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汇总

合集下载

半导体器件基础

半导体器件基础

半导体器件基础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包括半导体材料、PN结、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一、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的核心是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它的导电性能在室温下较低,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被控制增强。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和锗。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特性取决于其原子晶格的结构和杂质的掺入。

二、PN结PN结是半导体器件中常见的结构之一。

它由一个掺杂有三价杂质的P区和一个掺杂有五价杂质的N区组成。

在PN结中,P区的杂质原子会释放出空穴,而N区的杂质原子则释放出电子。

当P区和N区相接触时,空穴和电子将发生复合,形成电势垒。

这种电势垒在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三、二极管二极管是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之一。

它由PN结组成,具有两个引线,分别为阴极和阳极。

二极管可用于整流、开关和发光等应用。

在正向偏置下,电流可以顺利通过二极管;而在反向偏置下,电流将被截断。

四、晶体管晶体管是半导体器件的一种重要类型。

它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区域组成,分别为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晶体管可用于放大、开关和振荡等电路中。

具体而言,当有电流流经基极时,晶体管将放大电流,并将其从发射极传递到集电极。

五、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半导体器件和电子元件集成在单个芯片上的技术。

它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使得电子设备更小、更强大。

集成电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用于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集成电路则用于处理离散的数字信号。

综上所述,半导体器件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了解半导体材料、PN结、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半导体器件,推动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PPT精品文档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PPT精品文档

按照功率可分为小功率二极管和大功率二极管;
按照材料又可以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
+ + +
PN结P端接高电位,N端 接低电位,称PN结外加正向 电压,又称PN结正向偏置, 简称为正偏,如图所示
结论:
PN结外加正向电压(正偏)时处于导通状态,外加反向电 压(反偏)时处于截止状态
四、PN结
4.PN结的用途 • 整流半导体器件 • 可变电容 • 稳压器件
一、引言
用一个PN结制成的半导体器件叫做二极管 接在二极管P区的引出线称二极管的阳极,接在N区的 引出线称二极管的阴极。
阳极 阴极 阳极
P
N
阴极
(a) 结构示意图
(b)电路符号
一、引言
二极管有许多类型。 从工艺上分,有点接 触型和面接触型
二、各类二极管及命名
1.分类 按封装形式可封为玻璃封装的、塑料封装的和 金属封装二极管;
二、本征半导体
2.本征激发
结论:
①半导体中存在两种载流子,一种是带负电的自由电 子, 另一种是带正电的空穴,它们都可以运载电荷 形成电流。 ②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相伴产生,数目相 同。 ③一定温度下,本征半导体中电子空穴对的产生与复 合相对平衡,电子空穴对的数目相对稳定。 ④温度升高,激发的电子空穴对数目增加,半导体的 导电能力增强。
三、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掺入微量的其它适当元素后形成的半 导体叫做杂质半导体。掺入杂质后的半导体,导电性能 大大的增强。根据掺入杂质的不同分为两种:掺入五价

