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例谈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初中八年级的数学教师小王,在一次小测验中发现学生对于比例概念理解不深,且在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时容易出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小王选择了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教学,以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1:激发兴趣小王首先以一个问题开始教学,将一张购物清单给学生,上面列举了几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让学生通过计算求出每件商品的总价,然后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教学设计2:引入比例在学生完成购物清单的表格后,小王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提问:“如果现在我们要买两个相同的购物清单,那么两个清单的总价会是多少?”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小王向学生解释两个清单的总价之间的关系就是比例关系,并引导学生找出比例的特征,培养学生对比例的敏感度。
教学设计3:比例的计算小王将比例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来进行教学。
首先向学生讲解两个数量比例相等的两个物体数量的比,即A:B=C:D,可以通过交叉乘积法来计算。
然后教学小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答一道练习题,以加深学生对比例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小王向学生演示如何通过比例解决一道实际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设计4:实践应用小王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一份小组任务:从家庭菜谱中选择一道你们喜欢的菜品,然后编写菜谱,指定有几人吃,需要的食材和数量,并计算出每个食材需要购买的数量和总价。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互相协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比例计算的能力。
教学设计5:讲解总结通过小组活动后,小王会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就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澄清。
例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漳州 第一 中学分校 陈建辉 黄国华
数 学 概 念 是 进 行 分析 判 断 、计 算 、推 理 证 明 的基
验 ,从 实验 中抽 象 出数 学 概 念 。 如 讲 授 圆 的 定 义 前 ,我 们 让 学 生 准 备 纸 板 、 图
钉 、绳 子 等工 具 ,课堂 中引 导学 生 利用 这 些 工具 画 圆 ,
学 的必要性 以及 正 负数 的性质 ,我们还 必须 指 出 :要用
数来表 示具 有相 反 意义 的量 ,要解 决正 数减 法 中 出现 的 问题 ,只 有正数 和零 是 不够 的 ,必须 引入 负有理 数 的概
念。也 就是说 ,数 学发展 的 内在需 要引 出了 负数。
2用 实 验 情 境 引 出 数 学 概 念 。 .
如 果 直 接 把概 念 “ ”给 学 生 ,学 生得 到 的并 非 抛 理 性 知 识 ,也 难 以真 正 掌 握 。学 生 自己 动 手 做 实 验 ,
要 将概 念 的 文 字语 言 与 图 形 语 言 进行 互 译 。 每 一 句话 都有相应 的 “ 与式” 图 ,语 、 图 、 式 三 者 之 间 要 根 据 需 要 相 互 转化 。 把 握 数 学 概 念 的 内 涵和 外延 ,在 教 学 中注 意 形 象
概 念 是 用 词 ຫໍສະໝຸດ 达 的 , 我 们 要 引 导 学 生 抓 住 概 念 中
身体 验 ,在 分 析 和 整理 的过 程 中学 习概 念 ” 。
1创 设 故 事 情 境 引 出 数 学 概 念 。 .
学 生 往往 对历 史 故 事 和 人 物 感 兴趣 , 这恰 好 是 增 添 数 学 教 学 活 力 的切 入 点 。 教 学 中 ,教 师 可 以结 合 概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以初中《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以初中《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为例介绍:《函数的概念》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通过具体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函数的概念。
本文将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设计针对《函数的概念》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能够正确使用函数表示、定义和计算;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函数进行解决。
教学内容:1.函数的概念和符号表示;2.函数的定义与性质;3.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4.函数的应用实例。
教学设计:一、引入活动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准备几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3.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二、概念讲解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总结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对其进行讲解和补充。
教师在概念讲解中重点突出函数自变量、因变量和函数值的关系,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函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三、案例分析1.例1:已知函数f(x)=2x+3,求f(-2)的值。
2.例2:已知函数g(x)=x²,求g(x)的图像。
四、拓展应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如:1.商品原价为100元,现在打8折,求购买该商品的实际花费;2. 设车辆行驶t小时,速度为v km/h,求行驶距离。
评价:通过本教学案例的设计,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函数的概念,通过观察、思考和计算,逐步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学生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对函数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案例设计中,教师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对函数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教学案例设计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案例描述:小明购买了若干部手机,每部手机的售价为x元。
总共花费了450元。
他注意到,如果手机的售价再便宜20元,他就能多买一部手机。
请问,每部手机的售价是多少?解答过程:1. 设每部手机的售价为x元;2.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x * n + (x - 20) = 450,其中n为手机的数量;3. 将方程化简为一元一次方程:x * n + x - 20 = 450;4. 将方程进一步化简,得到:(n + 1) * x = 470;5. 除以(n + 1)后,得到x = 470 / (n + 1);6. 根据选项可得n + 1 = 10,因此n = 9;7. 将n = 9代入方程,解得x = 470 / 10 = 47。
教学评析: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推导出方程,然后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求解,并且将解代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求解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二:几何图形的构造教学目标:通过几何图形的构造案例,帮助学生巩固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构造方法。
