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视角下的精神病医疗及精神病治疗机构发展概述
第一课:建筑学报-精神病医院建筑设计探究设计方法
图 2 精神病患者退院时的病情
0% 20% 40% 60% 80% 1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3 精神病治疗的四个典型阶段及所需建筑空间
图 4 S 病院急性期病区平面图
图 5 急性期病区功能模式 I 型
图 6 Y 医院急性期病区平面图
图 7 急性期病区功能模式 II 型
21 急性期病区
图 4 为日本 S 病院急性期病区平面图[[注 2]],病区划分 为隔离室单元、单人室单元及多床室单元等三个单元,每个 单元内均设有独立的活动室及室外庭院,图 5 则显示了该病 区的功能模式。这种平面构成方式的最大不足在于病床管理 方式欠灵活,当不同发病阶段的患者人数与对应单元的病床 数出入较大时,易造成病床闲置或不足。为避免这种情况的 发生,考虑到处于消耗期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可能性已降至 很低,因而可在一个单元内同时设置单人室与多床室。这样 不仅增大了安置患者的灵活性,由于单人室不用区分男女性 别,也因此提高了在一个病区中同时安置男女患者的可能性。 基于上述分析,急性期病区的设计也可采用如图 6[注 1]所示 的布局方式,图 7 为其功能模式图。
一、引言
本文上篇指出构建我国精神医疗设施体系的关键在于 加强精神病医院的建设[文 1]。由于住院部在精神病医院中 处于核心地位且设计难度最大,因此提升精神病医院的建设 水平应从改进住院部的设计着手。
毋庸置疑,即使在倡导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今天,虽 然住院部医疗费用昂贵,但它对于精神病重症患者来说仍难 以替代。为了在确保医疗效果的同时能削减不必要的医疗开 支,有必要对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住院部设计的首要任务在于找到合适的途径将其划分为若 干个规模适宜、功能明确且相互独立的病区。由于精神病种 类繁多且涵盖了不同的年龄阶层,因此我国大型精神病医院 的住院部通常被划分为一般精神科病区、抑郁症病区、老年 病区、儿童病区等病区,而且一般将男女患者分别安置在不 同的病区内。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病区划分除了考虑到精 神病种类外,出于提高治疗效率的目的,还十分重视所谓治 疗的阶段性。
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背景和目标本报告旨在进行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该项目旨在满足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改善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关注和关怀。
2. 市场分析2.1 精神疾病患者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精神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长。
由于该群体的治疗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建设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2.2 竞争分析目前,该地区尚缺乏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但已有其他综合医院提供相关治疗服务。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可以确定项目建设的竞争优势和定位。
3. 技术可行性3.1 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建设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需要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
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和引进前沿技术,我们可以确保医院的技术实力和治疗水平。
3.2 专业医护团队拥有专业的医护团队是项目成功运营的关键。
我们将通过招聘和培养人才来建立一支高效的专业团队,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4. 经济可行性4.1 投资估算建设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需要的资金投入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医院建设、人员招聘培训等。
通过详细的投资估算,我们可以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4.2 预期收益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精神疾病治疗服务,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可以预期获得稳定的收益。
通过市场分析和盈利模型的建立,我们可以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
5. 风险分析5.1 政策风险建设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需要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政策调整可能对项目运营产生影响。
5.2 市场竞争风险其他医疗机构的竞争可能对项目的运营和市场份额产生影响。
6. 可行性结论基于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经济投资及风险分析,该精神疾病治疗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运营,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以上是本文档的简要内容,详细信息请参考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世界医疗建筑发展历程
世界医疗建筑发展历程
医疗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希腊、古埃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建立了一系列医疗设施,如神庙和浴池,用于治疗疾病和提供健康护理。
然而,直到19世纪末期,医疗建筑的发展才真正取得重大进展。
这一时期,医学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现代医院的兴起。
这些医院采用了新的建筑设计和设备,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世纪初,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医疗建筑的
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
