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 第9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2019-3-16
2019-3-16
3
9.1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 和意义
1. 安全风险评估是科学分析并确定风险的过程
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建设的起点和 基础
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需求主导和突出重点原 则的具体体现
4. 重视风险评估是信息化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基 本经验
2019-3-16
2019-3-16
2019-3-16
13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9.5.2 风险要素
2019-3-16
2019-3-16
14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9.5.3 风险评估过程
2019-3-16
2019-3-16
15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1.风险评估准备
风险评估准备是整个风险评估过程有效性的保证。在 正式进行风险评估之前,阻止应该制定一个有效的风 险评估计划,确定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范围,建立 相关的组织机构,并选择系统性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来收集风险评估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具体主要包括以 下内容。
感谢你的聆听
2022/3/2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LOGO
33
2019-3-16
2019-3-16
11
9.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一些专用的自动化的风险评估工具
COBRA CRAMM ASSET CORA CC tools
2019-3-16
2019-3-16
12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9.5.1 风险评估依据 1)政策法规。 2)国际标准。 3)国家标准。 4)行业通用标准。 5)其他。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九章 防火墙技术
基于网络体系结构的防火墙实现原理
08:02:44
防火墙与OSI 防火墙与OSI
基本防火墙
Network Transport
高级防火墙
DataLink Session Application
防火墙的原理 按照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按照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在不同的分层结构 实现的防火墙不同,通常有如下几种。 上实现的防火墙不同,通常有如下几种。 1)基于网络层实现的防火墙,通常称为包过滤 )基于网络层实现的防火墙, 防火墙。 防火墙。 2)基于传输层实现的防火墙,通常称为传输级 )基于传输层实现的防火墙, 网关。 网关。 层次越高, 层次越高 3)基于应用层实现的防火墙,通常称为应用级 )基于应用层实现的防火墙, ,能检测的 资源越多,越安全, 资源越多,越安全, 网关。 网关。 但执行效率变差 4)整合上述所有技术,形成混合型防火墙,根 )整合上述所有技术,形成混合型防火墙, 据安全性能进行弹性管理。 据安全性能进行弹性管理。
08:02:44
防火墙的概念 因此按照企业内部的安全体系结构, 因此按照企业内部的安全体系结构, 防火墙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防火墙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1)保证对主机和应用的安全访问。 )保证对主机和应用的安全访问。 访问 2)保证多种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安全性。 )保证多种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安全性 安全 3)保护关键部门不受到来自内部和外 ) 部的攻击,为通过Internet与远程访问 部的攻击,为通过 与远程访问 的雇员、客户、供应商提供安全通道。 的雇员、客户、供应商提供安全通道。
08:02:44
防火墙的概念 因此, 因此,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执 行控制策略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行控制策略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目的是保护网络不被可疑目标入侵。 目的是保护网络不被可疑目标入侵。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
四45五3六57十4十一34十二47没做“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习题及答案教材:《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魏仕民,唐礼勇,陈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概述(习题一,p11)1.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答: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也有观点认为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vailability)。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内容,因而不能使用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簒改。
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是指能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特性.即授权用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访问所需信息。
2.简述信息安全的学科体系。
解: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信息安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等。
信息安全研究包括密码研究、安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实现技术、安全平台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3. 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什么关系?如何体现?答:信息安全理论为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的体现,并为信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信息安全应用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具体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平台和安全管理来体现。
