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教汉语数字词语的构造特点

合集下载

佛中的数字

佛中的数字

一箭过西天    奔马的速度很快,可是快不过时间。

飞燕的速度更快了,也一样快不过时间。

刹那刹那的念头更快更急,还是不如时间。

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快过时间,所以春天来临的时候,犹如奔马脚踩飞燕,是当夜当补助的。

但人在开悟时的感觉,或可于是光比拟,禅里说“一箭过西天”,是知心性遥远、崇高而绝踪迹的境界,超越了语言、心得、时空,无任何迹象可循。

     二大庄严    当我们看见一朵花开启,那是庄严。

当我们看到一枝草挺立,那也是庄严。

智慧从黑暗中开悟,犹如晨曦中的花开。

定里载波动中不失,仿佛风雨中不倒的青草。

有动人之美的是智慧,这是“第一义庄严”。

不随恶境波折的是福德,这是“形相庄严”。

《大般涅磐经》说:“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而庄严者,则知佛性。

” 菩萨之庄严,那是由于世界本来如是庄严。

         三清净  释迦牟尼佛指着大地,大地全部变成紫金色,他对弟子们说:“心净,则国土净。

”——我的世界本来就这样清净,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清净”有心、身、相三种,对于这世界不生染心、嗔心、骄慢心、浅贪心、邪见心,是“心清净”。

}心清净了,能常得化生,不在轮回,叫“身清净”。

身心清净了,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清净的世界,这是“相”清净。

看曦光中的树枝,翠绿如斯,感到就与自心的清净无异。

  四不思议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发现,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是太有限了,就是一朵黄花从田野中开放,它所依凭的力量,人也不能完全了解。

浅论佛教词语的构词特点——以《高僧传》为例

浅论佛教词语的构词特点——以《高僧传》为例

摘 要 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 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词语 大量产 生对 汉语 固有 的词 汇 系统 是一 次 巨大 的更新 。 而《 高 僧传》 作为 魏晋 时期较 为代表 性的文 献 , 其 中的佛 教
词 汇是 非常丰富且具有典型性 的。本 文 以《 高 僧传 》 中佛 教 词语为例 , 从 构 词 的 角度 , 将 其 分 为 语 音 造 词 和 语 法造 词 两 大部分进行分 析 ,并将统计分析后 的结果 与中土 汉语 构词 方 式相 比较 ,从 而探求佛 教词语 的构 词特点对 汉语词 汇发
展所起 的作用 。
Mo n k s ”a s a n e x a mp l e . f r o m he t p e r s p e c t i v e f o w o r d f o r ma t i o n . t h i s p a p e r d i v i d e s t h e m i n t o p h o n e t i c c o i n e d w o r d s a n d g r a mma r wo r d s 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 t w o p a r t s r e s p e c i t v e l y 。 a n d t h e n c o mp a r e s
Ba s e d o n t he Bu d dhi s t wo r ds i n ” Th e Bi o ra g ph y o f Emi n e n t
典》 及《 佛光大辞典》 等进行 释义 , 最 后将其与 同期汉语 的构 词 特点进行 比较分析 ,以期探求佛 教词语对汉语词 汇的发
总第 3 1 3期 2 0 1 5 年5 月( 上)

详解数字词的存在与使用

详解数字词的存在与使用

详解数字词的存在与使用数字是汉字书写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符号,用于表示数量或顺序。

在中文中,数字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使用数字词。

数字词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涉及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数字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字词的基本功能是表示数量。

一个物品、一个人、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等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2.数字词也可以表示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第三”。

3.数字词有固定的读音和书写方式,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使用规则。

例如,阿拉伯数字用于书写电话号码、地址、年份等,中文数字则用于书写钞票、数量、日期等。

4.数字词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们的科学理解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数字在人类社会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使用不仅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准则,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语境适应能力。

因此,数字的使用不仅仅是熟记数字,更需要了解不同场合的用语规范。

1.数字表示时间数字用于表示时间,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

例如,小时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钟用汉字表示,“时”和“分”两字可以用数字或汉字表示。

