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五讲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第五讲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每个集团在对方选择的影响力水平基础上根据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施加影响力水平一个集团施加较小影响力等于另一个集团施加较大影响力在给定p集团1的最佳影响力用表示叫最佳反应函数同理集团2的最佳反应函数是两条最佳反应函数的交点就是政治均衡点有利于提高和增加福利的规制政策更容易被执行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扩展了佩尔兹曼俘获影响规制机构的不是单一的利益集团的思想更贴近现实在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与公共利益规制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探讨再分配问题时强调经济效率贝克尔模型达到的均衡也是非最优均衡因为利益集团为了获得转移的福利在压力的相互竞争中耗尽最大量的资源缺乏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认为无论是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还是规制俘虏理论都无法解释受规制产业的一个重要现象

施蒂格勒模型描述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施蒂格勒模型的评析



施蒂格勒方法和模型是对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 彻底放弃,具有分水岭意义 为后来规制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施蒂格勒模型强调利己的政治家行为、组织的 重要性和信息成本,这些都成为规制经济理论 的特点 施蒂格勒特别强调政府对生产者的保护,与现 实存在一定差距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规制俘虏理论的发展脉络





本特利(1908)最早将利益集团概念引入政府规制的分析 框架之下。他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虚构,只存在集团利益, 用集团俘虏规制机构来增进他们的利益 格雷(1940)指出,原本为公共利益服务设计的程序被私 人利益集团破坏 波恩施(1955)指出,规制的供给是应产业的规制需求而 出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制机构被受规制的产业所控制 施蒂格勒和弗里兰德(196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电费 实行公共规制的两个目标(制止垄断价格和消除价格歧视) 在实践中都没有达到,从而提出了一套不同于公共利益理论 的演绎推理 乔丹(1972)对施蒂格勒理论作了总结,正式形成规制俘 虏理论

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

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

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的存在与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利益集团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经济、政治或文化利益的个体或组织,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并参与政策制定和政治决策过程。

在中国政治中,利益集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政治资源,对国家治理和政策制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政治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利益集团的分类及特点中国政治中的利益集团可以分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集团。

这些集团通过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源来影响政治决策和政策制定,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政府利益集团是指政府官员和机构所组成的集团,他们通过政治权力来获取利益。

这些利益集团通常是政府的一部分,如党派、政府机构和军队。

他们通过权力和地位来影响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

企业利益集团是指那些由企业家和企业组成的集团,他们通过经济资源来影响政治决策和政策制定。

在中国,企业利益集团通常是由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组成,他们通过捐款、行贿和掌握经济资源来获取政治资源。

社会团体利益集团是指传媒、学术界、宗教团体等非政府组织所形成的集团,他们通过舆论和人际交往来影响政治决策和政策制定。

这些团体通常与政府和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在社会舆论中塑造某种利益诉求和意见来推动政策的制定。

地方政府利益集团是指中国各个地方政府所形成的利益集团。

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地方经济、资源、投资等手段来获取政治资源。

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在政治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利益集团在中国政治中有着不同的特点。

首先,他们具有较高的组织性和组织能力,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来参与政治决策和政策制定。

其次,他们拥有丰富的资本和资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资源,这些资源使得他们能够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最后,这些利益集团在政治上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政治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策略和行动方式,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探析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探析
委托 一代 理理 论 的演进 。( ) 制 俘 获 理 论 的基 本 1规
加影响的个人 的有组织的实体。在 民主政体 中, 规
制中利益集团存在 的直接原 因是 , 交易成本或信息
不对 称导 致利 益集 团在 规制 政策 制定 程序 中 占有优
势 ; 益集 团能 够 依 此 获 得 垄 断 租金 。经 济规 制 中 利 的利 益集 团主 要 包括 生 产 者 利 益 集 团 、 在 生 产者 潜
理理 论则 修 正公共 利 益规制 理论 和传 统 利益集 团规 制理 论共 同的“ 息完 全 ” 信 的假设 , 引入信 息不 对称 ,
者对“ 市场 失灵 是规 制 的动 因 、 制 有 效 率 ” 规 的公 共
利益规制理论信念 的动摇 , 他们相信在市场失灵 的
背 后有 其他 原 因导致 规 制 的产 生 , 于是 “ 求规 制政 寻
*此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西方规制经济学评析 与借鉴 ”项 目编 号 :6 JD4 和 中国博士后 科学 基金项 目“ ( 0 CI 1 ) J 西方 规 制经济学的演进及其在 中国的适用性 ”项 目编 号 :06 402 ) ( 2000 18 的阶段性 成果 。 [ 作者简 介] 张红凤 (90一 )女 , 17 , 山东荣 成人 , 经济学 博士 , 山东 经济学 院经济 研究所 教授 、 士生导 师 。主 要研究 方 硕
总能 赢 ” 。佩 尔 兹 曼 (ez a,96 进 一 步 扩 展 施 Plm n 17 ) t 蒂格 勒 的观点 , 出最优 规制 政策 模 型 , 为政 府官 提 认
还有 环境 保护 者利 益集 团 、 工会 等等 。
利益 集 团规制 理论 是在 对公 共利 益规 制理 论批