案例描述:已知一个三角形ABC,已知AB = 5 cm,BC = 6 cm,AC = 7 cm。
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构造这个三角形。
解答过程:1. 画一条线段AB,长度为5 cm;2. 以点A为圆心,以5 cm为半径画一个圆,与线段AB交于点C 和点D;3. 以点B为圆心,以6 cm为半径画一个圆,与线段BC交于点E;4. 连接线段AE,AE即为所求的线段AC;5. 连接线段CE,CE即为所求的线段BC。
教学评析: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能够巩固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还能够通过尺规作图的方法进行几何图形的构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问题,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构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为例
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为例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数学凝聚了许多智慧结晶,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数学概念,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论,用以指导生产生活,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鼓舞。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形成数学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文化修养。
因此,本文基于数学概念的内涵,以八年级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从思想观念、立足实际、拓展延伸方面施策,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渗透研究前言: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期的生产活动中,人们结绳计数,后发展为君子六艺之一,再到今天,修房造屋、筑路搭桥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
因此,个人建议,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渗透数学概念,发挥数学概念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一、数学概念的内涵所谓数学概念,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数学形成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模式,它是具象的数量关系、数学公式、数学原理、推理法则等,也是抽象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方法论。
立足实际,数学概念究其本质,是通过具象定义的数学符号的形式,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推动实际问题得以解决[1]。
例如,已知某地区每年的营收,通过(现期-基期)/基期,计算出增速,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使用几何学,我们能够计算物体的高度、体积,计算船只到海岸的距离,得出最短航线等等。
通过对八年级的教材内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概念崇尚理性思维,讲求严谨精准,致力于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式。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教师要深刻认识数学概念的内涵,将数学概念的积极效用发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提质增效。
1.基于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1.重视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强化理论指导初中八年级的数学学科中,有很多数学定义较为抽象,晦涩难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很容易忽视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的讲解,或者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数学原理,一知半解,学习始终收不到良好成效。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以《 圆》的教学为例谈概念教学
以《3.1.1圆》的教学为例谈概念教学在《初中数学导学式思维课堂实践指南》一书中提到:概念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概念的生成过程,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表达思想和解决问题,生成概念系统,体验概念的价值。
概念课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告诉学生“是什么”或“什么是”,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是”。
本文以《3.1.1圆》为例,从最初的教学设计,经过三次修改最终呈现的效果为例,谈谈我对概念教学的认识。
3.1.1《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弧、弦等有关概念.2.学会圆、弧、弦等的表示方法.3.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方法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弦和弧的概念、弧的表示方法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三、教学过程(一)认识问题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许多物体都给我们以圆的形象.(多媒体图片引入)1、情境1看了此画你有何感想?2、请画一个圆,观察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二)认识概念1、圆的概念演示圆的形成(多媒体动画),然后总结出概念在同一平面内,线段OP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端点P所经过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圆心,半径以及圆的表示方法:定点O 叫做圆心;线段OP 叫做圆的半径。
表示:以O 为圆心的圆,记做“⊙O ”,读做“圆O ”.2、圆的有关概念弦与直径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AB .经过圆心的弦是直径,图中的AC 。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弧1、直径将圆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圆(如弧ABC).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弧用符号“⌒”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如记作⌒AB (用两个字母).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如记作⌒ACB (用三个字母).等圆与等弧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等弧(注意:等圆:圆心不同,半径相等;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等。
)巩固练习:1.练一练:如图所示,你看到哪几条弦?哪几段弧?各如何表示?2.想一想:确定一个圆的两个必备条件是什么?圆心,半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确定一个圆两者缺一不可。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刍议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计算、推理证明应用的基础,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概念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概念的本质,并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
