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分析题_
《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
《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选项A,学生发展的可变性是指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会随着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选项B,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选项C,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选项D,不均衡性即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个体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题干中,吴老师通过和学生聊天来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再结合他们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吴老师的做法说明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故本题选B。
【难度系数】★【知识点】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学生观-学生观概述-“以人为本”学生观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学生是发展的人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五点:(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选项A,学生全面发展是指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字生的德、智、体、美等力面的全面发展。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选项B,学生个性发展是指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材料分析题经典例题1某学校一年级新生张华,由于其家长是收废品的,一天来学校上课时脖子没有洗干净,在上课时,老师发现了张华的脖子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的学生要讲卫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
”老师的这种做法给张华的心灵造成了极大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老师的课时,张华就感到似乎大家都在盯着他的脖子,同时想起老师说的“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感到抬不起头。
这种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老师教的内容学的很差。
结果考试时张华不及格,老师狠狠地批评他,张华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向学校要求换班级,学校领导知道这件事后同意了,后来,张华在老师教的内容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
问题:结合案例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分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对待学生。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这位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应当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的原则。
同时该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应加强学习。
经典例题2崔老师真是一个“懒”老师!就说作文课吧,很多老师都有不成文的程序。
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模拟一1.王老师是某市初级中学特级教师,“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是她从教35年始终坚持的教育格言。
她用自己朴实的工作作风和“读懂学生,科学地爱生”的“换位思考”德育艺术,使教育产生了最大的效果。
一次,王老师班上有三名同学在逛超市时看到几枝喜欢的圆珠笔,一时控制不住,悄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王老师得知后并没有对其严厉批评,而是去超市买了三支笔送到学生家中,用真诚唤醒了孩子们的良知。
可见,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
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请评析王老师的做法,并且结合案例说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换位思考”来鼓励或唤醒犯错误的学生?【答案要点】人性化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将心比心,和学生做一个换位思考。
想想遇事时我们会想得到什么,不希望得到什么,然后就把想要的给予学生,避免将害怕得到的施加给学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么样进行“换位思考”?(1)赏学生所长。
学生有被欣赏、肯定的欲望。
教师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优点,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2)除学生所疑。
教师要授业解惑。
还要信任学生,解放学生。
把教师“导”转化为学生的探索性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宽学生之过。
教师要谅解学生的过错。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对学生的错误要客观分析,正确面地,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教师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小刚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于是老师针对“要不要小刚继续在校读书”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这给小刚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他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
中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6道
2018年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6道【题目1】1.材料:李军曾是班上一名典型的后进生,纪律、习惯、学习成绩都不理想,但是他特别爱画人物肖像画,而且画得还很好。
一次上课时,我发现他没在听我讲课,而是在自顾自地画画。
他发现我走向他时,摆出一副等着挨批的架势。
我走过去看了他画的画,很认真地表扬了他画得好,李军很吃惊地望着我。
然后我叫他下课后带着画跟着我到办公室,李军的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下课后他带着画,一脸“破罐子破摔”的表情跟我到了办公室,我拿着他的画对他说:“这么好的画,就成为草稿纸上的涂鸦,多可惜呀!”李军猛得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我装作没看到的样子接着说:“我看你画了不少咱们班的同学,你把这些画都加工一下交给我,我在班里给你开个画展。
”我看到李军的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
我继续说:“既然画都能画得这么好,说明你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和纪律都提上来呢?其实学习是件很简单的事儿,而且很有趣,就像画画一样,你投入进去试试就清楚了。
要对自己有信心!”从那以后他改了很多,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材料中教师的行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李军同学曾是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一名学生,但这可能只是他一段时间的状态,他还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有无限的可能。
教师在这个时候,不能只看到学生现在的问题,就全盘否定学生的未来,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
其次,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主体需求及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材料中教师鼓励李军画画,并引导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纪律等方面有所改进。
再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应该尊重和珍视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1.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二班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两个班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有些差距。
她反复回顾教学细节,感觉二班学生似乎内向一些,还有几个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为什么会这样呢?刘老师主动找同事交流,语文老师说:“二班的学生内向一些,不过整体基础不错,勤奋的学生不少,如果引导得当,教学效果应该不会比一班差。
”数学老师也认可语文老师的说法。
刘老师又去了解二班学生的想法。