半导体器件基础

半导体器件基础

半导体器件基础·目录第一部分半导体基础第1章半导体概要1.1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1.1.1 材料的原子构成1.1.2 纯度1.1.3 结构1.2 晶体结构1.2.1 单胞的概念1.2.2 三维立方单胞1.2.3 半导体晶格1.2.4 密勒指数1.3 晶体的生长1.3.1 超纯硅的获取1.3.2 单晶硅的形成1.4 小结习题第2章载流子模型2.1 量子化概念2.2 半导体模型2.2.1 价键模型2.2.2 能带模型2.2.3 载流子2.2.4 带隙和材料分类2.3 载流子的特性2.3.1 电荷2.3.2 有效质量2.3.3 本征材料内的载流子数2.3.4 载流子数的控制—掺杂2.3.5 与载流子有关的术语2.4 状态和载流子分布2.4.1 态密度2.4.2 费米分布函数2.4.3 平衡载流子分布2.5 平衡载流子浓度2.5.1 n型和p型的公式2.5.2 n型和p型表达式的变换2.5.3 ni和载流子浓度乘积np2.5.4 电中性关系2.5.5 载流子浓度的计算2.5.6 费米能级EF的确定2.5.7 载流子浓度与温度的关系2.6 小结习题第3章载流子输运3.1 漂移3.1.1 漂移的定义与图像3.1.2 漂移电流3.1.3 迁移率3.1.4 电阻率3.1.5 能带弯曲3.2 扩散3.2.1 扩散的定义与图像3.2.2 热探针测量法3.2.3 扩散和总电流3.2.4 扩散系数与迁移率的关系3.3 复合-产生3.3.1 复合-产生的定义与图像3.3.2 动量分析3.3.3 R-G统计3.3.4 少子寿命3.4 状态方程3.4.1 连续性方程3.4.2 少子的扩散方程3.4.3 问题的简化和解答3.4.4 解答问题3.5 补充的概念3.5.1 扩散长度3.5.2 准费米能级3.6 小结习题第4章器件制备基础4.1 制备过程4.1.1 氧化4.1.2 扩散4.1.3 离子注入4.1.4 光刻4.1.5 薄膜淀积4.1.6 外延4.2 器件制备实例4.2.1 pn结二极管的制备4.2.2 计算机CPU的工艺流程4.3 小结第一部分补充读物和复习可选择的/补充的阅读资料列表图的出处/引用的参考文献术语复习一览表第一部分—复习题和答案第二部分A pn结二极管第5章 pn结的静电特性5.1 前言5.1.1 结的相关术语/理想杂质分布5.1.2 泊松方程5.1.3 定性解5.1.4 内建电势(Vbi)5.1.5 耗尽近似5.2 定量的静电关系式5.2.1 假设和定义5.2.2 V Ac=c0条件下的突变结5.2.3 V A≠0条件下的突变结5.2.4 结果分析5.2.5 线性缓变结5.3 小结习题第6章 pn结二极管:I-V特性6.1 理想二极管方程6.1.1 定性推导6.1.2 定量求解方案6.1.3 严格推导6.1.4 结果分析6.2 与理想情况的偏差6.2.1 理想理论与实验的比较6.2.2 反向偏置的击穿6.2.3 复合-产生电流6.2.4 V A→Vbi时的大电流现象6.3 一些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6.3.1 电荷控制方法6.3.2 窄基区二极管6.4c 小结习题第7章 pn结二极管:小信号导纳7.1 引言7.2 反向偏置结电容7.2.1 基本信息7.2.2 C-V关系7.2.3 参数提取和杂质分布7.2.4 反向偏置电导7.3 正向偏置扩散导纳7.3.1 基本信息7.3.2 导纳关系式7.4 小结习题第8章 pn结二极管:瞬态响应8.1 瞬态关断特性8.1.1 引言8.1.2 定性分析8.1.3 存贮延迟时间8.1.4 总结8.2 瞬态开启特性8.3 小结习题第9章光电二极管9.1 引言9.2 光电探测器9.2.1 pn结光电二极管9.2.2 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9.3 太阳能电池9.3.1 太阳能电池基础9.3.2 效率研究9.3.3 太阳能电池工艺9.4 LED9.4.1 概述9.4.2 商用LED9.4.3 LED封装和光输出第二部分B BJT和其他结型器件第10章 BJT 基础知识10.1 基本概念10.2 制备工艺10.3 静电特性10.4 工作原理简介10.5 特性参数10.6 小结习题第11章 BJT静态特性11.1 理想晶体管模型11.1.1 求解方法11.1.2 通用解(W为任意值)11.1.3 简化关系式(WccLB)11.1.4 埃伯斯-莫尔方程和模型11.2 理论和实验的偏差11.2.1 理想特性与实验的比较11.2.2 基区宽度调制11.2.3 穿通11.2.4 雪崩倍增和击穿11.2.5 几何效应11.2.6 复合-产生电流11.2.7 缓变基区11.2.8 品质因素11.3 现代BJT结构11.3.1 多晶硅发射极BJT11.3.2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11.4 小结习题第12章 BJT动态响应模型12.1 小信号等效电路12.1.1 普遍的四端模型12.1.2 混合p模型12.2 瞬态(开关)响应12.2.1 定性研究12.2.2 电荷控制关系式12.2.3 定量分析12.2.4 实际的瞬态过程12.3 小结习题第13章 PNPN器件13.1 可控硅整流器(SCR)13.2 SCR工作原理13.3 实际的开/关研究13.3.1 电路工作13.3.2 附加触发机制13.3.3 短路阴极结构13.3.4 di/dt和duc/dt效应13.3.5 触发时间13.3.6 开关的优点/缺点13.4 其他的PNPN器件第14章 MS接触和肖特基二极管14.1 理想的MS接触14.2 肖特基二极管14.2.1 静电特性14.2.2 I-V特性14.2.3 交流响应14.2.4 瞬态响应14.3 实际的MS接触14.3.1 整流接触14.3.2 欧姆接触14.4 小结习题第二部分补充读物和复习可选择的/补充的阅读资料列表图的出处c/c引用的参考文献术语复习一览表第二部分—复习题和答案第三部分场效应器件第15章场效应导言—J-FET和MESFET 15.1 引言15.2 J-FET15.2.1 简介15.2.2 器件工作的定性理论15.2.3 定量的ID-VD关系15.2.4 交流响应15.3 MESFET15.3.1 基础知识15.3.2 短沟效应15.4 小结习题第16章 MOS结构基础16.1 理想MOS结构的定义16.2 静电特性—定性描述16.2.1 图示化辅助描述16.2.2 外加偏置的影响16.3 静电特性—定量公式16.3.1 半导体静电特性的定量描述16.3.2 栅电压关系16.4 电容-电压特性16.4.1 理论和分析16.4.2 计算和测试16.5 小结习题第17章 MOSFET器件基础17.1 工作机理的定性分析17.2 ID-VD特性的定量分析17.2.1 预备知识17.2.2 平方律理论17.2.3 体电荷理论17.2.4 薄层电荷和精确电荷理论17.3 交流响应17.3.1 小信号等效电路17.3.2 截止频率17.3.3 小信号特性17.4 小结习题第18章非理想MOS18.1 金属-半导体功函数差18.2 氧化层电荷18.2.1 引言18.2.2 可动离子18.2.3 固定电荷18.2.4 界面陷阱18.2.5 诱导的电荷18.2.6 芕G总结18.3 MOSFET的阈值设计18.3.1 VT表达式18.3.2 阈值术语和工艺18.3.3 阈值调整18.3.4 背偏置效应18.3.5 阈值总结习题第19章现代场效应管结构19.1 小尺寸效应19.1.1 引言19.1.2 阈值电压改变19.1.3 寄生双极晶体管效应19.1.4 热载流子效应19.2 精选的器件结构概况19.2.1 MOSFET结构19.2.2 MODFET(HEMT)习题第三部分补充读物和复习图的出处/引用的参考文献术语复习一览表第三部分—复习题和答案附录A 量子力学基础附录B 半导体静电特性—精确解附录C MOS C-V补充附录D MOS I-V补充附录E 符号表附录F MATLAB程序源代码。