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建设安全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平台安全防护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平台安全不仅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边界安全,还包括用户行为的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技术》分章节练习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技术》分章节练习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技术》分章节练习为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考试。
安全工程师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专业人员,需要熟悉各种安全技术和工具,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本文将对《安全技术》的章节进行练习和讨论,希望对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安全工程师的基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进行网络攻击和防御。
了解网络协议和通信机制对于识别和防止网络攻击至关重要。
此外,还需要对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有一定的了解,以保护网络和信息的安全。
第二章: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环节之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护操作系统的安全,包括访问控制、安全配置、漏洞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安全工程师需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机制,以便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第三章:数据库安全数据库是企业存储和管理大量敏感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护数据库的安全,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审计和备份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数据库的安全特性和常见的安全风险是安全工程师处理数据库安全问题的基础。
第四章:应用系统安全应用系统是企业进行业务和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护应用系统的安全,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输入验证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安全漏洞是安全工程师进行应用系统安全评估和防护的关键。
第五章: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护信息系统的物理环境,包括机房的布置、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物理安全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是安全工程师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第六章: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是安全工程师的核心能力。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策略,并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安全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应对。
信息安全技术概论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技术概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D)A.机密性B.可用性C.完整性D.前面三项都是二、简答题1.谈谈你对信息的理解.答: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2.什么是信息技术?答:笼统地说,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手段和方法。
本书中,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以及语音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也有人认为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
3.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完整性(Integrity)(2)保密性(Confidentiality)(3)可用性(Availability)(4)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5)可控性(Controllability)4.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有哪些?答:(1)信息泄露(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3)拒绝服务(4)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5)窃听(6)业务流分析(7)假冒(8)旁路控制(9)授权侵犯(10)特洛伊木马(11)陷阱门(12)抵赖(13)重放(14)计算机病毒(15)人员不慎(16)媒体废弃(17)物理侵入(18)窃取(19)业务欺骗等5.怎样实现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A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数据库、网络控制技术、反病毒技术、安全审计、业务填充、路由控制机制、公证机制等;B 信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中具有能动性的组成部分。
大多数安全事件和安全隐患的发生,并非完全是技术上的原因,而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
安全管理包括: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场地管理、存储媒体管理、软件管理、网络管理、密码和密钥管理等。
C 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大纲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4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1 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2.2 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2.3 TCP/IP参考模型2.4 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第3章物理层3.1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3.2 传输介质3.3 数据通信技术3.4 数据编码3.5 数据交换路层第4章数据链路层4.