一、切实做好中小学概念衔接教学从小学过度到中学,数学概念的衔接教学极其重要。
教师要以学生直接或间接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教学活动,获取某一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由算术数到有理数、实数,算术运算到代数运算的衔接教学,分数与分式的衔接教学,长方形与矩形的衔接教学等。
做好数学概念的衔接教学,就会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概念的引入与生成数学概念的形成,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直观具体地建立在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给出概念,解释概念,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概念的本质特性。
只有把握好概念教学的切入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生活故事情境引出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认识,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引出数学概念。
例如,到银行存钱记正,取钱记负;天气预报中,零度以上记正,零度以下记负。
以上生活情境学生均不陌生,由此引入正负数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从而进一步讲解负数的意义。
介绍一些数学发展史或数学家的故事,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概念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对象的存在。
2.利用实验情景引出数学概念要让学生得到理性的知识,更好的掌握数学概念,教师要改变“师讲生听”的教法,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从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例如,让学生准备两组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木棍,一组能围成三角形,另一组则不能。
通过实验对比,引出三角形概念:只有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连组成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同时也为以后讲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性质埋下伏笔。
“概念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运用——教学案例分析
教 学案例 分析
周 尹
( 京市 玄 武 高 级 中学 , 苏 南 京 南 江 20 1) 1 0 8
摘 要 : 学概 念 是 反 映现 实世 界 的 空 间形 式 和 数 量 关 数 系的本 质 属 性 的 思 维 形 式 。 初 中数 学教 学 中 , 强概 念课 的 在 加
一
、
情 境 创 设
根 据 篮 球 比赛 规 则 : 一 场 得 2 , 一 场 得 1 . 某 次 赢 分 输 分 在 篮 球 联 赛 中 , 支 球 队 , 若 干 场 , 1 场 , 积2 分 , 该 队 一 赢 输 0 共 0 问
赢 了多 少 场 ? 如 果 设 该 队赢 了x , 可列 方 程 : 场 则
比较二 元 一 次 方 程 的解 与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解 的 区别 . 设 计 目的 : 学 生 自主 探索 解 二 元 一 次方 程 , 而 发 现 二 让 从 元 一 次 方程 的解 的无 穷 性 .与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解 的唯 一 性 进 行 区 别 。 握 住解 的本 质 . 把 三 、 决 问题 解 根 据 篮 球 比赛 规 则 : 一 场 得 2 , 一 场 得 1 . 某 次 赢 分 输 分 在 篮 球 联 赛 中 , 支 球 队 , 了 若 干 场后 积 2 分 , 该 队 赢 了多 一 赛 O 问 少 场 ? 输 了 多少 场 ? 你 能 列 出输 赢 的所 有 可 能情 况 吗 ? 设 计 目的 :从 一 般 情 况 下 二 元 一 次 方 程 的解 的无 穷 个 到 具 体 问 题 中 的有 限个 . 学 生 灵 活 运用 所 学 知 识 解 决 问 题 . 让 试一 试 : 球 员在 一 场篮 球赛 比赛 中共得 3 分 ( 中罚球 得 某 5 其 1f ) 0 . 分别 投 中了多 少个 两分球 ? t 问他 多少 个 三分 球?如 果设 该 球 员 投 中 了x 两 分 球 ,个 三 分 球 , 可 列 方 程 为 : 个 v 则 . 你 能 用 表 格 列 出 该 球 员 投 中 两 分 球 和 三 分 球 的 所 有 可 能吗? 根 据你 所 列 的表 格 , 回答 下 列 问题 : ( ) 名 球员 最 多 投 中 了多 少 个 三 分球 ? 1这 ( ) 名 球 员最 多 投 中 了多 少 个球 ? 2这 ( ) 果 这 名 球员 投 中 了 l 个 球 , 么 他 投 中 了几 个 两 分 3如 0 那 球 ? 几 个三 分 球 ? 练 一练 :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探讨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对每一个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学的学习质量。
因此,重视和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重要。
一、新概念的引入在教学中,应当从实际事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概念,这是符合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规律的。
对数学知识的领会过程就是学生将数学教材的内容从形成直观表象到抽象概念的过程。
前者是在事物与语言的作用下,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感性知识的认识过程,后者则是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形成事物的理性知识的认识过程。
数学概念大体分为两种。
即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日常概念是科学概念的基础,而科学概念又是日常概念的抽象、发展与归纳。
数学概念的教学就是要把属于感性知识的日常概念抽象或者归纳为属于理性认识的科学概念。
教育教学中,随着知识面的扩展和深入,要经常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引入新的概念。
(一)由具体事例引入新的概念。
初一学生在接触正、负数的概念之前,已经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日常概念比较了解、熟悉,例如上升与下降,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等等。
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感性知识,我们则可以在引导学生分析、说明这些具有相反的量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用怎样的数能明确的表示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呢?用小学学过的数是无法表示的,这就必须引入新数——负数,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又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学习平行线的概念时,由于学生对平行线的实际例子的了解较多,如黑板的上、下或左右边缘线,笔直的两条铁轨,直立的两根电线杆等,教学时就可从这些实际存在的事物中直接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
再如平面直角坐标一章中,关于坐标平面的点与有序实数对——对应关系的概念,城市学生可以启发其根据电影票上的排号与座号找座位来说明一对有序实数在坐标平面内有唯一的点和它对应,农村学校也可根据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
匿
2 年 …
《教 学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j j 9l × U E
J . I .
