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

合集下载

【3年高考】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

【3年高考】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

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A组2018-2019年é1.(2018北京文综,19,4分)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2.(2018广东文综,39,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2)刘锡鸿与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

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10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8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B组2018-2019年é1.(2018江苏单科,11,3分)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2.(2018课标Ⅱ,31,4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高三一轮复习第6讲第2课_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高三一轮复习第6讲第2课_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B
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A.当代社会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角逐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角逐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0世纪80年
代,邓小平提出教育发展的“三个面向”,反映了当代教育的
20世纪90 “科教兴国”战略 年 代以来
目前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继续将生 物技术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战备新兴产业。20世纪70年代,在 高新科技领域兴起的生物工程技术( A.标志着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开始 B.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技术与知识 C.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尚未得到应用 D.说明生物学理论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人类研究生命原理 的科学已有很长时间,A项错误;生物工程技术已被广泛应 用于实际,C项错误;材料说明了生物研究的重要性,没有 涉及理论研究的突破,D项错误。 )
图一 图二 第一次:1952年,从综 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 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 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第二次:改革开放后, 恢复、重建文科院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理念:德才兼备、自立 自强、注重实践。
B.“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C.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20世纪60年代,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考部分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考部分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营里程和速度的世界领先。
科技对现代社会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 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 产业升级和转型。
改善生活质量
科技进步带来医疗、教育、交通等领 域的变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 福感。
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和 绿色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可持续 发展。
审美娱乐功能
文学艺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艺术形式,提供审美享受和精 神愉悦,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推动社会进步
文学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社会进步 和发展。同时,优秀的文学作品还能够传递正能量,引导 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04
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互动关系
科技对教育和文学艺术影响
科技发展推动教育变革
01
现代科技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应用,改变了教育方式,促
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科技为文学艺术提供新载体
02
科技手段如影视技术、数字艺术等,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形
式,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
科技对教育和文学艺术提出新要求
03
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和文学艺术不断更新内容和方法,以
平。
素质教育问题
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国际化问题
关注如何提升中国教育 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具
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教育信息化问题
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03
现代中国文学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
文学流派及其特点
01 02
现实主义文学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 必考部分现代中国的科技

高三第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

高三第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
• 一、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学堂,促进了 中国近代化科技的发展。
• 2.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利用学堂积极宣传维新变法 的主张,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的发展。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
• 二、影响文化发展繁荣的因素 • 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 2.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 3.经济因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
质基础。 • 4.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是否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
•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 的知识移民政策。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
解析:第(1)问“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根据“弃其所短,取之所 长”归纳为“扬长避短”;根据“有谠(正直)言直谏……当拭 目以师友待之”归纳为“虚怀纳谏”;根据“爱而知其恶,憎 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归纳为“知人善任”;根据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归纳为“任 人唯贤”。第(2)问“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的变化”,获取和 解读图表信息:先降后升,直至最高点,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变化的主要原因”,从选官制度曹魏九品中正制的盛行到唐 宋科举制的发展的角度作答。第(3)问“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 院系调整”抓住时间信息“1952年”“改革开放后”概括作答。 “目的”分别从经济建设需要和人文素养提高的角度作答。 “理念”概括图片文字信息即可。第(4)问“评析罗斯福政府的 知识移民政策”,从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实施、影响 的角度作答,并阐明对该政策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71张)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71张)
栏目 导引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2.“教育大革命”的提出 1958 年 9 月 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 的指示》。《指示》突出强调了“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和“克 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思想”,提出大鸣、大放、 大字报、大辩论应当成为中等以上学校“普遍和经常的方 法”,提出“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 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从大 区到省、地、县都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要求在 15 年 左右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 “教育大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进 行教学改革,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勤工俭学。
“两 弹一 星”
1964 年 1970 年
中近程导弹试验 中国国防能力
成功
②和平利用核能,建成秦山
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人造地球卫星 “__东__方__红__一__号__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发射成功
栏目 导引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领域 时间
成就
意义
1992 年 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栏目 导引
3.复兴发展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教育改革
时间
措施
“文化大革命” 拨乱反正,1977 年恢复中断十年的__高__考__制