新制度经济学第7章利益集团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第7章利益集团理论

7.1 什么是利益集团?
7.1.1 利益集团:内涵与分类
1. 利益集团的内涵
• 狭义的利益集团是指在政治领域通过影响公共政策来追求 某种特殊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组织。这种组织是由少数有 共同利益特别是有共同经济利益的个人组成的。
• 利益集团能够有效地对个体进行资源性整合。利益集团的 本质是对利益多元、个人自主和社会博弈的反映,它是一 种中性的概念。
第7章 利益集团理论
目录
1 什么是利益集团?
2 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
3 利益集团的投票与寻租
4 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
本章要点
• 1. 了解利益集团的内涵及其分类。 • 2. 掌握利益集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3. 掌握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的相关理论。 • 4. 了解利益集团的投票、寻租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5. 了解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7.2 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
7.2.1 集体行动的性质与分利集团
1. 集体行动的性质
(1)集体行动的公共产品属性
• 集体行动具有非竞争性,每增加一个集体利益的消费者时, 给集体行动的供给者即集团带来的边际成本和对其他消费者 效应水平的抵扣可忽略不计。
• 集体行动也具有非排他性,当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获得某项 收益时,集团内的某些成员不能独自占用。
7.1 什么是利益集团?
7.1.2 利益集团的重要性
1. 利益集团的形成
• 利益集团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当这些条件成立时,人类社 会的个体成员逐渐汇集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形成的基 本条件包括共同利益、行动成本、选择性激励等因素。
• 第一,促使利益集团形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共同利益的存在。利 益可以体现为三类:一是经济利益,即有形的、直接带来收入 增加的利益;二是归属利益,强调集团给成员带来的归属感和 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三是观念利益,通常是无形的、理 念上的。

利益集团名词解释利益集团与立法之互动

利益集团名词解释利益集团与立法之互动

利益集团名词解释利益集团与立法之互动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利益作为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完善和再发展,而法律作为几千年来人们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探索结果,也是在与利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而发展和成熟的。

但是,利益是非主动的、不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它对法律的影响必然要通过一定的中间主体来实现,而这一中间主体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由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来充当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法与利益的关系就是法与利益集团的关系。

对于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带来的利益分配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造成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失横与混乱,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批被赋予合法化外衣的新型集团,他们也同样力图影响立法以增进自己的利益,虽然他们与传统利益集团施加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上有着诸多不同之处,但在目的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他们的影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现时的立法,并进而影响着正在进行着的中国法治建设事业。

对于利益集团与立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剖析我国的现实将有着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对利益集团的诠释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是利益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产生影响、发挥作用的特性的必然产物。

在利益追求过程中,当个人的利益表达遇到困难时,往往希望借助于集团的力量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和表现,于是以代表、反映个人利益为己任并寻求法律、政治制度保护的利益集团应运而生。

(一)、对利益集团内涵的界定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任何一个集团或者团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利益追求,这是它们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所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社会中的任何团体和组织都可以称为“利益集团”。

但本文所要论述的利益集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有着一定利益追求的团体,而是经过众多社会学和政治学学者的认真研究并科学界定之后形成的一个较为严谨的学术研究对象。