新的建筑概念和设计理念被引入,以优化医疗环境和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例如,引入了独立的手术室和病房,以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20世纪的后半部分,医疗建筑开始注重人性化和环境友好
的设计。
建筑师和医疗专业人员开始关注病人的需求,提倡使用自然光线、良好的通风和舒适的空间布局来促进康复和治疗过程。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卫生标准的提高,医疗建筑正经历着新的变革。
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为医院提供了更高效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同时,综合性医疗中心的兴起使得医疗建筑更加复杂和多功能化。
未来,医疗建筑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医疗机构需要提供更多家庭化和社区化的医疗服务。
同时,个性化和预防性医疗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医疗建筑将更加注重功能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设计。
精神病治疗现状及发展研究
精神病治疗现状及发展研究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目前,全球各国在研究精神病的治疗手段,以期对这种疾病进行更好的干预和治疗。
本文将探讨精神病治疗现状及发展研究。
一、精神病治疗现状精神病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可以有效地缓解精神病的症状,但也会有一些副作用和危险性。
心理治疗则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交流治疗等。
在现代医学中,药物治疗是精神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症状,让他们恢复正常的社交和生活能力。
不过,抗精神病药物也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例如体重增加、嗜睡、性功能障碍等。
此外,心理治疗也是精神病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
与药物治疗相比,心理治疗更注重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干预。
心理治疗一般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交流治疗等不同的方法。
二、精神病治疗发展研究针对精神病治疗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各研究机构致力于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新的治疗手段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其中,脑成像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是比较有前景的两个方面。
脑成像技术是一项基于神经科学研究的技术,它可以通过扫描人们的大脑,来观察人们在执行各种认知认知任务时,大脑各个区域的活动情况。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包括精神疾病。
未来,这种技术可能会对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基因治疗技术是利用人工合成的DNA序列来纠正或预防某些疾病的技术。
目前,基因治疗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中。
未来,这种技术有可能被用于精神病的治疗,通过改善一些与精神病相关的基因,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症。
除此之外,虚拟现实技术、机器学习等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于精神病的治疗及预防中。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希望。
三、总结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部设计概述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部设计概述我国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差距很大,在精神专科医院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确定设计方案。
精神专科医院的住院部设计更是有其自己的特点,可从门诊与住院部的设置比例、营造正常的建筑空间、护理单元的设计、病房的床位设置、生活区的设计、安全设计等方面入手。
标签:精神专科住院部护理单元Abstract: The design of psychiatric hospitals need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hospital.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hospital especiall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start to grasp from setting the proportion of outpatient departments and hospital departments,building normal space, and designing nursing unit,ward beds,living area, etc.Key words: PsychiatricInpatient departmentNursing unit目前,我国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首先要了解精神疾病的种类以及精神疾病治疗和身体疾病治疗的手段有什么不同,设计上有哪些特殊要求;其次要对国内已经建成的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案例学习,了解他们的科室设置、各部门的布局和大小,在使用中有哪些优缺点,流程和管理有哪些特点;最后再结合自己的项目和院方充分沟通后,确定设计方案。
我认为,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部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以日本精神病医院为主要考察对象
2、建筑风格
日本精神病医院的住院部多采用简约、自然的建筑风格,以降低患者的心理 压力。同时,医院内部的空间布局也十分注重实用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治疗需 要。
3、实际案例
以日本某知名精神病医院为例,其住院部采用典型的日式建筑风格,外墙以 天然石材和木材为主,内部空间布局开阔、通透。病房设计注重私密性,每个病 房都配有舒适的卧室和卫生间,同时设有敞开的康复区,方便患者进行户外活动。
谢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此外,日本的精神病医院非常注重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再教育,以确保他们 具备处理各种临床情况的能力和应对各种紧急状况的技能。同时,这些医院也积 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五、总结