( 学 生 两两合作 进行操 作 体验 . )
C
概 念 的 引入 就 水 到渠 成 了.同时 ,学 生 也体 会 到 了数
基本元素,也是数 学教学的核心 ,有效的数学概念教 提升”这几个基本环节. 现结合教学案例 ( 实录)进 学不仅是 学生感悟数 学思想方法的主要手段 ,而且还 行 说 明 ,与 同行交 流.
是培养学生数 学品质的重要途径.结合教 学案例 ,剖
析数学概念教学的步骤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 :概念教学;本质属性 ;教学策略
【 说 明】本节课 的教学 目 标是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 数学》 七年级下册 “ 9 . 2 不等式的性质” .
看作两条相交 的直线,剪刀刃之 间的角是相交直线所 成角. 从 生活 中学生熟悉 的剪 刀引入 ,提 出简单的数 学 问题 ,不 仅 吸 引 了学生 的注 意力 , 同 时也 为探 究 两 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关系提供背景和生活素材. 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 学科 ,它为人类发 展与社会 追问 1 :请用字母表示等式的基本性质. 追问 2 :思考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实质是什么?
1 2
问题 3 :仔细观察你所画的图形 ( 图2 ) ,当两条 分数 的概念 ,同样 ,对不等式性质的研究也可类 比等 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四个角中 ,/1 与 2 有怎样的 式 的性 质 引人 .
位置关 系? 的概 念及 掌 握 “ 对 顶 角 相 等 ” 的性 质 .剪 刀 的构 造 可 案例 3 :人教 版 《 义务 教 育课 程 标 准实 验 教科 书 ・ 问题 1 :你 能 回忆 一下 等式 的基 本性 质 吗?
浅谈初中数学中概念的教学
生理解 、 例题解析 、 习题演练等 。 以往 , 大 多数教师往往 只注重例题
数学概念 的学习是学生对概念从 陌生到了解 , 进而从 了解到 解析 和习题演 练等学 习环 节 , 忽略 了学生对 知识 、 对概念 的理解
掌握 , 再从掌握到融会贯通 、 灵活运用的过程。 可 以说数学概念 的 是否透彻。 将大部门的时间用在例题解析上 , 固然可以加深学生 的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概念教学急不得 。 但是传统 的“ 填鸭 印象 , 从短期效果来看 , 由于学生大量 的时 间都 在例题解析上 , 在
还可 以把学生的学 习兴趣调动起来 , 激发学生探索 的 教学 亦是如此 , 数学概念本身就很晦涩 、 难 匿, 学生在学 习时难免 问题和氛围 ,
的、 严谨 的, 并非那么容易就能理解 的。
・
平 易近人的感觉 , 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这样 的话 , 才 能提高学生
因此 , 概念教学也是一个技术活 , 如何让学生掌握 , 并且 融会 学习数学概念的效率和效果。 3 . 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
贯通地运用是概念教学 的关键。在新课 改的倡导 与实践下 , 对初
式” 教 学模 式却恰恰忽略 了概念教学 的重要 性与过程性 , 许多 中 本堂课接下来 的习题演练中, 效果 肯定很好。 但是 , 由于对基础 的概念并没有 真正的了解 、 吃透 , 过几天之
学教学工作者对于概念仅仅是一带而过 ,或者是简单地灌输 , 并
不对概念做过 多的解释与讲解 ,而将大部 门时 间用在例题讲解 、 后, 大脑对概念 的记忆就遗忘 了许 多 , 这个 时候 , 再举 一反三地做
1 . 要 重 视数 学 概 念 的 引 入
教师应该根据即将教授的数学概念 , 精心设置 问题 , 营造 良好 的探 索氛 围, 比如 : 在讲解 “ 几何物体的俯 视图 、 侧视 图” 等知识 时 ,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一、教学内容1. 数学概念课的内容主要包括:a. 数的认识和比较: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等的认识和比较。
b.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整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
c. 代数式和方程:包括代数式的认识和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
d. 图形的认识: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计算等。
e. 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对称、相似等的认识和运用。
2. 这些内容构成了初中数学概念课的主要内容框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可以逐步建立数学概念体系,初步形成数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系统。
通过数学概念课的学习,让学生逐步建立数的概念、运算概念、代数式和方程的概念、图形的概念以及几何变换的概念等。
2.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概念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生动、形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方法1. 表示方法。
数学概念课要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理解数学概念,可以通过数轴、比例尺、透视图等形象直观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的意义和应用。
2. 形象化比较方法。
通过图形、实物等形象化的比较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深化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3. 问题导入法。
通过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引出数学概念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发现数学规律。
4. 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课堂实践1. 比较法的课堂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图形,比如彩虹、斜塔、金字塔等,通过这些图形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图形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培养他们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形象思维。
浅谈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技巧
* 瓣 KEGAIQI YAN AN
.1 .
☆ .I -
之7e 6 ≥
镕
蚴
◎颜庭飞 ( 苏省 滨海 县 临 淮初 级 中 学 江 245 2 5 3)
【 要 】 初 中 数 学课 堂 上 ,抓 好 数 学 慨 念 的教 学 很 重 摘 在
要 . 文 简 要介 绍 :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 何 进 行初 中数 学 概 念 本 在 如 教 学 . 学 生 在 生 活 情 境 中 惑 悟 概 念 , 学 生 经 历 概 念 的 发 让 让
获 僻 必 需 的 数 学 . 同 的 人 数 学 l得 到 小 同 的 发 展 ” 本 着 不 .
对 于 问题 1 学 生 很 快 想 到 利 勾 股 定 理 解 决 : 于 题 . 对 2,有 学 生 很 可能 也 想 到利 H 勾 股 定 理 ,但 经 尝 试无 法 解 j
这 一 理 念 ,存 初 中数 学 课 堂 如 何 做 好 数 学 概 念 的 教 学 呢 ? 卜面 , 谈淡 我 个人 的一 技 巧 :
渊从 学 生 已有 的生 活 经 验 出 发 , 学 生 亲 身 经 历 将 实 际 问 题 让 抽 象 成 数 学 模 型 进行 解 释 L应 用 的 过 程 , 而 让 学 生 扶 得 j 进
案例
“ 弦 和 余 弦 ” 课的 教 学设 汁 正 一 AA C中 . 知 斜 边 A 和一 条 直 角 边 , B 已 B 怎
第 一 步 : 设 两 个 问 题 创
问题l :