还有10、15、20等整点时间用“几点钟”或“几点整”表示,例如3点整为“三点整”。

年份的表达方法不一定要用数字,也可以用汉字表示。

例如,二零一八年可以写作“2018年”,也可以写作“二零一八年”。

数字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如“三本书”、“五把椅子”。

当使用数字表示数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量词量词用于补充说明数量的单位。

在量词前面必须加数字。

例如,“三个苹果”、“五辆车”。

数词用于表示具体的数量,如“一百个”、“二十元”。

数字词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用心学习数字的使用和规范。

同时,正确说明数字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2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2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 2 ) 意译的造词方法。如应用修辞学上的比喻方法来创造汉译佛 教词语。例如以“爱”为本体的意译词有“爱火” , 情爱如火, “爱河” , 情欲为害, 如河水之溺人。
佛教作品的汉译在翻译方法上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 3) 合璧词的创造。由音译和意译两部分组成的一个译词称为合璧词。汉 译的佛教词语中, 有不少是一半为音译梵文的汉字, 一半是意译的汉字。例 如音译的“魔”与汉字“王”合璧为“魔王” , 意为鬼怪头领。还有诸如 “禅宗” 、“佛法” “僧人” 等词成批产生, 其能产性是惊人的。这种方 法由于能够标识出一个物体和概念的种类, 易于理解, 因此在对西方语言的
四、佛教作品的汉译在翻译方法上对中国语言的 影响
佛教在翻译方法上给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
遗产。在十九、二十世纪, 西方文化入侵中国, 这是继吸收念和术语。
西方的宗教、科技、政治理念需要用中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
来表达,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了汉语在与印度 语言打交道的几个世纪中所积累起来的资源。
一、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首先,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其次, 在汉语的发展史上, 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 促进了汉 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再次, 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 节化进程。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首先,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一方面, 历代佛 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 词。仅刘正琰、高名凯在《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收集的梵文佛教词语 就有1050 条。这些词中有������ 塔������ 、������ 魔������ 、������ 刹那 ������ 这些我们今天仍常用的词。另一方面, 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 赋予了佛教的意义, 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 如:空������ 、解脱������ 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 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 如������ 昙花一现������ 、������ 天花乱坠������ 、������ 作茧自缚������ 、不可思议������ 、������ 五体投地 ������ 、������ 百尺竿头������ 、������ 点石成金������ 等。此外, 汉语的谚 语中也有一些是来自佛教的, 如������ 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 、 ������ 无事不登三宝殿������ 、������ 临时抱佛 脚������ 等, 有不少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为中国人的语言增添了许 多色彩。

佛教用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浅析

佛教用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浅析

佛教用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浅析发表时间:2017-04-26T10:46:25.77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12月作者:张晓玲[导读] 西汉末期佛教从中亚、西域传入中国,经魏晋隋唐迅猛发展,终与中国传统文化合流。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汉语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绵延至今的语言,在其发展史上,佛教尤以梵文佛典语言,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从词汇的角度,从两方面简单介绍了佛教用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一是对汉语词汇的丰富,二是对汉语固有词汇的改变。

从词汇实例及佛教文化内涵入手,加深我们对文化交融、汉语本身认识。

关键词:佛教用语;汉语词汇;影响一佛教用语对汉语词汇的丰富西汉末期佛教从中亚、西域传入中国,经魏晋隋唐迅猛发展,终与中国传统文化合流,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

而语言作为一种最敏感而显著的文化因子,也随之佛教文化的传播而产生着变化,正如梁启超先生尝言:“盖我国自汉以后,学者唯古是崇。

不敢有所创作,虽值一新观念发生,亦必嵌以古字,而此新观念遂淹没于囫囵变质之中,一切学术,俱带灰色,职此之由。

佛学即昌,新语杂陈;学者对于梵义,不肯囫囵放过;搜寻语源,力求真是。

其势不得不出于大胆地创造。

创造之途既开,则亦为分析的进化。

此国语内容所以日趋于扩大也。

”[1]1.1 佛教专用语佛教传入后,为宣扬教义,大批的佛典翻译产生了大量的佛教词语,它们并不是全民的通用语,大多出现在专门典籍或佛教文献中,以阐述佛教教义、禅语及其思想内涵的专有名词或词根的形式出现,多属于新造词。

1.1.1 词根在翻译佛典中,由于有不少内容很难在汉字字库中找到相应的词,于是人们就创造了新的字来与之契合,这样大大的丰富了汉字的字库。

如:塔:梵文Stupa汉文中本无此字,魏晋时专门造出,始见于《道行般若经》音译为佛图、浮图,意译为图冢、灵庙。

是藏佛身和经卷之地,是佛教的一种建筑形式。

佛教词语中的数词探析

佛教词语中的数词探析

佛教词语中的数词探析佛教词语中的数词(本文简称为“佛教数词”)是外来词融入汉语词汇的一个缩影。

分析佛教数词的构造,有助于了解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探讨佛教数词,从词语的内部构造来描写其结构关系,进而结合数词和量词的关系分析词语的语法特点,并从语音特点、语义变化、修辞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描述。

标签:佛教数词语法语音语义修辞数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与佛教密切相关。

研究佛教词语中的数词(下文简称为“佛教数词”),可以从语法结构、语音特点、语义变化和修辞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

