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转换:新旧女性主义之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2011年 科研热词 马克思思想 马克思主义 霸权理论 阿尔都塞 道德自负 连接理论 资本逻辑 资本主义社会 认识论断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行动主体 自由市场主义 美国 结构化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研究模式 文化主义 悖论 市场的中国逻辑 市场乌托邦 外交政策意识形态 历史辩证法 卢卡奇 冷战后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 阿尔都塞学派 金融危机 资本 詹姆逊 虚拟资本 结构功能主义审视 结构主义叙事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 福柯 社会结构理论 理论与批评 现象学 消费文化 法哲学 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新型工业化 文艺意识形态 文本意图 文本学 文学理论 文学文本 意识形态 建构 实证主义 学派 女性小说 后殖民理论 叙事方式 劳资关系氛围理论 劳资关系 劳动哲学 主体哲学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科研热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非主流经济学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 结构 汤普森 方法论 新左派 文化马克思主义 整体主义 安德森 唯物史观 历史性 历史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女性主义方法研究_刘军
(!"#(% ) , 男,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5 ) , 现在 !"#$% 刘军 英国 67.87-9+: 大学社会学系作访问学者 ($(($ 年) 。
# " !
术, 不探讨女性主义方法出现的原因。 一、 女性主义的方法论 社会研究的方法是收集、 研究资料的各种 技巧。而方法论是关于应该如何进行研究的理 论、 原则, 它包括研究的立场、 视角、 基本观点、 原则以及程序等。在社会学中, 有实证主义方 法论、 解释学方法论、 批判方法论以及马克思 主义方法论等。女性主义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著名女性主义者哈丁 (!"#$%&’()) 认为, “女性主 义研究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方法论和 以女性的经验 知识论, 其中包括三个特征: (*) 作为社会分析的来源; (+) 研究的目的是为女性 说话; (,) 把研究者和研究主题放在同一个批判 的平面上” 。 (吴小英, 第 ./ 页) 但是不同 +---, 女性主义者的方法论观点也是不同的。 (一) 女性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女性主义在方法论问题上意见不统一, 有 人对它能否成为一种方法论持怀疑态度。例如 帕里 (0$%122) 认为: “ 别人认为女性主义方法是 一个很有用的概念, 但是我认为, 它完全是胡 说八道。” (3’2142(, 与之相反, 尼尔森 *55-, 6"*) 认为, “女 性 主 义 方 法 很 可 能 带 来 传 统 的 社 会 科学方法论基础思路的转换, 它把学术领域从 对文献的批判拉到历史、 人类学以及心理学领 域。” (3’2142(, 尽管有争论, 我们还是 *55-, 6"*) 能够从女性主义的文献中梳理出如下几种方 法论观点。 “方法论的分离主义” 。有人认为, 对男性 *" 和女性的研究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 因此必须 由女性来做关于女人的研究。 “所谓女性主义 的研究绝对是由女性所做的研究, 因为在女性 意识和女性主义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 (72’(8$%9, 男 *55+, 6",)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人虽然可以支持女性主义, 但是不能成为女性 主义者, 因为他们不会体会到女人的经历和感 触。虽然这种观点只是表明了女性主义研究必 须与女人保持一致的目的, 但是由于分离并不 能保证女性独立于男性的主体地位, 所以该观 点受到指责。 哈佐克 (:";"#$%<4=>? ) +"方法论的立场论。
女性主义
话语分析
把女性主义批评实践上升为理 论话语,为女性主义塑造理论 身份
凯特·米莱特于60年代末推出标志女 性主义批评正式诞生的重要著作《性政 治》。该书从男女生理差异出发,重点揭 露男性中心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抨击 传统的阳物批评,进而批判男性的父权制 社会。作者选用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 的依据。全书分三卷,第一部分为“性政 治”,第二部分为“历史背景”,第三部 分为“文学上的反映”。 米莱特主要是从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 形象在性别权利关系中所受支配受奴役的 地位入手,来揭露父权制社会男性控制, 支配女性的政治策略,其重要性在于首次 引入了一种女性阅读的视角,“我们第一 次被要求作为女人去阅读文学作品,而从 前,我们,男人们,女人们和博士们,都 总是作为男性去阅读文学作品”。
颠覆、消解、对抗、解构是20世纪以来女权主义者 惯用的手法,她们力求建构出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两性 平等、和谐、自由的新的文化范式。
3、进入80年代后出现了第三代女权主义(后女权主义), 即将“女权”、“女性”加以整合折中的重“女人”的女 权主义。
女性主义反过来强调两性的不同和差异,承认女 人不同于男人,有着自己的特征和角色,不能盲目地 追求男女绝对平等。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研究女性作家及其作品,重 建女性文学史。
