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主观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学主观题

教育学主观题

第一章答案:(要点)1、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名词解释:(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什么联系?1、教育(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个体受教育的过程是个体生活需要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解;满足的过程。

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教育影响都非常明显;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求自由的过程。

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②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教人“求真" ,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答案:(要点)“向善",“粹美",促进人的知情意,德智体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晨读的风波只是一个导火索,造成肖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一种自由人格,造就活五、简答题强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学生的年龄特动中的自由人。

受过教育的人,是自由之人,1、谈一谈你对教育要素中“教育者"的征和其成长过于顺利,缺少抗挫折的能力有也是幸福之人。

教育通过使受教育者人格的理解。

关,也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有关。

提升和完善,使他们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1)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2、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学生的健康成进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长中肩负着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③教育的享受功能是个提法张功能的必(2)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或使命,是“引导"、“促进"、“规范"个体然延伸。

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发展的人。

2、教育是通过哪些方面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3、教师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认真学习的?(3)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教育学,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不断地沟通①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教育理论和实践,领悟教育的真谛,养成正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202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教育学》主观题解答

202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教育学》主观题解答

202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教育学》主观题解答(1-7页简答题,8-10页材料分析题)第一部分简答题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者应做到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这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育者应做到分阶段教育。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表现为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也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者应抓住关键期进行施教。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表现为生生互补与生性互补。

教育者应做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表现为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

教育者应注意因材施教。

2.简述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和表现。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教师考编常考主观题: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附答案)

教师考编常考主观题: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附答案)

【教育学部分】1. 简述《学记》中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

(3)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

(4)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2. 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3. 论述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d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5、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6、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简述我国美育德基本任务。

(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高等教育学--主观题

高等教育学--主观题

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计16分)1.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1分),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2分),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1分)2.课程: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分)。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1.5分)。

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指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1.5分)。

3.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分),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1分),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1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够解决各种社会问题(1分)。

4.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依据已经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2分)。

教学原则的目的是促进教学和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分)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32分)1.简述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

培养高级部门人才(3分)开展科学研究(3分)服务社会(分)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提高高等教育接受者的经济收入(23.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4.简述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3分)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原则?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是指,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又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主观题历年真题辨析题与问答题(16)(附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主观题历年真题辨析题与问答题(16)(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综笔试主观题历年真题辨析题与问答题(16)(附答案)一、辨析题:普通中学的任务在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参考答案】题干表述错误。

我国普通中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题干窄化了普通中学的任务,表述错误。

二、辨析题: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参考答案】题干表述正确。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德育工作可以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即多开端性)。

在实施德育时,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晓之以理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最后使学生的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三、辨析题:定势对知识迁移起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题干说法错误。

定势对知识迁移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作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辨析题:教师职业倦怠即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参考答案】题干说法错误。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三方面表现: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

情绪耗竭主要表现为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

心理耗竭如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容易迁怒他人,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工作热情丧失仅仅是情绪耗竭的具体表现。

所以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五、辨析题:教育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教育学原理主观题

教育学原理主观题

《教育学原理》主观题汇总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一简答题1.生物起源论的弊端是什么?强调了人的生物属性和动物本能,但它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忽略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一特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2.心理起源论的弊端是什么?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模仿分为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

其中,有意识的模仿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是孟禄把教育全部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本质规定,从根本上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类社会有意识地提升人格的活动等同于动物的无意识模仿。

因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4.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2)教育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且与生产劳动相分离(4)教育方法崇尚呆读死记与体罚(5)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6)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5.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日趋密切(3)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4)教育实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5)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6)教育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整体性6.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教育全民化(2)教育现代化(3)教育国际化(4)教育终身化(5)教育信息化7.学术界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都有哪些?(1)上层建筑说(2)生产力说(3)双重属性说(4)多质说(或多属性说、多因素说)(5)特殊范畴说8.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哪些?第一,从实施教育的环境来看,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自然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自然形成的生活环境,对人们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既深刻又持久。

