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和齿轮马达 叶片泵和叶片式马达 柱塞泵和柱塞式液压马达超颖工作室 金沐灶§3-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泵的分类定量泵 齿轮泵 叶片泵泵 变量泵 叶片泵 轴向柱塞泵径向柱塞泵 轴向柱塞泵超颖工作室 金沐灶马达的分类马达定量马达 齿轮马达 径向柱塞马达 轴向柱塞马达 低速液压马达变量马达 轴向柱塞马达超颖工作室 金沐灶一、液压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图中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图中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凸轮由电动机带 动旋转。

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 动旋转。

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柱塞和缸体 形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 形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经 单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

单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

当凸轮旋转至曲线的下降 部位时, 部位时,弹簧迫使柱塞向 形成一定真空度, 下,形成一定真空度,油 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 作用下进入密封容积。

作用下进入密封容积。

凸 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 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密 封容积周期性地减小和增 超颖工作室 金沐灶 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

大,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

容积式液压泵的共同工作原理如下: 容积式液压泵的共同工作原理如下: (1)容积式泵必定有一个或若干个周期变化的密封容积。

密封容积变小使油液被挤出, 封容积。

密封容积变小使油液被挤出,密封容积变 大时形成一定真空度,油液通过吸油管被吸入。

大时形成一定真空度,油液通过吸油管被吸入。

密 封容积的变换量以及变化频率决定泵的流量。

封容积的变换量以及变化频率决定泵的流量。

配流装置。

(2)合适的配流装置。

不同形式泵的配流装置虽 合适的配流装置 然结构形式不同,但所起作用相同,并且在容积式 然结构形式不同,但所起作用相同, 泵中是必不可少的。

泵中是必不可少的。

容积式泵排油的压力决定于排油管道中油液所 受到的负载。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二、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
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可参照轴向柱塞泵
斜盘 2-缸体 3-柱塞 4-配流盘 5-轴 6-弹簧
2、结构特点
齿轮马达和齿轮泵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1)齿轮泵一般只需一个方向旋转,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液压力,
因此吸油口大,排油口小。而齿轮马达则需正、反两个方向旋转,
因此进油口大小相等。
(2)齿轮马达的内
泄漏不能像齿轮泵那样直接引到低压腔去,而必须单独的泄漏通
道引到壳体外去。因为齿轮马达低压腔有一定背压,如果泄漏油
积每转内吸油、压油两次,
称为双作用泵。双作用使
流量增加一倍,流量也相
应增加。
压油
吸油
图3-13 双作用叶片工作原理
2、结构上的若干特点
(1)保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
转子旋转时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时泵正常工作的必要 条件。前文已指出叶片靠旋转时离心甩出,但在压油区叶片顶部 有压力油作用,只靠离心力不能保证叶片与定子可靠接触。为此, 将压力油也通至叶片底部。但这样做在吸油区时叶片对定子的压 力又嫌过大,使定子吸油区过渡曲线部位磨损严重。减少叶片厚 度可减少叶片底部的作用力,但受到叶片强度的限制,叶片不能 过薄。这往往成为提高叶片泵工作压力的障碍。
容积式液压泵的共同工作原理如下:
(1)容积式液压泵必定有一个或若干个周期变化的密封容积。密 封容积变小使油液被挤出,密封容积变大时形成一定真空度,油液 通过吸油管被吸入。密封容积的变换量以及变化频率决定泵的流量。 (2)合适的配流装置。不同形式泵的配流装置虽然结构形式不同, 但所起作用相同,并且在容积式泵中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
§3-3 叶片泵和叶片油马达
叶片泵有两类:双作用和单作用叶片泵,双作用 叶片泵是定量泵,单作用泵往往做成变量泵。而马达只 有双作用式。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new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new
泵的转速和压力的提高,因而也制约了径向柱塞泵的实 际应用。
图3-22
第五节 螺 杆 泵
1.工作原理 (如图3-23所示)
2.优缺点及应用
1)优缺点 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
输油量均匀,噪声小,寿命长,自吸能力强,允许采用高转速, 容积效率较高(可达0.95),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 2)缺点 3)应用 螺杆齿形复杂,加工较困难,不易保证精度。 由于螺杆泵的优点相当突出,故在精密机床等设
第三节 叶 片 泵
一、叶片泵的优缺点及结构形式
(1)优点 主要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低、
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2)缺点 高。 (3)结构形式 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式(常做成定量泵)和单作 主要是对油液污染较敏感,转速不能太
用式(多为变量泵)两种。
二、双作用叶片泵
(一) 双作用叶片泵的
工作原理 (见图3-9) (二) 双作用叶片泵的 排量和流量 (见图3-9) 1.排量
2)有配流装置。
3)吸油口和排油口不能联通,且不能同时打开。
分类:定量泵VS变量泵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

a)单向定量液压马达 b)单向变量液压马达 c)双向定量液压马达 d)双向变量液压马达 e)摆动式液压马达


压力:工作压力 VS 额定压力
排量和流量:
qvt Vn
(2)弹簧负载叶片结构(见图3-17)
(2)子母叶片结构 (见图3-18)
图3-18
图3-16 图3-17
第四节 柱 塞 泵
一、柱塞泵的优缺点及结构形式
(1)优点 具有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及流量 调节方便等优点。 (2)缺点 结构较为复杂,价格最高。 (3)结构形式 分为轴向式和径向式两种,轴向柱