社会学和政治学把“利益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始于上个世纪的50代和60年代,开拓者为美国学者。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汇总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汇总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施蒂格勒方法和模型
在施蒂格勒之前规制一直被经济学家视作外生变 量 施蒂格勒在《经济规制理论》一文中运用经济学 的方法分析规制为什么产生,将规制变为经济系 统的内生变量,由规制需求和规制供给共同构建 施蒂格勒模型 施蒂格勒模型的中心结论:通常,规制是由产业 寻求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产业利益服 务的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佩尔兹曼的最优规制政策模型的结论:
最优价格P* 介于竞争价格 PC 和垄断价格 Pm 之间,规制者不会制定出一 个使行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政治决策者需要平衡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最优价格和进 入规制政策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力量均衡 最优规制价格的特性对于探讨哪些产业可能从规制中获益大有 启示。如果一个产业在没有规制的情况下其均衡价格接近于规 制下的价格P*,一般不会发生规制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施蒂格勒模型的评析
施蒂格勒方法和模型是对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彻 底放弃,具有分水岭意义 为后来规制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施蒂格勒模型强调利己的政治家行为、组织的重 要性和信息成本,这些都成为规制经济理论的特 点 施蒂格勒片面强调政府对生产者的保护,与现实 存在一定差距
第五讲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一、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在规制理论体系中 的地位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the interest group theory of regulation)是与公共利益规 制理论相对立,强调利益集团通过寻求规 制来增进私人利益的理论总称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自身经历了规制俘虏理 论和规制经济理论两个发展阶段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总体上强调利益集团在 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成员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 成员之间享有某种程度的共同利益 利益集团的规模与影响力具有一定反向相关性

论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利益集团问题

论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利益集团问题

论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利益集团问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者与奋斗者,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充满艰辛却又充满成效的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人民群众争取更多更好的福祉。

然而,在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各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勇于破除旧体制的利益固化机制面对当前我国的利益格局,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现代利益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动态变化的。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一切捆绑人民群众手脚的旧体制、旧制度、旧思想,都必须坚决破除。

仅靠修补和调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破利益固化机制,推行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主人翁,打破各种利益团体的局部垄断和利益固化。

2.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维护公平公正的关键。

我们必须加强对法制建设的投入,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政府应该树立法治观念,促进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加强对社会各方面的监管,使得市场保持公正与竞争。

公民要通过法制手段,监督和维护自己和社会的利益,实现公平公正和公正合理的分配。

3. 善于平衡和协调各方利益各利益集团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下,时常容易产生分裂和矛盾。

对此,我们需要善于平衡和协调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共识,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发展环境。

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与各利益集团的沟通交流,协调把握好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促使各方利益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

4. 强化舆论宣传,厘清利益关系舆论宣传是深化改革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作用。

正确引导公众的思想认识,厘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传递政策信息,加强人们对各方利益的理解,培养群众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力量,从而使改革工作更加顺利地推进。

总之,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各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是一项必然需要高度重视的政治任务。

解释决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

解释决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

解释决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决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系统中,决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

无论是在企业上层管理层确定公司战略,还是政府领导层制定公共政策,决策都需要涉及到各类利益方的参与和影响。

这些利益方可能是个人,可能是团体,也可能是一些特定的组织。

他们的参与和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即决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

本文将就解释决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进行探讨。

一、利益集团的定义利益集团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决策过程中,通过共同的目标、利益或信念而形成的一群人或组织。

这些利益集团在决策中能够通过互相合作或竞争来影响决策的走向和结果。

利益集团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工会代表、民间组织、媒体机构等等。

他们可能拥有不同的权力、资源和专门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决策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利益集团的分类利益集团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 根据利益方的性质:- 政府利益集团:如政党、政府机构、官僚体系等。

- 行业利益集团:如农业、制造业、金融业等各类行业组织和协会。

- 社会利益集团:如环保组织、慈善机构、人权组织等。

- 个人利益集团:如富豪、权贵、反对派等个体或私人团体。

2. 根据利益方的目标和动机:- 经济利益集团:追求经济利益、利润最大化的组织和个人。

- 政治利益集团:追求政治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的组织和个人。

- 社会利益集团:追求社会公益、社会正义和社会改革的组织和个人。

- 知识利益集团:追求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组织和个人。

三、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发挥影响力,以实现他们的利益和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方式:1. 资源控制:拥有资源可以增强利益集团的影响力。

资源可以包括财力、人力、物力等各种形式,例如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政府的权力和权威、社会组织的专业知识和声誉等。

2. 信息传播:媒体和公关活动是利益集团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控制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播,利益集团可以影响大众的舆论和决策者的认知。

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制定是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政府为解决具体社会问题而采取的正式行动。

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是“公共利益”,所有公共政策都是以公共利益为最高目标的。

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是公共选择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意味着从利益相关者中挑选出有能力影响和参与政策决策的少数人,这些人倾向于谋求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