教育学主观题及答案

教育学主观题及答案

教育学主观题一、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教育的派生功能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其育人功能的延伸和转化所生成的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间接作用。

它是通过培养的人进入社会,对教育的维持和发展所发挥的适应、改造和变革的功能。

2、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

答:所谓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原生性、基源性、根本性和直接性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3、简述学校教育能在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因为:①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②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③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④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⑤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4、简述教育的个性原则的含义。

答:教育的个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追求自由发展与形成个性特点的愿望以及敢于特立独行的勇气。

5、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

答: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6、简述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答: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的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爱伦凯等。

7、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答: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等。

8、简述素质教育的含义。

答: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

9、简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山香招教教育学主观题

山香招教教育学主观题

1.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的内涵;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一、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就是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要求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

2.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请你谈谈对今天的教育有何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什么?(请说出你喜欢的一位教育家,并简述该教育家的一个教育观念)【分析】(一)转变高等教育观念,发展大众化教育(二)重新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逐步普及中等教育(三)实施教育的公平公正,“有教无类”学习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有助于我们做到:宏观上转变各级各类教育观念,给有条件受教育的人以平等机会和权利,改变“应试教育”下的选拔“精英”和“千里马”现象;微观上,坚持平等教育原则,对学生关怀爱护、“不嫌不弃”,“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让我们的学生充满对学校生活的向往。

3.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分析】(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受教育的权利③决定教育目的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③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4.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分析】①教育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学校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要求?(学生身心发展都有哪些特点呢,教育又应该如何适应这些特点?)【分析】①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

高等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题库得分评卷人一、主观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1、论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别。

【答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新的活动形式也在不断涌现。

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规模、计划性、稳定性及组织者不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种类:(1)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根据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列入教学计划,可以分成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两类。

①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是为了配合一定的教学过程而开展的,包括教学实验、专业实习、军事训练、生产实习及部分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

②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社会考察、科技文化服务、勤工俭学、社团活动等。

(2)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与非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是否有较为固定的对口实践单位或场所,可以分为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与非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

①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有固定的活动基地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②非基地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泛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活动基地,而根据实践活动主题临时确定或变换地点、场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3)专业实践活动与非专业实践活动根据活动的内容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可以分为专业实践活动与非专业实践活动。

①专业实践活动又称专业实习,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的进展,深入工厂、医院、矿区等社会实际工作环境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实际专业技能的过程。

②非专业实践活动包括那些与专业内容不直接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公益劳动、科技服务等。

2、简述高校科研的地位和作用【答案】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教育学主观题含答案

教育学主观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育劳动起源论得主要内容.答:1、生产劳动就是人类最基本得实践活动2.教育来源于生产活动过程中经验得传递.3.生产活动过程中得口耳相传与简单模仿就是最原始、最基本得教学形式4.生产劳动得变革就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得深厚动力。

二、、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得观点。

答:1、教育本质上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2.教育目得上主张教育无目得论。

3.教育教学方式上倡导从做中学。

4.课程理论上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得课程。

5.提出以儿童、活动与经验为三中心。

三、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因此中小学老师学不学教育学都无所谓。

答:尽管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但就是她们仍然需要学习教育学理论就是因为1、学习教育学能够有效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学习教育学能够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学习教育学能够沟通理论与实践。

四、论影响人得发展因素及其作用答:在教育学上,影响人得发展有四个方面,即遗传、环境、教育与人得主观能动性。

1、遗传,也叫遗传素质,就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得有机体得构造、形态、感官与神经系统等方面得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对人得发展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遗传素质就是人得身心发展得生理前提,为人得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得成熟程度制约着人得身心发展得过程与阶段。

③、遗传素质就是造成人得发展得个别差异得原因之一。

④、遗传素质可以随着环境与人类实践活动得改变而改变。

2、环境就是指人生活在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得形成与发展得全部外在因素。

环境对人得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环境使遗传提供得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得水平与方向,影响着人得身心发展得进程与速度。