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4.2 差错控制4.3 基本数据链路协议4.4 链路控制规程4.5 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第5章网络层5.1 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5.2 路由选择5.3 拥塞控制5.4 服务质量5.5 网络互连5.6 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第6章传输层6.1 传输层基本概念6.2 传输控制协议6.3 用户数据报传输协议第7章应用层7.1 域名系统7.2 电子邮件7.3 万维网7.4 其它服务第8章局域网技术8.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8.2 IEEE802标准与局域网8.3 高速局域网8.4 无线局域网技术8.5 移动Ad Hoc网络8.6 局域网操作系统第9章实用网络技术9.1 分组交换技术9.2 异步传输模式9.3 第三层交换技术9.4 虚拟局域网技术9.5 虚拟专用网VPN9.6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网络原理自学考试大纲出版前言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3章物理层第4章数据链路层第5章网络层第6章传输层第7章应用层第8章局域网技术第9章实用网络技术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后记。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9章(含答案)
第九章单项选择题1、国际标准化组织已明确将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C)”A.多样性B.实用性C.可靠性D.灵活性2、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经授权的实体的属性指的是(A)A.保密性B. 可用性C. 完整性D. 可靠性3、信息安全包括四大要素;技术、制度、流程和(C)A. 软件B. 计算机C. 人D. 网络4、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的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的属性指的是(A)A. 完整性B. 保密性C. 可靠性D. 可用性5、信息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达到信息安全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是(D)、A. 不使用杀毒软件防范木马、病毒,因为他们不会对信息的安全构成威胁B. 在任何场所使用相同的密码C. 使用个人的出生年月作为密码是安全的D. 密码的设置要复杂一些,并且要定期更换密码6、为保护计算机内的信息安全,采取的措施不对的有(B)A. 对数据做好备份B. 随意从网上下载软件C. 安装防毒软件D. 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7、使用公用计算机时应该(A)A. 不制造、复制危害社会治安的信息B. 可以随意复制任何软件C. 任意设置口令和密码D. 随意删除他人资料8、网络安全不涉及的范围是(A)A. 硬件技术升级B. 防黑客C. 加密D. 防病毒9、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来自于很多方面,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
下列属于人为威胁的是(B)A. 自然灾害B. 软件漏洞C. 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D. 网络设备自然老化10、实现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是(D)A. 防病毒技术B. 访问控制技术C. 身份认证技术D. 加密技术11、关于信息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管理措施在信息安全中不重要B. 信息安全由技术措施实现C. 信息安全等同于网络安全D. 信息安全应当技术与管理并重12、下面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些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 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它涉及信息在储存和处理状态下的保护问题B.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比单机系统复杂,信息安全问题比单机更加难以得到保障C. 电子邮件是个人之间的通信手段,不会传染计算机病毒D. 防火墙是保障单位内部网络不受外部攻击的有效措施之一13、可以划分网络结构,管理和控制内部和外部通讯的网络安全产品为(B)A. 加密机B. 防火墙C. 防病毒软件D. 网关14、下列不属于保护网络安全措施的是(D)A. 防火墙B. 加密技术C. 设定用户权限D. 建立个人主页15、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来自于很多方面,大致可分为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
《网络安全》教学大纲
《网络安全》教学大纲(Network Security)制定单位: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制定人:孙晓彦审核人:冯国富(课程组长)编写时间:2011年12月15日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基本信息(一)课程属性、学分、学时专业课, 3学分,48学时(理论32+实验16)(二)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三)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二、课程简介信息网络的大规模全球互联趋势,以及人们的社会与经济活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
在信息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开设网络安全课程,旨在让学生们从学习网络技术时就树立建造安全网络的观念,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体系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为从事信息网络的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较全面的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并对当前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机安全等级评测与安全管理等内容。
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基本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能力的工程人员有着重要意义。