采取政策行动需要考虑各种利益考虑,并应尽量避免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利益。

利益集团理论认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各种利益集团会进行利益斗争,政策制定者需权衡各方利益达成政策的平衡。

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主要分为四个步骤: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议程设置是政策制定的第一步,它确定了政策制定的重点和议题,政府通过政策报告、公众磋商等方式确定公共政策的议程。

政策制定是指政府制定具体政策并决定政策实施的程序。

政府采用各种措施形成政策并对政策进行评估,如制定政策文件、征求公众意见、组织专门的政策研究小组等。

政策实施是指政府按照制定的政策程序进行实施,并完成相关的调整、修订、改进等。

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测算,由政府、学者或其他研究机构进行评估。

公共政策制定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公正性”。

公正性是指政策制定过程应当保证唯一标准是公共利益,而非任何其他目标。

公正性可以通过制定政策程序、公开透明,创造公众信任等方式来实现。

公正性可以使公共政策制定更加合理和公正,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的任务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政府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

公共政策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利益,彰显政府的公正和公信力。

在未来,公共政策制定还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效性、公正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

政府需要通过改进和完善政策制定程序,提高政策制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以保证公共政策制定的良好实践。

利益集团理论

利益集团理论

利益集团理论利益集团理论是西方公共选择学派的一个理论分支。

所谓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就是“那些具有某种共同的目的,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的有组织的实体”。

利益集团的成员可以是普通公民、非赢利性组织、公共部门组织.也可以是寻利的厂商。

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其规模、资源、权利和政治倾向等方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存在原因利益集团为什么会存在围绕该问题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以大卫·特鲁曼(David Truman)和罗伯特·道尔(Robert A.Dahl)等人为代表的传统利益集团理论,认为集团(或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利益(特别是不能通过纯粹的个人行动获得的利益),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或企业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具有进一步增进这种共同利益的倾向。

个人可以通过代表其利益的集团来实现或增进他的个人利益。

“这实际上是个人行动的目的是追求他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经济人)命题的推广”。

其直接推论就是集团成员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一致的集体行动。

该理论进一步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总是归属于某一个或几个利益集团,这些目击者的各异的利益集团间的相互竞争所施加的压力汇总起来就决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进行。

第二种则是以奥尔森为代表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

他在1965年出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指出,有理性、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因为集团利益的公共物品性质会导致集团成员普遍的“搭便车”行为。

于此原因,奥尔森认为集团规模大小与个人行为和集团行动的效果密切相关,小集团的行动比大集团更有效。

第三种是罗伯特·萨利兹伯里(Robert Salisbur)等人提出的政治企业家理论,他们把利益集团的组织者视作政治企业家。

他们认为,集团提供给成员的利益可分为三种类型物质利益、观念利益和团结一致的利益。

奥尔森模型强调的是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后两种非物质利益。

在萨利兹伯里看来,政治企业家之所以愿意作为集团行动的组织者,是因为政治企业家不但可以从集体行动中获得物质利益,而且可以从集体行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名声和荣誉等非物质利益。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综述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综述
(二)关于我国利益集团政治影响的研究 我国利益集团的活动对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具 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的影响。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总 结,可以发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94
2010.11
理论述评
1.积极影响。其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一 方面,利益集团的存在,提供了一种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机制[26],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资源和帮助,扩大了公民利益 表达的渠道,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 有助于政府和人民之间的顺畅沟通[15][ 19];另一方面,利益集 团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也调动了公民政治参与的 积极性,有利于增加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主体,扩大政治 参与面,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反映。[14] 其 [19] 二,充当政府信息库的角色。利益集团通过大量的社会调 研,可以向政府提供许多比较专业、系统、具有实践性的 资料或专业评估和分析,[18]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充分整合各 利益集团所表达的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官员 的信息不足问题,使决策更符合实际。[14]利益集团为政府提 供信息资源,还可以减少政府收集信息的成本,有利于提 高政府决策的效率。 其 [14] 三,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 性、公正性。利益集团在与决策主体的互动中,可以充分 利用其信息和技术优势,为政府决策活动提供更为科学的 方案和政策分析的技术支持。[17]各利益集团进行力量博弈, 要求政府在制定公共决策时,不能对某一组织有所偏向, 必须按照“公平”原则做出回应,还能对政府政策的制定 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决策的公 正性、合理性。[15] [19] [27]
一种或几种共同利益或信念的公众或团体的组织。”[3] 美国政治学教授戴维·杜鲁门在《政府的进程》一书中认
为:“利益集团是一个持有共同态度、向社会其他集团提出要 求的集团,如果他通过和向政府的任何机构提出其要求,它 就变成一个政治性利益集团。”[4]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综述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综述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综述徐加根(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都,610074)内容摘要:对于利益集团的理论研究可以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本文主要侧重于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两个角度对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并且阐述了中国的学者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具有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的利益集团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经济制度变革。