样求 另 一 条 直 角 边 ? 问 题 2: R AABC中 , 存 t 已知 4 和斜 边 曰. 样求 , 怎 4
的对 边 曰 ? C
对 数 学 理 解 的 同 时 , 思 维 能 、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等 方 面 住 情 都 得 到进 步和 发 展 , 实观 “ 人 学 有 价 值 的 数 学 , 人 能 以 人 人
浅谈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数学概念作为数学知识的理论基础,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是整个数学大厦的奠基石。
没有清晰的概念,就像没有合格框架结构的大厦一样,早晚会因为经不住考验而倒塌。
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解释、推理、运算与解决问题。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说过:“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的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
由此可见,学习好数学概念是何等重要。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创设情境,重视概念的导入概念的引入对于学生感受新概念,接纳新概念和深入理解新概念都有很大的帮助。
引入新概念的过程,包括了解概念的必要性、合理性,初步揭示它的内涵和外延。
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概念,设计出各种各样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情境,成功的情境创设,应尽可能地融入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活动性于一体,浓缩概念形成的全过程,要树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观念。
如“轴对称图形”的引入部分,我先拿出一只单耳朵的米老鼠教具,问谁能猜一猜米老鼠的耳朵应该贴在哪里面,这时学生看见动画片中自己比较熟悉的米老鼠都想上来试一试,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当指名学生站板贴完耳朵后,我马上提问米老鼠的耳朵为什么要贴在这儿呢,由此很自然地引出了米老鼠的两只耳朵是对称的,同时学生想学习新知的兴趣油然而生。
然后我逐一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飞机、三叶草、蝴蝶、囍字等图案),在欣赏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1.1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形状,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1.2对折这些图形(事先发给学生上述图形的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它和你观察到的特点有什么关系呢?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情境,导入概念的类型和方法是很多的,导入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各种方法一般都在交叉使用。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导入的方式和导入的例子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概念的教学应生动有趣数学的逻辑性很强,概念抽象,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以初中《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以初中《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相关概念,掌握函数的求值和绘制函数图像的方法。
2.技能目标:运用函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相关概念,掌握函数的求值和绘制函数图像的方法。
2.难点:运用函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教学实例、大白板、彩色笔、学生教辅资料。
2.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 (10分钟)1.通过展示一张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如水龙头的开关过程,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引出“输入-输出”关系的概念。
2.在黑板上写下“输入”和“输出”两个词,并解释这两个概念。
3.引导学生思考:能否通过一个输入值唯一确定一个输出值?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
Step 2:引入函数的概念 (15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函数的定义以及函数的相关概念,如定义域、值域、自变量、因变量等,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2.通过举例说明函数的概念,如求将英寸转换成厘米的公式,可以将英寸作为输入值,厘米作为输出值,然后编写一个函数描述这个关系。
3.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函数的特点和作用。
Step 3:求值和绘制函数图像 (25分钟)1.让学生通过计算求解函数的具体值,巩固函数的定义和概念。
2.通过给定函数的公式,让学生计算不同自变量对应的因变量的值,并将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3.讲解如何使用表格数据绘制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从表格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绘制出函数的图像。
Step 4: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5分钟)1.通过实际问题,如求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矩形面积的最大值等,引导学生应用函数的概念进行求解。
2.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论文
例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摘要】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
教学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学生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而且通过对概念获得的过程,发展了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可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概念教学方法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特征。
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也就无法对概念正确理解、记忆和应用。
下面就如何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概念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与需要而产生的,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
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
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人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