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多子—空穴
多子—电子
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 - --
++ + +
少子—电子
少子—空穴
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多子浓度——与温度无关
三.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 . PN结的形成
PN结合 因多子浓度差 多子的扩散 空间电荷区
形成内电场 阻止多子扩散,促使少子漂移。 内电场E
一 、半导体二极管的V—A特性曲线
实验曲线
i

击穿电压UBR
(1) 正向特性 i
u
V
mA
(2) 反向特性
i u
V
uA
0
u
反向饱和电流
导通压降 硅:0.7 V
死区
电压
E
锗:0.3V
硅:0.5 V 锗: 0.1 V
E
二. 二极管的模型及近似分析计算
例:
R 1kΩ E 10V
D—非线性器件 RLC—线性器件
(2) 动态电阻rZ ——
△I
rZ =U /I
rZ愈小,反映稳压管的击穿特性△U愈陡。
I zm a x
(3) 最小稳定工作 电流IZmin——
保证稳压管击穿所对应的电流,若IZ<IZmin则不能稳压。
(4) 最大稳定工作电流IZmax——
超过Izmax稳压管会因功耗过大而烧坏。
1.3 半导体三极管
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 少数载流子—— 空穴
施主离子
2. P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镓等。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

第一节
第 一 节 半 导 体 的 基 本 知 识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江 西 应 用 技 术 职 业 学 院
3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
本章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三、本征半导体 纯净的不含任何杂质、晶体结构排列整齐的半导体。 共价键:相邻原子共有价电子所形成的束缚。半导体中 有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空穴产生:价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吸引和共价键束 缚后留下的空位,空穴带正电。
+ + VD
第二节
第 二 节 半 导 体 二 极 管
u
i
C
RL
uo
第三节
£ -
£ -
第四节
第五节
江 西 应 用 技 术 职 业 学 院
21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
六、特殊二极管
本章概述
第一节
1.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特殊二极管,它的外 型和符号如图1-12所示。在LED的管头上一般都加装了玻璃透镜。
R
+ VD +
ui Us O t
第一节
第二节
第 二 节 半 导 体 二 极 管
第三节
+
第四节
ui
Us
uo
uo Us O t
第五节

图1-8 单向限幅电路 江 西 应 用 技 术 职 业 学 院
18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
本章概述
(2)双向限幅电路 通常将具有上、下门限的限幅电路称为双向限幅电路,电路 及其输入波形如图1-9所示。图中电源电压U1、U2用来控制它的上、 下门限值。

半导体器件基础要点课件

半导体器件基础要点课件
变。
05 半导体器件应用与展望
半导体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集成电路
01
半导体器件是集成电路的基础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种逻辑功
能和电路控制。
数字逻辑门
02
半导体器件可以构成各种数字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用于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运算。
微处理器和存储器
03
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是半导体器件的重要应用领域,用于实现计
详细描述
半导体器件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两大类。分立器件 包括二极管、晶体管等,它们主要用于信号放大、转换和控 制。集成电路是将多个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实现更复杂 的功能,如运算、存储和处理等。
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晶体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诞生和微电子技术的 飞速发展。
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参数,影 响半导体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
光学性能
包括能带隙、光吸收系数、光电导率 等参数,影响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性能 。
03 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
PN结的形成与特性
PN结的形成
在半导体中,通过掺杂形成P型和N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半导体接触时,由 于多数载流子的扩散作用,在接触面形成一个阻挡层,即PN结。
硅基MEMS器件的特点与优势
高度集成
硅基MEMS器件可以在微米尺 度上实现复杂的功能,具有极
高的集成度。
长寿命
硅基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和化学稳定性,使得硅基 MEMS器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 命。
低功耗
硅基MEMS器件的功耗较低, 适用于对能源效率要求较高的 应用场景。
可靠性高
硅基MEMS器件的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不易出现故障。