日本精神病医院的住院部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患者的需求和治疗过程的需要。 其设计特点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融入了自然和简约的元素,使得患者能 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治疗。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能够减少 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压力。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设施的设计和管理逐渐受到广 泛。住院部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治疗和康复的环境,其人性化 设计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当代中国医院住院 部人性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其重要性。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医院住院部人性化设计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 在以下几个方面:病房布局、色彩搭配、装饰材料、光照设计、噪声控制和空间 绿化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住院部人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提出 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方法单一、实 证研究不足、缺乏系统性的综合研究等。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基于患者康复过 程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注重患者的康复需求,从空间布局、安全设施到环境舒适 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旨在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康复的治疗环境。
制度、文化、理念精神病医院发展
“愿景”——是人们对未来的愿望,是发展的 前景,是希望或者愿意看到的景象。
02
好的愿景让管理事半功倍。
03
凡是一个成功的组织,都拥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共同愿景”
04
个人价值观+组织目的=共同愿景
05
用共同的愿景激励员工 :共同的愿景最能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把各个员工的理想、抱负与单位前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双方共同发展。
从重共性到重个性:既往的管理,往往强调的是共性和刚性,不管什么对象,什么时候都会用相同的方式去实行标准化管理,显然这样的管理的效果也需要。
但今天的管理则更强调适度的个性和柔性,强调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来选择不同的领导方式。
制度
文化
理念
愿景
方法多样:
院长管理知识:专业知识要懂,管理知识要 精,社会知识要广
医院文化的主要作用:
内化作用:
激励作用:
凝聚作用:
协调作用:
塑造形象作用:
三步曲: 2008-2010年《做岗位标兵,观北京风光》 2011-2013年《团队精神,成功之本》 2014-2016年《责任、荣誉、团队 ——不同的岗位、共同的目标》 院长的个人能力再强,也比不上拥有一支精干的队伍。
先进的工作理念——指部分理念开始根植入员工的心里,并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指导作用。
B
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
C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
D
制度完善后,不可信的人也会变成可信之人。
E
员工不一定做你希望的,但一定会做你监督和检查的。
1
上级的管理制度: 院内的管理制度:
2
经济管理方案
精神病院的秘密探索一座废弃精神病院中的剧本之谜
精神病院的秘密探索一座废弃精神病院中的剧本之谜精神病院的秘密探索第一幕:废弃精神病院的神秘氛围镜头一:废弃精神病院的大门此时,画面只能看到远处的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门,仿佛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大门上方的招牌已经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几个字:精神病院。
镜头二:院子中破旧的建筑缓慢推进,呈现出一片废弃的院子。
高大的砖墙周围长满了杂草,窗户上的玻璃早已碎裂,透出的昏暗灯光使整个画面散发着阴森的气息。
建筑物也已经严重破败,渗漏的墙面和残破的门窗传递出岁月的痕迹。
镜头三:神秘剧本的出现镜头聚焦在一个笔记本上,上面写着“精神病院剧本”,原本满是灰尘的封面上有着几行模糊的字迹。
镜头慢慢拉远,整个房间内充满了已经泛黄的纸张,堆得满满当当。
所有纸张都是由手写,字迹潦草却有一种诡异的力量。
这个剧本正在揭示一段隐藏已久的秘密。
第二幕:剧本背后的故事场景一:主人公的发现剧本的内容描述了一位年轻记者进入废弃精神病院调查的经历。
他对精神病院充满了好奇心,并找到了一位曾经在此工作的老护士。
老护士描述了一些恐怖的事件,似乎暗示这座精神病院隐藏着某种秘密。
场景二:历史档案的发现主人公深入研究精神病院的历史档案,从中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真相。
原来,这座精神病院曾经是一座非常出名的精神治疗中心,但在某个暴风雨的夜晚,因电力故障和护士的疏忽造成了一场灾难。
数十名病人在火灾中失踪,而这起事件也被掩盖了下来。
然而,主人公相信这起事件背后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存在。
场景三:精神病院的恐怖之谜主人公深入精神病院的地下室,那里是当年被封锁的火灾现场。
他发现了一本关于火灾的秘密日记。
据日记记载,其实并非电力故障引起整座精神病院起火。
当晚,一场异常恶劣的风暴让一只巨大的树倒塌,砸坏了电线,引发了火灾。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日记的作者是一位当时还是病人的精神病学博士,他揭露了医院黑幕。
第三幕:秘密揭晓与思考场景一:真相大白主人公将这个剧本和他的调查结果公之于众。
19世纪英国郡立疯人院管理模式探析
19世纪英国郡立疯人院管理模式探析19世纪是英国精神疾病治疗的转折点,也是现代精神病院管理模式的奠基时期。
在这一时期,郡立疯人院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机构之一。
本文将探析19世纪英国郡立疯人院的管理模式,从中了解当时对精神疾病的治疗理念和管理方式,以及对后世精神病院管理的启示。