一、佛教数词的语法结构数词在佛教词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其构成的佛教数词多数是数词和量词的结合,比如“六根”“六道”“六谛”。

有些佛教数词并不是单纯地结合数词和量词,而是数词和一些汉语单音节词相结合,这些汉语单音节词代替了“量词”的位置。

例如:“三藏”的“藏”(Pitaka)[1](P53)来源于梵文,原义是“盛放东西的筐箧”。

汉传佛教借用汉语中词义相近的单音节词“藏”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义近“全书”。

又因“藏”分“经、律、论”三藏,所以有“三藏”之称。

虽然佛教词语的内容多是外来的,但其构成方式是符合汉语词语结构的,佛教数词也不例外。

从内部构造看,佛教数词涵盖的结构关系主要有下列七种情况:1.主谓结构:昙花一现、五体投地、六根清净2.偏正结构:大千世界、不二法门、七级浮屠3.述宾结构:森罗万象、包罗万象、游戏三昧4.述补结构:弹指一挥、打成一片、面壁九年5.联合结构:一知半解、半斤八两、三教九流6.同位结构:南北二宗、杂净二境、真俗二谛7.承接结构:万劫不复可见,佛教数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数词有十几个,主要是“一”至“十”以及“百、千、万、半”等数词。

数词在佛教数词中的位置多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前,有时还可与量词构成数量词来修饰名词。

二、佛教数词的语音与语义(一)佛教数词的语音特点最早产生的佛教数词是佛教教义中的梵文音译词。

中法数字习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与研究

中法数字习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与研究

中法数字习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与研究摘要:数字作为一种表达与交流的语言个体,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下形成特有的数字文化。

本文从几个代表性的数字着手,分析中法数字习语中隐含的中法民族文化心理异同,从而达到优化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中法;数字习语;民族文化心理;数字一、中法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下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探究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并对比中法数字习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宗教哲学层面的数字文化分析道教、佛教在我国源远流长, 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生和延续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中国,道教和佛教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的影响。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即好与劣、对与错、长与短、明与暗、动与静。

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观念孕育了中国人重视均衡和谐、对称美的心理特点。

体现在数字的偏好上,中国人以偶数为美,喜欢成双成对,好事成双。

道教崇尚“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中国人更注重和谐之美,而偶数的数字更能体现出对称美,和谐美。

而习语“ 三生有幸” 则反映出佛教对数字文化的影响, “ 三生” 指的是佛教里的前生、今生和后世。

基督教文化是法国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 它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宗教传统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选择数字有决定性的影响。

人们习惯性地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 以图吉利。

所以法国人很偏爱数字“3”和“7”。

之后,我们会在文章中就这两个数字做更深入的分析。

(二)民族文化心理对数字习语的影响所谓民族文化心理,“它是一定的群体(民族等社会集团)在长期创造民族文化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在个体心灵深处的文化意识形态的集合,是包括各种文化观(宇宙意识、人生意识、价值观、宗教观、伦理观、审美趣味、风俗习惯等) 的大系统”。

①中法民族文化心理存在着根本的差异,根源于其不同的文化根基。

儒家和道家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国文化受其深刻的影响,中国人偏爱双数、偶数的数字便是源于《道德经》。

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

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

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作者:梁晓虹[2001-12-19 8:40:19]梁晓虹一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高度发展的语言之一。

汉语词汇的丰富是其它语言所罕见的。

正如波兰学者夏伯龙(W.Jablonski)教授所说:“汉语的词汇,因为它是汉语和汉族文学三千年来发展的产物,却具有一个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方式的宝库,可以描绘任何最细致的感情色彩。

常常有些词语,在欧洲语文的翻译中好像都是一些同义词,但在汉语原文中却很容易把它们区别开来。

”[①a]此绝非过誉之词。

单从数量看,汉字在甲骨文中的数量约为3500个,到清代《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

尽管其中有很多异体重文,但单音节的汉字一般等于词,加之一词多义,其词汇量之增加,数量惊人。

汉语之所以有丰富的词汇,首先是由于文明史的悠久,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后期,汉族人民就跨进了文明的大门。

其次,由于汉族人民和各族人民在文化上的交流和语言上的融合,吸收了许多其它各民族语言的成分。

在汉语词汇史上,汉语较大规模地吸收外语来源的词共有三次:一是战国秦汉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

其中中古时期来自梵语系统语源的词其数量却远远超过第一次和第三次。

这是鸦片战争以前,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而笔者统计近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亦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

这些“汉晋迄唐八百年间诸师所造,加入吾国系统中而变为新成分者”[②a]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从而奠定了它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具有何种地位,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从纵面观:佛教词语融入汉语,源远流长。