第三讲.液压泵、马达

第三讲.液压泵、马达
m3/s。
qt=V.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3.2.3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
※引入:由于液压泵存在泄漏和各种摩擦,所以泵在能量转换 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即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间 的差值即为功率损失,功率损失表现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 失,功率损失可用效率来表示。 (1)容积效率。容积损失是由于泵存在泄漏(泄漏流量为△q) 所造成的,所以泵的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qt。实际流量可 表示为
1)直轴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2)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5.液压泵的职能符号 液压泵的职能符号如图2-14所示。
表2-1列出了最常用泵的各种性能值
§3.4液压泵与电动机参数的选用
1.液压泵的选用 ※先根据液压泵的性能要求来选定液压泵的类型, 再根据液压泵所应保证的压力和流量来确定它的 具体规格。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根据执行元件的最大工作压 力来确定的,考虑到压力损失,泵的最大工作压 力可按下式计算: P泵≥K压· P缸 式中:P泵表示液压泵所需提供的压力(Pa);K压表示 系统中压力损失系数,一般取1.3—1.5;P缸表示 液压缸中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Pa)。
※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取决于系统所需最大流量及泄漏量,即:
Q泵 ≥ K流Q缸 式中:Q泵表示液压泵所需输出的流量(m3/min); K流表示系统的泄漏系数,一般取1.1---1.3;Q缸表示液压缸 所需提供的最大流量(m3/min)。
※在P泵和Q泵求出以后,就可选择液压泵的规格,选择时应
使实际选用泵的额定压力大于所求出的P泵值,通常大于 25%.泵的额定流量一般略大于或等于所求出的Q泵 值。 2.电动机参数的选择
q= qt。- △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容积损失可用容积效率ηv来表示,它等于泵的实际流量与理论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_李清伟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_李清伟

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特点
结构紧凑,尺寸小,排量大, 重量轻,运转平稳,噪声小, 流 量脉动小。但齿形复杂,加工困难, 价格昂贵 。
第三节 叶片泵 分类:双作用式定量叶片泵 单作用式变量叶片泵

单联叶片泵

叶片泵
一、定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图3-7为工作原理图。泵的组成:定 子、转子、叶片、配油盘、传动轴和泵体。
二、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轴向柱塞泵的组成 配油盘、柱塞、缸体、倾斜盘 轴向柱塞泵特征 柱塞轴线平行或倾斜于缸体的轴线 轴向柱塞泵的分类 按配流方式分:端面配流、阀配流 端面配流的轴向柱塞泵分为:斜盘式、斜 轴式



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V密形成—柱塞和缸体配合而成 右半周,V密增大,吸 油 V密变化,缸体逆转 < 左半周,V密减小,压 油 吸压油口隔开—配油盘上的封油区及缸体 底部的通油孔。
轴向柱塞泵变量原理 γ= 0 q = 0 大小变化,流量大小变化 γ < 方向变化,输油方向变化 ∴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可作双向变量 泵。

SCY14-1B轴向柱塞泵的结构要点
1、滑履结构 A 滑靴和斜盘
B 柱塞和缸体 球形头部—和斜盘接触为点 接触,接触应力大,易磨损。
齿轮泵压油腔的压力油泄漏到吸油腔有三条途 径: 齿侧泄漏— 约占齿轮泵总泄漏量的 5%
径向泄漏—约占齿轮泵总泄漏量的
20%~25%
端面泄漏* —约占齿轮泵总泄漏量的 75%~80% 总之:泵压力愈高,泄漏愈大。因此要 提高齿轮的压力和容积效率,必须对端面间 隙进行自动补偿。
提高外啮合齿轮泵压力措施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
液压马达
目的任务 了解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分类 掌握泵的工作原理、必要条件、排 流量、叶片泵和齿轮泵的结构、工作 原理、叶片泵的调整方法和减小齿轮 泵困油现象的方法。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一.判断题.1. 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与液压泵的泄漏量有关,而与液压泵的转速无关.()3. 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4. 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5. 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6. 齿轮泵的吸油腔就是轮齿不断进入啮合的那个腔.()7. 齿轮泵多采用变位修正齿轮是为了减小齿轮重合度,消除困油现象.( )8. 双作用叶片泵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容积就完成二次吸油和压油.()9.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与定子中心重合时,可获稳定大流量的输油.()10.对于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当泵的压力达到最大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11.双作用叶片泵既可作为定量泵使用,又可作为变量泵使用.()12.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13.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是为了保证叶片紧贴定子内环.( )14.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的排量q与定子相对转子的偏心成正比,改变偏心即可改变排量.( )15.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16.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17. 液压泵输油量的大小取决于密封容积的大小.( )18. 外啮合齿轮泵中,轮齿不断进入啮合的那一侧油腔是吸油腔.( )??二.选择题.1.对于液压泵来说,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实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之为泵的 ( )。

( A )额定压力; ( B )最高允许压力; ( C )工作压力。

2.液压泵的理论输入功率( ??)它的实际输山功率;而液压马达的理论输山功率( )其输入功率。

3第三章液压泵及液压马达(1)

3第三章液压泵及液压马达(1)