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意见:“老师,您有时在上课时说一班的学生反应比我们快,耶和华我们很受打击”; 您上课时经常板着脸,很多同学都怕您,晓军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基础不好,并不是故意跟您对着干……根把同事和学生的意见,刘老师调整了教育教学策略。
她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学校举办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二班学生一起唱起了英文歌曲。
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了“英语俱乐部”。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材料中刘老师的做法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要坚持: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学生是有一定文化北景的人。
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完整的个体,教师应该对学生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学生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需要尊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师生之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学生观来指导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材料一位作家在自传中写道: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时间,就在习作本上写下自己稚嫩的“作品”积累了几个月之后,我挑选了一篇自己写的小说,忐忑地来到语文老师王华的办公室。
经典《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及解析
6道经典《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及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中,材料分析题占有不小的分值,材料分析题能考察考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中学材料1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有声有色。
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文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
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
”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
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一个作文园地。
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
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
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
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
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达五十多本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14分)参考答案答: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以下学生观:(1)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材料中的“我”被激发了学习动机,找到自信后,能够从“最差”变为“优秀”,并持续努力学习。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我们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材料中语文老师对“我”的作文大加赞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材料中语文老师当堂宣读作文,分析优秀之处,并让学生站起来接受大家“惊奇”、赞赏的注目礼,体现了对学生的尊总和关怀。
(4)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试卷4_真题-无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试卷4(总分66,考试时间90分钟)2. 材料分析题王某从某师范院校毕业后,被某校聘为数学教师。
一年后,其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对他意见很大。
领导多次找他谈话,但王某态度消极。
在成绩评定时,王某还把对他有意见的学生的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学校根据这种情况,经研究,认为王某不再适宜当教师,决定调他负责学校的治安、文件收发工作。
王某不服,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问题:1. 本案中,学校是否侵犯了王某的教育教学权?为什么?2. 通过这一案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3. “老师,您还记得小飞吗?我至今不明白他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您?难道只因为他家杀了猪,没有送您一些肉吗?那次,小飞感冒了,吃了药之后上课犯困,您就借题发挥,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让小飞去外面罚站;而自己却若无其事地关上门,在温暖的教室里继续面色平静地讲课。
您知道您的做法让我们多伤心吗?后来,小飞重感冒住院一个星期,您却没有一点愧疚之意,竟然说,这样不守纪律的学生就该给他点教训。
小飞的父亲来学校,给您带来了几支人参,您终于喜笑颜开,不再难为小飞了。
可是老师,您知道那些人参是怎么来的吗?那是小飞的父亲在工地上干了两个月之后,用赚来的工钱给小飞卧病在床的母亲买来补身体的。
评三好学生了,评上的人能上重点初中。
您频繁地家访,在经过吃吃喝喝的比较之后,决定推荐小勇。
尽管他是班里后几名的学生,并且常违反校规校纪,是纪检专栏上的‘常驻代表’。
老师,请您不要再滥用您的权利了!还我们一方净土吧!”问题:请分析此案例中教师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
对于学生“犯困”和班级评“三好学生”这样的事,作为教师,你认为应怎样对待?为什么?4. “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雨带来了万紫千红。
你看,地上的小草发芽了,路边的杨树挂满了‘毛毛虫’,风中的柳树长了嫩绿的叶子,公园里粉红的桃花、雪白的玉兰花、金黄的迎春花盛开了。
”这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写的日记,从她稚嫩的文笔中可以看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她也曾天真地想过让“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这既光明又美丽的世界。
教资国考《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强化训练
教资国考《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强化训练1.王老师是某市初级中学特级教师,“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是她从教35年始终坚持的教育格言。
她用自己朴实的工作作风和“读懂学生,科学地爱生”的“换位思考”德育艺术,使教育产生了最大的效果。
一次,王老师班上有三名同学在逛超市时看到几枝喜欢的圆珠笔,一时控制不住,悄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王老师得知后并没有对其严厉批评,而是去超市买了三支笔送到学生家中,用真诚唤醒了孩子们的良知。
可见,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
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请评析王老师的做法,并且结合案例说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换位思考”来鼓励或唤醒犯错误的学生?【答案要点】人性化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将心比心,和学生做一个换位思考。
想想遇事时我们会想得到什么,不希望得到什么,然后就把想要的给予学生,避免将害怕得到的施加给学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么样进行“换位思考”?(1)赏学生所长。
学生有被欣赏、肯定的欲望。
教师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优点,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2)除学生所疑。
教师要授业解惑。
还要信任学生,解放学生。
把教师“导”转化为学生的探索性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宽学生之过。
教师要谅解学生的过错。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对学生的错误要客观分析,正确面地,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教师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小刚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于是老师针对“要不要小刚继续在校读书”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这给小刚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他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一、素质教育观材料中XX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错误的,值得我们学习/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以下部分根据材料内容选择,写3~4条即可)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材料中,老师……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