第1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第1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3. 反向电流 IR
指二极管加反向峰值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 流。反向电流大,说明管子的单向导电性 差,因此反向电流越小越好。反向电流受 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向电流越大。硅 管的反向电流较小,锗管的反向电流要比 硅管大几十到几百倍。
以上均是二极管的直流参数,二极管的应用是 主要利用它的单向导电性,主要应用于整流、限幅、 保护等等。下面介绍两个交流参数。
多余 电子
磷原子
+4 +4 +5 +4
N 型半导体中 的载流子是什 么?
1、由施主原子提供的电子,浓度与施主原子相同。 2、本征半导体中成对产生的电子和空穴。
掺杂浓度远大于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所以,自 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自由电子称为多数载流 子(多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少子)。
二、P 型半导体
ui
ui
RL
uo
t
uo t
二极管的应用举例2: ui
ui
R
uR RL
uR
t
uo t
uo
t
1.2.5 稳压二极管
-
曲线越陡, I
电压越稳
定。
+
UZ
稳压
动态电阻: 误差
r U Z
Z
I Z
rz越小,稳 压性能越好。
UZ
IZ
U IZ IZmax
稳压二极管的参数:
(1)稳定电压 UZ
(2)电压温度系数U(%/℃)
基区空穴
向发射区
的扩散可
忽略。
B
进 少入部P分区与R的基B 电区子的
空穴复合,形成
电流IBEE,B 多数
扩散到集电结。
C
N

第01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

第01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
符号中发射极上的箭头方向, 符号中发射极上的箭头方向,表示发射结正偏时电流的流 向。 三极管制作时,通常它们的基区做得很薄( 三极管制作时,通常它们的基区做得很薄(几微米到几十 基区做得很薄 微米) 掺杂浓度低;发射区的杂质浓度则比较高; 微米),且掺杂浓度低;发射区的杂质浓度则比较高;集电区 的面积则比发射区做得大, 的面积则比发射区做得大,这是三极管实现电流放大的内部条 件。
7
c
(b)合金型(PNP) )合金型( )
1.3.1 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
三极管可以是由半导体硅材料制成,称为硅三极管 硅三极管; 三极管可以是由半导体硅材料制成,称为硅三极管;也可 以由锗材料制成,称为锗三极管。 以由锗材料制成,称为锗三极管。 锗三极管 三极管从应用的角度讲,种类很多。根据工作频率分为高 三极管从应用的角度讲,种类很多。根据工作频率分为高 频管、低频管和开关管;根据工作功率分为大功率管 大功率管、 频管、低频管和开关管;根据工作功率分为大功率管、中功率 小功率管。 管和小功率管。 一般高频管功率就比较小 , 因为频率高就要结电容小 , 一般 高频管功率就比较小, 因为频率高就要结电容小, 高频管功率就比较小 PN结面积就要小,面积小电流就不能太大,功率也就低。 结面积就要小, 结面积就要小 面积小电流就不能太大,功率也就低。 大功率管的工作频率也不高,因为大功率就要大电流, 大功率管的工作频率也不高,因为大功率就要大电流,大 电流就要PN结面积够大 结面积够大, 结电容也大 工作频率自然低。 结电容也大, 电流就要 结面积够大,PN结电容也大,工作频率自然低。
18
2.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2)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有输入电压 作用时,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有输入电压∆ui作用时,则晶体 管的基极电流将在I 的基础上叠加动态电流∆i 管的基极电流将在 B的基础上叠加动态电流 B,集电极电 流也将在I 的基础上叠加动态电流∆i 通常将集电极电流 流也将在 C的基础上叠加动态电流 C。通常将集电极电流 变化量∆i 与基电极电流变化量∆i 之比定义为“ 变化量 C与基电极电流变化量 B之比定义为“共射极交流 电流放大系数” 表示。 电流放大系数”,用β 表示。即: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讲义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讲义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讲义1.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一、半导体材料导体电阻率半导体绝缘体电阻率<10-4Ωcm >1010Ωcm,·典型半导体材料:硅(Silicon ,元素符号Si)锗(Germanium,元素符号Ge)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GaAs)等·半导体三特点:热敏性;②光敏性;③杂敏性。

