.(1)示例1:你周围有人认养树木吗?示例2:你知道武汉市有哪些公园可以认养树木吗?
(2)武汉市民认养树木及回访树木的人数均逐年增加,但回访树木的人数远少于认养树木的人数。
(3)学习固然紧张,为树木施肥剪枝既可以照料树木,也是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
何况,我们认养了树木就有责任照看它,周末还是我们一起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