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主观题汇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育学主观题概括
知识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真题链接:2015重庆双特-简答;2014辽宁省锦州市-简答答案:(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知识点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真题链接:2016福建-材料分析;2016郑州中原区、郑东新区-简答答案:(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3)教育(学校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知识点3.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真题链接:2014贵州省黔东南-简答;答案:(1)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知识点4.教师的职业素养/基础素养有哪些?真题链接:2015安徽省·中学-材料分析;2014湖南省长沙市直-简答;2013郑州二七区;2016郑州中原区、郑东新区;2014洛阳新安;2014濮阳南乐;2015商丘睢县;答案:(1)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3)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4)职业心理健康知识点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真题链接:2015福建-简答答案:(1)先进的教育理念;(2)良好的教育能力;(3)一定的研究能力。
高等教育学--主观题
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计16分)1.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1分),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2分),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1分)2.课程: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分)。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1.5分)。
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指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1.5分)。
3.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分),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1分),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1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够解决各种社会问题(1分)。
4.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依据已经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2分)。
教学原则的目的是促进教学和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分)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32分)1.简述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
培养高级部门人才(3分)开展科学研究(3分)服务社会(分)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提高高等教育接受者的经济收入(23.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4.简述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3分)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原则?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是指,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又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育学期末考试主观题(猜测版)
教育学期末考试主观题(猜测版)一、名词解释: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1、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一种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一种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一种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功能: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正向促进作用,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人口功能、文化功能等。
3、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4、教育的人口功能:指教育对调控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全民素质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二、简答题:注:简答题按点给分,要先写清基本要点,每个点可以适当展开,但不要写太多。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1、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讲解
教育学主观题第一章名词解释:1、教育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五、简答题1、谈一谈你对教育要素中“教育者”的理解。
(1)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2)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3)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内在态度与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简述“学习者”自身的特征。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3)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4)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六、论述题阐述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案:(要点)(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答案:(要点)1、晨读的风波只是一个导火索,造成肖强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其成长过于顺利,缺少抗挫折的能力有关,也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有关。
2、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肩负着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是“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3、教师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教育学,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不断地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领悟教育的真谛,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提高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专业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名词解释1、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主观题归纳-汇总
教师入编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主观题归纳【注明】:●标注有“★”是重点大题,考察频率高,优先记忆。
●标注有“学有余力”的大题是非重点,考察频率非常小,有时间的情况下再记。
✧《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简答题一个小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名词解释: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简答题:简述20世纪以后(或现代教育/现代社会教育)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全民多现身”)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简答题: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3决定,2权利1目的”)(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可单独出简答题: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人鱼(公)主”)简答题: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决定2制约,水龟体内”)(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教育学原理主观题
《教育学原理》主观题汇总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一简答题1.生物起源论的弊端是什么?强调了人的生物属性和动物本能,但它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忽略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一特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2.心理起源论的弊端是什么?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模仿分为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
其中,有意识的模仿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是孟禄把教育全部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本质规定,从根本上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类社会有意识地提升人格的活动等同于动物的无意识模仿。
因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4.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2)教育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且与生产劳动相分离(4)教育方法崇尚呆读死记与体罚(5)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6)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5.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日趋密切(3)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4)教育实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5)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6)教育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整体性6.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教育全民化(2)教育现代化(3)教育国际化(4)教育终身化(5)教育信息化7.学术界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都有哪些?(1)上层建筑说(2)生产力说(3)双重属性说(4)多质说(或多属性说、多因素说)(5)特殊范畴说8.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哪些?第一,从实施教育的环境来看,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自然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自然形成的生活环境,对人们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既深刻又持久。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1.教育的功能(辨)按教育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的方向,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2.教育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规模速度、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辨析)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知识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简答):传承(传递和保存、活化)、改造(选择和整理、提升)、传播交流和融合、更新和创造。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般来说,教育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为一定的文化所影响,但教育又常显示出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和发展轨迹。