·半导体导电能力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它的原子结构。

·硅原子结构简化模型:·硅原子的晶体结构:共价键。

·半导体指纯净的、结构完整的晶体·共价键内载流子的运动方式――价电子是可以在共价键内运动的。

二、本征半导体·T=0K(约为-273℃)时,所有价电子均被束缚在共价键内,不能导电。

·热激发T↑→价电子的热运动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的吸引→成为自由电子,同时留下一个空位→相关原子成为正离子――中性原子的电离过程。

·空穴可以移动的,带正电荷的载流子。

空穴的运动形式――价电子在共价键内移动。

·半导体内的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两者带电量相同而极性相反,且均可移动。

·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产生源于温度,称为热激发。

·热敏性T↑,热激发加剧,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浓度↑,电阻率↓。

·复合自由电子和空穴相遇,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消失的过程。

·从能量的角度看激发和复合热激发是价电子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束缚的过程,复合则是自由电子释放出所获得的能量重新被共价键俘获的过程。

·热平衡浓度T↑→自由电子和空穴浓度↑→复合↑→动态平衡。

表现为在此温度下电子和空穴对的浓度宏观上不再变化。

称为此温度下的热平衡浓度。

温度提高后,热激发产生的自由电子-空穴对的数量出现新的增长,带动复合数量的增长,最终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在新的温度下形成新的热平衡浓度。

·室温下,硅中载流子的热平衡浓度只有约1010/cm3,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约1022/cm3,且不随温度而变。

半导体器件基础

半导体器件基础

半导体器件基础半导体器件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用于控制和放大电流和电压。

常见的半导体器件有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双极型晶体管、光电二极管等。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主要使用硅(Si)和砷化镓(GaAs)等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导特性,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掺杂来调节其导电性。

2. PN结:PN结是半导体器件中最基本的结构,由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直接接触而成。

在PN结中,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与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发生复合,形成一个电子云区,这称为耗尽区。

耗尽区的存在使得PN结具有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特性。

3.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由PN结构成。

在正向偏置(即P端连接正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允许电流通过;在反向偏置(即N端连接正电压)时,二极管截止,电流无法通过。

二极管广泛用于整流和保护电路中。

4.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三层构造的半导体器件,通常分为NPN和PNP两种类型。

晶体管可以作为开关或放大器使用,可以控制一个输入电流或电压来控制另一个输出电流或电压。

晶体管的放大性能使得它在电子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

5. 场效应管:场效应管是一种基于电场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包括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和JFET (结型场效应管)两种。

场效应管具有高输入电阻、低输入电流、低噪声等特点,常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中。

6. 光电器件:光电器件包括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它们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电传感、光能转换等领域。

以上是半导体器件基础的概述,深入了解半导体器件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电子物理和电路理论知识。

第1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第1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E = 200 lx
符号 2. 主要参数
E = 400 lx
特性
工作条件: 反向偏置
u
电学参数: 暗电流,光电流,最高工作范围
光学参数:
光谱范围,灵敏度,峰值波长
实物照片
模电拟 电子子 技技术 术
1.2.6 二极管应用举例
例1:已知ui是幅值为10V的正弦信号,试画出ui和uo 的波形。设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模电拟 电子子 技技术 术
例二:在图示稳压管稳压电路中,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Z=6V,最小稳定电流Izmin=5mA,最大稳定电流Izmax=25mA; 负载电阻RL=600Ω。求解限流电阻R的取值范围。
分析:
由KCL I R I DZ I L
I DZ
UI
UZ R
UZ RL
而 5mA IDZ 25mA
(击穿电压 < 4 V,负温度系数)
雪崩击穿:反向电场使电子加速,动能增大,当反向电压增加到较
大数值时,耗尽层的电场使少子加快漂移速度,从而与 共价键中的价电子相碰撞,把价电了撞出共价键,产生 电子-空穴对。新产生的电子与空穴被电场加速后又撞 出其它价电子,载流子雪崩式地倍增,致使电流急剧增 加,这种击穿称为雪崩击穿。 (击穿电压 > 7V,正温度系数)
模电拟 电子子 技技术 术
二、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1. 外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 forward bias
IF P 区
外电场
N区 内电场
扩散运动加强形成正向电流 IF
外电场使多子向 PN 结移动, 中和部分离子使空间电荷区变窄。
限流电阻
模电拟 电子子 技技术 术
2. 外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 — reverse bias

