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研究生一年级课程_包括课件试题答案等_很好很强大)

合集下载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武汉大学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试题以及答案

武汉大学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试题以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程考试一、简答(每个20分)1、试举例辨析“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

答:1.“观察渗透理论”,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

它是汉森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

总的来说,这一理论告诉我们,观察井非对物象“刺激”的消极的机械反应,而是受观察者的理论影响和支配,使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可能把同一对象观察成不同的样子,其不同的程度相应于他们相互分歧的程度,理论差异小,则观察结果的不同也小,理论如果相对立的,则可能把同一对象看成不同的东西。

2.比如对于同一所建筑,在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看来分别是“先有建筑这个实物,才有建筑这个意识”和“先有建筑这个意识,才有建筑这个实物”;在美学家看来是“这个建筑物和周围环境是否搭调,美观”;在设计者看来是“这个建筑是欧式风格的还是美式风格的”,在建筑者看来是“这房子该多高,多宽,怎样才结实耐用,省材”。

2、试从你所学专业的某种角度举例说“范式、研究纲领”的含义。

答:一、范式1.范式由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假设和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构成,而这些理论假设、定律和应用方法都是某个特定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接受的。

它认为科学理论不是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个别命题的集合,而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组成的系统整体。

2.例如对于我们专业来说:内的方面 1.研究问题: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2.研究方法:理论结合实验;3.结论:各个行业的设计规范,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

4.语言:专有名词如应力,应变,位移,弹模,荷载等外在方面1.组织:中国力学协会等;2.期刊:爆炸与冲击,各种力学学报,各学校的学报(工学版)3. 会议:如弹性力学大会,塑性力学大会,绿色制造大会,智能材料大会等4.范式的学习:教学,会议探讨,实验的抽象总结,理论推导演绎等。

二、研究纲领1.拉卡托斯(Lakatos)通过他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具体地构想了一个多元理论系列历史竞争的合理性模式。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1、回顾每学期开班的讲座,尽可能准确列出讲座主题(题目),并根据自身需求提出本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

并谈一谈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

讲座主题(题目)李猛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杨仕健理性精神与科学思维张艳涛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贺威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宋建丽生命伦理前沿问题研究詹达中西科技制度比较与科技人才培养章军理性对待转基因马永慧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陈玲李约瑟问题专题研究蒋昭阳工具理性的人文反思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学陈墀成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问题研究梁丹环境议题和问题的社会建构邱仲潘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研究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张艳涛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主要观点:1)为什么要关注现代性?现代性指我们现今所处的生活状态,其基本的制度结构,经济生产模式、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等。

关心现代就是关心我们身边与周遭未来的一切。

2)“六神无主”的当下: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其结果是:经济发达,但内心空虚。

3)“我饿”-“我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已走在从”生存性需求满足“向”发展性需求满足“的途中。

较”生存性需求满足”而言,”发展性需求满足“是一种更为多样的需求。

4)物化时代应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生存方式成为物化生存,需要防止精神懈怠。

5)“欲求“取代”需求“。

人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从不可缺的”绝对需求“,另一种是相对意义上的,能使我们超过他人,感到优越自尊的”欲求“。

6)消费社会来临。

资本逻辑指导下的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西方现代的基本特征。

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1)课程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建议引入新媒体手段,采用多样环节,思辩则明,更好的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强课程互动效果。

2、以本专业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进展为例,说明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完整word版)研究生自然辩证法题库及答案

(完整word版)研究生自然辩证法题库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讲义一、名词解释:1、系统: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它包含以下四个要义: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单元;第二,“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第三,“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拉普拉斯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是与机器的自然图景相联系的、关于宇宙的过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中表现出来的理论。

3、系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4、自组织: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5、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6、技术: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

7、知识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指生产这种产品所投入的活劳动不只是简单劳动,而更多的则是复杂劳动,因而该产品凝聚着更多的知识量,资源、能源耗费少,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大,其产品有少品种、大批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更新换代快等。

8、技术体系:从宏观的角度,从各项技术构成的整体来看,技术体系是各项技术之间根据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社会条件,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而组成的系统。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包括课件试题答案等,很好很强大)考试必备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包括课件试题答案等,很好很强大)考试必备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联系所学专业试分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总的来说认真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

它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为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指导作用。

○3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意义。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沟通。

而作为当代的青年才俊,学习自然辩证法更是十分有意义的,其体现在:○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展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就本学科采矿工程中认识地质环境而言:人类的采矿工程活动需要了解煤矿地质情况,而且能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

后者的产生, 是由某些自然因素的诱发作用和采矿工程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是联系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地质环境经历了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变化过程,不但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因素极为复杂,而且变化规模也无比庞大,它所赋存的时空隧道也是永无止境的,地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地质现象自然就错综复杂了。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整理版(研究生考试用)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整理版(研究生考试用)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就与活动进行哲学归纳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想科学订交错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波及以下宽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系统:自然辩证法的系统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拥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穷的,物质处于永久的运动中,运动不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均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均衡态的开放系统,经过与外界环境互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即可能在必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固有序的结构。

相同,混沌理论也揭露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了然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变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因为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一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一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变,进化与退化的不绝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久的物质循环之中。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1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1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1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它旨在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一、引言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深入,自然辩证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旨在帮助研究生系统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自然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这种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研究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1)自然界的整体性: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自然界的层次性:自然界具有层次性,从基本粒子到宇宙,各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3)自然界的动态性: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2.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指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研究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自然界的发展规律:(1)自然界的发展具有方向性: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2)自然界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规律。