The trend that information nets worldwide being connecting to one another, alone with the more and more dependences on computer net by people's social and economical activities, makes the security of the computer net a kernel problem. This course means to bring up the students' notion about the net security in the mean time when they learn the net technology, to let them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net security, and to offer them a chance to understand the common way to design and maintain a secure net system or its application system. By taking the course, it can therefore give the students a good preparation for their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net.The course gives a global introduction on the basic theories and kernel technologies of the network security, as well as explanation on the concept andapplication of the commonly used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sections: security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environmental, operating system security,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pplication security, emergency response and disaster recovery,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computer level of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so on.This cours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raining the engineering staff with the basic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三、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理解密码学等网络安全的相关安全原理,掌握计算机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普遍采用的安全机制,了解当今主要的网络系统安全设置、安全漏洞、安全协议,并能够胜任一般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与安全防护能力。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4
1 1.试说明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 答: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有: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1 2.试说明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 答: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有:正常结束、异常结束(越界错误、保护错、非法指令、 特权指令错、运行超时、等待超时、算术运算错、I/O 故障)、外界干预(操作员或操作 系 统干预、父进程请求、父进程终止)。 1 3.在创建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 (1)OS 发现请求创建新进程事件后,调用进程创建原语Creat(); (2)申请空白PCB; (3)为新进程分配资源; (4)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5)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1 4.在撤销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 (1)根据被终止进程标识符,从PCB 集中检索出进程PCB,读出该进程状态。 (2)若被终止进程处于执行状态,立即终止该进程的执行,置调度标志真,指示该进程被 终止后重新调度。 (3)若该进程还有子进程,应将所有子孙进程终止,以防它们成为不可控进程。 (4)将被终止进程拥有的全部资源,归还给父进程,或归还给系统。 (5)将被终止进程PCB 从所在队列或列表中移出,等待其它程序搜集信息。 1 5.试说明引起进程阻塞或被唤醒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答:a. 请求系统服务;b. 启动某种操作;c. 新数据尚未到达;d. 无新工作可做. 1 6.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并举例说明之。 答: (1)间接相互制约关系。举例:有两进程A 和B,如果A 提出打印请求,系统已把唯一的 一台打印机分配给了进程B,则进程A 只能阻塞;一旦B 释放打印机,A 才由阻塞改为就 绪。 (2)直接相互制约关系。举例:有输入进程A 通过单缓冲向进程B 提供数据。当缓冲空时, 计算进程因不能获得所需数据而阻塞,当进程A 把数据输入缓冲区后,便唤醒进程B;反 之,当缓冲区已满时,进程A 因没有缓冲区放数据而阻塞,进程B 将缓冲区数据取走后便 唤醒A。 1 7.为什么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先执行 “进入区”代码?而在退出前又要执行 “退出 区”代码? 答:为了实现多个进程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必须在临界区前面增加一段用于检查欲访问 的临界资源是否正被访问的代码,如果未被访问,该进程便可进入临界区对资源进行访问, 并设置正被访问标志,如果正被访问,则本进程不能进入临界区,实现这一功能的代码为" 进入区"代码;在退出临界区后,必须执行" 退出区"代码,用于恢复未被访问标志,使其它 进程能再访问此临界资源。 18. 同步机构应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为什么? 答:同步机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原因:为实现进程互斥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19. 试从物理概念上说明记录型信号量wait 和signal。
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三篇)
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1.目的随着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建立的自动控制项目增多,计算机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全厂计算机企业内部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和安全,为了能安全有效的保护好计算机信息资源,保证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真正起到为生产、管理服务的目的,推进企业现代化的进步和发展,结合公司计算机系统管理精神和本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车间部门各单位。
3.管理内容与要求3.1基础管理3.1.1全公司计算机类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及配件、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相关附件及各类正版软件)均为厂固定资产,由拥有计算机类设备各车间部门进行使用、管理。
各单位主管领导对本单位计算机类设备负直接管理责任。
3.1.2各车间部门应认真、祥实填报计算机类设备档案表(附表一),并报设备部、电仪车间存档。
3.1.3电仪车间负责收集资料,建立建全全厂计算机类设备的基础档案,并建立每台设备的维修、更新档案。
3.1.4随工程或其它项目含带的计算机类设备,必须填报计算机类设备档案表,并上报设备部和电仪车间,经电仪车间核查属实后方可投入使用。