半导体器件基础1

半导体器件基础1

身的性质有关以外, 还与温度有关, 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
基本上按指数规律增加。因此, 半导体载流子浓度对温度 十分敏感。对于硅材料, 大约温度每升高8℃, 本征载流 子浓度ni增加 1 倍;对于锗材料, 大约温度每升高12℃,
ni增加 1 倍。 除此之外, 半导体载流子浓度还与光照有
关, 人们正是利用此特性, 制成光敏器件。
ni=pi, 下标i表示为本征半导体。
第1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
价电子在热运动中获得能量产生了电子-空穴对。同 时自由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失去能量, 与空穴相遇, 使电子、
空穴对消失, 这种现象称为复合。在一定温度下, 载流子
的产生过程和复合过程是相对平衡的, 载流子的浓度是一 定的。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浓度, 除了与半导体材料本
场方向相同, 增强了自建场, 使阻挡层变宽, 如图1-7(b)所 示。 此时漂移作用大于扩散作用, 少数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 作漂移运动, 由于其电流方向与正向电压时相反, 故称为反 向电流。 由于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所形成的, 故反向电 流很小, 而且当外加反向电压超过零点几伏时, 少数载流子 基本全被电场拉过去形成漂移电流, 此时反向电压再增加, 载流子数也不会增加, 因此反向电流也不会增加, 故称为反 向饱和电流, 即 ID=-IS。
第1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
外电场
外电场
P
N
P
N
ID
自建场
自建场
+ - U R
- + U R
(a) 外加正向电压
(b) 外加反向电压
图 1 - 7 PN结单向导电特性
第1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
2. PN结外加反向电压 若将电源的正极接N区, 负极接P区, 则称此为反向接法

电子技术基础全套课件

电子技术基础全套课件

图1.2.3
二、温度对二极管特性的影响 如图1.2.3虚线所示,在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正向 特性曲线将左移,在室温附近,温度每升高1 , 正向压降减小2~2.5mV;温度每升高10 ,反向电流 c 约增大一倍。
o
1.2.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最大整流电流IF:二极管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 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二极管工作时允许外加 的最大反向电压。 3、反向电流IR:二极管未击穿时的反向电流。 4、最高工作频率fM:二极管工作的上限频率。
图1.1.6
2、外加反向电压时PN 处于截止状态 PN结处于反向偏臵状 态。外电场使空间电荷区 变宽,加强了内电场,阻 止扩散运动的进行,加剧 漂移运动的进行,形成反 向电流,也称为漂移电流。 因为少子的数目极少,即 使都参与漂移,反向电流 也非常小,认为PN结处于 截止状态。 图1.1.7
三、PN结的电流方程 IS:反向饱和电流; q:电子的电量; k:玻尔兹曼常数; T:热力学温度。
;
将式中的kT/q用UT取代,则得
四、PN结的伏安特性
u>0,称为正向特性; u<0,称为反向特性; 当反向电压大于U(BR) 后,反向电流急剧增加,称 为反向击穿。 在高掺杂情况下,耗尽 层很窄,不大的反向电压可 在 耗尽层产生很大的电场, 直接破坏共价键,产生电子图1.1.10 空穴对,称为齐纳击穿;如果掺杂浓度较低,当 反向电压较大时,耗尽层的电场使少子加快漂移 速度,把价电子撞出共价键,产生电子-空穴对, 又撞出价电子,称为雪崩击穿。在击穿时,若不 限制电流,则会造成永久性损坏。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器件基础
1.1.1 本征半导体 一、半导体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硅(Si) 锗(Ge) 二、本征半导体 的晶体结构 图1.1.1

半导体器件基础1

半导体器件基础1

在中性区:
n ni e ( EF Ei ) kT ni e
qV kT qV kT
p ni e ( Ei EF ) kT ni e
半导体器件
耗尽近似
半导体器件
耗尽层模型
在耗尽区P型一 侧,
N型一侧,
半导体器件
突变结耗尽区的电场与电势分布
耗尽近似
qNA qND
半导体器件
扩散
粒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运动
半导体器件
扩散电流
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内总电流
扩散+漂移
半导体器件
扩散系数和迁移率的关系
考虑非均匀半导体
半导体器件
爱因斯坦关系
在平衡态时,净电流为0
dn n q dx kT
dn J n qn n qDn 0 dx qDn 0 qn n qn kT kT kT Dp p Dn n q q
半导体器件
12. MOSFET器件基础
13. JFET 和 MESFET简介
载流子模型
半导体中有两类重要的载流子:
电子和空穴
本章将将介绍载流子的定义、性质、相 关术语、载流子分布等
半导体器件
量子化概念
电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
n=2 8个电子 +14 n=3 四个电子
H 半导体器件
n=1 2个电子 Si
后形成的自由电子,对应于导带中占据的电子
空穴:带正电的导电载流子,是价电子脱离原子束缚 后形成的电子空位,对应于价带中的电子空位
电子浓度 空穴浓度
n NC e
p NV e
( EC E f ) kT
( E f EV ) k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第一节半导体基础知识一、本征半导体1、半导体概念半导体:其导电特性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为半导体,如锗、硅、砷化镓和一些硫化物、氧化物等。