2. 工作原理
3. 流量
q 2 k z m2 b n V
4. 特点
流量和压力的脉动较小;无困油区,噪声较低; 加工难价格高;轮齿接触应力小,泵的寿命较长。
(二)摆线形内啮合齿轮泵
1 . 主要组成
摆线齿轮泵又称为转子泵,由两齿轮及 前后端盖等组成。且两齿轮相差一个齿。
2. 工作原理
吸油 —— 左半部分,轮齿脱开啮合,容积↑ 压油 —— 右半部分,轮齿进入啮合,容积↓
三 液压泵(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泵(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 压力 转速
排量和流量 功率和效率
一、 排量、流量和压力
1. 压 力
⑴ 工作压力(p) —— 液压泵(或马达)工作时输出液体的实际压力。 其值取决于负载(包括管路阻力)。
(2) 额定压力(p n)—— 油泵(或马达)铭牌上标注的压力值。指在 连续运转情况下所允许使用的工作压力。它能使泵(或马达)具有较高的 容积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轴套 采用浮动轴套的中高压齿轮泵结构图
2. 高压内啮合齿轮泵
➢ 轴向间隙补偿原理
与外啮合齿轮泵浮动侧板的补偿相似,也是利用背压使两侧的浮 动侧板紧贴在小齿轮、内齿环和填隙片端面上;磨损后,也可利用背 压自动补偿。
➢ 径向间隙补偿原理
径向半圆支承块(15)的下面也有两个背压室,各背压室均与压 油腔相同。在背压作用下,半圆支承块推动内齿环,内齿环(6)又 推动填隙片与小齿轮齿顶相接触,形成高压区的径向密封。同时,可 自动补偿各相对运动间的磨损。
qt qm
qm q qm
1
q qm
(6) 马达总效率(ηm)
液压马达的总效率是实际输出功率与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即:
m

第三章液压泵讲义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讲义与液压马达

2. 困油现象 动画演示
1) 产生原因:


ε> 1,构成闭死容积Vb
2)危害:
Vb由大→小,p↑↑, 油液发 热,轴承磨损。
Vb由小→大,p ↓↓, 汽蚀、 噪声、振动、金属表面剥蚀。
(三)液压马达的转速和容积效率
理论转速:nt= qM /VM 容积效率:
ηMv= qMt / qM =( qM -ql )/ qM = 1- ql / qM
输出转速nM= (qM -ql )/VM= qM /VM ηMv
(四)液压马达的转矩和机械效率
实际输出转矩 TM=TMt-ΔT 理论输出转矩 TMt=Δp VM/ 2π 机械效率ηMm=TM/TMt
q=Vnηv =πDhbnηv =2πzm2bn ηv
三、齿轮泵结构特点
1、泄漏问题
泄漏
齿轮泵存在端面泄漏、径向泄漏和轮齿
啮合处泄漏。其中端面泄漏占80%—85%。
减少泄露的措施:间隙补偿
其中端面间隙补偿采用静压 平衡
在齿轮和盖板之间增加一个 补偿零件,如浮动轴套或浮动侧 板,在浮动零件的背面引入压力 油,让作用在背面的液压力稍大 于正面的液压力,其差值由一层 很薄的油膜承受。
周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2.理论流量qt (m3/s)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排出的
液体体积。
qt =Vn 3.实际流量qp
指液压泵工作时的输出流量。
qp= qt - △ q
4.额定流量qn 指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泵输出的流量。
(四)功率与效率
1.输入功率: Pi=2πnT 2.输出功率: Po=ppqp 3.容积效率: ηpv =qp /qt 4.总效率: ηp =Po /Pi= ppqp/2πnT=ηpm ηpv 5.机械效率: ηpm = η /ηpv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1.额定转速n 在额定压力下,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能长时间连续 运行并保持较高运行效率的转速。 2.最高转速nmax 在额定压力下,为保证使用寿命和性能所允许的 短暂运行的最高转速。 3.最低转速nmin 为保证液压泵可靠工作或运行效率不至过低所 允许的最低转速。
(三)液压泵排量和流量
1.排量Vp (m3/r)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主轴每转一 周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2.理论流量qt (m3/s)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排出的 液体体积。 qt =Vn 3.实际流量qp 指液压泵工作时的输出流量。 qp= qt - △ q 4.额定流量qn 指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泵输出的流量。
(动画) 2、工作原理:
旋转一周,完成二次吸油,二次排油——双作用泵
径向力平衡——平衡式叶片泵(两个吸油区,两个排油区)
3、 流量计算
忽略叶片厚度:
V=2π(R2-r2)B q=Vnηv = 2π(R2-r2)Bn ηv
如考虑叶片厚度: V=2π(R2-r2)B -2BbZ(R-r)/cosθ q=Vnηv = 2π(R2-r2)Bn ηv -2BbZ(R-r)/cosθ nηv
2、液压泵进口压力 p 0 0MPa , 出口压力 pp 32MPa , 实际输出流量q 250 L min,泵输入转矩 T pi 1350N m , 输入转速 n 1000r min ,容积效率 0.96 。试求: (1)泵的输入功率 P i ,(2)泵的输出功率 P o ,(3) 泵的总效率 ,(4) 泵的机械效率 m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液压泵--动力元件: 将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供液压系统使用,它是液压系统的能源。
3-1概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q max q min q