3.2计算机类设备新增申请办法3.2.1各车间部门因工作需要须新增计算机类设备、新增计算机的配置,均需填写申请表(附表二),写明申请理由和用途,并附所需要的设备所要达到的功能或效果。
经主管厂长签字后上报次年自有资金计划,经厂综合平衡后下达计划执行。
3.2.2由于工作急需配备计算机类设备时,由使用单位填写申请表,写明申请理由和用途,并附所需要的设备所要达到的功能或效果,由主管领导审核并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报计企部。
由计企部安排资金计划后执行。
3.2.3计算机的配置应根据工作用途确定。
3.2.4各单位不得自行调配计算机类设备。
3.3计算机及网络管理3.3.1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为避免病毒,因此各车间局域网(包括公司内部的其它独立的小型局域网)内、外的计算机不得擅自外挂软驱、光驱等附属设备。
第9章 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网络安全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及数 据信息资源,使之免受偶然或恶意的破坏、盗用、暴 露和篡改,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受
中断而所采取的措施和行为。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截获 被动攻击
中断
篡改 主 动 攻 击
伪造
3.网络安全威胁 所谓的安全威胁是指某个实体(人、事件、程序
等)对某一资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是某些个别用心的
人通过一定的攻击手段来实现的。
安全威胁可分为故意的(如系统入侵)和偶然的
(如将信息发到错误地址)两类。
(1)基本的安全威胁
2.数字签名原理
签名机制的特征是该签名只有通过签名者的私有 信息才能产生,也就是说,一个签名者的签名只能惟 一地由他自己生成。 当收发双方发生争议时,第三方(仲裁机构)就 能够根据消息上的数字签名来裁定这条消息是否确实 由发送方发出,从而实现抗赖服务。
另外,数字签名应是所发送数据的函数,即签名 与消息相关,从而防止数字签名的伪造和重用。
DSKA ( X )
E 运算
明文 X
加密与解密 签名与核实签名
9.1.3
CA认证与数字凭证
所谓CA(Certificate Authority:证书发行机构), 是采用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开密钥体系) 公开密钥技术,专门提供网络身份认证服务,负责签发和 管理数字证书,且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信任机构, 它的作用就像颁发证件的部门,如护照办理机构。 由于CA数字证书技术采用了加密传输和数字签名技 术,能够实现上述要求,因此在国内外电子商务中,都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数字证书认证来保证交易能够得到正 常的执行。
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计算机资源免受毁坏、替换、盗窃和丢失。
这些计算机资源包括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软件、计算机输出材料和数据。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一)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1)系统故障风险:指由于操作失误,硬件、软件、网络本身出现故障,从而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
(2)内部人员道德风险:指企业内部人员对信息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方面的风险。
从目前应用来看,网络安全的最大风险仍然来自于组织的内部。
(3)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是在Internet环境下特有的计算机安全问题,指关联方非法侵入企业内部网,以剽窃数据和知识产权、破坏数据、搅乱某项特定交易等所产生的风险。
企业的关联方包括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软件供应商或开发商,也包括银行、保险、税务、审计等部门。
(4)社会道德风险:是在Internet环境下特有的计算机安全问题,指来自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通过Internet对企业内部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这是目前媒体报道最多的风险类型。
黑客攻击和病毒破坏,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大问题。
(5)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制造计算机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最近十多年来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保证计算机安全的对策保证计算机安全的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断完善计算机安全立法。
199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7年在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新刑法中,首次把计算机犯罪纳入了刑事立案体系,增加了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条款。
2000年1月,国家保密局又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2)不断创新计算机安全技术。
目前来说,计算机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检测和消除技术。
(3)不断加强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与管理。
《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课程教案
《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必修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的泄露、篡改、假冒、重传、黑客如期、非法访问、计算机病毒传播等对信息网络化已构成的重大威胁;掌握应对、解决各种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系统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信息安全理论、技术研究,解决与预防信息安全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行课为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等;后序课程为电子商务等。
二、教学目的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掌握各项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能够选取适当的安全技术解决应用中的安全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含:信息安全测评思想,主要介绍:信息安全测评的科学精神、信息安全测评的科学方法、信息安全测评的贯标思想、信息安全标准组织;信息安全测评方法,主要介绍:为何测评、何时测评、测评什么、谁来测评、如何准备测评、怎样测评;数据安全测评技术:数据安全测评的诸方面、数据安全测评的实施;主机安全测评技术:主机安全测评的诸方面、主机安全测评的实施;网络安全测评技术:网络安全测评的诸方面、网络安全测评的实施;应用安全测评技术:应用安全测评的诸方面、应用安全测评的实施;资产识别:风险概述、资产识别的诸方面、资产识别案例分析;威胁识别:威胁概述、威胁识别的诸方面、威胁识别案例分析;脆弱性识别:脆弱性概述、脆弱性识别的诸方面、脆弱性识别案例分析;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概述、风险计算、风险定级、风险控制、残余风险、风险评估案例分析;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概述、应急响应计划、应急响应计划案例分析;法律和法规:计算机犯罪概述、信息安全法律和法规简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概述、ISMS主要内容;信息安全测评新领域:信息安全测评新领域概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评、美国国家网络靶场一览。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第九章习题