例如圆的概念的引出前,可让同学们联想生活中见过的年轮、太阳、五环旗、圆状跑道等实物的形状,再让同学用圆规在纸上画圆,也可用准备好的定长的线绳,将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带有铅笔并绕固定端旋转一周,从而引导同学们自己发现圆的形成过程,进而总结出圆的特点:圆周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从而猜想归纳出圆的概念。
再如:怎样用数表示前进3米?后退3米?收入200元与支出200元等这些相反量呢?引出正负数的概念。
用温度计、杆称这些实物,引出数轴这个概念;由对不同实物的分类,引出同类项概念等。
首先从对实物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由抽象的特征浓缩成数学概念,学生容易接受。
例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
科技资讯2015 NO.30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 技 教 育143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初中数学课的课型较多,有几何课、代数课、概念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等。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一般地说,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是运用定义的形式来揭示,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与具体性、逻辑连续性、表征多种性等特点。
[2]而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活动能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其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往往围绕大量的问题而展开,因此,概念课教学中有效地设计问题串就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串是指围绕某个教学目标或某个知识点设计三个以上启发性问题或追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笔者从概念引入、概念理解和概念的运用应用三个方面谈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
[3]1 概念引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串能够使概念引入自然,解决概念从哪里来的问题。
1.1 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设计问题串以《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这节课为例,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实例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含义。
设计了如下问题串: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甲、乙两名中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冠军属于中国选手吗?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吗?如果进入决赛的是两名外国选手,上述问题的答案还一样吗?如果进入决赛的是一名中国选手和一名外国选手呢?这样的问题串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概念引入水到渠成,教学效果较好。
1.2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设计问题串《平行四边形(1)》这节课的概念目标是通过回顾小学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课件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设计了下列问题:(1)你认识下列图片吗?(2)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几何图形吗?(3)根据小学知识,你能谈谈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吗?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时,与全等三角形类比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串: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何数量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还具有这样的关系吗?对应周长和面积呢?通过类比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将全等与相似串联成线,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更深刻。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探析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探析一、引言二、初中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1. 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初中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性、抽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出了挑战。
在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引入、感知、认知、理解和运用五个基本阶段逐渐形成。
即:首先引入新知识,然后感知新知识,接着认知新知识,然后理解新知识,最终能够熟练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2. 知识形成的关键环节(1) 引入新知识在教学中,首先需要引入新知识。
引入新知识时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愿意去认识和掌握新知识。
感知新知识是指学生通过感官来接触、认识新知识,例如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
通过感知新知识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初步的认识。
认知新知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与实践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示例或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深刻地认识新知识。
理解新知识是指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来对新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运用新知识是指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知识形成的最终目标。
案例: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新知识教学内容:整式的乘法案例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整式的乘法时,可以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例进行引入。
以购买物品时的计算为例,引出整式的乘法。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去商店买了 3 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 5 元,另外还买了 4 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 2 元,那么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出整式的乘法的概念和应用。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整式的乘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愿意去认识和掌握整式的乘法。
