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知识梳理1、课文内容梳理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技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技巧

一、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1. 抒情的特征和方式在第三单元中,学生需要从文学作品中学习抒情的表达方式。

抒情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写作者,需要从文化、生活、情感等方面入手,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1.抒情的表现方式一般来说,抒情的表现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指笔者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而间接抒情则是通过环境、人物、事物等,引发读者共鸣,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情感。

2.抒情的特征抒情的特征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充满感情。

•明确某种情感或情绪。

•通过语言形式表现情感或情绪。

•与主题意义相契合。

2. 诗歌欣赏诗歌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点。

在学习诗歌欣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的学习在诗歌的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诗歌中的词语进行理解与解释。

建议学生在欣赏诗歌时,注意认真读每个单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2.韵律的学习诗歌的韵律是其不可或缺的特点之一,学生在学习诗歌欣赏时,需要注意韵律的作用与特点。

比如,可以通过读诗时的停顿、抑扬顿挫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

3.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诗歌欣赏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诗歌的主题与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通过对诗歌的背景、时代、人物等进行了解,帮助自己理解诗歌的内涵。

3. 文章的串起与衔接在语文学习中,文章串起与衔接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段落的划分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段落,以便于表达思想。

段落可以根据逻辑关系、语序关系、语义关系等进行划分,同时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2.连词的使用连词是文章串起与衔接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连词的使用,尽可能将句子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

比如,可以使用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对比关系等。

3.联想的使用联想在文章的串起与衔接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联想,可以将文章中的不同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让文章更加流畅。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第10课《三峡》一、作者作品。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二、字音字形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夏水襄陵(xiāng)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林寒涧(jiàn)肃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3、不见曦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处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8、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1、不以疾也疾:快、急速(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缺”,空隙、缺口。

(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四)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2)绝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衷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回清倒影名词,清波清荣峻茂形容词,水清澈(4)其:其间千二百里代词,这飞漱其间代词,它们,代古柏(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3)空谷传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4)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四、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飞漱其间“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五、课文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 大全(排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 大全(排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第9课《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 重点字词字音:阙处(quē)襄陵(xiāng)绝(yǎn)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御风(yù)猿鸣(yuán)曦月(xī)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3. 重点问题(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9课《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
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
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

郦道元于是亲自给
《水经》作注。

因此写就《水经注》。

1.文学常识。

八上语文三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三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重点字词: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字音、字形、字义。

2. 重点句子:背诵并默写本单元要求背诵的段落和句子。

3. 重点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4. 重点篇章结构:掌握本单元课文的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特点。

5. 重点阅读理解: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能够分析、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 重点写作技巧: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具体知识点可能会因为教材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查看教辅书或咨询老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要点:理解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

学习本单元的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学习本单元的文言文,理解并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本单元的现代文,理解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掌握阅读技巧。

了解本单元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包括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等。

掌握本单元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包括句子结构、词语搭配、修辞手法等。

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理解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掌握阅读技巧。

学会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如《三峡》的作者郦道元、《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等。

2. 重点字词: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如“阙”、“嶂”、“湍”、“漱”等,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3. 重点句子:背诵并默写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等。

4. 主题思想: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如《三峡》描写了三峡的壮丽景色,《答谢中书书》则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5. 写作手法:分析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手法,如《三峡》中的对比、夸张等手法,《答谢中书书》中的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

6.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与本单元课文相关的其他文章或书籍,如《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注重背诵默写:通过背诵和默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注重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写作、交流等,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4. 注重拓展阅读: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5. 注重课堂互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阙.(quē)襄.陵(xiāng)御.风(yù)素湍.(tuān)绝巘.(yǎn)怪柏.(bǎi)飞漱.(shù)峻.茂(jùn)涧.肃(jiàn)凄.异(qī)石壁.(bì)欲颓.(tuí)沉鳞.(lín)未寝.(qǐn)藻荇.(xìng)缥.碧(piǎo)轩邈.(miǎo)泠.泠(líng)横柯.(kē)经纶.(lún)薄.暮(bó)徙.倚(xǐ)落晖.(huī)驱犊.(dú)采薇.(wēi)萋.萋(qī)征蓬.(péng)都.护(dū)荆.门(jīng)沙堤.(dī)重岩叠嶂.(zhàng)鸢.飞戾.天(yuān)(lì)鹦鹉..(yīng wǔ)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1)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2)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此处指蝉鸣)拓展2(3)窥谷忘反(同“返”,返回)2.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也许。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意为“到了”。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4)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5)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坍塌、衰败、萎靡。