12. ATM有两种格式的信元头,其中之一如图所示,该信元头属 于哪一种?说明其中各字段的含义
– –
–
– – –
【答案】该信元头属于网络接口UNI信头格式。 (1)GFC(Generic Flow Control):一般流量控制字段,又称接入控制 字段,当多个信元等待传输时,用以确定发送顺序的优先级。 (2) VPI(Virtual Path Identifier)/ 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 虚通道标识字段和虚通路标识字段,用做路由选择。 (3) PT(Payload Type):负荷类型字段,用以标识信元数据字段所携 带的数据的类型。 (4) CLP(Cell Loss Priority):信元丢失优先级字段,用于阻塞控制, 若网络出现阻塞时,首先丢弃CLP置位的信元。 (5) HEC(Head Error Control):信头差错控制字段,用以检测信头 中的差错,并可纠其中的1比特错。HEC的功能在物理层实现。
11.说明网络安全攻击的四种形式和攻击目标、 并画出网络安全攻击的四种形式示意图。
– –
–
– –
网络安全攻击四种形式: (1)中断 :以可用性作为攻击目标,有意中断他 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2)截获:以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从网络上窃 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3)修改:以完整性作为攻击目标,故意篡改网 络上传送的报文。 (4)伪造:以完整性作为攻击目标,伪造信息在 网络上传送。
12.帧中继保留了X.25链路层的HDLC帧格式,所采 用的链路接入规程为( )。
– –
A.LAPA D
B.LAPB
C.LAPC
D.LAPD
13.有关帧中继和X.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第6版)-PPT课件第 9 章 网络安全
本章学习要点:
➢ 网络安全的现状与重要性 ➢ 防火墙技术 ➢ 网络加密技术 ➢ 数字证书与数字签名 ➢ 入侵检测技术 ➢ 网络防病毒技术 ➢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
9.1 网络安全的现状与重要性
9.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ISO 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与管 理方面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软件数据、硬件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 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及泄露。
➢ 软件的漏洞或“后门”
➢ 企业网络内部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本章首页
9.2 防火墙技术
9.2.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防火墙
“防火墙”(Fire Wall)是用来连接两个网络并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相 互访问的系统,如图9-1所示。它包括用于网络连接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控 制访问的方案。防火墙用于对进出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用户进行 认证,从而防止有害信息进入受保护网,为网络提供安全保障。
为了在对称加密过程中有效地管理好密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赖的第三方的认证系统—— Kerberos。它是一种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下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使网 络上的用户可以相互证明自己的身份。
Kerberos采用对称密钥体制对信息进行加密。其基本思想是:能正 确对信息进行解密的用户就是合法用户。用户在对应用服务器进行访 问之前,必须先从第三方(Kerberos服务器)获取该应用服务器的访 问许可证(ticket)。
链路加密简单、容易实现,但由于全部报文都以明文形式通过各结点, 因此在这些结点上,数据容易受到非法存取的危险,而且每条链路都需 要一对加、解密设备和一个独立密钥,因此成本较高。
(2)结点加密
结点加密是对链路加密的改进,它也要为通信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据 进行加密,而且加密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认知与导学,其主要任务是全面地简要地介绍该学科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硬件和软件的核心及其发展趋势、学科研究和应用中所采用的数学与系统科学方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以及在学科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与要求等等。
目的在于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对计算机学科所含概的知识领域有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概括性了解,明确各主领域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各主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求解这些基本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
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了解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技术4.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5.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6. 了解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7.了解新一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软件方法学8.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9.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10.了解职业道德与择业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重点与难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系统安全--防火墙
1
一、防火墙概述
什么是防火墙(Firewall) ?