丐翻译佛典自东汉起,故东汉时的一些汉语文献,如东汉牟融所著的《理惑论》[③a]和张衡的赋中就已出现佛教词语[④a],甚至此时的皇家公文也能见到佛教词语:据《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记载:汉明帝在给楚王英的诏书中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古汉语白话史》课程论文浅谈汉语中的佛教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文学院11文41班11016028 沙琳琳纵观汉语发展历史,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随着历史车辙的划过得到了演变和发展。

其中,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最先在词汇方面得到体现,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不同民族的接触,作为语言发展演变最灵敏的捕捉者——词汇,它见证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新成员如何从产生到扎根,从生根发芽到结出果实的全过程。

在汉语词汇史上,鸦片战争以前,汉语较大规模的吸收佛教外来词汇有三次:一是秦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从匈奴和西域传来新的词汇;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以及佛经的大量翻译而产生的新词汇;三是明清时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词汇。

其中来自梵语的佛教词汇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和第三次,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起源于印度,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经过漫长的岁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佛经》、《佛典》慢慢传播开来并逐渐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佛教词语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如此,许多源自佛教的词语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便不觉得他们是从佛教借来的外来词了。

例如,许多成语或典故来源于佛教。

《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

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

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

“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

下列是汉语中常见的佛教成语:1、“飞蛾投火”多作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涅槃经》说:“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于火。

”宋·頣藏主辑《古尊宿语录大随开山神照禅师》:“岂比飞蛾投火,自伤自坏。

”后为俗语,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着,他今日自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第一篇: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摘要: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两汉传入中国后,对汉语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尤为明显。

本文词义的角度,探究佛教对词根、常用语、熟语等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汉语词汇影响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入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当时中国乃至亚洲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哲学、经济、文学、艺术、语言、建筑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①。

佛教作为一个完全异质的语言、文化系统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此过程中,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

时至今日,只要稍作留意,便会发现人们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汉语中源自佛教的词汇,只不过许多人对这些词汇来源已不甚了解。

一、佛教对汉语基本词及词根的影响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

(一)音译词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有不少多音节的音译佛教词在音节上简化,可作单词用,如“魔”、“塔”、“僧”、“禅”、“佛”、“刹”等,又可作为根词,构成大批新词。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

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

最初被译为“浮屠”(《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②。

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

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其中21个节译成单音节词者,如“禅”组成的词语就有87个,“僧”组成的词语(以上专有名词均除外)有85个。

浅论现代汉语词汇中蕴含的佛教文化

浅论现代汉语词汇中蕴含的佛教文化

语言理论研究M582006.11是由于缺乏古汉语修养误用典故限于篇幅训诂学与当代文学创作之间的确存在紧密联系缺乏古汉语修养就可能因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用词不当作为一位作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做到这一点懂得一点训诂学知识文化时这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语言理论研究M592006.11境界境界即是摄取了佛教的免除之义不再拘于束缚发展出生活中常用的意义类似的词语如熟语中的佛教文化熟语在汉语词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流传佛偈的大量渗入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由佛组成的就有借花献佛烧香拜佛一尘不染声触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双肘和头颅都着地当头一棒这一派的创始人义玄在拜师时向师傅请教佛理以后相沿成法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如它也反映了许多佛教文化就源于佛教就是指佛指若有事求佛如忽而登佛殿则存不敬之心打入十八层地狱一层比一层罪大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和尚无儿孝子多但却有许多善男信女像孝子一样孝敬供养他们它既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如都是劝人改邪归正的佛语恶有恶报是佛教基本思想之一源于佛门护生和尚在钵盂在它形象饶有趣味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过江时容易被江水冲刷溶化并不理解经义所以他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佛教文化已渗入到汉语词汇系统的角角落落这些蕴含佛教文化的词语是如何形成的呢佛教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直接输进了汉语词汇系统之中天花乱坠感动天神成佛渡世菩萨精神慈悲的主要特征大智度论今当更略说味同嚼蜡楞严经空中楼阁百喻经井中捞月自作自受金口难开苦海无边唯我独尊等等但究其语源从佛教生活中衍化出来的词语越来越多无事不登三宝殿不受磨练不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歪曲了原意的比喻总归逃不脱的比喻互相推诿的 三个和尚没水吃江湖湖南有石头希迁便简称为汉民族是一个很开放的民族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所以汉语词汇中保存着大量的佛教文化[1] 梁晓虹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语文学刊23。

汉字的数字表达方式有何特点

汉字的数字表达方式有何特点

汉字的数字表达方式有何特点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文字之一,其数字表达方式独具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汉字的数字表达从一、二、三到十,再到百、千、万,每一个数字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写法。

这种形态上的差异不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数量,更反映了汉字在造字过程中的智慧和逻辑。