2. 感知新知识引入问题后,学生通过观察问题中的数学运算,感知到整式的乘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和运算方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整式的乘法概念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整式的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教学点滴谈武镇中学高慧内容摘要: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在概念教学中,应通过多途径引入概念,概念的形成放开手让学生体验,应培养学生做到“五会”即:会理解、会记识、会表达、会比较、会举例。
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对概念的运用的讲解,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数学概念、概念教学、提高、体会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课的教学,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搞清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只有对概念理解得深透,才能在解题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数学概念教学的肤浅认识。
一、在概念教学中,应通过多途径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与需要而产生的,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
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通过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采用猜想、归纳的方法来引入。
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
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概念的引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观察一类事物的实例,并通过猜想、判断并概括出它们的特征,形成某个概念的过程。
例如圆的概念的引出前,可让同学们联想生活中见过的年轮、太阳、五环旗、圆状跑道等实物的形状,再让同学用圆规在纸上画圆,也可用准备好的定长的线绳,将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带有铅笔并绕固定端旋转一周,从而引导同学们自己发现圆的形成过程,进而总结出圆的特点:圆周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从而猜想归纳出圆的概念。
引入概念时,教师要很好的体现主导作用,要注意引好路,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及数学归纳推理的严密性。
第一:选择实例应注意代表性。
;在引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时,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物体,如:汽车防护链、门框、国旗等。
除了画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外,还要画矩形、菱形、正方形。
一可说明这类图形的特点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与夹角的大小、边的长短变化无关;二可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矩形、菱形、正方形均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为学生后面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概括特点要注意准确性。
第三:引进概念要突出必要性。
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可以从实际应用与数学本身的需要两方面进行分析。
二、概念的形成放开手让学生体验。
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结论及结论的运用的教学方法,要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即概念在什么条件下蕴藏着,在什么背景下初露端倪,如何经过分析、对比、归纳、抽象,最后形成理性的概念。
这个过程,如果处理得当,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很有利。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概念形成的背景。
几何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和建立定理的依据,也是思维的起点,应当向学生揭示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本质属性。
因此在几何教学中,不仅应注意概念与图形的结合,更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并概括出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四边形》一章的四边形定义教学中,若只停留在对四边形定义的文字表述上是浮浅的,应当加深对四边形图形的认识。
因为四边形的概念的教学是联系《三角形》一章与《四边形》一章的纽带。
教学时要切实注意启发学生观察图形,探索四边形的组成,由学生概括,教师总结。
三、加强对概念的运用的讲解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
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运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启发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的情景”,即要创设一种使学生能积极思维的环境,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
运用概念的方法;复述概念或根据概念填空;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运用概念进行推理。
2).运用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练习达到运用概念的目的的。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练习时必须明确每项练习的目的,使每项练习都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练习的意图,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概念和形成基本技能,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定式的干扰,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设计变式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设计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学生对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沟通新学概念与其他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促进概念系统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设计综合性练习等。
练习的层次要清楚。
鉴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认识事物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要一个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因此练习时要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
