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城子街镇六台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城子街镇六台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城子街镇六台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N B.kg C.Pa D.J2.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A.天平 B.量筒 C.钟表 D.刻度尺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 B.一只老鼠 C.一只鸡D.一只羊4.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5.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6.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漫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7.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妈妈 B.小明 C.游艇 D.岸边的树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坐井观天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10.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A.0.5m3B.0.05m3C.0.005m3D.0.0005m311.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1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14.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15.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 B.1.16×103kg/m3C.1.75×103kg/m3D.1.2×103kg/m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密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1)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房间里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选填“上方”或“下方”).(3)种子在配置盐水中下沉,说明该种子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盐水的密度.17.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情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是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但由于,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8.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后(选填“上升”或“下降”).19.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20.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折射角为度.21.晚上停电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则像的大小将.22.家庭做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的方法,将“液化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23.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和60g,体积分别为16cm3和12cm3.实心球是球,(选填A或B),它的密度是g/cm3.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4.小明准备利用假期从距上海2160km的某地去“上海迪士尼乐园”参观游览.他在火车站咨询得到的信息:本地前往上海有城际直达动车和特快列车两种乘车方式可供选择.城际直达动车的平均速度是216km/h,乘坐城际直达动车要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求:(1)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2)乘坐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25.我省长白山地区矿泉水资源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装满后,水的质量是500g,已知酱油的密度是1.1g/cm3,求:(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酱油,装满后酱油的质量.四、综合题(共38分)26.请按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3)在图丙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27.冬天水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的.小明想到水的凝固点可能与水中含盐量多少有关?于是他在家做实验进行研究.(1)在三个烧杯中装相同多的水,分别加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盐.(2)将三个烧杯置于箱门透明的冰箱里.(3)观察温度计,记录的温度.(4)如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含盐量5% 10% 15%凝固点﹣1 ﹣3 ﹣6(5)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28.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 靠近,则OB 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若这二个角相等,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是.29.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得到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倍.30.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先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是g/cm3.(3)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塑料绳较粗,导致测量出的石块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3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1)光屏应选用(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纸板.(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上.(3)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4)保持图甲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如图乙所示,他通过该凸透镜观察到窗外远处景物清晰的(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然后他又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焦距(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3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寻找A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小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始终不能与A′完全重合,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4)为了让坐在右侧C点的小亮(如图乙)也能看到A蜡烛的像,小明将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时,以A蜡烛为参照物,A蜡烛的像是(选填“静止”或“运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5)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A蜡烛的像的光路图.(C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城子街镇六台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N B.kg C.Pa D.J【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分析】首先对每个选项中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进行明确,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N是力的单位.不符合题意;B、kg是质量的单位.符合题意;C、Pa是压强的单位.不符合题意;D、J是能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2.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A.天平 B.量筒 C.钟表 D.刻度尺【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解答】解:A、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A错误;B、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故B错误;C、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故C错误;D、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故D正确.故选D.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 B.一只老鼠 C.一只鸡D.一只羊【考点】质量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一个麻雀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50g=0.05kg左右.不符合题意;B、一只老鼠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的质量在3kg左右.符合题意;D、一只羊的质量在40kg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C.4.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B.5.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具体措施,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6.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漫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7.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妈妈 B.小明 C.游艇 D.岸边的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爸爸与妈妈、小明以及游艇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妈妈、小明以及游艇为参照物,爸爸是静止的;而爸爸与岸边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爸爸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坐井观天【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坐井观天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A.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故A错误;B、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B正确;C、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化是放热的,故C 错误;D、樟脑球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故D正确.故选B.10.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A.0.5m3B.0.05m3C.0.005m3D.0.0005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人的密度,估计出中学生的质量,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体积.【解答】解:人体的密度ρ人=ρ水=1.0×103kg/m3,中学生的质量约m=50kg,由ρ=得,中学生的体积:V===50×10﹣3m3=0.05m3.故选B.11.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在以上四个图中,①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①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②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③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②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④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故选B.12.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先根据图判断两液体的体积关系,再根据ρ=判断两液体的密度关系.【解答】解:由示意图知,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液面相平时,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ρ=可知:乙液体的密度较小.