3、学校教育在人得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就就是指学校教育对人得发展具有主要得、导向性得作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①、学校教育有着明确得目得性与方向性,就是专门培养人得活动。

②、学校教育有着较强得计划性与系统性.③、学校教育有着高度得组织性。

教育学主观题含答案

教育学主观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育劳动起源论得主要内容.答:1、生产劳动就是人类最基本得实践活动2.教育来源于生产活动过程中经验得传递.3.生产活动过程中得口耳相传与简单模仿就是最原始、最基本得教学形式4.生产劳动得变革就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得深厚动力。

二、、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得观点。

答:1、教育本质上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2.教育目得上主张教育无目得论。

3.教育教学方式上倡导从做中学。

4.课程理论上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得课程。

5.提出以儿童、活动与经验为三中心。

三、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因此中小学老师学不学教育学都无所谓。

答:尽管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但就是她们仍然需要学习教育学理论就是因为1、学习教育学能够有效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学习教育学能够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学习教育学能够沟通理论与实践。

四、论影响人得发展因素及其作用答:在教育学上,影响人得发展有四个方面,即遗传、环境、教育与人得主观能动性。

1、遗传,也叫遗传素质,就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得有机体得构造、形态、感官与神经系统等方面得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对人得发展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遗传素质就是人得身心发展得生理前提,为人得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得成熟程度制约着人得身心发展得过程与阶段。

③、遗传素质就是造成人得发展得个别差异得原因之一。

④、遗传素质可以随着环境与人类实践活动得改变而改变。

2、环境就是指人生活在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得形成与发展得全部外在因素。

环境对人得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环境使遗传提供得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得水平与方向,影响着人得身心发展得进程与速度。

3、学校教育在人得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就就是指学校教育对人得发展具有主要得、导向性得作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①、学校教育有着明确得目得性与方向性,就是专门培养人得活动。

②、学校教育有着较强得计划性与系统性.③、学校教育有着高度得组织性。

教育学主观题及答案

教育学主观题及答案

教育学主观题及答案教育学主观题一、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教育的派生功能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其育人功能的延伸和转化所生成的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间接作用。

它是通过培养的人进入社会,对教育的维持和发展所发挥的适应、改造和变革的功能。

2、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

答:所谓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原生性、基源性、根本性和直接性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3、简述学校教育能在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因为:①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②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③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④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⑤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4、简述教育的个性原则的含义。

答:教育的个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追求自由发展与形成个性特点的愿望以及敢于特立独行的勇气。

5、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

答: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6、简述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答: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的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爱伦凯等。

7、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答: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等。

8、简述素质教育的含义。

答: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

9、简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教育学练习主观题答案

教育学练习主观题答案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绪论二、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三、简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教育活动,既包括个体的教育活动也包括人类社会中的教育现象和问题。

2.简述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向。

二,教育学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而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拓展。

三,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四、论述题论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前学科时期,前科学时期,科学化时期五、材料分析题1.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

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第一章教育及其发展二、名词解释教育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虚拟教育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的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正规教育:指以培养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非正规教育:在正规教育系统外进行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虚拟教育:以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空间为媒介展开的一种教育形态三、简答题1.简述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简述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2.教育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且与生产劳动相分离4.教育方法较多崇尚与呆读死记与体罚5.官学与私学并行6.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日趋密切3.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4.教育实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5.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携手并进6.教育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整体性3.简述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1.较强的目的性2.较强的可控性3.教育的专业性4.教育的集中性和效率性四、论述题论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者将既定的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传授给学习者。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案参考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案参考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案参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一、简答题1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参考答案】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个别教育工作口诀:了解集体、学生评定、协调总结、个别活动2.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参考答案】(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口诀:备(备课)上(上课)作业(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来辅导(课外辅导),学生成绩(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差不了3.简述小学教学德育原则3.【参考答案】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想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口诀:向导至尊,正因积致4.简述小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原则4.【参考答案】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口诀:冯巩找因量,循思理直发5.简述近代教育变化特点5.【参考答案】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出现了双轨制、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口诀:公义世法双制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6.【参考答案】(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口诀:人舆公主社会化7.请简述教学四条基本规律7.【参考答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口诀:掌间传教8.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特点8.【参考答案】(1)尊师爱生: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信赖,学生对教师的这种尊敬与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必背主观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必背主观题