第三阶段,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延伸到文化领 域,进入到跨学科的文化研究。
美国批评家莱奇把美国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发展分 为三个阶段:
批评阶段
揭露男性作品中隐含的歧视扭 曲女性的意识形态程式
发掘阶段
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衍变的历史轨迹
综上所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对旧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反叛和突破, 它重新定义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的新途 径。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我们可以更深入 地理解文学和历史的复杂关系,更准确地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参考内容三
谢谢观看
总之,面对未来,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断深化其研究和发展,以促进文学领域的繁荣和社会进步。
参考内容基本内容来自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巨变,女性主义文学批 评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变革。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再仅仅性别在 文学中的表现,更深入探究了性别与权力、性别与身份、性别与阶级等多重关系。 本次演示将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并对其进行反思。
总的来说,尽管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在理论和实践 上的活力和潜力依然强大。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深入、开放和富有创新性的女性主 义文学批评作品的出现,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影响。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在文学批评的领域中,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理论。 这种理论的出现,既是对旧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批判和反思,也是对文学与历史 之间复杂关系的重新探讨。
二、发展:多元理论视角的引入
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兴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吸收多元的理论视角,如后 殖民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朱迪斯·巴特勒的 《性别麻烦》和伊娃·易洛思的《性的辩证法》。
巴特勒在《性别麻烦》中,挑战了传统的性别二元论,提出了一种更具包容 性的性别认知模式。易洛思在《性的辩证法》中,则从性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父权 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理论上的活力和深度。
由对立走向“男女间性”的性别正义——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转型
性的 、 职业 的或者上等 阶层 以及 白人 ” 的编码结构 ,
新 自由主义 的意识形态长期维持 了那 种把公 民的平 等、 机会和成功给予普遍 主义理 解 的霸权 , ⑤由 Wi l . 1 m 提 出的“ is a 虚假 的普遍 主义” f s ui r lm) (a e nv s i l e as
究视 角。
关键词 性别正义 二分 式思维 男女 间性 生命维度
【 中图分类号] 83 D 0 [ B 2 ;O一 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47— 6 X(02 0 02 0 0 4 6 2 2 1 )4— 0 7— 8
什 么是正义?卢梭 、 沁和 罗尔斯 虽 给 出不 同 边 的阐释 , 但都视 平等为其基本 内涵 。社会 不会简单 、 消极地维护平 等 , 但女性 在很 多领 域处 于边 缘地位 却并非其 先天智 力 、 体力 缺陷导 致 , 而是 传统 “ 治 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把某种公 民身份的文化 价值予 以普遍 化 , 即男性 也
的、 白人 的、 异性恋的和健全人 的价值 特性被 塑造 为
其 中这个雄心勃勃 、 富有竞争力与 理性 的“ ” 人 的形 象正是 以家长制 中的男性 首领为其原型 。这种科学 文化反 映到政治 理念 中 , 克和 卢梭 同主 张 “ 洛 人人 生而 自由平等 ” “ 、 天赋人权” 却依然 固守妇 女先天 , 理性缺失 的观念而 拒绝把公 民权交 给她们 ; 当代政 治 史学 家不赞 同把 性别 分析 融人政 治历史 的书写 中, 也源于其 坚执 的 “ 主流” 治路 线 , 政 即公 共 领域 与男性 的行为相关联, , 而妇女专属于私人领域 。 ③ 为消除基于公 民权丧 失 的性 别 不正义 , 女性 主 义展 开了跨世纪 的斗争 。由于这些斗争深受启 蒙精 神 的感召 , 女性主义所作 出 的积极 回应 也不 可避免 地继 承了“ 二元对立之 中确立 中心” 的思维 方式 , 形 成 了两种对立模式和正义策 略 :性 别 中立 ” “ 式的对 立模式和正义策略 ; 女性 中心 ” 的对立模 式和正 “ 式
第九讲 实践取向的课程理论
二、施瓦布的课程理论