故选A.1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20cm.U=3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14.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解答】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A′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B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错误,只有D选项正确.故选D.15.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 B.1.16×103kg/m3C.1.75×103kg/m3D.1.2×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根据空瓶的质量和盛满水时称得的质量求出水的质量,再由水的密度求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瓶子的容积,即某液体的体积;由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和空瓶的质量,求出某液体的质量,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解答】解:m水=1.5kg﹣0.25kg=1.25kg,V水===1.25×10﹣3m3=V瓶=V液m液=1.75kg﹣0.25kg=1.5kg,ρ液===1.2×103kg/m3.故选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密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1)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房间里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方(选填“上方”或“下方”).(3)种子在配置盐水中下沉,说明该种子的密度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盐水的密度.【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1)根据对航空器材的物理性质的了解进行分析答题;(2)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轻者向上,重者向下.打开暖气后,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3)物体的沉浮条件是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饱满种子密度大、不饱满种子密度小.【解答】解:(1)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强度高,要减小航空器材的质量,在体积一定时,需要减小材料的密度,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3)在质量一定时,饱满种子的体积要比不饱满的种子的体积小,由密度公式ρ=知:饱满种子的密度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密度大的饱满种子大于盐水的密度会下沉,而密度小的不饱满种子小于盐水的密度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故答案为:(1)低;(2)下方;(3)大于.17.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上方(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情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是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正前方,但由于货车离地面较高,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上方,司机看前面道路时,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大型货车前方玻璃不太倾斜,车内物体的像在司机的正前方,但是大型货车离地面比较高,司机座椅离地面高,司机看前方道路时要俯视,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故答案为:上方;正前方;货车离地面较高.18.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质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选填“上升”或“下降”).【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蒸发及其现象.【分析】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质量不随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解答】解: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多少不变,故质量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示数降低,蒸发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升高到室温,所以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不变;下降;上升.19.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1360 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来回答;(2)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因光速传播快,故看到闪电所需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雷声传播的距离即为雷声发生的地方,根据s=vt求出其大小.【解答】解:(1)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根据雷声就可以判断要下雨,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2)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雷声速度v声=340m/s,传播时间t=4s,由v=得:雷电发生处的距离s=v声t=340m/s×4s=1360m.故答案为:信息;1360.20.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度,折射角为30 度.【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再利用几何中的角度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因入射光线与介面夹角为30°,故入射角为60°,反射角=入射角=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2=120°;因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故折射角为:180°﹣60°﹣90°=30°.故答案为:120,30.21.晚上停电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1 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则像的大小将变小.【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分析即可比较容易解答此题.【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根据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可知,像将变小.故答案为:1;变小.22.家庭做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将“液化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液化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烫伤会更严重.(2)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解答】解: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吉林省长春市-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2道小题,共4页。
全卷满分7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A.20g B.200g C.2kg D.2000mg2.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海波玻璃 B.沥青蜂蜡 C.玻璃松香 D.冰海波3.为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环境监督局联合城市建设局,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控制噪声,其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晚八点到早七点,工地禁止施工B.居民区周边植树种草C.高架桥外侧增设隔音板 D.给生产车间的工人配发防噪声耳罩4.下列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雾气消散 C.秋天,草粘晨露 D.冬天,湖水成冰5.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登州海市中写道:在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如图所示。
这种现象的成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6.关于密度公式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可知ρ与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由公式可知ρ与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与质量和体积无关D.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7.如图所示,交警利用一架警用无人机搭载一个微型摄像机拍摄违章画面。
长春市九台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测试题(有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三1.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B.冰C.松香D.石蜡4.冬天,有时地面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液化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升华现象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坐井观天6.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8.小明在平静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虚像,鱼是实物B.云和鱼都是虚像C.云是实像,鱼是虚像D.云和鱼都是实物9.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C.九台区的最低气温可达-50℃ D.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约5s10.教室空气的质量,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11.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密度大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传递能量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C.医生常用小镜子检查牙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3.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14.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15.如图,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
吉林省长春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 小题20 分)1.搭乘自动扶梯时应遵循“右侧站立,左侧急行”的原则,如果以扶梯上右侧站立的某人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是静止的B.扶梯是运动的C.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D.右侧站立的另一个人是运动的2.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 4 次测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3.从物理角度来看,合唱的歌声一定比其中任意一个人歌声的()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好D.声速大4.冰雪消融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汽化C.熔化D.升华5.身高1.7m 的小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2m 高的整容镜前0.8m 处,他镜中像的高度、像与他的距离分别为()A.1.7m 1.6m B.2m 1.6m C.2m 0.8m D.1.7m 0.8m6.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50°,则折射角()A.等于0°B.小于50°C.等于50°D.大于50°7.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②④B.③①C.②①D.③④9.一宇航员在地球上质量是60kg,到达月球后,他的质量是()A.60kg B.100kg C.0kg D.600kg10.如图所示,为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A.ρ1=ρ2 B.ρ1>ρ2 C.ρ1<ρ2 D.无法判断二.非选择题(填空题每空1 分作图每图1 分计算题每题7 分共50 分)11.教室里,同学们相互研讨时声带在,这声音是通过传到对方耳朵中。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测试题(有答案)·2019学年(加精)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B.冰C.松香D.石蜡4.冬天,有时地面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液化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升华现象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坐井观天6.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8.小明在平静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虚像,鱼是实物B.云和鱼都是虚像C.云是实像,鱼是虚像D.云和鱼都是实物9.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C.九台区的最低气温可达-50℃ D.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约5s10.教室空气的质量,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11.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密度大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传递能量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C.医生常用小镜子检查牙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3.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14.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15.如图,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