一、郡立疯人院成立背景19世纪初期,英国社会尚未建立起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机构,大多数精神病患者被关押在监狱或私人的庄园中,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和关怀。
这种做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于是,政府和慈善机构开始兴建专门的精神病院,其中以郡立疯人院为代表。
这些院所旨在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治疗环境,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生活护理。
二、治疗理念在19世纪初期,对精神疾病的治疗理念主要是基于道德重建和社会排斥。
医生们普遍认为,精神病是由于道德堕落或外界恶劣环境所致,因此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严格的管制和强制的“矫正”,使患者回归正常社会。
在郡立疯人院,医生们普遍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禁闭、束缚和精神麻醉等强制手段,以期通过“矫正”和“祛除病根”的方式来治疗精神病。
三、管理模式1. 管理制度郡立疯人院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定期巡视和检查,禁闭和束缚患者等措施。
医生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和管制,以期通过外在的强制手段来控制患者的行为和情绪。
2. 医疗护理郡立疯人院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护理,包括药物治疗、情绪疏导和康复训练等。
由于当时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尚不深入,加之医疗技术和设施的限制,院所的医疗护理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患者的综合治疗需求。
3. 社会交往郡立疯人院实行严格的社交隔离政策,患者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和互动。
这种管理模式加剧了患者的孤独和无助感,阻碍了他们的康复和社会融入进程。
19世纪郡立疯人院的管理模式虽然存在诸多缺陷,但其治疗理念和管理方式却对后世精神病院的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郡立疯人院的成立标志着精神疾病治疗开始走向专业化和标准化,政府和慈善机构的介入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更加系统和持续的医疗护理。
精神病院建设工作进展报告
精神病院建设工作进展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读者们:非常荣幸能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精神病院的建设工作进展。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精神健康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健康服务的需求,我们积极投身于精神病院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提升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权益。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我们的工作现状、面临的困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工作现状:1. 建设规划与设计:我们充分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精神病院建设的经验和先进理念,与多家专业设计机构合作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
我们注重人性化设计,追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医疗设施的科学性,力求打造一个舒适、安全、高效的治疗环境。
2. 设备与设施建设:我们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治疗设施,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我们还注重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3. 教育与宣传工作:我们积极倡导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培训班和社区义诊等活动,以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度。
同时,我们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专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二、面临的困境:1. 医疗资源不足:由于我国对精神病院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很多地方的精神病院设施老旧,医疗设备和药物缺乏,医护人员稀缺,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2. 社会认知不足:精神疾病仍然是公众认知中的一块盲区,导致患者受到歧视和排斥。
这不仅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困扰,也阻碍了精神病院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3. 保障患者权益: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和自身困难,他们的权益保障一直是一个问题。
在建设精神病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患者权益的保护和维护,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1. 政府支持与投入:我们呼吁政府对精神病院建设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增加投入,提高设施和设备的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精神病院建筑规划设计与管理
目录
• 引言 • 精神病院建筑规划设计 • 精神病院管理 • 精神病院建筑与康复治疗 • 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探讨精神病院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 理的规划和管理,提高精神病院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 活质量。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度提高,精神 病院的建筑规划和管理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娱乐活动区
设置娱乐活动区,如图书 馆、游戏室等,丰富患者 的休闲生活,缓解他们的 压力。
康复治疗环境设计
色彩与照明