它是衡量容积式泵流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 容积式泵中,齿轮泵的流量脉动最大,并且齿数愈少 ,脉动率愈大。这是外啮合齿轮泵的一个缺点。所以 ,齿轮泵一般用于对工作平稳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要 求平稳性高的高精度机械不宜采用齿轮泵。
第二节、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一、困油现象 齿轮泵要平稳地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 1,即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时刻,因此,就会有一部 分油液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积之内,如图所示 。这个封闭容积先随齿轮转动逐渐减小(由图(a)到 图(b)),然后又逐渐增大(由图(b)到图(c)) 。
一、径向不平衡力: 在齿轮泵中,液体作用在齿轮外 缘的压力是不均匀的,从低压腔到高 压腔,压力沿齿轮旋转的方向逐齿递 增,因此齿轮和轴受到径向不平衡力 的作用。工作压力越高,径向不平衡 力也越大。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 使泵轴弯曲,导致齿顶接触泵体,产 生摩擦;同时也加速轴承的磨损,降 低轴承使用寿命。为了减小径向不平 衡力的影响,常采取缩小压油口的办 法,使压油腔的压力油仅作用在一个 齿到两个齿的范围内;同时适当增大 径向间隙,使齿顶不和泵体接触。
第一节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及流量公式
吸排方向取 决于转向, 脱开啮合的 一侧与吸入 管连通,进 入啮合的一 侧与排出管 连通。
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密封工作腔: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 间槽组成了若干个密封工作容积。
配流:齿轮啮合线将吸油区和压油区隔开, 起配流作用。 吸油过程:轮齿脱开啮合→V ↑ → p ↓ →吸油; 排油过程:轮齿进入啮合→V ↓ → p ↑ →排油。
(2)输出功率

理论输出功率 Pot qt .p
实际输出功率 Pop q p .p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 见图3-1所示为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图,在下列情况,流量如何变化:1)当泵输出压力增高时,油从柱塞与缸体配合间隙中的泄漏量增加,泵的排量()。

2)如果柱塞直径d增大,泵的排量()。

3) 当凸轮的转速增大,泵的排量()。

4)当凸轮的偏心量e增大,泵的排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3-2 衡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主要有哪些基本参数?都是如何定义的?3-3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是怎样产生的?采用什么措施加以解决?3-4 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数为何是奇数?3-5 测绘某台齿轮泵,所得数据如下:齿轮模数m =4 mm,齿宽B=28 mm,齿数Z=13,齿顶宽b=3.2 mm,每个齿轮与壳体相接触的齿数Z0=8,齿顶与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h=0.9,转速n=1450 rpm,工作压力p=2.5MPa,试计算:1)泵的理论流量q t;2)泵的实际流量q;3)驱动油泵电机功率P i;4)若采用油液为L-HL30,油泵内压力油从压油腔径向间隙泄漏到吸油腔的泄漏量q l 为多少?3-6 某变量叶片泵的转子外径d=83mm,定子内径D=89mm,叶片宽度B=30mm。

并设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最小间隙为0.5mm,求:1)当排量V=16 ml/r ,其偏心量e=?2)该泵最大排量V max=?3-7 一变量轴向柱塞泵,共9个柱塞,其柱塞分布圆直径D=125mm,柱塞直径d=16mm,若泵以3000r/min转速旋转,其输出流量q=50L/min,问斜盘角度为多少?(忽略泄漏流量的影响)3-8 已知某液压马达的排量V=250ml/r,液压马达入口压力p1=10.5MP a,出口压力p2=1.0MP a,其总效率η=0.9,容积效率ηV=092,当输入流量q=22l/min时,试求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n和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T。

69。

第3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3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
排量和流量 功率和效率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1、泵的压力
(1)工作压力 pp
- 液压泵工作时输出的实际压力
- pp的大小取决于负载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2)额定压力 pn
- 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 最高压力。即泵工作时允许达到的最高压力
- pn的大小受泵本身的结构强度和泄漏决定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消除困油的方法
方法:在泵前后两盖板上开卸荷槽(如图虚线方框),以消
除困油。
吸油腔
压油腔
a
原则:两槽间距a为最小困油容积,隔开吸压油腔(图b)
当密封容积减小, p↑,使之通压油腔(图a) 当密封容积增大,p↓,使之通吸油腔 (图c)
注意:两卸荷槽的间距应确保不使吸、压油腔相通
台州学院

排量
- 轴转过一周泵排出的油液体积
齿槽 轮齿
- 近似为两个齿轮的齿槽容积之和
- 设齿槽容积=轮齿容积,则排量 V=一个齿轮的齿槽容积+轮齿容积
- 则齿轮泵排量(动画):
B
P
A
V

4 2 m2 zb
2 ( z 2) m ( z 2) m b 2
- 实际,齿槽容积>轮齿容积, π取3.33,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一、双作用叶片泵
- 泵轴转一周,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
动画按钮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1、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组成