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活动主题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而人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人的独立性,从而也决定了教育的独特性。
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教育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教育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特性。
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简单、辨析):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遗传这里出辨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问: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你那线。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问: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答: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
2,教育的全民化。
使所有人都能收到基本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问:近代教育的特征答: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第二章小学教育问:义务教育的意义答:①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②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问: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答:一,普及性,表现:1,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和少你那不入学或中途退学,并且使他们每个人都能达到基本的教育要求2,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爱护、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
三,强制性,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墙纸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素质教育的内涵?)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问: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答: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一、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本质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不存在教育现象,所谓“动物的教育”只是动物的本能行为。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这与本能的、无意识的活动有着本质区别。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
二、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它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两个方面。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个体的个性化则是指个体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个性心理和行为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过程。
2、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称为教育的派生功能。
它包括社会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等。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培养政治人才、传播政治思想、促进政治民主化等方面来影响政治。
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等。
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传承文化、改造文化、融合文化和创新文化等。
教育的人口功能体现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等方面。
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方向。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课程目标是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预期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教育学主观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育劳动起源论得主要内容.答:1、生产劳动就是人类最基本得实践活动2.教育来源于生产活动过程中经验得传递.3.生产活动过程中得口耳相传与简单模仿就是最原始、最基本得教学形式4.生产劳动得变革就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得深厚动力。
二、、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得观点。
答:1、教育本质上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2.教育目得上主张教育无目得论。
3.教育教学方式上倡导从做中学。
4.课程理论上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得课程。
5.提出以儿童、活动与经验为三中心。
三、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因此中小学老师学不学教育学都无所谓。
答:尽管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但就是她们仍然需要学习教育学理论就是因为1、学习教育学能够有效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学习教育学能够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学习教育学能够沟通理论与实践。
四、论影响人得发展因素及其作用答:在教育学上,影响人得发展有四个方面,即遗传、环境、教育与人得主观能动性。
1、遗传,也叫遗传素质,就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得有机体得构造、形态、感官与神经系统等方面得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对人得发展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遗传素质就是人得身心发展得生理前提,为人得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得成熟程度制约着人得身心发展得过程与阶段。
③、遗传素质就是造成人得发展得个别差异得原因之一。
④、遗传素质可以随着环境与人类实践活动得改变而改变。
2、环境就是指人生活在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得形成与发展得全部外在因素。
环境对人得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环境使遗传提供得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得水平与方向,影响着人得身心发展得进程与速度。
3、学校教育在人得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就就是指学校教育对人得发展具有主要得、导向性得作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①、学校教育有着明确得目得性与方向性,就是专门培养人得活动。
②、学校教育有着较强得计划性与系统性.③、学校教育有着高度得组织性。
教育学主观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育劳动起源论得主要内容.答:1、生产劳动就是人类最基本得实践活动2.教育来源于生产活动过程中经验得传递.3.生产活动过程中得口耳相传与简单模仿就是最原始、最基本得教学形式4.生产劳动得变革就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得深厚动力。
二、、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得观点。
答:1、教育本质上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2.教育目得上主张教育无目得论。
3.教育教学方式上倡导从做中学。
4.课程理论上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得课程。
5.提出以儿童、活动与经验为三中心。
三、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因此中小学老师学不学教育学都无所谓。
答:尽管中小学老师要面向教育实践,但就是她们仍然需要学习教育学理论就是因为1、学习教育学能够有效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学习教育学能够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学习教育学能够沟通理论与实践。
四、论影响人得发展因素及其作用答:在教育学上,影响人得发展有四个方面,即遗传、环境、教育与人得主观能动性。
1、遗传,也叫遗传素质,就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得有机体得构造、形态、感官与神经系统等方面得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对人得发展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遗传素质就是人得身心发展得生理前提,为人得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得成熟程度制约着人得身心发展得过程与阶段。
③、遗传素质就是造成人得发展得个别差异得原因之一。
④、遗传素质可以随着环境与人类实践活动得改变而改变。
2、环境就是指人生活在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得形成与发展得全部外在因素。
环境对人得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环境使遗传提供得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得水平与方向,影响着人得身心发展得进程与速度。
3、学校教育在人得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就就是指学校教育对人得发展具有主要得、导向性得作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①、学校教育有着明确得目得性与方向性,就是专门培养人得活动。
②、学校教育有着较强得计划性与系统性.③、学校教育有着高度得组织性。
教育学主观题及答案
教育学主观题及答案教育学主观题一、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教育的派生功能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其育人功能的延伸和转化所生成的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间接作用。
它是通过培养的人进入社会,对教育的维持和发展所发挥的适应、改造和变革的功能。
2、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
答:所谓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原生性、基源性、根本性和直接性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3、简述学校教育能在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因为:①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②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③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④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⑤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4、简述教育的个性原则的含义。
答:教育的个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追求自由发展与形成个性特点的愿望以及敢于特立独行的勇气。
5、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
答: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6、简述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答: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的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爱伦凯等。
7、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答: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等。
8、简述素质教育的含义。
答: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
9、简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教育学主观题lll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题参考答案(2011.4)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P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在我国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2、实验教育学:(P1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
它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但它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惟一有效方法,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3、文化教育学:(P16)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为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