首先,汉字数字的写法具有直观性。

例如,“一”就是一横,简单明了,代表着单一的概念。

“二”是两横,“三”是三横,这种逐渐累加的写法,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数字的大小和数量的增加。

这种直观性使得即使是不认识字的人,在看到这些数字时,也能大致理解其表示的数量。

其次,汉字数字的表达富有形象性。

比如“十”,看起来就像一个交叉的符号,仿佛是两条线交汇在一起,象征着完整和圆满。

而“百”字,上面的一横就像是一个盖子,下面的“白”字则给人一种众多、丰富的感觉,好像是有很多的东西被包含在其中。

再者,汉字数字的组合方式灵活多样。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字组合来表示更大的数量,如“二十”“三十”“一百”“一千”等。

而且,在表示更复杂的数量时,还会使用一些特定的量词,如“个”“只”“条”等,使得数字与所描述的对象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达更加准确和清晰。

与其他文字的数字表达方式相比,汉字数字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一些需要强调精确和正式的场合,如合同、账目等,汉字数字的使用能够避免误解和歧义。

因为汉字数字的形态独特,不易被篡改和混淆。

汉字数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数字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例如,“九”被视为最大的阳数,代表着尊贵和长久;“六”则象征着顺利。

在诗词、对联等文学作品中,数字的运用常常能起到巧妙的修辞效果,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日常生活中,汉字数字的使用也非常广泛。

无论是记录账目、书写日期,还是在口语交流中表达数量,汉字数字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数字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僧伽罗语的文字系统有何特点

僧伽罗语的文字系统有何特点

僧伽罗语的文字系统有何特点僧伽罗语是斯里兰卡的主要语言之一,其文字系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僧伽罗语的文字属于音节文字,这种文字系统在世界语言中相对较为独特。

它的基本单位是音节,而非像拉丁字母那样以单个字母为基本元素。

这意味着每个字符通常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而不是像英文字母那样需要组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读音。

僧伽罗文字的外形优美,线条流畅。

字符的形状有着一定的规律和对称性,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这种优美的外形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形式,更是僧伽罗文化和艺术的一部分,反映了僧伽罗人民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在书写方向上,僧伽罗语文字是从左向右书写的。

这种书写方向与许多其他从左向右书写的语言,如英语、汉语等保持了一致,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僧伽罗文字的字符数量相对较多。

这是因为它需要涵盖众多不同的音节组合。

对于初学者来说,记住如此众多的字符可能会是一个挑战,但一旦掌握了其规律和特点,就能较为轻松地进行书写和阅读。

僧伽罗语文字的发音规则较为复杂。

每个字符都有其特定的发音,而且发音还会受到前后音节的影响。

例如,某些字符在不同的位置可能会有不同的读音。

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要记住每个字符的基本发音,还要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规则。

僧伽罗文字在语法表达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文字的组合和排列,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语法信息。

这种语法表达的直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和理解。

僧伽罗语文字的历史悠久,承载着斯里兰卡丰富的文化和传统。

它是斯里兰卡人民交流思想、传承知识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在宗教、文学、历史等领域,僧伽罗文字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僧伽罗文字在现代社会中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它在电子设备上的输入和显示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适应现代信息交流的需求。

僧伽罗语文字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斯里兰卡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斯里兰卡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象征。

五蕴皆空打一数字

五蕴皆空打一数字

五蕴皆空打一数字原标题:用数字解读“五蕴皆空”摘要:在佛教中,“五蕴皆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个概念揭示了人们对于世界和自我的执着应该被超越,从而达到解脱。

本文将利用数字为我们解读“五蕴皆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探讨数字的象征意义,以及与“五蕴皆空”相关的数字。

1. 数字的象征意义数字在文化和宗教中往往具有象征意义。

在佛教中,数字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经文和教义中。

每个数字都代表着特定的概念和思想。

以下是一些与佛教相关的数字和它们的象征意义:1.1. 数字1:代表独一无二的真实性和存在。

它也象征着宇宙的起源和最高的真理。

1.2. 数字2:代表对立和相对性。

它体现了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对立和相对的关系中。

1.3. 数字3:代表完整性和和谐。

它表明事物的完整性由相互关联的三个要素构成。

1.4. 数字4:代表稳定、安全和坚固。

它是不变的、安全的和永恒的象征。

1.5. 数字5:代表变化和流动。

它体现了世界的无常性和不断变化。

2. “五蕴皆空”中的数字在佛教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五蕴皆空”。

它指的是人们对于五种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的执着应该被超越,从而实现解脱。

那么,这个思想中的数字代表什么意义呢?2.1. 数字五:五蕴“五蕴”指的是人的五个方面: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