定子:内表面椭圆形,包括
- 两段大半径R圆弧 - 两段小半径r圆弧 - 四段过渡曲线
定子 转子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困油
•闭死容积:
• 留在两对啮合齿间 的液体既不与低压腔 通也不与高压腔通, 称这两对啮合齿间所 形成的封闭空间为 “闭死容积”。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困油
困油现象:
在闭死容积中造成油 压急剧变化的现象。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v 危害:困油现象使泵工作时产生振动和噪声, 产生气穴,并影响泵的工作平稳性和寿命。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单作用叶片泵特点
1. ∵转子转一转,吸压油各一次。 ∴称单作用式
2. ∵ 吸压油口各半,径向力不平衡。 ∴称非卸荷式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征
v 1、定子内表面为圆柱面,转子相对于 定子有一偏心距。 v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e,就可改 变泵的排量(变量泵)。 v 2、叶片泵圆周方向上划分为一个压油 腔和一个吸油腔,转子轴及其轴承受到 很大的不平衡径向力作用。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5、液压泵的功率和效率 (1)输入功率
理论输入功率 实际输入功率
理论转矩 实际转矩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输出功率
理论输出功率 实际输出功率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v 容积损失: 因内泄漏、气穴和油液在 高压下的压缩造成流量上的损失,容积损 失用容积效率表征;
v 机械损失: 因摩擦而造成转矩上的损 失,机械损失用机械效率表征。
v密变化,转子顺转<
上半周,叶片缩回,v密↓,压油
吸压油腔隔开:配油盘上封油区和叶片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
v 理论流量: v 实际流量: v 结论:1) qT = f(几何参数、 n、e) v 2)∵ n = c e变化 q ≠ C v ∴变量泵 e = 0 q = 0 v e :大小变化,流量大小变化 v 方向变化,输油方向变化 v 故 单作用叶片泵可做双向变量泵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该泵配油盘上的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对泵的中心线是对称的 。如图所示,泵工作时,油泵出口压力经泵内通道作用在小柱塞 面积上,这样柱塞上的作用力 F PA与弹簧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当PA=KSX0时,柱塞上所受的液压力与弹簧初始力相平衡,此时的 压力P称为泵的限定压力,用PB表示则: PB=KSX0/A 系统的压力P< PB 时,则:PA<KSX0 这表明定子不动,最大偏心距保持不变,泵也保持最大流量。 当系统的压力P> PB 时,则: PA>KSX0 这表明压力油的作用力大于弹簧的作用力,使定子向右移动, 弹簧被压缩,偏心距e减小,泵的流量也随之减小。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3.5 柱塞式液压泵
柱塞式液压泵按柱塞在转子内排列方式不同,分为径 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又可分为斜盘和斜轴两 大类。柱塞泵由于间隙泄露小、构件受力合理,所以可在高、 超高压力下满意地工作,广泛用于高压、大功率的液压传动 系统中。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柱塞泵的优点: 1.参数高:额定压力高,转速高,泵 的驱动功率大; 2.效率高,容积效率为95%左右,总效率为90%左 右; 3.寿命长; 4.变量方便,形式多; 5.单位功率的重量轻; 6.柱塞泵主要零件均受压应力,材料强度性能可得 以充分利用;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应用举例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对既要实现快速行 程,又要实现工作进给(慢速移动)的执行元件来说 是一种合适的油源;快速行程需要大的流量,负载压 力较低,正好使用其AB段曲线部分;工作进给时负载 压力升高,需要流量减小,正好使用其BC段曲线部分。 例如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进给系统、定位和加紧系统 等。 机床加工件:未加工之前或回程要求快;加工时 流量小、速度慢。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2、径向压力不 平衡问题
措施:
减少压油口的
尺寸
开压力平衡槽
3、泄漏问题
齿顶 端面 啮合处 措施: 弹性侧板 浮动轴套
高压齿轮泵
四、内啮合齿轮泵 与外啮合齿 轮泵相比,内 啮合渐开线齿 轮泵具有流量 脉动小,结构 紧凑,重量轻, 噪音小,效率 高,无困油现 象等一系列优 点。
1 T pV m 2
q n V V
3.6.2 叶片马达
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
3.6.3 轴向柱塞马达
1.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TZ FT l

4
d 2 ptg R sin i
1 1 2 1 T pVm p d DZtg m pd 2 DZtg m 2 2 4 8
二、轴向柱塞泵
录像
1、工作原理
2、流量计算
V

4
d DZtg 2Fra bibliotekq
4
d DZn V tg
2
3、结构要点 (1)缸体端面间隙自动补偿。 (2)滑履结构:柱塞与滑履为球面接触,滑履与斜 盘为平面接触,改善了受力状态。 (3)变量机构:改变斜盘倾角可以改变其排量。
3.6 液压马达
3.6.1 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1.液压马达的转矩 2.液压马达的转速
二、 双作用叶片泵 (动画)
1、工作原理 组成:定子、转子、叶 片、配流盘、泵轴、 泵体等。
2、流量计算
V=2π(R2-r2)b q=Vnηv = 2π(R2-r2)b ηv (忽略叶片厚度) 如考虑叶片厚度 V=2π(R2-r2)b -2bsz(R-r)/cosθ q=Vnηv = 2π(R2-r2)bn ηv -2bsz(R-r)/cosθ nηv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含习题答案)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含习题答案)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第一节液压泵第二节齿轮泵第三节叶片泵第四节柱塞泵第五节液压马达第六节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用重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效率功率计算难点:结构教学目的:理解原理,熟悉结构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换装置。

液压泵:把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能,供系统使用;液压马达:把输来的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使工作部件克服负载而对外做功。

工作原理上,大部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可逆的。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二、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三、液压泵的分类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液压泵: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其输出流量的大小由密封工作容积变化的大小来决定。

i P T ω=o V P pq =η=ηV按结构形式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三大类。