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不含其他杂质且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2、本征半导体的晶体结构在本征半导体中,原子按一定间隔排列成有规律的空间点阵(晶格)。

由于原子间相距很近,价电子不仅受到自身原子核的约束,还要受到相邻原子核的吸引,使得每个价电子为相邻原子共有,从而形成共价键。

3、本征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的产生在热力学温度零度时,共价键的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不能自由移动,此时半导体不导电。

随着温度的上升,共价键内电子因热激发而获得能量,其中能量较高的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同时,在原来的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位——空穴。

自由电子和空穴使本征半导体具有导电能力,但很微弱,其中空穴可看成带正电的载流子。

4、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浓度(1)、相关概念:本征激发:本征半导体中成对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的现象。

复合:自由电子填入空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载流子浓度的动态平衡:在本征半导体中,由于本征激发不断产生电子、空穴对,使载流子浓度增加。

同时,又由于正负电荷相吸引,自由电子和空穴复合。

在一定温度下,当没有其它能量存在时,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复合最终达到一种热平衡状态,使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二、杂质半导体1、N型半导体(Negative)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入少量的5价杂质元素,如磷、锑、砷等,即构成N 型半导体(或称电子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掺入 5价元素后,原来晶体中的某些硅原子将被杂质原子代替。

杂质原子最外层有 5 个价电子,其中 4 个与硅构成共价键,多余一个电子只受自身原子核吸引,在室温下即可成为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的浓度,所以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5价杂质原子称为施主原子。

2、P型半导体(Positive)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入少量的3价杂质元素,如硼、镓、铟等。

杂质原子代替了晶格中的某些硅原子,它的三个价电子和相邻的四个硅原子组成共价键时,只有三个共价键是完整的,于是自然会出现空穴。

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多于电子浓度,空穴为多数载流子,电子为少数载流子,3价杂质原子称为受主原子。

3、说明:a、掺入杂质的浓度决定多数载流子浓度;温度决定少数载流子的浓度。

b、杂质半导体载流子的数目要远远高于本征半导体,因而其导电能力大大改善。

c、杂质半导体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三、PN结在一块半导体单晶上一侧掺杂成为P型半导体,另一侧掺杂成为N型半导体,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薄层,称为PN结。

1、PN结中载流子的运动P区一侧多子是空穴,N区一侧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在它们的交界面处存在空穴和电子的浓度差,由此而引起的多数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实际上,N区中的自由电子向P区移动,这样在P区和N区分别留下了不能移动的受主负离子和施主正离子。

结果再界面的两侧形成了由正负离子组成的空间电荷区,同时产生一个内电场。

2、扩散与漂移的动态平衡在内电场的作用下少数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随着扩散运动的不断增强,界面两侧显露的正、负离子逐渐增多,空间电荷区展宽,内电场不断增强,漂移运动随之增强。

当扩散力被电场力抵消时,扩散和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通过界面的净载流子数为零。

平衡时,空间电荷区的宽度一定,由于空间电荷区没有载流子,所以空间电荷区又称耗尽区(层)。

又因为内电场对扩散有阻挡作用,所以又称空间电荷区为阻挡区或势垒区。

3、PN 结的单向导电性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处于导通状态,又称正向偏置,简称正偏。

在 PN 结加上一个很小的正向电压,即可得到较大的正向电流,为防止电流过大,可接入电阻 R 。

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反偏)。

反向接法时,外电场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增强了内电场的作用;外电场使空间电荷区变宽,不利于扩散运动,有利于漂移运动,漂移电流大于扩散电流,电路中产生反向电流 I 。

由于少数载流子浓度很低,反向电流数值非常小。

4、PN 结的电流方程PN 结所加端电压u 与流过的电流i 的关系为:S I :反向饱和电流 T U :温度的电压当量5、PN 结的伏安特性:i = f (u )之间的关系曲线(1)、正向特性:正向电压只有超过某一数值时,才有明显的正向电流。

这一电压称为导通电压或死区电压,用on U 。

(2)、反向特性:二极管加反向电压会产生反向电流S I 。

当反向电压太大,电流会突然增加,这一现象称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

)1-e (T U u s I i6、PN 结的电容效应当PN 结上的电压发生变化时,PN 结中储存的电荷量将随之发生变化,使PN 结具有电容效应。

电容效应包括两部分: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

1、势垒电容b C势垒电容是由 PN 结的空间电荷区变化形成的,其大小可用下式表示:lS dU dQ C b ε== ε:半导体材料的介电比系数;S :结面积;l :耗尽层宽度。