合理运用色彩和照明,营 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减 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室内装饰
室内装饰应简洁、舒适, 避免过于复杂和刺激性的 元素,以免对患者造成不 良影响。
无障碍设计
确保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 方便患者行动,提高他们 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注重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 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家庭参与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治疗过程,建立家庭支持系统,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康复水平。
06
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精神病院的建筑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性化、舒适性 和康复性,以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实际需求。
03 病情监测与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 疗效果。
医护人员管理
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 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 服务水平。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关 怀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
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辅导。
医护人员考核
神经病中心的规划背景
神经病中心的规划背景规划背景:组织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安排资金改扩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改善精神障碍患者就医条件,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支持各地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将严重精神障碍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障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范围,依法依规对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强制医疗,积极开展复员退伍军人、流浪乞讨人员、“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人员中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
各地认真贯彻部署要求,落实政府责任,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深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精神卫生工作政府领导与部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人,其中73.2%的患者接受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随访管理及康复指导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事件及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时有发生,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等特定人群疾病干预亟需加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十分短缺且分布不均,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主要分布在省级和地市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
部分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随访、管理工作仍不到位,监护责任难以落实,部分贫困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依法被决定强制医疗和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收治困难。
公众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认知率低,社会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讳疾忌医多,科学就诊少。
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
美国精神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
美国精神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作为一种用于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方式,精神治疗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精神治疗中心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而美国精神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的设计则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美国精神治疗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需要。
精神治疗中心的入院患者通常需要在中心内停留数周甚至数月,因此中心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感。
如何能够让患者感到舒适、放松、安全,这些是建筑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需要根据患者的需求,设计舒适的空间,比如宁静的休息室、带游戏、运动设施的活动区。
建筑设计师需要让中心的设计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适用。
例如,床位的安排需要符合人体曲线,能够让人有宜人体验。
其次,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治疗师的需求。
中心的治疗师通常会指导患者在中心内进行治疗活动,因此中心的设计需要有利于治疗。
这种建筑设计可以包括多个治疗和咨询房间,以便治疗师和患者可以随时进行治疗和会面。