(3)自然界的发展具有周期性: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具有周期性,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等。

3. 自然辩证法的范畴自然辩证法的范畴是反映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基本概念。

研究生应掌握以下范畴:(1)对立统一: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

(2)质量互变: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

(3)否定之否定: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旧事物被否定,新事物又会被更高层次的事物所否定,形成否定之否定规律。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版课后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版课后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版课后答案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强调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和质的飞跃的观点。

1. 联系的观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这种联系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内部,也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

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2. 发展的观点: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发展是自然界事物内在规律的体现,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 矛盾的观点:矛盾是自然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和解决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4. 质的飞跃的观点:自然界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

这种飞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性变化。

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它揭示了自然界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对立面的相互斗争: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自然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飞跃。

这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量的积累:自然界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的积累开始。

质的飞跃: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

质的稳定:新质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稳定性。

3.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自然界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

这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否定: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

否定之否定: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又会被更新的事物所否定。

发展的螺旋上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其基本特征。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B. 自然界的永恒发展C.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D. 自然界的内在规律答案: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于()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外部条件和内部矛盾D. 外部条件或内部矛盾答案:B5.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原因与结果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可能性与现实性D. 社会意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内部矛盾B. 外部条件C. 社会意识D. 自然规律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D. 分析法答案:ABCD3.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级到高级C. 从无序到有序D. 从有序到无序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通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得以发展和完善。

4. 自然辩证法如何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答案: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技术的定义: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技术的特征:(1)中介性(社会需求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二样性(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实体要素的结合体);(3)过程性(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4)表征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

2.“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答:“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

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

这是正确的。

科学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坚持“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1)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2)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3)从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试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试题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题库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题库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讲义一、名词解释:1、系统: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它包含以下四个要义: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单元;第二,“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第三,“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拉普拉斯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是与机器的自然图景相联系的、关于宇宙的过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中表现出来的理论。

3、系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4、自组织: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5、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6、技术: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

7、知识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指生产这种产品所投入的活劳动不只是简单劳动,而更多的则是复杂劳动,因而该产品凝聚着更多的知识量,资源、能源耗费少,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大,其产品有少品种、大批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更新换代快等。

8、技术体系:从宏观的角度,从各项技术构成的整体来看,技术体系是各项技术之间根据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社会条件,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而组成的系统。

研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研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半方法的科学,体现了人、科学技术、自然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1它以自然界为研究内容,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2它以科学技术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认识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3它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价值论角度着重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研究生入学以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辩证法的必要性,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全的自然辩证法课件、试题、答案,免费滴,您还等什么!!!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5、混沌理论的定义答:“混沌理论”是对确定性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不稳定非周期性行为的定性研究。

在没有变量的情况下,系统运动是一项有规律的重复行为,通过研究认识这一系统状态,非周期性行为就变成了可以观察的对象。

不稳定非周期行为则复杂得多:它不做重复运动,不断展现出任何细微变化动乱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根据当代数学理论的定义,混沌系统就是对“对初始条件极度敏感”的系统。

换句话说,为了精确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需要知道它无限精确的初始状态,即便很小的误差,都将立刻导致预测错误。

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6、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P70)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树立生态自然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世界各国即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发展。

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7、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出辨析题)答: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3)科学是生产力;(4)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所以马克思把科学看着“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

8、科学和科学事实的关系答:科学的定义见题7。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区别于理论的普遍陈述(全称命题)。

科学事实类型:事实I——客体与仪器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事实II——观察实验得到的结构的陈述和判断;事实III——理论事实。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同时科学的进步有助于科学认识主体更好的对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更好的描述和判断,也就是促进科学事实的形成。

9、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答: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

此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

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观点、科学历史主义观点与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问题。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者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

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

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者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者评价。

10、科学技术和价值的关系(是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注意辨析)(P104)答: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价值的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科学有内在价值、社会价值。

科学的内在价值: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这是科学文化的核心,是不以时代、国家、民族地区为转移的。

科学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科学所具有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功能。

第一:科学带来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第二: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11、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注意二者的区别)答:技术和科学的区别1、技术和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

2、技术和科学的目的不同。

科学属于认识范畴,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做什么、如何做。

3、技术和科学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

科学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技术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可以预见的。

4、对技术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同。

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技术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生产出更新和更好的产品。

5、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6、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7、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区别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是将它们分开,而是要更好的统一考虑。

注重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想到技术。

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12、科学是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答:科学是始于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确立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的范围和方法。

科学观察是人们又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与理论思维方法不同,科学观察不是通过演绎、类比等抽象过程,而是依赖感官以及观测仪器直接认识外部世界,记录和报道事实。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

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13、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

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

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

14、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主要观点(4种)此题与第九题问题相同,只是表述形式不一样答: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经验证实标准2、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经验证伪标准3、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范式标准4、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12个条件为标准科学理论评价的四种基本观点①.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评价理论(逻辑经验主义强调科学是证明了的真理。

卡尔纳普提出的归纳支持理论。

)②.波普尔的科学评价观(理论的经验内容越丰富,则它愈可检验、愈可证伪。

第二个标准是理论必须经受住更加严峻的检验。

第三个标准是理论的逼真性。

理论的逼真性越大,它就越接近真理。

)③.库恩的历史主义评价观(不同的科学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或不可比的,因而,持不同范式的科学家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根本就不存在越越历史的评价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