关键字:利益集团理论 多元主义 政治学 经济学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研究可以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如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本文侧重于从政治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进行梳理。

因为政治学和经济学对利益集团的理论研究比较完整和系统,法学和社会学比较侧重对与公平正义有关的社会利益、与社会结构有关的社会阶层的研究,直接针对利益集团的研究并不多见,且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

一、政治学角度的利益集团理论政治学研究的是在制度均衡状态下的利益集团,假定政府的角色是在利益集团之间寻找平衡。

在美国,利益集团的发展较早,并迅速发展成熟,因此关于利益集团的政治理论内容丰富。

这些理论反映了理论家们对利益集团政治的不同看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政治生活的现实。

1、早期利益集团政治理论詹姆斯·麦迪逊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早在美国制定宪法的时候,他就认识到派别或利益集团的存在,给政府带来了“不稳定和不公平的影响”。

他以个人的利益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得出利益集团的活动是“美国政治发展之动力”的结论。

他认为美国是建立在利益集团基础上的社会,政策的制定是利益集团竞争的结果,多数利益集团可能会在获得权力后损害少数利益集团的权利。

利益集团理论利益集团政治学理论 利益集团经济学理论 1、早期利益集团政治理论2、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3、精英主义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4、多元精英主义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5、后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 1、古典经济学关于利益集团的观点 2.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利益集团3.政府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4、政治企业家理论5、新制度经济学的利益集团理论因此,政府应当起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缓冲器作用,即政府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二是控制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所带来的弊端。

新政 治经济学利益集团理论

新政 治经济学利益集团理论
《新政治经济学》 (第05讲) 选民与政党理论
本讲的主要内容





一、选民与投票理论 (一)选民的行为:理性选民理论 (二)投票规则与权力指数 (三)投票悖论 (四)投票联盟与投票交易 (五)代议民主制下少数人“剥削”多数人 二、政党行为与政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一)行为动机的经济学解释 (二)两党竞争模型 (三)多党制与多党联盟模型 三、选民与政党的关系
3
5.7 10.7 15.4 20.1 23.9 27.7 30.2 32.4 35.2
5
7.8 14.6 18.3 25.5 29.9 32.5 36.7 40.8
7
8.4 15.9 21.5 25.8 30.5 36.7 39.5
9
8.9 15.6 23.0 28.4 34.2 37.8 41.8 46.4
甲 乙 丙

A > B > C B > C > A C > A > B
先表决A和B;再表决“A和B的胜出者”和C。 或者其他顺序。
甲 乙 丙 丁 A:9
A(3)> B(2)> C(1) B(3)> C(2)> A(1) C(3)> A(2)> B(1) A(3)> B(2)> C(1) B:8 C:7
11
8.5 15.1 25.1 29.4 34.3 38.6 42.1
13
7.3 14.7 22.4 28.1 34.1
15
7.4 15.5 25.3 29.8 35.9
17
8.4 17.3 23.7
19
8.0 16.9 23.9
21
8.9 17.2 24.8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

关于利益集团的讨论,上至政府高层,下至平民百姓,时有发生。

至于将其作为理论研究对象而提出概念界定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一些较宽泛的定义把它与利益群体等同,用来指称在物质利益或在经济利益上地位相近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从相对狭窄的含义上使用利益集团概念的当属政治学者,如阿尔蒙德指其为“因兴趣和利益而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1]。

罗伯特・达尔认为:“任何一群为了争取或维护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一起行动的人,就是一个利益集团”[2]。

哈蒙・齐格勒认为利益集团是:“一群人自觉地联合起来,加强自己的力量,在同本组织有关的问题上商讨共同的对策并且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行动”。

根据戴维・杜鲁门的看法,“利益集团”就是“有着共同态度的团体,对社会上其他团体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果通过政府或者向政府机构提出要求,它就成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则这样定义:“利益集团是致力于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组织,它们自身并不图谋组织政府。