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概念系统。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并与其它有关概念有着区别与联系。
因此在进行运用概念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获得的每一新概念及时地纳入相应的概念系统,这样新旧概念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新概念,才能使相关联的概念形成概念系统。
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所获得的概念的保持与运用,有利于学生概念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认知系统结构的形成。
如在学过菱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通过练习,联系正方体是特殊的菱形,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概括为“对角线的平方的一半”。
这样就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了这一类概念的系统知识。
四、在基本概念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做到“五会”即:会理解、会记识、会表达、会比较、会举例。
1、学生理解概念要透彻要记住数学概念,首先要理解透彻,不能囫囵吞枣,要求在讲概念时讲清、讲透。
对课本上的精练的概念应该字斟句酌,帮助他们彻底认清关键性的字眼,逐字逐句理解透彻,力求真正弄懂。
例如:“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对这个定义,除了讲清楚“元”与“次”的含义外,还要抓住“项”这个字眼做文章,使学生懂得这个定义如果丢了“项”字,则方程x y=5也是二元一次方程。
2、学生记识概念要深刻数学概念不仅仅要理解,还要对重要的概念、定理、定义、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必要的识记。
识记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理解来帮助记忆,通过记忆来加深理解。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忆:①利用顺口溜帮助记忆。
如: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我编了:“要全等,三条件,至少要有一条边;如果具有二条边,夹角必须在中间”。
纠正了学生在证三角形全等时常犯的“边边角”推全等的错误。
②数形结合法帮助记忆。
如:讲实数的绝对值时,既讲其代数定义,又讲其几何定义“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它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让学生看着数轴上的图示记忆这一概念。
特别是对于“三角函数”中的概念、公式,更要充分利用图形帮助学生记忆。
如讲基本函数时;利用函数的图象帮助学生记忆其性质等等。
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要安排时间让学生熟悉巩固有关的基本概念、定理、定义,必要时要检查,还要结合新课复习讲解让学生有一个循环的记忆过程。
在例题讲解中,尽可能联系学生已往学过的概念。
在学生稍有遗忘的时候,又刺激记忆,不断加深印象,使学生真正记住,在需要时能立刻浮现脑际,脱口而出。
3、学生要会表述概念概念形成之后,应及时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以加深对概念的印象,促进内化。
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教师可从学生的表述中得到反馈信息,了解、评价学生的思维结果。
表述概念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可以不按课本原文,按一个角度表达。
例如:“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可以简述为“有相同的解的方程叫同解方程”。
由于数学概念是用科学的、精练的数学语言概括表达出来的,它所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必须确定、无矛盾,有根有据和合情合理。
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述概念,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概括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常常会概述为:“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总是忽略整式不等于零则一关键性的规定,类似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分母有理化”都要防止丢了“零除外”这个条件。
又如认识梯形时,教师从直观的模型或水坝横截面的形状引入,抽象出图形,然后让学生对大小、形状、位置不同的梯形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有本质属性,发现用“只有”就可以说明梯形的另一组对边是不平行的。
最后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这样学生在给概念下定义时就会斟字酌句,不随意添字丢字。
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剖析,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
学生在组织语言给概念下定义的过程中,既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4、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概念会比较鉴别有比较才有鉴别。
许多数学概念相互之间联系密切,讲新概念时,要联系已讲的概念,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在“一元”与“一次”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前者含不等号,后者含等号。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的最主要区别要特别强调。
例如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区别,主要是含不含加减运算;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区别,主要是积化和差或和差化积。
5、教师要对运用概念要灵活在提问数学概念时,有的学生会按课本内容回答得一字不差,但是要他举个例子,想了半天却举不出来或举错例子,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这说明学生不是真懂。
先看这样一个例子:学习了“三角形的内切圆”后,让学生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工人师傅要将一块三角形铁片加工成一个圆形零件。
请你帮他设计:如何才能制作最大面积的零件?”学生分析题意后,发现了此题的实质:要从三角形余料中剪出-个与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内切圆。
再让学生画图验证。
由于把枯燥的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对概念的理解就更透彻了,还认识到了数学的价值,获得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概念教学至关重要,概念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数学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概念本身,而应努力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若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记住它的定义,然后反复练习,这样做,虽然学生也能理解这部分知识,但实际上是降低了对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