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体育”的理念审视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与实践
"原生态"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0 2年 6月 2 0日
“ 原生态” 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河北旅游职 业学院 李松涛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课程应该多 l 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不需要用“ 现代化” 标准来衡量 些 自 真实和朴素, 然、 少些喧闹、 花哨和浮躁。根据地 } 学校体育的标准。 如果人为刻意将学校体育进行无条 域、 自然环境、 民族特点及教学条件 , 原生态” l 将“ 的 件的移植与改 良, 极有可能违背“ 原生态” 所要求的自
的差别 , 体现 出各地域 的风俗习惯 、 价值观念 和文 化 在教学理念 、 程设置 、 课 教学 内容 、 教学行为 、 教学 模
艺术的强烈自我意识。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和地域, I 就 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随之发生了全新的转变。 在新 背离与抛弃了学校体育“ 原生态” 的本质属性。 中国各 I 课改全新理念的指引下,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得到
的知识在家庭 、 社会和学校 中得 以实践 , 这过程 中 在
命教育 的 目标 。
2挖 掘 “ 生 态” 育项 目 . 原 体
学 生可 以与社会和 自然更 加紧密地接触 , 而达 到生 学学报 ( 从 社会科 学版 )2 0 ( ) ,0 9 1 . 【】罗永 常. 3 原生态民俗旅 游开发 的理念、 目标 与
日 本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现的是在简单中包含伟大, l‘ 包 ‘ 原生态” 本真性原则。本真性原则指是否“ 真实”根 ,
含更 多的人性关怀 和 自 然属性 , 有些学校没有 复杂昂 1 据其 习俗 和传统来制造或表 现是本真性原 则 的衡量
贵的体育设施, 但却能真正体现出原始的游戏活动与 : 标准。本真性意味着一种纯真与独特, 每个体育运动 精神, 以及学校、 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体育模式, 这才 l 目 项 都有其真实的本源, 真实的本源往往处于濒危状 是真正的自 然和人文交汇统一的“ 原生态” 体育。 I 因此 , 态, 体育教学中的每一运动项 目 需要回归它的 () 2地域性。中国地域的多元性决定了学校体育 ! 本来面 目, 回到真实 自 然的状态中去。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 体育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体育新课程理念长久以来,我们感觉到学生对体育课越来越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开始不喜欢或厌恶体育课了。
这不能不说一方面与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念落后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搬照抄,无改革和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学校体育也从竞技体育中走了出来,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应运而生。
笔者认为,要真正落实全新的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在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对自我要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并实现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一、实现教师转换角色与教学观念的转变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运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师要成为发展学生身体,促进心理健康,指导技术技能,培养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塑造与新课程环境相适应的教师角色。
首先,教师要有炽热的“爱”。
富有爱心的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善于忍耐,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积极而饱满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其次,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体育运动能促使学生取得成功、获得承认的愿望,但也会使学生产生自卑、自负心理或消极情绪。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尊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意见,正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特别要注意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他们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以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使运动技术教学成为体育课程关注的中心,忽视了除运动以外的其他学习内容,使体育课程目标和任务难以全部实现。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地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
文化生态视野下大学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1 对体育课程可持续发展 的理解
当前, 文 化 生态 学提 出 了环 境 与社 会 文 化 是 辩 证 统 一 的 观
点, 它就引导我们在探讨和分析大学体育文化和大学体育课 程 发 展 的 时候 , 要积极的运用一个动态的、 不断进步的观点, 把 大 学体育课程融入 到一个具体 的社会环境 中加 以探 讨, 从根本 上
因此 , 在 发 展 大 学 体 育 课 程 文 化 的 时候 , 学 校 的 领 导要 积 极 有
传 递和 盲 目服从体育文化的观念 , 要 以社会 的需求和大学课程 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和整理 , 使之形成一个体育性质 明显 的课 程
文化。
3 . 1 大 学体育 课 程的 文化 审视
当前,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教 学思想的不断变革使体 育 课程表现 出了一种 文化多元 的现象 ,这 种现象包 括体育方 面 的、 教育方面 的、 课程方面 的、 心 理方面等 。与此同时, 体育课程 也 出现 了一些新 的现象和新 的特色课程 , 这些 多元 化现 象和新 的课程一并融入到 了大 学体育课程 中, 使大学体育 课程 出现 了
科技 与教 育
文化 生态视野下大学体 育课程 的可持续发展探 索
李 渊
( 湖州职 业技术 学院, 浙江湖州 I 3 1 3 0 0 0 )
摘 要: 当前 , 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对于大学生 的人格塑造和 强健 体质, 以及让大学生树立终 身体育 意识和 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 有着重 要意义 , 同时也对校 园文化的积极构建有着 良好的推动 作用 。从文化 的角度 出发 , 指 出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特性 , 从各个方面 分析了大学体育课程 的文化对大学生 的思想道德 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进~步 的探究大学体育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 体育; 文 化认 定 ; 体育课程 ; 探 讨
试论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体育教学环境的必要性
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8月第5巷筇刈明【其它体育研究】试论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体育教学环境的必要性王国亮(河南理工大学体育系,河南焦作454000)摘要:体育教学环境是正常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而且对学生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和潜在性的特点。