材料中,老师……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材料中,老师……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材料中,老师……5、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材料中,老师……6、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材料中,老师……7、素质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材料中,老师……身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观的要求,树立先进的职业理念,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材料中XX老师的做法符合/违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格式为理论+解释+材料,3条都要写)首先,“以人为本”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材料中,……其次,“以人为本”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要因材施教。
材料中,……最后,“以人为本”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材料中,……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要求,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材料中XX老师的做法符合/违背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观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以下部分根据材料内容选择,写3~4条即可)①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观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材料中,……②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观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材料中,……③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观要求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材料中,……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时,要尊重、赞赏学生。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1.今天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篇文言文。
上课伊始,老师说: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
“说完,便转过身去板书,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同学喊”报告“。
那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同学们发出了满意的欢呼声。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答: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教师的学生观是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该老师的学生观体现在:1.尊重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教学相长的互补关系。
当学生反对两节课学习课文时,教师在询问全体同学的意见后,尊重学生的意见。
2.把学生看做教育的主体,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是改善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
教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两节课缩短为一节课,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材料:莉莉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弟,一直在班上借读。
订教材时,考虑到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以及马上要转回老家读书的实际情况,我没有帮她订新教材,而是帮她找到用过的教材。
她嫌教材是旧的,咬定我歧视她,想法赶她走。
问题: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评价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
答: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在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了明确的规范,材料中我的行为体现了一下几点:我践行了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具体包括: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材料中的我考虑到莉莉即将转学和她家的经济状况,主动帮她找旧教材,体现了爱岗敬业。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教育教学观·答题模版(根据材料选取最贴切的3-4条)(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要求老师做到教育公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_,体现了老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要求老师能够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要求老师能够看到学生身上的特点、特长,做到因材施教。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求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新颖的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体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6)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要求老师能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材料中,xxx老师_____________,体现了老师“授人以渔”。
、(7)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要求老师能够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材料中,老师__________,这些都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体现。
(8)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要求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要,材料中,老师___________,体现了老师对学生情绪情感和人格的关注。
·综上所述,某某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某某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没有体现正确的教育观。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1.学生观的材料分析题。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每个学生都处于发展中的人。
材料中,让学生总结所学所思所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压抑了)。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材料中,(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的,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材料中(4)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施教的教育理念。
材料中,总之,我们要学习某老师的新型的学生观(我们要从老师的教育行为中吸取)教训),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职业道德材料分析题(1)爱国守法(2)某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老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则。
材料中(3)某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道德规范。
关爱学生要求老师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
材料中,(4)某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做到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材料中,形成学生自律的品质(5)某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
为人师表要求老师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榜样。
材料中,从而让学生发挥向师性,向某老师学习。