按输出(输入)流量分为:定量液压泵和变量液压泵。

第一节液压泵三、液压泵的分类a)单向定量液压泵b)双向定量液压泵c)单向变量液压泵d) 双向变量液压泵液压泵的图形符号作业:3-2齿轮泵优点: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工艺性好、价格便宜、自吸能力强、对油液污染不灵敏、维修方便及工作可靠,因此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齿轮泵缺点:泄漏较大,流量脉动大,噪声较高,径向不平衡力大,所能达到的额定压力不够高,目前其最高工作压力30MPa 。

第二节齿轮泵齿轮泵按结构形式分为:①外啮合齿轮泵②内啮合齿轮泵泵的泵体内装有一对相同的外啮合齿轮,齿轮两侧靠端盖密封。

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一、外啮合齿轮泵1.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第二节齿轮泵槽组成了许多密封的工作腔。

b zm Dhb V 22ππ==排量:b zm V 266.6=排量修正:排量近似计算:假设齿间的工作容积与轮齿的有效体积相等,则齿轮每转排量等于主动齿轮的所有齿间容积及其所有轮齿的有效体积之和(1)困油现象:齿轮泵要平稳而连续地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系数必须大于1,因此总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积之间,困油容积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使油压变化,产生振动和噪声。

第3章_液压泵与液压马达1

第3章_液压泵与液压马达1
降低噪声除了设计时要注意外,使用时也需要重视。
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
3.1.4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
按运动部件的形状和运动方式分:
齿轮泵(马达) 叶片泵(马达) 柱塞泵(马达) 螺杆泵(马达)
按排量能否改变分类:
定量泵(马达) 变量泵(马达)
按流量方向是否可以改变分:
单向变量泵(马达) 双向变量泵(马达)
排油过程: 密封容积减小
两个条件: 油箱通大气
配油装置
泵和马达的结构分析基础
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
液压泵的作用 (1)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 (2)建立足够的压力以克服负载; (3)提供稳定的流量以满足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要求。
抓住密封容积的形成和变化是研究了解 泵结构特点和泵工作原理的关键
何谓配油? 配油方式?
⑶ 泵工作的两个条件:
油箱通大气或作用一定压力;配油(配流)装置不可少。
⑷ 泵输出压力取决于油液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小;
⑸ 流量的建立靠密封容积的变化量和变化速率。
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
3.1.1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由上述原理知,液压泵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1.必须构成封闭容积,并且容积可变;
流量脉动率
p(qma)sxhqp(qmi)nsh10% 0
产生流量脉动的原因 在轮齿不同的啮合点,密封容积的变化率不一样, 因此,瞬时输出的流量是变化的。
危害 流量脉动造成压力脉动,影响执行元件的工作平稳性。
1. 例:如图所示的齿
轮泵:
(1)试确定该泵有几个吸油口和压油口? (2)若三个齿轮的结构相同,其顶圆直径=48mm,齿宽B= 25mm,齿数z=14,n=1450r/min,容积效率,试求该泵的理 论流量和实际流量。 解:

经典: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经典: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总目录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12
第二节 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及流量计算 外啮合齿轮泵的几个问题 其他类型齿轮泵 齿轮泵结构
总目录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13
一、齿轮泵结构、工作原理及流量计算
图为外啮合齿轮泵实物照片
总目录
目录
前一页 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页
结束14
1、结构组成(结构)
※ 泵体
※ 前后盖板
※ 一对几何参数完全 相同的齿轮,齿宽 为B,齿数为z
总目录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8
二、液压泵的压力、流量和排量
工作压力p 泵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
泵 的 压
额定压力pn
泵按标准条件连续运转时允许 达到的最大压力。