防火墙:在两个信任程度不同的网络之间设 置的、用于加强访问控制的软硬件保护设施。
2
一、防火墙概述
一、防火墙的用途
1)作为“扼制点”,限制信息的进入或离开; 2)防止侵入者接近并破坏你的内部设施; 3)监视、记录、审查重要的业务流; 4)实施网络地址转换,缓解地址短缺矛盾。
包过滤技术
IPv4
048
16 19
31
版本号 报头长 服务类型
分组总长度
Version IHL ServiceType
Total Length
(4bit) (4bit)
(8bit)
(16bit)
标识
标志
片偏移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16bit)
(3bit)
Data
差错信息 出错IP数据报的头+64个字节数据
31
35
TCP头部
包过滤技术
源端口 Source Port (16bit)
宿端口 Destination Port (16bit)
序列号 Sequence Number (32bit)
确认号 Acknowledgment Number (32bit)
数据 Data ( 可选 )
36
UDP头部
包过滤技术
16bit UDP源端口 UDP长度
16bit UDP宿端口 UDP校验和
最小值为8
全“0”:不选; 全“1”:校验和为0。
37
包过滤的依据
IP 源地址 IP目的地址 封装协议(TCP、UDP、或IP Tunnel) TCP/UDP源端口 TCP/UDP目的端口 ICMP包类型 TCP报头的ACK位 包输入接口和包输出接口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GB/T 20984—2007
前言
(略)
II
GB/T 20984—2007
引言
随着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商业组织等对信息系统依赖程度的日益增强,信息安全问 题受到普遍关注。运用风险评估去识别安全风险,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应用。
信息安全分析评估就是从风险管理角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分析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 胁及其存在的脆弱性,评估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抵御威胁的防护对 策和整改措施,为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安全提 供科学依据。
3.9 检查评估 inspection assessment 由被评估组织的上级主管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发起的,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与标准,对信息系统及其
管理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的检查活动。
3.10 完整性 integrity
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不会被非授权更改或破坏的特性。包括数据完整性和 Nhomakorabea统完整性。
3.11 组织 organization 由作用不同的个体为实施共同的业务目标而建立的结构。一个单位是一个组织,某个业务部门也可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要素关系、分析原理、实施流程和评估方法,以及风险评估在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实施要点和工作形式。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组织开展的风险评估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9 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王辉-清华大学出版社
Chp9 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
3、计算机网络病毒
(1)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
• 入侵计算机网络的病毒形式多样 • 不需要寄主 • 电子邮件成为新的载体 • 利用操作系统安全漏洞主动攻击
Chp9 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
(2)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方式
通常把病毒入侵途径划分为两大类: • 传统方式:通过软盘、硬盘、CD-ROM及局
计算机病毒有很多种定义,从广义上讲, 凡是能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中数据 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现今国外流行的 定义为:计算机病毒是一段附着在其他程序 上的、可以实现自我繁殖的程序代码。
Chp9 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 按传染方式分类 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引导型、文件型和
• 按攻击对象划分 可分为三种类型,攻击DOS的病毒、攻击
Windows的病毒、攻击网络的病毒。
Chp9 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 传染性:是指病毒具有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 中的特性。
• 潜伏性:是指病毒具有依附其他媒体而寄生 的能力,也称隐蔽性。
• 破坏性:是指病毒破坏文件或数据,甚至损坏 主板,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
混合型病毒。
• 按寄生方式分类 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代替型、链接型、
转储型和源码病毒。
Chp9 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
• 按危害程度分类 严格地说,只要是计算机病毒,就会对系统造
成一定的危害性,只是不同的计算机病毒造成的 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良性病 毒、恶性病毒和中性病毒。
Chp9 计算机网络安全
安全常用名词解释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旨在规范和 保障信息的安全。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通常包括《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这些法律 法规规定了信息安全的责任、义务和处罚措施,为保障信息的安全提供了法律保 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扫描系统和应用程序中存在的安全漏 洞,并提供修复建议。
渗透测试
模拟攻击者对系统进行攻击,以测试 系统的安全性和弱点。
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
01
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措施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破坏和泄露。
VPN技术
02
通过加密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私有连接,以保护数据
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安全漏洞扫描的局限性
安全漏洞扫描虽然能够发现一些安全隐患,但不能完全替 代人工渗透测试和安全审计,需要结合多种手段进行安全 评估。
应急响应计划
01
应急响应计划定义
应急响应计划是指在发生安全事件或灾难时,为快速恢复系统和保护数
据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流程。
02
应急响应计划的内容
应急响应计划包括应急响应小组的组建、备份数据的存储和恢复、重要
安全风险控制的要求
应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 性。
05
安全漏洞与应急响应
安全漏洞管理
1 2 3
安全漏洞定义
安全漏洞是指计算机系统、网络或应用程序中存 在的安全缺陷,可能导致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 泄露或其他安全威胁。
安全漏洞的分类
安全漏洞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缓冲区溢出、 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 定的攻击方式和防范措施。
对称加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9