)(6)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没有事情要做的人;与事无关的人。

)(8)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人家、住户。

)(9)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称赞,承认优点;答应;允许;也许。

)(10)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11)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1.《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山的连绵高峻,分别描绘出三峡夏天、春冬之时、秋天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2.《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本文运用俯仰结合、动静结合等景物描写手法通过描写山川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诗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俱佳,“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文学成就也很高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

此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本文是游记类散文中的名篇,虽短小却不失韵味。

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庭中月色,连用比喻,空灵明净。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身份的自嘲自解和乐观豁达的胸襟。

4.《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江苏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等景物描写手法以及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再分别写出富春江的水清澈、湍急和山高峻、幽静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11课中国石拱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xiáo河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肖”不要误读成xiao.2.解释下列词语。

(1)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3)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着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第12课桥之美】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颐yí和园浮萍píng2.解释下列词语。

(1)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2) 驻足:停止脚步。

(3)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用恰当词语填空。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桥之美》的作者是着名艺术大师吴冠中。

【第13课苏州园林】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轩榭xuān xiè嶙峋lín xún 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2.解释下列词语。

(1) 嶙峋:枯瘦的样子。

(2)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4)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记背(部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记背(部编版)

记背手册(第三单元)9.三峡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述较多,以《水经注》最为著名。

知识链接《水经注》:郦道元所撰的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文笔绚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字音字形【易错读音】重岩叠嶂.(zhàng)曦.月(xī)夏水襄.陵(xiāng)绝巘.(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泪沾裳.(cháng)【易错字词】略无阙处素湍绿潭沿溯阻绝清荣峻茂名句积累1.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主题识记本文作者以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伟峻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二、重点讲解三、素养提升本文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全文仅一百多字,却将三峡气象万千的景观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写尽春夏秋冬四季、山林草木。

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用这八个字就写出了江水迅疾的特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则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文章动静结合,三峡七百里的山势属静态描写,夏水暴涨为动态描写。

“绿潭”“倒影”为静态描写,“素湍“回清”是动态描写,动静相间,其妙无穷。

10.短文两篇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著有《本草经集注》《陶隐居集》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代表作有《赤壁赋》《题西林壁》《赠刘景文》等。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第10课《三峡》1.郦道元,北魏 时期 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撰写的《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 山水游记。

2.《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晋人郭璞所作,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

《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即解释),较详细。

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等。

不仅是一部地理专著,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解释词语○1自(在)三峡七百里中 ○2两岸连山,略无(完全没有)阙(阙,同“缺”,空隙,缺口)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3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月(日月。

)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水漫上山陵 ○5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隔断) 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6或(有时)王命急宣 虽(即使)乘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快) ○7哀转(声音悲凉婉转)久绝(停止,消失) ○8绝巘(极高的山峰)多生怪柏 ○9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其间 ○10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悲凉)○11清荣(茂盛)峻茂,良(甚,很)多趣味 ○12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绿潭,回清(回旋的清波)倒影 ○13响:回声 4.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陵的时候,上午和下午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传达,有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两地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复习览山川美景,悟景物意蕴。

本单元课文是写景抒情类诗文,带领我们游览“良多趣味”的三峡,观赏雄起秀丽的山水画卷,走进“积水空明”的承天寺,亲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感受唐代律诗的格律之美品味不同诗歌的韵味。

有三大学习任务:一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关注词类活用,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二体会文章意境,体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手法,分析景物特点。

重难点梳理散文总是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某种情感,有的文章表达的明白直接,文中有直接表露情感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有的文章表达得含蓄蕴藉,在细节描写或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情感,同时作者的生活经历、价值观也往往会影响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倾向,因此把握文言文的情感可运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评词句法。

文言散文中,有些词句直接抒发了作者情感,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分析,例如《答谢中书书》结尾“实是欲界之仙都”作者置身美景,由衷发出赞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在表达了与谢公比肩之意,与古今知音共赏以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方法二:析景物法。

文言散文往往借一些景物表达特定的情感,所以要抓住这些景物来分析。

例如《记承天寺夜游》通过描写月下庭中景物表达了作者遭受贬谪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同好友赏月漫步的闲适等复杂情感。

方法三:知人论世法,文言散文往往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去时代背景。

作者的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也会反应的作品之中。

例《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是南朝齐梁人,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该时期朝代更替频繁,社会混乱,文人往往遁迹山水,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七.对比阅读【甲】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

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

(东晋•袁山松《宜都记》)【乙】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