长春市九台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长春市九台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45分)1. (3分) (2018八上·丹徒期末) 下列关于初中生的估计值最合理的是()A . 身高约162dmB . 质量约52kgC . 步行速度约5m/sD . 心跳一次的时间约5s2. (3分)(2018·苏州模拟)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下一届冬奥会主办方﹣中国北京的演员进行了“北京八分钟”的精彩表演,表演中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人印象深刻,据悉。
这两只熊猫是由演员穿着木偶道具表演的。
熊猫木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高度达到2.35米,质量却只10kg。
这熊猫木偶是利用了铝合金材料的哪种特性?()A . 比热容小B . 密度小C . 透光性好D . 导电性能好3. (3分)(2018·内江) 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 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 . 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4. (3分)“神九”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
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A . 太空中噪声太大B .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 . 太空接近真空,不能传声D . 声音只能在几十米高的地面附近传播5. (3分) (2016八·广南月考)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A . 一江春水向东流B . 星光闪闪C . 海水奔腾D . 春风拂面6. (3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 , 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SB ,且SC=SB .已知砖B和砖A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A .B .C .D .7. (3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D .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3分)关于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图片甲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B . 图片乙所示的实验表明,振辐越大,音调越高C . 图片丙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D . 图片丁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9. (3分)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 . 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 .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 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10. (3分) (2017八上·甘肃期中) 有一个同学在一次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所用的一个砝码被磨损了,请问,这个同学所测的物体的质量与真实值比较()A . 偏小B . 偏大C . 无差别D . 无法比较11. (3分)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 .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D .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12. (3分)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靠近眼睛的凹透镜是目镜B .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 .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D . 以上说法都不对13. (3分) (2017八上·盐田期末)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A . 增大20°B . 减小20°C . 增大10°D . 减小10°14. (3分) (2018八上·苏州期末) 我校教师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签到,老师们站在机器前0.5m~1.2m处时,安装在墙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4mB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4mD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15. (3分) (2019八上·重庆期中) “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二维码是光源B . 手机摄像头是凹透镜C . 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外D . 骑行时,小强看见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二、作图实验究题 (共6题;共41分)16. (3分)(2018·盐城) 按照下列题目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N B.kg C.Pa D.J2.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A.天平 B.量筒 C.钟表 D.刻度尺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 B.一只老鼠 C.一只鸡D.一只羊4.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5.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6.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漫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7.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妈妈 B.小明 C.游艇 D.岸边的树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坐井观天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10.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A.0.5m3B.0.05m3C.0.005m3D.0.0005m311.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1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14.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15.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 B.1.16×103kg/m3C.1.75×103kg/m3D.1.2×103kg/m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密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1)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房间里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选填“上方”或“下方”).(3)种子在配置盐水中下沉,说明该种子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盐水的密度.17.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情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是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但由于,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8.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后(选填“上升”或“下降”).19.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20.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折射角为度.21.晚上停电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则像的大小将.22.家庭做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的方法,将“液化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23.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和60g,体积分别为16cm3和12cm3.实心球是球,(选填A或B),它的密度是g/cm3.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4.小明准备利用假期从距上海2160km的某地去“上海迪士尼乐园”参观游览.他在火车站咨询得到的信息:本地前往上海有城际直达动车和特快列车两种乘车方式可供选择.城际直达动车的平均速度是216km/h,乘坐城际直达动车要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求:(1)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2)乘坐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25.我省长白山地区矿泉水资源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装满后,水的质量是500g,已知酱油的密度是1.1g/cm3,求:(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酱油,装满后酱油的质量.四、综合题(共38分)26.请按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3)在图丙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27.冬天水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的.小明想到水的凝固点可能与水中含盐量多少有关?于是他在家做实验进行研究.(1)在三个烧杯中装相同多的水,分别加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盐.(2)将三个烧杯置于箱门透明的冰箱里.(3)观察温度计,记录的温度.(4)如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5)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28.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 靠近,则OB 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若这二个角相等,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是.29.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得到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倍.30.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先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是g/cm3.(3)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塑料绳较粗,导致测量出的石块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3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1)光屏应选用(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纸板.(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上.