(三)“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课程审议”: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 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 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 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课程集体”:一种民主的课程组织,该集体由校 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 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
一、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
“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 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 注重学科结构。 • 课程的两个目的:一是利用课程所占有的知识容 量,在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之内,最大程度地向 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二是帮助学生获得训练迁移, 培养学习的能力。 • 提出“螺旋式”课程组织。 • 倡导“发现法”。
三、斯腾豪斯的课程理论
(一)对“泰勒原理”的批判 • 目标模式不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经验研究的基 础上的。 • 把课程内容分解为行为目标,是与知识的性质和 结构相矛盾。“把知识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行为目 标,是学校知识受到歪曲的主要原因之一”。 • 过于注重预期的目标,而忽视了非预期的目标。 • 目标模式也不能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三、斯腾豪斯的课程理论
(二)教师应遵循的“过程原则” (1)教师应该与青少年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 性的问题; (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有必要保持中立 原则,例如,教师不要以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这应该被 看作是其责任的一部分; (3)探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领域的核心方式是讨论,而 不是讲授; (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 致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该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 负责。
二、施瓦布的课程理论
女性主义干预艺术史略谈
女性主义干预艺术史略谈作者:吴江华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在西方国家,作为第二代研究女性主义与艺术史的学者,波洛克提出了“女性主义干预艺术史”的行动,她是从艺术层面来发展女性主义,并希望能够改变女性和边缘团体被主流团体所压榨的局面,她认为阴柔并不是女性主义全部的气质,而是应该根据种族、年龄和阶级等各种因素来具体划分。
本文对女性主义干预艺术史做出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波洛克;女性主义;干预艺术史中图分类号:J2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078-01格里塞尔达·波洛克在英国的里兹大学担任教授,她是第二代对女性主义与艺术史进行研究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波洛克不仅参考了第一代学者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还结合了马克思主义、佛洛依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福柯、德里达等人提出的解构主义思想等学术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特色的理论体系来为女性主义与艺术史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是从波洛克所提出的范式问题入手来进行讨论,表明了波洛克反对父权制的立场。
一、女性主义艺术史新范式的定义以波洛克为代表的第二代研究女性主义与艺术史的学者认为,女性之所以会被艺术史所忽略和遗忘,并不是因为艺术史对女性存在偏见,而是因为在建设学科时受到了父权制思想的影响。
因此,女性主义与艺术史的范式需要创造出积极的环境来对女性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
但该范式要研究的不只是女性本身,还应该包括女性主义者所具备的问题意识,就是指对于权力制度,女性所具有的质疑态度。
所以也可以将该范式看作成解构体系,它的主要目的是使父权制时代所形成的社会系统解体,并分化其意识形态。
由此可知,该范式指的是从阶级、性别以及种族等几个方面出发,推动艺术史学科中所运用的父权制度逐渐解体,目的是为了让社会意识到女性与边缘群体所具备的价值与意义。
二、范式转换的实际成效(一)批评艺术史的性别区分机制在西方的绘画题材中,历史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16世纪时期,为了能够将人物描绘的更加真实,艺术学院开展了裸体写生的训练课程。
社会学本土化家庭研究的四大范式
社会学本土化家庭研究的四大范式社会学本土化家庭研究是指将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本土家庭研究领域,旨在深入了解家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与演变。
在社会学本土化家庭研究中,存在着四大范式,分别是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冲突理论范式、符号互动主义范式和女性主义范式。