教育学必背主观题《教育与教育学》必背主观题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机、强迫体罚、棍棒纪律;6.形成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系;7.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记忆技巧:老三级文本,组织打官司】2.近代教育的特点(1)义务教育普及;(2)公立教育崛起;(3)确立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内容丰富;(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5)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6)教育的世俗化(7)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是法 + 系统科学班级】3.现代教育的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加深;(3)教育民主向纵深发展;(5)教育的新手段;(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和开放性;(7)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根本变化;(8)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称为现代教育思潮;(9)不断变革是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方式。

【记忆技巧:全民新终身+ 全面开放劳动,科学变革地位】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口诀:一一二三四】5.请简述实用主义教育观点【口诀:一无三三五】(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口诀:生成差异能改变】7.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人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口诀:平方进度变为现实】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3)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主观题带答案版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主观题带答案版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主观题带答案版教育理论主观题备考⼤全教育学1.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历史性(3)教育具有相对独⽴性。

①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教育与社会⽣产⼒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2.⼈的⾝⼼发展的⼀般规律1.个体⾝⼼发展的顺序性教学启⽰:教育⼯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施”都是有违⾝⼼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2.个体⾝⼼发展的阶段性教学启⽰:⼈的⾝⼼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法的选择上,不能搞“⼀⼑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教学启⽰:教育要遵循⼉童⾝⼼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教,即要在⼉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教育。

4.个体⾝⼼发展的互补性教学启⽰:要求教育应结合学⽣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的⾃⾝优势,促进学⽣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学启⽰: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地进⾏教学,使每个学⽣都得到最⼤的发展。

3.影响⼈的⾝⼼发展因素及其作⽤1.遗传:遗传素质是⼈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的发展中起主导作⽤。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的⾝⼼发展的动⼒,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在⼈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的,相对⽽⾔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的影响⽐较全⾯、系统和深刻。

5.学校教育在⼈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_教育学部分_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_教育学部分_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学与人的发展】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真题)(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②受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③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2.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真题)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2)教育的经济功能(真题)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③促进技术创新3.教育与经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真题)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的政治功能(真题)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4.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真题)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教育的文化功能(真题)①教育的文化传递、保护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③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④教育的文化更新、创新功能。

5.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真题)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具体表现在:(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表现在对教育内容的继承,对教育方式的继承,对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6.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真题)(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3)学校教育——主导;(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主观题教育学部分 答案

主观题教育学部分 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主观题汇总一、简答题1、建立学制的依据?【依据类问题:社会+人+依据本身】(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4)人口发展状况【社会】(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依据本身】类似常考点1:教育目的的四个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3)人们的教育理想【依据本身】(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依据】类似常考点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学习者的需要(人)(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社会)(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依据本身-知识)2、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类似常考点: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性质和方向)(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和重要使命)。

3、简述中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1)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素养;(2)职业道德素养;(3)科学文化知识素养;(4)能力素养;(5)职业心理健康。

4、简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教师、学生、环境三方面都需要背诵,分为三个层次:理论层次2、4、5;实践层次1、6、7;教师自身层次3、8、9.】教师层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学生层面: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教育学主观题lll

教育学主观题lll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题参考答案(2011.4)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P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在我国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2、实验教育学:(P1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

它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但它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惟一有效方法,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3、文化教育学:(P16)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为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

这种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既不能采用纯粹的概念思辨来研究,也不能仅仅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方法来研究,而必须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