(3)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4)保持图甲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如图乙所示,他通过该凸透镜观察到窗外远处景物清晰的(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然后他又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焦距(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3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寻找A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小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始终不能与A′完全重合,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4)为了让坐在右侧C点的小亮(如图乙)也能看到A蜡烛的像,小明将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时,以A蜡烛为参照物,A蜡烛的像是(选填“静止”或“运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5)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A蜡烛的像的光路图.(C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N B.kg C.Pa D.J【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分析】首先对每个选项中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进行明确,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N是力的单位.不符合题意;B、kg是质量的单位.符合题意;C、Pa是压强的单位.不符合题意;D、J是能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2.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A.天平 B.量筒 C.钟表 D.刻度尺【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解答】解:A、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A错误;B、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故B错误;C、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故C错误;D、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故D正确.故选D.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 B.一只老鼠 C.一只鸡D.一只羊【考点】质量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一个麻雀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50g=0.05kg左右.不符合题意;B、一只老鼠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的质量在3kg左右.符合题意;D、一只羊的质量在40kg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C.4.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B.5.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具体措施,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6.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漫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7.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妈妈 B.小明 C.游艇 D.岸边的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爸爸与妈妈、小明以及游艇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妈妈、小明以及游艇为参照物,爸爸是静止的;而爸爸与岸边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爸爸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坐井观天【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坐井观天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A.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故A错误;B、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B正确;C、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化是放热的,故C 错误;D、樟脑球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故D正确.故选B.10.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A.0.5m3B.0.05m3C.0.005m3D.0.0005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人的密度,估计出中学生的质量,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体积.【解答】解:人体的密度ρ人=ρ水=1.0×103kg/m3,中学生的质量约m=50kg,由ρ=得,中学生的体积:V===50×10﹣3m3=0.05m3.故选B.11.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在以上四个图中,①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①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②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③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②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④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故选B.12.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先根据图判断两液体的体积关系,再根据ρ=判断两液体的密度关系.【解答】解:由示意图知,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液面相平时,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ρ=可知:乙液体的密度较小.故选A.1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20cm.U=3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14.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解答】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A′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B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错误,只有D选项正确.故选D.15.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 B.1.16×103kg/m3C.1.75×103kg/m3D.1.2×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根据空瓶的质量和盛满水时称得的质量求出水的质量,再由水的密度求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瓶子的容积,即某液体的体积;由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和空瓶的质量,求出某液体的质量,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解答】解:m水=1.5kg﹣0.25kg=1.25kg,V水===1.25×10﹣3m3=V瓶=V液m液=1.75kg﹣0.25kg=1.5kg,ρ液===1.2×103kg/m3.故选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密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1)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房间里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方(选填“上方”或“下方”).(3)种子在配置盐水中下沉,说明该种子的密度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盐水的密度.【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1)根据对航空器材的物理性质的了解进行分析答题;(2)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轻者向上,重者向下.打开暖气后,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3)物体的沉浮条件是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饱满种子密度大、不饱满种子密度小.【解答】解:(1)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强度高,要减小航空器材的质量,在体积一定时,需要减小材料的密度,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3)在质量一定时,饱满种子的体积要比不饱满的种子的体积小,由密度公式ρ=知:饱满种子的密度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密度大的饱满种子大于盐水的密度会下沉,而密度小的不饱满种子小于盐水的密度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故答案为:(1)低;(2)下方;(3)大于.17.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上方(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情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是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正前方,但由于货车离地面较高,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上方,司机看前面道路时,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大型货车前方玻璃不太倾斜,车内物体的像在司机的正前方,但是大型货车离地面比较高,司机座椅离地面高,司机看前方道路时要俯视,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故答案为:上方;正前方;货车离地面较高.18.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质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选填“上升”或“下降”).【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蒸发及其现象.【分析】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质量不随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解答】解: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多少不变,故质量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示数降低,蒸发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升高到室温,所以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不变;下降;上升.19.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1360 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来回答;(2)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因光速传播快,故看到闪电所需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雷声传播的距离即为雷声发生的地方,根据s=vt求出其大小.【解答】解:(1)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根据雷声就可以判断要下雨,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2)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雷声速度v声=340m/s,传播时间t=4s,由v=得:雷电发生处的距离s=v声t=340m/s×4s=1360m.故答案为:信息;1360.20.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度,折射角为30 度.【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再利用几何中的角度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因入射光线与介面夹角为30°,故入射角为60°,反射角=入射角=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2=120°;因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故折射角为:180°﹣60°﹣90°=30°.故答案为:120,30.21.晚上停电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1 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则像的大小将变小.【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分析即可比较容易解答此题.【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根据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可知,像将变小.故答案为:1;变小.22.家庭做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将“液化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液化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