(6)某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的道德规范。
终身学习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
潜心研究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材料中,有助于对某老师的教育工作。
总之,材料中师具备了(违背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克服这些行为)。
幼儿园教师职称考试(综合素质)试题材料分析题(18道)含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1.赵丽老师经常以班级的名义从个体书店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各科课程学习辅导资料,然后以全价卖给同学,几乎是人手一套。
同时,他向学生家长暗示或明要礼物、礼金或礼品。
特别是在各种节日的时候。
此外,他还私下到本市"光华家教辅导中心"等处兼课。
在学校讲课时她会"留有一手",只讲基本内容,对课程的重点也往往一带而过,并直接或间接介绍同学去"光华家教辅导中心"等民办课外辅导机构或家教中心接受辅导或参加"补课"。
当然,同学接受辅导或参加"补课"是要交高额学费的,"光华家教辅导中心"等辅导机构都给赵丽老师很多讲课费和介绍费。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老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1991年8月13日颁布、1997年8月7日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明确规定下来。
赵丽老师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等要求。
(1)教师应当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作为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2)教师应当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尺,也是教师神圣的职责。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体现了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高尚的情操。
赵丽老师偏重自己的私人利益,对学生的发展没有高度的责任感。
(3)教师应当严谨治学。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综合素质材料是指对多种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能力要求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个维度去解读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下面是一篇关于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的700字作文,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观察材料:材料一:一张图片,描绘的是一位老人养花的情景。
老人手里拿着把剪刀,正在细心地修剪花朵。
他面容慈祥,神情专注。
材料二:一段文字,描述一位老人做义工的经历。
老人每月都会去当地的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们提供义务劳动,帮助他们修剪院子里的花草。
材料三:一篇文章,叙述一位老人患了重病,失去了行动能力,但依然坚持把家中的花草照料得井井有条。
分析:从以上三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和花草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联系。
无论是材料一中老人精心修剪花朵的情景,还是材料二中老人做义工照料花草的行为,甚至是材料三中老人在病痛的折磨下依然不放弃照顾家中花草的坚持,都表明了老人对花草的特殊情感和关注。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老人在修剪花朵的过程中表现出慈祥而又专注的面容。
这可能是他对花草的爱护和热爱所致。
而材料二中老人每个月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的经历也可以证明他的关爱之心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家中的花草,也希望将这份爱与关怀传递给他人。
材料三中老人在重病的折磨下仍坚持照料家中的花草,说明他不仅仅把花草当作一种爱好,更是一种信念和责任。
他可能认为,只要有一丝生命的活力,就需要被呵护和关怀,就需要被赋予一种美的存在。
结论:通过对以上材料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老人与花草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
在老人心中,花草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更是一种美的存在和爱的象征。
老人们通过把花草照料得井井有条,不仅得到了一份舒心和满足,同时也将这份爱和关怀传递给了别人。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从老人与花草之间的联系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我们应该学会关注和照顾身边的一切事物,不仅仅是对人类的关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动植物的关心和照顾。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练习题
中学组材料分析练习题(一)在一节初中数学课上,张老师准备给同学们讲授“三角形”这个概念。
张老师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三角形’,那么什么是三角形呢?”说完,张老师拿出一块三角板,说:“这就是三角形,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它有多少个角,几条边。
”很快,同学们就算出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接着,张老师又问:“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什么关系呢?提示一下啊,我们已经学过了直线与直线之间有两种关系:平行、相交。
”“相交!”几位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张老师点头笑了,于是在黑板上写出了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有三个角”和“有三条相互连接的边”,接着再导出三角形的定义。
最后,张老师对同学们说:“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解了什么是三角形了,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自己的家里有什么是三角形状的?”过了一会儿,林红首先站起来说“我家的旧自行车中间的架是三角形的。
”接着,小冬也站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
问题:以上的教学片断说明张教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哪些教学方法?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教学原则:1、贯彻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材料中张老师以准确无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教学要求,通过对“三角形”这一概念的讲解、引导,揭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教导学生认识“三角形”这一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概念。
2、贯彻了直观性原则。
张老师在讲解“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向学生们展示了三角板这一直观教具,并且通过提出问题(观察三角板有几个角和几条边)引导学生把我三角形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三角形”这个概念。
3、贯彻了启发性原则。
张老师在让学生观察三角板时,提出了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使学生既掌握“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张老师在让学生理解了“三角形”这个基本概念后,就让学生想想他们家里的东西有什么是三角形的。
这就把刚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案: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学课。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1)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得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素质教育要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材料中的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这正是对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
(2)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做主体需求、能够主动发展;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
该老师做到了以上几点,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物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当学生给出解答时,该老师还及时表扬学生,并对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见老师把学生当作有发展潜力的人。
当有学生踩死蚂蚱的时候,该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安慰学生,进而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可贵。