本文将对这四大范式进行详细论述,以便深入探讨社会学本土化家庭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结构功能主义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是社会学中最早的一种范式,其基本理念是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具有特定的功能。
家庭在社会中承担着社会化、生育等功能。
该范式将家庭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协作和互补关系。
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关注家庭的正面功能,强调家庭内部以及与其他社会机构的互动联系。
二、冲突理论范式冲突理论范式认为家庭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权力、资源和地位的不平等关系。
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家庭内部及其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冲突理论范式关注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不平等的社会分工以及阶级、种族等社会结构对家庭的影响。
三、符号互动主义范式符号互动主义范式主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符号交流和互动过程。
符号互动主义范式强调社会行为是通过人们对符号和意义的理解产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通过交流符号来实现。
该范式关注家庭中的日常互动、交往规则和家庭内涵的演绎。
四、女性主义范式女性主义范式是一种关注性别在家庭研究中地位和作用的范式。
该范式强调家庭中性别与权力的关系,并批判性地研究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家庭暴力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益等问题。
女性主义范式推动着关于家庭中性别不平等的讨论,并为促进社会公正与性别平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学本土化家庭研究的四大范式提供了多元的角度来研究和理解家庭的本质和变化。
这些范式在社会学家庭研究中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
通过综合运用这四大范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家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生命史视域下的女性主义新范例--辛波斯卡的诗境探微
第 9期
尤呈 呈 : 生命史视域下 的女性 主义新 范例——辛 波斯卡的诗境探微
1 0 1
的是 缺 场 的 爱 情 、 旅行 经历、 内涵 、 “ 狗, 猫, 鸟, / 灰
联 想 起 英 国 诗 人 约 翰 ・济 慈 的 “ 否 定 能 力 ” 概 念
尘满布的纪念品, 朋友 , 和梦” _ 5 _ l 。《 写履历表》 一
诗 以近乎揶 揄 的 语 气 或 反 讽 结 尾 , “ 露 出单 耳 的 照 片” 衬托的只是形貌 , 与 听 力无 关 , 诗 人 自问 自答 : “ 还有 什 么 好 听 的 ?碎 纸 机 嘈 杂 的 声 音 ” J l 。通 过一 系列 正反 命题 , 如人 生之 长 与履历 表之 短 、 可量 化 的事实 ( 日期 、 价格 、 头衔 、 婚姻状态) 与 不 可测 度 的感 性 ( 爱 情记 忆 、 旅行 风 景 、 白 日梦 、 其他官能) 之
射出的轻盈美学、 他者角度和女性主义新特质, 为国 内评 论 提供新 路径 。
1 游 弋 于 事 实 之 上 的 轻 盈 美 学
卡 尔维 诺 在 遗 稿 《 给 下 一 轮 太 平 盛 世 的备 忘
录》 里畅想未来 文学 的特征 , 他极力主张生命的沉
重 必须 以轻 盈 的姿 态 来 承 担 : “ 我 们 所 选 择 并 珍 视 的生命 中的每 一样 轻 盈 事 物 , 不久 就 会 显 现 出它 真
界、 跨 学科 成 分 大 为 缩 减 。辛 波 斯 卡 渴 望 “ 重 新 体 验诗 歌业 已放弃 或者 被 推 搡 出 去 的领 域 ” _ 9 ] 。值 得
释, 达到类似数学公式般的平衡。逻辑缜密之余 , 她 又以精准的韵律为每首诗奠定不同的音乐基调 。没 有 华 丽 的词 藻 , 但是 通 篇 可 见 毫不 故 弄 玄 虚 的真 实 具象 , 又仿佛 是 秉 承 了极 简 主义 风 格 的 拼贴 画 。安 伯托 ・ 艾柯在 《 无尽 的清单》 曾辑 录辛波斯 卡的名 诗《 种 种可 能》, 归类于“ 列举 的修 辞 学 ” 。 在这 首包
从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20世纪西方批评范式转换与文学边界
2 0 1 3年 6月
J u n . 2 0 1 3
从 文 本 批 评 到 文 化 批 评
2 O 世纪西方批评范式转换 与文学边界
蒋 继 华
( 盐城工 学院 人文 学院, 江 苏 盐城 2 2 4 0 5 1 )
摘
要: 2 0 世纪被称为“ 批评的世纪” , 其批评范式转向表现为从文本批评 向文化批评的转变。这使得文学意义的
变化 , 当我们用范式理论考察 时, 会发现 其 中交织 的
观念更新 、 思维碰撞 以及呈 现的方法论 多元化特征 。
这种范式演变 总体显 现为 以俄 国形式主义 、新批 评 和结 构主义 等为代表 的文本 批评 向以 马克思主 义 、 女性 主义 、 新历史主义 、 解构主义和后殖 民主义等为 代表 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转 变。当然 , 我们还应 看到 , 在这种范式转变的背后 , 交织 的是文学 与批 评 固有 关系的破裂 、 疏离 , 以及文学 与批 评关 系的此 起 彼伏所 引起 的理论 瞬变 。
第2 9 卷 第3 期
V0 1 . 2 9 No . 3
廊 坊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L a n g l g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
2 6・
判。 但这时 围绕文学 的批评仍然带有从 属性 , 尚未取 得类 似于后来 的独立学科体 系的地位 。2 0 世纪 上半