还包括可以用来教育和传授技能的大型组合室和会议室。
另外,美国精神治疗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到治疗中心的管理和运营。
以避免床垫等物品出现异味,应该优先选择有机的材料。
此外,中心的建筑设计考虑要注意安全问题。
例如患者的钱包,电子产品等,需要有保险柜和安全设备。
最后,美国精神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需要突出治疗的一脉相承的风格。
个性与传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病人的个性和阶级背景,可根据不同的治疗部门,来进行设计不同的风格。
建筑设计师甚至可以与治疗师合作,制定出相关的设计方案。
这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还可以让治疗师更好的运用资源和空间,提高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建筑设计师需要在中心的设计方案中考虑到患者、治疗师和运营机构的需求。
美国的精神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需要是令人舒服,安全和功能性都得到保证的,注重美感与实用并重。
建筑设计方案将涉及一个机构的持续效益,必须考虑到目前的需求和以后的未来,以达到增强治疗疗效的目的。
精神疾病诊疗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精神疾病诊疗中心的规划与设计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尤其是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对精神疾病诊疗中心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精神疾病的特殊性鉴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疾病诊疗中心的规划和设计必须采取不同于传统医院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比如精神疾病患者需要专业的隐私和安全保障,在设计时要格外关注。
另外,精神疾病患者的家长和亲友的陪护,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应该被允许和鼓励。
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如何让家属得到良好的服务和接待。
二、就诊流程的规划一般来说,精神疾病诊疗中心的就诊流程应该分为预约、登记、评估、诊断、治疗、随访等几个环节。
为了让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诊疗中心应该建立完善的就诊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保证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就诊计划和流程,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就诊进展情况实时调整。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就诊的信息流程和就诊环节的流程,提高就诊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三、环境与设施的规划精神疾病诊疗中心的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应当远离喧嚣的都市中心,选择绿化率较高,空气质量较好的大片区域,基于患者的舒适感和治愈感,打造舒适、宽敞、明亮、安静的治疗环境。
在室内的设计上,要注重增强患者的治疗感受。
比如适当运用高置顶、天窗等自然元素的营造,增加亲水性景观等;对外露的设施,选材上也要注重环保、光泽等细节。
同时,室内承载的医疗设备、毛巾床单、家具、清洗剂等也都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安全问题。
四、治疗何种疾病针对精神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精神疾病诊疗中心要在治疗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治疗手段,并实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满意度,精神疾病诊疗中心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膳食管理计划,营造出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氛围。
五、心理辅助与支持在治愈疾病的过程中,心理辅助和支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院门诊及病房大楼的变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分部建筑记述
我院门诊及病房大楼的变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分部
建筑记述
陆明康
【期刊名称】《上海精神医学》
【年(卷),期】2007(19)4
【摘要】我院新建的门诊和住院大楼在2006年初落成,并于同年“五一”节后陆续投入使用,值得祝贺。
此前,市领导和市卫生局领导都很重视我院的改建。
为了做好改建工作,各级干部也开了许多的座谈会,讨论医院的改建方案,展示了模型,也等来了开工打桩之日,一直看到现在新的门诊和住院大楼的建成和使用。
【总页数】3页(P253-255)
【作者】陆明康
【作者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1
【相关文献】
1.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量上升原因浅析 [J], 万清;孙琳
2.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科病房成立 [J], 杜亚松
3.高层医疗建筑消防设计常见问题探讨——武鸣县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建筑消防设计小结 [J], 陈雯
4.上海市青浦区精神卫生中心2005-2007年门诊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J], 李芳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房综合大楼(a)与门诊大楼(b)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史视角下的精神病医疗及精神病治疗机构发展概述
作者:廖智伟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2期
摘要:自古以来,精神疾病就被人们所察觉,其从神秘力量发展到人们可认知治疗,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血雨心酸。
精神病医疗及其机构正逐渐由黑暗的非理想转向光明的社会关怀。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病医疗;精神病医疗机构
古代对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患者的治疗是在宗教场所进行的。
在许多文明古国和原始民族当中,精神病人和神经病人被认为是受到“善良力量”的支持或遭到“邪恶力量”的诅咒。