以生态学思想为基础研究体育教学环境的核心是把体育教学环境看成一个以体育教学为中心,相对独立于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要研究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内、外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的基本规律。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体育教学环境,有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环境生态学中图分类号:(;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_5643(2008)08删1—02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为了提高办学的水平与质量,实现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列女传母仪》中记载的“盂母三迁”也说明了环境对塑造人的重要性。
教学环境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安排,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
国家对教育颁布的一些政策以及建国以来所进行的几次教学改革的实质,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处于更好的物质、心理与规范等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纲要》提出: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并付诸于实施。
之所以要建设“绿色学校”也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研究体育教学环境。
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和发现体育教学环境影响体育教学活动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学问”,其理论与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它学科的研究之中。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研究--评《当代体育教育学与管理研究》
二 紧扣体育与健康关系 探索高校体育教育
理念创新
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议题" 随着 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观念的不断更新! 人们对于健康 的理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书的第二个特色 在于! 紧扣大学教育中的健康教育问题! 切入高校体 育教育创新研究" 首先! 该书结合时代变化对人们生 活和观念的影响! 指出现代的健康不仅意味着传统所 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而且也包括良好的社会适 应能力# 端正的道德观念以及正确的性观念! 并从环 境# 生物# 生活方式和卫生保健服务四个方面分析了 影响健康的因素! 指出现代健康观念将会朝向注重物 质和精神生活平衡的观念发展" 其次! 鉴于心理健康 在现代健康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该书依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 阐释了心
刘江波 赣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讲师 柴 广新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在读博士生 讲师
一 界定体育的内涵与本质 夯实体育教育基
础理论研究
考虑到当前对于体育教育认识模糊的现况! 该 书开篇并未直接进入体育教育创新的探讨! 而是针 对体育教育的内涵# 本质等进行了基础性的理论考 察" 首先! 该书广泛考察了中国古代文献! 如 $中 庸% $荀子% $说文解字% 等! 以追溯 (体育) 这一 概念的定义! 并从词源学的角度辨析体育在西文中 的演变过程! 从而在词源上进一步确立体育的原本 意义" 其次! 该书分别从教育# 社会两个层面阐述 体育教育的属性" 从教育的角度剖析了体育教育在 育人教育行为中的不可或缺性! 以及它和其他教育 之间的有机关系" 从社会的角度解析了体育教育的 可变性! 即体育教育与一个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 化的发展状态之间的协调应变关系" 再次! 该书以 体育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为抓手! 深入探讨 体育教育的本质" 其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对体育教 育中的 (五育) 的阐发! 指出智育# 体质教育# 体 育道德教育# 运动美学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在体育 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最后! 该书围绕体育教育的目的# 功能# 形式# 内 容等一般性问题进行了中肯的探讨! 强调学校# 家 庭和社会各自在体育教育中的角色和功能! 指出体 育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三者的协同配合! 将体育 教育问题导入一个更加宽阔的讨论视野"
体育生态学
体育生态学一、引言体育生态学是研究体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体育生态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体育活动、设施和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体育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体育环境是人类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
生态系统则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
体育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体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与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三、体育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体育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例如,越野滑雪运动对森林植被的践踏可能会影响土壤和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户外攀岩活动可能会对岩壁造成破坏。
因此,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四、体育运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体育运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育运动可以帮助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社区的凝聚力。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体育运动可以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体育场馆的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需要进行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包括节能、资源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等方面。
通过生态设计,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六、体育赛事的生态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估大型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赛事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因此,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生态保护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七、体育产业与生态经济的互动发展体育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它的发展与生态经济密切相关。