9.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3.风险评估辅助工具 风险评估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数据的支持,这些数 据的积累是风险评估科学性的基础。风险评估辅助工 具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采集、现状分析和趋势分析等单 项功能,为风险评估各要素的赋值、定级提供依据。 常用的辅助工具有:
1)威胁分类。 2)威胁赋值。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4
9.3 安全风险评估基本方法
1. 基于知识的评估方法 2. 基于模型的评估方法 3. 定量评估方法 4. 定性分析方法 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5
9.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1.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
1)资产分类。 2)资产赋值。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16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3.威胁识别 在这一步骤中,组织应该识别每项(类)资产可能面临 的威胁。安全威胁是一种对组织及其资产构成潜在破 坏的可能性因素或者事件。无论对于多么安全的信息 系统,安全威胁时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风险评 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1)基于信息安全标准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工 具。 2)基于知识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 3)基于模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6
9.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2.系统基础平台风险评估工具
系统基础平台风险评估工具包括脆弱性扫描工 具和渗透性测试工具。
脆弱性扫描工具主要用于对信息系统的主要部 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设备等) 的脆弱性进行分析,目前常见的脆弱性扫描工 具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9.5.1 风险评估依据 1)政策法规。 2)国际标准。 3)国家标准。 4)行业通用标准。 5)其他。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12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9.5.2 风险要素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2
9.1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 安全风险评估是科学分析并确定风险的过程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就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 段,系统地分析网络和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存在的脆弱 性,评估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提出有针对 性的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最大 程度地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3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9.5.3 风险评估过程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14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1.风险评估准备
风险评估准备是整个风险评估过程有效性的保证。在 正式进行风险评估之前,阻止应该制定一个有效的风 险评估计划,确定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范围,建立 相关的组织机构,并选择系统性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来收集风险评估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具体主要包括以 下内容。
1)基于网络的扫描器。在网络中运行,能够检测 如防火墙错误配置或连接到网络上的易受攻击的网 络服务器的关键漏洞。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7
9.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2.系统基础平台风险评估工具
目前常见的脆弱性扫描工具有以下几种类型。
2)基于主机的扫描器。发现主机的操作系统、特 殊服务和配置的细节,发现潜在的用户行为风险, 如密码强度不够,也可实施对文件系统的检查。
检查列表。 入侵检测系统。 安全审计工具。 拓扑发现工具。 资产信息收集系统。 其他。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10
9.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一些专用的自动化的风险评估工具
COBRA CRAMM ASSET CORA CC tools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建设的起点和基础 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需求主导和突出重点原则的具体
体现
4. 重视风险评估是信息化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基本经验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3
9.2 安全风险评估途径
1. 基线评估(Baseline Risk Assessment) 2. 详细评估 3. 组合评估
3)分布式网络扫描器。由远程扫描代理、对这些 代理的即插即用更新机制、中心管理点三部分构成, 用于企业级网络的脆弱性评估,分布和位于不同的 位置、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
4)数据库脆弱性扫描器。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8
9.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2.系统基础平台风险评估工具
渗透性测试工具是根据脆弱性扫描工具扫描的 结果进行模拟攻击测试,判断被非法访问者利 用的可能性。这类工具通常包括黑客工具、脚 本文件。渗透性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已发现的脆 弱性是否真正会给系统或网络带来影响。通常 渗透性工具与脆弱性扫描工具一起使用,并可 能会对被评估系统的运行带来一定影响。
1)确定风险评估的目标。
2)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3)组建适当的评估管理与实施团队。
4)进行系统调研。
5)确定评估依据和方法。
6)制定风险评估方案。
2020/8/73)获得最高管计理算机者系对统风安险全评原估理工与作技术的(支第持2版。)
15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2.资产识别
在这一过程中确定信息系统的资产,并明确资产的价 值。资产是组织(企业、机构)赋予了价值因而需要保 护的东西。资产的确认应当从关键业务开始,最终覆 盖所有的关键资产。在确定资产时一定要防止遗漏, 划入风险评估范围的每一项资产都应该被确认和评估。
第9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2020/8/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1
本章主要内容
9.1 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9.2 安全风险评估途径 9.3 安全风险评估基本方法 9.4 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9.5 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过程 9.6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实例
20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