叶, 受索 绪尔语 言学理论 的影响 , 俄 国形 式 主义 、 新
体包括什 么呢? 在雅各布森看来 , 主要是手段 、 技巧 、 方法 , 包括结构 、 韵律 、 节奏等 。 什克洛夫斯基也强调 文学理 论不应只研究文学与生 活 、自然等外部 的关 系 ,应 旨在 探讨 文学 内部 的发 展规律 和形 式构成 : “ 我 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 的内部规律 。 如果 用工 厂 方 面的情况来 作 比喻 , 那么 , 我感兴趣 的不是世界棉
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
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吴 小 英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feminist debates on methodological issues of sociology,and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knowledge is gender ed in feminist perspectives.Most of the feminists agreethat a distinctively feminist methodology is needed but any kinds of methods are welcomed in feministsociological research,and he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perspective.Many feminist sociologists crit-icize the dichotomy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nd call for the replacement of patriarchalresearch with a reflextive and participatory research,although they often reject quantitative in favor ofqualitative methods practically.Feminist empiricism,feminist standpoint and feminist postmodernismpr ovid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explanat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gender,which implyit's two sides of the same goal for feminists to liberate method and liberate gender.当学院派女性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的形式进军学术界时,其初衷还只是想借助女性主义运动的力量在学术界为女性争得一席之地,同时为解释女性所处的不平等的生存境况和寻求走向未来解放的可行途径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知识上的储备。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是指一系列关于女性权利和社会地位的观点、理论和观念的学术体系。
它涉及了对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和权利的探讨与争取。
女性主义理论源自对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反对,试图通过批判和重构现有的社会体制来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保障。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主义理论以不同的形式和理论框架发展,展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历史回顾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和演变过程。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是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时期,关注于争取妇女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而在20世纪中叶,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揭示了性别歧视的深层结构,并追求性别解放和性别平等。
此后,第三波女权主义运动兴起,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关注性别、种族、阶级、性取向等多重身份认同的交织。
核心理论观点女性主义理论包含了丰富多元的理论观点和范式,其中一些核心理论观点包括:- 结构性性别歧视理论:揭示社会体制中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结构,强调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品。
- 父权制批判:批判父权制作为社会组织原则对女性的压迫和限制。
- 后现代女性主义:探讨性别认同、权力关系和文化表达的复杂性,强调个体和主体性的反思与实践。
-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性,指出性别平等与生态平衡的密切联系。
当前挑战与反思尽管女性主义理论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和影响,但在当今社会仍面临种种挑战和困境。
性别暴力、职场性别歧视、性别薪酬差距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
同时,多元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女性主义面临着认同、包容和传统文化的挑战,如何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代社会中维护女性权益和实现性别平等仍需深入探讨和实践。