在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推动绿色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体育产业与生态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生态体育的认识
对生态体育的认识生态体育,顾名思义,是将生态环境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新兴形式。
它强调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促进健康,是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方式。
生态体育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丰富人们的体育娱乐生活,更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体育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在传统的体育活动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例如场地的开垦和修建、垃圾的产生等。
而生态体育则通过选择合适的场地和环保设施,来降低体育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选择适宜的草坪作为足球比赛场地,可以减少场地的破坏;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健身器材,可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生态体育不仅要让人们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更要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生态体育强调自然与健康的结合。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而生态体育则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运动环境,让人们可以通过与自然亲近、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景来放松身心。
例如,进行户外徒步活动,可以让人们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强健体魄;进行户外瑜伽,可以让人们在青山绿水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生态体育的健康理念,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生态体育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在生态体育中,人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而进行体育活动,更是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社会而行动。
生态体育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要求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同时也要传递环保的理念。
例如,一些生态体育赛事会组织环保志愿者清理比赛现场的垃圾、宣传环保知识,以引导更多人参与环保行动。
生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起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生态体育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育方式。
它不仅让人们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更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关注生态的重要性。
通过生态体育,人们可以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传递环保理念,共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精神
深 人 ,教 育生 态学将 给 人们 提 供一种 重 新 审视 教育
问题 的思维 方式 。 2 当前 大学体 育 教师 教学 精神 欠缺 的现 状
Hale Waihona Puke 生 态学 是 研 究 生 物 与环 境 之 间 相 互关 系 及其 作 用 机理 的科 学 ,现代 生态 学 已不仅 仅 是一 门研 究 生
运用 到教 育领域 的研究 与 日俱 增 ,随 着研 究 的不 断
教育 生态 学是依 据生 态 学原 理来 分 析 和研究 各 种 教育 领 域 的 问题 和 现象 ,对 教育 生 态 系 统来 说 , 教师 是教 育和教 学工 作 的重 要角 色 ,是 教育 生态 系 统 中的 主导 因子 。大学教 育 与大 学体 育 教师 的 密切 关 系在某 种程度 上具 有 生态 学意 义 。 因此 ,在教 育 生态学 视 角下探 讨体 育教 师 在 当前教 育 改革 中应 具 备 的教 学精 神 ,具有 积极 而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一
个 大 学生 步入 社会 所需 的 素质 和 品质 .很 大程 度
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其
目的是 指导人 与生 物 圈的发 展 。 17 9 6年美 国哥伦 比亚 师 范学 院院长 劳伦 斯 ・ 克雷
上能从体育教学中获得。实施大学体育教学 目标的
主体 是教 师 ,大学 体 育教 师整 体 素质 提高 的关 键 在 于 思维 方 式 的根 本 转 变 ,体 育 教 师 能 否改 变 观 念 , 能否 大力 提倡 生态 化 教育 。这 就要 求 教育 活动 不再
舒 i i
教 育 生 态 学视 野 下 大 学 体 育 教 师 的 教 学精 神
大学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也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体育素质是其中之一。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大学体育教学需要进行一体化的改革。
本文将探讨大学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 竞技体育与健身体育结合。
过去大学体育教学主要注重竞技体育,对于非专业运动员缺乏关注。
实际上,体育运动既可以是一项竞技比赛,也可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应该将竞技体育和健身体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各种适宜的体育项目和运动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 课程内容多样化。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同,大学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还可以引入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瑜伽、攀岩等,丰富学生的体育经验。
3. 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体育教学需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集体活动、户外探险等,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学习和提高。
1. 丰富体育俱乐部的活动。
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体育俱乐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兴趣体育运动,发展个人特长,提高身体素质。
2. 引入社区体育。
大学可以与社区合作,引入社区体育活动。
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的体育项目,拓宽视野,增加社交机会,体验社区服务的乐趣。
3. 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计划。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大学可以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计划。
通过与学生进行个性化咨询和评估,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目标,制定相应的体育计划,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意义1.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课内外一体化的改革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提高体育素质,增强身体素质和身体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加体育项目和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实现途径