色蕴代表身体,受蕴代表感受,想蕴代表思维,行蕴代表意愿和行动,识蕴代表意识和认知。

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人的整体存在。

2.2. 数字零:皆空“皆空”意味着一切都是空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它表明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空虚和没有实体的。

在佛教中,空性意味着没有永恒、独立或有自主性的实体存在。

3. 数字与佛教思想的关联数字不仅仅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们还与佛教的思想密切相关。

在佛教中,数字被广泛地用于教义和故事中,以传达特定的观念和思想。

数字的使用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佛教的概念,还能够带来启示和心灵的觉醒。

3.1. 数字变化与无常性数字 5 代表着变化和流动。

数字成语多角度分析

数字成语多角度分析

数字成语多角度分析数字成语多角度分析如下:研究综述:(一)研究对象界定数字是汉语的基本词,在汉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汉语中很多成语都用到了数字,《汉语成语词典》中统计带有数字的成语占了10%,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四字格成语中的数字成语,只包括从“一”至“十”百、千、万这十三个数字不包括“两、双、半”这三个数字。

(二)数字成语研究综述(1)数字成语结构的相关研究最早的《数词成语的构成方式》,文中主要描写了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字的成语,共分为三类十七种构成方式,该文是第一-篇研究数字成语形式的文章,只是纯粹描写了其构成方式,但这是第一篇分析数字成语结构的文章,它为以后数字成语的格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成谱数词格式之初探》中着重对两个数词对举出现的成语的格式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意义方面,作者对一些具体的格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讨论,但意义方面只是一笔带过。

形成原因方面,作者分别对“一x半X、三X二(两)X”式、“一X二X”式,与方位有关的“四X五X、五X,四x,四X八X"的形成原因作了简单阐释。

在他的硕士论文《数词成语研究》中,研究了数词成语的结构特点。

根据“一至十、百、千、万、半”十四个数词在成语结构中的位置,把数字成语的组合搭配格式分为九十八种,分析了数字成语中数字的分布特点,数字成语结构的变化与意义的关系。

对数词成语的语义特点也进行了详细描写但并未做出解释。

(2)数字成语语义的相关研究最早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成语中数词所表示的抽象义》。

文中分析了“....”.“三.二(两)..”.“三.四..”.“三一六..”。

“....”.“九..--”“.--”这几个组合搭配的抽象意义。

他最后总结出研究词语的意要考忠多种义项,特别是注重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的意义,黄岳洲的这一-研究为人们研究数字成语奠定了基础。

本文对这篇文章也有所借鉴。

《数词成语的文化阐释》,中提出数词成语中数词的意义不再具有“数”的客观实在性,大多都被虚化了,这种虚化数词的神秘色彩和我国的文化有关,文章通过其产生背景、文化渊源对数字成语中数字虚化进行阐释。

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

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

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0.1一种语言的数词首先可分为两大类:表数数词(基数词)和表序数词(序数词)。

在表数数词中,有的是陈述数目多少的,即述数词,如:三、十五、三分之一、四十多万、五倍等等;有的是询问数目多少的,即问数词,如:几、几何、多少等。

一种语言的数词系统可以说就是述数词系统,述数词的情况基本代表和反映着一种语言的称数语法[(1)]。

0.2述数词主要由表确数的基本数词、复合数词和表概数的词构成。

本文以现有对于汉语数词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为基础,探讨汉语述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变。

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确数。

一、基本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1.0基本数词是能单独称数又能相互组合(或与其他词组合)表更大数字的数词单纯词。

从内部组合看,基本数词是由系数词和位数词构成的系统,并且这种构成古今具有较大的一致性。

但是在数词充当数词构词成分和与其他词组合方面,由于使用范围和被描写对象的不同,从古代起就产生了一些词语变体和书写变体,这些变体及使用的情况古今都有不少差异。

1.1系数词系数词是表个位数和充当系数的基本数词。

单纯的系数词从古至今都只有9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1.1.1充当构词成分系数词充当构词成分是与其他数词一起构成一个复合数词。

其组合有三种情况,古今亦然。

1.1.1.1和十、百、千、万等组合构成偏正式的复合数词,充当修饰语。

例如:三十四百五千八万(参看2.1系位构造)1.1.1.2和偏正复合词组成并列式复合词,在其后充当零数。

例如:十五二百三四千六(参看2.2整零构造)1.1.1.3相互组合构成概数。

例如:三五(人)七八(天)十二三(年)1.1.2作为独立的词系数词从古到今都能作为一个词使用。

作为独立的词使用有两个特点:(1)单独表达一个数。

如:“二”表1+1,“三”表2+1,“四”表3+1,等等;(2)和非数词组合。

和非数词组合时,从古至今,常见的功能是作修饰语。

佛家数字,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最好是两位数!