”[4]法学家和经济学者则更多的从“具有相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组织起来,实施有计划的行为以达到共同的目标,界于现代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社会组织形式与调节机制”的层面上来界定利益集团,认为“利益集团也许是指望获得某些东西,它们或许是利润,或许是消费者保护。

立法者想通过击败竞争对手、服务公众或增加个人财富而获取利益”[5],因而利益集团是“一个由拥有某些共同目标并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构成的组织实体”[6]。

从上述种种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利益集团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一些有着某种共同利益要求的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7]。

它通常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首先,集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与价值认同;其次,集团成员必须有组织地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活动;最后,利益集团的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间接地介入到立法、行政、司法过程,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九讲 利益集团2008年10月修改

第九讲 利益集团2008年10月修改

(3)机构性利益集团 机构性利益集团存在于诸如政党,公司,立法部 门,军队,政府行政机构和教会组织之中.例如, 在特定的情况下,行政管理机构就有可能变成维 护行业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特殊利益集团.阿尔 蒙德指出:"机构性利益集团,无论作为整个机 构性结构,或是作为次级集团(例如,作为军事 机构或作为其中专门的派别),因为它们的组织 基础为其提供了许多资源和接近权力的机会,都 有可能是强有力的."

从行动纲领上看,政党活动的目的是上台执政,直接 掌握政权,而利益集团则只致力于促进或阻止政府实 行某种政策以实现本集团的利益.这种区别也表现在 选举中:政党在选举中提名自己的候选人,而利益集 团并不提名自己的候选人,只是对某一政党提名的候 选人给予支持或反对,而利益集团介入选举的目的, 不是自己直接掌握政府权力,而是着眼于与选举后产 生的政府和国会议员建立起某种政治关系,以图将来 的政策回报.在某些情况下,利益集团的成员也可能 成为公职候选人,但他也是获得某一政党的提名而作 为该党的候选人,而不是利益集团的候选人进行竞选 的.

二,利益集团的分类
比较有影响的是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的分 类. (1)非正规性的利益集团 非正规性的利益集团是指在突发事件中形 成的运动性或骚乱性群体,它或多或少是 不满或抗议的自发表现形式,通常出现得 快,平息也快.非正规性利益集团会以难 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方式突然爆发.
(2)非社团性利益集团 非社团性利益集团的特点也是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它是 建立在共同意识到的种族,语言,宗教,地区和职业基础 上的,也可能是建立在家族关系或血统的基础之上的.由 于这些持续的文化或经济联系,非社团性利益集团比非正 规性利益集团有更多的利益联系性."非社团性利益集团 中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共同的切身利益, 但还没有按照社团或机构的方式有效组织起来的大型集团. 消费者利益集团就是典型实例.……第二种类型是较小的, 面对面的宗族关系,血统,经济或种族集团,它们可能避 免正式组织,认为那是不必要的,非法的或过于惹人注目 的."(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

运用集团决策模型试分析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5篇)

运用集团决策模型试分析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5篇)

运用集团决策模型试分析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5篇)第一篇:运用集团决策模型试分析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运用集团决策模型试分析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集团决策模型是将公共政策看成是集团斗争的产物,现代社会存在着不同利益的政治组织,它们为获得各自的权力和影响力,纷纷把政府作其政策诉求的对象,相互竞争、搏弈和妥协,从而推动社会朝着更加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他们认为集团竞争和政治民主是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标志,多元民主是其最高价值追求,社会多元竞争是实现其政治价值的基本手段,集团之间、集团和政府之间的搏弈和妥协是其基本路径。

利益集团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从而左右政府政策,使政府政策最大程度地体现本集团的利益,该理论同时坚信,集团竞争能够使政府政策代表和反映社会公共利益并为各利益集团所接受。

正如厄尔·莱瑟姆所说:“所谓公共政策,是指某一特定时间里,团体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它体现了那些一直试图获取优势的并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之间出现的均势。

”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而利益集团介入政府管理过程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利益集团在公民和决策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利益传递机制。

一方面,它代表和集中了各种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着民主政治政策,从而实现集团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利益集团通过对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施加影响,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倾向于某个或某些利益集团,破坏了公共政策的公平与公正,妨碍了社会公平与民主政治。

但是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他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其一、有助于公共政策制定的平衡性。

政策制定是政府尤其是官僚制组织与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利益集团能给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提供政策制定的实际情况。