体育课程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全面素质。
本文将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1. 提高教学效果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条条框框,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2.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体育知识,增强体质,改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1. 教学资源的整合学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开发校园内的各种体育场地、器材,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保障。
可以引入外部教学资源,如体育培训机构、专业教练等,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课程设置的创新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可以加大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综合素养。
3.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是实现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
学校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学校可以与社会体育资源进行合作,通过与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结合,让学生在课内外都能接触到更多的体育活动和项目,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5. 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在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校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体验,通过开设体育兴趣小组、俱乐部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趣味性。
体育学中的运动生态系统理论研究
体育学中的运动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体育学是研究人类运动的科学,而运动生态系统理论则是一种在体育学领域中被广泛探讨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从理论概念、实证研究以及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运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理论概念运动生态系统理论是指将运动视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到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维度的互动关系。
这一理论认为,运动不仅仅是个体的单一行为,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运动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个体、环境以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个体是指参与运动的人,包括他们的身体、认知和情感等因素;环境是指运动发生的物理空间、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运动过程中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二、实证研究为了验证运动生态系统理论的有效性,许多研究者开展了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索个体与环境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在不同的运动环境下,个体对运动的动机和体验会有所不同。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运动往往会让人感受到更多的愉悦和满足,而在人工环境中进行的运动则更容易引发压力和疲劳。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个体的运动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征也被证实与运动行为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
这一实证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运动生态系统理论中个体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观点。
三、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运动生态系统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的工具,更是可以在体育实践中得到应用的理论框架。
基于该理论,体育教练员和运动训练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引导运动员的行为。
例如,在体育训练中,合理设计运动环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如果在训练环境中创造更多的正向激励和支持,能够增强运动员的动机和参与度。
此外,培养良好的团队氛围和社会支持网络,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体验和成就感。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一、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全面发展。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情感等方面的素养,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二、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实践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标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新课标要求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标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校内外各种体育设施、运动项目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标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总之,新课标下体育教学需要转变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并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运用思考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运用思考健康体育课程一直被认为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中国的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求。
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成为了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用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注重多元化体育活动在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多元化的体育活动。
传统的体育课程往往只注重体力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置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从而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
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关注体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该关注体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融合。