度,倡导尊师重教
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
①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20 世纪 80 年代 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栏目 导引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

第(1)题
三组题讲透
(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 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第(1)题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解析:“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时间与①时期相符,因此选A项;
三组题讲透
(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 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一张图学透
教育事业的发展 3
教育奠基(1949—1966年)
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 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 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
教育动乱(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 受到严重的破坏,与西方的 科技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
一张图学透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双百”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组题讲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目录
一张图学透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同年,中国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4)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 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 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 化表明( )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关注太空发展的侧重点,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 原因。
答案:侧重点:发展经济。
原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平与发

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45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试题新人教版

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45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试题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4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试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4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试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4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试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4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

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材料表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都获得快速发展,反映出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

A、B两项材料均没有涉及,排除;当时高等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D 项错误。

答案:C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加大了教育发展力度,《婆媳上冬学》反映了这一时期开展的扫盲教育,该作品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绘画风格,故选C项.传统文人画注重意境,A项与题干作品不符;该作品并未受到西方流行画派的影响,故B项错误;该画注重现实风格而非艺术想象,故D项表述错误。

(新课标)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

(新课标)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

(新课标)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时间:15分钟分值:32分题组一现代中国的科技1.(2015浙江稽阳联考,18)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2015广东百校联考,17)1967年,英国《太阳报》发表文章《中国的惊人的技术发展》指出,如果允许文化革命在196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进行,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

可见作者( )A.看到了政治错误对科技发展的破坏B.主张中国继续推行“义务教育”C.赞成中国实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对中苏关系的恶化表现出忧虑3.(2014山东济南一模,20)“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与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依然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成果包括(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4.(2014福建莆田模拟,26)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题组二新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5.(2015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月考,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专题十六 第45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世界格局

专题十六 第45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世界格局

关键能力
-13-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 (1)经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 (2)政治:《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 (3)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欧洲出现了暂时的和平。 5.国际联盟 (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 联盟的建议。 ②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这些内容被列入国 联盟约中,即“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和对战败国殖民 地的“委任统治”。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激起广泛的反战和平思潮,人们意识到 有必要建立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阶段
(1915— 1916 年)
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 役、日德兰海战 东线:俄军夏季攻势
德国再也没有力量发 动大规模的进攻,大战 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 协约国方面
关键能力
-6-
阶 段 主要战役
说明
俄国的人民反战运动发展为
第三阶段
(1917— 1918 年)
革命运动;美国、中国等国加 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加速了战 争的结束;1918 年 11 月,德国 投降
关键能力
-12-
3.华盛顿会议 (1)概况: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 公约》等,构筑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2)影响 ①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 突。 ②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 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③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④华盛顿会议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19-
3.科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明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战争中受到重 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汽 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 (2)战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4.思想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 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1)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1)

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A组2012—2014é1.(2014北京文综,19,4分)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2.(2013广东文综,39,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2)刘锡鸿与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

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10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8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B组2012—2014é1.(2014江苏单科,11,3分)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2.(2013课标Ⅱ,31,4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

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A组2014—2015é时间:15分钟分值:32分题组一现代中国的科技1.(2015浙江稽阳联考,18)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2015广东百校联考,17)1967年,英国《太阳报》发表文章《中国的惊人的技术发展》指出,如果允许文化革命在196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进行,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