佛家数字,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最好是两位数!

佛家数字,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最好是两位数!佛家数字,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最好是两位数!佛教的数字,都是用来表法的。

108,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108种烦恼。

54,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54个阶位。

42,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42个阶位。

36,为108的3分之1,其含义以小见大。

27,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贤位。

21,表示十地.十波罗密.佛果等21位。

18,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14,表示观音菩萨的14种无畏功德。

10,表示十法界或十方;9,表示九九归真;7,这是佛教最吉利的数字,“佛行七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数字11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么?数字分析:根深蒂固,蒸蒸日上,如意吉祥,百事顺遂吉交友个性:这个开朗的数字会为你带来许多兴趣相同的朋友,彼此之间相谈甚欢,自己的社交范围也可以进一步扩充套件但是朋友逐渐增多以后,彼此也会变为泛泛之交。

恋爱结果:它可以让你体验愉快的恋爱经验,但是这种恋爱往往只是一时的逢场做戏,对恋爱认真的人最好从团全交往开始。

爱情:天生喜欢顶咀, 芝麻绿豆的事, 都会使你和情人吵到面红耳赤, 无理取闹的性格, 易令人生厌。

11是10与12之间的自然数。

11还是奇数、质数。

罗马数字Ⅺ二进位制表示1011八进位制表示13十六进位制表示B钠的原子序数专辑:11歌手:与非门1 .象征排列,每月11日,不少地方作为排队日.2 .11月11日,为"光棍节".3 .“11”是姚明在NBA的球衣号码。

4 .动画《叛逆的鲁鲁修》中,日本被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占领后称作"AREA.11",日本人被称为"ELEVEN"5.在战略游戏《帝国时代II》中,11代表嘲笑的语音。

6.“11”是一个足球队的人数。

7.11是作者阚智的书《人间冰器》中的主人公数字“6”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6的性格特点:「代表忠实、可靠」-逆向思维的睿智者数字6在很多时候是有吉祥的意义,如谐音数字“66大顺”,168代表“一路发”,在广东省可以看到很多车主喜欢带有6和8 数字的车牌,或许正是想通过6字带来好意头,寓意一路顺风,一路平安的意思,作为司机和车主,当然希望自己的一种顺风,一路平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佛教汉语数字词语的构造特点
作者:杨怡玲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0期
摘要:佛教自创立至今,给其所传播的国家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佛教汉语数字词语在语音、语法、修辞、语义等方面的构造特点,旨在辨析佛教数字词语和一般汉语数字词语的异同,总结佛教数字对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构造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92-02
一、佛教词汇的研究
佛教的传入,大量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任继愈《佛教大辞典》中共收佛教及与佛教相关方面的词条11899条,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中收录了三万余条佛学词语,刘正埮、高明凯的《汉语外来词词典》,共收录外来词万余条,其中源自梵语系统的佛教音译词竟有1050条左右,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对佛教语言的研究很多,主要有音韵、文字、训诂、词汇、语法五个方面。

词汇方面,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词的意义、词的语法特点、词的语用特点等方面。

探究佛教词汇的意义上,多是佛经典籍的词义考释或者词义札记,比如李维琦《佛经释词》和《佛经续释词》。

探索佛教词汇构词规律和语法功能上,高婉瑜在《汉文佛典词缀语法化现象》中,探讨了佛典词缀的由来、概况、以及其语法化的历程。

竺家宁在《早期佛经语言之动补结构研究》中,统计归纳了西晋竺法护译经中的动补现象,从结构形式、语法功能、词义内涵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描写,再同秦代的动补现象作比较,研究了动补形式的发展轨迹。

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西晋佛经词汇之并列结构》等。

词汇的语用特点上,许理合(E.Zürcher)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蒋绍愚、吴娟译)运用严谨的筛选方式,找出了东汉时期的译经,并从用语和文体方面进行分析确证,试图找出东汉时期佛经的语言和当时口语的相互关系,旨在了解当时洛阳口语的面貌。

比较系统的佛教词汇研究专著有徐时仪的《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梁晓红的《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等。

梁晓红分别从音译词、合璧词、意译词、佛化汉词、佛教成语、佛教俗谚六个方面研究佛教词汇,总结了佛教词汇的发展历程和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梁晓红提到“数词在汉语成语中占有显著的位置,这是汉语成语的鲜明特点。