传统的健康体育课程往往被孤立地设置在学生的课程表中,而与其他学科课程缺乏联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模式,如与语文、数学、地理等课程相结合,开展体育知识的普及和跨学科的互动。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促进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三、强化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该强化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
体育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体育课程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倡导个性化体育教育模式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该倡导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模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不同的体质、兴趣和特长。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旨在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大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有其必要性。
高等教育中注重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而运动锻炼可以缓解这种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另外,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其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针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可以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1.课内改革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课表上仅安排了体育选修课程,缺乏相应的必修课程或综合素质拓展课程。
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大,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因此,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时间,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接受更系统、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
2.课外改革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不仅涉及到课内教育,更需要注意课外体育教育的开展。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训练和维护校园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发展环境。
三、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应对措施实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1.课内应对加强体育选修课程的规范性,实现课程的反复循环。
体育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
此外,体育教师应定期召开教学讲座、座谈会,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课外应对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例如学生组织的各种体育协会及其举办的赛事和活动等。
新课改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
新课改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1. 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从单一课程向跨学科整合转变:新课改强调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体育教育不再是孤立的一门课程,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精神。
从注重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新课改强调过程性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运动习惯养成、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传统教学方法向多元化教学方法转变:新课改倡导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和身体素质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项目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从评价方式向综合性评价转变:新课改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以及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1 新课改背景介绍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改革越来越重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在这股改革浪潮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各地教育部门纷纷提出了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方案。
2003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生态学视角下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思考
生的学这么简单程序 ,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 , 它受到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心理环境 以及各种规章制
度等环境 因素所制约。人们也正经历一个 由单一性认识 向整体性认识 转变 的过程 ,作为一名高等院校 的体 育教
师更应该具备这种认识 ,学会借鉴 、移植和运用其 它学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毛振 明教授把体育教学环境进
由上 面 的几 种 界定 可 以看 出 ,体 育教 学 环境 概 念 已
具有 负面效应。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既有利于教 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 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 随着当前我 国高校学生人数 的不断扩招 ,学校 的体
育教 学 环 境 问题 面 临着 前 所 未 有 的考 验 ,为 了提 高办 学
的总 和 。”
2 .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 . 1 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正常开展 的前提条件 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 中进行的 , 因此我们要把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 。 在当今科学技术 的高速发展的时代 ,已经改变了人们传
统 的观 念 和思 维 方 式 ,体 育教 学 也 不 在是 教 师 的教 和 学
在研究体育教学环境之前 ,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什 么 是体育教学环境。关于体育教学环境概念 的界定 ,目前 也 比较多 , 如: 体育教学环境定是除体育教师和学生之外 , 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须 的多种客观条件 的综合 ;也有 人认 为体育教学环境是 由许多不 同因素或 多个子系统构 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 它包括物质环境系统 、 ( 如:场地 、 器材等 )、社会环境系统 ( 如 :人际关系 、 社会信息等 ) 和心理环境系统 ( 如 :情绪、情感等 )。我国著名学者