这些情况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有效地解决实际政策问题,从而提高政府绩效。

利益集团能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提供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方案和技术性服务。

利益集团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利益集团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利益集团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化,引起了人们对利益集团的关注。

在当下的语境中,利益集团一词是作为贬义出现的。

从学理的角度来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偏颇。

社会是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利益考虑,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通过相关诉求渠道向政府决策施加,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政府的主要责任就是平衡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

学中的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契约。

制度变迁就是各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签约,是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所谓重新签约,也就是利益集团对利益的重新分配的过程。

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进而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制度变迁之大,必然改变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从而对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梳理利益集团的基础上,说明制度变迁中的利益集团现象是市场经济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

一、利益集团的含义及其基本理论当某个群体提出一项政治要求时,政治过程就开始了。

这种提出要求的过程称为利益表达,利益表达的主体称为利益集团。

按美国前政治学会会长阿尔蒙德给出的定义,所谓利益集团,就是指"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

[1]政治学者最先注意到制度变迁与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的作用。

利益集团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的北美13州。

其后,英国、法国也相继出现了利益集团,但数量不多,对政治过程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19世纪中叶,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出现巨大的分化。

利益分化造成的矛盾和对立促使利益性质相同且处于同一利益水平上的人们,在明确的利益意识的驱使下结成了一定的利益团体,各种利益集团便发展了起来。

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由于在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基本上是处于"守夜人"的状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自身的缺陷表现得愈来愈明显,于是出自政府的各种干预政策便纷纷出台,从而不断地加强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一、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在规制理论体系中 的地位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the interest group theory of regulation)是与公共利益规 制理论相对立,强调利益集团通过寻求规 制来增进私人利益的理论总称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自身经历了规制俘虏理 论和规制经济理论两个发展阶段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总体上强调利益集团在 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书目
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佩尔兹曼的最优规制政策模型的结论:
最优价格P* 介于竞争价格PC 和垄断价格Pm 之间,规制者不会制定出一 个使行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政治决策者需要平衡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最优价格和进 入规制政策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力量均衡 最优规制价格的特性对于探讨哪些产业可能从规制中获益大有 启示。如果一个产业在没有规制的情况下其均衡价格接近于规 制下的价格P*,一般不会发生规制 易被规制的产业都是相对竞争性产业(未被规制的价格接近 pc),这种情况下利益集团获益,或是相对垄断性产业(未被 规制的价格接近pm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获益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施蒂格勒方法(建立在严格假设条件之上的逻辑 推理)
政府的基础性资源是强制权 规制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都是理性人 集团内存在阻碍集体选择的搭便车者
施蒂格勒模型描述
政治家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其效用函数目标 是选票和资源 信息和组织成本是利益集团效用最大化的约束条件 作为规制供给方的政治家和作为规制需求方的利益集团相 互交换效用函数,即选票、金钱、价格规制与进入规制等 在寻求规制机构服务的竞争中,生产者总能赢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贝克尔的政治均衡模型
假设社会存在两个同质集团,受补贴集团s和纳税集团t 集团s取得的福利转移既取决于它自身对规制者施加的压力 ( ps),又取决于集团t施加的压力(pt) 假设T表示集团s因规制而增加的福利转移,则T=Ts(ps, pt) , 其中Ts(ps, pt) 表示集团s的政治影响力函数。假设Ts(ps, pt) 随着ps的增加而增加,随着pt的增加而减少 为了将T数量的福利转移给集团s,集团t的福利必须减少,减 少的数量为(1+x)T(x≥0),t减少的福利大于转移给s的福 利,其中T转移给集团s,而xT成为因规制而损失的福利 贝克尔模型中总影响力是固定的,以福利转移来衡量的规制 活动的大小由两个集团的相对影响力决定。政治均衡在两个 集团最大化本集团福利的压力水平的交点处