(3)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师观。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途径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
材料中该教师的角色正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答案:何老师开始向家长告状的做法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后来的做法是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是值得学习的。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
材料中何老师对学生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以后,收回了向家长告状的话,在第二天表扬了小龙,并在之后让他负责卫生,及时表扬他,体现了何老师对小龙的关爱,促进了小龙全面、主动、健康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
材料中教师对从小龙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他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很快小龙学习上和品德上都有了提高,这充分体现了何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小龙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综合素质分析题_资料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20道常考材料分析题1. 据羊城晚报2005年9月13日报道:广州某高校学生小陈说.从开学至今.有一位专业课的老师。
每逢上课必先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
“我这本教材已经卖出了 3000多册了,很受欢迎的。
看在你们是我的学生,原价45元。
按优惠价40元卖给你们吧。
”看学生好像听得有点儿不耐烦,该老师立即变换脸色,强调这是自愿购买的,但期未考试与这本教材有很大关系。
另一名学生小曾也讲述了令他们哭笑不得的事情。
系里开选修课,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去听课。
大家都没忘带上师兄师姐用过的教材。
上课时,任课老师询问是否都有教材,学生大多说有了。
“怎么可能,我还没向你们介绍我的书呢?”老师很纳闷,看了学生们手中的书才发现、都是借来的旧书。
“书岂能乱借?是谁借给你们的,我要去追究他……”该老师大发雷霆。
后来,很多学生怕连累了师兄师姐,都乖乖地买了新书,还都排队让老师签名。
签名时,该任课老师很高兴.因为她认为学生舍得买书才会专心读书。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该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答:(1)该材料反映出教师在处理学生关系上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违背了尊重和热爱学生和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2)教师向学生推销自己的书,把学生当做自己牟利的对象。
表明了我们的一些教师已经受到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思想的影响,使师生关系变味,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教师以考试作诱饵,威胁学生买书,事实上已经超出了自由、自愿的范围,是以权谋私的行为。
(4)不允许学生借书,并要追究出借人的责任,更是一个蛮横的、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要求。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
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
学生观:1、材料中教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
5、“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重从身心发展、主体性发展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观:1、材料中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观.2、材料中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理念.3、材料中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4、材料中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5、材料中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6、材料中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理念.7、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材料中的教育行为是合理的,严格遵循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值得学习的.2、材料中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3、材料中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6道及解析
2018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6道【题目1】1. 材料:兰兰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小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
老师想了个办法。
一天,老师带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兰兰虽不信。
但是很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结撞掉了都不知道。
老师也夸她,“兰兰,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
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
从那以后,她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她一直以为蝴蝶结都在头上),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
试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14分)【解析】题目要求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需要从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儿童观和新型的教师观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题时注意理论和材料相结合,做到有理有据,层次分明,用语准确。
【参考答案】这位老师的做法是非常值得称许的,践行了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儿童现和新型的教师观。
首先,素质教育观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小事抓起,保教结合;注意发挥一日整体活动功能,导为主,教为辅。
材料中老师看到兰兰的忧郁、不开心,积极想办法帮助兰兰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在店里买了蝴蝶结后,和店主一起夸奖她漂亮,尤其是“昂起头来真美!”在这样的鼓励表扬下,兰兰慢慢的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
其次,以人为本的儿童观主张儿童是人,具有与成人平等的价值与尊严;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我们应该给儿童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儿童是独特的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材料中老师在发现兰兰的问题后,在尊重她的前提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帮助她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让她树立了自信,变得快乐活泼起来。
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再次,从教师观的角度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幼儿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幼儿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材料中,老师特别关注到了儿童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措施去帮助指导兰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兰兰获得了进步;而且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20道常考材料分析题1. 据羊城晚报2005年9月13日报道:广州某高校学生小陈说.从开学至今.有一位专业课的老师。
每逢上课必先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
“我这本教材已经卖出了 3000多册了,很受欢迎的。
看在你们是我的学生,原价45元。
按优惠价40元卖给你们吧。
”看学生好像听得有点儿不耐烦,该老师立即变换脸色,强调这是自愿购买的,但期未考试与这本教材有很大关系。
另一名学生小曾也讲述了令他们哭笑不得的事情。
系里开选修课,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去听课。
大家都没忘带上师兄师姐用过的教材。
上课时,任课老师询问是否都有教材,学生大多说有了。
“怎么可能,我还没向你们介绍我的书呢?”老师很纳闷,看了学生们手中的书才发现、都是借来的旧书。