生态学视域下体育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生态学视域下体育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过去,体育教育注重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培训,但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兴起,人们开始重视体育教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视域下的体育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化。
本文将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体育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1.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强调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生态学家认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生态学视域下,体育活动不再是孤立的运动行为,而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
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生态体育的理念生态体育是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的新型体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它强调的是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体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热爱。
这种理念下的体育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生态意识。
1.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在生态学视域下,体育教育应该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体育活动的融入。
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注重体育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户外探险、登山徒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这种体育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可以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尊重。
2. 培养生态意识在生态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学校可以在体育教育课程中引入相关的生态知识,增加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内容,让学生从小就明白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h y s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
从“ 生态体育” 的理念审视 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与实践
口冯辉 ( 同济大 学体育部 上海 2 0 0 4 3 3 )
摘要 : 传统体 育教 学模式具有 一定局 限性 , 随着教育观念 更新 , 新思想不断 出现 , 在新 的体 育课 程理念 下体 育教 学模 式也不断 完善 和丰
者成为体 育人 才 , 或 者强健 了体 魄 , 甚 至养成 终生锻炼 习惯 , 成为 体 育效应 的不断输 出者 。
1 、 “ 生态体育” 理 念
运用美 学理论 知识对 体育运动 中审美主体 和审美 客体进行 了 深入 的分 析研究 。 作为体育审美客体 的形式美 , 具有 相对 独立 的审
人通过实践使 自己成为一种 自我创造 的主体性存在 , 功 能与教 学 目标之间 的矛盾 。这一模式结 构从理论意义上来说 根 的生存方式 。
本不 可能完成 如此纷繁复杂 的教学 目标 。还 有就是在现行 的一 些 并把人与 自身之外 的存在变成 自己活动的客体 。实践是 主体 与客
环境 ) 相互 作用 的基础和 中介 , 实现着 主体客体 化和客体 主体 教 学理论 中, 一 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不少多种理论化 的教学模式 。 但 体 (
2 、 当前 大 学 体 育教 学模 式 的 困 境
3 . 2 、 强 化 体 育的 实践 性
体育实践是人能动地通过体育 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 动 ,它标 志着人通过体育对世 界的实际把握。体育实践与实践 的基本特征
基本一致 , 都具有客观现实性 、 自觉能动性 、 社会历 史性 ; 体育实践
自然环境结合 , 营造的一种健康 、 和谐 的氛围‘ , 获得 身心愉悦 , 人们 美对象 。这 种美 构成 了体育特 殊的表现形态 ,如运动员 身体力量 速度 美 、 身体健美 等。 形式 美教育通过 对形式美 的因素及 其组 在 这种氛围 中进行 的体育就称为生态体 育。另一方面 ,在 体育活 美 、 培养受教育者 的形式美感 和创造 力 , 强化教 动、 体育设施 建设 中注 重和环境 的协调 , 注意 环境的保护 , 注重社 合规律 和特性 的把握 ,
4 、 结 论
总之 . 体 育是人类 一种 能动改造世界 的对象化 活动 是一 种实
大学 生体 育教 学过程中通过体育对 自身生理极 限不 断挑战 、 对 评价 手段也不 科学 。 因此 , 改 变新 时期体 育课教学模 式 、 转变教 学 践 。 体育文 化不断丰 富 、 提 高生活质量 、 增 加生活乐趣 , 使 体育具备 了
富, 出现 了多样化趋 势。本 文 忤在 当前 大学体育教 学模式 中引入“ 生态体 育” 理念 , 为体育教 学实践提供 了广阔 空间。 关键词 : “ 生态体 育” 大学体 育 教 学
体育从根本上讲是现代教 育的一个部分或者 一个 阶段 。体育 究 . 这些体育教学模式相对而言也 比较成熟 , 经 过整理总结 出以下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 自我 的联系 , 它实现 的 当前 我 国大学体育 的教学模式结构 较为单一 ,但其包 含的功 过程也包含着人 与 自然 , 能却很 全面。 整个 体育教学模 式既要完成知识技 能方面 目标 , 又要 是人通过体育与 大 自然之 间的物质 变换和情感交换 ,人 与人 之间 完 成情感 、 个性 和行 为方面 的 目标 , 这 就产生 了一对 矛盾 , 即模 式 的活动互换 以及人 与物之 间的物质 和观念的转换 。实践 构成 了人
体验成功型教学模式 。 体 育锻炼 ,进人体育生态 圈的循环链 ,成为体育生态 系统能量输 性发展教学 模式 、
入、 物 质交 换 、 信息传递 的开端 和源 头 , 在教育 的氛 围中, 青少年或 3 、 “ 生态体 育” 的理念在 当前大学体育教学 中的实践
3 . 1 、 加 强 体 育 的 审 美教 学
种较 为成熟的体育教学 模式 : 技 能掌握 教学模式 、 体验 乐趣教学 作 为教育 的一个 部分作用 于塑造人 的身体 , 增 强人 的体质 , 是人 的 7 全 面发展不可或缺 的重要一环 。人 们从青少年 时期通 过学校参加 模式 、 小群体教学模式 、 身体锻炼型教学模式 、 发现教学模式 、 主动
在美育 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 。 人们对美 的创造 和美 的欣 “ 生态体育 ” 在 目前还是一 个新生事物 , 不 同的人 们有 不 同的 美价值 ,
只有通过形式美 , 才能创造 出和感受到审 认 识和解读 。 一 方面 , 人们认为 “ 生态体育 ” 就是体育活 动和优美 的 赏都是从形 式美 开始的 ,
育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可以理解为在“ 体育生态 ” 基础上 的“ 理 的一 个 基 本 想状态 的“ 生态化 ” 的体育 。 “ 建设 生 态化的体育”应当是对体育发展所追 求的 目标 的一种表 述和实
践, 其 中贯 穿了生态的 、 系统 的 、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
体现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 自我改变 的一致性 。 这些 教学模 式在教学却不能起到任何作 用。即使有那也是 针对动 化 的双 向运 动 , 作技 能方 面 , 对 实现其他 目标 却毫无意义 。 这些理论性 的教 学模 式 实践 性差 , 缺乏 可操作性 , 在 教学实践 中也运用起来 也 比较 随意 , 方法十分重要 。
它是实现体育美育 的关键环节 。 作为体育 审美 主体的人 的 会 效益 的实现等 , 也 是对生态体 育的一种解 读 。 我们认 为 , 从 理论 学效果 。 构成 了人 的审美 意识 和审美能力 , 它 上, 生态体育 还远不 止如此 , 根据前 面的论述 , 生 态体 育 的内涵应 心理 因素及 审美 意识 的形式 , 因此 , 审美意识 的培养 也是美育 当更 加宽泛和全面 。 “ 生态体育 ” 就是“ 生态” 的“ 体育 ” , 是 指整个体 是实现美育 重要 的内在动力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