这种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既不能采用纯粹的概念思辨来研究,也不能仅仅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方法来研究,而必须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
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4、实用主义教育学:(P16)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年代产生的“典型美国版”的教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等人。
主张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过程,学校应是个雏形的社会,课程应该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应该以儿童为中心等到观点;其缺点在于一定程度上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5、教育:(P36)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P38)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等基本因素构成。
6、双轨制:(P56)是指在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在咱们的学习生涯里,教育学可是一门挺重要的学问。
今天,我就来给大伙好好汇总一下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
先来说说教育目的这一块儿。
咱得明白,教育目的就是咱搞教育到底要达成啥目标。
比如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还是专门培养某个领域的高手?这可不是随便定的,得考虑社会的需求、个人的发展,还有文化传统啥的。
就像咱小时候,家长总说“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这其实就是一种对教育目的的朴素期待。
再讲讲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那对教育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比如说经济发展好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就能跟上,孩子们能用上更好的教材、更先进的教学设备。
反过来,教育也能推动社会发展。
培养出来的人才到了社会上,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创造价值,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增长。
说到教育与人的发展,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每个人的发展都有阶段性和差异性。
就拿我表妹来说吧,她小时候特别调皮,坐不住,学习成绩也一般。
可到了初中,突然就像开了窍似的,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一路飙升。
这就是发展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而且啊,每个孩子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擅长文科,有的擅长理科,有的动手能力强。
所以教育不能一刀切,得因材施教。
课程这部分也很关键。
课程设置得合理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新开了一门选修课叫“创意手工”,本来我对手工没啥兴趣,可上了几节课之后,发现自己还挺有天赋的,做出来的小玩意儿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从那以后,我对这门课可上心了,也让我明白了课程的丰富多样对激发学生潜力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那就更是五花八门了。
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等。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场景。
比如说讲授法,老师讲得清楚明白,能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重点;讨论法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我还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一篇小说的主题,那场面可热闹了,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直接讲给我们的深刻多了。
教育学主观题总结汇总
教育学(简答及论述)一、教育的社会属性(永历民生长相阶)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历史性3.教育的阶级性4.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5.教育具有长期性6.教育具有生产性7.教育具有民族性二、古代社会的教育的基本特征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具以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4)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的基本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3.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4.教育的世俗化:5.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出现了双轨制。
四、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全民多终现)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六、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能动学校环)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在教育学的学习中,主观题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的汇总。
一、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而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个体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在探讨教育目的时,还需要考虑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平衡。
教育既要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也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所需的人才。
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方面,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例如,社会的政治制度会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教育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投入和资源配置;文化传统则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教育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传播文化,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还能够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保障。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可能性,但它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环境能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不良的环境则可能阻碍个体的发展。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能够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进个体的发展。
然而,教育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它需要尊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当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课程与教学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主观题知识点汇总在咱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涯里,教育学这门学问那可是相当重要。
今儿个,咱就来好好唠唠教育学里那些常考的主观题知识点。
先来说说教育的本质。
教育啊,可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就好比我之前看到的一件事儿,小区里有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家长着急得不行。
后来请了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这老师没有一上来就逼孩子死读书,而是带着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了解各种动植物的习性。
嘿,您猜怎么着?孩子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成绩慢慢就上去了。
从这就能看出,好的教育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来引导,而不是盲目地灌输。
再讲讲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受到社会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比如说经济发展好了,能给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学校的设施就能更先进;反过来,教育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我就记得有个贫困地区,以前教育资源匮乏,年轻人都没啥文化,只能干些简单的体力活。
后来政府大力扶持教育,建了新学校,请来好老师,培养出了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他们回到家乡创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
教育目的也是个重要的考点。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它得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人的发展来确定。
不能太片面,只注重分数或者只注重技能都不行,得全面发展。
就像我们学校曾经组织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去养老院帮忙照顾老人。
有些孩子一开始不太愿意,觉得又累又麻烦。
但真正参与进去后,他们学会了关心他人,懂得了尊重和感恩,这可比在课堂上讲多少大道理都有用。
还有教育制度,这可是教育的重要保障。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都有各自的特点,但都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像有些国家实行的是十二年义务教育,有些是九年,这都是根据国情来的。
课程这一块也不能忽视。
课程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等。
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主观题汇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以及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教育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围绕教育学的主观题展开讨论,主观题是教育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回答。
通过解析和分析教育学主观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将介绍教育学的一些重要要点。
首先,我们将探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支,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
其次,我们将介绍教育学的核心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最后,我们将讨论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了解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以及教育学对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
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对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注:此部分内容为文章1.1 概述的一个示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文章结构进行修改和补充。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本文总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教育学主观题的重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文章结构部分,即本部分,将详细说明整篇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的组成,并提供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
目的部分将明确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正文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组成。