“书岂能乱借?是谁借给你们的,我要去追究他……”该老师大发雷霆。
后来,很多学生怕连累了师兄师姐,都乖乖地买了新书,还都排队让老师签名。
签名时,该任课老师很高兴.因为她认为学生舍得买书才会专心读书。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该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答:(1)该材料反映出教师在处理学生关系上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违背了尊重和热爱学生和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2)教师向学生推销自己的书,把学生当做自己牟利的对象。
表明了我们的一些教师已经受到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思想的影响,使师生关系变味,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教师以考试作诱饵,威胁学生买书,事实上已经超出了自由、自愿的范围,是以权谋私的行为。
(4)不允许学生借书,并要追究出借人的责任,更是一个蛮横的、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要求。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
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订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
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
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
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
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3. 某校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问题:(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答:(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
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答: (1)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
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他们的不同个性。
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
动作和语言是少年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少年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
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2)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微的喧闹。
改变课堂的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作适当而必要的引导。
5.孙老师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她.故到院办大吵打闹。
因备感委屈,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声泪俱下,无法继续上课,。
后又在教师的集体活动中,不顾场合,只要看见院领导就想发脾气,宣泄心中的不快。
问题: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孙老师应如何认识和处理与领导的关系?答:此题评价教师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及对荣誉的态度。
按照教师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1)教师应正确地对待领导,正确地对待荣誉。
正确地对待自己,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多从自身寻找原因;(2)教师不应该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应将不快的情绪告诉学生。
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3)领导对教师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规定与可能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
6.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已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
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
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
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
问题:(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2)请您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答:(1)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哲理: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
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
而推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
(2)读了这个故事,我受益颇深。
1. 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一输),亦非损己利人(输一赢)。
我们工作的伙伴及家庭成员都要从互相依赖的角度来思考(是“我们”而非“我”)。
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
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信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
2.助人者自助!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重要作用。
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达到“双赢”的功效!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就是告诉我们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
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
虽说广大教师的工作目标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
但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
对此教职工之间应该提倡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敬业乐群的双赢理念。
教师之间无论是在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尊重对方的劳动,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树立同行相亲、相助的新风尚。
任何轻视、贬低别人的言行或不择手段地抬高自己都是不道德的。
只有这样,上下一心,左右协调,团结乐群才能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学校兴旺发达。
7. 某初三学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邻座学习,班主任老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
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
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
问题: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答:(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因为身体状况需要休学,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2)案例中某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佼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另外,今后如果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不符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条)、“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十五条)、以及使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条)等法律规定。
(3)关于材料中学生,有课堂自律性差且干扰其他学生的行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推出校门,更不能随意劝退、开除学生。
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
将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转送入专门的学校。
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并接受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8. 1998 年9月4日,对于辽宁朝阳市第二中学高(二)8班的男生崔某来说,是一个灾难的日子。
当晚6时,学生下课的时候,学生多聚集在楼内走廊,外面正下着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