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4、实用主义教育学:(P16)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年代产生的“典型美国版”的教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等人。

主张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过程,学校应是个雏形的社会,课程应该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应该以儿童为中心等到观点;其缺点在于一定程度上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5、教育:(P36)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P38)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等基本因素构成。

6、双轨制:(P56)是指在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

教资-科目2主观题34必备

教资-科目2主观题34必备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34题1教育的概念。

(析息、简答题)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拔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插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独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日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贸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会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日的的,有计划的,有组识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交与作用答:(1)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属、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3)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课价课程的基础。

(作用)。

7.简述歌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答:(1)科学思想性,歌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基础性,歌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实用性,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4)统一性,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教学法要求统一(5)表达确切,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联系性,要兼顾各个学科的关系和各个年级的衔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教育劳动起源论的主要内容。

答:1. 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教育来源于生产活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3.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教学形式
4.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的深厚动力。

二、、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观点。

答:1. 教育本质上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2.教育目的上主张教育无目的论。

3.教育教学方式上倡导从做中学。

4.课程理论上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

5.提出以儿童、活动和经验为三中心。

三、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因此中小学老师学不学教育学都无所谓。

答:尽管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但是他们仍然需要学习教育学理论是因为
1、学习教育学能够有效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2、学习教育学能够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学习教育学能够沟通理论与实践。

四、论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作用
答:在教育学上,影响人的发展有四个方面,即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③、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④、遗传素质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2、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

环境对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就是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①、学校教育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有着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③、学校教育有着高度的组织性。

④、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同时,学校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4、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的发展和动物的发展区别之一就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①、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②、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五、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答:错误。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而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只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题干的论述过于笼统所以是错误的。

六、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万能的。

答:错误。

人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教育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且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育不可能对人的所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主导作用。

比如教育对人的身体发育和发展难以起到主导作用,在有些条件下,学校教育对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德也不一定能起到主导作用。

因此,必须实事求是的看待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能把人的发展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学校教育。

七、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答: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也不是学校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等受学校教育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制约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条件主要有: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自身情况、家庭环境的效应及社会发展状况。

八、简述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

答: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
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
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手段和组织形式。

九、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答:错误。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而是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目的、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

或者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和思想上占优势的力量来控制教育。


十、简述社会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答:
人口是构成人口社会的基本要素,教育是延续人类的基本形式,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①、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②、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③、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④、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十一、简述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

答:
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启动点。

②、加大投入、预算优先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物质保障。

③、实现“两基”、保证“两全”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核心内容。

④、依法治教、依法施教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制约机制。

⑤、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关键。

十二、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
一、定义:教育要受到社会的形态、变迁及社会各构成要素的制约,而教育本身又具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的性质,这便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育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

教育质的规定性在于它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有些教学方法具有自己的规律性;教育自身的众多规律具有其自身的稳定性。

②教育具有历史传承性。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整个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都必然要吸取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教育的成果。

③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

三、意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于我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发展观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四、教育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必须做到: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教育对社会要有所批判;教育对社会适应要有所选择。

十三、简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答: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是真善美的原型。

应该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卢梭、洛克等。

其基本观点为:
1.教育目的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非社会的需要而制定。

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的得到发展。

十四、述评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答:其基本观点为:
①教育目的根据人的发展需要而不是社会的需要而制定。

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③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的得到发展。

个人本位论在人类历史的过程中具有进步意义。

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高举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封建制度对人的束缚,使教育回归到人本身,起着重大的奠基作用。

直到今天,也不乏合理之处。

当前,我国高扬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因此我国教育应大力提倡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答:错误。

他片面的过分强调了教育要为个人服务,而忽视了教育同样也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同样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味的强调教育为个人服务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所以题干是错误的。

十五、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答: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由社会需要决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根本目的。

其代表任务有孔德、柏拉图、斯宾塞等。

其主要观点是:
①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②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求以为并无其他目的。

③教育的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