未来展望在未来,女性主义理论将继续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多样性将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女性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的变迁,引领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保障的发展。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理论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它关注着性别平等、女性权益和社会变革。
《2024年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范文
《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女性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逐渐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女性主义经历了后现代转向,这一转向不仅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也推动了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
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及其对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影响。
二、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1. 后现代背景下的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和相对性。
在后现代背景下,女性主义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更加关注性别平等、女性权益和社会公正。
后现代女性主义强调性别、种族、性取向等多种身份认同的交织,关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发展。
2. 女性主义后现代转向的特点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注点从单一性别问题扩展到多元身份认同问题;其二,强调性别与权力、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织关系;其三,倡导性别平等和性别正义,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
这种转向使女性主义更加关注现实问题,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
三、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1. 新型女性文化的内涵新型女性文化是在后现代背景下,以性别平等、自由和多元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形态。
它强调女性的独立、自主和自信,倡导女性在各个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新型女性文化不仅关注女性的内在价值,也关注女性的社会价值和公共责任。
2. 新型女性文化的表现形式新型女性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学、艺术、影视、音乐等各个领域。
这些领域中的作品往往以女性为主角,关注女性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
同时,新型女性文化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性别平等的家庭教育、职场中的性别关系等。
四、后现代转向对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影响1. 拓宽了女性的活动空间和表达方式后现代转向使女性在各个领域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拓宽了她们的活动空间和表达方式。
这使得女性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社会性别史与妇女史:范式的演变与论争
社会性别史与妇女史:范式的演变与论争侯艳兴【摘要】社会性别史与妇女史都受到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启示,两种范式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妇女史发展经历了"受害史"、"英雄史"、"分离领域"、"多元与差异"四个阶段,演变成社会性别史.但是双方在概念理解、理论方法、政治目的以及研究范围上迥异.研究社会性别史,不仅可以开阔理论视野、拓宽史学领域、发掘新的史料、提出新的观点;而且其开放性的特色,必将对传统史学全面渗透和改造,即与传统的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外交史进行平等的对话.【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史;妇女史;论争【作者】侯艳兴【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09社会性别史自从在欧美学术界产生以来,尽管备受许多主流历史学家的反对,经受了诸多激烈的争论,作为一种新文化史,却已经在欧美国家的历史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什么是社会性别史,其发展轨迹如何,与妇女史的关系怎样,其出现之后,在史学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将在本文中回顾与思考。
在西方学术界,学术与运动紧密关联,社会性别理论是其互动的结果。