由于PN 结的宽度l 随外加电压u 而变化,因此势垒电容不是一个常数。

C b = f (U ) 曲线如图示。

2、扩散电容d C扩散电容是由多数载流子在扩散过程中积累而引起的。

在某个正向电压下,P 区中的电子浓度p n 分布曲线如图中曲线1所示。

当电压加大,p n 会升高,如曲线2所示。

正向电压变化时,变化载流子积累电荷量发生变化,相当于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

当加反向电压时,扩散运动被削弱,扩散电容的作用可忽略。

PN 结总的结电容j C 包括势垒电容b C 和扩散电容d C 两部分。

一般来说,当二极管正向偏置时,扩散电容起主要作用,即可以认为d j C C ≈;当反向偏置时,势垒电容起主要作用,可以认为b j C C ≈。

b C 和d C 值都很小,通常为几个皮法至几十皮法,有些结面积大的二极管可达几百皮法。

在信号频率较高时,须考虑结电容的作用。

第二节半导体二极管一、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在PN结上加上引线和封装,就成为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按结构分有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1)、点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小,结电容小,用于检波和变频等高频电路。

(2)、面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大,用于工频大电流整流电路。

(3)、平面型二极管:往往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

PN 结面积可大可小,用于高频整流和开关电路中。

(4)、二极管的代表符号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1、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温度的影响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PN结的伏安特性相同,温度对二极管的影响如图。

正向电流主要是扩散电流,温度对它的影响不大。

温度升高时,特性曲线向左稍稍移动;二极管截止时,反向的漏电流主要是少子漂移电流,与温度关系较大,温度升高时,曲线向下移动。

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F I :它是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此值取决于PN 结的面积、材料和散热等情况。

(2)、反向击穿电压BR U 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RM U :二极管允许的最大反向电压,通常取2BR RM U U 。

(3)、反向电流R I :二极管未击穿时的反向电流值,此值越小,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越好。

(4)、最高工作频率M f :它与PN 结的电容有关,结电容越大,则允许的最高工作频率越低。

三、二极管等效电路1、二极管模型(1)、理想二极管模型:其主要特点是:二极管一旦正偏就导通,电压为零,而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由与之相连的外电路决定。

二级管反偏时,反向电流为零。

(2)、恒压源模型其主要特点是:二极管导通时,二极管上的电压为on U ,流过二极管的导通电流由与之相连的外电路决定。

二级管反偏时,反向电流为零。

(3)、折线化模型二极管正偏导通后,二极管电压电流呈现线性关系,斜率为dr 1,反偏电流为零。

d r 为微变电阻。

二极管工作在正向特性的某一小范围内时,其正向特性可以等效成一个微变电阻。

四、稳压管利用二极管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

稳压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反向电击穿状态,反向电压应大于稳压电压。

(1) 稳定电压U Z在规定的稳压管反向工作电流I Z下,所对应的反向工作电压。

动态电阻r Z最大耗散功率P ZM最大稳定工作电流I Zmax 和最小稳定工作电流I Zmin第三节 晶体三极管双极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 )又称半导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或简称晶体管。

三极管有两种类型:NPN 型和 PNP 型。

下面主要以 NPN 型为例进行讨论。

一、晶体管的结构及类型1、晶体管的结构及符号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总在发射极上,总是由P 指向N ;箭头的方向就是晶体管工作时实际电流的方向。

2、晶体管电流放大作用的结构要求内部结构要求:(1)、发射区高掺杂。

(2)、基区做得很薄。

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且掺杂较少。

(3)、集电结面积大。

外部条件:外加电源的极性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而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二、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1、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扩散运动形成发射极电流发射区的电子越过发射结扩散到基区,基区的空穴扩散到发射区,形成发射极电流E I (基区多子数目较少,空穴电流Ep I 可忽略)。

2、扩散到基区的自由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运动,形成基极电流电子到达基区,少数与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Bn I ,复合掉的空穴由BBV 补充。

多数电子在基区继续扩散,到达集电结的一侧。

3、集电结加反向电压,漂移运动形成集电极电流C I集电结反偏,有利于收集基区扩散过来的电子而形成集电极电流Cn I ,其能量来自外接电源CC V 。

另外,集电区和基区的少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将进行漂移运动而形成反向饱和电流CBO I 。

三、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C B O C I I I +=CnC B O Bn Ep B I I I I -+=n n Ep C B E I I I I ++=C B E I I I +=当晶体管中加入交流电时:B BC i i i )1(i E ββ+==其中β为电流放大系数,它与晶体管的内部工艺结构密切相关;C i 是某一时刻集电极总电流,它可以分解成不变的直流分量C I 和随时间变化的交流分量c i 。

四、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1、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是当CE u 为常量时,晶体管基极电流B i 与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BE u 的关系:常量==CE u BE B u f i |)((1)、当0=CE u 时,BE BC u u =,此时晶体管中两个PN 结(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相当于两个并接在一起的二极管。

(2)、当V u CE 1≥,且0>-=BE CE CB u u u 时,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集电区开始收集电子,基区复合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