佛教成语有相当的
数量是由数词组成的,而且数词的用法灵活多样,自由特色,完全可以与纯汉语成语媲美。

”但是,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分析佛教数字成语的这些特色。

本文浅显分析了佛教数字词语在语音、语法、修辞、语义等方面的构造特点,旨在辨析佛教数字词语和一般汉语数字词语的异同,总结佛教数字对汉语的影响。

二、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构造特点
佛教汉语数字词语不论如何变化,都是汉语词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佛教数字词语又不同于一般的汉语数字词语,在构造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一)语音特点
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最先产生于佛教教义,这些词语都是从梵语音译过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梵语的语音。

例如:“三藐三菩提”,看上去仿佛是有三种“菩提”,但梵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写作“Anuttr((samyaksambodhi”,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samyak”音译“三藐”,华译正等;“sambodhi”音译三菩提,华译正觉”。

可见,数字“三”和词语本身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三昧”。

数字词语中也有数词和量词结合的词语,但这些“量词”往往借用的是汉语单音节词。

例如:“三藏”的“藏”来源于梵语,使用的是梵语的意义,对应了汉语相近意义的一个单音节词。

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六根”、“六尘”、“六度”、“三十二相”、“五处”、“五蕴”。

(二)语法特点
有一些佛教数字词语并不是单纯的数词和量词的结合,这些词语法上有自己的特点。

从数字的位置、组合的方式来看,这些词符合汉语的词法特点。

例如:
1.主谓结构
一手遮天五体投地四大皆空昙花一现十恶不赦
2.偏正结构
三千世界五味禅不二法门七级浮屠
3.述宾结构
游戏三昧得其三昧森罗万象无一物通一线
4.述补结构
弹指一挥打成一片无缘一面面壁九年
5.联合结构
三灾八难六家七宗七情六欲三教九流三头六臂
6.同位结构
南北二宗杂净二境真俗二谛
(三)修辞特点
佛教汉语数字词语和一般汉语数字词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还表现在修辞上。

1.比喻
“一瓣心香”采用的是借喻的手法,“一瓣”把香比喻成花瓣,“心香”借喻虔诚的心意;“一花五叶”也是采用了借喻的手法,“一花”指的是“禅宗达摩”,“五叶”指的是禅宗发展演变的五个流派,即“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

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一雨”、“一源”、“一门”等等。

2.借代
通常,袈裟上有横截七条,所以“七条”也用来指代袈裟衣;而三十三观音中有一位菩萨,因为乘于一片莲叶之中,“一叶”就指代这位菩萨;“一九”本来指的是“九品往生”的弥陀教义,后来人们就用“一九”指代弥陀教,从而有了“一九之教”的说法。

3. 夸张
有的词语在构造时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例如:佛教里80个小劫就是一个大劫,即世界从产生到毁灭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亿三千六百万年左右,“万劫不复”中的“万劫”是扩大夸张的说法,形容永远都不能恢复。

有些词语看上去是夸张的修辞,但其实不是,例如:“千手观音”中的“千手”指的就是一千只手。

4. 统括
佛教中的“三宝”就统括了“佛、法、僧”,“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另外,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归纳为“地、水、火、风”四种要素,“四大皆空”里的“四大”指的就是这四种基本要素。

像这样的词语的数量是最多的,例如:“三界”、“三学”、“五眼”、“五蕴”、“六道”、“六根”、“十忍”、“十戒”等等。

这也反映了印度语言思维和中国语言思维的不同。

佛教汉语数字词语的修辞特点不止文中例子,但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部分佛教数字词语适应了汉语的表达方式,运用了汉语的修辞表达佛教教义,并且凝固成短语甚至是成语。

(四)语义特点
佛教汉语数字词语中词语的语义也有特点,这些词语在使用中语义发生了演变。

例如:佛教有“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一尘不染”这个词的词义实际是发生了演变,原来指心境纯净,没有杂念,现在演变为指环境清洁,没有一点灰尘;“不二法门”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不二”指的是“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
二”[14],“二”指的是“两端”,简单地说“不二”就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意思。

三、结语
从以上列举分析来看,佛教汉语数字词语的出现对于汉语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佛教汉语数字词语简要、精炼、系统地归纳了佛教教义,方便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其次,佛教汉语数字词语在传播的历程当中融入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并和汉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再次,佛教汉语数字词语在使用中语义发生了演变,偏离甚至脱离了佛教教义。

最后,有的佛教数字词语仍然保存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保持了印度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佛教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丁福保.佛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书店,1991.
[3]梁晓红.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4]李维琦.佛经释词[M].长沙:岳麓书社,1993.
[5]李维琦.佛经续释词[M].长沙:岳麓书社,1999.
[6]高婉瑜.汉文佛典词缀语法化现象[D].嘉义: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11.
[7]竺家宁.早期佛经语言之动补结构研究[J].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八卷,1997,01.
[8]竺家宁.西晋佛经词汇之并列结构[J].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1999,02.
[9]朱庆之.佛教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