在古希腊,颠疯病被看做是一种神圣的疾病,在伊斯兰世界傻瓜甚至可以享受到特权。
在中世纪信奉基督教的社会里,人们认为精神病是受到魔鬼撒旦的影响所致,因此采用驱邪术作为治疗方法。
于此同时,人们开始相信能产生奇迹效果的圣人遗物和安置精神病患者的圣地,如比利时的吉尔圣地。
我国医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对人类精神精神异常一类的疾病已有深入的研究,对人的精神活动的生理基础,精神疾病和病因病理、诊断与防治等都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皇帝内经》就是中医精神病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早在公元490年的耶鲁撒冷,出现了专门为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的医院。
公元872年,艾哈迈德伊本图伦在开罗建立一家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的医院。
中世纪的欧洲,各种不同的场所被用来当做机构化的场所,用于接纳占人口比例很少的精神病患者。
巴黎市最古老的医院Hôtel-Dieu还特别为精神病患者预留了少部分的小房间,附属于条顿骑士医院。
718至1492年间,收复失地运动之后,一些为精神病人服务的机构逐渐建立,包括瓦伦西亚医院(1407),萨拉戈萨医院(1425),塞维利亚医院(1436),巴塞罗那医院(1481),托莱多医院(1483)。
伯利恒的圣母玛利亚修道院,建立于1247年,在十六世纪初期,它只是个有着几栋石砌建筑、教堂、菜园的庭院,能容纳31位精神病人进行治疗,条件极其恶劣,护理的方法是对病人的完全禁锢实现的。
18世纪以前,对精神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人们为了防止精神病人侵犯他人而将某些精神病人集中在一起,隔离起来。
这种机构称为”疯人院”。
”疯人院”的条件极差,管理不善,如同牢狱一样。
18世纪后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才被肯定地认为是需要治疗的疾病。
1773年,美国第一个国家建立的精神病学研究机构─美国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的东州立医院建立。
1793年,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埃尔担任了欧洲德比赛特尔静养院的院长。
在此首先实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去除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锁,把疯人院变成了真正的医院,从而也使医生有可能科学地观察和研究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并进行治疗。
在1796年英国的York精神病医院(坐落于York的Lanel山,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目的是治疗患有精神
疾病的病患)开创了一种开明的治疗方法─道德疗法。
这里并不能称作一个精神病医院,实际上,日间的药物性治疗是被禁止的,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希望、道德责任和职业疗法。
1817年,威廉艾丽丝被任命为新建于维克菲尔德的新建的西区救济收容所。
13年后,由于高度重视声誉,他们被邀请到位于米德尔塞克斯郡(英国英格兰原郡名)新建的第一救济收容所担任要职。
在这里,艾丽丝开始引入自己的人性化治疗以及“道德疗法”和“职业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因此人性化疗法立刻在如此大规模的场所内以及其他避难场所里得到了继续性的成功。
19世纪的美国,许多的州都建立了州立精神卫生系统,费用来自于纳税人。
由于这些中央机构往往与政府机构脱钩,属于监管,所以其质量往往差强人意。
这些场所普遍地处偏僻的地理位置内,土地廉价,较少出现政治反对派,远离城市。
美国许多的州立医院都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柯克布赖德平面(Kirkbride Plan)形式进行建造。
各州对于建筑的庞大开支常常可媲美欧洲宫殿,却极度缺乏运营资金。
许多病人都反对将私人医院转化为州立医院。
20世纪,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医疗技术和条件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精神病医院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激进的物理疗法在欧洲大陆中部逐步发展起来。
电休克疗法仍然在西方世界使用着,但是是被作为对精神疾病治疗的最后办法,并且执行时相比过去更加安全可靠。
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优生学运动,直接导致许多国家开始立法,对“意志薄弱、低能”的人群实施绝育,强制性对精神病人群进行绝育政策。
20世纪50年代,日本也同意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进行强制绝育。
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时期(1933~1945)在精神病学史上写下了最为黑暗的篇章。
在1941年8月"T4"屠杀行动正式结束之后,仍有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注射"分散致死术"事件的发生。
截止到1945年,德国纳粹共杀害了大约150000 名精神病患者。
到20世纪末,不断增长的病人人数导致了医疗机的过度拥挤。
投资通常被削减,尤其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和很多病人甚至饿死在医院内。
收容所因生活条件恶劣,卫生条件缺乏,过度拥挤和虐待病人而变得臭名昭著。
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收容所的病人人数不断的增加,二十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第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机构方案被制定并初步实现。
这种去机构化运动,在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许多的国家中脱颖而出。
美国的集体诉讼以及通过残疾人权利运动和反精神病学小组而产生的审议机构,使得这种机构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治疗条件曝露于众。
社会学家以及其他一些人士指出,这种机构使病人产生依赖,作用是消极的,且机构本身就是排斥残疾人的。
但是另一种观点指出,这种社区服务机构使得治疗费用降低,并且随着新型治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能够更好的让病人融入整个社区。
【参考文献】
[1]Elkes,A.& Thorpe,J.G.A Summary of Psychiatry[M].London:Faber & Faber,1967
[2]罗淑芳.试论《黄帝内经》中的精神病学[J].甘肃中医,2007(12)
【作者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