极限压力 泵短时允许达到的最大压力。
吸入压力 泵进口处的压力。(与大气压 比较)
总目录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9
排量V
理论上泵轴每转所输出油液的体积。
V 2 zm 2b 6.66 zm 2b q Vn v 6.66 zm 2bn v
总目录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17
二、齿轮泵的几个问题
1、困油 2、泄漏 3、径向力不平衡 4、流量脉动
总目录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18
困油问题
现象:
动画
齿轮啮合时重叠系数
大于1,在两对轮齿同 时啮合时,它们之间
端面间隙补偿采用静压平衡措施:
在齿轮和盖板之间增加一个 补偿零件,如浮动轴套或浮 动侧板,在浮动零件背面引 入压力油,让作用在背面的 液压力稍大于正面的液压力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 马达
1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为 :
① ② ③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液压泵。 高速液压马达及低速大扭矩马达。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这几种泵和马达 的工作原理(泵是如何吸油、压油和配流的,马 达怎样产生转速、转矩)、结构特点、及主要性 能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泵马达之间的性能差异 及适用范围,为日后正确选用奠定基础。
功率损失可以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两部分: 容积损失是因泄漏、气穴和油液在高压下压缩等造成的 流量损失。 机械损失是指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
13
泵容积损失
泵的容积损失可用容积效率 v 来表征。
对液压泵来说,输出压力增大时,泵实际输出的流量 q 减 小。设泵的流量损失为 ql ,则 qt q ql。
Tt , n — 液压泵、马达的理论转矩(N.m)和转速(r/min)。 式中: p , qt — 液压泵、马达的压力和理论流量。
理想泵或马达: P qt Tt Tt Tt P Vd ; Vd
实际上,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 能量转换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因此
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30
3.2.3.3
齿轮泵的泄漏通道及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
齿轮泵压油腔的压力油可通过三条途经泄漏到吸油腔去: 一是通过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齿侧间隙 二是通过泵体定子环内孔和齿顶间的径向间隙——齿顶间隙 三是通过齿轮两端面和侧板间的间隙——端面间隙
在这三类间 隙中,端面间隙 的泄漏量最大, 压力越高,由间 隙泄漏的液压油 就愈多。
31
通常采用的自动补偿端面间隙装置有:浮动轴套式和
弹性侧板式两种 。
原理: 引入压力油使轴套或侧板紧贴在齿轮端面上,压力 愈高,间隙愈小,可自动补偿端面磨损和减小间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① 油泵的总效率
根据公式 3 10和公式 3 8, 可得油泵的总效率为: 实际输出功率 p 实际输入功率 Pop Ttp 2n pVp mpVp ( 3 11 ) Ttp 2n p Pip
mp
13
需要记住的公式
实际流量 Q p 油泵的容积效率 Vp 理论流量 Qtp 油泵的实际输出功率 Pp 工作压力 实际流量 pp Qp 油泵的实际输入功率 电机的输出功率 实际输出功率 油泵的总效率 实际输入功率 mp Vp
轴向柱塞马达的结构和轴向柱塞泵基本相似。从原理上 说,这两者是可逆的(但实际在某些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可 逆) (一)工作原理
排 油
17
脱开啮合
吸油 进入啮合
排油
18
二、排量和流量的计算(略) 三、齿轮泵的几个问题 (一)困油问题 ① 容腔的形成
如图a所示,为了 传动平稳,齿轮的重叠 系数大于1,存在两对 齿轮同时啮合,形成一 个密闭的容腔,这个容 腔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 由压油腔向吸油腔移动。
19
② 压缩过程
当密闭容腔由图a运 动到图b时,容腔体 积在不断地压缩,压 力急剧上升,使轴承 受到极大地附加荷载, 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 命,同时产生功率损 失,使油温增高;与 此同时,容腔中的油 液从一切可能泄漏的 缝隙强行挤出一部分, 增大了泄漏量。
配油原理: 在叶片泵的轴向有两个配油盘,使
油泵在吸排油的过程中,高低压区 能有效的隔离,吸排油能过程能顺 利进行。转子转一转,吸排油两次。
28
29
(二)排量和流量的计算(略)
二、定量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一)定子曲线
定量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四段 圆弧(兰色)和四段过渡曲线 组成(红色),这四段过渡曲 线一般是等加速曲线 (二)叶片倾角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一节 概述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⒈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找到密封容腔。当有效密封容腔 由小变大时,吸油,当有效密封容腔由大 变小时,排油。
1
2
⒉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如果把油泵看为一个把机械能(转速和扭矩)转换 为液压能(压力和流量)的能量转换装置,则液压马达 是一个把液压能重新转换为机械能(转速和扭矩)的能 量转换装置。其工作原理随马达的类型有所区别。
Q Qtp Q p
(3 4 )
9
容积效率及其表达式
Vp
Qp Qtp

Qtp Qtp Qtp
1
Qtp Qtp
(3 5)
油泵的泄漏量、流量、 效率与压力的关系图
10
油泵的扭矩
油泵在被电机带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摩擦等 机械方面的原因,使油泵从理论上需要输入的扭矩 小于实际输入的扭矩,这两者之差,就是机械损失。 它表示为: Tl T p Ttp (3 6 ) Tl:机械损失 Ttp:理论扭矩 T p:实际扭矩
40
缸体 旋转
柱塞往 复运动
油泵 吸排 油
注意: 在缸体和柱塞的转动过程中,配油盘是不动的;而斜盘 在定量泵中也是固定不动的,但在变量泵中,则随着变量机 构的不同。斜盘可以不同的驱动形式而摆动。由于斜盘角度 的改变,使柱塞形成的密封容腔的大小发生变化,则流量也 发生变化。 41
二、轴向柱塞油马达
Qtp q p n p
( 油泵)
( 3 1 ) ( 3 2 )
5