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已经激起了三次高潮,1970年代,社会性别理论成为第二次高潮的理论核心[1]。
为了反击生物决定论,女权主义者用社会性别(gender)来代替生理性别(sex),从语言上打破传统,并在文化上揭示女性的社会文化含义。
当然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有一个过程,最早是在盖尔·鲁宾(Gayle Rubin)《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中提出“性/社会性别制度”概念[2],后来妇女史学家琼·凯利-加多(Joan Kelly-Gadol)用“性别的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中的两性关系”来表达“社会性别”概念[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 了男 女 两 性 事 实 上 的 不 平 等 。 由此 ,在 传 统 女
性 主 义 看 来 ,男 女 差 异 是 后 天 建 构 的 ,要 实 现 男
女 平 等 ,就 要 最 大 限 度 地 淡 化 和 消 除 两 性 差 异 。 以 沃 尔 斯 通 克 拉 夫 特 、波 伏 娃 、弗 里 丹 、 费 尔 斯 通 等 为 代 表 的 传 统 女 性 主 义 者 认 为 :男 女 本 来 一
对 于 女 性 主 义 , 人 们 的 共 识 是 :相 对 于 自 由 主 义 女 性 主 义 、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社 会 主 义 女 性 主 义 、激 进 女 性 主 义 等 3大 女 性 主 义 传 统 流 派 而 言 ,后 现 代 女 性 主 义 、黑 人 女 性 主 义 、全 球 女 性
主 义 、生 态 女 性 主 义 的 涌 现 ,不 只 是 意 味 着 女 性
的 解 放 。在 传 统 女 性 主 义 看 来 ,强 调 男 女 的 区别
和 差 异 是 男 权 统 治 的 基 础 。 她 们 认 为 ,父 权 意 识 形 态 的 文 化 逻 辑 是 : 因 为 女 人 生 孩 子 ,所 以 女 人 就 应 该 照 养 孩 子 , 操 持 家 务 , “男 主 外 , 女 主 内” 是 应 然 模 式 , 这 样 把 生 理 性 别 差 异 转 化 为 社 会 性 别 差 异 。 然 后 再 赋 予 社 会 性 别 化 分 工 以不
同 价 值 ,男 性 承 担 的 工 作 被 认 为 是 重 要 的 、关 键 的 ,女 性 承 担 的 工 作 则 被 认 为 是 次 要 的 、 附 属
的 。 在 差 别 评 价 的 基 础 上 ,社 会 通 过 一 定 的 制 度 安 排 ,造 成 男 女 同工 不 同酬 的 客 观 现 实 ,从 而 导
传 统 女 性 主 义 把 妇 女 受 压 迫 状 况 归 因 于 男 女
的 差 异 境 遇 , 因 而 以 “求 同 ” 的 路 径 诉 求 妇 女
作者 简 介 :杨
向男人 的 “ 同” 以实 现 平 等 ,而 且这 种 平 等 求
观是假 设所 有 的妇 女 都 受 同样 的压 迫 为前 提 的。
主 义增 添 了 新 的 流 派 , 而且 还 意 味 着 女 性 主 义 的 范 式 转 换 ,标 志 着 女 性 主 义 发 展 的 新 阶 段 。 李 银 河 指 出 : “ 女 性 主 义 、后 现 代 主 义 、后 殖 民 主 后 义 层 出 不 穷 ,她 们 的 思 想 向 女 性 主 义 运 动 第 二 波 的共 识提 出挑 战并且 打碎 了这种 共识 。她们 强调 女 性 主 义 理 论 中 的 差 异 ,促 使 女 性 主 义 转 向 各 式 各样的 ‘ 化 ’ 其结 果 是女 性 主 义理 论 的 范式 文 , 转 换 。 ① 罗 斯 玛 丽 ・帕 特 南 ・童 在 评 价 新 兴 女 ” 性 主 义 流 派 时 说 : “ 元 文 化 的 、全 球 的 和 生 态 多
“ 先 必 须 成 为 跟 男 子 平 等 的 人 ”, “ 于 完 善 首 ⑤ 关 而 自 由 的 人 ,女 权 主 义 者 们 只 有 一 种 样 板 、一 种 形 象 、 一 种 视 野 , 那 就 是 : 男 人 ”。 费 尔 斯 通 ⑥ 更 激 进 地 主 张 ,消 除 生 理 差 异 以 实 现 男 女 平 等 。
们 已 经 接 近 于 真 正 理 解 妇 女 压 迫 的 根 源 、理 解 性 别歧 视如 何 与 其 他 种 种 危 害人 类 的偏 见 ( 族 种 歧 视 、阶 级 偏 见 、 民族 优 越 感 、能 力 偏 见 、异 性 恋偏 见 和 对 自然 的 蔑 视 ) 相 关 联 以 及 不 相 关
孚 卡 亦 指 出 , “ 女 权 主 义 并 不 意 味 着 女 权 主 后
义 的 终 结 , 而 是 指 女 权 主 义 理 论 的 一 次 转 型 ” ④ 。 新 旧女 性 主 义 的 范 式 转 换 主 要 从 以 下 几 方 面 体 现
出来 。
一
、
从 求 同到 彰异
传 统 女 性 主 义 不 仅 主 张 淡 化 性 别 差 异 ,通 过 妇 女
表 现 在 : 女 性 主 义 的 平 等 模 式 由 求 同 转 向 彰 异 ;女 性 主 义 的 解 放 模 式 由 实 践 批 判 转 向 文 化 批
判 ;女 性 主 义 的 解 放 理 念 由 寻 求 妇 女 解 放 到 寻 求 全 人 类 解 放 。 关 键 词 :传 统 女 性 主 义 ;新 女 性 主 义 ; 范 式 转 换
联 。② 强调后 现 代 女性 主 义 “ 当 代 女性 主义 ” 是 思潮 发展 中最令 人 兴 奋 的 发展 之 一 ”③ 索 菲 亚 。
・
衡 量 自身 发 展 ,即 变 得 和 男 性 一 样 。 《 性 的 奥 女 秘 》 里 总 的 寓 意 是 ,除 非 妇 女 变 得 像 男 人 一 样 , 否 则 ,她 们 就 决 不 能 得 到 解 放 。 妇 女 要 解 放
思 想 战 线
2 0 第5 第3卷№ 5 0 o3 0 年 期 6 . 1 V 1 2 0 l6
范 式转 换 : 旧女 性 主 义之 问 新
杨 凤
摘 要 : 由 传 统 女 性 主 义到 新 女 性 主 义 , 意味 着 女 性 主 义 发 展 的 范 式 转 换 。 这 种 转 换 主 要
样 ,男女应 该一样 ,男女 能够一 样 。她们 主张要 实 现 男 女 平 等 、实 现 人 的充 分 发 展 ,女 性 就 要 和 男 性 一 样 地 行 动 和 思 考 ,用 男 性 一 样 的 价 值 标 准
女 性 主 义 的 发 展 ,特 别 令 我 鼓 舞 和 高 兴 。看 来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