可见作者( )A.看到了政治错误对科技发展的破坏B.主张中国继续推行“义务教育”C.赞成中国实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对中苏关系的恶化表现出忧虑3.(2014山东济南一模,20)“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与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依然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成果包括(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4.(2014福建莆田模拟,26)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题组二新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5.(2015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月考,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课件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课件
解析
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很多方面,A、C、D三项都是原因之一,但
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高科技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原因”一定以经济的
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故B项正确。
答案
B
栏目索引
1-1 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 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其 解读正确的是 ( )
命题视角
(1)引用新材料考查“双百”方针的内涵及实质。
革”时期而非改革开放时期,故B项符合题意。
栏目索引
3.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展示了失
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这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 认识太空、征服太空,探寻宇宙的奥秘。能证明中国载人航天有“能力”
的最早时间是 (
A.1964年
答案
)
C.2003年 D.2013年
③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④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答案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注意题目中的“有益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大挫折,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 排除④,故选择A项。
栏目索引
题组二 新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A.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
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栏目索引
答案 C 杂交水稻被称为“世界”的革命,则其意义不仅仅因为解决了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故A项错误;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若不推广应用,其 影响亦不大,故B项错误;杂交水稻产量高,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故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A组2014—2015年模拟坊√庾é时间:15分钟分值:32分题组一现代中国的科技1.(2015浙江稽阳联考,18)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2015广东百校联考,17)1967年,英国《太阳报》发表文章《中国的惊人的技术发展》指出,如果允许文化革命在196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进行,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

可见作者( )A.看到了政治错误对科技发展的破坏B.主张中国继续推行“义务教育”C.赞成中国实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对中苏关系的恶化表现出忧虑3.(2014山东济南一模,20)“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与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依然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成果包括(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4.(2014福建莆田模拟,26)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题组二新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5.(2015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月考,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2015广东惠州质检,18)“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

”“它”指的是( )A.恢复“双百”方针B.恢复高考制度C.改革开放D.科教兴国战略7.(2014安徽合肥一模,29)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8.(2014江苏南京二模,13)邓小平于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③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B组2014—2015年模拟诽嵘庾é时间:20分钟分值:4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5山东聊城质检,29)1958年,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

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

”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2.(2015河北石家庄质检,25)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

”新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B.正式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了核国家行列D.使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3.(2015陕西西安质检,29)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4.(2015四川资阳质检,10)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长期“左”倾冒进B.具有时代性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D.缺乏连续性5.(2014辽宁大连一模,20)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6.(2014福建厦门一模,21)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

”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①②③ D.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2014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20)1968年3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专门班子,宣布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批判相对论,革相对论的命”。

这表明( )A.自然科学也具有阶级性B.相对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C.“双百”方针遭到了破坏D.科学理论有了革命性发展二、非选择题(共18分)8.(2015广东湛江调研,38)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472 19 4% 453 96%——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

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

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16—19世纪中国科技落伍的根本原因。

(4分)(2)据材料二说明德国此时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6分)(3)据材料三,列举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8分)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题组一现代中国的科技1.C 根据材料信息“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即此事件粉碎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东方红一号”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故C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是粉碎了美苏对核武器的垄断,故A、B两项错误;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而在1984年以前,“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就已经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故D项错误。

2.A 从“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可见其认为“文化大革命”对科技发展带来破坏,故A项正确;1967年中国尚未实现义务教育,故B项错误;从“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来看,作者分析的是“文革”对科技文化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而不是赞成什么,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苏关系,故D项错误。

3.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发生在1964年,②发生在1965年,③发生在1967年,④发生在1970年,属于“文革”时期的是③④。

4.C 题干材料反映的主题是科学和教育事业,1995年中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与题意正好相符,故C项正确。

题组二新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5.C 材料主要强调教育要公平,而“三个面向”思想是关于教育的现代化主张,故③错误;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义务教育法》和希望工程有助于困难群体接受教育,故①②④正确,选择C项。

6.B 从材料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可知材料主要涉及教育领域,“双百”方针属于文艺领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结合所学可知是指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故B项正确;改革开放主要是经济上的决策,与教育无关,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的,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故D项错误。

7.A 据时间信息“1965年”,再结合毛泽东“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意见,可知毛泽东主张“百家争鸣”,故A项正确。

8.B 1965年,新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①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

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全国高考制度恢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的倡议和影响下,我国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和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故②③④正确。

选B项。

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C 解题过程中应该抓住“1958年”和“原子弹”这两个有效信息。

这一时期,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压力,就此可以理解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美国和苏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