在正文的每个要点中,将依次介绍该要点的内容和相关观点,并结合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论述和分析。
每个要点之间应当有逻辑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述过程。
结论是本文的收尾部分,主要包括总结要点、对主题的思考和展望未来三个方面。
在总结要点部分,将回顾正文部分涉及的各个要点,并对其进行简要总结。
对主题的思考部分,将对教育学主观题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最后,在展望未来部分,将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展示对主题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教育学主观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以期对教育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3 目的在教育学主观题汇总的这篇长文中,本节将探讨文章的目的。
通过这篇长文,旨在使读者更加理解教育学主观题的特点、题型和解题方法,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迎接教育学主观题的挑战。
教育学主观题作为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往往要求考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因此,对于考生而言,良好的备考和解题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的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备考方法和解题技巧,帮助他们在面对教育学主观题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将论述教育学主观题的要点,主要包括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深入探讨,读者可以了解到教育学主观题所涉及的核心知识和考点,并且可以学习到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教育学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总结要点,读者可以对教育学主观题的重点和难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对主题的思考,读者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教育学主观题,思考其背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最后,通过展望未来,读者可以对教育学主观题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综上所述,本文的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教育学主观题的全面了解和解题指导,帮助读者在备考和解题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学主观题的考试挑战,并培养出良好的解题思维和分析能力。
2.正文2.1 第一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教育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旨在探讨教育的原则、方法和理论,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其研究对象和内容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演化。
教育学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但在广义上可以指涉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
狭义上的教育学则侧重于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例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评估等。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最早的教育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教育的讨论和思考。
中世纪的教育观念主要受到宗教的影响,教育目的是为了宗教信仰的传承和灵魂的拯救。
现代教育学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此时人们开始强调教育的普及和个体的自由发展。
教育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在19世纪逐渐确立,随着科学方法论的引入和实证研究的兴起,教育学开始追求科学性和实用性。
20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各国纷纷设立教育学院和教育研究机构,探索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教育评估等问题。
同时,众多教育学派的兴起和理论的发展也丰富了教育学的研究领域。
总之,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不断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它不仅具有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也关注实践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教育学将继续面对挑战和机遇,为实现更好的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而努力。
2.2 第二个要点第二个要点:教育的社会作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扮演着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角色。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以下是教育的几个社会作用:首先,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素质和道德观念。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并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这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公民责任感、社会意识和道德良知的公民。
其次,教育能够提供平等的机会,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可以打破贫富差距、消除种族、性别和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通过公平的教育体制,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进而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此外,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需要有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教育不仅仅注重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具备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最后,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个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并且拥有更高的科技创新能力。
教育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的社会作用不仅仅限于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培养创新能力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应该重视教育,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3 第三个要点第三个要点: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学的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教育现象,揭示其中的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量化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量化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以数值化的方式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教育中的普遍规律和趋势,提供客观的证据支持,对教育政策和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常用的量化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其次,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质性研究方法关注个案的研究,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式,获得丰富的文字描述和详细的情境理解。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挖掘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得出深入的结论和见解。
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中尤其适用于探索性研究、理论建构和实践改进等方面。
此外,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在特定的研究场景和问题中发挥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和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
总结起来,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运用。
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情境下有其适应性和优势,应灵活运用和结合,以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研究结论。
此外,研究者在选择和应用研究方法时应当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只有这样,教育学的研究才能更有说服力和实践意义,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结论3.1 总结要点总结要点部分主要对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以确保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和结论。
在教育学主观题汇总的文章中,总结要点包括以下内容:1. 教育学主观题的特点:总结教育学主观题的特点,如开放性、主观性、综合性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解答教育学主观题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分析和判断。
2. 解答主观题的基本原则:介绍解答教育学主观题的基本原则,如理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创新思维等。
这些原则对于有效而准确地解答主观题至关重要。
3. 解答主观题的方法和技巧:总结解答教育学主观题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如分析问题的关键词、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运用具体案例进行解答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解答的质量和效率。
4. 解答主观题的注意事项:提醒读者在解答教育学主观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审题准确、构思清晰、论证充分等。
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避免解答中的错误和偏差,提高答案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总结要点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以上内容,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文章主体部分有个整体的理解,为进一步阅读和了解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
同时,还可以在总结要点部分中强调教育学主观题解答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2 对主题的思考对教育学这一主题进行思考,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下面是对教育学主题的思考部分的内容: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以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个信息时代,教育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教育学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
首先,教育学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学习方式。
因此,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未来的教育学应该关注如何从整体到个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培养。
其次,教育学需要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更应该关注如何培养社会公民意识、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未来的教育学应该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能力以及社会参与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第三,教育学需要关注教育与科技的融合。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从在线教育、智能化教学工具到虚拟现实技术,这些都将对未来的教育学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