把两个层面上的税收含义结合起来认为,规制可以看作 是一种税收或公共财政制度,其基本的机制是内部补贴。 一个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亏损由该企业向 其他消费者收取较高的价格来弥补,而企业能够做到这 一点是由于政府的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波斯纳模型的评析
模型表明支付成本以下价格的消费者集团比支付 成本以上价格的消费者集团对政治程序有更大的 影响力 强调了政府在重新配置资源或收入再分配中的作 用。在现实中,规制经常被看作是直接税收的替 代品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贝克尔模型的评析
扩展了佩尔兹曼俘获影响规制机构的不是单一的 利益集团的思想,更贴近现实 在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与公共利益规制理论之间架 起了一座桥梁,探讨再分配问题时强调经济效率 贝克尔模型达到的均衡也是非最优均衡,因为利 益集团为了获得转移的福利,在压力的相互竞争 中耗尽大量的资源 对放松规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施蒂格勒方法和模型
在施蒂格勒之前规制一直被经济学家视作外生变 量 施蒂格勒在《经济规制理论》一文中运用经济学 的方法分析规制为什么产生,将规制变为经济系 统的内生变量,由规制需求和规制供给共同构建 施蒂格勒模型 施蒂格勒模型的中心结论:通常,规制是由产业 寻求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产业利益服 务的
成员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 成员之间享有某种程度的共同利益 利益集团的规模与影响力具有一定反向相关性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产生于对公共利益规制 理论的质疑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假定前提即规制的发生是 因为对潜在社会净福利的追求,这并不完全符 合实际 政府规制的实际与事实不符,例如现实中的部 分规制产业,既不是自然垄断性产业,也不具 有外部经济或不经济 很多情况下规制的效果并不理想 公共利益本身就是模糊和无法度量的
佩尔兹曼的最优规制政策模型
设定政治支持函数M=M(P,π),P是商品或服务的 价格,π是生产者利润,生产者的利润与政治利 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价格与政治利益之间呈 反相关关系。规制价格就是在带来生产者利润最 大化的垄断价格与带来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竞争 价格之间的一个均衡价格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二、利益集团概述
利益集团或称压力集团(pressure group)是西方政治学 中的一个常用术语,通常被定义为“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 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的有组织的实体” 奥尔森将利益集团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集团,是建立在 出生或家庭背景等特性基础上的集团,如性别、宗教、地 区、民族或种族特性等。另一类是自愿参加或是基于共同 目的设立的团体,前者如绿色组织,后者如各类工会或商 业协会等 利益集团的主要特征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贝克尔的政治均衡模型结论
规制活动(由福利转移测定)由两个集团的相对影响力来 决定。每个集团在对方选择的影响力水平基础上,根据谋 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施加影响力水平 一个集团施加较小影响力等于另一个集团施加较大影响力, 在给定P2的情况下,可以求出最佳P1,集团1的最佳影响 力用Ψ1(P2)表示,叫最佳反应函数,同理集团2的最佳 反应函数是Ψ2(P1),两条最佳反应函数的交点就是政 治均衡点 有利于提高和增加福利的规制政策更容易被执行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佩尔兹曼模型的评析
与施蒂格勒模型有很强的一致性
前提假设较一致 对规制目标的设定一致 都强调两个相对受益或受损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得失与规制 者寻求政治支持最大化的关系
与施蒂格勒模型相比的改进在于强调在最优化的条件下, 规制的政治均衡过程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 模型得出的最优规制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福利转移,只是一 个次优,因为它受到利润函数的约束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规制俘虏理论的发展脉络
本特利(1908)最早将利益集团概念引入政府规制的分析框架 之下。他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虚构,只存在集团利益,用集团 俘虏规制机构来增进他们的利益 格雷(1940)指出,原本为公共利益服务设计的程序被私人利 益集团破坏 波恩施(1955)指出,规制的供给是应产业的规制需求而出现 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制机构被受规制的产业所控制 施蒂格勒和弗里兰德(196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电费实行 公共规制的两个目标(制止垄断价格和消除价格歧视)在实践 中都没有达到,从而提出了一套不同于公共利益理论的演绎推 理 乔丹(1972)对施蒂格勒理论作了总结,正式形成规制俘虏理 论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的变迁
施蒂格勒模型的评析
施蒂格勒方法和模型是对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彻 底放弃,具有分水岭意义 为后来规制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施蒂格勒模型强调利己的政治家行为、组织的重 要性和信息成本,这些都成为规制经济理论的特 点 施蒂格勒片面强调政府对生产者的保护,与现实 存在一定差距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三、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变迁
波斯纳的税收规制模型
认为无论是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还是规制俘虏理论都无法 解释受规制产业的一个重要现象:许多被规制的服务, 比在未被规制的竞争市场或垄断市场中,要求以更低的 价格和更大的数量来提供 把税收看作是福利再分配的方式
垄断者以高于成本的定价将消费者福利转移到自己那里,叫做 垄断者对消费者征税 国家运用权力从公民那里征税,用于支付服务成本和进行财富 再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