Qtm qmnm (马达)
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
理论流量:不考虑泄漏时,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实际流量:考虑泄漏时,单位时间内输出(或需输入)的流量。 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的关系
对油泵: 对马达:
Q p Vp Qtp Qtm Qm Vm
23
四、齿轮泵的优缺点及应 用(略讲)
五、齿轮油马达
根据图3-8,讲解齿轮油 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
24
§3-3 叶片泵及叶片油马达
和齿轮泵相比叶片泵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等优 点。在叶片泵的分类中,以前只有中低压泵,现在有 中高压泵。从结构上或从输出流量分析,有单作用叶 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之分。 单作用叶片泵: 转子每转一转,密封容腔吸排 油各一次 转子每转一转,密封容腔吸排 油各二次
双作用叶片泵的倾角一般沿着旋转方向前倾一个 角度(单作用叶片泵是后倾一个角度)
30
三、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一)分类 根据表3-1,变量叶片泵的分类有各种方式,自看。主要 介绍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二)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⒈结构组成
该泵主要由压力弹簧1、定子2、转子3、叶片4、 反馈柱塞5、滚针轴承6等元件组成。 调压弹簧左端也有一调压螺钉,可以手动调整弹 簧的作用力;反馈柱塞可以利用后面的螺钉限定柱塞 的位移,实际也就限定了偏心e的大小。
15
泵和马达的能量转换图
16
§第二节 齿轮泵和齿轮马达
齿轮泵的分类: 齿轮泵的分类按不同方式有不同的名称,一般有 按压力分类和啮合方式来分类的,具体见教材
一、齿轮泵的工作原理:认识各种泵的原理应该遵循以下 原则
找 出 密 封 容 积
密封容积由小变大 (脱开啮合) 密封容积由大变小 (进入啮合)
吸 油
(二)结构特点
① ② ③
叶片底部有弹簧,已保证初始叶片紧贴定子 内表面。 叶片径向安装,使其可以双向旋转。 壳体中装有单向阀,保证叶片底部始终有压 力油而紧贴定子内表面。
37
38
§3-4 柱塞泵及柱塞油马达
柱塞泵是依靠柱塞和缸体形成密封容积,柱塞在缸体内 做往复直线运动,使密封容积变化产生吸排油动作。 柱塞泵由于是缸体和柱塞的配合,所以比较容易加工而 得到很高的配合精度,所以,其密封性好可以得到很高的工 作压力。故一般柱塞泵都是高压泵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和 生产线。 缸体带动柱塞旋转 斜盘式 轴向式
33
(三)特性曲线 ⒈曲线的形状分析 ① AB段:反馈作用力小于弹簧作用力,偏心距为初始
的最大值,流量为最大值,但流量随压力的 高有减小。
② 拐点B:这是反馈作用力和弹簧作用力平衡的临

界点。
③ BC段:反馈作用力大于弹簧作用力,定子移动,
偏心距减小,流量输出减小,当工作压力 接近 C 点压力时,定子和转子接近同心, 基本没有流量输出,只有维持泄漏的一点 流量。
(二) 分类
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对油泵和液压马达进行不 同的分类。按结构形式分类,可以分为齿轮泵(马 达)、叶片泵(马达)、柱塞泵(马达),三大类。 按输出流量分类有定量泵(马达)、 变量泵(马达) 等。它们的图形符号如下:
3
二、液压泵(马达)的压力、排量和流量
(一)压力
工作压力:油泵的输出压力。即油泵输出的油液克服阻力所 必须提供的压力,它取决于负载。
20
③ 容腔增大过程
当密闭容积由小变大(图 b变化到图c时),由于闭 死容积增大,而又不能补 油,所以在困油区形成真 空,使融于油液中的气体 释放出来而产生气泡,引 起强烈的噪音,振动等现 象。解决的办法一般是在 端盖上开出卸荷槽。
21
(二)泄漏问题 ① 泄漏途径
一般通过径向间隙、轴向间隙从高压区向低 压区泄漏泄漏。主要泄漏通道为轴向间隙也称 端面间隙,大约 70-80% 的泄漏量是通过这条通 道泄漏的。
机械效率:
mp
Ttp Tp

Ttp Ttp Tl
(3 7 )
11
⒉油泵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总效率
① 油泵的输入功率
Pip T p p T p 2n p
② 油泵的输出功率
Ttp
mp
2n p
( 3 10 )
油泵的理论输出功率 理论输入功率: p pQ tp Ttp 2n p 油泵的实际输出功率为 : Pop p pQP p pQtpVp Ttp 2n pVp ( 3 8 )
7
8
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功率和效率
(一)油泵的功率和效率 油泵的输出量是压力和流量;输入(即电机的输出)是扭 矩和转速。在不考虑功率损失的情况下,得到理论功率:
Pt p p Qtp Ttp p
(3 3)
⒈ 油泵的功率损失 油泵的功率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两部分 ① 容积损失:油泵的泄漏量
② 解决的途径
在中高压齿轮泵中,解决轴向间隙的泄漏 问题由于压力的升高而显得更为重要,所以, 在这一类齿轮泵中都有轴向间隙的补偿装置
22
(三)径向力平衡问题
由于齿轮泵的左右两 腔分别是压油和吸油 腔,压力差别较大, 且压油腔的压力沿齿 顶有一个分布,所以, 对齿轮和轴承产生一 个不平衡的径向力。 这个力不仅加速了轴 承的磨损,降低了轴 承的寿命,还可以使 轴弯曲。现在一般采 用开压力平衡槽或缩 小压油腔等办法
34
35
⒉影响曲线形状的因素
改变反馈柱塞的 初始位置
偏心距改变、输出 流量改变、AB上下 平移
改变弹簧的预压 缩量(预紧力)
拐点位置改变,BC 左右平移。
曲线BC斜率改变, 刚度大,BC段趋于 平缓。
36
改变弹簧的刚度
四、叶片油马达 (一)工作原理
当压力油通过配油窗口进入相邻两叶片间的密 封容腔,4、8两叶片两面受力相等,所以不产生扭 矩。1、5和3、7叶片一面受压力油的作用,另一面 是低压区,所以可产生扭矩。
14
(二)油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马达的容积效率 Vm 马达的输出转速 nm 马达的输出扭矩 Tm 马达的输出功率 Pop 马达的输入功率 Pim 油泵的总效率 m
Qtm 理论流量 实际流量 Qm Qm 理论流量 Vm 排量 q pm q m mm 2 Tm 2nm pm Q m Pop mmVm Pi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